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引力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模板(八篇)

引力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模板(八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引力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模板(八篇)

微信扫码分享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引力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2、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及卫星问题.

3、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并用所学知识解释(我国近几年在航天事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如: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风云一号、风云二号、神州一号、二号、三号等).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或自制教具展示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方法,渗透科学发现与科学实验的方法论.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过程,使学生了解卡文迪许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攻克难关、战胜困难的.

教学设计方案

一、设计:本节是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主要通过例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

二、:

(一)讲解例题

例题1:已知地球的半径为 ,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在赤道上空有一颗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通讯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解:关于同步卫星的知识请学生回答:

1、同步卫星的周期是24h;

2、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等;

3、同步卫星必须在赤道上空;(追问学生为什么?)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在解决此题时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和充分理解,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卫星绕地球的轨道。

例题2:已知地球的质量为 ,地球的半径为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求万有引力恒量是多少?

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学生在解决此题后,教师提出问题:

1、万有引力恒量是谁首先测量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补充说明:卡文迪许是最富有的学者,最有学问的富翁,并对卡文迪许加以较详细的介绍。

亨利·卡文迪许是英国杰出的学家和家,他的一生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许这位科学家在生活中不是一个出色者,但在科学研究中不愧为一颗闪亮的明星。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许生于法国尼斯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英国公爵的后裔,因为他的母亲喜欢法国的气候,才搬到法国居住。当卡文迪许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由于早年丧母,他形成一种过于孤独而羞怯的习性。

2、万有引力恒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

教师可用展示扭秤实验的图片并详细解释有关问题。(教学建议中有资料)

需要注意两个地方:

(1)两个1千克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很小,他是如何解决的?

(2)力很小读数如何解决的?

3、测量的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和单位?

4、在现实生活中,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我们无法观察到呢?为什么?请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

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完成以下的探究活动.同时在完成题目1的基础上分组自行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1、万有引力常量测量的过程.

2、根据观察和查阅资料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引力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二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2、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及卫星问题.

3、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并用所学知识解释(我国近几年在航天事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如: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风云一号、风云二号、神州一号、二号、三号等).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或自制教具展示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方法,渗透科学发现与科学实验的方法论.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过程,使学生了解卡文迪许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攻克难关、战胜困难的.

教学设计方案

一、设计:本节是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主要通过例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

二、:

(一)讲解例题

例题1:已知地球的半径为 ,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在赤道上空有一颗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通讯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解:关于同步卫星的知识请学生回答:

1、同步卫星的周期是24h;

2、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等;

3、同步卫星必须在赤道上空;(追问学生为什么?)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在解决此题时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和充分理解,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卫星绕地球的轨道。

例题2:已知地球的质量为 ,地球的半径为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求万有引力恒量是多少?

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学生在解决此题后,教师提出问题:

1、万有引力恒量是谁首先测量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补充说明:卡文迪许是最富有的学者,最有学问的富翁,并对卡文迪许加以较详细的介绍。

亨利·卡文迪许是英国杰出的学家和家,他的一生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许这位科学家在生活中不是一个出色者,但在科学研究中不愧为一颗闪亮的明星。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许生于法国尼斯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英国公爵的后裔,因为他的母亲喜欢法国的气候,才搬到法国居住。当卡文迪许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由于早年丧母,他形成一种过于孤独而羞怯的习性。

2、万有引力恒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

教师可用展示扭秤实验的图片并详细解释有关问题。(教学建议中有资料)

需要注意两个地方:

(1)两个1千克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很小,他是如何解决的?

(2)力很小读数如何解决的?

3、测量的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和单位?

4、在现实生活中,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我们无法观察到呢?为什么?请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

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完成以下的探究活动.同时在完成题目1的基础上分组自行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1、万有引力常量测量的过程.

2、根据观察和查阅资料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引力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三

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2、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及卫星问题.

3、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并用所学知识解释(我国近几年在航天事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如: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风云一号、风云二号、神州一号、二号、三号等).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或自制教具展示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方法,渗透科学发现与科学实验的方法论.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过程,使学生了解卡文迪许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攻克难关、战胜困难的.

