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范文 >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甜尕妞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微信扫码分享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通用15篇)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篇1

  尊敬的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当前,电信网络犯罪活动猖獗、案件高发,并存在向低龄化学生及家长蔓延的趋势。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害,有效遏制电信网络犯罪发生。

  当前,我市高发和涉及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为:

  1、刷单诈骗。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就是诈骗。

  2、网络贷款诈骗。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的,就是诈骗。

  3、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医保局,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帐户”的,就是诈骗。

  4、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凡是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的,就是诈骗。

  5、红包返利诈骗。凡是声称发红包就返利的,就是诈骗。

  在此提醒广大师生和家长朋友:

  1、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的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

  2、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坚信无端的返利都是骗局。

  3、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

  4、遇事不要着急,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学习以上内容,共同携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实现宣传一个学生平安一个家庭的目标。

  最后,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各位老师、家长幸福平安、事业兴旺!

  写信人:

  日期: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篇2

  尊敬的各位学生家长:

  当前,电信犯罪形势非常严峻,电信诈骗手段多样,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扰乱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很多群众因防骗意识不强,识骗防骗能力差而落入诈骗陷阱,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家庭带来了严重后果。以下几种电信诈骗手段是学生家长应重点防范的:

  1、兼职刷单。诈骗分子利用短信、QQ、微信、络等平台发布通过刷单帮助商家提高信誉的虚假信息,骗取被害人信任,让其在上购买指定商品,刷单人开始可以得到高额返利,从而诱骗刷单人不断刷单,后会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本金和报酬,直到被害人意识到被骗。

  2、虚假购物。诈骗分子通过QQ、微信、短信、第三方交易平台、二手物品交易平台等途径发布低价商品消息,诱骗买家与其联系,一旦买家上钩,便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借口实施诈骗,或者给买家发送链接,要求买家填入银行卡等个人信息,利用这些信息直接操作银行卡实施诈骗。

  3、冒充购物客服。诈骗分子假借“淘宝客服”、“快递公司”等名义,以购商品“甲醛超标”、“降价返利”、“退款”、“快递丢失赔偿”等名义,通过微信、QQ等发送虚假激活址,套取支付宝、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骗取事主扫码、转账汇款。

  4、信用卡、贷款。诈骗分子通过短信、微信、QQ、页发布可以提升信用卡额度、办理大额信用卡或办理大额低息贷款等信息,等事主主动与其联系,或盗取、购买贷平台贷款申请信息后,冒充平台工作人员电话联系,骗取事主信任,后以收取中介费、保证金,预付利息,做假流水,钱款被冻结需要激活费等方式实施诈骗。

  5、络交友。诈骗分子将自己伪装成为“高富帅”或“白富美”,通过相亲站、漂流瓶、摇一摇等方式与受害人结识,并迅速与受害人恋,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以各种借口向受害人借钱,或者诱惑被害人参与赌博、上投资等,骗取钱款。

  无论骗子如何花言巧语、危言恐吓,大家一定要不轻信、

  不泄密、不刷单、不汇款,遭遇电信诈骗时要注意保存证据,并尽快拨打110报警。

  请各位学生家长手机扫码关注“国家反诈中心APP”和“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获取更多反电信诈骗知识。

  

  20xx年xx月xx日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篇3

  尊敬的学生家长:

  电信诈骗的犯罪活动猖獗,不法分子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实施电信诈骗,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您认真阅读此信并将此信转告您的家人以及亲友,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避免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侵害。寒假期间,请家长们重点防范以下几类诈骗手段:

  (一)QQ、微信冒充熟人诈骗:骗子会冒充您的孩子,通过Q0和微信,以需要缴纳培训费等为由诈骗你的钱财。此外,骗子还会混入班级群,冒充教师以缴纳各种费用为由实施诈骗。

