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总结 > 单位工作总结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汇总(9篇)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汇总(9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汇总(9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汇总一

想你,是雪花蝶落在肩的美丽,清浅且馨凉,浅浅的,温婉。

以什么样的姿态开始,才是生活的轻盈呢?

当自己背起一肩雾起,端坐在清晨的凉薄之中,划过指尖的,总有一份晨露的凝重。

或许,现实生活中,一些最初衷的美丽和简单,都被繁琐化了,人的心,开始封闭。钢筋水泥堆砌的冰冷,钢化了身边一笺笺的诗意情怀,眼眸触及的地方,都是生硬的疼。

这个冬,变得乖巧起来。

安静,是对冬季最贴切的注解,不管是偎在暖气片的窗前,还是蹲坐在松软的地毯上,总会将心底的一丝冰冷,逼出窗外。留存在脚边的盒子里,是一枚红枫,冬季的色调太单薄,只有干净的白,纯净的白,围绕着我的心。

你曾说;去深秋的郊外,聚拢一些色调,留在冬季蜷缩的自己,一些苍白,便不再凄凉,午夜笙歌,便不再零落和凝重了。记下这淡淡的叮嘱,每一个午夜来临,轻轻抚摸一瓣酡红,一丝温馨便顺着肌肤表层的血脉,洇过冬季每一寸的光阴。文字清浅,在这个冬,蝶舞的轻盈,是飞落在肩的安静和灵动。

其实,你不用回眸,在心底,早已描绘出眸中潜藏的温柔,不说,是因为无需言语。

回家了,丢弃手边的事情。

房间里,很整洁,窗帘上的那只蝴蝶结,别在两边,冬日的阳光虽说浅薄了点,依然把房间氤氲的温暖满满的。

当所有的旧时光在生命的'画布上,黯淡下去,我知道,我只能拥有岁月的安静,一如此刻,在自己的房间里,打磨流年。

拥着绒软的被子,让阳光在窗前等了好久,好久。和它安静的对视,我看见,指尖的缠绕,回旋,少瞬,便散开了。

把鱼缸的水,换了,注入新的水,买来几条墨黑的小鱼,放进去,那只小乌龟,不觉间长大了很多,缩着小小的脑袋,看着小鱼鱼欢游。

地毯的色调,很灰,暗暗的颜色,如同生命中某个铭刻的片段,生生的截下一段,这光阴里暗藏的一章乱码的题记。换上浅紫的色调,记得谁说过,即便是绝望,也要临水照镜,秀出自己的优雅和美丽。这一片浅紫的地毯,温润着心,一寸一寸的氤氲,慢慢的夺过那一片灰暗。这样的心境,隔着光阴,那年的某一天,某一刻,也是如此的恬静,时过境迁,走远的背影,终于,看不见这冬季,安静着的一片心思。

无妨,生命的过客,只需留下清浅的记忆,刻画在流年画布上,这样,于你于我,都是最好。洗个热水澡,善待自己,细致的。

想你,是雪花蝶落在肩的美丽。

这一笺文字,带着秋色里枫红的执念,洇着雪色里最清灵的情怀,你沉默的胸怀,旖旎着素淡的清香,那缘,便在霜花铺满一径的枫树下,绽开。

清淡的日子,总是穿越在我们的生活中,现实中,这些哭过笑过的场景,早已让岁月的画笔,涂满经年,在文字里,蜷缩,不想出去。

其实,一些期许,又何尝不是在心底牢牢生根呢?隔着天涯,也只能,让文字生出枝丫,向着你居住的地方,延伸……

对接一份美丽,要让柔软的心,穿过一层暮霾,一层荆棘,文字在路上,被踏碎了,聚拢不起,这份缘的厚重。

让文字入住一份冬雪的莹润中,把你凝眸的笃定,雪藏,心,刺刺的,有点疼。

s("content_relate");

【蝶落在肩,你给的清浅散文】相关文章:

岁月清浅邀你入梦散文05-17

情落红尘愿你安然散文05-26

清明雨落蝶飞念故人作文04-10

寂落的暗影_散文06-01

叶落的季节散文10-06

蝶茧的心经典散文10-04

大风落处散文10-02

雪落无声的现代散文12-25

雨落眉梢的声音散文05-27

白落梅经典散文04-18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汇总二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歌。艾青作(蒋海澄)。1937年发表。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你要到哪儿去呢?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

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

岁月的艰辛。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流浪与监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沿着雪夜的河流,

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破烂的乌篷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

蓬发垢面的小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已被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是不是

也像这样的夜间,

失去了男人的保护,

在死亡的恐怖里,

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1937年12月28日夜间

1933年1月14日,艾青(蒋海澄)囚于上海监狱,漫天大雪,勾起他想念故乡,想念养育自己保姆的满怀依恋之情,于是挥笔写下了著名的诗章《大堰河──我的保姆》。1937年12月28日,艾青来到武汉,“七七事变”以后,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空前高涨;而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大好河山的国土大片丢失。在这民族存亡的严重关头,人们一方面在寻求如何战胜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正确道路,另一方面则不免面对严峻的现实而陷入深沉的思考。作为一个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深切关怀的诗人,艾育不能不在感情上有他独特的表达方式。《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正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一个满怀正义和激愤之情的诗人所唱出的一支深沉而激越的歌。

