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范文 > 卫生计生会议讲话

卫生计生会议讲话

无风无月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卫生计生会议讲话

微信扫码分享

卫生计生会议讲话(通用5篇)

卫生计生会议讲话 篇1

  刚才,陈强主任对去年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安排部署了今年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要求具体,我完全同意,请各县、各卫生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围绕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重点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

  20xx年,全州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和“低生育、谋幸福、相均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推动卫生计生工作,强化举措,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呈现出了许多工作亮点。一是医改成果惠及民生。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职工医保参保率达99.45%,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完成目标任务的103%,新农合参合率连续9年巩固在100%;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比改革前的20xx年提高了371.7元,增长325%。全面实施大病医疗保险,为2165人次报销大病保险基金1234.9万元。基本药物价格下降幅度达42%以上,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建立健全了以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机制,全面取消了以药补医机制。全州医务人员总量增加了47.18%。90%的住院患者享受到“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新模式,人才培养得到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实现全覆盖,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惠民便民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二是卫生工作稳步提升。扎实推进重大疾病干预策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有序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率、健康档案建档率、慢性病管理率、老年人服务管理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6个州县级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达标,乡镇卫生院已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综合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三是计生工作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奖励优惠资金达599万元,惠及25500户计划生育家庭。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明确城镇独生子女医疗保险缴费办法、补助对象、补助程序及相关部门职责。经费保障得到加强,人均事业费实际达53.48元,同比增长12.13%。计划生育各项指标超额完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全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政府向全州卫生计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改革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还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主要是:基层硬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结构优化问题需切实重视;州级公立医院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难度大;基层卫生计生机构建立的新机制尚需进一步巩固与完善等。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计生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抓好今年各项工作

  20xx年,我们继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强化重点疾病防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一)全力推动医疗卫生改革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实施细则》,巩固和提高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理性就医的新格局。加快完善门诊统筹政策,落实提高医疗机构门诊支付比例相关政策。同时,卫生等相关部门要配合人社部门做好提高医保人均筹资标准等工作。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优化大病医疗保险措施。认真执行《海北州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细则(试行)》,使“三无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健全大病医疗费用的结算、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运行机制。持续推进“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模式,优化制度,完善模式,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三是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药物招标采购配送工作。继续完善药品招采办法和流程,提高招采效率,确保今年药物配送率达到97%。各县要按照州上出台的支持边远地区药物配送的相关政策,做好对边远地区药物的财政补助和配送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四是继续深化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进一步健全更加科学地绩效奖励机制。加强中藏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中藏医药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运行机制,切实巩固提升改革成果。五是全力抓好医改信息化项目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医政、药政、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五个层面的网络系统建设,力争实现各信息网络之间互联互通和城乡居民医保服务“一卡通”。进一步扩大远程诊疗系统覆盖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二)全力抓好卫生计生工作。一是州县卫计委加大医疗骨干、公共卫生、基层全科医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卫生计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二是继续优化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流程,改进医疗质量,推进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和规范化管理,完善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三是重点抓好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政策落实工作。认真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疾病防控工作,以乡为单位常规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全面落实鼠疫综合防控措施,力争不发生人间鼠疫。深入推广妇幼卫生适宜技术,抓好农牧区妇女“两癌”筛查、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补服叶酸、儿童营养改善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四是州县卫计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指导和监管,各级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水平上下功夫。五是切实加强医疗卫生秩序整顿工作,扎实推进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加大公共场所、学校等重点领域传染病防治的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管,进一步提高行业监管水平。继续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及时化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六是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切实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持续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和出生缺陷的预防工作,推进流动人口计生服务,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可及率。继续深入推进“康福家千家万户工程”, 提升家庭健康幸福指数和发展能力。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是推进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的责任主体。因此,各县政府要把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党政一把手作为卫生计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具体抓、讲实效,抓到位。二要健全工作机制。州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协调服务,加强对卫生系统的工作指导,强化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和沟通,形成党政齐抓共管,人大、政协监督,相关部门全力实施,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三要加大资金投入。卫生计生事业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保证医改各项经费和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到位,要按照中央关于人口计生财政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的要求,要逐年加大人口计生投入力度,并确保专款专用。四要重视宣传引导。要紧紧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健全卫生计生宣传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主动引导和正面宣传,广泛深入宣传政策,解答和回应群众关心的问题,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五要抓紧整合资源。去年9月底,根据机构改革要求,州卫生和计生部门职能已整合,组建了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各县正在实施。要抓紧进行资源整合,明确“三定方案”及工作职责,同时抓紧做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整合,切实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六要狠抓工作落实。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已明确,因此州县卫生计生部门要按照年度工作目标,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主体、职责任务、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务必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同时要强化行政问责,按月通报、阶段考核、全年评估。州县督查部门和州卫计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的督查力度,密切跟踪各项工作任务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狠抓执行力。

  当前,我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全面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活动扎实推进,卫生计生系统要结合工作实际,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活动中突出行业特点,在彰显特色、统筹兼顾上下功夫、见成效,以活动促工作。