  (二)冒充公检法诈骗:通过电话恐吓的方式,说您涉及某个案件,必须配合调查,协助资金核查为由实施诈骗。

  (三)网络兼职刷单诈骗:网络兼职刷单均为诈骗,任何兼职刷单的信息请不要相信,以防上当受骗。

  (四)冒充购物客服诈骗:购物退款退货请走官方渠道,不轻信电话里所说的高额理赔,有疑问应及时拨打官方客服电话。

  (五)贷款类诈骗:贷款请走正规渠道,网贷过程中提到缴纳手续费、保证金、刷流水等,均为诈骗,不要轻信。

  温馨提示: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变化多端。谨记不转账、不汇款、多核实,防骗反诈,保护好自身和家庭的和谐平安。

  x中学

  20xx年1月18日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篇4

  尊敬的各位家长:

  防通讯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邮寄传递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施的新型诈骗罪活动。近年来,我市连续发生多起盗用QQ冒充老板诈骗企业财务人员案件,仅龙湾就发生3起,共被骗走26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针对企业财务人员,盗取其企业老板QQ与其聊天,以支付货款、公司转账为幌子骗取企业财务人员汇款、转账。

  由于此类犯罪投入小、回报高、隐蔽性强,已成为许多诈骗罪分子的首选。为有效地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密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汇款之前一定要通过电话,或者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对方的身份。

  二、保护好自己的账号,设置较复杂的QQ密码并且要经常更换。

  三、万一发现被骗,一定要和骗子抢时间,立即报警,同时开始三次以上输错密码的.方式临时冻结骗子账户。

  附上身边案例:

  1、今年3月16日,温州空港新区某电工有限公司被人冒用“老总”的名义,通过“老总”QQ指令,让财务人员分两笔转账诈骗走148万元。

  2、今年4月22日,龙湾蒲州街道一公司出纳按“老总”QQ指令,准备汇出一笔27万元的货款。为确保安全,会计特地向老总当面核实,没想到老总马虎大意,没听清汇报的内容,以为是另一笔需汇的款项,竟核准了,结果被骗走27万元。

  3、今年4月27日,龙湾滨海街道蓝田标准工业基地某钢业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张女士接到冒用的“老总”QQ指令,分四笔转账汇款给指定的客户,被诈骗走89万元。

  此致

  敬礼!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篇5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当前,网络诈骗案件屡发不止,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并存在向低龄化学生蔓延的`趋势。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孩子使用网络、手机的机会和时间增多,缺乏防骗反诈的安全意识,让诈骗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您的财产安全。

  一、检查和控制孩子手机软件的使用

  要经常对孩子使用的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

  建议仅保留上课必须要用到的APP,把其他无关的游戏、社交、支付类等APP软件全部卸载。

  现实中发生过多起孩子上网课课间休息时打游戏被骗的事件。现在很多孩子玩游戏,特别在意游戏角色的“皮肤”,于是骗子打着“免费赠送皮肤”的旗号,利用孩子不敢与家长沟通的弱点,诱导孩子偷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孩子爱玩游戏,但常因超时被强制退出,骗子就以能解除未成年人游戏限制一步步诱导孩子通过家长手机验证,获取家长钱财。

  现在很多小朋友喜欢追星,特别相信偶像的话,骗子就用当红明星周年回馈粉丝返现活动实施行骗等等。平时给孩子谈谈这些现实的案例,管理好孩子使用的手机。

  二、加强对孩子的防诈骗教育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上网要有防骗意识。

  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

  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外快、双倍返还等说辞。记住,所有的刷单都是诈骗。

  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验证等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通过、不转账。

  告诉孩子,不要在网上透露个人及家庭的任何信息。

  把这些防诈骗范措施作为不可逾越的纪律给孩子做好规定,不让骗子有可乘之机,牢固建立防诈骗防线。

  三、请家长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

  不要让孩子知道家长手机内支付密码。

  不要将支付APP设置为免密支付,以免孩子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

  关注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

  四、遭遇诈骗,及时报警

  万一遭遇网络诈骗,要保存好相关转账凭证、聊天记录,并及时拨打110或者全国反诈专线96110报警。家长朋友们,希望您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平时与孩子多学习防诈骗知识,杜绝受害,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发生。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篇6

  尊敬的学生家长:

  电信诈骗的犯罪行为活动猖獗,不法分子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实施电信诈骗,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您认真阅读此信并将此信转告您的家人以及亲友,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避免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侵害。请家长们重点防范以下几类诈骗手段:

  一、QQ、微信冒充熟人诈骗:骗子会冒充您的孩子,在上课时间,通过QQ和微信,以需要缴纳培训费等为由诈骗你的钱财。此外,骗子还会混入班级群,冒充教师以缴纳各种费用为由实施诈骗。

  二、冒充公检法诈骗:通过电话恐吓的方式,说您涉及某个案件,必须配合调查,协助资金核查为由实施诈骗。

  三、网络兼职刷单诈骗:网络兼职刷单均为诈骗,任何兼职刷单的信息请不要相信,以防上当受骗。

  四、冒充购物客服诈骗:购物退款退货请走官方渠道,不轻信电话里所说的高额理赔,有疑问应及时拨打官方客服电话。

  五、贷款类诈骗:贷款请走正规渠道,网贷过程中提到缴纳手续费、保证金、刷流水等,均为诈骗,不要轻信。

  温馨提示: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变化多端。谨记不转账、不汇款、多核实,防骗反诈,保护好自身和家庭的和谐平安。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篇7

  当前,互联网经济和电信产业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同时电信网络犯罪也迅猛上升,目前已成为发案率第一的刑事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在校学生由于涉世未深、防范意识薄弱,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人群之一,甚至一些不法分子,用一些看似成本低,回报高的项目作为诱饵,诱使在校学生参与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活动,这些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正处花季的你们,未来可期,电信诈骗不该成为你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为此,岫岩县公安局提醒你们,切勿参与电信犯罪活动。

  一些不法分子,会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购买、租用在校学生实名办理的银行卡、电话卡或通讯账号,用于实施电信犯罪;还有的不法分子用高额回报项目诱使在校学生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为电信诈骗窝点提供引流服务,这些学生往往存在攀比心理,意图通过这种方式“赚些小钱”,伙同身边同学朋友团伙式作案,最终都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参与到上述涉诈违法犯罪活动的学生,将被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即将违法犯罪行为纳入征信,同时暂停被惩戒人员五年内银行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相当于未来五年都不能用手机银行转账、不能用网银、不能刷卡购物、不能快捷支付,不能用ATM机取款,在生活上寸步难行。

  此外,岫岩县公安局提醒你们,不参与涉诈违法犯罪同时,更要提防以下电信诈骗手段:

  1、诈骗。诈骗分子先通过做任务得佣金的方式取得信任,随后诱骗当事人进行,先刷小单得到返利,后加大金额,当事人垫付大额资金后无法返现。

  3、买卖游戏账号诈骗。诈骗分子以高价收购游戏账号、低价充值游戏点券为名,诱使当事人登陆钓鱼网站或虚假交易网站进行交易,从而获取银行卡信息,或诱骗转账。

  4、贷款诈骗。诈骗分子谎称可以提供贷款,手续简单放款快,随后诱骗下载诈骗app,再以银行卡号填写错误收取“解冻费”等理由,诱骗当事人转账。

  同学们,电信网络诈骗曾让很多家庭家破人亡,让一些青年人走上不归路,承受惨重的代价和教训,我们不希望在你们身上重演。因此,我们希望你们能提高防范电信诈骗意识,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同时拒绝参与电信犯罪活动,以免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希望你们携手家人、亲友一道,共同学习反诈知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写信人:

  日期: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篇8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近年来,电信网络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群众损失金额巨大,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您的“钱袋子”。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同事和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骗受害,有效遏制电信网络犯罪发生。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电信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有的时候一、两个月就能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预防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手法

  冒充老师诈骗

  不法分子潜入班级QQ群、微信群,冒充学校老师发布虚假收费信息及付款二维码,诱骗家长通过扫码转账。

  兼职刷单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招聘网站、兼职QQ群、手机短信等途径发布虚假兼职信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套用真实刷单兼职工作流程,等刷单成功后,再以没有完成任务量、系统网络故障等借口,要求受害人多次汇款实施诈骗。

  无息贷款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伪基站等渠道发布大量无息贷款、无抵押贷款信息,利用虚假贷款平台,以信息填写错误需要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让贷款人向指定账户汇钱,从而引诱贷款人上当受骗。

