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范文 > 步步惊心心得体会

步步惊心心得体会

一梦入混沌 点赞 分享
步步惊心心得体会

微信扫码分享

步步惊心心得体会(通用3篇)

步步惊心心得体会 篇1

  宫廷穿越小说,我最早接触的是“独步天下”。当时看完哭的稀里哗啦,发誓不再看这种煽情的宫廷穿越小说,关键是哭的心里难受,实在有伤身体。但之后看到当当网的读书评论,又忍不住买了“绾青丝”,至此觉得够了。湖南台开始播放“宫”的时候,我还得意,又是穿越?姑娘我早腻了,所以“宫”我一集没看。

  后来湖南台大力度宣传“步步惊心”,说实话我开始对“步步惊心”有兴趣完全是因为女主角--刘诗诗。我以前不认识她,可是单凭第一眼见,就觉得这个女孩有一种清雅的气质,很对我胃口。于是开始在网上下载来看,先看过几集,结果就是发觉这里还有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十四阿哥--林更新,林灭灭同志。开始在网上狂搜林更新的资料,看了几段他的采访之后,发现确实就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白纸一张。对于我这种有过一些经历的熟女来说,魅力不够。嘻嘻,想必应该很对情窦初开的小女生喜爱。不过,帅倒是真帅。

  后来在网上查“步步惊心”的资料,发觉“步步惊心”、“独步天下”、“梦回大清”合称清宫三大穿越小说,于是赶紧订购了“步步惊心”、“梦回大清”两本书,并且熬了一个通宵看完了“步步惊心”,不得不承认应该先看小说,因为我看了几集电视剧,所以几个主角的形象已经固定了,真的很遗憾没有机会自己凭借小说的描写而形成自己对几个角色的形象。遗憾。

  看过小说再回来接着看电视剧,发现无论演员演得再好,也没法跟小说相比,不过几位主演已经演得很不错了,很忠于原著。看过书后对温润如玉的八阿哥有了好感,没看书前总觉得郑嘉颖每次都笑得很古怪,看了书开始理解他的表演,觉得八阿哥就应该是这个形象,开始上网查郑嘉颖的资料,尤其是看了“志云饭局”对他的采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个演员,觉得他还是一个有些经历的人,很喜欢他。喜欢他的姐妹们可以去看看这个采访,感觉他回答得很得体,既诚实又有分寸,很有魅力。

  接下来,我想说说“步步惊心”为什么会那么吸引观众,尤其是吸引女观众(包括我在内)的原因。我认为是因为它的情节很符合女性观众的心理,你想想,首先那么多帅哥,又都是有身份的阿哥,在电视前晃一晃就很养眼了;其次,这么多的帅哥都只喜欢女主角一个,就一个十三阿哥对若曦不是男女之情,可也是知己之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若曦,简直比灰姑娘还幸运。虽说最后含怨而死,可死后几个阿哥都对她的死哀痛至极,这可以说是一个女人最幸福的事情了。所以对于女性观众而言,简直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悲歌,焉有不看之理。哈哈!

  最后,要感谢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优美的文笔。看完小说,我可是因为书中的诗词,特地又买了一本“诗经”研究,费了我不少力阿,不过,多学学国学,有益无害。

步步惊心心得体会 篇2

  许多人说过,若曦选择四爷,是为了身家性命,富贵荣华,非关风月,而她的爱情,是给了八爷的。所以太多人,怨她,自私懦弱,辜负了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怨四爷,无情阴狠,逼得兄弟阋墙,手足反目。而八爷,却博得了万千扼腕叹息,怜他,痴心错付,行单萧索,疼他,惨淡落幕,黯然离去。

  世人大抵都对男子的温润如玉,有种与生俱来的亲切之感。若是归人,便是天造地设,佳偶天成。若是过客,更是触碰到了万千多情看客的柔软之处,垂怜爱慕,泛滥不可收拾,于是,不问青红皂白,一通感天叹地,打抱不平,奔走哭嚎,仿佛要为之平反昭雪一般。

  我却,独爱四爷。对八爷,有怨,亦有嘲。

  我说,八爷或许是爱若曦的吧,但他最爱的只有他自己,若曦于他,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四爷,更多了些输了你,赢了天下又如何的惊天泣地。

