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活动方案 > 节日活动方案 > 关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简短(3篇)

关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简短(3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关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简短(3篇)

微信扫码分享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简短一

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2-2013学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教师是学校的重要资源, 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快学校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当前,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更是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我校现有教师近??人,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人,高级教师??人,中级教师??人,硕士研究生??人,班主任教师??人。作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我校积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良好契机,通过交流学习、进修培训、企业实践、企业引进、教学科研能力培养、实践教学能力提高等措施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双师型”优秀教师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队伍和优秀班主任队伍。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完善制度,明确目标——突出教师队伍建设重要地位

(一)完善目标责任制度

学校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为指导,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现状,确立了内升外引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并要求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使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及各阶段所要达到的技能水平。

(二)完善管理责任制度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工作,既要重管理,更要重服务。学校由人事部门统一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师资建设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教师参加各种培训,为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实践牵线搭桥,提供便利。

(三)完善教师培训奖励制度

教师要提高实践能力,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学校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培训奖励制度,使教师的努力得到认可。如鼓励学科类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对教师外出学习在课时上给予照顾;对获得本专业中、高级技术等级证书的教师给

关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简短二

ok3w_ads("s005");

摘 要: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14个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进行了师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云南省农村幼儿教师男女比例失衡,队伍呈年轻化趋势,教龄偏短。农村幼儿教师学历及资格、培训状况较好,但职称评定状况堪忧。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和人格总体状况尚可,但部分教师的得分状况需要引起关注。农村幼儿教师收入状况一般,生活满意度较好。在此基础上笔者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幼儿教师 职业倦怠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4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省农村幼儿园师资现状调查研究”(项目号:2014y652)成果之一。

云南省地处西部边疆,一直以来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缓慢。教育发展,教师为本。幼儿教师师资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水平。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可见,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非常重视。但是要推进云南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就需要了解云南农村幼儿园发展状况,尤其是师资状况,教师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课题组认为需要对云南省幼儿园师资发展基本状况进行调查,获得基础数据,以支撑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

1 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调查对象来自云南省14个非城镇地区农村幼儿园。调查内容包括基本状况(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专业、资格)、工资待遇、教学能力、培训情况、人格状况、职业倦怠等。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由课题组自行编制。问卷发放给云南省14个非城镇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42份,回收率92.8%;有效问卷670份(其中昭通135份,曲靖133份,昆明100份,文山51份,玉溪42份,大理38份,红河36份,丽江31份,保山29份,德宏19份,临沧18份,西双版纳17份,楚雄14份,普洱7份),有效率83.8%。数据采用spss12.0进行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性别构成状况

女性教师性格温柔,体贴细致,能够在生活等方面给予孩子更多的照顾和温暖。男性教师性格刚毅,勇敢大度,可以给予孩子更多创新、探索,能够和女教师形成性格互补,男女教师合理搭配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本次调查的670名农村幼儿园教师中,男教师98人,占总人数的14.63%;女教师572人,占总人数的85.37%。一直以来,幼儿园教师队伍都是女性教师占绝大多数,极少有男教师,尤其是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2.2 农村幼儿教师年龄和教龄的构成状况

调查的数据显示,670名调查对象中30岁以下的占64.48%,30~39岁占26.27%,40~49岁占8.51%,50岁以上占0.75%。数字一方面告诉我们云南农村幼儿园教师40岁以上的教师数量占比少,说明老教师缺乏,但同时30岁以下的教师占比较多,说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幼儿教师队伍。这应该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也从某个角度说明未来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可能比较稳定。

教师教龄偏短往往是与年龄有关,从本次调查看,云南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龄也呈年轻化的趋势:教龄为1年的教师有106名,占总人数的15.8%;教龄为2~3年的教师有204名,占总人数的30.5%;教龄4~5年的教师有189名,占总人数的28.2%;教龄在6~10年的教师有170名,占总人数的25.4%。从整体上看,云南农村幼儿园教师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占比为74.5%,这个数据说明幼儿园教师的流动性非常高,队伍中的大多数不能坚持在这个岗位上超过5年。

