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案策划 > 策划方案 > 有关余光中《乡愁》赏析怎么写(5篇)

有关余光中《乡愁》赏析怎么写(5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有关余光中《乡愁》赏析怎么写(5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余光中《乡愁》赏析怎么写一

诗一样的充满跳跃联想的语言是《听听那冷雨》的最大特色。作者在文中超多动用了迭字句。文章开始,就对雨作尽情的描绘: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一句就写出雨的'形声。之后他跳跃联想,写道:······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雨伞撑着······这句奠定了整篇一种“忧伤”的基调。立刻,他大胆想象:整个中国整部中国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向这样下着雨。此时,我窒息般地感觉到余光中内心那种深深的乡愁以及爱国情怀。

本文恰似一首长诗,字字句句,充满令人惊奇的诗的意象。作者笔下的雨时而是“黑白片子”,时而是“宋画”,时而是“一滴湿漉漉的灵魂”,时而是“温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凭非凡的才力和卓越的想象力,把乡愁化为种种意象,而意象又于作者的某段人生遭遇及心灵历程相连相融。可谓情丝和雨丝交织。

余光中用诗样的语言对雨进行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感觉进行描述,字里行间,古诗韵味俯拾即是,例“牧童遥指”,“剑门细雨渭城轻尘”,“杏花春雨江南”。爱好古典文学者看本文,时时会心一笑。而喜爱现代风格的读者也不会失望,例“雨是潮潮湿湿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一句,已令许多所谓的现代诗人汗颜。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没有音乐味,何能成为作家?同样,思想不深邃,更是不成作家。余光中将思想完美融入语言,正如他所说: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和文字相遇,美如盐撒于烛,会喷出七色的火花。我读书,常爱划句,但是读《听听那冷雨》,竟然摘不下一句,因为每一句话都这么美。

文坛宿耆柯灵说:《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这也许能够帮忙我们对中国文字和现代文学的表现力增加一点信心,也就应承认这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领域中,算是别辟一境。评论毫无过奖,也深刻公道。

有关余光中《乡愁》赏析怎么写二

ok3w_ads("s005");

余光中系台湾著名作家,当代学贯中西的学者和诗人,作品风行海峡两岸,尤其为大学生和青年读者所喜爱。“右手写文,左手写诗”,兼长翻译与评论,著作颇丰,获奖之多难以计数。其家庭生活也非常和美,为世人所仰羡。
2002年5月19日晚,在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晚会上,被母校授予客座教授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教授,朗诵了他的诗作《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广泛流传于海峡两岸的名篇,把晚会气氛推向了高潮。在热烈的掌声里,台上的余光中与台下的夫人范我存眼眶都湿润了。哦,南京,魂牵梦萦的古都,是余光中与范我存爱情开始的地方。
在台湾和大陆,笔者曾三次采访余光中教授及其夫人。他们伉俪情深,4个女儿是他们最得意的作品。余光中为“四千金”起名珊珊、幼珊、佩珊、季珊,整个一串珊瑚礁。余光中戏称余家是“女儿国”。正是美丽而多情的熏陶,给了余光中更多的男子汉的感觉,也给了他许多生活的情趣和写作的灵感。