  若曦曾一次次苦苦哀求过八爷,放弃争夺皇位,从此,对影成双,共剪西窗烛。八爷也屡次不解质问过,明明可以两全其美的事情,为何一定要做出选择?若曦是清明自知的,结局已然注定,画中人却游戏其中,浑然不觉,自得其乐,她拼尽全力,却终于无能为力。也许,在意气风发,觉得天地尽在掌中的男子眼中,是看不到寥落悲凉的,如此“我怕我们等不到未来”的小儿女情态,不过付之一笑罢了,如何入得了心?大抵深陷爱情的女子,都曾这般幼稚过吧,以为浓情蜜意,百转柔肠,便能换回一个男子的驻足停留,以为千般不舍,痛哭挽留,便能诉尽衷肠,心迹昭然。

  奈何,落在他人眼中,却只剩牵累羁绊,步步为营,满腔似水柔情皆付诸流水东去。抚胸赌咒,泪水纷洒,信的唯自己而已,这大概便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悲哀吧。若他懂得,呢哝低语便已振聋发聩,否则,枕前发尽千般愿,又能如何?

  而四爷,随兴而发的试探,便已知深浅。问,皇位,你想要吗?思索片刻,答,想要。曾因为这一段,潸然泪下。或许,那是若曦,此生最后一次,为一段情,奋不顾身。一旦错过,便是一生。然而,幸好,他懂,懂得她义无反顾下的愿赌服输,所以,不忍心,让她痛,让她输。懂得她碧穹千里下的风起云涌,所以,不愿意,让她徘徊,让她失望。

  有人说,因为历史已成定局,四爷终究还是皇帝,所以,他才能装作,爱美人不要江山。然而,洞悉一切的只有若曦,而非四爷。于他眼中,一切尚是未知,即使周身弱点尽现,从此明枪暗箭难防,亦无怨无悔,因为,此时,他最大的弱点,是她。若他懂得,只言片语也能铭心刻骨,否则,痛哭哀嚎,于他也不过烟云过眼,又能奈何?

  我想,最令人怦然心动的心有灵犀,便是,你懂我的欲言又止。

  八爷曾许,他日君临天下,付她江山半壁。然而,他却不懂,如画江山,只是圆他的痴想,于她却似蔽日浮云。而四爷,心迹袒露,从此,霜刀风剑,执手相看,会心一笑。有人说,因为结局,若曦洞若观火,所以,八爷的付出努力,她都视若罔闻,四爷的心意稍陈,她已投怀送抱。若曦曾说,若厮守,他们之间还有十六年的相濡以沫,拒绝,是爱得不够吗?或许,并非情未到浓时,而是,他许的未来,她迷茫失措,所以恐惧。

  试问,滚滚红尘,浮生若梦,于情事里,一个女子,牵念的究竟是什么?珠翠华服?锦绣前程?想来若爱,身外之物又何须提及,若是无爱,只字片语已是多余。村上春树说过,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如若错过,便护他安好,我想,这便是最波澜壮阔,最惊天动地的爱情,因为懂得,所以不逼迫,所以宽容,所以慈悲。四爷便是这般,若爱她能成全她的快乐,那么深爱,若爱她让她纠结难耐,那么放她自由。

  若说,若曦对四爷的心思,始于一句石破天惊的你信我,那么,情亦是在逝年如水间深沉。她曾对四爷小心翼翼,只因她知晓,四爷是谁,不愿惹恼了他。落在八爷眼中,却是暧昧的证据,抵赖不得的,便是在两情相悦,花前月下之时,亦如骨鲠在喉。他默默着他的怀疑,任这根芒刺溃烂滋长,不动声色地掩饰着,或许还自诩谦谦君子,胸怀似海。

  若曦一无所知,游园惊梦,直至被诘问是否跟了四爷,才蓦然惊醒,原是错梦一场。泪水决堤,问四爷,你说不会骗我,可能作数?答,是。答,这件事我不想说,可以吗?答,好。如此这般,不逼迫,不怀疑,不欺骗,坦诚以待,才该是爱情最初的模样,如若不能心心相印,相知相信,却急切谈爱,才是最可笑的谬论。

  四爷的情,兼容并蓄,她的莫名悲喜,她无法割舍的竹马青梅,皆视若珍宝,坦坦荡荡,永不相问。四爷的爱,真诚有度,若能做,绝不欺骗,若不能,绝不敷衍,宁要真相,赤裸丑陋,毋要谎言,婀娜多姿。又有几人能付得起这般磊落磅礴的爱?太多人,以爱之名,颂日月可鉴,却虚伪做作,心口不一,仍自赞君子之行,受得委屈,实则,真小人,本是坦荡荡,却平白生出男盗女娼,夫复何言!

