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案策划 > 营销策划 > 2023年洛神赋翻译及原文

2023年洛神赋翻译及原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23年洛神赋翻译及原文

微信扫码分享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2023年洛神赋翻译及原文一

ok3w_ads("s005");

顾恺之,字长康,小名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义熙中为散骑常侍。博学有才气,工诗赋,尤善丹青。师于卫协。笔法如春蚕吐丝,初见甚平易,且亏形似,细视之六法兼备,传染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晕饰,运思精微,襟灵莫测。虽寄迹翰墨,其神气飘然,在烟霄之上,不可以图画间求。象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被画界尊奉为中国画家四祖之首。
单说顾恺之的“画绝”,其画绝就绝在传神。他善画人物,却往往在画成之后好几年都不点出此人的眼睛。后人称赞顾氏之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连东晋著名宰相、“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亦赞叹其称道:“自苍生来未之有也。” 顾恺之的作品无真迹传世。流传至今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均为唐宋摹本。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也有突出成就,今存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画论。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
顾恺之传世之作《洛阳赋图》为其观三国曹魏时建安著名文人、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写《洛神赋》这篇著名文学作品后有感而画的。传说曹植少时曾与上蔡(今河南汝阳)县令甄逸之女相恋,后甄逸之女被嫁给其兄曹丕为后,而甄后在生了明帝曹睿后又遭谗致死。曹植在获得甄后遗枕后感而生梦,因此写出《感甄赋》以作纪念,明帝曹睿将其改为《洛神赋》传世。而洛神是传说中伏羲之女,溺于洛水为神,世人称作宓妃。把甄后与洛神相提并论,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甄后的怀念和寄托。《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
先说明一下,在顾恺之那个时代,中国绘画是不讲透视和比例关系的,而是采用一种感觉经验中积淀的对重要表现对象的拔高扩大处理。比如重要人物就画得比次要人物要高大,以突出重要人物的神情及衣着。《洛神赋图》也不例外。
洛水边的恋情原作描述的是诗人情场受挫,未能与所爱的人结合,而通过神话寓言,在想象的空间中让自己与洛水边美丽的仙女洛水神相遇,以释放自己对失去情人的伤怀和思念。此卷很好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在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原作所传达的思想。它是书画境中的另一种毫不逊色的《洛神赋》。
此情难禁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初见之后,整个画卷中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
《 洛神赋图》此卷以横卷全景式场面,描绘《洛神赋》赋文内容中故事发展的全过程。大致分以下几段情节和场面:
(一)画卷开始,描绘曹植从京师归来,经跋山涉水,日已西沉,这时人疲马乏,在洛水畔歇息。曹植来到洛水之滨,立於柳荫下,面对滔滔洛水和西沉红日,意志萧散,神情恍惚,若有所思地举目远望。忽然,仿佛看见一位美丽的女子在山边水际徘徊,这就是洛水之神宓妃。她头梳高髻,手执羽扇,体态窈窕,轻风拂起长长的衣带,回首顾盼此岸的曹植。
(二)随着赋文内容的发展,在山水林木间,洛神形象反复出现,描绘出洛神与南湘二妃娥皇、女英嬉戏遨游的各种动态。
(三)曹植在五位侍从的陪同下盘坐柳荫方榻上,左手按膝,右手微举,意态郁郁寡欢,似在倾吐衷肠。面前洛神侧身站立,回首顾盼曹植,一种欲行又止,欲言未言的神情。
(四)洛神乘鸾即将离去,曹植由三侍从陪同在洛水岸边的柳荫下依依惜别。
(五)洛神乘六龙去车在神话中的动物青龙、白虎、鲸、鲵的护卫下腾云而去。洛神坐在云车间仍回首顾盼。
(六)神女既已离去,曹植只能遗情想象,顾望情愁,但希望洛神「灵体」的再现,於是乘着轻舟而上溯追赶,却看不到洛神的踪影,只有坐在洛水边在侍从和烛光的陪伴下直到天明。最後,只好命仆夫驾车怏怏回转东阿。
而《云东以载》可一窥东晋画家顾恺之所创造的“高古游丝描”之真容。图中有大量的对于云和水的写照,画家所勾描的对于水的势态的描绘,有时舒展自如,有时平滑光洁,有时荡漾回旋。总之,画家笔下不同的水势、水态、水性千变万化的组合,使这种种波涛律动的江浪之美又与画中人物的惊讶、激动、惆怅、流连烘托成一体,影响着画中气氛,将画家的情绪传染给观者,使观者一同受到感染,可谓高明之笔。 顾恺之在《洛神赋图》中还根据曹植的《洛神赋》中文字的描绘,创造了许多神仙和奇禽异兽。实际上,这些神兽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完全是画家凭想象将多种动物的特征融合成一体而画出的视觉形象。如他画出的海龙就长着一对长长的鹿角、马形脸、蛇的颈项和一副如羚羊般的身体,他画的怪鱼也长着一只豹子一样的头。它们虽然奔驰在江水之上,却没有飞溅的水花,就如同腾飞于空中一般。这种高古的绘画技法,烘托出了画面的热闹,增强了故事的传奇性和神秘感。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千年流逝,古画做古。昔人不在今天我们再也不能一睹那传奇画卷的魅力。只能通过古人的摹本来了慰心愿。可惜,可悲,可叹。