这是一首充分体现了艾青早期的感情基调的诗。他的那种赤诚炽烈、深沉执着的对祖国人民命运的关怀,使他不能不以一种急切忧虑的心绪,冷竣而真实的笔触,把当时的社会气氛传达出来。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从开头到全诗中反复咏叹的两句诗: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这两句诗,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起承转合”中的插曲,它是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诚的感受,强烈的呐喊。大自然的季节更替所给予人的感受,只能是感官上的触觉。重要的是在于诗人的内心深切地感到了寒冷的封锁,使他不能不爆发出这强烈的呐喊。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关注于北方的“中国的农夫”和“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上,关注于南方的“蓬发垢面的少妇”和“年老的母亲”的坎坷命运上。这一切,正是构成“寒冷在封锁着中国”的具体形象和生活画面;而诗人的一腔深情也是透过这一切而传达出来的。艾青创作伊始,便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寄托在对中国农村和农民命运的关怀上,现在,当民族危机的阴影笼罩在祖国大地上空时,他又一次以自己的笔触抒发了这种情真意挚的忧虑和愤懑。我们从这种感情的依恋和关切中,看到了这个虽属知识分子但却与农民的命运密切联系的人,他总是怀着十分忧郁的眼光来注视着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命运。对于三十年代的相当一部分革命知识分子来说,他们不仅是看到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命运的悲惨,而且也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同这一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艾育在对农民关注的同时,也不禁为自己的命运而歌吟: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流浪与监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这种感情和气质,是早期艾青的典型的感情和气质。如果不深刻了解艾青这种个性上的特色,人们将很难认识他早期的艺术风格。

在构思上,这首诗表现着艾青的长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的特点。他虽然在此之前并未到过我国的北方,然而他笔下那“戴着皮帽,冒着大雪”赶马车的中国农夫的形象却令人感到亲切而熟悉。据他自己后来说,当有人问他是否见过这种现象时,他的回答是:我感觉应当是这样的。这个“感觉”就是想象所创造的形象。当然,达并不能证明可以脱离生活闭门造车,而只是证明了诗人应当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上让想象的翅膀飞翔起来。没有丰富想象力的人绝不会成为一个优秀诗人。但是艾青的这种想象又是以他对农民生活和命运的熟悉为前提的,所以他根本不同于那种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和艺术上的粗制滥造。

在诗人的想象中展开的一幅幅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生活画面,构成一种摧人心碎的悲剧场景出现在人们眼前。那“蓬发垢面的少妇”,那“年老的母亲”,还有那失去了家畜和田地的“土地垦植者”,他们都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谨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

诚然,艾育笔下的这种意象,也许未免笼取着过于悲饱凄惨的气氛。可是如果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来认议它的话,是不能不承认达一切都是“残酷的真实”。而且,我们还应当看到,这首诗所极力渲染的那种气氛,它所描绘的那些悲惨景象,正是作者在现实中历感受和体验到的今他悲痛、令他忧虑的事情。以艺术的手段把这一切表现出来,正表明了诗人对时代命运的关切,对人民苦难的感同身受。对那样的历史背景如果没有深切的了解,对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基调不能充分把握,势必会把这首诗看成“低沉悲观”的作品,那就会背离了作品的实际内容,从而贬低和否定了它的思想艺术价值。

当然,我们也不必一概否定作者在这首诗中所流露出的那种忧郁情绪,这在艾青早期作品中是有相当普遍的表现的。那么,应当怎样认识和理解这种忧郁呢?艾育在其后所写的《诗论》中曾经有过很好的说明。他说:“叫一个生活在这年代的忠实的灵魂不忧郁,这有如叫一个辗转在泥色的梦里的农夫不忧郁,是一样属于天真的一种奢望。”他还说:“把忧郁与悲哀,看成一种力!把弥漫在广大的土地上的渴望、不平、愤懑……集合拢来,浓密如乌云,沉重地移行在地面上……伫望暴风雨来卷带了这一切,扫荡这整个古老的世界吧!”这就是我们理解他诗中的忧郁与悲哀的关键。当你把这种“忧郁与悲哀,看成一种力”的时候,你也就同时认识了为什么艾青早期的诗虽然总有一层忧郁与悲哀的情绪,但却始终对人具有一种振聋发聩的鼓舞作用,而不是使人陷入悲观消沉的境地。在文艺创作、作品的评论和鉴赏中,区别和把握这种界限和分寸十分重要。有的人虽然也写忧郁与哀,但那只是对个人命运的卑微而渺小的咀嚼和咏叹,从中看不到时代的风云,体验不到人民的感情;这类作品是不可能具有很高价值的。艾青的忧郁与悲哀,则是与时代的风云紧密联系,同人民的感情血肉相连的,所以他才能在众多的诗人中出类拔萃,别具风采。

