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关于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推荐)

关于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推荐)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关于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推荐)

微信扫码分享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关于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推荐)一

起始课

教学目标:

1、 1、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了解语文学科特点。

2、 2、 介绍语文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 3、 了解教材编排情况,明确学期总目标。

教学步骤:

一、 一、 导语

语文课是一门人的心灵课。她能培养人的高尚灵魂,养成向往和追求真、善、美的人文品格。最向往真、善、美的人最容易受她的感染。

学生自由谈论:最喜欢怎样的语文课。

二、 二、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及特点

我们学习的是母语,它是我们赖以思考和交流的工具,是我们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首先思想上要重视。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语文,只要是生活在我们祖国,时时刻刻在听说读写,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有时是我们认识理解太狭隘了。

语文活动是人的一种生命运动,离开“人”,“言”无从依附,离开“言”,“人”难以自立。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大都积淀在语言文字之中,人们通过语文活动,吸引了前人创造的文明结晶,使自己成为“有文化教养的人”。同时,语言通过交流而存在,在交流中学会使用语言,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人”。

学习过程也是交流过程,教学相长,同学在“听、说、读、写”的语文教育与训练中,实现自我精神的成长,即人的成长。老师也在指导学生语文活动的过程中,自身内在的创造力与生命力也得到了激发,双方共同进步。

三、 三、 介绍新教材

展示网上材料。

教材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由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组成。

四、 四、 养成良好的习惯

准备一本语文学习本,勤动笔,做到每天有东西写,有东西学。每一课有以下内容要写。

1、 1、 扎实地钻研课本。

①疑难字词,尤其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一定要反复写,字词是基矗

②学习课文的心得。可以是对课文的分析,也可是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是一个你认为有价值的练习题。

2、 2、 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

学习语文,当然要上好语文课,读好语文书,但也不能死守课堂,只读课文。课堂之外有千山万水,课本之外万紫千红。从不光顾课外读物的同学,决无可能学好语文;从不阅读经典作品,决难提高科学人文素养。所以利用初一时光,广泛阅读,打好基矗语文是读出来而不是教出来的,老师只是引导你怎么读。

①学好一篇课文后有一篇摘记,并有点评。

②值日班长每日一句格言,大家要记下,既是积累素材,也是激励自己。

③每个星期至少背诵一首古诗词。

④读名著。本学期推荐书目:《爱的教育》、《居里夫人》、《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等。

五、 五、 结束语

学好语文重在积累,日积月累才能有灵感的喷发。许多同学认为语文需要死记硬背,其实,语文是最需灵气的一门学科,特别讲究“悟”的方法,要拥有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一双热爱生活的眼睛。

愿同学们成功!

教学反思:

非常有必要在一个新的开始上这样一堂课,课后从学生的日记中了解到,这节课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解了中学语文学习的任务和特点。只是在课堂形式上要更多样些,多让学生参与讨论,如反思小学语文学习的得与失,以及自己对语文学习的理解和习惯等。

一 在山的那边

1、 1、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认知)

2、 2、 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感情。(能力)

3、 3、 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能力)

4、 4、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山”、“海”的象征意义。

:诗歌的主旨的`明确。

要解决好这两个学习重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引导,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要相机点拨。

诗歌在表达的主题和感情上往往显得丰富而含蓄,因此造成在欣赏和理解上的因人而异,但我们不能就此忽视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在山的那边》主题相当集中、明确 ,表达的是信念与理想在人生追求中具有的巨大意义。如果片面强调个人感悟,而置理解上出现的偏差于不顾,反而不能真正达到欣赏诗歌的目的。 所以在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挥的空间时,教师也要注意有艺术的引导,以期不会在开学初就给学生一定的“伤害”,这将不利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真正贯彻,不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的形成。所以主旨的明确与个性的感悟处理有一定的难度。

读——讲——读——赏——读。“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整体把握内容和感情。

“赏”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

课堂讨论——评述、质疑。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然后师生相互质疑。

第一节诗歌配乐理查德与鲍丁.斯坦博格的长笛与钢琴合奏《母亲教我的歌》。

第二节诗歌配乐理查德与鲍丁.斯坦博格的长笛与钢琴合奏《大海》。

课件提供群山、大海的图片。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1、(a)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在课文句子中划出词语,明确词不离句。查词典,明确认知上有困难的词语的意思和读音。

(b)读课文做到字正腔圆、顺畅流利。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把握内容及感情。

探究学习:

诗的第一节写了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海”、“山”就是现实中“海”和“山”

第二节诗写了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其中“山”比喻困难、障碍等,“海”比喻理想、信念、成功等。“山那边是海”实则是诗人矢志不移的信念。爬上山去看大海也就成了为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积极行动。“山”不止一座,只有坚持不懈翻过连绵群山,才能见到那美丽的大海;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漫漫旅途的百折不挠的艰辛跋涉。所以这首诗写了诗人对人生信念和理想的追求,抒发了诗人渴望实现理想的感情。总之诗歌意蕴很丰富很含蓄,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以外,还需深入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

(解说:以上探究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说,不强求标准的答案,意思正确即可,要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

(b) 朗读这两节诗应该分别读出什么语气?并说明理由。

(配乐,营造氛围,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探究学习:

第一节应读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的语气;

第二节应以“肯定、坚决”的语气为主旋律。

重点练读语句:(生四人讨论,各组合作学习,拟朗读处理方案。)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处理方案一:一、二行喃喃自语、声音由平渐高语速由慢渐快;三、四行语锋陡转、语气加强、肯定坚决、语速急缓交错;五、六行语速稍慢、稍拖音、低沉但浑厚转为高亢响亮再转为低沉减弱,要读出对理想的渴望。

