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总结 > 公司工作总结 > 2023年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汇总(4篇)

2023年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汇总(4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23年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汇总(4篇)

微信扫码分享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年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汇总一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著作权人)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条 该作品系乙方创作、翻译、编纂,如有侵犯他人版权及其他民事权利和泄密等情况,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甲方的经济损失;翻译稿乙方须出具原书作者同意的证明或有关协议。

第二条 甲乙双方在签订合同的同时,乙方须正式交付作品原稿,并填写收稿单一式二份,合作作品代表须对其所确定的署名负责。

第三条 甲方有权根据出版要求对本作品的文字、插图等进行必要的修改、删节和技术性处理,对原稿内容较大的实质性变动,须征得乙方书面认可。

第四条 乙方要求校对清样,以初校为限,并应在约定的初校期内将校样交到甲方。若未按其要求交换校样或因乙方修改而造成版面较大改动影响按期出版,加大印刷成本,乙方应承担由此给甲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推迟出版责任。

第五条 甲方著作权使用费支付方式及标准(任选定一种)

一、 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

(一)基本稿酬:千字_______元

(二)印数稿酬:每万册付基本稿酬的____%,超过万册的部分以千册计算(不足千册的按千册计),每千册付基本稿酬的____%。

二、版税:定价_______元_________册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版税率)

三、一次性付酬元。

第六条 作品印数确定后,甲方应于_______个月内出版成书。重印书出版两个月内,甲方须按规定标准向乙方支付印书稿酬或版税。甲乙双方中任何一方提议对书的内容进行修订或增减,可对合同有关内容另行协商。

第七条 乙方自愿资助甲方出版费用元。甲方按照约定要求如期出版该作品。甲方若不能按期出版造成乙方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乙方若不能按合同规定时间支付资助费用,甲方可以解除合同,若有经济损失,由乙方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条 乙方可以折优惠购书册,于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前交书款定金_______元。到期不交定金,甲方可以解除合同,若甲方有经济损失,乙方承担赔偿责任。书款未结清以前,甲方可以扣发稿酬。

第九条 本合同为甲方标准合同,若涉及没有规定的内容,双方可协商补充有关条款附后,与本合同同样有效,故乙方应申明要求保留的条款,否则视为同意。本合同有效期满后,甲方享有续签出版合同的优先权。

第十条 本合同一式六份,双方签章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甲方合同管理机构执四份。本合同甲方要求生效条件:

(1)甲方经办编辑室负责人签字;

(2)乙方签字;

(3)甲方合同管理机构(总编室)盖合同章。上列手续不齐备者,视为无效,若产生纠纷,甲方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

代理人:(编室负责人)_____  代理人:____________

2023年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汇总二

ok3w_ads("s005");

摘 要: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不仅需要演员精湛的演技,还需要后期制作人员对声音、画面的剪辑处理,再利用现在高超的计算机技术加入一些特效提升影视作品的视觉效果。高超的制作技术,恰到好处的剪辑、配乐能够深入人心,给观众带来震撼的感受,还能够使拍摄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弥补拍摄过程中由于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一些拍摄缺陷。本文就影视制片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浅谈了影视制作的主要内容、影视制作过程中常用的一些软件以及影视制作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为提高我国影视作品的质量、满足广大影视爱好者的需求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影视制作技术;影视作品;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4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12-073-02 doi:10.19483/.11-4653/n.2018.12.030

前言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影视作品并不是演员拍摄完成后直接搬上荧幕的,需要后期的剪辑师、特效师、配音演员以及一些相关技术人员对拍摄完成后的影视作品进行加工处理后才搬上荧幕的。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2d技术所带来的视觉感受,3d技术便应时而生,经过多年的发展,3d技术在影视行业内得到了普及和应用,影视行业的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计算机对影视图像的处理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经过计算機对影视作品进行加工处理,使影视的图像变得更加美观、影视中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都得到了较好的展现。自从电视、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人们观看影视作品的渠道多了起来,也无形中推动了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一些网剧、综艺以区别于传统影视的播放途径发展起来。而且现在影视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一部广受观众喜爱的影视作品必然离不开影视制片技术对影视作品的加工和处理,以满足广大观众越来越高的要求。

1.影视作品制片过程中的常用软件

在影视作品制片过程中,主要有shake、3dsmax、zbrush三个软件,是影视编辑者在影视剪辑、电脑三维模型制作与渲染、数字雕刻和绘画方面常用的软件,它们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快捷,所以深受广大影视制片人员的喜爱。