这首诗很难说有几个明显的段落,只能说有几个起伏。被称作主旋律的两行诗,是一个激荡的大气韵和境界,一下子把读者推了进去,使你不但置身其中,身内身外顿时落满了厚重的雪。随后,诗人才展开一幅幅的寒冷的场景。首先是风的出现,它“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不停地絮聒着……”读者感触到了风的无法躲避的侵袭和它古老的哀伤的声息,不由得令人感到了历史的沉重。接着诗人从土地和人民的艰辛岁月,诉述了诗人自己“也是农人的后裔”,经历过流浪和监禁,失去了青春。诗人的命运与整个古老的民族和土地的命运是血肉相连的。诗人真挚的自白使诗浸染着温暖而赤诚的血泪,让诗、诗人与读者在民族危难的时刻紧紧联在一起。接着又在雪的寒冷中,看见在战争中遭到蹂躏和杀戮的善良的妇女,还有年老的奔波在流亡道路上的母亲。……诗人深情地呼号:

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这三行诗的容量是多么的沉重啊!它蕴含着深深的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使诗的意象和内含增添了极大的重量,这重量是一种不能推卸的负担,宿命地落在读者的心头上,引起了更深更深的震颤──这也正是雪落在中国土地上的寒冷的重量!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他是对危难中的祖国说的。这是因为他看到了战争的现实的严峻性,看到了那些过去迫害过诗人自己和无数民主斗士,欺压过广大人民的权贵们,仍在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诗人能不感到忧虑吗?结尾的这几行诗不是无告的呻吟,它是声音颤栗的呼喊,是泣血的为祖国急切献身的心声。应当说,这充满悲愤力量的诗句,有力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们带来了感情上的温暖和精神上的鼓舞!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汇总三

ok3w_ads("s005");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炮火,引燃文艺界嘹亮的战歌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祖国山河沦丧,陷入一片危急之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号召中国一切无产阶级作家和革命作家:“你们的笔锋,应当同着工人的盒子炮和红军的梭标枪炮,奋勇的前进!”抗战文艺运动伴随着炽烈的战火诞生并迅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左联1930年成立于上海,由中共中央文委领导。左联领导人之一瞿秋白于9月28日出版的左联机关刊《文学导报》第1卷第5期发表了论文《大众文艺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和抗日反帝通俗唱本《东洋人出兵》。鲁迅也创作了尖锐泼辣的讽刺作品《好东西歌》、《公民科歌》、《南京民谣》、《“言词争执”歌》等,矛头直指国民党政府核心集团的“吴老头子”(吴稚晖)、“皇太子”(孙科)、“大柱石”(胡汉民)、汪精卫等。继左联机关刊及一系列进步报刊被查封后,9月20日,丁玲在上海为左联筹办新的机关刊《北斗》,刊登的诗有冰心的《我劝你》、林徽音的《激昂》、徐志摩的《雁儿们》,小品有叶圣陶的《速写》和《牵牛花》……

随着一批新的文艺界救亡组织和抗战文艺团体相继出现,上海一时成为文艺抗战的前沿阵地,“文艺为抗战服务”的主张成为上海作家从事文学活动的自觉指导。1930年成立于上海的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戏剧家统一战线组织,开展左翼剧运6年,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培养出了夏衍、章泯、金山、赵丹、宋之的、于伶等一批优秀的戏剧专门人才。

1935年年底,“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成立,上海文化界三百余人联合署名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1936年10月,以鲁迅为首,包括21位中国著名作家署名的《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标志着中国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战文艺运动蔓延全国。更多的文艺工作者陆续从上海等地来到延安和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与当地的文艺工作者、与群众性的文艺活动结合起来,文艺性刊物纷纷创办,文艺社团如雨后春笋。抗日的街头诗、传单诗、枪杆诗以及抗战歌曲在延安和一些根据地十分流行。奔赴前线或深入敌后的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写出了一批真实感人的报告文学作品。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成立“中国文艺协会”(后改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毛泽东同志关于文艺创作的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受到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重视。

在国统区,从1937年7月到1938年年底,大批文艺工作者到前线、敌后、后方乡村从事抗日救亡宣传鼓动工作,他们开辟出新的文学据点,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抗战文坛。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汉口成立,成为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夏衍、胡风、田汉、丁玲、吴组缃、许地山、老舍、巴金等人被选为理事,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鼓励作家深入现实斗争,组织作家战地访问团访问慰劳各地战场,推动了文艺工作者的下乡和入伍,并在全国组织了数十个分会及通讯处。