  投资理财诈骗

  不法分子假冒证券公司名义,通过非法网站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组建经验交流群,在获取被害人信任后,诱骗其在虚假交易平台购买股票、期货,从而骗取被害人资金。

  网购客服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购物客服谎称提交订单未成功或商品存在问题可以办理退款,在取得买家的信任后,向买家发送虚假网站链接,骗取买家银行卡信息或让买家支付保证金,以此转走被害人资金。

  冒充单位领导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政府部门领导、单位负责人的姓名、微信、QQ等资料,冒充身份通过电话、微信、QQ联系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帮助其转账、支付贷款等为由,实施诈骗。

  冒充公检法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被害人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为由,或通过网络发送虚假“通缉令”“传票”等,要求被害人将资金转入相应账号配合调查。

  预防电信诈骗

  防范电信诈骗小贴士

  牢记六个一律:

  1、接电话,遇到陌生人,只要一谈到银行卡“安全账户”、“涉案”、“中奖”等,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安局、法院”的,一律挂掉;

  3、所有短信,但凡让我点击不明链接的,一律删掉;

  4、所有短信,但凡让我回拨不明电话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回拨电话,一律不点;

  6、任何索要短信动态验证码的,一律是诈骗!

  写信人:

  日期: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篇9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当前,网络诈骗案件屡发不止,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并存在向低龄化学生蔓延的趋势。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孩子使用网络、手机的机会和时间增多,缺乏防骗反诈的安全意识,让诈骗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您的财产安全。

  一、检查和控制孩子手机软件的使用

  要经常对孩子使用的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

  建议仅保留上课必须要用到的APP,把其他无关的游戏、社交、支付类等APP软件全部卸载。

  现实中发生过多起孩子上网课课间休息时打游戏被骗的事件。现在很多孩子玩游戏,特别在意游戏角色的“皮肤”,于是骗子打着“免费赠送皮肤”的旗号,利用孩子不敢与家长沟通的弱点,诱导孩子偷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孩子爱玩游戏,但常因超时被强制退出,骗子就以能解除未成年人游戏限制一步步诱导孩子通过家长手机验证,获取家长钱财。

  现在很多小朋友喜欢追星,特别相信偶像的话,骗子就用当红明星周年回馈粉丝返现活动实施行骗等等。平时给孩子谈谈这些现实的案例,管理好孩子使用的手机。

  二、加强对孩子的防诈骗教育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上网要有防骗意识。

  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

  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外快、双倍返还等说辞。记住,所有的刷单都是诈骗。

  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验证等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通过、不转账。

  告诉孩子,不要在网上透露个人及家庭的任何信息。

  把这些防诈骗范措施作为不可逾越的纪律给孩子做好规定,不让骗子有可乘之机,牢固建立防诈骗防线。

  三、请家长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

  不要让孩子知道家长手机内支付密码。

  不要将支付APP设置为免密支付,以免孩子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

  关注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

  四、遭遇诈骗,及时报警

  万一遭遇网络诈骗,要保存好相关转账凭证、聊天记录,并及时拨打110或者全国反诈专线96110报警。家长朋友们,希望您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平时与孩子多学习防诈骗知识,杜绝受害,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发生。

  写信人:

  日期: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篇10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活动频发,有的学生及家长被骗。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要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堡垒,切实杜绝受害被骗。

  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01刷单诈骗

  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就是诈骗。

  02网络贷款诈骗

  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贷”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就是诈骗。

  03冒充公检法诈骗

  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医保局、银行等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账户”的,就是诈骗。

  04冒充老师诈骗

  凡是自称老师通过QQ或者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纳费用的,就是诈骗。

  05冒充亲友诈骗

  凡是自称亲友通过QQ或者微信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又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让电话核实确认的,就是诈骗。

  06网络交友诈骗

  凡是网上认识的陌生人,通过一段时间熟悉后推荐的网络赌博、网络投资等平台,均是以骗取本金为目的的诈骗。

  07虚拟物品交易诈骗(游戏账号)

  凡是要求私下交易、使用对方推荐的网站或者APP进行交易的网络游戏充值、网络账号交易,就是诈骗。

  如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

  1.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扫码、不转账的原则,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电视、新闻、公众号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