1956年,余光中与范我存在台北举行婚礼。这年余光中28岁,范我存比他小3岁。他们的母亲是堂姐妹,因此他们是远房表亲。他们相识已经10年了,从常来常往的亲友,到挚爱文学的知已,再到山盟海誓的恋人,他们走过了纯真的难忘岁月。“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似乎是命运的安排,余光中的初恋情人,就是范我存。在余光中的诗文中,有一个甜美的爱称叫“咪咪”,引起许多人的联想与猜测。其实“咪咪”不是别人,乃是范我存的小名。说起来好笑,抗战结束后,随家人逃难四川的余光中返回南京,与范我存一家初遇,还以为她叫范咪咪呢。当初,余光中和范我存这对年轻人谈诗论文,大有知音之感。他给她寄来学生自办的文学刊物,上面印着余光中翻译的拜伦诗,信封上端端正正地写着收信人的姓名,就是范咪咪。家里人都叫她咪咪,余光中也跟着叫,他根本不知道她的大名是什么,也没有想到应该问一问。
余光中的母亲孙秀君是江苏武进人,在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福建永春当教师,在那里结识了担任永春县教育局长的余超英。于是,这个江南女子嫁给余超英。后来,余超英一家搬到了南京。1928年,余光中在南京出生,因为孙秀君再没有生育,余光中就成为余家的独生子。
余光中深爱自己的母亲,曾跟母亲逃难,有过生死相依的经历。那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入侵,9岁的余光中成为“太阳旗下的流亡孩子”。余超英跟着所在机构撤往武汉,孙秀君领着余光中等家人躲到常州老家。1939年初,接到余超英的来信,孙秀君携余光中乘船绕道香港,穿越南境内到昆明、贵阳至重庆,才和余超英相聚。
在孙秀君的身上,余光中感到了母性的伟大。日本飞机的轰炸,交通工具的简陋,食宿条件的恶劣,以及一路上饱受惊吓,少年余光中经常咳嗽,不停发烧,如果不是母亲的沉着与坚韧,他的小命早就丢掉了。而瘦弱的母亲油灯下扎鞋的身影,是余光中永远忘不掉的。
孙秀君出于对儿子的爱,开始并不赞成这门亲事。因为范我存曾因患肺病休学在家,她担心娶一个有病的媳妇,会拖累儿子。余光中是个孝子,他考大学时,曾被北京大学与南京金陵大学同时录取,孙秀君怕北方有战事,路上不安全,不让余光中到北大,余光中就上了金陵大学外文系。在终身大事上,余光中既不是顺从,也不是顶撞,而是耐心地说服母亲。
不急于结婚成家的余光中,终于化解了母亲的顾虑。孙秀君毕竟是个开明的知识女性,很早就把范我存当成自家的女儿了。范我存进了余家,孙秀君本来还在考虑,如何照顾媳妇的身体,没想到范我存很能干,忙里忙外,动作麻利,与家人相处融洽,很快就成了婆婆治家的得力助手。
“没有煤气,还得烧煤球,很麻烦。”范我存对笔者说起当年的感受,“哪一个像我这样的家庭主妇,都不是事先学好了再做的,只能是边学边做,都是从不会到会。”家务事再忙,范我存也要抽出时间,做余光中的第一读者,参加余光中的新诗朗读会和新书发布会,这个习惯保持至今。
那时的余光中文思喷涌,正在台湾文坛上崭露头角。1957年,由余光中翻译,范我存帮着誊抄的《梵谷传》(梵谷,大陆亦译凡高)出版成书。1958年6月,长女出生了,余光中欣喜万分,给女儿起名珊珊。这是因为他到了30岁才做了父亲,也是因为他母亲只有他这个独子,早就希望余家添个小孙女,这是一个“姗姗来迟”的人生结晶。
这一年端午节刚过,母亲孙秀君突然病重住院。在珊珊满月前6天,孙秀君去世,给余光中以沉重的打击。他无比哀伤,写下了祭母的诗篇《如魂的短笛》:“小小的骨灰梦寐在落地窗畔,伴着你手栽的小植物们。归来啊,母亲,来守你火后的小城……”
也就在余光中料理完母亲丧事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机会,“亚洲协会奖金”推荐他赴美深造。去不去呢?他很犹豫。他还没有从丧母的哀痛中挣脱,而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这一走实在放心不下。他跟范我存商量,范我存倒是很痛快:“当然要去啊,为什么不去?”在妻子的鼓励眼神中,余光中又感受到母亲的那种坚定和沉着。女人,你的名字不是弱者!