  同志们,卫生计生工作是一项惠及各族群众重大的民生工程,让我们团结一心,抓住时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深入推进我州卫生计生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卫生计生会议讲话 篇2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政府同意,今年社会口召开的第一个年度工作会议。卫生计生工作特别是医改工作近年来受到国家和省、市高度重视,前不久召开的省“两会”上,卫生计生工作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讨论的重点。春节刚过,我们第一个会就讲卫生计生工作,也足以说明市委、市政府对卫生计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天的会议,书面传达了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桑淑娥同志全面总结了20xx年及“”卫生计生工作,安排部署了“十三五”及20xx年重点任务,内容全面实在,任务具体明确,我都同意。会上,我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20xx年度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管理责任书,希望会后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抓好卫生计生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卫生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区县、各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紧紧围绕省市重点任务,扎实工作,克难奋进,各项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医改工作取得新突破。根据省政府综合医改部署和要求,按照“3936”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能力”四个重点,强化落实政策、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出台了16项具体办法措施,分级诊疗制度、全程管理模式、“三家”服务、基层综改等工作创出了西宁医改新特色,医改红利惠及了更多城乡人民群众。二是医疗水平得到新提升。着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一医院门诊综合楼、市二医院儿童诊疗中心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县级综合医院、中藏医院、妇幼保健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实施了一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民营医疗机构快速发展。医院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扎实有效,医院服务能力和综合收入同步提高。三是健康保障得到新提高。以基本医保为基础、大病医疗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保体系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50元,参保率达到99.7%,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8%,大病保险及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90%以上,困难群众就医和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进入下降“快车道”,人民群众健康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四是公共卫生取得新成效。继续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重性精神病等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疾病监测、预防、控制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高。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32%,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50%,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定在96%以上。五是计生工作取得新发展。继续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整治,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着力解决计生重点难点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7‰。积极开展全国“创建幸福家庭示范市”活动,持续推进“康福家千村万户工程”,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力度,继续提高失独家庭扶助标准,更加关爱失独老人生活。计划生育工作连续20xx年名列全省第一。这些成绩,凝聚了全市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的担当和心血,体现了各区县、各部门对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卫生计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目前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来看,群众不断扩展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和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是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具体来看,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卫生资源布局结构不合理。我想,目前我市医疗卫生不是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是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基层医疗资源小、散、弱的现状没有改变,中心城市资源集中、功能重叠,城市南部、北部和西部新城区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各类卫生机构名目繁多、数量庞大,难以监管,服务安全隐患风险高;市级公立医院缺乏长远规划,空间狭小,发展受限;全市还没有独立的妇产、儿童、职业病防治等专科医院,城区缺少二级医疗机构。二是医疗卫生整体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就医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特色学科优势不明显、带动力不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高,特别是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条件落后,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健康服务需求。三是医疗卫生与相关产业联系不紧密。去年11月,我们首次成功举办了医疗卫生健康与社会力量参与研讨会暨美国先进医疗技术协会理事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从中我们也看出,我市医疗卫生工作与外界沟通不够,自我宣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加快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提质增效、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来看,我市医疗卫生与养老、保健、疗养、康复、休闲、养生、旅游等相关产业结合不紧密,没有形成健康服务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四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全面二孩政策带来新挑战。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29.73万人,占总人口的12.9%,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卫生计生服务、医疗保障和健康养老服务等方面的挑战,基础差、保障能力弱,服务水平远远不能应对今后可以预期的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五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虽然,各级政府都有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机构,但在预防与治疗上,协作不足、协同性不强,缺乏联通共享,难以应对日益高发的慢性疾病等健康问题。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两项指标管控压力依然很大,远没有我们了解的这么乐观。六是人才队伍建设仍然薄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就医药卫生领域人才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我市缺乏高层次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知名专家、人才储备、设备配置、科研水平等方面与省级医院及发达地区差距明显的现状仍很突出。同时,包括市卫计委机关干部在内的广大干部职工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政策学习把握都需要加强,工作作风、老爷作风、衙门作风、服务意识,以及吃卡现象不程度存在。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青海建设”,指明了“十三五”时期加快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和任务。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建设“幸福西宁”,这是市委、市政府对西宁城市定位和发展理念进行反复梳理、深入研究后形成的重要认识成果。我想,没有健康,难有幸福,“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建设“幸福西宁”无疑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健康西宁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疾病模式向慢性病转变,健康相关危险因素的增加以及公众健康诉求的不断扩展,都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鼓足干劲,提升效能,力争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强化措施,凝心聚力,努力开创卫生计生工作新局面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首战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我们要牢牢把握“12315”总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一)深入推进综合医改试点。当前,医改正由试点探索、单项突破向系统配套、全面推进发展,面临不少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推动医改,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这里,我重点强调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有力有序推进。要按照国家和省上要求,从制约医院发展和影响医院正常运转的突出问题入手,围绕坚持公益性和保障高效率,加快完善医院管理、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内部运行、医疗监管等体制机制,努力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卫计委要抓好制定出台全市公立医院考核考评办法,建立涵盖公共服务、基本医疗、医院管理、社会满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二是着力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从近两年探索实践来看,推行分级诊疗的关键是患者和医务人员。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医保支付、签约服务、便民惠民等措施,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基层首诊带来的好处,引导患者转变就医观念,支持分级诊疗。另一方面,加强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等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事薪酬制度,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更好的服务将患者留在基层。要加快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我想,组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核心和关键是加快信息技术的互联互通,这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服务基层、共同发展”的目标。前期研究制定的《组建紧密型一体化医疗联合体实施意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三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医保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推进以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病组)、床日、人头等复合型付费方式改革,建立完善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加大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保障医保基金平稳运行。四是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国家和省、市始终将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作为深化医改的关键环节来抓,去年相继出台了具体办法措施,对基本原则、适用范围、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今年4月1日起,省上执行新的招标结果,市卫计委及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用什么、招什么、采什么”的原则,尽快对药品目录进行筛选,抓好挂网采购药品的议价工作,从而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力争平均降幅在10%左右。同时,要抓好药品医用耗材配送管理工作,对配送不及时,影响临床用药的企业,按规定及时取消配送资格,从而保障基层偏远地区群众用药需求。

  (二)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关于这项工作,要围绕“十三五”规划实施,一方面,要尽早出台全市医疗资源布局规划,并与规划部门衔接;另一方面,在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研究出台具体办法措施,既要解决基层守门人托底问题,又要解决监管工作到位问题。一是围绕城市功能谋划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特别是加快南川、北川和多巴地区医疗机构建设,促进全市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同时,要扩大市第一、第二医院发展空间,增强市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发展后劲。二是加强专科医院建设。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合作,积极谋划实施妇幼、口腔、骨科、中医等一批专科医院,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有影响力的特色专科。三是加快建设城区二级医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这是全市医疗卫生工作的短板,也是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硬任务,市卫计委要抓紧研究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年内取得实质性成效。四是科学规划新建三级综合性医院,重点围绕地方病、心血管疾病及肺水肿、肺心病等困扰城乡居民的高原性疾病做好诊疗、科研、教学等保障工作,力争在研究、治疗高原疾病学科上取得新突破。

  (三)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依托市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在综合性核心医院建立影像中心、诊疗中心、病理中心,打通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关节,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对接、技术同质、结果互认、节约成本,提高疑难病例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满足医院和患者对病理学诊断技术需求。二是探索建立市属医疗机构肾病透析中心。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共有700余名血透病人,做透析必须在医院挂靠床位治疗,既占用医疗资源,也给病人带来不便。市卫计委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医疗惠民的重要措施来抓,尽快研究提出全市医疗机构肾病透析中心建设意见和方案,通过制定合理的医保门诊费用核定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公平的医疗服务。三是全面实施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加快市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特色专科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国医馆”建设,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发挥中医“简、便、验、廉”优势,提升中医品牌,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设置合理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要深入研究养老配套医疗纳入医保范围等方面的政策规定,着力从政策层面推进医养结合。四是推进“互联网+医疗”,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国内外各类优质医疗资源,充分发挥远程诊断平台,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影像、检验、心电和病理诊断等,提升信息化服务应用水平,强化诊疗水平。五是打造医疗服务品牌。围绕“幸福西宁”,深入开展医疗便民惠民服务,进一步丰富完善市属5家公立医院“一院一品牌”创建活动,继续推行“五免十减”救助措施和26项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打造特色医疗服务品牌,提高群众获得感。

  (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切实做好鼠疫、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重大传染病和包虫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防控工作。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和预防控制工作,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及应急处置,加快建立现代化医疗急救体系。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方案》,各地区、各部门工作职责、任务都很明确,市爱卫生要切实抓好督促落实。同时,今年我们要认真做好“建卫”国家级复审工作,市爱卫办要尽早制定工作方案,提前准备迎检资料,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注意工作不能单打独斗,要将“建卫”复审工作与“创城”、“清洁西宁”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评估。

  (五)努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不等于放松计划生育工作。可以预见,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短时期可能会出现妇幼保健资源不足、服务保障能力跟不上等问题。因此,从这一点来讲,计生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不但不能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适应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切实把这件惠民生、利长远的好事办好。要进一步加强失独家庭的关心和帮助,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加强失独家庭帮扶的综合政策措施。要加快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母婴安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今年妇幼保健站和计生服务站整合工作不单是形式上的,必须是实质上的领导管理统一、资源统筹共享、人员统一调配。要广泛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做好生育咨询、指导和再生育技术服务,推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这里,强调一件事,市卫计委要加快规划建设市妇女儿童医院,进一步完善基层妇幼保健站服务功能,积极应对生育政策调整后人口快速增长的局面。

  (六)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积极推行医师多点执业制度。《西宁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政府会议已研究通过,尽快下发执行。要鼓励公立医院高级职称医生到基层医卫生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多点执业,为医师松绑。今年抓紧研究出台鼓励医疗机构服务基层的考核办法,建立市县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引导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基层医疗事业发展,解决“公立医院医生下不来、基层服务能力提不高”的问题。二是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全科医生等重点人才培养,加大卫生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努力增强“造血”功能。三是开展西宁市名医评选工作,建立“名医专家工作室”,培养师承学术继承人、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打造名医专家团队。四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要与中日友好医院、天津泰达、北京阜外等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多元化合作,注重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业务骨干和紧缺人才,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专科,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特色化、可持续发展。五是进一步加强学习。要多深入基层调研,向基层学习;要走出去,到外地学习,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市卫计委要统筹考虑,在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争取同城同策;研究建立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人员双向挂职交流机制,在保持待遇、身份不变的情况下,让各级医疗机构干部职工通过挂职交流,全面了解卫生计生政策、工作流程等,拓宽思路,开阔眼界。

