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总结 > 月度工作总结 > 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精)(六篇)

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精)(六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精)(六篇)

微信扫码分享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精)一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读”对于学生的意义和价值已被我们很多老师所认可,将它放置在了语文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语文课堂中,朗朗的读书声不仅是在训练和发展学生的一种语文素养和技能,同时也是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发现去感悟得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学校也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长期课堂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三读”模式,即“读通→读懂→读好”。

三年级的孩子可以说是语文阅读的起步阶段,低年级时他们主要学习和积累大量的汉字词语,在此基础上,三年级开始就凭借这孤立的汉字,词语进入到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段、篇的学习。这中间的一个跨越,“朗读”将成为一座最好的桥梁。“三读式”的引进正符合他们的这种需要。然而一开始我们往往只把这“三读式”作为老师课堂中的一个操作流程或者说是课堂组织的方向。至于学生他永远都只是跟着老师在走,而我却觉得这样对待“三读式”是片面的,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训练发展学生读书技能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自主,自能读书的习惯。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方法的,而“三读”从另一角度讲也正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这样好的读书方法如果能为学生所用,那我们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之一不就也达成了吗?因此面对《卧薪尝胆》这篇课文,教者正是从这一点考虑出发打破常规,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凭借教材引领学生掌握“三读”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读书高手,他要为大家读一个故事,名字叫“卧薪尝胆”。(想!老师播放课文录音)

2、同学们,你觉得他读的好听吗?为什么会觉得好听呢?(指学生说,教师借机板书)

3、那你们想不想和他读得一样好听呢?(想)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好吗?(出示目标: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1、同学们,俗话说得好: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要读好书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得一点一点的来。让我们先来读好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步读通1)

你觉得怎样才是读同呢?不忙着回答,老师先请两个同学来读一遍,大家听一听,当当小评委。(指名两生读)

2、小评委,说说你听了之后的想法。(指名生评,师借机概括:正确:不添不偏流利:不破不拖

3、原来做到这些才叫读通啊。你们现在也来试着读通1,同桌两生互做评委

4、你觉得同桌读的已经达到读通要求的,请他站起来(生站起)

你们有什么小经验告诉坐着的同学,怎样才能读通呢?(生说:仔细看清……)

5、还没读通的同学,吸取一下他们的经验,认真仔细的再来试一次。

1、读了这么多遍,读通了1,那么1到底在讲些什么,你读懂了吗?(出示:第二步读懂)这就是我们读好书的第二步:读懂。

2、再请大家不发出声音,在心里默读一下1,看看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不明白的?(生默读后说,理解:征服)

3、现在谁能不看书把你1读懂的内容连起来给大家说说。

4、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读懂1的?(生:读懂词句)

1、1我们都读懂了,知道了吴国和越过都想征服对方,把对方打倒。如果你是吴国的大王,你会怎么想?(指名学生说)如果你是越国的大王呢?

2、有了这样一种想法,那这时谁能来读读这句话,看你怎么读。(指读)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呢?

3、他通过我们刚才的想象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所以读的这么好!你也能读好吗?(指名连起来读好1)

4、太好了,老师觉得跟录音机里读得一样好,在给你来点音乐,肯定会更好。

5、配乐齐读。

1、同学们,到现在我们把1读好了,想一想看到现在对于要读好这一段话,你有了哪些收获呢?(指定说)

六、读通,读懂,读好

1、按照这样的步骤,用上这些方法我们再来读好2,好吗?第一步读通,我们同学自己来试一试。(学生读通)

2、读通了吗?请同学来读读。

3、评一评,是否读通。齐读。

4、从2中你读懂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疑问?指名说。

5、连起来说说

6、会嵇一战,越国打了败仗,如果你是越王勾践,此时你是什么心情?(生说)

7、是啊,勾践十分难过,却又一点办法也没有,万般无奈,只好……当奴仆。同学们看着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

8、谁能来读好这句话呢?(指读)

9、吴国的谋臣们知道了,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他们有的说有的说。

10、同学们作为吴国谋臣中的一员,你此刻是什么心情?(生说)