1958年10月,余光中飞越重洋到美国爱荷华大学进修文学创作、美国文学和现代艺术。次年,他取得艺术硕士学位。因为家里走不开,范我存不能像其他人那样到美国“陪读”。他饱尝相思之苦,只能借助妻子、女儿和家人的照片,排解无尽的牵挂。
余光中最关注的,是门口那个墨绿色的信箱。他急切盼望收到漂洋过海的一封封家书,捎来范我存诉说的所有生活细节。他曾写下许多诗寄给爱妻,其中一首《真空的感觉》写道:“世界被草状云薰得很热/而我很怕冷,很想回去/躺在你乳间的象牙谷底/睡一个呼吸着安全感的/千年小寐。而两旁/具有古埃及建筑美的圆锥体/对峙着,为我屏/时间的风沙”
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余光中以范我存作为女主角,写下了许多爱情诗。爱情又是神奇的,范我存的身体也出现了奇迹,她先是在结婚后身体大为好转,当生了孩子后就完全地康复了。原本就美丽清秀的她,更加光彩照人。她照顾老人,抚养孩子,辅佐丈夫,成为了家里的支柱。
美国的条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祖国。余光中拿到学位,就回到了台湾。他担任大学的教职,还兼任着台湾笔会的会长,一部又一部新作出版,一个又一个稿约跟来。编辑催得太紧,他恨不能变成“千手诗人”。偶尔,脾气甚好的余光中也会发牢骚:“我又没欠人家的钱,怎么老是追着像讨债似的呢。”
范我存对笔者说:“那时他忙起来,可以连着几天关在书房,对你不理不睬,好像天塌下来都要由我自己去挡。刚开始我也不适应,后来觉得他的创作确很重要,也就谅解他了。”
余光中忙归忙,只要有空,就会和范我存一起逗女儿。他还给珊珊记日记,记下女儿的有趣事。这是长女的荣耀,因为后来余光中事多了,女儿也多了,其他孩子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台湾天热,幼小的女儿穿着小木屐,在屋里地板上跑来跑去,余光中写了首《小木屐》的诗,朗朗上口,充满童趣,后来还被人谱成歌,在电台播放,大受好评。
余光中深爱母亲,从母亲身上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而在妻子那里,他感到了另一种女性之美。余光中戏称:妻子在婚前是个“瘦水仙”,婚后变成了坚强的“袋鼠妈妈”。先后出生的四姐妹有时闹成一团,他们做父母的不是严词训斥,而是从中发现生活乐趣。余光中后来把家庭感受收入了笔端:
“为了女婴灵秀可爱,幼稚可哂,我们笑。受我们笑容的启示,笑声的鼓励,女婴也笑了。女婴一笑,我们以笑回答。女婴一哭,我们笑得更多。女婴刚会起立,我们用笑鼓励。她又跌坐在地,我们用笑安抚。”
余光中写下的精彩文字,很为余家“女儿国”自豪:“四个女婴马戏团一般相继翻筋斗来投我家,然后是带爬、带跌、带摇、带晃,扑进我们张迎的怀里--她们的童年是我们的‘笑季’。”
笔者采访时,余光中笑道:“那时我是家里惟一的男人,女儿扎着小辫,张开她的胳膊,摇摇晃晃地扑到我的怀里来。不像后来,她们的眼光坐在你身边,老往门那边看,因为有她的男朋友在按门铃。”
1964年,余光中应邀赴美国讲学。范我存在妥善安置家事之后,带着长女珊珊和幼珊,飞到芝加哥与余光中团聚。余光中终于免于单身之苦,有了像样的中餐和温暖的家庭,而且可以开车载着家人外出游玩了。
余光中早就有学开车的意愿,可是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在台湾时,老师辈的文学大家梁实秋就告诫他:“千万不要在美国开车,诗人怎么可以开车?”余光中不以为然:诗人怎么不可以开车?公职在身的父亲天天坐三轮车上班,听说他在美国学车,赶快写信来劝阻。余光中向范我存说了他的逻辑:“与其把生命交托给他人,不如握在自己手里。”
范我存相信余光中,也支持他考上执照,再攒钱买了辆白色的“道奇”车。有了车,空间大为开阔,余光中跑了美国的很多地方。等范我存带着女儿到美国,他就成为一个车夫加向导,领着全家从中西部到东部周游美国。“从此不管长途短途,都不用再自言自语,可以滔滔不绝地跟3个女人解说美国风光了。驾车一年半,就跑了2万英里。”
范我存很快就胜任美国的主妇之职,7岁的珊珊进入当地的公立小学就读。余光中每天的任务,是开车送女儿上学,不管头天加班多晚,都得起个大早。到冬天下雪了,余光中像其他的美国爸爸一样,扛着铁锹到家门口去铲雪,铲出一条路来,再把车开出去。虽然只有两年,珊珊结交了金发、棕发的孩子做朋友,英语进步飞快,再回到台湾,英语就成了她的强项。