  三、加强领导,改进作风,进一步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

  医疗卫生计生事业事关民生大计,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做好卫生计生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吃透文件精神。卫生计生工作政策性很强,特别是医改都是以政策为依据,在政策范围内运行,吃透精神很重要。从目前来看,各区县、各相关部门在把握政策上还是有差距、有不足。比如,去年我们研究制定的有些改革方案,迟迟不能下发实施,我想,根本原因还是业务工作不熟、政策掌握不清,前期我到三个县调研医改工作,也发现基层卫生院、卫生室对医改政策的认识比较粗浅,有的县对医改工作研究不到位,造成了工作被动和滞后。因此,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国家和省上全面深化医改的重大部署、具体要求和方法步骤,真正学深学透学明白,领会精神实质,提高政策水平,做好研究工作的有心人,政策把握的明白人,执行决策的责任人。

  (二)强化部门协作。卫生计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总体来讲,近年来,各区县、各部门,特别是发改、财政、人社、编制等部门围绕医改工作积极配合、通力协作。但是,有时部门之间还是存在协调不及时、沟通不到位的问题,影响工作进展。卫生计生部门要为党委和政府当好参谋,切实履行好统筹规划、督促指导和行业监管职责,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加强行业指导。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更多倾斜。编制、人社等部门要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和人事制度,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和健康成长。各级政府要保障对卫生计生领域经费投入,确保卫生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督导考核。市卫计委、市医改办要把医改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和督查指导,加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确保工作任务全面完成。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工作,精简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法,引导基层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经常性工作和创新发展上来。

  (四)注重舆论引导。医改和计划生育工作政策性、社会性都很强,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围绕群众的关注和期望,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树立医疗卫生行业新形象。要以深化医改为主题,多形式、多角度展示医改的进展和成效,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医改。

  (五)切实改进作风。中央和省委对改进作风、反腐倡廉的决心不减、力度不减。王晓书记在市委全委会上对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提出更加具体、更加严格的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要坚决纠正卫生计生行业不正之风,着力查找和改进服务态度不好、服务理念不清、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要持续抓好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和“第一责任人”职责,守纪律、讲规矩,主动接受纪检机关监督指导,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为推动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同志们,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关乎民生,顺应民意,推进健康西宁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大胆改革,勇于探索,真抓实干,为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推进“幸福西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卫生计生会议讲话 篇3

  同志们:

  岁末年初,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省“两会”闭幕不久就紧接着召开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进行总结部署,对“十三五”全省卫生计生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刚才朱淑芳同志对全省卫生计生工作做了很好的报告,等下李红副省长还将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传达贯彻。在这里,我就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计生协会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增强做好计生协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xx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战略决策,随后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中央作出这样的决定意义重大、非常及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这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民意,其目的在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误认为全面两孩政策就是生育放开,计划生育放松,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中央《决定》仍然强调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三不变”,全面两孩政策不等于 不要计划生育,而是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前提下的生育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就是为了更好地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这个形势不能误判 。对此,我们一定要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能动摇。各级计生协会要认真组织学习中央《决定》,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计生协会目标任务,更好发挥计生协会群团组织 社会协同治理的作用,按照中央《决定》要求,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生力军作用,切实加强县、乡级计划生育协会的组织和能力建设,更好地承担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和流动人口服务等工作,在城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引导群众广泛开展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要 进一步改进完善服务方式,积极引导群众负责任、有计划地生育,协助政府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由管理为主向更加注重服务家庭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政府、社会和公民多元共治转变。

  各级计生协会在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同时,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和省委尤权书记重要讲话要求, 保持和增强计生协会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进一步增强做好计生协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把计生协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具体来说,坚持政治性,就是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党指挥,组织团结广大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跟党走;坚持先进性,就是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中当模范作表率;坚持群众性,就是牢记计生协会是群团组织,一刻也不能离开群众,要牢牢扎根群众,倾听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呼声,传递他们的声音,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做他们的贴心人、知音者。只有这样,我们计生协会才能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当好党和政府可信赖、可依靠的计划生育工作生力军。

  总之,各级计生协会要按照中央《决定》和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贯彻意见,进一步推动计生协会工作新发展。

  二、生育关怀要立足精准和创新,不断提升计生协会服务家庭发展水平

  生育关怀已经在我省开展了九年,取得显著成效,深受群众拥护,这是计生协会工作的一面旗帜,是做好新常态下计划生育和计生协会工作的有效载体,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持续抓好这项工作。

  新形势下, 对于原有计划生育家庭,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生产、生活、生育等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这些困难和问题有的已帮助解决,但还有些困难我们还没解决好,需要我们继续为他们提供服务。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生育两个孩子的家庭仍然是计划生育服务对象,也需要计生协会积极参与做好他们的服务工作,特别是一些贫困计生家庭、计生特殊家庭、空巢家庭、流动人口等群体,我们要作为重点来关怀。比如帮助贫困家庭致富工作,党的xx届五中全会要求,到20xx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目前国家有贫困人口7000 多万,我省按省定农村扶贫线标准,农村贫困人口130 万,其中有劳动能力的73.5 万人, 这里面有不少计生家庭。要实现xx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脱贫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需要我们计生协会的同志付出更大努力,积极投身到这一宏伟的事业中。 我们要把生育关怀融入国家脱贫攻坚和如期建成小康社会大局,进一步 增强精准关怀计生家庭的实效。 虽然我们协会能力有限,但我们可以添砖加瓦,竭尽全力来推进。 因此,只要计生群体长期存在,我们生育关怀工作也将永远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现在有的地方存在畏难情绪,认为生育关怀资金少手续烦琐,怕麻烦担责任,要生育关怀项目资金积极性不高,这种现象不正常,至少说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不够,敢于担当的精神不强。希望各级计生协会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爱心、热心、诚心,以高度的政治觉悟,进一步增强做好生育关怀工作的紧迫感,以为民谋幸福的情怀,坚定信心,在精准上下功夫,在创新上谋发展,坚持不懈把生育关怀工作做好,把这面光荣的人民拥护的旗帜高高举起,切实让生育关怀成为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的福音。

  (一)生育关怀帮扶要精准。 要根据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需求,紧密结合各项扶贫措施,开展个性化精准帮扶,把有限力量、资金、资源用到刀刃上,发挥出最大效益。首先,要选准关怀对象。对计生困难群体底数要清、情况要明, 准确掌握贫困人数、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因人制宜,实施“一户一策”,避免“一刀切”。 其次,要认准关怀项目。在帮扶上一定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能超前消费,如在实施安居工程中,面积要适当,够住够用则可,不能建了房子负了重债,使之返贫。 要 主动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和 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求, 鼓励引导计生群众注重用新技术、新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确保 适销对路,使生育关怀 帮扶项目朝规模化、品牌化方向良性发展。 第三,要精细关怀服务工作。多深入群众中去,做好跟踪了解,落实好工作每个环节,提高精细化和专业化服务水平,还要在关怀服务中把群众宣传教育工作做好。比如关怀计生特殊家庭工作,全省现有近3000 户失独家庭,在做好他们精神慰籍、再生育、生活保障、医疗养老等服务的同时,要注意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把关怀工作做得更细致些、更周到些,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让他们在生育关怀行动中有获得感、幸福感。