文艺,必须与抗战紧密结合

随着武汉、广州的沦陷,国民党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反人民。这给抗战文艺思想理论的探讨和抗战文艺创作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从1939年到1943年,文艺界开始出现了抗战文艺思想理论和创作实践的争论。这个时期,进步文学界开展了“民族形式”的讨论,企图解决文艺与人民大众结合的问题,促进了抗战文学沿着抗日民主的政治方向和现实主义道路向前发展。文学大众化运动向深入化发展,抗战文艺创作转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暴露与讽刺国统区的黑暗和抒写浓雾之中人民大众的悲苦生活。郭沫若的《屈原》、茅盾的《腐蚀》、夏衍的《法西斯细菌》等,表达了国统区广大人民群众要抗日要民主的迫切呼声。1939年6月“文协”组成作家战地访问团,前往西北战地访问,他们创作了珍贵的集体日记“笔游击”,被誉为“笔部队”、“笔游击”。

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对全国进步文艺界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陕甘宁边区“文协”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发表宣言,号召文艺工作者为创造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新文化而斗争。

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革命文艺指明了方向,把“五四”以来的革命文艺运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文协”、《抗战文艺》、《文艺生活》等文艺组织与文艺报刊也相继召开文艺座谈会,总结1940年、1941年抗战文艺的发展情况、成就与不足,来深化现实主义,推进抗战文学与抗日民主斗争紧密配合,抗日文艺运动也由此走向了成熟。

中国抗战文艺的国际交往也一直在进行,“文协”成立时就发布了《告全世界文艺家书》;1939年2月,又组织国际文艺宣传委员会,聘林语堂等为驻法代表,熊式一等为驻英代表,萧三为驻苏代表,胡天石为驻日内瓦代表。会员们还翻译了大量文学作品,特别是苏俄文学,我国的抗战文学作品、理论、运动等也被介绍到国外。国外很多杂志对我国抗战文学都抱积极友好态度。

利剑,刺向扼杀抗战文艺的黑心

“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顽固派采取高压政策,动用了其所控制的一切报刊及受其影响被其裹胁的文人,一次又一次地大吹大擂其“文艺政策”,企图扼杀如火如荼的抗战文艺。广大文艺工作者把抨击国民党反动文艺政策与要求民主结合起来,采用迂回曲折、此起彼伏的方式予以批判,终于使之体无完肤。一大批优秀的文艺界人士,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如茅盾的《清明前后》、夏衍的《芳草天涯》、巴金的《寒夜》、陈白尘的《升官图》以及袁水拍、臧克家的政治讽刺诗和老舍等人的杂文,都犹如一柄柄利剑刺向国统区扼杀抗战文艺的“黑心”,猛烈地抨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皖南事变”后,国统区的文学大众化运动在艰难困境中仍取得了极为可喜的成绩,文学大众化运动与争取民主紧密相连。延安的文学大众化运动一直在中共的关怀下健康地成长,特别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更是生机盎然,在“深入社会,面向群众”的基本原则下,真正彻底地做到了“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这一时期,国统区抗战文坛上有一件大事应当载入史册,那就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的传播和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方针的确立。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向国统区广大文艺工作者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胡乔木、何其芳、刘白羽受中共中央委托,先后来到国统区协助南方局传播毛泽东文艺思想。重庆、成都、昆明、贵阳、桂林乃至香港等地的进步文艺工作者,都初步接触和学习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并联系国统区抗战文学的实际,开展大后方文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的讨论,提出了文艺“面向农村”的口号,创作了许多反映工农大众现实生活的作品,抗战文艺开始与毛泽东思想逐步紧密结合。

抗战后期,1944年,边区召开文教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群众艺术的决议》,毛泽东同志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的讲话。

胜利,为了更加昂扬奋勇地前行

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之后,从1945年11月到1946年,抗战文艺运动进入了总结阶段。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即将引发的全面内战,广大文艺工作者为适应新的形势,担负新的任务,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运动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

重庆、昆明等地的文艺工作者召开文艺座谈会,总结抗战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郭沫若、田汉、阳翰笙等数十人于1946年4月22日在中苏“文协”举行的文艺座谈会,是这些座谈会中“规模不算小的”抗战文学总结会。在这次会上,郭沫若就新文学在抗战时期的新发展及今后的文学任务作了发言,艾芜、臧克家、阳翰笙、杨晦就抗战小说、诗歌、戏剧、文艺理论作了总结性发言。郭沫若、茅盾等人在这次座谈会前后还分别撰写文章,对抗战文艺进行总结,如郭沫若写有《抗战八年来之历史剧》、茅盾写有《八年来文艺工作的成果及其倾向》、老舍写有《八方风雨》、冯雪峰写有《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等。

1946年5月,中共中央南方局由重庆转至南京,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战文学阵地上的旗帜——《抗战文艺》于此时终刊,抗战文艺活动和创作到此也圆满结束。

抗战文艺运动作为中国文艺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已成为过去,但是它无尽的热量和光芒将永远辉映中华民族反法西斯斗争的史册,永远鼓舞我们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勇而前行!