1969年,余光中应美国教育部之邀,再赴科罗拉多州任教育厅外国课程顾问并兼客座教授。次年,范我存率4个女儿来到美国。此时珊珊12岁,幼珊11岁,佩珊9岁,季珊5岁,都进了当地的公立学校念书。相对台湾的教育环境,美国的学校像是乐园。再没有晚上作不完的功课,白天考不完的试。和中国孩子比起来,美国孩子“好玩”多了。
然而,老大珊珊在初中感到了吃力。虽然她的英语还算不错,可是所有的课程全都用英语,不光程度加深,还增加了生物、数理等内容,一时有些跟不上。余光中劝女儿别急,他来当家庭教师。晚上其他姐妹可以玩耍,珊珊就得打开课本,听爸爸解释课文,把每堂课弄明白。
那段旅美的读书生涯,是余家“千金”经常怀念的日子。“那时爸爸早上开车,送我们去上学。汽车上,我们听着收音机里传出的音乐,说说笑笑,一下子就到学校了。印象最深的是冬天,外面冷得不得了,车窗外的世界一片雪白,可是坐在车里的感觉却很温暖。”
开车接送女儿是余光中的“专利”,其他的,他就极少过问,而女儿居然也觉得没什么,好像她们生来就归妈妈管。有时候,范我存觉得愤愤不平:“哎,你怎么从来不关心孩子的功课啊?”余光中一脸无辜地说:“她们上学,为什么要人管哪,我从前念书还不是自己念,念书本来就是靠自己的嘛!”
1974年,余光中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出任该校中文系教授,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余光中一家也搬到了香港的沙田。他的教学顺利,创作丰收,妻子女儿全在他身边,余光中感叹这是人生的最大幸福。眼见呀呀学语的小丫头,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女子,余光中百感交集。
在香港期间,余光中写下了《我的四个假想敌》一文,记录了余家的一片温馨:“好多年来,我已经习于和5个女人为伍,浴室里弥满着肥皂和香水气味,沙发上散置皮包和发卷,餐桌上没人和我争酒,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戏称他的‘吾访庐’为女生宿舍,也已经很久了,做了女生宿舍的舍监。”
女儿终究要恋爱,要成家。父母舍不得,却又希望女儿幸福,得到美满的爱情。余光中的这篇散文一经发表,就不胫而走,受到海峡两岸读者的推崇,这是因为他写得很朴素,也很真实,写出了天下父母之心。
香港沙田的余家,是热闹的,也是美好的。余光中最喜欢的,是大家平时各自忙碌,晚间带着各自的收获,坐在一起共享美餐。余光中有感而发:“你们知道吗?这是我们家最美好的时光了,这样的日子,以后不会再有。一散之后,全家要共聚一堂,共此灯光,就难了。”
女儿正是无忧无虑的年龄,叽叽喳喳地乐个不停,都说父亲是“杞人忧天”。然而诗人的预感是准确的。只不过相隔几年,4个女儿像小鸟一样长大,不再栖息在父母的呵护下,陆续飞出了余家之巢。她们去台湾就学,到美国深造,沙田小家庭的天天相聚,成为余光中笔下的回忆了。
1985年,余光中应高雄中山大学之邀,出任该校文学院院长。余家迁居高雄西子湾,4个女儿都考入大学,并留学国外,家里只有余光中与范我存“留守”。父母与女儿的关爱与思念,时常靠电话线传递。不过,打电话给女儿,或者女儿打电话来家,都是范我存说的多,他反而说得很少。
长女珊珊觉得,她们成人以后,父亲更善于把情感倾注于笔端,不善于当面表述了,即便是对于自己的女儿。“奇怪啊,我们跟爸爸很久不见,应该有很多话说,可是每次见到面,才说几句就没了。”
其实余光中对于女儿的爱埋藏得很深。他告诉笔者:“小时候也会领着她们玩的,大了以后不一样,她们跟母亲讲知心话多一点。”他从不干涉女儿的自由,希望她们婚姻美满。不过在女儿面前,他什么话都不问,却会向范我存间接打听。女儿的私情向母亲倾诉,余光中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熟悉余光中的人都说,他虽然是外文系,又教了一辈子外文书,骨子里仍然是中国的读书人。他在文章中把女儿的恋人叫做“假想敌”,那只是表达他对女儿的特殊的爱,在生活中他对于女婿或准女婿,从来没有架子,把他们当做一家人。他尊重女儿的选择,也不会给年轻人施加什么压力。
当三女佩珊的婚姻出现红灯之时,余光中的态度是开明的,他不介入孩子的是非纠葛,只是祝他们各自走好。在佩珊办理离婚手续前,女婿特地来看望余光中夫妇,还带了一瓶酒来,与长辈道别。余光中没有说一句难听的话,很真诚地对他说:“是我们没有福气,失去你这半子。”
如今,余光中夫妇早已做了外公外婆。尽管4个女儿学什么,父母都听其自然,但她们都很争气,学有所长。余光中告诉笔者,4个女儿有两个在国外,两个在台湾。长女珊珊在美国堪萨斯大学修完艺术史后居住纽约,已是一对儿女的妈妈。次女幼珊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返回高雄中山大学任教,留在父母身边。三女佩珊是留美的行销学博士,返台后应聘在台中东海大学授课,时常可以回家看看。小女季珊留法学广告设计,余光中所译王尔德的《理想丈夫》,封面设计就出自她手。
余家书香门第,4个女儿都落笔千言,艺术感觉极佳,遗憾的是没有一个继承父业。余光中笑着说:“她们太懒。”女儿们却不同意,自有她们的理论:“我们再怎么写也写不过爸,所以干脆不写啦。”台湾某大报举办文学奖,三女佩珊曾想参加,可是她看到评审专家的名单,余光中赫然在前,她把自己的文章压了下来。“就因为爸爸是评审,我只好放弃了。”
常言道:人过三十不学艺。范我存不信。还在余光中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文学系当教授时,女儿已经长大,范我存和朋友结伴赏玉,探究古玉成色,成了玉器行家。到高雄后渐渐在圈里有了名,朋友开班授课专门请她讲玉。古玉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涉及历史学、地质学、古典文学等多种知识,范我存潜心钻研,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大受学员的欢迎。
高雄市立美术馆征招义工,范我存也去报了名。她没有透露身份,等录取后上任了,馆长才知道她是余光中的夫人,感到过意不去。她却不以为然,这跟余光中有什么关系呢,是我愿意的啊。陪同余光中回到南京,他们一起参观南京博物馆,范我存边看边问边记,像学生那样认真。
她说:“美术馆的义工是帮忙站馆,提醒观众注意。一天三班轮流排,每个展览都要去。你得查资料,怎么让没接触过展览内容的观众感兴趣。义工中也有大学教授、社会人士做公众事业。美术馆需要有这样一批人,提高地区的文化水准啊。”
其实余光中是喜欢家里热闹的,最好是他和太太各忙各的,饭桌上能说说话,到晚餐是全家的节日。范我存走出家门,投入社会活动,他也会感到孤单,但他支持妻子,因为妻子为家庭牺牲得太多:“我的生活很简单。一个丈夫如果嘴刁的话,做太太就麻烦了,一定要怎样怎样。我又不好吃,她做什么菜,我就吃什么菜,也单纯。年纪大了,也不会想吃山珍海味。生活尽量简单朴素。余下的时间看看书,听听音乐会,参加一些文化活动。”
余光中与范我存都喜欢旅游,从世界各地到祖国山川,他们相伴远行。范我存是个摄影爱好者,难得她心态不老,配备着全套的摄影器材,从傻瓜相机、专业相机到小型摄像机,走到哪拍到哪,成了余光中的专职摄影师。当他把散文集《隔水呼渡》送给笔者留念时,说的不是文字,而是照片,他告诉说:“我的书里的照片,大都是她帮我照的。”
至于女儿,尽管成家立业,在余光中眼中仍然是孩子。他不善于当面表扬女儿,但哪个女儿有了值得赞赏的事,他会背着女儿,跟他的朋友说,颇有为父的自得。从母亲、妻子再到女儿,余光中独享“女儿国”的绵绵深情,体悟女人生命之中闪烁着母性的光辉。余光中有段“余氏推理”:“不喜欢小孩子的人一定有问题,不喜欢小孩子的女人我不会喜欢。”余光中的诗文名扬海内外,洋溢着真善美的异彩,谁能说,不是余家“女儿国”的润泽呢?
(责编 关山越)