  (二)生育关怀方式要创新。 创新是xx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生育关怀也要随着形势变化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新跨越。一是创新项目宣传引领方式。过去我们抓宣传发动,主要是依托传统载体,现在看来既不够及时也不够高效,信息化时代要求我们要用好新技术,抓紧构建“互联网+ 计生协会”工作模式,完善生育关怀网络服务平台,建好用好计生协会门户网站和即时通讯、微博、微信,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工作新格局。要在加强对生育关怀品牌宣传的同时,加强对项目产品宣传,使工作和成效宣传相互融合,增强宣传引领的政策性、服务性和实效性。二是创新关怀服务项目。要在传承中创新,既要巩固拓展幸福工程和小额贴息帮扶这两个工作老品牌,还要进一步提升金秋助学、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人口早期发展教育等许多特色项目。比如金秋助学,要加强与资助学生所在学校联系,了解她们学习生活情况,以促进这项工作有的放矢。要鼓励引导计生群众积极“触网”,使生育关怀项目帮扶融入互联网+ 战略,用好线上线下两种资源,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比如,三明市计生协会这两年为计生户举办生育关怀电子商务专题培训,就是一种工作创新,有效帮助农村计生群众提高营销能力,增加收入。今后我们还要加强与省卫计委等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医养结合开展关怀空巢老人以及关怀留守儿童等新项目,全面促进家庭发展。各地也可以根据群众需求增加若干自选项目。总的原则就是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使新老项目运作更加科学、专业、规范。三是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在帮助解决计生困难家庭民生问题上,计生协会人手不足,经费有限,很多帮扶只能暂时停留在点而不能尽快扩展到面上,这需要借力推动。要争取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造福工程、惠民工程等项目,多向计生困难户倾斜。金秋助学方面,省计生协会每年给各县(市、区)1 个名额,这是杯水车薪,只能起到示范作用,远远无法满足群众需求;我们针对无房计生困难户开展的安居补助,之前省计生协会每年安排60 户对象,目前受助家庭尚不足无房户总数的6% ,要实现全面小康,这样的帮扶面还远远不够。我们决定从今年开始用过去募集到的1200 万元生育关怀基金扩大补助面,争取用2 到3 年时间帮助符合条件的1000 多户无房计生贫困家庭建新房,这些工作都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把相关补助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共同参与和推进工作落到实处。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如既往关心支持生育关怀工作,这不仅是计生协会的职责,还是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也是为我省脱贫工作和实现全面小康出力做贡献。

  (三)生育关怀项目要督查要落实。 生育关怀是广聚民心的善事好事,一定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 要进一步 建立完善项目督查机制,做到 “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特别是避免项目资金投向不符合条件的“人情户”、“关系户”,要让有限的资金精确投向真正需要帮助的计生困难家庭。 要跟踪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不能项目资金一发就了事,措施开会部署就完事,一定要对资金使用、项目实施、存在风险进行及时指导,加强阶段性项目评估,做好项目成效综合科学评价,确保要见到成效。要强化项目资金审计和 使用绩效评估,要严格对照资金管理使用要求,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努力把生育关怀好事办好、办实、办得不出事。总的来说,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锲而不舍的精神把生育关怀工作提升一个新水平。

  三、加快计生协会组织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的能力

  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计生协会面临的工作环境和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联系面更广、服务要求更高、任务更加繁重。同时,随着人口流动频繁成为常态化,计生协会以往平面化的组织架构已经显得单薄,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必须加大步伐,重点加强基层、企事业单位、流动人口聚居区、城市楼宇群等计生协会组织建设,搭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组织网络,并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优化“四联创”评估工作。 县、乡、村、组计生协会“四联创”活动,是增强基层计生协会组织活力,提高基层队伍战斗力的有效载体。形势在变化,“四联创”也要适应新常态,科学制定“四联创”评估指标,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以推动计生协会工作平衡发展。省计生协会拟在3 月份前开展20xx 年先进县级计生协会评估复核,鼓励先进参评,淘汰后进单位,确保完成省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对计生协会“四联创”活动提出的目标任务,这项工作还要继续纳入计生年度目标责任制考评内容。各地要引起重视,查找薄弱环节,抓好有关工作落实。

  (二)切实解决乡级计生协会专人做事问题。 习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要求群团组织的力量配备、服务资源要向基层倾斜。这几年来,县级以上计生协会机关“三定”工作已经基本落实到位,但是乡级计生协会队伍建设仍然比较薄弱,主要是专职人员缺口较大,全省有73.6% 的乡级至今没有核定计生协会编制,多数是兼职的,基层队伍不够稳定。市、县两级计生协会要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请示汇报,争取支持,加大力度推进解决乡级计生协会专人做事问题,切实加强县、乡两级计生协会的组织和能力建设。希望各级党委、政府继续重视帮助计生协会解决乡级计生协会专干问题,对于还未落实的地方,要利用乡镇卫生计生机构改革机会,在现有在编人员中调整1-2 名干部到乡级计生协会工作,以解决这个工作瓶颈问题。

  (三)有效构建立体化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组织体系。 随着居住证制度的实施,将吸引更多流动人口向城市聚集,有的地方流动人口数量甚至超过了常住人口,已经成为一种人口新现象。我们要针对这个新特点,进一步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根据群众就业、生活、聚集方式等日益多元的新情况,依托街道社区、工业园区、商务楼宇等,大力推动计生协会基层组织向新领域、新行业、新群体延伸,构建立体化组织体系。加强新建计生协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协助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向流动人口提供卫生计生公共服务,切实服务、团结凝聚流动人口计生群众。我们将把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建设列入“四联创”评估内容,以促进这项工作更好落实。

  (四)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要加强计生协会干部培训教育,进一步提升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增强队伍工作执行力。要加强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持续开展“访贫助困走基层”活动,使计生协会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让干部心中有群众,各项工作更接地气。省计生协会继续以部(室)为单位,深化机关干部下基层挂点结对帮扶工作,各级计生协会也要开展好这项工作,使计生协会工作真正沉到基层,走进群众,真正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

  同志们,计生协会工作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组织动员全省广大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而努力奋斗!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谨向同志们致以新春的祝福!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新春快乐!

  谢谢大家!

卫生计生会议讲话 篇4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江苏省、苏州市综合医改试点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稳妥 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面推进健康常熟建设, 不断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下面,简要 总结 20xx 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研究部署20xx 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充分顺应新形势,凝心聚力 卫生计生事业取得新发展

  20xx 年是我市深化医改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机构重组凝心聚力,改革创新提速增效。通过强化综合管理,落实便民惠民举措,有效提升全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一) 医改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 。 市卫计委以机构整合为契机,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 坚持把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缓解“看病难”作为重点,有效推进医改各项工作。 20xx 年全市门急诊总数达1248 万人次,同比增长4.3% ,出院总数达25 万人次,同比增长3.6%, 手术4.8 万人次,同比增长4.7 % 。 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满足基层患者实际用药需求,按照文件规定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合理扩大药品配备使用范围,优化药物品规与结构,27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申报250 种目录外药品,采购金额1939.2 万元。 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市一院与辛庄、市二院与古里、中医院与海虞,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实现城乡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出院患者总数分别增加15% 、45% 。实施精神专科门诊前移。在练塘、梅李、支塘、海虞、辛庄5 所基层医疗机构开设二周一次的精神疾病专科门诊,全年 累计 就诊 2615 人次 。 全市开展慢病患者下沉社区管理项目。 从去年10 月1 日起,全市89 个基层医疗机构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长处方配药、社区签约和预约转诊等服务,全市累计接诊慢病患者15.74 万人次,开具长处方7.30 万人次。通过推出各项便民新举措,科学引导慢病患者在基层就诊和接受公共卫生服务,逐步缓解群众在市级医院“配药难”问题。

  (二)医疗硬件能力建设得到新提升 。 总投资4100 万元的市血站迁建工程、总投资3.48 亿元中医院扩建工程顺利启用,东 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运行。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常熟服装城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完成新、改扩建服务站7 家。积极开展各类示范创建。建成全国20xx-20xx 年度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2 家、江苏省示范村卫生室3 家、江苏省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1 家、苏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3 家及特色科室建设单位2 家。 重点深化区域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应用,基于平台的基层医疗、公共卫生、区域检验、药品监管、慢病社区管理、市民卡健康应用、健康门户服务及综合管理等系统运行平稳,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动态更新,数据中心、卫生信息交换共享平台运转正常,实现与苏州区域平台及“智慧常熟”信息资源库的数据对接。 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城镇职工与居民医保结算平台整合,服务站在全部开通居民医保基础上,97% 以上已开通城镇职工医保。目前全市服务站基本药物配备由150种提高到180 种,根据当地医疗服务需求,已有 84 个服务站提供门诊输液服务。