相关热词搜索:落在中国土地上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汇总四

雪到底长什么样?没有人能肯定的回答。

——前记

雪落在地上,给大地添了一件棉衣,它是洁白的、温暖的小丫头。下雪的时候世界静悄悄的。纷纷扬扬的雪洒满了整个世界。那深一处,浅一处的地方就是她走过的脚印,她浅笑的声音就藏在雪花里。这个世界有了它,冬天也显的不那么冷了。

雪落在树枝上,轻轻贴着树枝,大树左右伸展的枝干不再是空落落的。这让它在冬日里浮躁的心,渐渐平息下来。雪就靠在树枝上,待日中时,她就又轻飘飘的落到褐色的大地上,消失不见了。可雪与大树约定好了,每个冬日的早晨,她就会再回到大树身上,陪它度过沉默的早晨。

雪轻轻地笑着,她近乎透明的身影从地表的小水洼里一跃而出,她在空中舞蹈,一支《何以歌》跳尽她在凡间的快乐。三月的阳光托送着她离开,冬会在上任第一天再接她回来。

等到那个时候,雪又不一样了。

——后记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汇总五

落在角落里的梦

暖暖的阳光从窗外透过,45°角微倾,柔和地照在父亲房间的角落里,鹅黄色的窗帘,轻轻迎着光的暖。我光着脚去迎接温暖,不经意的转头,发现了满身灰尘的它。

突然轻风吹来,微尘乍起,惊起一滩回忆。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常背着这把吉他出去,同两三个朋友聚会,有时,我也会去凑凑热闹。几个叔伯常对我说,父亲的吉他弹得是极好的。在我的心里也是这样认为。

母亲同我说过,父亲有一个梦,那是一个充满音乐的梦,他希望能弹吉他给别人听,在他的心里,别人的掌声是对他最大的'肯定,也是他最大的追求。

年轻的父亲和当初的吉他一样,充满活力,每天的生活都是崭新的。夏日夜晚,明星点点。父亲坐在沙发上,我和母亲就搬个小板凳,坐在一旁。总是轻轻倚在母亲怀里,听父亲边弹边唱。他总先用毛巾擦擦手,仿佛那劳作后的汗水能沾染这美妙的音乐。一只手抚上琴颈,另一只手轻拨琴弦,粗粗的手指却那么灵活,一个又一个音符从那指缝间流出,恰好合成一首曲子。伴随着这音乐的,是父亲的歌声。随意却不失细腻,雄厚却不失柔情,不知名的歌曲,却让我深深地爱上它。

每次父亲唱完,我就迫不及待的抢过吉他,学着父亲轻轻拨动,但吉他似乎认人似的,发出的声音总像乌鸦嘶叫。这时,母亲总会微微一笑,而父亲则会轻轻抚摸我的发丝,指着我的手,说:“妞还没长大,手小,等妞长大了,就会弹了。”这样的音乐,伴随我度过了无数个静谧的夏夜。也许我这辈子也忘不了母亲的微笑和父亲轻轻抚摸的动作。

父亲是极爱这把吉他的。每天父亲迎着朝阳,用干干的抹布轻轻的擦拭它的全身,生怕落下一粒尘土。平时,他把吉他挂的高高的,生怕我一不小心弄坏了。即使是上好的木头做的,父亲似乎也怕它被晒出裂痕了,从来不将它放在阳台上,也从不让它淋雨。

可是,时光的轮盘总是在转动。沉重的担子压在父亲身上,就像年轮,每多上一个春夏秋冬就多上一分重量。渐渐地,父亲不再去碰他那心爱的吉他。那双本充满乐感的的手被岁月侵蚀,沟沟壑壑的。而那把吉他也被父亲放在角落里,慢慢地,它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现在静静地看着它,时光果然给它留下了痕迹。原本崭新的外表上多了一层又一层的灰尘,背面几道深深的裂痕,不就像父亲沧桑的脸上多出来的皱纹吗,而那几点乳白色的油漆点,不就像父亲头上不知何时长出的白发吗?

我拿来抹布,将它平放在桌子上,轻轻地将灰尘从它身上拭去,就像多年前的父亲。突然,门被打开了,父亲回来了,他的手里还提着热腾腾的早餐。“妞,吃早饭了……”,转头的瞬间,我清晰地看见他的身子抖了一下。他就那样蹒跚着向我走来,越来越近,从不掉泪的父亲,眼眶竟湿润了。他颤巍巍的接过我手中的吉他,拿起抹布,做起当年时常做的事情。

阳光依旧,笼罩在父亲和他的吉他上,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我悄悄走出,轻轻关上门,生怕惊扰了父亲和他那个藏在角落里的梦。

也许时光不再,但在这个平凡男人的岁月里,有一个梦。即使落满灰尘,即使伤痕累累,依旧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阳光暖暖,心意暖暖,生活暖暖。

s("content_relate");

【落在角落里的梦】相关文章:

角落里的玫瑰作文08-23

角落里的书作文11-28

飘落在凡间的天使作文08-18

散落在时光里的爱作文12-24

角落里的阳光作文(4篇)10-24

雪落在夏天作文800字11-22

晒落在记忆作文精选12-08

洒落在记忆深处的伤痛作文11-24

演绎散落在时光的念想作文12-03

遗落在时光里的歌词心情散文06-29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汇总六

描写雪的古诗之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间,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诗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已。诗人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这首五绝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白居易时年四十五,任江州司马。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不仅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而且新颖别致,立意不俗。试想,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难以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全诗朴实自然,却韵味十足;诗境平易,而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s("content_relate");

【描写雪的古诗之夜雪】相关文章:

描写雪的古诗欣赏11-29

描写冬天雪的古诗08-15

描写雪的经典古诗11-04

描写雪的古诗摘抄11-04

描写雪压枝头的古诗11-21

描写雪的古诗句带翻译11-29

描写雪的古诗有哪些呢08-08

描写雪的古诗名句大全08-02

描写雪的古诗词积累11-29

江雪古诗05-27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汇总七

走近作者

艾青 男,原名蒋海澄,生于1910年 3月27日,浙江金华人。1928年中学毕业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二卷第3、4期合刊。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画社。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等。1935年10月,保释出狱。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北方》等著名诗篇。同年到桂林,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

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此时代表作品有《向太阳》等。1944年获模范工作者奖状,并加人中国共产党。1945年10月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领导工作,写有《布谷鸟》等诗。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1979年彻底平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他的诗歌风格。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建国后出版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课文品读

1937年12月,艾青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子里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感情真挚、意境沉郁而广漠的长诗。诗人抱着急切投入战斗的决心,从浙江家乡来到了武汉。但在这座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城市里,诗人并没有看到民族存亡关头所应有的昂奋和紧迫的气氛,权贵们仍在作威作福,处处是穷困和饥饿,他感到异常的失望,一颗火热的心仿佛被冰封雪埋了一般。他深切地感悟到了古老的民族在解救自身的战争中所承受的深重的灾难,而广袤的土地和亿万生灵的命运也将要度着极为艰辛的日子。诗人意识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通向胜利的道路是寒冷的,泥泞而曲折的。这无边无涯的感觉世界,既是历史的痛苦的延续,也是现实的严酷的存在,它强烈地震撼着诗人的本来已经够动荡的心灵,于是他整个身心的里里外外感到一种弥天的透骨的寒颤,诗人写下这首比雪还要寒冷的诗,并在诗中反复地呼号: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不论是当年,还是现在,所有的读者无不被这两行诗带来的寒冷所震慑,并且激赏它饱含着时代感的悲凉雄壮的浑然气韵。它的反复回荡的气韵宛如深隽的钟声一阵比一阵宏亮地响着。雪在中国的土地上落着,诗人惊世的钟声也带着寒颤,随着落雪,回响在整个中国的土地上。艾青“下”的这场“雪”,厚重得使人透不过气,直想吼出一腔的闷气。

所有的细节描写都潜含着觉醒了的民族的痛苦和复仇的火种。诗人写下这些颤抖的如泣如诉的语言时,不知要付出了多大的痛苦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诗人的感情和创作冲动更为深广的一次涌流和升华。它是一曲悲愤的交响乐,它是一幅意境深远色彩斑斓的大幅油画。

这首诗很难说有几个明显的段落,只能说有几个起伏。被称作主旋律的两行诗,是一个激荡的大气韵和境界,一下子把读者推了进去,使你不但置身其中,身内身外顿时落满了厚重的雪。随后,诗人才展开一幅幅的寒冷的场景。首先是风的出现,它“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不停地絮聒着……”读者感触到了风的无法躲避的侵袭和它古老的哀伤的声息,不由得令人感到了历史的沉重。接着诗人从土地和人民的艰辛岁月,诉述了诗人自己“也是农人的后裔”,经历过流浪和监禁,失去了青春。诗人的命运与整个古老的民族和土地的命运是血肉相连的。诗人真挚的自白使诗浸染着温暖而赤诚的血泪,让诗、诗人与读者在民族危难的时刻紧紧联在一起。接着又在雪的寒冷中,看见在战争中遭到蹂躏和杀戮的善良的妇女,还有年老的奔波在流亡道路上的母亲。……诗人深情地呼号:

“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这三行诗的容量是多么的沉重啊!它蕴含着深深的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使诗的意象和内含增添了极大的重量,这重量是一种不能推卸的负担,宿命地落在读者的心头上,引起了更深更深的震颤——这也正是雪落在中国土地上的寒冷的重量!