2.3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及学历状况

教师所学的专业和学历层次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础。本次调查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34.78%,大专学历占49.10%,高中或中师占16.12%。可见,随着云南省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大量投入,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幼教队伍中。在本次调查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占69.55%,这也说明云南省幼儿教育事业处于一个上升时期,高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时专业对口率提升,同时幼儿园在聘用教师时也能更多地考虑到教师所学专业是否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和儿童发展。

2.4 农村幼儿教师资格及职称评定状况

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法定职业许可制度,幼儿园教师具有资格证是国家对进入幼儿教师队伍、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本次调查中拥有教师资格证的幼儿园教师有425人,占总人数的63.43%;有小教资格证的有123人,占18.36%;表示暂时没有证书还在争取过程中的有89人,占13.28%;仅有33人表示无所谓有没有资格证,占总人数的4.93%。

教师参加职称评定,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证明,更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手段。农村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状况是比较堪忧的。本次调查中已经评定职称的教师有169人,占25.2%;正打算评职称的有340人,占50.8%;评职称无所谓的有161人,占24%。也就是说,在本次调查中没有职称的教师占74.8%。

2.5 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状况

教师参加职后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农村教师因为各种原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比较落后,且专业水平发展不均衡,更加需要职后培训。根据本次调查的数据,农村幼儿教师在工作后参加过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培训有444人,占总人数的66.3%。参加过国培的人数138人,占总人数的31.1%;参加省培的人数133人,占总人数的30%;参加其他培训的有173人,占39%。也就是说,有61.1%的农村幼儿教师参加过“省培”和“国培”,可见近年来云南省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比较到位。从培训的效果看,认为培训针对性强非常有效的占38.7%;认为总体还行,有一定的实际作用的占46.4%;认为培训一般,效果不大的占11.7%;还有3.2%的教师认为培训单调,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2.6 农村幼儿教师收入状况

经济收入情况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保证,人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能更好地从事职业。幼儿教师的收入水平决定着幼儿教师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是反映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标。本次调查显示,农村幼儿教师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9人,占1.3%;1000~1500元的有81人,占12.1%;1501~2000元的有149人,占22.2%;2001~2500元的有175人,占26.1%;2501~3000元的有130人,占19.4%;3001~3500元的有84人,占12.5%;3500元以上的有42人,占6.27%。从总体上看,云南省农村幼儿教师月收入集中在1501~3000元。

2.7 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现状

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憧憬和未来的投入。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教师很难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也会因成就感低和激情的缺乏而无法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三个因子得分均较低于理论中值3,但有三成多(34%)的教师呈现出个人成就感低,两成多(23.9%)的教师呈现出人格解体和近两成(19.1%)的教师呈现出情感耗竭。

2.8 农村幼儿教师大五人格总体现状

教师人格状况不仅反映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态度和成绩。尤其是教师神经质状况能够反映出教师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的情绪稳定性状况,对学生的情绪、安全感、性格、学业的影响非常大。本次调查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5个因子中,外向、开放性、责任感、宜人性分数均分高于理论中值3,神经质得分低于理论中值3,但有两成多(24.5%)教师神经质得分高于3,说明有近四分之一的幼儿教师情绪不稳定,容易对儿童无故发怒。这对幼儿的安全感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

2.9 农村幼儿教师生活满意度现状

教师的生活满意度状况是教师对家庭、婚姻、职业、人际关系等的满意度的综合反映,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教师从业的积极性。

调查结果表明,云南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生活满意度与昆明人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农村幼儿园教师生活满意度高于昆明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特点)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发现云南省农村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存在以下特点:

3.1.1 幼儿教师队伍中男教师有一定占比,但总体上女性比例较高

在本次调查的670名农村幼儿园教师中,男教师98人,占总人数的14.63%;女教师572人,占总人数的85.37%。男女教师比例约为1∶5.8。

3.1.2 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呈年轻化趋势,教龄偏短,流动性大

调查的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30岁以下的占64.48%,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占比为74.5%。从数字表面上分析,幼儿园教师队伍呈年轻化趋势,幼儿教师的流动性也比较大,但是年轻化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希望,如果加大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些年轻教师将成为未来云南省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3.1.3 农村幼儿教师学历及资格、培训状况较好,但职称评定状况堪忧