  (三)公共卫生民生实事再上新台阶 。 加快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建立电子档案131 多万份,常住人口建档率90% 以上,其中三星级电子健康档案67 万份。认真做好全市本年度民生实事工程项目, 积极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 完成老年人体检10 万人次、慢病规范化管理18 万人的目标任务。 妇女病普查与“两癌”筛查相结合,普查16.6 万名妇女,按时完成全年任务。 完成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6525 人,补助金额326.25 万元。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检测率达100% 。实施国家免疫规划, 适龄儿童预防接种证(卡)建证(卡)率100% , 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39.78 万剂次,接种率达95% 。 认真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 加大 重精患者发现管理力度,累计管理重精患者5785 人,检出率达3.78 ‰,双免项目受惠病人5614 人 。 加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疫情报告率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均为100% 。妥善处置一起大型企业发生的风疹合并麻疹疫情、妥善处置幼儿园诺如病毒食源性暴发疫情、中学学生肺结核聚集性疫情、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疫情,成功应对尚湖镇湖庄村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 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392 起, 食源性疾病23 起。 做好“10.1 ”苏虞张公路交通事故、“12.20 ”苏嘉杭高速重大交通事故以及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四)计划生育多措并举 取得新成效 。 严格执行生育政策,围绕“提高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中心任务,完成“”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全市户籍人口出生7268 人,其中二孩2907 人。“单独两孩”政策顺利实施,再生育审批3259 对,出生政策符合率100% 。全面落实奖励扶助政策,全年兑现各类计生奖励扶助金10560 万元。基本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市登记居住在常的流动人口87.2 万,流动人口出生5172 人,其中女性 2411 人,出生政策符合率为93.02% ,优质服务率达97% 以上。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为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部门呈报各类表彰荣誉等名单进行审核达36 次批次249 人次。开展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和综合治理,全市10个国家级监测样本点,完成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209 例。做好新市民积分管理计生审核,完成审核档案数20xx4 份,审核率100% ,无错审和纠纷。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 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更凝聚着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心血汗水。 借此机会,我谨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所有卫生计生工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医改新常态中 公立医院改革任重道远、群众就医负担依然较重、基层服务能力有待增强、服务均等化水平需要提高。 人口新常态中人口增速趋缓、老龄化日益加剧、出生性别比偏高、人口流动性增强, 这些制约因素与矛盾需要急待解决。要实现卫生计生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我们唯有正视问题,直面险阻,坚持问题导向,努力解决难点、焦点问题赢得发展的机遇和胜利,体现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的豁达胸襟和责任担当。

  二、积极适应新常态,攻坚克难建设健康常熟实现新跨越

  20xx年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的起始之年,也 是 卫生计生事业 “十三五”的开局之年 。 新开局要有新思维,新常态要有新作为。面对艰巨而繁重的医改任务,全系统卫生计生工作者必须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20xx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已经下发,今年各项工作重点要紧紧围绕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措施,落实见效。下面,我着重围绕“ 一个目标、 两个水平、三项建设 ”作进一步强调。

  (一)明确“一个目标”

  充分发挥“十三五”规划统筹引领 和刚性约束作用, 以 建立具有常熟特色、较为完善的分级诊疗机制为总目标 。注重综合医改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重心与资 源的“两个下沉”。今年落实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 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加快推进三项重点实事工程,即 北部医院开工建设、 市二院核医学科、高压氧舱建设及市中医院原住院大楼修缮工程。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按照“总量控制、优化布局、资源整合、提升效能”原则,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二是 成立由市政府领导牵头、相关部门组成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进一步 完善政府财政投入、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医院运营绩效核算等多方共担补偿机制。全面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研究制订公立医院债务化解的政策措施。 三是 持续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成果。 二级及以上医院按比例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以规范集中采购为重点,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基层医疗机构科学合理调整药品结构,不断满足急救、妇科、儿科和特色科室用药以及慢性病、疾病康复治疗的需求。四是 全面实施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有效改善群众就医感受。 进一步加强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协调构建医保在引导分级诊疗中的杠杆作用机制,推进慢病患者下沉社区管理项目,努力实现基层医疗机构门诊诊疗量占全市医疗机构诊疗量的60% 以上,70% 的重点人群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85% 的重点人群开展健康管理服务。五是 完善多元化办医格局。 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完善和落实支持社会办医的各项政策措施 。 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特别是举办康复、医养结合、护理院等资源短缺专业机构。同时,注重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业务检查和指导,引导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

  (二)提升“两个水平 ”

  1 、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 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做好政策修订后各项衔接工作,建立与全面两孩政策相适应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机制。加强各项生育政策宣传教育,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优化办事流程,进一步简政便民,做好生育服务登记工作 , 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警 。严格实行一票否决,积极开展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国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和省级基层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试点工作。

  重点提升两个能力。一是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推进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及时兑现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贯彻落实 《省卫计委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意见》精神, 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档案,加大扶助力度,开展“连心家园”示范点创建活动,探索计生特殊家庭社会组织服务和自治服务模式。积极实施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家庭科学育儿工作试点项目。会同教育局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和健康人格教育。二是提升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能力。 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优化整合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医疗机构增设产儿科床位,加强妇幼保健学科、技术和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妇幼保健服务供给。全面实施“常熟市妇女健康优质服务项目”,实施妇幼健康服务分级管理。扎实开展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调整并实施以省定“两癌”项目为主的四项重大妇幼服务项目。启动城区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建设。严格非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引产证明出证管理。完善避孕药具服务管理,完成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项目省级试点任务。在市镇医疗机构推广安装避孕药具二代身份证免费发放机。

  2 、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 通过诊疗服务、健康体检、疾病筛查等方式,进一步规范电子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75% 。 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完善优化慢病患者下沉社区管理项目,规范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 推进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检出率力争达到4 ‰,继续实施推进“双免”项目,巩固基层医疗机构精神疾病门诊前移工作。

  重点做好两项基础工作。一是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 提升重点传染病和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完善基于医院HIS 系统的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和分析预警, 继续做好人感染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实施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强化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宣传,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和督导管理质量。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确保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 以上,继续推进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覆盖率 力争达到50% 。二是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 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规范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适时修订完善卫生应急预案。调整卫生应急专家队伍和应急人员队伍,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输入性疫情防控等内容的演练,确保科学、规范处置 各类突发事件。 不断加强医学急救基地网络建设,开展卫生应急演练。加强卫生应急宣传和培训,增强公众卫生应急能力,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处置水平。

  (三)加强“三项建设”

  1 、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加快推进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常熟服装城及 淼泉、珍门、任阳等基层医疗机构新建、改扩建 工程进度。全面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工程,重点做好新建、改扩建10 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民生实事项目,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综合服务与综合管理能力的同步提升。推动示范创建扩面,加快“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示范乡镇卫生院、示范村卫生室、特色科室等各级各类示范创建工作。20xx 年争取创建国家“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1-2 家,省示范村卫生室6 家,省、市级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3-5 家。