  2.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不要有盲目自信,自己一定不会被骗的心理。

  3.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密码、验证码),更不要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4.遇事不要着急,可以通过拨打110或者到就近的派出所进行咨询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5.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和“金钟罩”进行拦截,实名注册,并开通预警设置。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篇11

  各位家长、学生:

  公安机关10条温馨提示,让您和家人远离电信网络诈骗:

  1、刷单就是诈骗(网上兼职,购物充值返利等活动都是诈骗)。

  2、网上投资理财就是一场空,最终血本无归。

  3、网上贷款前收取任何费用(包装费,流水费,手续费),100%的都是诈骗。

  4、网上购物,客服打电话说要退款的都是诈骗。

  5、亲朋好友用QQ或微信等通讯软件发信息要求汇款一定要电话或是视频核实。

  6、领导用微信、QQ等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见面核实。

  7老师在家长群里发交资料费,二维码,或者向您借钱的都是诈骗。

  8、非官方网站买卖游戏装备或者游戏币的'都是诈骗。

  9、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拉您入群,让您下载或者点击链接进行投资、赌博的都是诈骗。

  10、冒充公检法要求汇款或者让您转入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不贪、不信、不转账,转账汇款、透露个人信息前,请拨打反诈骗热线“96110”进行咨询。

  此致

  敬礼!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篇12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为切实做好安全防范教育,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推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识骗防骗能力,秀屿区毓英中学开展“提高警惕,远离陷阱”——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请您认真阅读学习以下相关内容,在生活中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谨防诈骗!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婚恋、贷款、中奖、手机定位等形式进行诈骗。

  防范电信诈骗小贴士

  目前,公安部研发出国家反诈中心APP,该APP具有拦截诈骗预警,报案助手、举报线索、反诈宣传等功能,APP还覆盖了很多专业的防骗战术以及诈骗案例,并通过全面的数据挖掘与比对,实现智能识别疑似诈骗电话、短信、APP风险,并对风险行为预警及提示,有效封堵诈骗行为;请各位家长在提高反诈防骗意识的同时,立即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如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有疑问或需协助,请及时拨打110进行咨询。

  让我们家校合力,共同携手,从小培养孩子的通讯网络防范意识,在自由、快乐、平安的蓝天下成长!

  

  xx年xx月xx日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篇13

  尊敬的各位家长:

  防通讯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邮寄传递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施的新型诈骗罪活动。近年来,我市连续发生多起盗用QQ冒充老板诈骗企业财务人员案件,仅龙湾就发生3起,共被骗走26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针对企业财务人员,盗取其企业老板QQ与其聊天,以支付货款、公司转账为幌子骗取企业财务人员汇款、转账。

  由于此类犯罪投入小、回报高、隐蔽性强,已成为许多诈骗罪分子的首选。为有效地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密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汇款之前一定要通过电话,或者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对方的身份。

  二、保护好自己的账号,设置较复杂的QQ密码并且要经常更换。

  三、万一发现被骗,一定要和骗子抢时间,立即报警,同时开始三次以上输错密码的方式临时冻结骗子账户。

  附上身边案例:

  1、今年3月16日,温州空港新区某电工有限公司被人冒用“老总”的名义,通过“老总”QQ指令,让财务人员分两笔转账诈骗走148万元。

  2、今年4月22日,龙湾蒲州街道一公司出纳按“老总”QQ指令,准备汇出一笔27万元的货款。为确保安全,会计特地向老总当面核实,没想到老总马虎大意,没听清汇报的内容,以为是另一笔需汇的款项,竟核准了,结果被骗走27万元。

  3、今年4月27日,龙湾滨海街道蓝田标准工业基地某钢业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张女士接到冒用的“老总”QQ指令,分四笔转账汇款给指定的客户,被诈骗走89万元。

  写信人: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篇14

  亲爱的同学们:

  当前,互联网经济和电信产业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同时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案例也迅猛上升,目前已成为发案率第一的刑事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在校学生由于涉世未深、防范意识薄弱,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人群之一,甚至一些不法分子,用一些看似成本低,回报高的项目作为诱饵,诱使在校学生参与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活动,这些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正处花季的'你们,未来可期,电信诈骗不该成为你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为此,岫岩县公安局提醒你们,切勿参与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