相关热词搜索:洛神赋顾恺之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2023年洛神赋翻译及原文二

1.洛神:传说古帝宓(fú)羲氏之女溺死洛水而为神,故名洛神,又名宓妃。

2.黄初:魏文帝曹丕年号,公元220—226年。

3.京师:京城,指魏都洛阳。

4.济:渡。洛川:即洛水,源出陕西,东南入河南,流经洛阳。

5.斯水:此水,指洛川。

6.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传为宋玉所作的《高唐赋》和《神女赋》,都记载宋玉与楚襄王对答梦遇巫山神女事。

7.京域:京都地区,指洛阳。

8.言:语助词。东藩:东方藩国,指曹植的封地。黄初三年,曹植被立为鄄(juàn)城(即今山东鄄城县)王,城在洛阳东北方向,故称东藩。

9.伊阙:山名,又称阙塞山、龙门山,在河南洛阳南。

10.轘(huán)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

11.通谷:山谷名。在洛阳城南。

12.陵:登。景山:山名,在今偃师县南。

13.殆:通“怠”,懈怠。一说指危险。烦:疲乏。

14.尔乃:承接连词,于是就。税驾:停车。税,舍、置。驾,车乘总称。蘅皋:生着杜蘅的河岸。蘅,杜蘅,香草名。皋,岸。

15.秣驷:喂马。驷,一车四马,此泛指驾车之马。芝田:种着灵芝草的田地,此处指野草繁茂之地。一说为地名,指河南巩县西南的芝田镇。

16.容与:悠然安闲貌。阳林:地名。

17.流眄:纵目四望。眄,斜视。一作“流盼”,目光流转顾盼。

18.精移神骇:神情恍惚。骇,散。

19.忽焉:急速貌。思散:思绪分散,精神不集中。

20.殊观:少见的异常现象。

21.岩之畔:山岩边。

22.援:以手牵引。御者:车夫。

23.觌(dí):看见。

24.“翩若”二句:翩然若惊飞的鸿雁,蜿蜒如游动的蛟龙。翩,鸟疾飞的样子,此处指飘忽摇曳的样子。惊鸿,惊飞的鸿雁。婉,蜿蜒曲折。这两句是写洛神的体态轻盈宛转。

25.“荣曜(yào)”二句: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松树。荣,丰盛。曜,日光照耀。华茂,华美茂盛。这两句是写洛神容光焕发充满生气。