相关热词搜索:和他女儿国余光中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有关余光中《乡愁》赏析怎么写三

余光中,洛夫,郑愁予的诗歌特点比较

余光中,洛夫,郑愁予都是台湾重要的诗人和散文创作者,作为20、30年代出生的重要作家,他们的文字彰显了时代的良知。

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洛夫(1928- ),原名莫洛夫,世界华语诗坛泰斗,台湾最著名的现代诗人,素有“诗魔”之称。1928年出生于湖南衡阳市衡南县相市乡,1949年离乡去台湾,1996年移居加拿大。2001年又凭借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04年获北京(新诗界国际诗歌奖)的北斗星奖。曾被评为中国十大诗人,并排首位。洛夫写诗、译诗、教诗、编诗五十余年,著作甚丰,出版诗集《时间之伤》《灵河》(1957)、《石室之死亡》(1965)、《众荷喧哗》(1976)、《因为风的缘故》(1988)、《月光房子》(1990)、《漂木》(2001)等三十一部,散文集《一朵午荷》、《落叶在火中沉思》等六部,评论集《诗人之镜》等五部,译著《雨果传》等八部。

郑愁予(1933——2006),现代诗人。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随父至台湾。从此一直住在台湾,其诗中贯穿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另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羞的婉约情韵,这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重要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ⅰ》《燕人行》《雪的可能》《莳花刹那》《刺绣的歌谣》《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14种诗集。《郑愁予诗集ⅰ》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

(一) 余光中诗歌诗歌

从诗歌蕴含的情感来谈:余光中的诗歌充满了别离伤感色彩,同时充分体现了他的恋国之情。可以说余先生具有非常强烈的大我情怀。他对国家的忠心与情感在他的文字里面已见分晓。无论是《漂给屈原》还是《夜读》再到《乡愁》充满了诗人那伤感而悲壮的情感历程。诗人情感的外露在诗歌平实无华的的文字中展现无遗。在诗人的诗歌中,处处蕴含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命运的双重关系。