11、谁来读好这句。

12、可是吴王呢,这时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他说________,答应了勾践的要求。

13、谁来当当骄傲的吴王,读好这句话。

14、一句句都能读好了,连起来试一试(指读)

1、同学们,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只来得及读好1~2自然段。从这节课中,大家又学到了那些新本领呢?(生说)

2、今天课后,就请大家先把1~2自然段有感情的读给你的同学,老师或者家长听,然后试着用今天学的方法,一步步自己也来读好3~5段。

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读好:有感情,想象,体会……

读懂:理解内容:弄清叫难得词句

读通:正确:不填不漏

流利:不破,不拖

本课堂,学生不仅充分经历着用“三读”来学习课文,同时,也在逐步渗透和掌握着这种读书的方法,而且这种结合具体教材实例在老师逐步引领下的感性学习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并较快掌握,课堂中不乏学生读书的兴致,也不乏对方法的反思和小结。一节课下来,听者确实感觉学生的朗读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这种方式也似有所悟,相信前期将这种细想和方式继续灌入课堂进行训练,学生的朗读、阅读能力会很快提高的!

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精)二

寒假里,我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在众多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要数《卧薪尝胆》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的味道,鞭策自己时刻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三年的卧薪尝胆,靠的是越王勾践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遇到挫折不放弃,不气馁,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在生活中,我跳拉丁舞也是靠着坚持不懈的信念成功的。

记得那是三年级的时候,当时考银牌必须要跳牛仔,而我跳得太软了,被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点名批评,我有点想放弃了,心想:反正练了这么多遍还是没过,不如放弃,还能利用这两小时写作业呢。

可转念又想,前三年不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吗?半途而废,前面都白学了,多可惜啊!老师说过,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坚持了下来,每天上完课后在家多练几遍,空余时间也用来练习舞蹈。最后,我获得了银牌优秀证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坚持的人总会成功。

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精)三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发生在春秋时代的历史故事。板书课题。

2、通过预习,谁了解“卧薪尝胆”讲的是关于什么人的故事?

板书:夫差勾践

3、夫差、勾践都是春秋末年的国君,有谁了解关于他们之间发生的事呢?

4、师小结,做补充介绍。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漏字。边读边勾画出生字词。

2、汇报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3、出示生字词

吴国勾践表示谋臣免除建议屈辱

愿意夫差夫人差别会稽会议

①指名读,及时纠正字音

②交流读这些生字词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有些生字词的读音比较难读,教师要能范读或领读,例如:谋臣、夫差、会稽

③开火车、齐读生字词。

④齐读生字词

4、分小节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5、全班交流

6、分小节朗读课文,学生评价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口头填空

在古代中国年前,吴国和越过位于。他们都想。

通过此项口头练习。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是否读懂这小节,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概括本小节的主要意思。

3、征服对方,使自己强大是他这两个国家共同的目标。“征服”是什么意思?你从这个词中读懂了什么?(这两个国家的关系是剑拔弩张,势必要爆发一场残酷的战争)

4、有感情得朗读第一自然段。

5、这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故事的背景)那么故事是因何而起,怎样发生,结果有如何呢?下节课我们来学习。

学习本课生字词

指名读生字词

分析字形,在书写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怎样写才漂亮

⑤这些生字词,你理解了哪些词语?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一.组词

免()仆()谋()仪()患()

兔()朴()煤()议()窜()

勾()证()纷()际()

勺()征()份()示()

二.看拼音写汉字

hòuhuàjiànyìbiǎoshìmóuchén

()()()()

zhēngfúwúnàinǔlíqiángdà

()()()()

三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屈辱()强大()骄傲()

四多音字组词

夫fū()会huì()差chā()

fú()kuài()chāi()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奴仆()地努力

()的建议()地请求

两千多年前,吴国和越国为了使自己的国家兴旺、强大。进行了一场残酷的厮杀,结果如何?

1、讨论交流

板书:兵败会稽

2、通过课前的查找资料,让学生来谈谈自己所了解到的“会稽之战”。教师可以简介:在古时候,比较习惯用战争发生的地点给这次战役命名。

3、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勾践作为一国之君,为何要想夫差请求做奴仆?