2.影视制作内容分析

影视制作对于整个影视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关系到影视作品成片后的播放效果,播出之后能否在广大观众之中引起较大的反响。有些影视作品的播放时前期的反响很好,而后期由于制作的问题 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情节过于拖沓,观众对影视作品失去兴趣,造成后期的播放不是很理想。《扶摇》这部剧无论从宣传、还是从演员阵容来说都是非常好的,但是,这部剧的整体评分和后期收视率却持续走低。为什么同样作为玄幻题材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火遍了大江南北,而《扶摇》却不如人意呢?从影视制作方面来讲,《扶摇》的特效不太好,作为一部玄幻类题材的女强剧、给观众的感觉确实五毛特效的感觉,而且由于后期的制作剪辑不到位,造成了电视剧内容与原著相比非常的拖沓,给观众造成了不好的感觉。所以,影视制作是整个影视作品中很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影视作品能否带给观众良好的观看体验。它主要是基于原来影视作品拍摄完成后,对影视作品的原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影视作品的各个部分进行加工和处理,在丰富影视画面内容使其更加美观、更具有艺术感的基础上更好地展现出影视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达到渲染气氛、感染观众的目的,使影视作品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2.1镜头剪辑

剪辑作为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的第一步,是十分重要的。影视作品在前期拍摄过程中,导演会将分镜头脚本拍摄成为影视素材,然后运用剪辑技术对这些影视素材根据导演的意图和剪辑技术程序进行剪辑、加工和处理,从而使这些分镜头通过剪辑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表达出导演的意图和拍摄这部作品所真正表达的内在情感。所以,剪辑这一道工序可以说关系到影视作品制作出来能否充分展现作品的艺术美感、表达影视作品的内在情感、演绎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在打动人心的同时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虽然说导演自身对作品的创意可能会影响影视作品的质量,《扶摇》原著写的非常好,有一大批原著粉,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导致内容十分拖沓。《魔道祖师》是国漫中不可多得一部精品,且不说内容,在2018年大火了一把,它的剪辑恰到好处,比较来说遵循了原著,迎合了观众。在剪辑影视素材的过程中,剪辑点的选择十分重要,这不但考验剪辑师在剪辑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对剪辑点的把握,还考验了导演与剪辑师的配合、导演的意图与影视作品的契合度。在影视作品剪辑过程中主要分为声音剪辑和画面剪辑,画面剪辑在剪辑过程中非常重要,所以,剪辑师要在影视剪辑的过程中把握动作、情绪、节奏的剪辑点,结合剪辑师多年的剪辑经验以及与导演的意图相契合进行恰到好处的剪辑,那么制出的影视作品质量不是精良,也是不错的。

2.2特效合成

科幻、玄幻、惊悚、悬疑等各个题材都离不开特效对影视作品的加工和处理,而且,计算机技术在影视行业的普及和应用,更是为影视作品的特效处理技术增光添彩。借助先进的影视技术,不但能够更好地展现出影视作品的特定效果,而且还能够更加打动人心。有些观众比较喜欢追求画面的刺激感,拍摄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要借助特效合成,我国很多的武侠片、玄幻题材的影视剧都有一些在天空对打、排山倒海的一些非人力所能完成的戏份,而且大家都知道,网上会出一些花絮,很多戏份都是在绿幕的拍摄完成的,后期经过加加特效、换换背景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影视作品。计算机合成特效技术中3d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推广和应用在影视制作领域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在影视作品画面更能体现艺术美感的同时使影视作品的情节更加引人入胜,带给人们更好的视觉体验。

2.3声音剪辑

声音是除画面之外最能展现一部影视作品优劣的地方,好的故事情节,加上恰如其分的声音,更能深入人心,震撼人的心灵。例如,美国的《寻梦环游记》,可以说是一个普通的追逐梦想的故事,但是,它对声音的把握十分到位,很好地把握了观众的情绪点,正在于故事的感动之余一段催人泪下的音乐,直接使人们的情绪失去了控制,潸然泪下。但是,影视作品的声音在拍摄过程中由于拍摄现场的杂音较多,音质大多不是很好,所以,需要对影视 素材中的声音进行有效剪辑,从而使得影视作品整体更加流畅和完整。一般我们所观看的影视作品大多是配音演员和极少数演员录制而成。

3.影视制作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影视制作技术很早就在影视作品中开始应用,虽然,以现在制作精良的特效技术来看,当时的技术和效果很粗糙,但也不乏经典制作。《西游記》《白娘子传奇》都是每逢寒暑假必播的佳作,虽然一些腾云驾雾、打斗特效、法术特效非常粗糙,但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随着影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影视画面处理、影视特效的加入、影视场景的塑造,使得影视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情节更加打动人心,场景更加引人入胜,带给人们更好的画面体验感。

