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秘资料 > 办公表格 > 哈姆雷特经典独白分析

哈姆雷特经典独白分析

文豪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哈姆雷特经典独白分析

微信扫码分享

[ 摘 要] “To be, or not to be” 段落是莎士比亚名 剧 枟哈姆雷特枠 之中的著名 独白。 关于它的内 涵与 意义, 一直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本文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这一独白进行详细的解析, 希望可以找到一条理解它的途径。一方面, 从整体的角度出发, 将其放置在生成独白 的整体语境之中进行分析; 另 一方面, 从文本本身 出 发, 对其进行结构分析, 找出各层次之间的结构关联性和互动意涵。

[ 关键词] 文本分析; 语境分析; 结构分析

[ 中图分类号]  I106.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8 -4649 (2012) 03 -0046 - 04

“To be, or not to be” 段落是莎士比亚名剧 枟哈姆雷特枠 之中的著名独白。 但是关于这一独白的含义与作用一直是莎评界争论的焦点。 英国有句谚语 “ 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句话用在对“to be, or not to be” 独白的理解上也同样适用vswenku。

众多的观点归纳起来,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认为它是关于 “生存还是死亡” 的哲学思辨。 赫赫有名的爱尔兰莎士比亚专家马龙是 “生存还是毁灭” 说的创立者和奠基人。 他首先提出: 哈姆雷特正在作应该继续活下去还是应该结束自 己生命的决定。 一个半世纪之后, 英国的权威莎评家 A? C? 布雷德利肯定了马龙的诠释并进一步明确指出: “在这段独白中, 哈姆莱特想的根本不是自 负的重任。 他是在权衡自 杀的利弊。” 此后, 威尔逊更大胆地假设, “哈姆雷特每天都有自 我毁灭的冲动”。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观点, 认为 “to be, or not to be” 是关于 “忍受还是反抗” 的现实思考。 例如,19 世纪的莎评家爱德华? 多顿认为, 王子正在考虑他积极向罪恶斗争的计划 ( 杀死克劳迪斯, 替父王报仇) 是继续实施下去还是就此罢休。 在他之后的理查兹认同了多顿的看法, 并提出独白的开首行吐露了哈姆雷特杀死克劳迪斯的意向。

那么, 到底该如何理解 “to be, or not to be” 的意义指向呢? 它所指的到底是 “生存或者毁灭”, 还是 “忍受或者反抗”? 又或者是另有所指? 要想得到真相, 我们必须回到独白本身, 对它进行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是结构主义之后所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方式, 是针对 “ 一个具有意义的整体”, 如新闻报道、 文学作品、 电影、 海报等, 做出解析或意义阐释。 相对于传统的内容分析, 文本分析更强调将文学作品逐一拆解, 观察文本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联性和互动意涵, 然后挖掘其潜在意义, 从而得出评述性的说明。 对 “to be, or not to be” 独白段落进行文本分析, 一方面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 将它放置在生成独白的前后文、 相关情境以及文化背景之中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 要从文本本身出发, 进行结构分析, 找出各层次之间的结构关联性和互动意涵。

语 境 分 析

语境一词, 原本是语言学的概念, 后来被引入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 同时意义发生转变。 文学批评中的 “语境” 指的是, 意义产生的领域或范围。 语境分析, 就是要把一个特定文本放置在产生它的前后文、6 4相关情境以及文化背景之中, 考察它的意义生成。 因而, 语境分析强调的是一种认识论上的整体主义。 也就是说, “一个命题只有在语言游戏的语境中才能成为一种运动”。

对 “to be, or not to be” 独白段落进行语境分析, 就是要研究这一独白段落的出处、 发生的时间、 地点、 参与者, 并结合前后剧情再现其文学风貌。 纵观 枟哈姆雷特枠 全剧, 主人公的大段独白有 6 次之多。“to be, or not to be” 独白是第五次独白, 出现在第三幕第一场。 这一时间刚好是剧情发展的转折点。 从戏剧情节的发展来看, 这段独白发生在 “戏中戏” 开始之前。 从哈姆雷特的所处的境遇与情感体验来说,正处于他理想幻灭之后, 对世界重新认识的时期。 从这两条线索出发理解 “to be, or not to be” 独白, 我们可以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意义阐释。