设计方案

一、过程设计:本节是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主要通过例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

二、过程:

(一)讲解例题

例题1:已知地球的半径为 ,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在赤道上空有一颗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通讯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解:关于同步卫星的知识请学生回答:

1、同步卫星的周期是24h;

2、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等;

3、同步卫星必须在赤道上空;(追问学生为什么?)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在解决此题时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和充分理解,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卫星绕地球的轨道。

例题2:已知地球的质量为 ,地球的半径为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求万有引力恒量是多少?

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学生在解决此题后,提出问题:

1、万有引力恒量是谁首先测量的?

学生回答后,可以补充说明:卡文迪许是最富有的学者,最有学问的富翁,并对卡文迪许加以较详细的介绍。

亨利·卡文迪许是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的一生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许这位科学家在生活中不是一个出色者,但在科学研究中不愧为一颗闪亮的明星。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许生于法国尼斯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英国公爵的后裔,因为他的母亲喜欢法国的气候,才搬到法国居住。当卡文迪许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由于早年丧母,他形成一种过于孤独而羞怯的习性。

2、万有引力恒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

可用展示扭秤实验的图片并详细解释有关物理问题。(建议中有资料)

需要注意两个地方:

(1)两个1千克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很小,他是如何解决的?

(2)力很小读数如何解决的?

3、测量的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和单位?

4、在现实生活中,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我们无法观察到呢?为什么?请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

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完成以下的探究活动.同时在完成题目1的基础上分组自行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1、万有引力常量测量的历史过程.

2、根据观察和查阅资料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引力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2、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及卫星问题.

3、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并用所学知识解释(我国近几年在航天事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如: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风云一号、风云二号、神州一号、二号、三号等).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或自制教具展示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方法,渗透科学发现与科学实验的方法论教育.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过程,使学生了解卡文迪许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攻克难关、战胜困难的.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过程设计:本节是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主要通过例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

二、教学过程:

(一)讲解例题

例题1:已知地球的半径为 ,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在赤道上空有一颗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通讯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解:关于同步卫星的知识请学生回答:

1、同步卫星的周期是24h;

2、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等;

3、同步卫星必须在赤道上空;(追问学生为什么?)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在解决此题时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和充分理解,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卫星绕地球的轨道。

例题2:已知地球的质量为 ,地球的半径为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求万有引力恒量是多少?

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学生在解决此题后,教师提出问题:

1、万有引力恒量是谁首先测量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补充说明:卡文迪许是最富有的学者,最有学问的富翁,并对卡文迪许加以较详细的介绍。

亨利·卡文迪许是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的一生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许这位科学家在生活中不是一个出色者,但在科学研究中不愧为一颗闪亮的明星。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许生于法国尼斯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英国公爵的后裔,因为他的母亲喜欢法国的气候,才搬到法国居住。当卡文迪许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由于早年丧母,他形成一种过于孤独而羞怯的习性。

2、万有引力恒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

教师可用展示扭秤实验的图片并详细解释有关物理问题。(教学建议中有资料)

需要注意两个地方:

(1)两个1千克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很小,他是如何解决的?

(2)力很小读数如何解决的?

3、测量的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和单位?

4、在现实生活中,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我们无法观察到呢?为什么?请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

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完成以下的探究活动.同时在完成题目1的基础上分组自行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1、万有引力常量测量的历史过程.

2、根据观察和查阅资料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引力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五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2、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及卫星问题.

3、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并用所学知识解释(我国近几年在航天事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如: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风云一号、风云二号、神州一号、二号、三号等).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或自制教具展示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方法,渗透科学发现与科学实验的方法论.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过程,使学生了解卡文迪许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攻克难关、战胜困难的.

教学设计方案

一、设计:本节是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主要通过例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

二、:

(一)讲解例题

例题1:已知地球的半径为 ,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在赤道上空有一颗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通讯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解:关于同步卫星的知识请学生回答:

1、同步卫星的周期是24h;

2、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等;

3、同步卫星必须在赤道上空;(追问学生为什么?)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在解决此题时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和充分理解,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卫星绕地球的轨道。

例题2:已知地球的质量为 ,地球的半径为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求万有引力恒量是多少?