从诗歌的格律来谈:余光中先生的有些诗歌是非常讲究格律的,他的诗歌格律不是句句押韵,而是情感的互渗,在他的诗歌里可以找到整个情感流动的脉络历程。

从诗歌用字方面来谈谈:余光中先生诗歌,文字简洁、易懂,简洁的文字里蕴含了丰富的感情,这也是诗人写诗歌的成功之处。先生的用字可以说的信手拈来,但在诗人的组织下却成了情感丰富,意义深刻的抒情诗歌,这不得不叫人佩服。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

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如《漂给屈原》、《戏李白》;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如:、《乡愁》、《夜读》、等等。情感真切,读之令人深深感动。

从诗歌蕴含的情感谈

(二) 洛夫诗歌

洛夫的诗歌早期比较深邃和黑墨,这是很多评论家都这样认为的,而我认为,洛夫诗歌秉承了湖南人的天性,天性烂漫,富于智慧。他的诗歌充满了孤独感和超越感的可能。他在其诗歌中浓重地抹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读之令人为之一振,他的诗歌有新的技巧和情感寄托方式,我认为这是洛夫诗歌成功之一。洛夫先生后期的诗歌就更倾向于情感的直泄。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感动统统付诸于其诗歌之中。无论是其《时间之伤》《灵河》《石室之死亡》还是到《边界望乡》。都包含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色彩。

从诗歌的格律来谈:洛夫诗歌在格律上的运用,我认为不是很明显,换一句话说,在洛夫先生的诗歌里,格律已经不再重要,而是诗歌技巧本身的巧妙运用。诗人不在关心格律,而更大程度的关心诗歌本身蕴含的情感情感之外的东西。作为一个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更加讲究的是大气的磅礴,直泻千里的豪迈以及情感的宣泄,我想这在洛夫先生的诗歌中都是很好的印证。

从诗歌用字方面来谈谈:洛夫诗歌的文字运用,我认为是非常成功的,他的文字与余光中先生相似之处就在于运用平实无华的文字构建他们的情感天地,我认为这是给当下桥柔造作的时代的一个有力的反击。他们俩都回归了文字本来的质朴与内涵。从他的文字中,我们能够读懂他那厚重的情感,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学习的地方。

洛夫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诗坛誉为“诗魔”。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如此评称:“从明朗到艰涩,又从艰涩返回明朗,洛夫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他对语言的锤炼,意象的营造,以及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乃得以奠定其独特的风格,其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可能无出其右者。”吴三连文艺奖的评语对他更为肯定:“自《魔歌》以后,风格渐渐转变,由繁复趋于简洁,由激动趋于静观,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成熟之艺术已臻虚实相生,动静皆宜之境地。他的诗直探万物之本质,穷究生命之意义,且对中国文字锤炼有功。”

洛夫和余光中一直被世界华文诗坛誉为双子星座,洛夫的《边界望乡》和余光中的《乡愁》是他们情感分量最重的诗篇之一。

(三)郑愁予诗歌

从诗歌蕴含的情感谈:关于郑愁予先生,很多评论家认为他是一个“情歌王子”都认为他写的情诗是非常成功的。如果说从郑先生诗歌的情感来分析的话,我认为,他不仅仅关注的是个人情歌,用他的话说,他是跑个很多地方、历练丰富的人,他的诗歌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了,而更多的是重视一路的心历路程。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瞰见他的情与理的完美和洒脱。以这样的思路,我认为,诗人郑愁予的诗歌较之就更为多元和深沉。

从诗歌的格律来谈:郑愁予先生的诗歌格律,我认为也是比较笼统的,作为情感的宣泄者的他,同样更加重视的是情感的表达,而非格律的铺排,这点我想三位诗人都具有共通性。我认为郑先生更加重视的是诗歌所要表达的内涵,诗歌所肩负的责任,这点在其诗歌中很明晰。

从诗歌用字方面来谈:郑先生的诗歌,我认为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字如用心,每个字、词都能很好地表达诗人所要的情感状态。他的用字细腻却又有力量。隐晦却深远,是需要很用心去品读和思考的。《错误》这首诗是郑愁予──也是新诗──的最佳作品之一。愁予诗风,一向轻美如轻音乐,他的爱情诗更是清新婉约:“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杨牧:“自从现代以后,中国也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学写他们的‘现代感觉’,但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

我想,他的作品最打动人、最能引起共鸣的地方,莫过一个“情”字,郑愁予爱情诗的重要特色,不是以华丽的词藻取胜,而是以内在的情感动人。他的诗歌的情感是格外的自然和真实。

作为一个小辈,我认为用我的力量来写三位大家是很肤浅和冒犯的事情。对于文坛三位大家,我想我还是读不透和读不全的。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远远高于我的文字。我是想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我的一点敬意罢了。

s("content_relate");

【余光中,洛夫,郑愁予的诗歌特点比较】相关文章:

余光中写散文的特点10-30

余光中的诗歌《乡愁》10-29

余光中的思乡诗歌11-19

余光中的诗歌介绍11-19

余光中的诗歌大全05-10

徐志摩的诗歌特点09-08

温庭筠的诗歌特点05-26

乡愁余光中诗歌09-25

余光中《乡愁》诗歌07-18

有关余光中《乡愁》赏析怎么写四

见它从打印机中滑出,为何今日打印机的效率如此之低,总是迟迟不将这好文章吐出,煞是让人有点为之所急。所幸,这三张半的文字终被我获取。一拿到手便反复地看了三四次。回回感觉不同次次回味有异。实有种无法释手之感。

初读此文,就被余光中先生的博学所倒,也许这些博学几乎所有的大家都知晓。这米氏父子、五陵少年、,但人所具备的文学底蕴却是遮掩不住的。余秋雨的深刻,丰子恺的孩气,叶圣陶的平易近人,总是可以在文章中看出点滴的。

再读《听听那冷雨》,我竟读出了《声声慢》的味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和余光中,所见到的雨,大概是,同一时段的雨吧,但他们的相隔了千年之久,所带来的感受,却是如此相近的。因为中国的雨是千年不变的。就象余光中说过的:蓝墨水字的上面就是汨罗江(待考证)。中国的每样事物大概都有中国五千年的沉淀。所以中国的雨千年来也永远都是滂滂沱沱,淅淅沥沥,清清爽爽新新的。

文中所写,一个方块字,就是一个天地,然也。一个雨字,便是天地的连接,当中的四点,就是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骄傲,中国的思想。中国的雨,它,沉淀了,整个中国。大禹治水,映雪苦读,上方谷雨救司马懿。雨冲出了中国的历史,也将历史冲淡了许多。

三读文章,却读出了一种惋惜之情。文中的古屋听雨,是如何之诗意,如何之惬意啊。听、雨之纤纤细手拂弄着无数黑键啊灰键,把晌午奏成黄昏,听那点点滴滴点点,忐忐忑忑,忐忐忑忑,绵绵潇潇绵绵。一阵冷雨,把冬落成了春,把夏又拂成了秋。而如今,雨点却只能溶在水泥里,雨已成了没有音韵的乐音,瓦的歌唱已成绝响:雨来时,已不再,丛叶嘈嘈切切,不再闪动那湿湿的绿光,鸟声减了,蛙声沉了,虫吟没了。只是叹息,只是后悔,千片万片的瓦响已成了脑海中的一隅思念和回忆。这世间已再没有少年听雨,红烛成昏;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白头听雨,僧庐下了。

这种中国式的惋惜,是一种怀旧,是一种思念,是一种对祖国、对大陆、对家乡的思念。一位老人对大陆统一的期盼!

有关余光中《乡愁》赏析怎么写五

余光中《卢舍那》原文赏读

2014年端午节前夕,著名诗人余光中应邀参加中国(开封)宋韵端午诗会,随后赴郑州、洛阳等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中原诗歌文化之旅。在河图洛书发祥地,余光中流连忘返。博大精深的中原根文化令余光中深深陶醉。端午节当日,余光中游览了龙门石窟,在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前,他对陪同的诗人屈金星讲:“我对洛阳龙门神往已久,卢舍那果然名不虚传!”回到台湾后,86岁的余光中激情难抑,创作了长诗《卢舍那》。这是余光中的创作生涯中,为数不多的一首长诗。本报首发,以飨读者。

