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总结 > 单位工作总结 > 2023年古诗小儿垂钓全文汇总(六篇)

2023年古诗小儿垂钓全文汇总(六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23年古诗小儿垂钓全文汇总(六篇)

微信扫码分享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古诗小儿垂钓全文汇总一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1.齐读课题。

2.借已学过的古诗词引出对“日”字的理解。

(1)引导学生背诵含有“日”。字的诗句。

(2)简释诗句中“日”字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课题,并导出“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这个问题,便于下一步展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

1.畅谈感受,明确方向。

(1)给出机会让学生畅谈初次接触文言文的感受,并及时归纳和小结,启发学生思考解决疑难的方法。

(2)根据各自己有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

2.合作学习,疏通文章。

(1)提示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懂、读通顺。

(2)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章。

3.检查学习效果。

(1)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

(2)复述故事。

(3)出示一组选择题,让学生选定两小儿辩斗的焦点,即解开上课之初的问题——“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

(4)通过“写题板”的形式,快速表达各自的选择结果。

(5)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浅谈”对重点词“笑”的理解,并适时点拨。

(6)借助媒体画面展示全文。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1.小组合作,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

(1)从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弄清两小儿“辩斗”的内容,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通过小组协作,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检查学习效果并品读课文。

(1)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完成板书。并再次指导学生反复品读。

(2)反复品读,品出对“笑”字的深入感悟。

3.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1.解开“辩日”之谜。

(1)提出“辩日”孰是孰非的问题。

(2)通力协作,解开“辩日”之谜。

(3)运用媒体手段“印证”学生的解释。

2.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

(1)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不能决”的看法。

(2)针对“孔子不能决”各抒己见,从而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1.回味“学习历程”,书写心得。

(1)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历程”,启发学生写出各自的收获和体会。

(2)通过“写题板”的形式,简明小结自己“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2.漫谈体会。进行高效的师生互动与交流,拓展各自“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1.熟练背诵《两小儿辩日》。

2.向亲朋复述故事,并聆听他们的体会。

2023年古诗小儿垂钓全文汇总二

《小儿垂钓》一诗充满儿童情趣。这位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许多有趣的形式,孩子们学习的兴头很足,课堂上时时充满欢声笑语。这节课有不少可取之处。

但要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孩子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孩子们按自己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孩子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孩子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可能感到老师不大想让她说了,她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多会学习的孩子呀。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的潜力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吗?

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教师让孩子们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孩子们的表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有的组表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路人增加了恰当的问话,那个“蓬头稚子”更是演得活灵活现。精彩的还在后面,老师问:“能不能把这首古诗用熟悉的旋律唱出来?”一个孩子自编小调唱了一遍,一个孩子说能用黄梅调唱,仔细一听,还真有那回事,另一个孩子说:我能用“梁祝”把它唱出来。马上有几个孩子窃窃私语:这能用梁祝唱出来吗?我也倍感好奇。听,梁祝的旋律配上这首诗倒也是另一番情趣。我想不管恰当与否,这种学习的形式学生感兴趣,最后欲罢不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是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应该是有益的。

比如自学古诗意思,缺乏学生个人安静的思考读书,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交流会更利于交流。另外,活动很多,但最需要的活动——吟诵不够,学生没有读几遍诗,更谈不上熟读成诵。激发学生想象不够,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境界中,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一堂课一首诗,单薄了。可缩短学习这首诗的时间,补充其他写儿童的古诗词,让学生感受更多的古典诗词中的儿童形象。

2023年古诗小儿垂钓全文汇总三

俗话说:欲望是最好的教师。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像,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先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领悟诗情画意,然后自己用唱、跳、演等方法,体味古诗的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迁移创新,延伸提高:

师: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大家理解了诗意,在你们的脑海中,都浮现一个初学钓鱼的小男孩那可爱的样子。平时我们学古诗都是用读的方法,今天大胆改革创新,用唱、跳、演等方式都可以,表达诗意,诗情。(生自由组合,准备表演)