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学生在解决此题后,教师提出问题:

1、万有引力恒量是谁首先测量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补充说明:卡文迪许是最富有的学者,最有学问的富翁,并对卡文迪许加以较详细的介绍。

亨利·卡文迪许是英国杰出的学家和家,他的一生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许这位科学家在生活中不是一个出色者,但在科学研究中不愧为一颗闪亮的明星。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许生于法国尼斯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英国公爵的后裔,因为他的母亲喜欢法国的气候,才搬到法国居住。当卡文迪许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由于早年丧母,他形成一种过于孤独而羞怯的习性。

2、万有引力恒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

教师可用展示扭秤实验的图片并详细解释有关问题。(教学建议中有资料)

需要注意两个地方:

(1)两个1千克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很小,他是如何解决的?

(2)力很小读数如何解决的?

3、测量的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和单位?

4、在现实生活中,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我们无法观察到呢?为什么?请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

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完成以下的探究活动.同时在完成题目1的基础上分组自行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1、万有引力常量测量的过程.

2、根据观察和查阅资料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引力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篇六

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2、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及卫星问题.

3、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并用所学知识解释(我国近几年在航天事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如: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风云一号、风云二号、神州一号、二号、三号等).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或自制教具展示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方法,渗透科学发现与科学实验的方法论.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过程,使学生了解卡文迪许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攻克难关、战胜困难的.

设计方案

一、过程设计:本节是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主要通过例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

二、过程:

(一)讲解例题

例题1:已知地球的半径为 ,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在赤道上空有一颗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通讯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解:关于同步卫星的知识请学生回答:

1、同步卫星的周期是24h;

2、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等;

3、同步卫星必须在赤道上空;(追问学生为什么?)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在解决此题时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和充分理解,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卫星绕地球的轨道。

例题2:已知地球的质量为 ,地球的半径为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求万有引力恒量是多少?

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学生在解决此题后,提出问题:

1、万有引力恒量是谁首先测量的?

学生回答后,可以补充说明:卡文迪许是最富有的学者,最有学问的富翁,并对卡文迪许加以较详细的介绍。

亨利·卡文迪许是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的一生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许这位科学家在生活中不是一个出色者,但在科学研究中不愧为一颗闪亮的明星。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许生于法国尼斯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英国公爵的后裔,因为他的母亲喜欢法国的气候,才搬到法国居住。当卡文迪许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由于早年丧母,他形成一种过于孤独而羞怯的习性。

2、万有引力恒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

可用展示扭秤实验的图片并详细解释有关物理问题。(建议中有资料)

需要注意两个地方:

(1)两个1千克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很小,他是如何解决的?

(2)力很小读数如何解决的?

3、测量的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和单位?

4、在现实生活中,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我们无法观察到呢?为什么?请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

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完成以下的探究活动.同时在完成题目1的基础上分组自行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1、万有引力常量测量的历史过程.

2、根据观察和查阅资料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引力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七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2、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及卫星问题.

3、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并用所学知识解释(我国近几年在航天事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如: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风云一号、风云二号、神州一号、二号、三号等).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或自制教具展示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方法,渗透科学发现与科学实验的方法论.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过程,使学生了解卡文迪许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攻克难关、战胜困难的.

教学设计方案

一、设计:本节是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主要通过例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

二、:

(一)讲解例题

例题1:已知地球的半径为 ,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在赤道上空有一颗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通讯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解:关于同步卫星的知识请学生回答:

1、同步卫星的周期是24h;

2、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等;

3、同步卫星必须在赤道上空;(追问学生为什么?)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在解决此题时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和充分理解,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卫星绕地球的轨道。

例题2:已知地球的质量为 ,地球的半径为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求万有引力恒量是多少?

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学生在解决此题后,教师提出问题:

1、万有引力恒量是谁首先测量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补充说明:卡文迪许是最富有的学者,最有学问的富翁,并对卡文迪许加以较详细的介绍。

亨利·卡文迪许是英国杰出的学家和家,他的一生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许这位科学家在生活中不是一个出色者,但在科学研究中不愧为一颗闪亮的明星。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许生于法国尼斯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英国公爵的后裔,因为他的母亲喜欢法国的气候,才搬到法国居住。当卡文迪许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由于早年丧母,他形成一种过于孤独而羞怯的习性。

2、万有引力恒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

教师可用展示扭秤实验的图片并详细解释有关问题。(教学建议中有资料)

需要注意两个地方:

(1)两个1千克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很小,他是如何解决的?