从哈姆雷特的遭遇与体验来说, “独白” 发生在哈姆雷特父亲死亡后两个月 。 在这两个月 中, 哈姆雷特的生活、 情感、 境遇、 对世界的看法等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此之前, 他是 “快乐王子”。 在此之后, 他变成了 “忧郁王子”, 将世界看做 “ 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结合”。 父亲死亡; 母亲改嫁; 克劳迪斯是杀父的凶手; 奥菲莉亚也不能避免情欲的引诱。 面对一个与人文主义信念格格不入的 “颠倒混乱的时代”, 哈姆雷特的精神陷入了极度的危机之中, 流露出忧郁与绝望。 人类不是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吗? 为什么常常陷入低贱的本能情欲中不能自 拔? 正义为什么不能战胜邪恶? 既然人在本体上是恶的存在, 那么 “为父报仇”、 “ 重整乾坤” 又有何意义? 如果人生没有意义, 何不 “早早抽身离去”? 但即使用一把小刀结束了生命, 谁又能预知在死后世界会有何种经历? 一想到在死后要坠入一片虚无的世界, 灵魂得不到安宁, 这又使他心头升腾起对死亡的莫名恐惧。 于是, “ 生存还是毁灭”, 这个经久不绝的痛苦的声音, 就在他的灵魂深处奏响了。 因此, 从这一层面看, 这段独白表达的应该是哈姆雷特对于世界的总体性困惑, 并由此生发出对于善与恶、 真与伪、 美与丑、 光明与黑暗、 文明与野蛮等一系列形而上问题的思考。

但是从戏剧情节的发展来看, 则会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解释。 在鬼魂告诉他克劳迪斯就是谋杀的凶手后, 哈姆雷特一直无法印证这一说法。 于是, 在伶人进宫后, 哈姆雷特将谋杀的事件改变成了戏剧, 准备试探克劳迪斯。 与此同时, 克劳迪斯也因哈姆雷特突然装疯, 预感恶行败露, 引起警觉, 遂利用奥菲莉亚与哈姆雷特相见, 从中窥探真情, 采取对策。 正义和邪恶的双方都积极行动起来, 进入短兵相接阶段。 这段著名的独白恰恰就发生在 “戏中戏” 开始前的两三个小时。 那时, 伶人都在做演出的准备。 无所事事的哈姆雷特在独自 一人时, 陷入沉思, 道出那段著名的独白。 显然, 在这个关键时刻, 他所思考的必然是与即将采取的行动有关的问题: “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 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 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 这两种行为, 哪一种更高贵?” 也就是说, 到底应该默然忍受、 苟且偷生呢? 还是挺身反抗、 壮烈而死? 从这个角度看, “to be, or not to be” 的疑问是关于之后实际行动的疑问。从以上的分析, 我们看出, 无论是 “生存还是死亡” 的思考, 还是 “忍受还是反抗” 的思考, 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结 构 分 析

“To be, or not to be” 独白共 33 行, 可以看做一首独立的诗歌。 按照其内在逻辑, 可以分为四部分。

“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

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

在奋斗中结束了 一切,

这两种行为,

哪一种是更勇敢的?”

这是独白的第一部分, 可以看作是问题提出的阶段。 在独白一开始, 哈姆雷特就直接提出了两个问题: “生存还是毁灭” 以及 “忍受还是反抗”。 关于哈姆雷特为什么要提出这两个问题, 我们在语境分析里已经做过详细的解释, 这里不再累述。 需要注意的是, 从结构层面来看, 在问题提出的阶段, 哈姆雷特7 4

高 黎. 哈姆雷特经典独白分析 [ J]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3) .仅仅是将两个问题并置, 但并没有做出价值判断。 也就是说, 他并没有指出哪一个问题更重要、 更有价值。 然而这种并置本身, 也显示了这两个问题之间的确存在着关联性, 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接下来进入独白的第二部分:

“死了 ; 睡着了 ;

什么 都完了 ;

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

我们心头的创痛,

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

都可以从此消失,

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死了 , 睡着了 ,

睡着了 也许还会做梦;

嗯, 阻碍就在这儿:

因为当我们摆脱了 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

在那死后的睡眠里,

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

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在这一段, 哈姆雷特将死亡比喻为睡眠, 从正反两个方面假设了死后的情形。

那么, 首先有第一个疑问: 哈姆雷特为什么会想到死亡的问题呢?

