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总结 > 单位工作总结 > 最新《论语》全文及翻译(六篇)

最新《论语》全文及翻译(六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最新《论语》全文及翻译(六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论语》全文及翻译一

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卫灵公》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6.听其言而观其行。

7.(“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0.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最新《论语》全文及翻译二

《论语》这本书虽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语和对话,但却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

《论语》中有一些经典名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鲜矣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一篇中孔子谈到孝悌忠信等行为规范和做人的原则。比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个人如果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孝,悌,忠,信,是孔子经常涉及到的命题,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用今天的道德标准衡量,这些虽然并不是全都适合,但基本是合理的。毕竟跟封建社会不一样了,现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规范,例如我们反对古人的"愚忠"、"愚孝"。

几千年过去了,可是孔子在做人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所强调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现在依然受到肯定。

《为政》一篇也谈到了人生的修养。孔子把孝的问题,礼节的问题,忠信的问题,义勇的问题看得很重。认为一个人不具备这些品格,就谈不上有道德,也就无法立足于社会,更无法治理国家。另外,孔子对许多日常言行举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止,是知也。"孔子向我们强调了做人要实事求是,别不懂装懂。

2、"先引其炎而后从之。"则教到了我们要有重视实际的求实精神。

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轻言重行的倾向。

我们可以从这些言论中学到孔子的思想,而对于我们当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

最新《论语》全文及翻译三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课文所选的六则《论语》都是孔子一些关于学习的言论,包括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这些观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着明显的指导意义。因此我把学习重难点定为:(1)掌握基本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字词句的释义;(2)在理解文言基础知识,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用文中的观点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鉴于此,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五步:

(1)课程导入。我采用的是激趣导入法,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枯燥的文言文产生学习的热情。

(2)孔子及论语简介。这一部分我主要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对孔子和《论语》的崇敬之情上,在导入的基础上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顺势介绍孔子的成就和影响。并用北师大教授郭家齐的话引入对《论语》的学习。

(3)朗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需多读,特别是像《论语六则》这样要求背诵的文章。这篇文言文学生易读错的字比较多,因此第一次朗读我首先安排教师范读,学生正音,第一遍学生的朗读主要以读准字音为目的,之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语气、语速等。在后面的课文分析中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我觉得在这一节课中我对朗读的处理比较好,每一次都有明确的目标。

(4)疏通字词,翻译句子。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又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在这一节课字词的疏通上,我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疏通字词,这样既能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概念,又能帮助学生有条理的疏通文中的重点字词,在填写的过程中又能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这成功的体验可以激发他不断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节课的翻译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进行,我感觉这种方式效果比较好。

(5)理解课文。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并能更好的把它运用到日常学习中,对课文的理解我主要做两步,一是分析课文中的教育思想,这一部分主要还是学生说,我主要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考虑到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太好,在这一部分我先针对本班学生平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并用文中知识解决问题;后联系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知识,按设定格式写一段话来劝诫或鼓励身边的同学或自己。我觉得这个拓展还是比较必要的,让学生将所学转化为所有,这也是我本节课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节课整体感觉比较顺畅。不足之处在于:课上我的诱导嫌多,学生的情感没有充分的展示出来;此外,在个别环节的时间安排上不够紧凑,使得对课文的分析不够深入。对此,我今后一定注意,加以改正。

最新《论语》全文及翻译四

1、《论语》是先秦诸子散文之一,是一部散文著作,主要记录 ,它是 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与 、 、 共称“四书”。

2、曾子认为,每天应该从哪些方面反省自己?

3、孔子认为对先进和落后的两种态度是

4、孔子赞叹音乐创作的高妙的句子是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 ⑵已的不欲,勿施于人(施: )

⑶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 ) ⑷君子成人之美(美: )

⑸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斯: )

6、翻译下列句子。

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⑶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⑷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7、找出文中的两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一个。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乏。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平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8.曾子认为每天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自省?

9.孔子认为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是什么?

10.孔子对富与贵的态度是什么?