4、践打了败仗,国破家亡,他还有别的办法挽救这一局面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不能的?(万般无奈,只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课件出示第二小节一、二两句)

5、面对勾践的求和,吴王和他的谋臣有什么样的反应?请你想象一下,看到勾践的投降书,吴王和他的谋臣分别会说什么?他们为何有不同的想法?(“后患”在文中指什么?从这个词中你看出来什么)

6、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二小节三、四两句)

1、骄傲的吴王答应了勾践的请求,让他做自己的'奴仆。那么,勾践是怎样熬过这段时光的呢?读第三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

读到这里,你们仿佛看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呢?

给孩子与文本交流的时空,谈谈自己的感悟。

2、你是怎样理解“受尽”和“整整”这两个词的?

3、你从课外书上还知道勾践和他的夫人受了那些耻辱?

4、在这三年牛马不如的日子里,勾践会想些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1、回国以后,勾践立志要报仇雪恨,卧薪尝胆。文中的插图描绘的就是他卧薪尝胆的情景。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2、交流①那句写了“卧薪”?“薪”指什么?“卧薪”呢?

②哪句写了尝胆?用“苦”形容胆,

用自己的话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3、看插图,身穿帝王之服,佩带宝剑的勾践为何要睡在扎人的柴草上,饭前尝一尝胆的苦味,他为什么要这么地折磨自己?(报仇雪恨)--齐读第一句话.

4、你从这段的那些词语中看出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晚上每顿饭前总要提醒)再读有关语句

此时此刻,勾践会想些什么?

在此通过教师的导语,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并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5、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6、讨论第一句在这一自然段中起什么作用?

总--分,第一句是总起,分别从白天、晚上、饭前三方面来叙述勾践时刻不忘报仇血恨的

1、勾践如此发奋图强是为了什么?齐读第五自然段

2、你是怎样理解“终于”的?

3、你怎样理解“奇兵”的?

教师可以简介越国灭吴国的过程,帮助孩子了解为什么课文里说到是出“奇兵”。

4、比较:会稽一战,越国被吴国打败了。而二十多年后,吴国则被越国灭了。你从“败”和“灭”这两个词中看出了什么?

1、齐读课文

2、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懂得了什么?

3、复述课文,讲述卧薪尝胆的故事

4、照;例子造句:

①吴国的谋臣建议灭掉越国。

②骄傲的吴王不听大家的建议。

将“建议”放在句子的不同位置进行造句练习,有利于孩子们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以致用。

1、抄写词语

败仗建议谋臣后患万般无奈

征服屈辱耻辱免除转弱为强

2、仿照例子造句。

①骄傲的吴王不听大家的建议。

②吴国的谋臣建议灭掉越国。

3.请你查阅历史书,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勾践最终成功,夫差失败的原因。

勾践之所以能打败夫差,取得最终的胜利是因为

在中队会上,队长李红建议()

()建议()

()的建议()

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精)四

云阳学校三年级语文指导教学书

(编号: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号)

课题:卧薪尝胆

课型:新授

主编人:张粉仙 审核人:陈春亚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过灭掉。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三、四自然段是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准备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乐意分享,能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他人,能仔细聆听他人的发言。

2、情智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新词,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认字的能力和习惯。

(2)正确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长句子能反复多读,不丢字、添字,不读破句。(3)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根据提示清楚地说出来。【教学手段】

讲解+讨论互学 【教学过程】

一、投石问路,听觉感应: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读书高手,他要为大家读一个故事,名字叫“卧薪尝胆”。(想!老师播放课文录音,最好看视频)

2、同学们,你觉得他读的好听吗?为什么会觉得好听呢?(指学生说,教师借机板书)

3、那你们想不想和他读得一样好听呢?(想)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好吗?(出示目标: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二、自学互帮

自学提示:读好:有感情,想象,体会„„

读懂:理解内容:弄清较难词句

读通:正确:不添不漏

流利:不破不拖 自学方法:

1、对照生字表,读准课文中的生词,每个词至少读三遍,难写的字想一想怎样记住它;(预习时,要求学生划出生词)