  落实两项重点任务,进一步 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一是加快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建设 。在基层医疗机构培育和扶持一批适合基层开展的特色服务项目,探索全科- 专科联合门诊或者联合病房的形式, 推动城乡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形成基层医疗机构特色品牌,有效激发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活力。加快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促进人才科研提质,建立健全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制度,组织做好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务实进修及高校毕业生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在职教育,进一步提升基层卫技人员理论水平及服务能力。继续开展农村(社区)卫生工作创新项目的研究,充分调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创新积极性。二是 加强基层签约式服务和健康管理。 全面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推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重点对糖尿病、高血压及精神病等患者,由全科医生实施签约服务,实行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工作。对有需求的 失独家庭及伤残家庭开展签约,签约率达100% 。积极探索“双签约、双守门”模式的有效实现途径,完善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使社区医生真正有动力、有能力成为广大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2 、 推进卫生计生智慧健康项目建设 。 围绕互联互通、务实应用目标,升级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加快市一院、二院、中医院三个影像、心电会诊中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推进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和应用,重点推进以结构化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区域平台医疗数据集成质量,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规范化水平。拓宽信息化便民服务渠道,优化医院服务流程,整合健康管理及医疗信息资源,推动预约诊疗、线上支付、检查检验结果在线查询等服务。建设市级健康服务移动平台(APP 、微信等),向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健康信息服务。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授权使用。加强门(急)诊电子病历系统应用,市级医院电子病历门(急)诊科室覆盖率达80% ,门(急)诊电子病历书写率达60% 。

  3 、全面加强人事薪酬和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完善人事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有力推进卫生计生机构人力资源的区域综合统筹管理。探索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运行机制,为辖区内卫生人力资源的管理、人才交流和培训提供服务。 创新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方式,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管理。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完善全市卫生计生单位绩效考核奖励办法,强化绩效工资内部考核,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继续启动卫生系统占编劳动合同制人员人事关系理顺工作。完成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乡镇专业助理医师及相关技术职称人员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册在岗在职人员进编工作。

  今年 我国医改进入新的阶段,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将以全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为核心,在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基础上,认真规划完善体系建设, 增收节支提高运行效率, 提升质量降减纠纷投诉, 重心下移完善分级诊疗, 表彰先进树立良好形象。进一步全面深化医改各项举措,统筹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卫生计生事业作为 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民心工程 ,承载着全市百万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期盼,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 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将忠诚履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神圣职责, 站在新起点,面临新机遇,承载新使命。 为建设健康常熟作出卫生计生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取得新成效。

卫生计生会议讲话 篇5

  同志们:

  这次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是在全面贯彻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十三五”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xx年、回顾“”,部署20xx年、展望“十三五”,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开拓进取,把全省卫生计生改革发展不断引向深入,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全面推进“健康河北”建设。刚才,占凯同志传达了庆伟省长对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要批示,6家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介绍了各自经验做法,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20xx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成效明显,“”目标任务圆满实现

  20xx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党中央作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xx届五中全会描绘出“十三五”宏伟蓝图;这一年,河北大力推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协同发展,开启“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的新征程;这一年,全省各级卫生计生领导班子团结奋斗、砥砺前行,市县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卫生计生工作转入新模式、实现新发展;这一年,全省卫生计生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积极进取,推动全省卫生计生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京津冀卫生计生协同发展成效明显。着力落实省部、京冀卫生以及卫生应急、疾病防控、采供血保障等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综合监督以及京冀张、京冀唐区域卫生合作协议,以推进医师跨区域多点执业等为重点,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开展了河北转诊京津前10位病种分析、京津冀人口发展研究和三级医疗机构差异分析研究,配合国家编制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规划。全省26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燕达集团与北京三家医院、省儿童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等一批项目发挥良好示范作用,有效提升了我省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河北赴京患者同比减少8个百分点。

  (二)深化医改重点领域不断向纵深推进。坚持需求、问题、政策三个导向,狠抓巩固提升和长效机制建设,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投入保障可持续的良好局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前实现全覆盖,医保、政府、医院三方共担的“631”补偿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深入推进,门急诊人次增加,药占比下降,次均费用增势趋缓。唐山、邯郸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9%,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80元,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疾病应急救助制度顺利实施,91个县(市、区)实现省级新农合定点出院即报。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基本完成,率先与国家平台对接。着手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明确双向转诊流程、常见病转诊标准等规范,邯郸、唐山、廊坊市出台实施方案,积极展开试点。

  (三)生育政策调整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扎实开展。全年出生人口85.96万,出生率11.4‰,自然增长率5.58‰,实现年度控制目标。单独两孩政策平稳落地,完成5.89万对单独夫妇再生育审批,调整再婚家庭生育政策,做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准备工作。启动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完善服务管理政策体系。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和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84%,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等项目成效明显。推进全省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网络建设,出生缺陷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大力实施计生惠民七项工程,全面落实奖扶、特扶制度,“医养扶一体化”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注重发挥和加强计生协群团作用,计生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四)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全省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同比下降9%,艾滋病疫情保持低流行状态,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90%以上,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加强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突发传染病疫情监测,卫生应急能力不断强化。新创4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96%的县(市、区)。推行职业病鉴定部门联合调查机制,做到“职业体检不出县、职业病诊断不出市”。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实现县域全覆盖。启动新一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农村饮用水监测乡镇覆盖率达88%,完成农村改厕68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46%。出色完成“援非抗疫”、天津港爆炸医疗卫生救援、暑期医疗卫生保障等重大任务,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五)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更加规范。推进医院评审评价,推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开展诊疗合理性评价,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血液核酸检测实现全覆盖,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安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全面深化和加强。大力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积极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各设区市成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77个县(市)建立人民调解机构。推动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建设,“三调解一保险”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推进“平安医院”建设,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警务室348家,依法处理涉医违法案件299起,医疗机构治安环境有所好转。

  (六)科研创新和人才教育取得新成果。将提高重大疑难疾病诊治能力和推广适宜技术相结合,加大医学科技创新力度,支持重大医学科研课题137项,评选出河北医学科技奖793项,推荐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0项,其中一等奖3项,居全省各行业之首。确定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80项,遴选8项以远程教学方式开展基层培训。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培训师资4批1300多人次,招收3000多人进入基地培训。组织260名基地师资参加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组织640名基层全科医生参加转岗培训,稳妥做好农村订单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和毕业生安置工作,增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七)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新进展。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中药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中医药产业加快发展实施方案。启动21所县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圆满完成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国医堂建设目标,我省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做法在全国推广。加快高层次和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教育有机衔接,完成国家和省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结业考核。加快推进中药材种植规模化和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安国、巨鹿中药材资源监测和信息服务站建成投用。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千余场,受益群众近百万。成功召开第三届冀港澳台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发展大会。

  (八)卫生计生法治建设卓有成效。积极推进卫生计生依法行政,制定了9类、175项“行政权力清单”,建立了有18项部门主要职责、114项具体职责、37项公共服务事项、18个事中事后监督制度的“责任清单”,以及17项涉及市场经营主体的行政审批后续事项“监管清单”。建立了卫生计生行政执法全程记录制度,在17个执法机构试点运行。创新监管手段,全面启动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在线监控,实现饮用水在线监控11个设区市全覆盖。升级省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平台,实现在线审批查询、监督信息录入、行政处罚网上办理。成功举办第二届监督技能大赛,并在全国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重点工作取得进展和突破的同时,卫生计生政策宣传、人事管理、干部保健、国际合作、离退休干部服务、党建和反腐倡廉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也都稳步推进、扎实有效。

  圆满完成20xx年工作任务,意味着全省卫生计生“”规划发展目标基本实现。一是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比20xx年提高1岁;20xx年我省孕产妇死亡率为14.1/10万,较20xx年的28.2/10万下降一半;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48‰和7.74‰,较20xx年11.02‰和13.57‰分别下降50.27%和42.96%。二是人口均衡发展统筹推进。全省妇女总和生育率始终保持在1.7以下,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85%以上,年末总人口不超过7430万,实现7460万的规划控制目标。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生育水平变动符合预期。出生人口性别比降至110.49,完成国家降幅控制指标。三是卫生资源总量大幅增长。相比20xx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1.79 人增长到2.2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1.16人增长到1.79人,每千人口床位数由3.47张增长到4.63张。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和公共卫生人员数分别达到1.22人和5.36人。四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各级政府投入100亿元,支持96所县级医院和4.5万多所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成1960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每个行政村均建成一所集体产权的标准化村卫生室。五是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率明显提升。诊疗人次由20xx年的3.1亿增加到20xx年的4.2亿,住院量由730万人次增加到996万人次,年住院率由10.2%提高到13.4%。六是政府投入持续增加。20xx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总量,由20xx年的4.43%上升到5.59%,个人支出由43.12%下降到38.21%;20xx年新农合筹资政府补助由人均1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人均15元提高到40元。