11.孔子认为应该如何得到官?你赞成孔子的观点吗?

12、孔子为什么赞同曾子的观点?

13、你的理想是什么?学了《论语》十则后,对你世界观的形成有什么帮助吗?

⑴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⑵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⑶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⑷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⑸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⑹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给下列字注音:

省( ) 更( ) 徙( ) 传( )

15、为下列句子中的字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⑴见贤思齐焉( )a、贤明 b、贤明的人 c、旧时敬词,用于平辈或晚辈

⑵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反省 b、节省 c、国家行政区域

⑶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a、拜访 b、犯过错 c、过错

⑷更也,人皆仰之( )a、更改 仰望 b、改错 仰望 c、改错 敬仰

⑸子在川上曰( )a、河边 b、船上 c、四川境内

⑺德之不修( )a、助词,的 b、主谓之间,无实义 c、它,代词

⑻是吾忧也( )a、表判断 b、这 c、真实

⑼知者不惑( )a、知识 b、知识分子 c、聪明

⑽吾日三省吾身( )a、太阳 b、日子 c、每天

16、文中的第1则谈的是什么意思?在课文的六则当中有一段和它类似,请你默写出来。

17、本文中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明相似观点的句子是

18、文中有一句流传至今的成语,它 就 是

19、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译文。

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a、看见贤明的地方便想着与之对齐,看见不贤明的地方就检查自己。

b、看见贤明的人便想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便要检查自己。

c、看见贤明的人思念齐国,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返回内地或自己所在的省。

d、发现贤明的人思念齐国,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要检查自己。

⑵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a、经过它的时候,人们都看见了它;夜晚的时候,人们都仰慕它。

b、有了过错时,人人都能看到它,改正过错时,人人都仰望着他。

c、拜访的时候,人人都看见了它;换一种说法,人人都仰望着它。

d、有了过错时,人人都能看到;更不可能理解的是,人人都仰望着它。

⑶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a、有知识的人没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b、知识意味着没有疑惑,仁义意味着没有忧虑,勇敢意味着没有畏惧。

c、聪明的人没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d、聪明意味着没有疑惑,仁义意味着没有忧虑,勇敢意味着没有畏惧。

1.孔子的言行;《大学》《中庸》《孟子》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三月不知肉味

5.⑴诚实⑵施加⑶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⑷美德⑸这样

6.⑴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⑵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难的道路还很长。⑶君子应该成就别人的美德,不应该促成别人的恶行。⑷不料想音乐创作竟然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7.任重道远、成人之美、见贤思齐,解释略

8.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恕

10、以其道得之

11、通过修养仁德而得到,观点有道理,有正确的一面,但不全面。

12、因为曾子的话暗合孔子的想法。孔子一生本想通过做官以仁道治天下,然而终不得志,最后产生了“道不得,乘桴浮于海”的想法。

13、言之有理即可。

14.略

15、⑴b⑵a⑶c⑷b⑸a⑹b⑺a⑻b⑼c⑽c

16、意思是看到别人的长处,就应向别人学习,看到别人的短处就要反省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修养。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信乎?传而习乎?”

18、见贤思齐

19、依次是:bbc)

最新《论语》全文及翻译五

自西汉董仲舒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不断地推崇,一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一代代的读书人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条中熟读“四书五经”,汲取向上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国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益声中抚民、治国、安邦。重读《论语》细细体味,发现《论语》里孔子的许多言论更重要的是在于教人在“为人”“立身”“处事”方面做到“有德”“有信”“有义”“有礼”,教育他的弟子们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有魅力的人。《论语》其实也是一本关于人生修养的书。

孔子认为为人立志,以德为先,“志于道,据于德”,“德者,成和之脩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立身处政,以德为重,“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君子怀德,小人怀土”、“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从技义理,以德为要,“依于仁,游于艺”、“不恒其德,或承之羞”。细读《论语》穿越时光的隧道,两千多年前孔子关于“德”的论述今天读起来还令人对至圣先贤的洞察力而肃然起敬。一个人没有的美好的道德,就像一个没有装满东西的袋子,无论你怎么搀扶也站不直,立不稳。美德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基础,是一个人人格魅力的源泉。