本次调查显示,农村幼儿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34.78%,大专学历占49.10%,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占69.55%。拥有教师资格证的幼儿园教师有425人,占总人数的63.43%;有小教资格证的有123人,占18.36%;农村幼儿教师在工作后参加过“国培”“省培”及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培训有444人,占总人数66.3%。可见,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对口率基本合格,学历和资格状况、职后培训状况也较好。但是幼教队伍的职称评定状况一般,仅有四分之一的教师评定了职称,另有约四分之一的幼儿教师认为是否评职称无所谓,这也意味着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未来没有规划和信心。

3.1.4 农村幼儿教师收入状况一般,生活满意度较好

本次调查显示,农村幼儿教师月收入集中在1501~3000元,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67.7%。应该说这样的工资水平在云南这样一个边疆少数民族省份中处于一般水平。调查结果表明,云南幼儿园教师的生活满意度与昆明人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幼儿园教师生活满意度高于昆明人。

3.1.5 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和人格总体状况尚可,但部分教师的得分状况需要引起关注

调查中有34%的教师呈现出个人成就感低,23.9%的教师呈现出人格解体,19.1%的教师呈现出情感耗竭,有24.5%教师呈神经质状态。这些数据说明农村幼儿教师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态状况,需要及时进行心理调整。

3.2 建议

结合以上特点,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3.2.1 采取措施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通过落实编制、增加投入、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稳定幼儿教师队伍。目前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呈年轻化的趋势,这是个不足,同时也会是希望,应采取积极措施来稳定住这支年轻的幼教队伍。

3.2.2 落实农村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制度

切实落实农村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制度,让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领域中能够获得专业认同感,并在工资制度上与职称挂钩,鼓励教师从事专业的积极性,进而提升云南省幼儿教师整体职称水平。

3.2.3 继续进行高质量的师资培训

近年来实行的“国培”和“省培”制度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分有利,应该继续这种高质量的师资培训制度,并把它完善好。使得农村的幼儿教师师资队伍能够享受高质量的职后培训,获得专业提升。

3.2.4 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幼儿教师工作繁杂,责任大,社会认可度较低,工资福利水平较低,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而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师资心理健康培训制度,定期为幼儿教师们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与辅导,以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最终保护和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媛.陕西省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陕西教育·高教,2012(3).

[2] 金光发.腾冲县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 晏祥辉◇

相关热词搜索:云南省师资队伍幼儿园现状农村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关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简短三

根据市教育局工作安排,结合上级下发的调查表内容,我校对本校所管辖的幼儿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幼儿园现有大、中两个幼儿班,有幼儿48人,教师2人。有幼儿用房4间(其中办公室1间,教室2间,活动室1间),有部分电教设备及幼儿玩具,基本能够满足幼儿园的使用。幼儿园在学校教学楼一楼西边。

经过两年的学前教育,幼儿大都能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为升入一年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受学校管理体制和师资的制约 学校幼儿园都是归属于学校领导的,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出来,受学校管理体制的制约,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小学化。师资都是临时代课教师,非幼师专业毕业,不了解幼儿心理,不懂得幼儿教学规律。幼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二)受小学不正常教学的影响 据幼儿园教师反映,有些小学一年级教师对刚入学的孩子要求过高,对一些基础知识一带而过,如拼音、识字等。孩子在幼儿园如果不学,上小学时就跟不上,而且还会受到老师的指责“在幼儿园学什么了?”有的甚至会被退回到幼儿园重学。这样就迫时幼儿园不得不搞小学化教学。

(三)受家长理念的影响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急功近利,急于让孩子多学东西,要求幼儿园教这教那,幼儿园为了生员只能迎合家长,不顾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搞小学化教学。

(四)受校舍条件限制由于我校校舍条件限制,幼儿园无法独立出来,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模式,作息时间都难依幼儿特点制定。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认真组织幼儿教师继续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业务水平。

(二)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召开幼儿家长会,向社会和幼儿家长大力宣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宣传幼儿教育中小学化倾向的危害,不断更新幼儿家长的育儿理念。

(三)加强教学指导

经常深入学校幼儿园听课,与一线教师交流探讨,研究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关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简短(3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huodongfangan/jierihuodongfangan/16855760291500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