3.1影视画面处理

影视画面的处理不但要对画面进行剪辑,画面的色度、色彩、色温、色差、明暗等都需要调节,从而使得影视作品的感染力得到有效增强,继而在观众观看时感受到最佳的画面效果。

3.2影视特效加入

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崛起,特效对于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来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很多仙侠奇幻、打斗类的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虚构一些非现实类的实物需要通过加入影视特效来实现。例如,《侏罗纪公园》《变形金刚》《x战警》《生化危机》通过加入大量的影视特效,支撑整个影视作品,通过后期的计算机特效合成 、3d技术对影视做作品的加工和处理,实现对 虚拟场景和虚拟对象的拍摄,不但使影视作品的画面感、观赏性得到了有效提高,增强了画面的冲击感的,同时节约了影视作品的制作成本,进一步拓宽了影视作品的盈利空间。例如,《惊天魔盗团》的魔术画面非常具有冲击感,带给观众非常强的视觉冲击。

3.3影视场景塑造

有些虚幻的场景、自然灾害场景、制作难度较高的场景,通过影视制作团队有限的经费很难实现。所以,需要通过影视制作技术塑造影视作品实际需要的虚拟影视场景,这不仅可以使场景的画面更加具有艺术感、感染力,还可以有效节约影视产品的成本,《2012》这部灾难题材的电影中,将整个加利福尼亚州“撕碎”的地震令我们印象深刻,它是通过搭建实景真人板,在计算机上运用matchmove软件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对实景真人板的内容动作进行重新创建,虚拟现实真人板的场景形成故事板,完成之后通过预视对虚拟场景进行调整,完美地展现了灾难来临之时的危机感,带给观众很强的画面冲击感,可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影视制片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浅谈了影视制作的主要内容、影视制作过程中常用的一些软件以及影视制作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为提高我国影视作品的质量、满足广大影视爱好者的需求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汝斌.浅析从软硬件发展看影视后期制作核心任务的变革[j].学周刊,2018(3).

[2]徐菊红,黄斯思.影视后期制作中特效的合理应用探讨[j].艺术教育,2018(1).

[3]张昱.解析影视后期制作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j].传播力研究,2018(21).

(作者单位:上海宇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制片影视作品技术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2023年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汇总三

1.教材分析

人机关系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这里的人机关系不是专业的设计,它更多地反映一种理念,重在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关系的视野中认识设计,为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

2.教学重点

(1)人机关系的含义。

(2)在设计中要注意人机关系以及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

(3)人机关系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学生对人机关系是比较陌生的,但已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而容易被学生忽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1、知识技能:

(1)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地分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对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有初步的认识,体会人机关系的重要性,并尝试对使用物品时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人机关系,从中体会设计中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进而树立起正确设计观念。

1.应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动建构人机关系的概念。

2.经历观察、思考和讨论,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3.通过学生的小活动,让学生体验服装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初步了解人机关系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4.应用图片设计教学情境以及案例分析,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归纳出人机关系应该实现的目标。

收集体现人机关系的图片。

【通用技术教案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简单结构的设计是结构设计的基础,也是技术设计的基础。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明晰了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的前提下,以简易相片架结构的多方案设计为案例,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结构设计,并能运用所学的有关结构的基本知识进行多方案的结构设计,加强学生对结构设计方法的体验。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基础知识讲授;第二课时:案例分析及设计;第三课时:制作及评价。)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在介绍了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后通过案例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设计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的一个认识结构设计的反复过程。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通过简易相片架设计和制作,让学生亲历结构设计的过程,把握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通用技术教案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结构无处不在,但结构设计往往涉及较复杂的数学、科学的知识和原理,而学生初次接触结构设计,再加上知识有限,只能进行较简单的结构设计。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学生对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结构的稳定性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为本节课简单相片架的设计制作奠定了基础。

3.非认知因素分析:学生对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结构的稳定性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简易相片架的设计充满了兴趣和设想,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生活中的经验会设计出较满意的作品。

第一课时

【通用技术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并能够在自己的设计中得到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居家装饰的设计、汽车安全气囊设计、汽车外形设计、儿童自行车设计的分析和探究,和通过对广告牌抗风问题的探讨,学习和巩固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及结构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学习习惯,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通用技术教案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结构设计分析。

【通用技术教案教学资源】

本节课的教学在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完成。通过幻灯片呈现诸多的图片、案例、实物,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通用技术教案教学思路】