这其实还是由 “忍受还是反抗” 这一问题生发出来的。 默然忍受就意味着放弃反抗, 也就意味着放弃复仇、 不杀克劳迪斯, 那么就能够得到生存的机会, 但却必须忍受 “人世的无涯的苦难”。 挺身反抗则意味着继续复仇的计划, 寻找机会杀死克劳迪斯。 也就是说, 挺身反抗意味着复仇, 复仇意味着行动, 而行动意味着死亡。 因此, 当哈姆雷特在 “忍受还是反抗” 这两种现实行为中选择后者的时候, 他就很有可能联想到这一行动的后果———死亡。 因此, 这个时候, 他展开对死亡的想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于是也就有了第二个疑问: 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

对于这个问题, 哈姆雷特通过正反两种情况的想象进行了回答。

第一种情形就是: 死亡如同睡眠, 那是最好的情形。 在人死之后, 一切心头的创痛、 不可避免的打击, 都会随之消失。 这样, 死亡就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但紧接着, 他又对自 己的假设提出质疑。 睡眠中会做梦。 那谁又知道死后会做什么梦呢? 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人是否会因为现世的罪恶而受到惩罚呢? 这一系列的问题哈姆雷特无从回答。 死后世界的不可预知, 引发了哈姆雷特对于死亡的恐惧。 从这一刻起, 哈姆雷特就开始了犹疑、 不安、 焦虑、 迷惘。 与此同时, “忍受还是反抗” 的命题也就转换成了“生存还是毁灭” 的命题。

于是, 独白进入第三部分:

“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

也就是为了 这个缘故;

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

压迫者的凌辱、

傲慢者的冷眼、

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

法律的迁延、

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所换来的鄙视,

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

就可以清算他自 己的一生?

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8 4

高 黎. 哈姆雷特经典独白分析 [ J]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3) .

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

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

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

是它迷惑了 我们的意志,

使我们宁愿忍受目 前的磨折,

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

这一部分是整段独白的高潮。 哈姆雷特运用两个反问, 一连串的排比, 分别对活着和死后的世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评。

首先, 他以七个排比列举了生存之艰难, 压迫者的凌辱、 傲慢者的冷眼、 法律的迁延、 官吏的横暴等等。 这也是他对于人性恶的再一次强调。 也就是我们刚才说过的, 他从克劳迪斯一个人身上的恶, 看到了整个人类的恶。 既然如此, 那么 “一柄小小的刀子” 或者说死亡, 真的能够将所有人类的罪恶赎清吗?

这里, 哈姆雷特从另一个角度否定了死亡的意义和价值。

之后, 哈姆雷特的思绪又转向了对死后世界的探寻: 那是一个 “ 不曾 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 我们看到, 对死后世界的惧怕, 再一次占据了哈姆雷特的所有意识。

从这一段看出, 对于哈姆雷特来说, 无论活着还是死亡, 都不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生存意味着无涯的苦难, 死亡意味着不可预知的恐惧。 因此, “生存还是毁灭” 是哈姆雷特存在的困境, 是他无法选择的两难境地。

但这个问题, 最终还是在第四部分得到了解答。

“这样理智使我们全变成了 懦夫,

决心的赤热的光彩,

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 一层灰色,

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

也会逆流而退,

失去了 行动的意义。”

在这一部分, 对于死亡的恐惧还是占了上风。 他承认 “理智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行动因而失去了意义”。 行动失去意义, 就意味着复仇计划的搁浅。 在之后的剧情里, 虽然 “戏中戏” 已经证明了克劳迪斯的罪行, 但哈姆雷特还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 放弃了好几次可以杀掉克劳迪斯的机会。 因为这个时候, 对于哈姆雷特来说, “行动/复仇” 已经失去了意义。 他最终还是陷入 “生存还是毁灭” 这一涉及人类存在本体性问题的思考中无法自 拔。

结 语

这就是我们对于这段独白的分析。 可以看出, 事实上, “to be, or not to be” 的疑问既涵盖了 “忍受还是反抗” 的现实思考, 同时也包含了 “生存还是毁灭” 的哲学思考。 但二者是逐渐演化、 不断深化的关系。 “生存还是毁灭” 的哲学思考正是 “忍受还是反抗” 的现实思考的深化。

[ 参考文献]

[1] 朱生豪译. 莎士比亚全集 [ 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2] 杨周翰编. 莎士比亚评论汇编 [ 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

[3] 赖干坚. 西方文(www.vswenku.com)学批评方法评介 [ M] .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86.

[4] 秦伊楠, 靳惠玲. 枟哈姆雷特枠 戏剧独白的功能与语用 学解读 [ J] . 世界文学评论.

[5] 袁宪军. 哈姆莱特 “To be, ornot to be” 的隐喻性 [ J] . 外国文学评论, 2007, (2) .

哈姆雷特经典独白分析相关文章:

哈姆雷特读后感

戏剧《哈姆雷特》阅读心得优秀例文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哈姆雷特》导学案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300字(3篇)

1000字高一《哈姆雷特》读后感

读《哈姆雷特》有感500字

《哈姆雷特》简介_名句名段摘抄赏析

哈姆雷特读后感

哈姆雷特读后感

2023年读莎士比亚读后感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读后感800字(4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哈姆雷特经典独白分析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wenmiziliao/bangongbiaoge/102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