26.“仿佛”二句:时隐时现象轻云遮住月亮,浮动飘忽似回风旋舞雪花。仿佛,若隐若现的样子。飘飖,飞翔貌。回,回旋,旋转。这两句是写洛神的体态婀娜,行动飘忽。

27.皎:洁白光亮。太阳升朝霞:太阳升起于朝霞之中。

28.迫:靠近。灼:鲜明,鲜艳。芙蕖:一作“芙蓉”,荷花。渌(lù):水清貌。以上两句是说,不论远远凝望还是靠近观看,洛神都是姿容绝艳。

29.秾:花木繁盛。此指人体丰腴。纤:细小。此指人体苗条。

30.修短:长短,高矮。以上两句是说洛神的高矮肥瘦都恰到好处。

31.“肩若”二句:肩窄如削,腰细如束。削成,形容两肩瘦削下垂的样子。约素,一束白绢。素,白细丝织品。这两句是写洛神的肩膀和腰肢线条圆美。

32.延、秀:均指长。颈:脖子的前部。项:脖子的后部。

33.皓:洁白。呈露:显现,外露。

34.“芳泽”二句:既不施脂,也不敷粉。泽,润肤的油脂。铅华,粉。古代烧铅成粉,故称铅华。不御,不施。御,用。

35.云髻:发髻如云。峨峨:高耸貌。

36.联娟:微曲貌。

37.“丹唇”二句:红唇鲜润,牙齿洁白。朗,明润。鲜,光洁。

38.眸:目中瞳子。睐(lài):顾盼。

39.靥(yè):酒窝。辅:面颊。承权:在颧骨之下。权,颧骨。

40.瓌:同“瑰”,奇妙。艳逸:艳丽飘逸。

41.仪:仪态。闲:娴雅。

42.绰:绰约,美好。

43.奇服:奇丽的服饰。旷世:举世唯有。旷,空。

44.骨像:骨格形貌。应图:指与画中人相当。

45.璀粲:鲜明貌。一说为衣动的声音。

46.珥:珠玉耳饰。此用作动词,作佩戴解。瑶、碧:均为美玉。华琚:刻有花纹的佩玉。琚:佩玉名。

47.翠:翡翠。首饰:指钗簪一类饰物。

48.践:穿,着。远游:鞋名。文履:饰有花纹图案的鞋。

49.曳:拖。雾绡:轻薄如雾的绡。绡,生丝。裾:裙边。

50.微:轻微。芳蔼:香气。

51.踟蹰:徘徊。隅:角。

52.“于是”二句: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纵体,身体轻举貌。遨,游。

53.采旄(máo):彩旗。采,同“彩”。旄,旗竿上旄牛尾饰物,此处指旗。

54.桂旗:以桂木做旗竿的旗,形容旗的华美。

55.攘:此指挽袖伸出。神浒:为神所游之水边地。浒,水边泽畔。

56.湍濑:石上急流。玄芝:黑色芝草,相传为神草。

57.“余情”二句:我喜欢她的淑美,又担心不被接受,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振荡,形容心动荡不安。怡,悦。

58.“无良媒”二句:没有合适的媒人去通接欢情,就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微波,一说指目光。

59.诚素:真诚的情意。素,同“愫”,情愫。

60.要:同“邀”,约请。

61.信修:确实美好。修,美好。

62.羌:发语词。习礼:懂得礼法。明诗:善于言辞。这句意指有很好的文化教养。

63.抗:举起。琼珶(dì):美玉。和:应答。

64.“指潜川”句:指深水发誓,约期相会。潜川,深渊,一说指洛神所居之地。期,会。

65.眷眷:依恋貌。款实:诚实。

66.斯灵:此神,指宓妃。我欺:即欺我。

67.交甫:郑交甫。《文选》李善注引《神仙传》:“切仙一出,游于江滨,逢郑交甫。交甫不知何人也,目而挑之,女遂解佩与之。交甫行数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弃言:背弃承诺。