  其实,若曦未必寡义薄情,她不愿赴八爷的邀约,只因,八爷能给的,安不了她的心。就似雨中长跪那日,稳操胜券的八爷,能给她的,油纸伞的二分之一而已。若曦默默拾起他掉落的袍角,我想,那时,她是睿智雪亮的,深谙,面前的男子终究是暖不了她的,又何苦累他堕入纠葛混沌?

  八爷终是不懂,她已浑身湿尽,那半顶纸伞又有何用?既不暖身,亦不暖心,平白累赘而已,甚至远不及十四的两块糕点,雪中送炭,饱暖安慰,又怎能及四爷?自己已飘摇支离,却还为她遮风避雨,无怨无悔,护她,怜她,懂她,左右相伴。所以,若曦跟了四爷,亦如痴如醉,为他甘愿,纤纤柔夷,暗疮横生,粉面朱颜,苍白憔悴,不是不愿放手一搏,不是不愿清冷凄苦余生,只是,他给的情,要能安心。若不能,又为何要将似锦韶光,逼得山穷水尽,无可转圜?

  不是不愿与他赴汤蹈火,只,若她仅是锦上添花,待他名就功成时,许她几分都已无分别,毕竟想要的,终究不曾得到,但,若她曾让他不顾一切过,纵求天下之大,枝节迭生,前路漫漫,亦誓死追随,不离不弃,因为想要的,都曾得到,此生无悔。

  曾几何时,她的无助,他全力以赴,许她,月圆花好。她的不安,他拼尽一切,让她,安心就好。她的疑问,他斩钉截铁,慰她,信他就好。她的捉弄,他甘之若饴,随她,开心就好。我想,信任,真诚,宽容,懂得,不逼迫,不相问,不欺骗,不问回报,不问得失,才是世间,最美的爱情。

步步惊心心得体会 篇3

  其实我是更喜欢读小说的,但偶尔也会附庸风雅地读点其他书籍,就象网络红人凤姐的搞笑名言“我经常看的都是社会经济学和一些文学类的著作!比如说《知音》和《故事会》”。

  但《沉思录》除外,这是我自觉的想去看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好书,好书可以让你读得越多,收获的越多,并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王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用他的《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

  这是一本哲学书,崇高却不失质朴。它不如尼采的哲学思考深刻,也不同于《心灵鸡汤》《苏菲的世界》等速食类哲学著作琅琅上口,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当n年前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只觉得这话说得好,有大师风范,但并不了解它的深意。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忽然对道德和人性自身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对宇宙、个体、时间、灵魂、生死、痛苦、神、相处、德行、理性等事物的深刻思考,不乏睿语箴言,令人启发与品味。不要说这是XX年前的帝王思想,即使是现在,同样会令人景仰。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训我们都知道,但是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在《沉思录》里,始终贯穿着了解剖灵魂和对自己的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也许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这样自我批评的高度,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这是一本生活书,超脱却直面现实。“宇宙是流变,生活是意见。”我喜欢这句话。宇宙是变化的,时间是即逝的,人生及万物是短暂的,名利是易腐的……因此,人首要也是唯一的选择,就是珍惜和把握现在的生活。马可·奥勒留把“生活”视作是人对外物的一种体验。他说,“如果你因什么外在的事物而感到痛苦,打扰你的不是这一事物,而是你自己对它的判断。”这些观点,对我们这些行色匆匆、碌碌于打拼奋争的现代人来讲,未免有些超脱,但却是一句温暖的提醒,也是一方解脱心灵焦灼、困楚的良药。马可·奥勒留认为:人应遵从自然而生活,按照本性而生活,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幸福。——这样的生活,不正是我们所苦苦寻找的吗?

  这也是一本晦涩难读的书。除了印刷精美,以及温和克林顿点睛的评语吸引人之外,以猎奇的心情也许会令人失望,内容也谈不上引人入胜。有的,只是信手拈来的平铺直叙。宇宙、神、理性、道德……等抽象的概念充盈其中,晦涩而略显拗口的语句,也许浸润着译者对原著的忠诚。但是,这丝毫不能阻碍它成为史上最伟大的哲学经典之一。正如译者、北大教授何怀宏先生所言,“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

  《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步步惊心心得体会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