1.导课。通过鲜丽的图片吸引学生,引出课题。

2.提问:如果没有结构设计我们的周围会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讨论回答。通过学生热烈的讨论、思考,深刻认识到学习结构设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以身边生活中的事例引出,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抓住主要因素进行设计。过渡到:结构设计的目标及要求。

4.学生通过回顾、思考、回答过渡到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这样的安排加深了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2023年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汇总四

为落实省国培办《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2016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甘国培办〔2016〕35号)和市教科所《关于组织参加甘肃省2016“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定市教研发〔2016〕53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区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2016年7月起,以“国培计划”为依托,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实施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理工中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测评和认证等任务,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发展的能力,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

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师(2018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可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工勤人员不参加培训)均要参加“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参加了2015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2015年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不重复参加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二)培训内容及标准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我区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

(三)培训效果评估

“能力提升工程”测评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教师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获得学分、培训结业证书。成绩不合格者,不认定学分。学习完成后可到培训机构的学习和管理平台查看成绩。结业证书全省统一式样、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由省工程办统一管理。

三、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网络培训学习和以校本研修为主的教学实践两部分组成。培训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共同研究制定本级研修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骨干培训者培训,开展全员网络课程学习、校本研修及过程性测评;各校(园)要更多地依靠培训机构专家团队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教师须参加训前诊断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在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应培训课程中进行选学。

四、推进和实施

(一)推进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混合式培训,开展“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式的整合培训,实现个人自学、网络研修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建立以校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培训机制,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2.由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网络研修(即线上课程学习和研修活动)。参训教师要依据诊断测评结果和自身需求,明确研修主题,选择课程模块,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着眼于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开展线上课程学习。

3.由区教体局、培训机构与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实践,完成线下实践任务,各学区、校(园)要制定本校校本教研计划,教师线下教学实践打分表。

4.依托培训机构,各学区、校(园)负责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专家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施步骤

1.2016.7月,开展集中培训。下发相关通知,组织开展校长、管理者和助学辅导教师集中培训,明确工作流程和任务。

2.2016.8月,参训人员报名、审核。对教师参训资格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教师在国培项目网络培训平台进行报名,并进行学员统计和编班等工作。

3.2016.8月-2016.11月,全员网络培训。诊断测评+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实践(包括统一组织送教下乡等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和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晒课评课和课例征集等评优选先活动等);收集工作简报、工作小结和学情数据等。

4.2016.11-12月,评优选先。开展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实效性调研工作;评选优秀个人(管理员、助学辅导教师/工作坊坊主、学员)、先进学校。

5.2016.12月,总结评估。各学区、校(园)上报不少于3期的工作简报;收集本校优质生成性资源目录及光盘;上报教师线下教研评分表;总结2016年度提升工程整体工作,制作和分发结业证书,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

五、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

区教体局成立“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人事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研室、电教室共同承担,负责“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推进的规划及方案,统一安排、组织、管理、指导、协调我区“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培训和测评的具体实施,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制定我区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管理者、骨干培训者、教研员和中小学校长(园长)等开展相关专题培训,督查我区教师培训、测评过程和培训完成情况结果的运用,报送项目备案材料,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等。

(二)工作职责

1.人事股:负责将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学区、校(园)评先选优、校(园)长评先选优、年度考核,教师评优晋级、职务评聘、骨干教师培养、名优教师申报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2.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培训方案、测评细则的制定,与上级部门、培训机构和各学区、校(园)培训事宜的衔接和培训学员信息的上报等工作,并将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3.教研室:负责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优秀课例征集和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形成浓郁的应用氛围。

4.电教室:负责组织各类参训学员网络注册和平台操作,教学课件制作、微课程、电子白板应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和优质课案例资源征集活动,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评优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广泛动员教师和学生依托空间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在线研讨和空间互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5.各学区、校(园):负责培训教师的信息上报、督促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实践评价和组织实施教师的测评工作。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测评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完成测评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监督机制

1.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运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教体局将把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对学校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和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设备保证

1.电教室协助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督促学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教师培训提供设备保证和技术支持。

2.各学区按照就近原则,负责安排辖区内已接通宽带网络的大规模学校(园)对口帮扶没有接通宽带网络的学校(园)教师完成培训任务。

(三)经费保障

“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经费由省级统筹安排,纳入“国培计划”经费管理。教师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1.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2.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3.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

4.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运用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5.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6.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运用(教学设计方案)

7.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8.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

9.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总结心得

10.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3年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汇总(4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zongjie/gongsi/1685479126146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