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社会实践 > 访问老兵实践报告(三篇)

访问老兵实践报告(三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访问老兵实践报告(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访问老兵实践报告篇一

“爱我中华”梦之队也安排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在此次会议中讲述了已经走访的情况和后期将要完成的走访计划。就走访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展开讨论,包括出行困难、费用问题、语言不通以及时间问题等。郧阳医学院的队伍负责人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的队伍负责人也就上述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解决方案。

本次会议既为各个走访队伍提供了活动交流的平台,又增加了各个高校之间学习交流的机会。我相信通过本次会议的交流学习,各团队的活动工作会开展的越来越好。

“爱我中华”梦之队必定在本次课外实践活动中,完成我们计划的所有内容,将本次三下乡活动进行到底。

关爱抗战老兵,关爱弱势群体。走访老兵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的历程,在我们不放弃,坚持走下去的过程中,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给我们提供您那宝贵的帮助。我相信有了我们共同的努力,走访老兵的活动会开展的越来越好。

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得多么美好!关爱抗战老兵,关爱弱势群体!“爱我中华”梦之队伴你同行!

访问老兵实践报告篇二

还记得第一次知道抗日战争是在爷爷的说书里,《鸡毛信》里聪明机智不怕牺牲的海娃,《放牛少年王二小》里被颂扬的王二小,还有那调皮机灵帮助敌后武工队狠狠教训敌人的小兵张嘎。

遥想七十年前,中华民族那积贫积弱的时代,日本人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大好河山,置我同胞于苦难,丧心病狂的杀戮掠夺,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大罪,是坚忍勇敢又带有满腔热血的战士们保卫了我们的国家,守卫我国国土。

为响应我国“抗战胜利70周年”的号召,浙江师范大学夏风甬月实践队在宁波当地寻找曾参与战争的老兵。在询问众多热心村民和人脉广泛的老村长后,在村委会的联系安排下,老兵俞南成驱车前来,亲切热情地与队员们打招呼。

从队员的采访中,了解到老兵俞南成曾经参加过越南战争。在21岁时,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又恰好处于战争时期,俞南成毅然决然地投身战争,保家卫国。一开始,他在野战部队呆了一年多,继而转到铁道部队当游击队,一干就是四年。而令余南成最难忘的,是他在当兵第三年时,成功打下了敌方的战斗机。似乎又看到冒着黑烟的飞机在眼前垂直坠落,俞南成老爷爷的脊背微微挺直。那段经历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光辉印记,从他的眼神中,队员看到了骄傲与自豪。

谈起军中生活,无疑是艰苦甚至是难熬的。战争时,住宿在山上,菜只能够每周一次送上山,而当时的保存技术差,天气稍微潮湿,菜就烂掉了。为此,山上的人自己养猪,放牛。每年的5月份到11月份,是越南的暴雨季节,条件便愈发的艰苦。说到这,老人欣慰地感叹,能在和平年代,在家中享受政府的优待,享受儿女绕膝,真的很幸福。

最后,老兵俞南成询问了夏风甬月实践队在这里的经历,当得知实践队在艰难的条件下依旧开设了暑期假日培训班后,老人心中万分感慨,他感谢队员们来到这里体验困苦的生活并为徐洋村的发展做出努力。他热情地与夏风甬月的队员以及队旗合影。队员们也从老人的经历中学到了不少可贵的精神,大家相信,老兵俞南成在战争中所做的贡献一定会为他带来无数的好运。

听着旁边学堂里的读书声,老兵俞南成和队员们对徐洋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访问老兵实践报告篇三

芸芸众生中,有着这样一群人,气壮山河的战争记忆在他们心中永远鲜活,枪林弹雨的生死经历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抗战老兵。

从7月28日开始,本报推出“抗战记忆,怀化往事”大型采访活动,记者深入各县(市、区),寻访幸存的抗战老兵,追寻抗战老兵的战争回忆,用文字、图片还原他们每一段亲身经历,挖掘不为人知的抗战片断。

刘维忠、顿学长、段自锦、寻晖、梁自强、刘道民…………寻访的20多名抗战老兵,平均年龄都是90多岁。

采访抗战老兵,你很难想象,垂暮的老人追忆起意气风发的戎马生涯,眼神满是奕奕神采。哪怕是稍纵即逝,也足以让人感受到抗战老兵身上尘封已久的骄傲与荣光。

或与志愿者、或与企事业单位、或与爱心人士,今年我到抗战老兵寻晖家中已有好几次,“我们边追边打,与日军战斗数十次,一直打到缅甸孟拱、密支那附近。”

尽管已93岁高龄,但每次有人来访,寻老都会神气地讲起他在远征军的那段历史。

每每记者来访,家住溆浦的抗战老兵段自锦都会讲一段他在敢死队与日本鬼子拼刺刀的故事,并顺手拿起屋门口一根棍子,喊着杀死日本鬼子的口号比划起来,威风不减当年。在他心里,当年与鬼子展开肉搏战,是他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事。

…………

他们是行将走进历史的人,他们曾经参与过的战争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我们得以窥见鲜活的历史,了解鲜活历史中鲜活的人性。

他们没有给儿孙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然而,当我们重新追忆那段承载太多苦难的战争,记录生死离别的岁月时,这些最后的老兵,可以让后人重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自强的精神,理解和平与自由的珍贵。

“我不怕死去,只怕这段历名被后人所遗忘。”家住靖州铺口乡管团村94岁的抗战老兵梁自强说,作为一个老兵,自己在慢慢凋零,但一代抗战老兵的荣光,永不凋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英雄老去,英雄的精神永存,我们不仅要承前启后,更要继往开来,不仅能制止战争,更能维护和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访问老兵实践报告(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baogao/shehuishijian/16858194241629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