诗人最后在“没有灯光的晚上”痛苦而悲伤地诉说:“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他是对危难中的祖国说的。这是因为他看到了战争的现实的严峻性,看到了那些过去迫害过诗人自己和无数民主斗士,欺压过广大人民的权贵们,仍在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诗人能不感到忧虑吗?结尾的这几行诗不是无告的呻吟,它是声音颤栗的呼喊,是泣血的为祖国急切献身的心声。

在落雪的寒冷的中国的土地上,诗人的创作道路尽管也是泥泞而曲折的,但他用温暖而真诚的声音,坚定的步伐,从此一步一步地攀登上了诗人自己的也是当时中国的诗歌领域的高峰。

理解·探究·鉴赏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两句在 诗中反复出现了四次,请从情感和篇章结构两个角度说说这两句诗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注意本诗音乐式的结构:起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平缓,低沉,倾诉式的叙述语调,形成全诗的“主旋律”;接着精心安排三个乐段,由诗人与土地上的“人”——北国林间赶车的农夫,南方乌篷船里的农妇,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的“土地的垦殖者”,进行对话,在如怨如恕的倾诉中,不断深化刻骨铭心的“寒冷感”,并作抽象的概括提升:“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中国的苦痛和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突现了全诗的象征意义。在这三个乐段之间,主旋律乐句不断重现,将诗人悲苦、忧郁的情感逐渐推向高潮。而最后的尾句却又给人以“些许的温暖”,有如余音袅袅,耐人遐想。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汇总八

教学目标:

1、赏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及雪、风等意象。

2、通过诵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

3、初步学会鉴赏现代诗歌。

教学重难点:

1、赏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及雪、风等意象。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日军侵华的相关视频)

卢沟桥的炮声激励着每一个爱国同胞,爱国将士们拿起枪杆子,将一颗颗子弹射入敌人胸膛,以此来抗击苦难;那么爱国诗人们能做什么呢?他们拿起笔杆子,用诗篇来铭记中华民族的苦难!

二、知人论世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艾青满怀投身民族解放战争的“战斗者”的激情,从杭州来到武汉。又“从武汉到山西临汾,从临汾到西安,又折回武汉”。他在战争烽火连天的土地上一路辗转奔波。诗人一方面为高涨的抗战热潮所鼓舞,另一方面却又为战争带给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而忧郁。1937年12月28日夜,天色晦暗,彤云密布,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即将降临。此情此景,诗人难以抑制的悲哀忧郁的感情,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著名诗篇——《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三、初读:感受诗情——初识苦难

学生齐读课文

四、再读:解读意象——体会苦难

1、学生找出诗中的人物形象。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农夫、少妇、母亲、垦殖者。

2、小组合作探究:农夫、少妇、母亲、垦殖者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提示:分析人物生存环境、动作、神态、肖像、生存状态。

(学生分四组合作探究,时间限定3分钟。)

小组讨论后,师生交流完成。

北方农夫:大雪、丛林、赶马车、戴着皮帽、冒着大雪、刻满皱纹、痛苦、憔悴 ——无可去之处

南方少妇:雪夜、河流、破烂的乌篷船、垂着头、蓬发垢面、充满恐怖的眼神、受尽侮辱、家毁夫亡——无安身之所

无数母亲:寒冷的雪夜、破屋、蜷伏、异邦人、无助、绝望 ——无归宿之地

无数垦殖者:雪夜、草原、失去家畜、失去田地、拥挤在污巷、绝望、饥馑、颤抖——无生存之根

(学生朗读穿插其中)

3、作者为何要描写这四个人物形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诗人选择的人物形象具有代表性,有北有南,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个体有群体。诗人通过描绘这些人物形象来写当时广大人民的苦难。由于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他们无可去之处,无安身之所,无归宿之地,无生存之根,他们境遇悲凉凄楚,是当时广大苦难人民的缩影,也正是他们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苦难。

4、小组讨论:这些人物形象生存中国是怎样的中国?诗人是怎样描绘的?

提示:分析意象——雪、风

当时的中华大地处于日寇铁蹄的践踏之下,正如“雪落在中国的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和“雪”既是对大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也是对当时中华大地惨遭战乱的艺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自然界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

5、小组讨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一“主旋律”诗句反复出现,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提示:从情感表达与篇章结构两个角度)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从情感表达上,这两句是诗歌感情的线索,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诗;同时,这种反复咏叹更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气氛,读来令人心酸落泪。从篇章结构上这两句是也是全诗结构的骨架,多种形象的刻画,都是沿着这两句话展开的,如大雪的林间,雪夜的河流,雪夜的草原等。

五、三读:感受体会——苦难的背后

诗人不仅以意象传情,也提到了自己,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章节。

1、学生读4、5节。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而我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这三句话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诗人不仅看到了广大农民的苦难,而且还把自己的命运和广大农民的苦难命运联系在一起,诗人个人的苦难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农人的后裔”说明他是苦难的见证者,“流浪与监禁”说明他也是苦难受害者。

2、师生品读第12节。

要点:诗人不仅是苦难的见证者,苦难的受害者,还是苦难的担当者。

六、规律总结

品读现代诗歌的一般方法:

加强诵读,感受诗歌语言;掌握手法,分析诗歌意象;品读意象,体会诗歌情感。

七、布置作业:

比较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任选角度进行探究。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汇总九

【--工作总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类生存。除了著名的“北京人”(约生活于五十万年前),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四川、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都发现了比“北京人”或早或晚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或活动遗迹。