组1:我们用唱歌的方式学习,用《刘三姐》的曲子配上古诗演唱。(台上唱得绘声绘色,台下的跃跃欲试。)唱完后,生鼓掌。

组2:我们用朗读配合动作的方式表演,(两人读诗,一人演小儿,两人扮鱼,游来游去,一人扮过路人。)演完后,生纷纷发言。

生:我给这个小组提个意见,范明智演的小孩子不像,诗里说他连路人的问话都不理睬,但范明智却东张西望不专心。

生:我认为谢伟杰演的过路人很好,他弯腰做揖,态度很诚恳,很谦虚。

师:这两位同学看得可认真了,还结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提出意见,真好。还有哪个小组表演呀

组3:我们用讲故事配上动作表演。(一个讲故事,其余的扮小孩、苇草、路人、鱼儿。)演出时,生在下大笑,演完后生评:

生:这次的小孩演得非常好,蒋楚依同学不但动作做得好,神态也很逼真,把垂钓小孩那紧张而又小心翼翼的神情生动地表达出来了。

生:我认为涂航辉同学的故事讲得好,他不但把诗歌的内容表述出来,还加上了时间、地点、天气等内容,就像我们亲身参与了小孩钓鱼的故事一样。

生:我认为这两条小鱼也演得好,把鱼儿想吃饵又小心试探的动作表演得十分形象生动。……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学钓鱼的情景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仿佛也置身于诗 中,与诗人一起看到那有趣的场面。特别是第3小组的表演,不仅把小孩紧张的心理与天真可爱的形象演得活灵活现,而且还能根据古诗展开合理的想象,真是棒极了。

[分析]:整合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唯有将他们所有的感觉、情绪、智慧投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我让学生采用各种喜欢形式来重现古诗的方法比较新奇,学生的兴趣一下就上来了,有了兴趣,学生动脑的积极性就高了,思维就活跃起来,变被动的听讲为主动的参与,学生化物为我,入情入境,不仅将古诗的内容转化为有声有色的情景,让人如身临其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首古诗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诗意比较通俗易懂,不需花费太多的时间,因而我在备课时就把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做为教学的重点。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的空间,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选择自喜欢的方式重现诗歌。在轻松活泼的表演氛围之中,学生入情入境,不仅掌握了知识,体会了作者对小孩的喜爱之情,还培养了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借问:向人打听。

应:理睬。

这是一首抒写儿童题材的诗歌。全诗描写朴实、自然,一个真实可爱的垂钓小儿的形象跃然纸上,可谓情景交融、形神兼备。

2023年古诗小儿垂钓全文汇总四

1. 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 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 背诵课文

1. 导入诗题

2. 理解诗题

1. 朗读全诗

2. 回顾方法:我们怎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

3. 释词解句

1. 指导朗读、背诵。

2. 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画。

3. 教师总结。

1. 形近字组词

钓( ) 稚( ) 遥( )

钩( ) 准( ) 摇( )

2. 多音字组词

3. 读下面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解释诗句意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背诵《小儿垂钓》

板书设计

8. 古诗二首

2023年古诗小儿垂钓全文汇总五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轮唱和轮读的方式来歌唱处理。

1、有感情的歌唱,控制好音色和气息。

2、二声部合唱是本课的难点。

一、吟诗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有趣的古诗。(出示《小儿垂钓》)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师:谁来念一念,或者拍一拍朗读的节奏?

3、尝试用轻巧活泼的声音齐读古诗。

4、师示范读,找不同。

师:我也来读一读,仔细听一听,说一说我读的有什么不同?

(1)感受四三拍。

(2)节奏的变化。

(3)认识休止符。师:这就是四分休止符,停多长时间呢?