2、大声地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正确;

3、词语或课文不会读的都可以请教他人。

知者加速:

完成前两项的同学,可以担任小老师,听小组同学读一读,评一评。

三、点拨检测

(一)、读通1自然段

1、同学们,俗话说得好: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要读好书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得一点一点的来。让我们先来读好第一自然段。(出示小组自学要求:第一步读通§1)

你觉得怎样才是读通呢?不忙着回答,老师先请两个同学来读一遍,大家听一听,当当小评委。(指名两个小组的两生读)

2、其他小组当小评委,说说你听了之后的想法。(指名生评,师借机概括:正确:不添不偏流利:不破不拖)

3、原来做到这些才叫读通啊。你们现在也来试着读通§1,同桌两生互做评委

4、你觉得你们小组成员读的已经达到读通要求的,请他站起来

你们有什么小经验告诉坐着的同学,怎样才能读通呢?(生说:仔细看清„„)

5、还没读通的同学,吸取一下他们的经验,认真仔细的再来试一次。

(二)、读懂§1

1、读了这么多遍,读通了1自然段,那么1自然段到底在讲些什么,你读懂了吗?(出示:第二步读懂)这就是我们读好书的第二步:读懂。

2、再请大家不发出声音,在心里默读一下1自然段,看看从1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不明白的?(生默读后说,理解:征服)

3、现在谁能不看书把你1自然段读懂的内容连起来给大家说说。

4、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读懂1自然段的?(生:读懂词句)

(三)、读好1自然段 1、1自然段我们都读懂了,知道了吴国和越过都想征服对方,把对方打倒。如果你是吴国的大王,你会怎么想?(指名学生说)如果你是越国的大王呢?

2、有了这样一种想法,那这时谁能来读读这句话,看你怎么读。(指读)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呢?

3、他通过我们刚才的想象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所以读的这么好!你也能读好吗?(指名连起来读好1自然段)

4、太好了,老师觉得跟录音机里读得一样好,在给你来点音乐,肯定会更好。

5、配乐齐读。

(四)、小结

1、同学们,到现在我们把§1读好了,想一想看到现在对于要读好这一段话,你有了哪些收获呢?(指定说)

四、小结

1、同学们,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只来得及读好1自然段。从这节课中,大家又学到了那些新本领呢?(生说)

2、今天课后,就请大家先把1自然段有感情的读给你的同学,老师或者家长听,然后试着用今天学的方法,一步步自己也来读好2~5

五、最小作业量,知者加速

(一)最小作业量

1、抄写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灭()

免()

妇()

怒()火()

晚()

扫()

努()

(二)知者加速

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熟读成语故事《杯弓蛇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道德目标:乐意分享,能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他人,能仔细聆听他人的发言。情智目标:

1、能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教学手段】

讲解+讨论互学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填空引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读题)

请小朋友们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

______和___想征服_________,___________就强大起来。

二、精读感悟。

过渡:出示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谁?(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自学互帮

自学提示:读好:有感情,想象,体会„„

读懂:理解内容:弄清较难词句

读通:正确:不添不漏

流利:不破不拖

(二)、点拨检测

1、指名读。

2、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读好:思考: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

“尝胆”懂吗?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象尝苦药一样)

(板书:卧薪尝胆)。问:是谁在“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4、读懂:勾践贵为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指导朗读,重读“时刻”、“提醒”,学生练读体会。

5、轻声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请用“——”画出来。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6、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

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不同吗?

(朗读对比体会: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三)、学习2、3自然段。

过渡:令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1、读通,读懂,读好2自然段,自学要求同上

2、按照这样的步骤,用上这些方法我们再来读好2自然段,好吗?第一步读通,我们同学自己来试一试。(学生读通)

3、从2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疑问?指名说。

4、会嵇一战,越国打了败仗,如果你是越王勾践,此时你是什么心情?(生说)

5、是啊,勾践十分难过,却又一点办法也没有,万般无奈,只好„„当奴仆。同学们看着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

6、谁能来读好这句话呢?(指读)

