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案策划 > 策划方案 > 有关《愚公移山》翻译范本

有关《愚公移山》翻译范本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有关《愚公移山》翻译范本

微信扫码分享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愚公移山》翻译范本一

1.指导学生顺畅朗读,了解故事的大意,理解语句的意思。

2.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

3.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的阅读。

1.指导学生顺畅朗读,了解故事的大意,理解语句的意思。

2.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

(一)课前先学

1.字音

仞( )箕畚( )孀( )龀( )匮( )荷( )

2.词语

(1)重点实词

许 彻 惧 负 匮

(2)通假字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无陇断焉

(3)古今异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何苦而不平

(4)一词多义

且 年且九十 ( ) 且焉置土石( )

焉 且焉置土石( ) 始一反焉 ( )

而 而山不加增( ) 何苦而不平(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其 其如土石何( ) 其妻献疑曰( )惧其不已 ( )

(5)词类活用现象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吾与汝毕力平险( )

3.重点句子翻译

(1)甚矣,汝之不惠。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河曲智叟无以应。

4.作者简介

列子,名 ,又称御寇, 国人, 前期 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列子》里面保存了不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5.自由质疑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学案

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是怎样看的?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注音:

龀() 匮( ) 厝() 孀() 箕畚()( )

2.解释句中的字:

⑴杂然相许(许: ) 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

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 ⑷帝感其诚(感: )

⑸而山不加增(加: ) ⑹聚室而谋曰(聚室: )

3.引用原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

4.翻译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其妻献疑曰( )

惧其不已也( )

其如土石何( )

帝感其诚( )

之:河阳之北( )

以君之力( )

笑而止之曰( )

6.分析“ 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内容,回答:

其妻对愚公的举动是从 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 的语气,其目的是 。智叟对愚公的举动是从 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 的语气,其目的是 。

课外实践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字词。

⑴未穷青 之技(穷: )

⑵秦青弗止(弗止: )

⑶自谓尽之(谓: )

⑷乃谢求反(谢: )(反: )

2.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于:薛谭学讴于秦青( )

饯于郊衢( )

⑵之:未穷青之技( )

自谓尽之( )

3.薛谭为什么“乃谢求反,终身不言归”?

5.这则寓言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六、小结反思评价

有关《愚公移山》翻译范本二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愚公移山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知识目标: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情感目标: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口述故事,落实课文翻译;接着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设疑的方式,细研课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然后以完成文后练习的方式,巩固文中涉及的一词多义及通假字;最后,在学生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第一课时 了解《列子》及作者,掌握文中的字、词、句和通假字。让学生在参照注释疏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做到口述全文。

第二课时 本课时通过学生课堂讨论的方式感悟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在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到熟读并背诵全文。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掌握下列实词:

仞 冀 箕 畚 孀 龀 匮 亡 厝 雍 陇

通假字:指反惠亡厝。

文言句式: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习惯句式。(如……何?)

省略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再次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人小组共同准备复述故事,并推荐一名同学,准备在全班复述。

被推荐同学复述课文。

要求:①语言流畅。

②可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

对复述者进行简单讲评,让学生在听、评中,不断熟悉课文,为后面逐字落实翻译全文作准备。

抽学生逐句逐段翻译课文。

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逐段朗读课文。

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讨论分析课文的内容。

1、首段一开始极言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

答案参考:

写两山的高大,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

2、分析课文第二、第三段。

①请排出移山的人物表。

②作者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参考:

移山的人物有年近90岁的愚公,荷担者三夫,还有始龀的遗男,总共五个人,并且是老的老、小的小,要移走两座大山,的确千难万难,但越是艰巨的任务面前,就越能显示人们的精神面貌。

③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有不同的态度,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孙子和“遗男”态度又怎样?

答案参考:

愚公妻子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智叟则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可见,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的语气。再则,“甚矣,汝之不惠。”这样的话愚公妻子是不会说的,而“且焉置土石?”这样的话智叟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根本反对移山,绝对不会关心怎样处理土石的问题。总之,愚公妻子是“献疑”,智空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而遗男是“跳往助之”,子孙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

④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答案参考:

智吏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而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⑤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怎样呢?

答案参考:

愚公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啃”,终能将山移平,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3、分析课文第四段。

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答案参考: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4、概括故事的寓意。

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

5、通过课堂练习,小结全文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

6、布置作业。

①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s("content_relate");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愚公移山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05-11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0-20

愚公移山说课稿11-02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04-02

《愚公移山》优秀说课稿12-25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04-25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03-30

《愚公移山》原文、翻译11-18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04-25

绝句教学设计(《绝句》杜甫教学设计)04-15

有关《愚公移山》翻译范本三

大家都读过《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吧。今天,我有幸拜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感悟很深。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个被人们称为愚公的老人家门前有两座大山。这两座大山对他们一家的生活造成了交通上的不便。愚公便召集家人一起把这两座大山搬走。当家人问及搬下的石头、泥土放到哪里时,愚公说可以放到渤海边上,隐土的北面。后来经过天帝的帮助,终于将两座大山搬走了。