§“是的!人们碍…照亮你的眼睛”语气渐强,应读得铿锵有力,最后一句应该上扬很高。这段写出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们惊喜万分。声音洪亮、慷慨激昂,读出这种喜悦!个别示范后,全班齐读。

总结: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同学们对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把握得很好,其实句子内部也有急缓轻重的区别。关键还是对诗歌的每一句深透理解后,才能处理好。看来这任务要下堂课来完成了。

©齐声朗读课文。

3、课堂小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诗歌有了初步理解,在朗读声中,我听出了大家爱这篇意蕴丰富的诗歌。其实我国是诗的泱泱大国,优秀诗歌比比皆是,有兴趣课外找几篇读读,你一定会更喜欢这朵文学世界的奇葩——诗歌。

1、语言训练:读一读,写一写词语至少选三个造一段话。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对不理解的语句质疑。

s("content_relate");

【七年级语文上】相关文章:

七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12-04

《论语》六则七年级上语文册教案12-10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的教学计划11-21

七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06-18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08-09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名师备课教案10-17

七年级上语文《晏子使楚》同步练习含答案08-21

初中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11-01

七年级上语文教案苏教版简案案例10-15

九上语文试题及答案03-26

关于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推荐)二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1、了解的结构特点;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

1、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

一、课前积累,开拓视野

1、师出示中名言,生齐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学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我们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其实,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呢亦或是迎上去?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希望同学们学完这篇文章后,能够从中受到一些有关人生方面的启迪。

三、检测字词,扫通障碍

1、找一生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生领读;师纠正。

2、师点一些词语,生造句:心惊肉跳、嗓泣、头晕目眩。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先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主要讲述了作者一次怎样的人生经历?作者又是用哪句话来结束这一人生经历的讲述的?试人文中找出。

2、从这一经历中,作者领悟到了一些生活哲理,它集中体现在哪个段落上?

五、研读课文,培养能力

1、生默读讲述“脱险”经历这一部分,准备复述。

2、师引导学生如何复述故事性文章;师出示复述要求:

a、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b、交待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c、尽量用自己的话。

3、生复述课文,师生点评。

师找出一些语句:“嗨,慢着,”;“我没法——”;“再见!”;“如果你相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不用客气。”;“我下不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看见了。”然后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出示朗读要求:

a、用普通话,做到字正腔圆;

b、明晓词语和词组,做到停顿恰当;

c、揣摩人物内心,把握人物情感,做到有感情。

5、生朗读;师点评。

六、延伸拓展,开发思维

1、师提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伯事虽已过去了,但作者却从中领悟到了深刻的生活哲理,试用文中的话表明这一哲理。

2、怎样理解这一哲理?

师点拨,启发学生联想:以爬山为例,将爬上山顶的大目标化为爬山途中一个个小目标;以学习名次为例,树立短期目标,进而连缀成长无目标......

3、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从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生分组讨论2、3问。

七、课后小结中、提出希望

1、1师学生一首诗——《一步》一步走不完长征路长征却少不了每步/一步登不上高山顶/一步却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请珍重你的生步。2提出希望。

2、布置作业:

将六(3)题形成局面小文章或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故事:遇险——脱险

哲理:反困难分解再去克服

s("content_relate");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相关文章:

在山的那边 教学设计12-06

在山的那边课件内容08-05

在山的那边作文(15篇)11-19

在山的那边说课稿15篇11-04

山的那边作文12-31

《在山的那边》abc测试卷参考07-25

《在山的那边》优质课教学设计12-16

在山的那边作文600字5篇11-28

山这边山那边随笔06-30

高考优秀作文:山的那边12-26

关于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推荐)三

天青色的烟雨伴随着悠扬悲伧的琴声飘散着,淡雅的樱花也在悠然的感伤,飘落在你古朴的素琴上,你青色的衣衫被雨水划过了一道道似泪痕衣般的痕迹。

白菊默默地靠在墓旁,无声地倾诉着你的悲凉,风儿轻轻拉起你飘散在额前的发丝,就像当年拉起她被汗水打湿的发丝一样。那个如雪白的梨花一般雅致的女子就深深地沉睡在墓里,她太累了。

你想起了她在得知爹战死沙场时的坚强,只是淡淡说了一句,人死不能复生。但你知道她总在夜深之时无声的落泪,清寒的月光下,她的泪光闪烁着,小小的你就靠在门框看着她落泪。生活过的似乎没什么不一样,但你总是一次次看着她的衣衫被汗水打湿,白天不仅要辛勤劳作,夜幕降临只时还对着月光刺绣,只是你依然是衣食无忧。泪就这么毫无预兆的落下了,两行冷泪是在感叹梨花雨凉吗?

七年前的今天,你踏出家门,满怀大志,你清丽高洁的词句书画帮助你在仕途上的顺利,只是你却总是爱画一个身着白衣凝望远方的女子,你知道她在等你回家。

只是在七年后的你回到了这江南水乡的时候,仅仅看到了冰凉的墓碑,手中的画卷轰然落地,一张张她温婉的画像散落在地上。

意识一下就散了,你狂呼着怎么可能?四周寂静,没有回答你的声音,在人间的彷徨的你,怎么寻找她的天堂?樱花温柔地覆盖着她,你抬起头让泪水流回眼眶,手最终还是无力的垂了下来,她说过人死不能复生,你回身折了一段梨花放在她墓旁,素净的梨花像极了她的模样,你轻轻拨动着琴弦,哀转的琴声缓缓流出,你低垂着眼,低声吟道:“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

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睍睆黄鸟,载好其音。”一曲终了,你的衣衫已经湿透,不知是泪还是雨。你转过身,一步一步的离开了墓地,你不留恋这里,因为你知道当年她决定将你好好抚养成人时,她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关于七年级寒假作业及答案(推荐)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jihua/year/16855475921486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