7、吴国的谋臣们知道了,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他们有纷纷劝说吴王灭掉越国。

8、同学们作为吴国谋臣中的一员,你此刻是什么心情?(生说)

9、谁来读好这句。

10、可是吴王呢,这时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他说________,答应了勾践的要求。

11、谁来当当骄傲的吴王,读好这句话。

12、一句句都能读好了,连起来试一试(指读)

指导从越王、吴国的谋臣、吴王三方面的表现说。指名复述。

(四)学习3自然段。

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局势的发展吗?(指名回答。)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那么书上又是怎么写的呢?请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自学:

学生各自轻声读第三段,思考: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画出有关的语句。

2、小组交流:穿:粗布衣;

住:石头房;

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

3、发挥想象:除了这些,越王夫妇还可能受到什么样的屈辱?生各抒已见。

小结:作为一国之君的勾践,本应该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可是在吴国他却听人使唤,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之类的杂活,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整整三年,真是度日如年,受尽了屈辱。(板书:受尽屈辱)

(五)、理解第五自然段

1、、过渡:这些屈辱的日子让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三、综合训练

1、指导用“建议”造句。

(1)找出书上带有“建议”的句子读一读。(2)完成下面的填空;

在中队会上,队长李红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话,总结(1)、小朋友,学完这个成语故事,你们想不想夸一夸越王勾践?那么,又想不想教育吴王一番?(2)、出示写话要求:

根据故事,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越王勾践,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表示向越王学习的决心;或者,想想吴王惨败的原因,用自己的话教育他几句。(3)、交流。(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这一环节的设计依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帮助完成练习,同时也用教师所设计的练习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最小作业量,知者加速

(一)最小作业量

1、品读四字词语,理解积累。出示:(为练习4的读读背背!)

忍辱负重

以屈求伸

发奋图强

救亡图存

卧薪尝胆

催人奋进

羽翼丰满

报仇雪恨

(1)、说说这些成语都是写谁的?

(2)、再次朗读,加深体会。

(二)知者加速

1、说说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说一说)

2、课后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故事或成语故事,到班里来交流。

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精)五

云阳学校三年级语文指导教学书

(编号: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号)

课题:卧薪尝胆

课型:新授

主编人:张粉仙 审核人:陈春亚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过灭掉。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三、四自然段是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准备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乐意分享,能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他人,能仔细聆听他人的发言。

2、情智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新词,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认字的能力和习惯。

(2)正确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长句子能反复多读,不丢字、添字,不读破句。(3)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根据提示清楚地说出来。【教学手段】

讲解+讨论互学 【教学过程】

一、投石问路,听觉感应: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读书高手,他要为大家读一个故事,名字叫“卧薪尝胆”。(想!老师播放课文录音,最好看视频)

2、同学们,你觉得他读的好听吗?为什么会觉得好听呢?(指学生说,教师借机板书)

3、那你们想不想和他读得一样好听呢?(想)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好吗?(出示目标: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二、自学互帮

自学提示:读好:有感情,想象,体会„„

读懂:理解内容:弄清较难词句

读通:正确:不添不漏

流利:不破不拖 自学方法:

1、对照生字表,读准课文中的生词,每个词至少读三遍,难写的字想一想怎样记住它;(预习时,要求学生划出生词)

2、大声地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正确;

3、词语或课文不会读的都可以请教他人。

知者加速:

完成前两项的同学,可以担任小老师,听小组同学读一读,评一评。

三、点拨检测

(一)、读通1自然段

1、同学们,俗话说得好: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要读好书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得一点一点的来。让我们先来读好第一自然段。(出示小组自学要求:第一步读通§1)

你觉得怎样才是读通呢?不忙着回答,老师先请两个同学来读一遍,大家听一听,当当小评委。(指名两个小组的两生读)

2、其他小组当小评委,说说你听了之后的想法。(指名生评,师借机概括:正确:不添不偏流利:不破不拖)

3、原来做到这些才叫读通啊。你们现在也来试着读通§1,同桌两生互做评委

4、你觉得你们小组成员读的已经达到读通要求的,请他站起来

你们有什么小经验告诉坐着的同学,怎样才能读通呢?(生说:仔细看清„„)

