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总结 > 学校工作总结 > 如何写惠崇春江晓景古诗汇总(三篇)

如何写惠崇春江晓景古诗汇总(三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如何写惠崇春江晓景古诗汇总(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何写惠崇春江晓景古诗汇总一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

1、惠崇:北宋的名僧,喜爱作画,苏轼因为其中的鸭戏图而做的诗。

2、蒌蒿(lóu hāo):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药。

3、芦芽:一种可以吃的芦苇的嫩芽。

4、河豚:一种鱼,但是肝脏有剧毒,主要在春季的时候会逆江而上。

竹林之外的桃花渐渐地开放了,鸭子也在水中戏耍,但是它们是第一个察觉到春天气息的。

蒌蒿已经长得很高的,芦笋也开始长出了嫩芽,这个时候是河豚逆江而上的季节。

苏轼的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虽然说惠崇的原画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从苏轼的诗当中是能够感受到了用形象的语言可以让人想象到一幅美好的意境。

诗中的笔墨将画中的景色描绘的令人心驰神往,这不仅仅是苏轼自己的构思创作,更是因为他的情感而让画中的优美变得更加富有意境。

诗的前三句是实景,最后的一句可能是因为他看到的这副景象而引起的联想。但是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他是对于这首诗寄情与景的,同时也是用景来寓情的。

尤其是第二句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话虽然说并不是能够通过画作来观察出来的,但是因为语言艺术的衬托,也让这幅画充满了自由以及对于风景的判断,从而才会有最后的一句“正是河豚欲上时。”的感慨,这些想象都是联动和自然而然的,因此整个诗句读出来是非常能够带动人感受以及感到到那种清新的生活气息。

如何写惠崇春江晓景古诗汇总二

三年级语文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两首古诗并会默写。

第一课时

学习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晓景》,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同学展开想象

1.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身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俺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s("content_relate");

【三年级语文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相关文章: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古诗07-30

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原文及赏析08-16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范文12-23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原文、赏析10-19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翻译赏析01-21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译文及鉴赏11-23

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鉴赏09-30

惠崇春江晚景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2-16

惠崇春江晚景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12-06

惠崇春江晚景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12-06

如何写惠崇春江晓景古诗汇总三

关于春江晚景的诗歌赏识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北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晓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 人。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中赞到:“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明清两朝眼里只有唐诗,从不把宋诗放在眼里。康熙年间大学者、大诗人毛希龄就批评苏轼这首诗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

这老头真有点瞎抬杠。春江水暖,鹅当然也知。宋人还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诗 呢。这是题画诗,可能画上根本没有鹅啊。

不过毛希龄也不是就跟苏轼过不去,他谁也看不上眼。他读朱子,身边都得摆个稻草人朱熹,看到他哪地方解的不对了,就要连打带骂,非得让这稻草人朱熹认错才行。对苏轼,已经够客气了。

s("content_relate");

【春江晚景的诗歌赏识】相关文章:

《惠崇春江晚景》诗歌赏析10-14

《春江晚景》教案04-13

《春江晚景》阅读答案02-17

《 春江晚景 》阅读及答案02-17

《春江晚景》教学设计12-22

《春江晚景》的翻译赏析06-18

《春江晚景》教学设计12-16

春江晚景原文及赏析10-11

惠崇春江晚景09-27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如何写惠崇春江晓景古诗汇总(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zongjie/xuexiao/16854759891460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