(4)找一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5)诵读三、四两句。

5、完整的跟音乐诵读。

二、唱诗

1、听范唱,并熟悉歌曲的演唱顺序。

2、用三拍子的声势的韵律表现歌曲。

3、默唱,画旋律线。

4、用柯尔文手势模唱歌谱。

5、用lu哼唱旋律。

6、跟琴完整的演唱。

7、唱好休止符,感受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8、跟音乐完整的演唱。

三、表现

1、露一手。

2、《小儿垂钓》的合唱版,说一说其中的表现形式。

3、设计多种表现形式。

4、综合表现古诗(演、唱、读、奏)。

2023年古诗小儿垂钓全文汇总六

课文两小儿辩日教案

1.学生能利用课后注释和的方式疏通文意,

2.培养学生朗读、背诵文言文的能力和比较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读出古文的韵味,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两小儿勤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

读熟课文,看注释理解句意,不懂得意思教师点拨,体会课文内容,两儿争辩的是什么内容,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结合资料,用科学知识回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做学问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乐读趣学自主感悟

1.两个辛字中间加上什么分别可构成一个怎样的字?

2.区分“分辩”和“分辨”的意思,引出课题,生读课题,释课题。

1.课前预习课文。能说一说读古文的感觉吗?

2.想听老师读读吗?师范读,提出倾听要求(课件出示原文)

3.听懂些什么吗?(从读法上)

4.教师领读,(课件出示有停顿提示的原文)

5.学生自由练读,选择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读给大家听全班大声齐读课文。

6.读通顺后,解决刚才学生读古文时困难中难读这一点,学生提出解决办法老师并相机板书

1.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会怎样?”而通过刚才咱们那么几遍的读,你知道他们在辩论太阳的什么呢?你是怎么读懂的?

2.让学生区分文言文和白话文不同之处,从而总结出学习本课的学习目标,

3.让学生总结出完成学习目标所要采用的方法,更进一步指明如何学习文言文。

1.学习第一段,由学生说出整句话的含义,重点让学生理解“游”字。

2.让学生区分两小儿,由此引出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学习第二小节。

①从“也”字入手,指导学生朗读。

②学生释意,老师随机板书。

3.小结,让学生明白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就是太阳的远和近。

4.合作学习三、四小节。

(1)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圈划出两小儿辩论太阳远近各自的理由。

(2)小组间练习朗读,采用你读他译,他读你译的`方式(师生进行评价)

(3)重点学习“探汤”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古今两义,课件出示“孟”和“盖”的图片,并指导“孟”的书写,理解句意后指导朗读。

(4)课件出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句话。让学生找出两句类同之处,(从句式上,内容上)指导学生读出反问,自信的语气,并小结出两小儿各自的理由(远小近大,近热远凉)师板书让学生达成背诵的效果。

5.学习最后一小节。

①这时候两小孩子问孔子,孔先生,你说我们两个到底谁说的对呀?孔子能判断吗?能决断吗?古文怎么说

②解释“熟为汝多知乎?”孰是什么?为是什么?汝是什么?多知又是什么?连起来就是?

③学生试背这两句话,并提出两小儿说这句话时态度怎么样?

1.让学生重点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态度。

(1)教师提供资料让学生明白太阳离我们远近的有关科学知识,并让学生当堂概括。

(2)学生提供孔子的资料,老师对孔子进行评价。

(3)师生互动后课件出示孔子说过的话,让学生懂得孔子回答不出其实就体现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

(4)让学生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笑,是在笑什么?并指导朗读。

2.拓展延伸,让学生书写感想,学习孔子实事求是和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

1.同学们我们初读古文收获就如此之大,从这篇古文中,让我们认识到学古文其实要做到的就是“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过论交流明道理”(课件出示)

2.生读课件内容。

3.师小结后,全班在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全文,结束课文。

两小儿辩日

一儿

近(大)

远(小)

一儿

远(凉)

近(热)

孔子不能决也

s("content_relate");

【课文两小儿辩日教案】相关文章:

两小儿辩日教案03-06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07-20

两小儿辩日教案范文07-30

《两小儿辩日》教学教案07-11

《两小儿辩日》 教案教学设计12-06

《两小儿辩日》 教案教学设计12-06

《两小儿辩日》古诗07-09

两小儿辩日说课稿11-04

《两小儿辩日》说课稿07-25

《两小儿辩日》课件03-31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3年古诗小儿垂钓全文汇总(六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zongjie/danwei/1685454534145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