想当初江湖满地,鳞鳞蛟龙

大禹疏洪,鬼斧神工

把郁郁磊磊从中劈开

让伊水自在向北面流来

要等多少劫数啊岩壁

才有幸雕磐作龛,刻骨成佛

接受胡汉五体的罗拜

想达摩东来,玄奘西征,一张地图

摊成几千里丝路牵引

才牵来多少队骆驼络绎

驼铃摇醒中亚的岑寂

蹄印纵横,一步一陷坑

早被风沙一层层掩埋

留下斑斑这龙门古迹

上面是柏树林勃勃,天机不改

下面斜行着地质露筋,远看

像一片蜂房参差,近看

有深有浅,各有各的玄秘

只要有佛,那怕只高三厘米

每一壁也自成一龛洞天

两千多神龛供着十万尊佛像

又似在户内,又似在露天

都对着伊河粼粼,坐西

朝东,其中有一龛与天相通

洞里朝廷的气象,巍巍拱着

一佛,二徒,二菩萨,二天王

二金刚;至尊坐镇在中央

左右贤徒是近身的弟子

大弟子迦叶,肃穆苦行僧

阿难多闻善记,廿五载随行

仍然对称,左文殊,右普贤

不乘青狮或白象,只能胁侍

再左右依次是天王,力士

夜叉佝偻在脚底,负重呻吟

如此排场,两侧供奉着谁

谁才配中间坐在主位

除非卢舍那,佛陀的化身

卢舍那,佛陀修炼成正果

华严净满,光明乃能普照

背负着圆光,火焰纹升腾

只见他,宽额丰颊,螺髻高戴

眼睑微垂着慈祥,目光

隐隐,俯接信徒的仰望

至于佛身,通肩的衣纹

弧线疏疏若涟漪展圈

双手已断于岁月,但手势

引据之间,施无畏或与愿

仍可想见。九尊石灰岩像

卢舍那居中,崇逾十七米

嵯峨相当四层的高楼

文殊,普贤十三米,二徒,二天王

二金刚,各为十米,俨如重臣

侍帝王于朝廷,当旭辉

自香山背后凌伊水照来

奉先寺这一窟巨龛,坡半

高据,横阔又纵深,拾长阶

百级而更上,不胜其优势

香客尚不及莲座,抱佛脚

是妄想,攀佛膝更不能

惟卢舍那的眼神将我们

已摄住,那神秘的磁场

降吧,再回神已莫能

史家说,是唐咸亨三年

高宗与武后乾坤共政

起建龙门这浩大的工程

多达二万贯是武后所捐

原是她自己的`脂粉钱

这豪举不免引起了传说

说匠师挥锤敲凿的法相

难免暗传武后的风姿

三年后,神工终毕于一龛

耳长近二米,只算是常规

但眉弯新月,杏眼修长

几乎要入鬓,竟双倍于唇宽

几令我忘记俯临吾身

是佛陀的报身,而非才人

妙手的雕师啊,雌雄同体

竟叠合了天人于一瞬

武则天姓武,性却近文,施政

叵测,临朝却露出真性

在龙门东山建寺落成

率众臣方顶礼,忽嗅到

芬芳袭人,为山多香葛

名山为香山,并命众臣

赋诗以志庆,先成者赏锦袍

左史东方虬最先,即得袍

领赏回席未定,宋之问

继献所作,文采可观

武则天读而悦之,即刻

夺回东方虬手中锦袍

改赐了次交的宋之问

千五百年前,如此奇女子

自为天下所不容,政体

伦理,都被她一扫而开

徐敬业兵起,骆宾王草檄

理直气壮,数尽了她的罪名

道观,佛堂,后宫,前殿

才人,昭仪,皇后,周帝

任由她出入,来去

龙子龙孙,任由她废立

男女之大防,任由她取舍

欲断唐祚,却尊李耳为真经

杀人不怯,却自命弥勒降世

天纵聪明,兼容这许多矛盾

十恶不赦,偏如此爱才知人

能诗能文,遗作竟不传后

惊世骇俗,遗容竟托佛相

而不朽。可惜我来迟了

迟来了足足十五个世纪

啊不,与此人同朝共代

未必能避灾:哀哉!善哉!

但隔着时光如伊水迢迢

伊水不回头而青山长在

功过且归历史,名胜等待远客

象教自能推佛法,色空何曾空

都说大乘西来,此乃东方美

之典型,想起了米罗女神

同样可惜都缺了双臂

别具不完美之美,想起

蒙娜丽莎,不知要瞒些什么

笑意盈盈神秘到现今

想起菩萨来中土,空净之中

常含着一涟笑意,解严了

眼神与唇态,像难以捉摸

(佛曰不可说)的倒影

偶然,历史也会眨一眨眼睛

难说究竟是有意或无心

祖籍福建永春,母乡江苏常州,1928年生于南京,抗战时期在重庆读中学。先在南大与厦大就学,后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59年获爱奥华大学文艺硕士。曾任台北师大、政大外文系教授,1974至198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任教。1985年迄今定居高雄,在台湾中山大学任教。现任该校荣休教授。擅诗、散文、评论、翻译,称为其“四度空间”。出版专著逾60种。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入大陆及台港之语文课本。1992年起,常回大陆讲学,曾获颁20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并任北京大学与澳门大学之驻校诗人、作家。

(来源:光明日报)

s("content_relate");

【余光中《卢舍那》原文赏读】相关文章:

余光中的《卢舍那》赏析09-30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原文11-06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原文+赏析10-02

贾平凹《说话》原文赏读09-23

贾平凹《天马》原文赏读09-22

贾平凹《真品》原文赏读09-22

贾平凹《敲门》原文赏读09-21

贾平凹《文竹》原文赏读08-14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原文及赏析08-27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原文品读11-24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有关余光中《乡愁》赏析怎么写(5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wenancehua/cehuafangan/16856547101537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