5、还没读通的同学,吸取一下他们的经验,认真仔细的再来试一次。

(二)、读懂§1

1、读了这么多遍,读通了1自然段,那么1自然段到底在讲些什么,你读懂了吗?(出示:第二步读懂)这就是我们读好书的第二步:读懂。

2、再请大家不发出声音,在心里默读一下1自然段,看看从1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不明白的?(生默读后说,理解:征服)

3、现在谁能不看书把你1自然段读懂的内容连起来给大家说说。

4、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读懂1自然段的?(生:读懂词句)

(三)、读好1自然段 1、1自然段我们都读懂了,知道了吴国和越过都想征服对方,把对方打倒。如果你是吴国的大王,你会怎么想?(指名学生说)如果你是越国的大王呢?

2、有了这样一种想法,那这时谁能来读读这句话,看你怎么读。(指读)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呢?

3、他通过我们刚才的想象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所以读的这么好!你也能读好吗?(指名连起来读好1自然段)

4、太好了,老师觉得跟录音机里读得一样好,在给你来点音乐,肯定会更好。

5、配乐齐读。

(四)、小结

1、同学们,到现在我们把§1读好了,想一想看到现在对于要读好这一段话,你有了哪些收获呢?(指定说)

四、小结

1、同学们,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只来得及读好1自然段。从这节课中,大家又学到了那些新本领呢?(生说)

2、今天课后,就请大家先把1自然段有感情的读给你的同学,老师或者家长听,然后试着用今天学的方法,一步步自己也来读好2~5

五、最小作业量,知者加速

(一)最小作业量

1、抄写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灭()

免()

妇()

怒()火()

晚()

扫()

努()

(二)知者加速

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熟读成语故事《杯弓蛇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道德目标:乐意分享,能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他人,能仔细聆听他人的发言。情智目标:

1、能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教学手段】

讲解+讨论互学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填空引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读题)

请小朋友们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

______和___想征服_________,___________就强大起来。

二、精读感悟。

过渡:出示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谁?(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自学互帮

自学提示:读好:有感情,想象,体会„„

读懂:理解内容:弄清较难词句

读通:正确:不添不漏

流利:不破不拖

(二)、点拨检测

1、指名读。

2、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读好:思考: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

“尝胆”懂吗?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象尝苦药一样)

(板书:卧薪尝胆)。问:是谁在“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4、读懂:勾践贵为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指导朗读,重读“时刻”、“提醒”,学生练读体会。

5、轻声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请用“——”画出来。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6、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

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不同吗?

(朗读对比体会: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三)、学习2、3自然段。

过渡:令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1、读通,读懂,读好2自然段,自学要求同上

2、按照这样的步骤,用上这些方法我们再来读好2自然段,好吗?第一步读通,我们同学自己来试一试。(学生读通)

3、从2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疑问?指名说。

4、会嵇一战,越国打了败仗,如果你是越王勾践,此时你是什么心情?(生说)

5、是啊,勾践十分难过,却又一点办法也没有,万般无奈,只好„„当奴仆。同学们看着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

6、谁能来读好这句话呢?(指读)

7、吴国的谋臣们知道了,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他们有纷纷劝说吴王灭掉越国。

8、同学们作为吴国谋臣中的一员,你此刻是什么心情?(生说)

9、谁来读好这句。

10、可是吴王呢,这时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他说________,答应了勾践的要求。

11、谁来当当骄傲的吴王,读好这句话。

12、一句句都能读好了,连起来试一试(指读)

指导从越王、吴国的谋臣、吴王三方面的表现说。指名复述。

(四)学习3自然段。

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局势的发展吗?(指名回答。)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那么书上又是怎么写的呢?请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自学:

学生各自轻声读第三段,思考: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画出有关的语句。

2、小组交流:穿:粗布衣;

住:石头房;

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

3、发挥想象:除了这些,越王夫妇还可能受到什么样的屈辱?生各抒已见。

小结:作为一国之君的勾践,本应该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可是在吴国他却听人使唤,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之类的杂活,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整整三年,真是度日如年,受尽了屈辱。(板书:受尽屈辱)