  五年来,我们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大投入,全面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力有序防控人感染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疫情,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大力开展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不断夯实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达到新的较高水平。五年来,我们以深化改革为第一动力,平稳完成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卫生计生管理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持续推进“三医联动”,创新推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631”补偿模式,突破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政策,激发基层运行活力,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三个不动摇”,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稳妥有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推进人口均衡发展。五年来,我们以优化服务为第一责任,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等,凝炼出“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河北卫生计生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建成“患者回访中心”,全面推开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大力推行“五位一体”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卫生计生行业的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时期全省卫生计生改革发展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合力攻坚、奋力拼搏的结果,也凝结着以杨新建同志、赵新同志为班长的原省卫生计生委、省卫生厅、省人口计生委领导班子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委党组,向历任老领导、老干部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关心、支持和帮助卫生计生工作的各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深刻认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坚定推进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的信心决心

  卫生计生都是重要民生,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成就举世瞩目。xx届五中全会更是站位社会历史发展全局,作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决策部署。多次就卫生计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健康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专门就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召开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卫生计生工作取得的新成绩,勉励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和扎实推进“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工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在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期间,刘延东副专门出席卫生计生和医改工作座谈会及国务院计划生育工作电视电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关注和支持卫生计生工作。克志书记刚到河北工作,就强调提出要“抓教育、办医疗”,推进“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庆伟省长多次听取医改、中医药和计生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日前,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卫生计生工作汇报,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赵勇副书记、许宁副省长经常到基层调研卫生计生工作,多次调度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国家和省领导的肯定,既是鼓励、更是鞭策,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卫生计生工作,必须清醒认识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机遇挑战,进一步坚定改革攻坚和加快发展的信心决心。

  首先,加快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卫生计生事业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因素,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到20xx年深化医改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决胜五年,必须始终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民健康助推全面小康。

  其次,加快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主动把卫生计生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更加注重从体系设置和结构调整中提高效率,实现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要更加注重把促进全民健康与增强经济动力、社会活力结合起来,着力在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健康服务业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上下功夫,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要有效发挥医疗卫生领域智力密集、绿色低耗的优势,不断拓展创新发展空间,发掘经济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推动卫生计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加快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是建设“健康河北”的必由之路。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健康河北”的安排部署。从居民健康形势看:我省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依然突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差距与群众方便合理就医的矛盾愈发明显;“重治轻防”的传统服务模式与健康管理新理念的矛盾逐渐显现;快速老龄化与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模式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从人口发展态势看:统筹解决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依然任重道远;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衔接还不够紧密;创新方式方法、改革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任务日益迫切。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看:工作机制创新滞后与事业发展的矛盾有待进一步化解;人民群众对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和复杂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精心谋划思路举措,锐意改革创新,切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全省卫生计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

  三、明确20xx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20xx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深化医改和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为中心,以提质京津冀卫生计生协同发展、促进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建设中医药强省为重点,谋篇布局“十三五”,全面推进“健康河北”工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贡献。

  关于今年的主要任务,即将下发的20xx年工作要点将作出全面安排。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编制实施好“十三五”系列规划。蓝图昭示未来,规划引领发展。近期,我们要调动综合力量,汇集各方智慧,高质量、全面完成我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并统筹做好深化医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医药发展等系列规划。各市、县要在实施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基础上,年内编制出台本地“十三五”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细化每千人口床位、医师、护士等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与发展。要认真谋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充实“十三五”项目库,切实把思路体现在规划中、把规划落实到项目上,为有效实施规划找准载体和抓手。要进一步强化规划意识,发挥规划的刚性约束作用,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积极推进规划实施,把规划从蓝图变成现实。

  (二)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重点医改工作。一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创建活动,以国家供给侧改革意见为指导,以“三医联动”促机制建设,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投入、管理、运行、人事、分配、评价等深层次改革;同时,进一步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试点范围。二是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分级诊疗,构建科学的就医秩序,是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当前,要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通过基层服务签约、医保杠杆控制、服务价格引导、完善利益分配等手段,构建分工明确、上下畅通的协作机制。再确定3个设区市,选择区域内医联体或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方式开展试点。要把继续巩固和完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机制,作为开展分级诊疗的有效模式深入探索和总结。同时,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新增部分,要全部用于购买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助力分级诊疗。三是健全全民医保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的意见,做好我省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今年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560元,个人缴费部分为150元,增幅较大,各地一定要切实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要严格控制基金结余,适度扩大报销范围,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不低于75%,并进一步缩小与实际报销比例的差距。继续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实现全省出院即报和异地即时结算。四是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做好药品集中采购的实施工作,保障药品正常供应、配送及时。要积极探索建立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机制,进一步降低药品耗材价格。五是巩固基层综合医改成效。深入开展“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创建、基层卫生技能竞赛活动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购买服务管理,着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六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我省基层信息化项目即“河北健康云工程”,纳入了“云上河北‘9+N’云服务平台”,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项目投资规模大、覆盖范围广、实施难度高,各地、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确保项目早日落地,为卫生计生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三)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我省于1月1日正式施行全面两孩政策,必须不折不扣地组织好、实施好。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全面掌握精神实质,充分肯定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功绩,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推进生育政策、服务管理制度、家庭发展支持体系、治理机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机制综合改革。一是依法实施。要抓紧修订《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引导群众按政策生育,严格控制政策外多孩生育,确保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8.2‰的控制目标。二是深化改革。要加快整合基层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推进由出生管理控制向提供优生优育服务的职能转变,落实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要深入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落实我省改革生育服务证制度的实施意见,深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完善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加强计划生育回访中心建设。三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转诊网络,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保障母婴健康安全。要建立出生人口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人口变动监测,提升全员人口数据质量,科学预测和实时监控人口变动形势。要健全完善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机制,加大扶助力度,切实解决好生活保障等问题。要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开展流动人口关怀关爱专项行动。四是注重发挥各级计生协作用。要加强县乡计生协的组织和能力建设,积极承担宣传教育、咨询指导、优生优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等工作,引导基层群众开展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四)推动京津冀卫生计生协同发展提质增效。要积极落实《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xx-20xx年)》,紧紧围绕河北医疗卫生强基固本、提升能力的协同发展目标,以建设医疗中心、打造特色专科、创建重点学科、储备骨干人才等为重点,健全协同机制;以合作交流、专科共建、合作办医为重点,谋划深化一批协同项目,搭建功能承接和吸附平台。要加快推行京津冀医师多点执业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动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协同联动,实现统一目录,落实挂网药品资质审核结果和评标药品中标价格互认。要以环首都14县为重点,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养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深入推进综合监督、疾病防控、应急处置等领域的京津冀合作。

  (五)大力发展“大健康新医疗”产业。推进“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实施协同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重要内容。按照要求,这项工作由卫生计生部门牵头负责。目前,我委已组织起草了规划,正在进行专家论证和征求意见,待报省委、省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全省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精准对接,认真谋划,积极协调发改、工信、民政、食药监、农业、旅游、体育等相关部门,全力抓好规划的实施,确保项目落地,促进优势产业发展。要进一步落实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资本举办医疗、体检、影像检查等健康服务机构,特别要把重点投向特需医疗服务、以医养老、健康管理等领域,大力推行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积极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和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延伸性服务。省委、省政府就此明确提出了考核目标和时限要求,全省卫生计生系统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大协调、创新、推动力度,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六)有效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是“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系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按照我省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实施方案要求,切实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方面,要完善扶贫政策。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健康卡,开展签约服务,实行“两提高、两降低”倾斜政策,即提高新农合门诊报销水平,提高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降低病残儿童、重度残疾人以及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个人实际支出。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补偿标准提高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口支援。所有三级医院都要与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建立稳定持续的一对一帮扶关系,确保帮扶效果。要保障贫困地区集体产权村卫生室正常运转,落实村医待遇。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燕山-太行山连片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等公共卫生项目。