想起了《鲁哀公问政于孔子》中的一则故事。有一天鲁哀公问孔子,说一个叫哀骀它的人,外形奇丑无比,跛脚驼背。哀公好奇“召而观之,果然其以恶骇天下”。可是这个哀骀它很得人缘,“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数十而未止也。”问这是为什么?孔子说这个人何以能够做到大丈夫和他相处不忍离去,女孩见了他就回去跟自己的父母亲说与其做他人的妻子,情愿做哀骀它的妾。这是因为他有美德,而且“德”不外露,“才全而德不形者也”。一个人有了崇高的道德修养,就像一个人的有了美丽的光环,能烛照他人,人格的魅力就会像冬天里的阳光去温暖周围的人。“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一个有德之人,就像一个母亲有母爱的光环,她的孩子爱他的母亲是因为母爱的光辉,而不是母亲的外表形体,这个形体不论是美丑。跛脚驼背的哀骀它为什么能够如此招人爱就是因为他的德,而且有道德光环形成烛照他人的魅力。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像哀骀它那样,用自己美德的魅力影响他人,“民德归厚”的社会氛围就离我们不远了。

“德”不但可以增加自己的魅力,还可以浸润自身的心灵,我们常说的“德润身”说的就是这种情形。《韩诗外传》中说一个故事,闵子骞是孔子的学生,子贡发现他入学前面黄肌瘦,入学后没多久闵子骞的脸就变得润泽饱满,精神焕发,全身透出一派健康的好气色,子贡就问他为什么?闵子骞说:“德行的修持不断滋润了心田,那自然就会喜悦洋洋、容光焕发啊!”闵子骞以亲历亲行的变化,告诉大家一个很朴实的道理:美好的德行可以滋润心田,愉悦身心。

孔子认为“信”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就像一辆既没有平衡辕也没有平衡的盯梢的车子,走在大路上摇摇晃晃的,那车怎么能走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中的这句话道出了“信”的真谛。一个人行得正走得直,稳稳当当的行事就必须有诚信。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要实现“义”和“礼”,必须以诚相待,不可欺骗食言。

食言是可怕的,它可能让人成为一个虚伪的胖子。《左传》中孟武伯的故事读了让人深思。孟武伯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总是说话不算话,鲁哀公老想借机会教训他。有一天,鲁哀公请客,孟武伯和胖子大臣郭重坐在一起。郭重是哀公的宠臣,孟武伯心怀嫉妒。席间,孟武伯借着给鲁哀公敬酒献媚之机,就当面羞辱郭重,说:“你吃什么东西长得那么胖啊?”鲁哀公听后,感到恶心,就代替郭重答说:“一个人不诚信,食言多了,能不长肥长胖啊!”鲁哀公讽刺孟武伯的话,让孟武伯顿时面红耳赤,难堪万分。一个朝廷重臣,食言而不守信,在大庭广众之下失尽颜面,我们可以想象孟武伯羞愧难当的表情。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可见“信”在孔子教学科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孔子用“信”教育自己的的学生要诚信,他的学生身体力行践行着诚实守信的德行操守。《韩非子》里记载了《曾子烹彘》的故事。一天,妻子去赶集,曾子的儿子哭闹着想跟去。曾子妻就许诺说:“女还,顾反为女杀彘。”你回家去吧,我们回家以后就给你杀猪。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看见曾子拿着刀就要去杀猪,妻子忙过去阻止他说:“我当时只是开玩笑罢了。”曾子说:“不要随便戏弄小孩子。小孩子是不懂事的,听从父母的教育。如今你用谎言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会说谎。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母亲。”于是把猪杀了。曾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一次强调了“诚信”不欺,无论童叟。言而有信,以父及子,诚信待人,以及几人,才能有良好的社会氛围。“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里的这些句子再次提醒熙熙攘攘的人们要诚实守信。从“毒牛奶”“劣质火腿”到“毒胶囊”,还有多少能让老百姓有“安心之选”的承诺?今天读到这些铮铮告诫的金玉之言,我们在孔子智慧之光的烛照下前行时,也为那些只为追求利润而不顾百姓安危的蝇营狗苟者敲响“诚信”的警钟。