(五)、理解第五自然段

1、、过渡:这些屈辱的日子让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三、综合训练

1、指导用“建议”造句。

(1)找出书上带有“建议”的句子读一读。(2)完成下面的填空;

在中队会上,队长李红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话,总结(1)、小朋友,学完这个成语故事,你们想不想夸一夸越王勾践?那么,又想不想教育吴王一番?(2)、出示写话要求:

根据故事,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越王勾践,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表示向越王学习的决心;或者,想想吴王惨败的原因,用自己的话教育他几句。(3)、交流。(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这一环节的设计依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帮助完成练习,同时也用教师所设计的练习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最小作业量,知者加速

(一)最小作业量

1、品读四字词语,理解积累。出示:(为练习4的读读背背!)

忍辱负重

以屈求伸

发奋图强

救亡图存

卧薪尝胆

催人奋进

羽翼丰满

报仇雪恨

(1)、说说这些成语都是写谁的?

(2)、再次朗读,加深体会。

(二)知者加速

1、说说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说一说)

2、课后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故事或成语故事,到班里来交流。

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精)六

《卧薪尝胆》第二课时教案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知道他们都想征服对方。

二、精读过渡:老师请你们看看这幅图,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这幅图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理解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2)、出示:

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3)、板书:卧薪尝胆

(4)、同学们,这可是越王勾践啊,贵为越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板书:报仇雪恨

这句话也是这段的中心句,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交流归纳: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 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两个不忘说明了什么?(仇恨和耻辱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牵动理解2 ——3 自然段

师:激发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兵败会稽(补充资料)“兵败会稽的耻辱”是怎么一回事?(会稽一仗,越国打了败仗以后所受到的耻辱)(1)、理解第二自然段

越国打了败仗,出现了哪些情况?会稽一战,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越国士兵死伤无数,越国子民家破人亡,后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 这时的越王已经是走投无路了,用书上的词语是:万般无奈。那是不是就一点点办法都没有?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和。理解奴仆

指导朗读:读出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求和的样子。你觉得勾践求和有哪些目的?

对此,吴王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

“后患”指什么?(越国再次强大,反攻吴国)看来他们都是有才能的人,看出了勾践的真正目的。

吴王因为骄傲而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个国家的君王来给自己当奴仆,任由自己使唤,这是一件多舒心的事啊,他答应了勾践的请求。你认为吴王的决定对不对?

吴王的决定也给勾践翻身提供了机会。指导朗读:读出吴王骄傲得意的语气。齐读

(2)、理解第三自然段

勾践夫妇给吴王当奴仆,我们来说说奴仆是什么样的人?(没有自由,挨打挨骂、受屈辱)

指名读、思考: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画出有关的语句。交流:

作为奴仆,仅仅做这些事吗?从哪可以看出?(受尽了)那他还会受到哪些屈辱?

这些屈辱之事真是一言难尽那!但勾践硬是“熬”过来了,这就叫“忍辱负重”!(板书:忍辱负重)读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养马驾车、舂米推磨这些事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是不是屈辱之事呢?

师:勾践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师:这句话假如这么说,“勾践在吴国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怎么样?

师:这个“才”字在句子中的位子不同,句子的含义就不同了。读书时要注意这个“才”字。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指导朗读读出受尽屈辱、度日如年的感觉。、牵动理解第五自然段

(1)、讨论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什么呢?(立志报仇雪恨)(2)、过渡: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再次读第四自然段

师:读到这里,老师又有一个问题,如果勾践仅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

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使自己的国家富裕起来。

生:他还要练兵,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

生:勾践还会找那些有本事的人,为国家的强大出谋划策。„„ 师:这就叫“发奋图强”!(板书:发奋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卧薪尝胆”需要很长的时间。

生:课文中讲勾践“卧薪尝胆”了二十多年,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了吗?

生:“卧薪尝胆”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师: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补充材料转弱为强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听课文配乐朗读、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教师小结: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

四、练习:写习字册

五、附板书:

20、卧薪尝胆

兵败求和

忍辱负重 转弱为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精)(六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zongjie/yuedu/16856065841514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