68.狐疑:疑虑不定。因为想到郑交甫曾经被仙女遗弃,故此内心产生了疑虑。

69.收和颜:收起和悦的容颜。静志:镇定情志。

70.申:施展。礼防:礼法,礼能防乱,故称礼防。自持:自我约束。

71.徙倚:留连徘徊。

72.“神光”二句:洛神身上放出的光彩忽聚忽散,忽明忽暗。

73.竦(sǒng):耸。鹤立:形容身躯轻盈飘举,如鹤之立。

74.椒途:涂有椒泥的道路,一说指长满香椒的道路。椒,花椒,有浓香。

75.蘅薄:杜蘅丛生地。流芳:散发香气。

76.“超长吟”二句: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超,惆怅。永慕,长久思慕。厉,疾。弥,久。

77.众灵:众仙。杂沓:纷纭,多而乱的样子。

78.命俦啸侣:招呼同伴。俦,伙伴、同类。

79.渚:水中高地。

80.翠羽:翠鸟的羽毛。

81.南湘之二妃:指娥皇和女英。据刘向《列女传》载,尧以长女娥皇和次女女英嫁舜,后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往寻,自投湘水而死,为湘水之神。

82.汉滨之游女:汉水之女神,即前注中郑交甫所遇之神女。

83.“叹匏瓜”二句:为匏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匏瓜,星名,又名天鸡,在河鼓星东。无匹,无偶。牵牛,星名,又名天鼓,与织女星各处天河之旁。相传每年七月七日才得一会。

84.袿(guī):妇女的上衣。猗(yī)靡:随风飘动貌。

85.翳(yì):遮蔽。延伫:久立。

86.凫:野鸭。

87.“凌波”二句:在水波上细步行走,溅起的水沫附在罗袜上如同尘埃。凌,踏。尘,指细微四散的水沫。

88.难期:难料。

89.“转眄”句:转眼顾盼之间流露出奕奕神采。流精,形容目光流转而有光彩。

90.“气若”句:形容气息香馨如兰。

91.屏翳:传说中的众神之一,司职说法不一,或以为是云师,或以为是雷师,或以为是雨师,在此篇中被曹植视作风神。川后:传说中的河神。

92.冯(píng)夷:传说中的水神。

93.女娲:女神名,相传笙簧是她所造,所以这里说“女娲清歌”。

94.“腾文鱼”二句:飞腾的文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腾,升。文鱼,神话中一种能飞的鱼。警乘,警卫车乘。玉銮,鸾鸟形的玉制车铃,动则发声。偕逝,俱往。

95.六龙:相传神出游多驾六龙。俨:庄严的样子。齐首:六龙齐头并进。

96.云车:相传神以云为车。容裔:即“容与”,舒缓安详貌。

97.鲸鲵(ní):即鲸鱼。水栖哺乳动物,雄者称鲸,雌者称鲵。毂(gǔ):车轮中用以贯轴的圆木,这里指车。

98.沚:水中小块陆地。

99.“纡素领”二句:洛神不断回首顾盼。纡,回。素领,白皙的颈项。清扬,形容女性清秀的眉目。

100.交接:结交往来。

101.盛年:少壮之年。莫当:无匹,无偶,即两人不能结合。

102.“抗罗袂”二句:举起罗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抗,举。袂,衣袖。浪浪,水流不断貌。

103.“悼良会”二句:痛惜这样美好的相会永不再有,哀叹长别从此身处两地。

104.效爱:致爱慕之意。

105.明珰:以明月珠作的耳珰。

106.“虽潜”二句:虽然幽居于神仙之所,但将永远怀念着君王。潜处,深处,幽居。太阴,众神所居之处。君王,指曹植。

107.“忽不悟”二句: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不悟,不见,未察觉。所舍,停留、止息之处。宵,通“消”,消失。蔽光,隐去光彩。

108.背下:离开低地。陵高:登上高处。

109.遗情:留情,情思留连。想象:指思念洛神的美好形象。

110.灵体:指洛神。

110.上溯:逆流而上。

112.长川:指洛水。

113.耿耿:心神不安的样子。

114.“揽騑辔”二句: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騑(fēi),车旁之马。古代驾车称辕外之马为騑或骖,此泛指驾车之马。辔,马缰绳。抗策,犹举鞭。盘桓,徘徊不进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3年洛神赋翻译及原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wenancehua/yingxiaocehua/1685515711147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