  (七)不断增强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增强卫生应急指挥决策能力,提高卫生应急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的医疗应急救援工作。要强化“预防为主”,推进预防前移战略,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成立由院长担任主任的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明确责任科室或设置公共卫生科,推进防、治深度融合。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有效发挥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厅级联席会议制度和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行动,落实传染病综合防治措施,保持全省疫情平稳。强化艾滋病宣传教育、检测监测和综合干预措施,遏制重点人群疫情快速上升势头,保持艾滋病低流行态势。推进结核病综合防治、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增加艾滋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疾病特殊药物免费供给,并通过门诊统筹,降低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等重大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做好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替代工作,启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试点。推进慢性病综合示范区建设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人群碘营养监测,加强农民工尘肺防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启动健康城市建设,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全省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2%以上。加强饮用水、空气污染健康影响和病媒生物监测。认真实施国家和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溯源能力,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完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

  (八)有效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深入实施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县级公立医院诊疗能力,打造县域医疗中心。推进预约诊疗、临床路径管理、按病种付费和单病种质量费用综合管理,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与控制指标体系。开展肿瘤等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院内感染控制,保障医疗安全。实施医学重大科技项目,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自主招生“双向选择”,启动“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提高医学科研技术水平。要高度关注并坚决遏制涉医违法犯罪高发态势,深刻汲取永清“医闹”事件教训,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医疗纠纷。一是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严格遵守临床操作规程,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大力实施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切实解决医患突出矛盾和问题,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二是健全医疗纠纷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医疗风险分担的“三调解一保险”机制,人民调解组织要覆盖80%以上的县,调解满意率达到85%以上。同时,要积极推动医疗责任险,尽快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医责险全覆盖;三是加强院内安保工作,做到监控、报警等安全设施配备到位,保安力量配备到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到位。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立警务室,加强医警联动,坚决保障医务人员人身安全,保障医务人员的尊严,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和广大患者合法权益。

  (九)加快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当前,中医药事业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屠呦呦研究员获奖后,、刘延东副就中医药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对中医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提出了殷切希望。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振兴发展中医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一是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要将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目标任务融入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立足省情、对标先进,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政策支撑,细化项目方案。同时,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开展中医优势病种城乡居民医保定额补偿等试点,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的价格和投入机制。二是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强中医医院基础设施以及“治未病”、健康养生等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开展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和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建设,推进安国中药都和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积极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三是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实施新一轮国家和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项目、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建立一批国医大师和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等人才培养平台。四是强化中医药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持续推进健康大讲堂活动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医院创建活动,传播好中医声音,不断扩大扁鹊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

  (十)全面加强卫生计生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统一行政处罚裁量权尺度。贯彻落实国家6部委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整合卫生计生现有行政执法机构和职责,严格执法人员资格准入管理,探索建立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制度。扩大行政执法全程记录制度试点范围,探索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落实事中事后监管。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开展干细胞临床应用、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专项检查和三级医院依法执业抽查。强化卫生计生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重大违法案件督查督办力度,依规公开监督信息,加强社会监督。坚持依法理财,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和审计监督,有效防范风险。

  四、以实干精神和过硬作风,狠抓各项任务部署落地生根

  为政之道,贵在实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做好“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卫生计生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全系统必须集中精力、激情工作、真抓实干,把各项工作任务牢牢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切实抓出成效来。

  (一)强化政治意识,把握机遇抓落实。卫生计生工作,既有基本国策,更是重大民生,必须时刻把讲政治、顾大局放在首位,时刻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克志书记指出,“十三五”是河北发展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是各种优势和潜力最能得到有效释放的时期,是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最为紧要和关键的时期,是转型升级、提质提效、又好又快发展最为宝贵和有利的时期。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牢把握住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历史机遇,深入学习领会国家和省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新理念、认清新方位、瞄准新高度,紧紧围绕“推进健康河北建设”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重大部署,提高谋大局、抓大事的意识和能力,主动把卫生计生工作融入党委政府的工作全局去思考和谋划,注重统筹协调联动,善于借势借脑借力,集中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政府、社会、公民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共同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格局。目前,全省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但有的地方机构改革只是卫生、人口计生两个机构的简单合并,没有实现“四整合、四融合”,要加快内设机构的整合,进一步把机构改革红利释放出来。

  (二)强化问题导向,攻坚克难抓落实。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多项重点工作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期,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领导关注、群众关心、制约发展的重点难点和体制机制问题,深入调研“冷思考”,攻坚克难“热落实”。要手勤、脑勤、腿勤,深入聚焦工作谋划、政策制定、督促落实、问题整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找准症结、对症下药,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切实解决一批根本性、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

  (三)强化示范引领,改革创新抓落实。“千招会”不如“一招鲜”。推动事业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注重典型示范。要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医改、打造“大健康新医疗”、创新计生服务管理改革等重大工作,积极改革创新、探索实践。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注重将基层行之有效的做法总结提炼,上升为制度性、政策性安排,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要学会跳出自身看自身、站在高处看自身,对标先进地区学习取经,真正把好做法好经验学回来、用起来。要通过外学内创,努力打造一批符合我省实际、具有河北特色的品牌工程,提升我省在全国的影响力和位次。要加强宣传工作,做好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群众呼声和社会关切。要坚持正面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唱响正气歌,汇聚正能量,切实提高卫生计生工作的展示度和认可度。要深入实施健康促进行动,培育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助力健康河北建设。

  (四)强化“两个责任”,廉洁从政抓落实。干净干事才能干成事。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遵守“六大纪律”,持之以恒纠“四风”。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深入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健全完善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做到严以律己、以上率下,始终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严格遵守各项廉政要求,严禁在工程建设、药品采购、设备耗材招标上参与、干预、插手、打招呼。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深化“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河北卫生计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严格落实行风建设“九不准”,强力整治“吃拿卡要”和收红包、吃回扣等违规违纪行为,严肃整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着力营造卫生计生系统“为民、务实、清廉”的政风行风。

  (五)强化责任担当,激情工作抓落实。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聚焦“八破八立”,查摆突出问题,坚持立行立改,进一步加强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大家都深切感受到,克志书记来河北后,工作作风求真务实、以上率下、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全省干部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把“夙兴夜寐、激情工作”、“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细致、精致、极致”作为一种新常态,对工作要富有激情,对责任要敢于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要加强督促检查考核,制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强化责任意识、效能意识,对各项工作任务逐一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具体到事到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切实贯通政策设计和政策落实两个“一公里”。对于工作拖后腿的,该通报的通报,该约谈的约谈,严重误事的要严肃问责。要保持工作激情,持续加热升温,以热火朝天的劲头,确保各项任务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最后,我再重点强调一下安全稳定工作。春节日益临近,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安全稳定工作形势严峻、责任重大。全省卫生计生系统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高度重视全系统特别是医疗卫生机构的安全稳定工作,确保万无一失。一是抓牢抓实安全生产工作。要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集中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化解各类风险,做好消防、压力容器、电梯和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品管理等工作,坚决防止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抓紧抓好信访维稳工作。要针对医疗纠纷、疫苗相关病例、乡村医生待遇、计生特殊家庭等信访突出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积极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依法做好信访工作。三是落实落细应急值守制度。要严格落实领导在岗带班和双人双岗值班制度,严禁脱岗空岗,确保政令畅通。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确保及时发现、规范上报和有效处置。

  同志们,改革新蓝图已经描绘,发展新征程已经开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备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勇气,以拼搏进取的干劲作风,努力实现“十三五”全省卫生计生工作良好开局,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卫生计生会议讲话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qita/16849579271239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