(2)力很小读数如何解决的?

3、测量的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和单位?

4、在现实生活中,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我们无法观察到呢?为什么?请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

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完成以下的探究活动.同时在完成题目1的基础上分组自行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1、万有引力常量测量的过程.

2、根据观察和查阅资料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引力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篇八

1.了解卡文迪许实验装置及其原理。

2.知道引力常量的意义及其数值。

3.加深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引力常量的测定及重要意义。

卡文迪许用扭秤测量引力常量的原理。

引导式

牛顿虽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由于当时实验条件和技术的限制,没能给出准确的引力常量。显然,如不能定量地算出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万有引力定律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直到1789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了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比较准确地测出引力常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如何利用扭秤测出非常小的万有引力的。

(一) 引力常量g的测定

1.卡文迪许扭秤装置

将课本p106图6-2制成幻灯片或课件以辅助讲解。

2.扭秤实验的原理两次放大及等效的思想。

扭秤装置把微小力转变成力矩来反映(一次放大),

扭转角度通过光标的移动来反映(二次放大),从而确定物体间的万有引力。

t形架在两端质量为m的两个小球受到质量为m’的两大球的引力作用下发生扭转,引力的力矩为fl。同时,金属丝发生扭转而产生一个相反的力矩,当这两个力的力矩相等时,t形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金属丝扭转的角度可根据小镜从上的反射光在刻度尺上移动的距离求出,由平衡方程:

l为两小球的距离,k为扭转系数可测出,r为小球与大球的距离。

3.g的值

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多次进行测量,得出引力常量,与现在公认的值非常接近。

(二) 测定引力常量的重要意义

1.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的普遍性。

2.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可测定远离地球的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扭秤实验巧妙地利用等效法合理地将微小量进行放大,开创了测量弱力的新时代。

例1.既然两个物体间都存在引力,为什么当两个人接近时他们不吸在一起?

解:由于人的质量相对于地球质量非常小,因此两人靠近时,尽管距离不大,但他们之间的引力比他们各自与地球的引力要小得多得多,不足以克服人与地面间的摩擦阻力,因而不能吸在一起。

例2.已知地球的半径,地面重力加速度,求地球的平均密度。

解:设在地球表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

则,

得,

而,

代入数据得

19世纪末叶,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发展时期,推动物理学发展的物理实验,同时从经典物理学发展时期以个人为主辅以简单仪器进行研究的形式,发展到近代物理学研究中集体分工合作并配备高级精密仪器的形式。这种发展,导致现代物理实验室的出现。

最早的现代物理实验室是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不少人以为这个实验室是著名的英国科学家、引力常数的测定者、确定水的组成并发现氢气的亨利·卡文迪许建造的,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当卡文迪许实验室建成时,亨利·卡文迪许离开人间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卡文迪许实验室是在英国公爵德冯夏尔·卡文迪尔的资助下建成的。这位同姓的公爵是亨利· 卡文迪许的亲戚。

卡文迪许实验室于1872年破土动工,两年后就在剑桥自由学校巷里建成。说也奇怪,这个物理实验室竟是在一位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的领导下筹建的,他还是它的第一任主任。为了给实验室增添仪器,麦克斯韦拿出了自己不多的积蓄。

卡文迪许实验室它不仅出成果,而且出人才。许多有成就的物理学家都曾在这里受到过现代物理学的熏陶。领导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都是成就辉煌、赫赫有名的现代物理学大师。继麦克斯韦之后,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的有:现代声学和光学的奠基人瑞利,电子的发展者j·j·汤姆逊(他在28岁时就当上了主任),现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卢瑟福,以科学研究组织工作见长的w·l·布拉格,现代固体物理的先驱莫特。除麦克斯韦之外,都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引力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模板(八篇)相关文章:

引力常量的测定

引力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模板(八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引力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模板(八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baogao/diaochabaogao/1687847038217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