对于商人是这样,对于个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又何尝不是这样?《论语》里记载了子贡问政孔子的一段话:

子贡问政于孔子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军队、粮食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基础。然而孔子认为一个国家除了军队粮食以外,绝对不能失信于老百姓,“民无信不立”,老百姓对国家没有了信任,才有国家,才谈得上国家建设。

48岁的客车司机吴斌,在高速公路上面对从天而降的铁块破窗击肝,他强忍疼痛,停稳汽车,起身嘱咐23位旅客安全有序的撤离。在危难来以后,吴斌不顾个人危难,心中只旅客的安全,那是怎样一种临危不乱的大义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中孔子的一席话,再一次明证着吴斌的义举。

孔子认为立身处世“义”字当头。“ 见义不为,无勇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 君子义以为质”、“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中的这些名言警句,告诉我们成就一个道德高尚为人敬重的“君子”必以“义”当先,君子九思其中就有“见得思义”,可见儒家先贤倡导社会“见义勇为”“见义忘利”。

其实我们历来不会缺少“见义勇为”“见义忘利”的人。无论是在太平盛世还是在民族危难时期,儒家的“义”以为重的民族精神,人格力量不断地激励那些在危难中踏“义”前行的勇士,他们站立成历史或时代的标杆,激励来者“仗义执行”,弘扬社会正气。于是就有了“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警察蒋小娟”“最帅交警孟昆玉”……许许多多的“最美”组成了我们时代最美的风景线。

“行义以达其道”、“以义为质”是“最美”的本质所在,在人来人往中记住圣人的金玉良言,立身以“义”,伸手传递那些温暖体温的“善行义举”,“最美”中华的“最美”生活指日可待!我想无论谁得到那一份温暖全身都会浸满幸福的阳光。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于是就有了“礼仪之邦”的美誉。注重礼仪古已有之,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国家要立足根基以礼而立。“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敬有礼,不卑不亢就可以远离耻辱;“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一个国家需要德的引导,礼的教化,一个人何尝不是这样?《论语》里说道子贡想把每月行告朔礼的饩羊免除掉,孔子对他:“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孔子最担心的就是一个社会“礼坏乐崩”,因此“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和我们今天提倡的“和谐社会”不谋而合!“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中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说,有一天孔子问他的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各自的理想。四个人在老师面前“各言其志”,孔子一一给与评价,唯独对子路报之以“哂”。曾皙问老师:“您为什么要笑仲由啊?”,子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子路说话不懂得谦虚所以笑他。注重礼,践行礼,才会有如此的好局面“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当下许多学校开展“有礼有序”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建设和谐有序的校园,和孔子当年的“克己复礼”、“夫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社会秩序相契合,与我们今天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不谋而合了。

重读经典,拨开历史的迷雾,让先哲圣贤的金玉之言摆脱封建历史的桎梏,你会发现孔子的片言只字语短意长,关于“德”“信”“ 义”“礼”铮铮告诫,总会在那些我们的心间撞击出生命的火花。

最新《论语》全文及翻译六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那就是论语。《论语》是儒家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我这书让我读的费饮忘食。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我觉得孔子说的实在是太对了!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平时学的知识通常过了一到两个月就会不记得,让我想起了学完之后要复习。如果不复习,获得了再多的知识也没用,到了毕业后,就差不多忘光了。

有一次,我考试时忘记了复习,结果考出来的成绩不太理想,这件事不就是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吗?

学习贵在坚持,“温故而知新”不可半途而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通过“温故”学到新的知识。

论语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让我们后代的影响非常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最新《论语》全文及翻译(六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zongjie/danwei/16853625691423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