旧石器时代,人类尚处于蒙昧野蛮的阶段。同民族文化起源有直接关系的,是大约始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文化。迄今为止,国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几千处。地下发掘证明,我国新石器文化的晚期(约相当于公元前四千年至公元前二千年间),已经发生显著的阶级分化,上层人物拥有远远超过常人的财产,以及标志身份、权威的器具(如墓葬中精致的玉斧)。这表明原始氏族社会正在瓦解,国家机器开始形成。关于中国的古史,古人一般认为始于“三皇”或“五帝”,以后是夏、商、周三代。现在看来,“三皇”、“五帝”都是无法证明的传说。夏王朝的存在,虽为许多学者所相信,并有不少人认为传说中禹的儿子启以子继父,改变领袖由公众推举的惯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但这些至今未有确切的文献可供证明。我们只能说,传说中夏王朝的开国,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文化的晚期。中国长期存在的大一统思想,使得前人习惯于把中国的远古社会就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并为之虚构出某种政治、文化的中心(“三皇”、“五帝”之说,便由此产生)。其实,这并不符合历史的事实。目前已发现的我国新石器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分散在极其广大的地域内,相互之间并无从属关系;相隔较远、不同类型的文化,往往有显著的区别,说明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以中原的仰韶文化与长江三角洲的河姆渡文化相比,前者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米,后者是水稻;前者的居室是半地下或地面上的木结构建筑,后者是架设在木桩上、地板高出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前者出土的陶器,多为彩陶,后者多为黑陶。所以,仅仅将黄河流域视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显然过于狭窄;应该说,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即使在中国统一以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也始终存在。

但是,在中国早期多元文化相互融汇的过程中,黄河流域的文化显然占了主导地位。

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个族群、邦国之间,为了夺取土地、人口、财富,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发生战争,导致相互兼并和国家机器的成熟。这个过程,在北方比南方来得剧烈。在中国古代的南方,气候湿热,多山林湖泽,天然物产相当丰富,维持生存也比较容易。因此,发展集中的农业生产,从事大规模的战争,既没有很迫切的必要性,也没有充分的自然条件。于是分散的自然群落,便得以在长时期中维持下去。在天然物产缺乏、却便于发展集中的农业生产的黄土高原和黄淮平原上,更需要把分散的人群凝聚为强大的群体,以展开生存竞争。我们可以注意到:无论传说中的还是信史记载的上古时代的大规模战争,如炎帝与黄帝之战,黄帝与蚩尤之战,商汤伐夏桀,周武伐商纣等等,多发生于北方。夏姑且不论,商、周作为中国最早的有信史可征的王朝,都是兴起于黄河流域。与此同时,也就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用于维护统治秩序的思想学说、礼仪制度、文化机构。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商、周的文化(尤其是周文化),相比于其他地域的文化要早熟得多;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它们所发生的影响也更大。

(节选自《中国文学史导论》)

1.下面是有关“新石器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人一般认为中国的古史始于“三皇”或“五帝”,然后是夏、商、周三代。现在看来,“三皇”、“五帝”都是无法证明的传说。

b.考古发现证明,新石器文化时期,已经发生了显著的阶级分化,产生了不同的阶级,上层人物不仅拥有财产,还有象征身份和权威的器具。

c.阶级分化的产生表明原始氏族社会正在瓦解,国家机器开始形成。

d.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几千处,他们分散在极其广大的地域内,相互之间并无从属关系。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或活动遗迹的发现说明在中国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类生存。

b.夏王朝的存在,至今未有确切的文献可供证明。禹的儿子启以子继父,改变领袖由公众推举的惯例也只是传说。

c.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各个族群、邦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兼并,使得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

d.中原的仰韶文化与长江三角洲的河姆渡属于不同类型的文化,有显著的区别,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三皇”、“五帝”之说产生的原因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大一统思想,认为远古社会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一个明确的中心。

b.考古发现,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但是对民族的文化产生影响的却是黄河流域的文化。

c.旧石器时代,人类尚处于蒙昧野蛮的阶段,因此和民族文化起源完全没有关系。

d.仰韶文化与河姆渡文化相比,前者的居室是半地下或地面上的木结构建筑,后者是架设在木桩上、地板高出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前者不如后者先进。

参考答案:

论述类文本

1.b (更准确的表述应为“新石器文化晚期”,“上层人物不仅拥有财产”原文的表述为“上层人物不仅拥有远远超过常人的财产”)

2.c(“不断发生的战争兼并,使得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缺乏依据)

3.a(b项中“对民族的文化产生影响的却是黄河流域的文化”不准确,c项“和民族文化起源没有关系”的判断缺乏依据,也过于绝对,原文只是说新石器文化和民族文化起源没有直接关系。d项“前者不如后者先进”的判断缺乏依据。)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200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读后感100字

本文来源:http:///fanwendaquan/38896/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汇总(9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zongjie/danwei/1685635005152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