读到这里,大家都会被愚公坚持移山的精神所打动。可是,这两座大山被移到了渤海边、隐土北面,就不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生活中的不便吗?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难道为了自己方便,就可以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是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去野餐,当时我们旁边也有一家人在野餐。在野餐中,我把装食物的包装袋都放到了一起,准备走的时候带着,免得将周围的环境弄脏,给别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但是,我们旁边的那家人却把一些装食物的包装袋随意地丢弃在草坪上。我当时以为,可能他们走时会收拾一下,将垃圾带走。没想到野餐结束,他们站起来,连看也懒得看他们周围自己制造的垃圾就扬长而去。还是我过去帮他们捡了起来。哎,自己方便了,却给别人制造了麻烦。

在我们生活的小区里,这种现象也屡屡发生。瞧,垃圾桶里垃圾不多,可垃圾桶外却被各种各样的垃圾堆满了,别人想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却找不到可以落脚的地方。特别是夏天,这些扔在外面的垃圾吸引来无数的苍蝇,漫天飞舞,路人无不掩面而过。这些现象,都是为了自己方便造成的。试问那些随意丢弃垃圾的人:你想过周围人的感受吗?这些人的行为让我深恶痛绝!

读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我想告诉大家:只为了自己方便就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是不应该的!

有关《愚公移山》翻译范本四

这天,我妈妈给我读了一篇愚公移山的故事,这个故事讲了: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90多岁叫愚公的老人,他家屋前有两座太平和王屋的大山挡了愚公们的外出,他们每一天外出都要爬山,十分辛苦,于是愚公就下决定把这两座大山移走,然后叫上全家人来帮忙,有人说愚公,你这么大岁数了移不了这两座山的,愚公说:“我死后还有我的儿子和孙子,儿子生儿子,孙子生孙子没有尽头,但是这山还是这么大,总有一天会把它铲平的。”这篇故事告诉我们,如果遇到困难只要我们坚持和努力必须能克服困难的,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一样,就像妈妈常说的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愚公应对两座山都不怕,我们不能被作业题给难倒。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一铲,两铲……

一筐,二筐……

我合上《话说成语》眼前不禁浮现出愚公率领儿孙们在山脚下穿梭忙碌的身影,我为愚公精神所感染。

《愚公移山》的故事,对我们教育很深,我要努力学习,正向书里所说的那样只要有雄心壮志和坚定不移的精神任何学习上的困难都是能够战胜的!

有关《愚公移山》翻译范本五

议论文愚公当移山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面对强大的敌人,面对重重的困难,面对矛盾、挫折与考验。咱们都会选择当迎难而上的愚公,而不是灰溜溜搬家的弱者。

矛盾不可回避,如果你今天说有高山险阻,明天你就会说又洪水阻塞,后天你还会说有外族竞争。不要以变通为借口,因为“移”与“搬”两个字就决定了你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方向。

想想看,我们都经历了十年寒窗跃龙门的高考检验;都经历了新训的漫长涅槃;都经历了冬训的摸爬滚打;都经历了岗位的成长历练。面对困难,挑战困难,移走困难。军人身上,中华儿女身上无不实实在在诠释着移山精神。

这山可以是太行、王屋,也可以是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矛盾。但还是那句话:“移”与“搬”两个字就决定了你在面对困难时所选择的态度和方向。

愚公移山是一种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是一种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是哲学中量变积累促成质变飞跃的真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不少愚公,都不乏移山精神。抗日战场上,面临外敌入侵,国将不国的境地,中华儿女唱出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解放战场上,对视反动派的剥削统治,解放军吹响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角。朝鲜战场上,面对边疆战火蔓延,最可爱的`人们喊出了:“雄赳赳,气昂昂,抗美援朝保家乡!”

中华民族是有着面对外敌面对高山血战到底的决心!为什么?因为我们爱着脚下这片热土。家乡、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让!更不要说是搬家。搬家意味着妥协、搬家意味着逃避、搬家意味着背叛。军人誓词里的最后一句大家都没有忘记吧?决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中国!

是的,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时,朋友你会选择移走侵略者还是搬家去当阿凡达?

没错,如今我们推倒了三座大山翻身做主。

我们为冲破家门口欧美国家的经济、军事封锁而进行改革开放。我们在通往共产主义社会的漫长曲折道路代代传承、奋斗开掘。移山可以用挖掘机,可以用山炮,但态度必须是积极面对矛盾,方向必须是直面正视困难。西部待开发、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哪个不比移山给力?南斗系数哪个不比移山小?高山险阻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就更需要家乡人去开发、去改造。

搬家搬哪里去?连家门都出不去往哪里跑?退一步讲,搬哪里去才满意?困难与矛盾是永远存在的,逃不了也躲不掉。秦灭六国时六国也是因为只要搬家,矛盾就不存在了。可结果呢?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而火不灭。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息安寝,然起视四境则秦兵又至矣。故只有背水一战、团结、恒心才是王道。成大事,需要用时间去考验。省时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故只有量变生质变才是真理。我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大家都会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去直面生活中的困难,解决困难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s("content_relate");

【议论文愚公当移山】相关文章:

愚公移山议论文09-26

论愚公移山优秀议论文精选07-04

愚公移山议论文(精选24篇)11-25

愚公又移山作文02-07

愚公移山议论文(愚公移山议论文600字有志者事竞成)12-20

愚公移山作文11-07

愚公移山的贵州作文04-11

愚公移山初中作文09-14

关于愚公移山的作文09-06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有关《愚公移山》翻译范本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wenancehua/cehuafangan/1685364212142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