  一些不法分子,会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购买、租用在校学生实名办理的银行卡、电话卡或通讯账号,用于实施电信诈骗;还有的不法分子用高额回报项目诱使在校学生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为电信诈骗窝点提供引流服务,这些学生往往存在攀比心理,意图通过这种方式“赚些小钱”,伙同身边同学朋友团伙式作案,最终都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参与到上述涉诈违法犯罪活动的学生,将被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即将违法犯罪行为纳入征信,同时暂停被惩戒人员五年内银行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相当于未来五年都不能用手机银行转账、不能用网银、不能刷卡购物、不能快捷支付,不能用ATM机取款,在生活上寸步难行。

  此外,岫岩县公安局提醒你们,不参与涉诈违法犯罪同时,更要提防以下电信诈骗手段:

  1、刷单诈骗。诈骗分子先通过做任务得佣金的方式取得信任,随后诱骗当事人进行刷单,先刷小单得到返利,后加大刷单金额,当事人垫付大额资金后无法返现。

  3、买卖游戏账号诈骗。诈骗分子以高价收购游戏账号、低价充值游戏点券为名,诱使当事人登陆钓鱼网站或虚假交易网站进行交易,从而获取银行卡信息,或诱骗转账。

  4、贷款诈骗。诈骗分子谎称可以提供贷款,手续简单放款快,随后诱骗下载诈骗app,再以银行卡号填写错误收取“解冻费”等理由,诱骗当事人转账。

  同学们,电信网络诈骗曾让很多家庭家破人亡,让一些青年人走上不归路,承受惨重的代价和教训,我们不希望在你们身上重演。因此,我们希望你们能提高防范电信诈骗意识,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同时拒绝参与电信诈骗的犯罪活动,以免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希望你们携手家人、亲友一道,共同学习反诈知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最后,愿您学业有成、健康成长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篇15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

  当前,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活动猖獗,我县诈骗案件呈高发趋势,受害人被骗案值较大。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您的宝贵财产。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和亲友,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上当受骗,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发生。目前,电信诈骗的犯罪的作案形式和手段主要包括:

  1、冒充通讯公司、税务、社保、公检法等单位工作人员,通过打电话形式,谎称当事人目前已经涉嫌犯罪,要求转账到指定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冒充QQ好友、微信好友谎称正在医院或者有急事,急需用钱,要求转账,实施诈骗。

  2、冒充子女或者学校老师,要求家长缴纳学习费用到指定账户,实施诈骗。

  3、微信、QQ中谎称有红包返利或刷单活动,诱使当事人先付钱,实施诈骗

  4、发送含有木马链接的短信,以各种理由诱使当事人点击盗取银行账号、密码,实施诈骗。

  5、网络游戏中通过信息推送,介绍低价充值装备和高价收购账号的,并要求通过中介平台进行交易,实施诈骗。

  6、网络购物后,骗子会冒充淘宝客服或产品商家,谎称产品有质量问题,承诺以一赔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和验证码,实施诈骗。

  7、平台投资中,谎称自己有内幕消息或自己掌握系统漏洞,诱使当事人大量投入资金,实施诈骗。

  8、通过建群发布有送SVIP、名片赞、苹果手机等多种福利领取消息诱使群成员拉人进群获取群成员个人信息。后期对方会登录账号借助学生的身份向其同学、朋友、家人骗取钱财。为获取各项福利而透露个人微信、QQ号账号、密码和银行卡,造成他人损失,为协助他人犯罪。

  在此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和各位小朋友们要保持清醒头脑,遇到可疑的人或事要冷静分析,不轻信,不盲动,以免财物损失。做好个人和家庭信息资料的保密工作,不要随便泄露自己和家中的电话号码,同时建议各位家长合力管控和分配孩子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时长,避免被不法分子有机可趁。“天上不会掉馅饼”,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如遇类似诈骗,请及时拨打110或全国反诈热线96110报警。最后,祝小朋友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各位家长幸福平安、事业兴旺!春节快乐!

  此致

  敬礼

  写信人: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相关文章: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500字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