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秘资料 > 办公表格 > 最新黄帝内经原文全文范本

最新黄帝内经原文全文范本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最新黄帝内经原文全文范本

微信扫码分享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黄帝内经原文全文范本一

身体作为人的一个具体外观表现,当然是中医的研究对象。而如果能理解《黄帝内经》中的身体观,对于我们学习领悟中医的精髓有极好的帮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内经》与身体观范式,一起来看看吧。

身体是一个人存在的标志。在这个世界上,人和人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经济、民族、思想、意识、精神、地位等,但这些都是外部的差异。人和人更本源的差异体现,应该是人的身体,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本源。医学是和人的身体打交道的,医学的一切行为都指向人的身体。

那么,从这一本源出发,重新认识中医,重新追溯中医发展的本源,重新对隐藏于中医背后的身体进行全新的评价和检视,或许我们对中医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判断。

诞生于几千年前的中医,对“身体”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并形成了系统的“身体”思想。但“身体”是在西方科学语境中诞生的词语,中医并没有关于“身体”的专门概念和专门论述。因此,要用现代西方语境中的词语看待和认识中医,首先要对“身体”的概念进行梳理。

◎什么是身体

“身体”一词是现代色彩非常浓厚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被等同于肉体。按照我们目前的生活习惯和所接受的现代教育,身体多是指具体的形貌,可以通过医学的解剖和现代仪器设备检查的有血有肉的躯体。这一血肉之躯不涉及心、神等问题。显然,这样理解的“身体”并不是我们要研究的。

“身”字的意义很广泛,除了指形体外,更与自我、生命等义相通。体,多指血肉形躯,也有心思之意。身与体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如《管子·君臣下》中有“四肢六道,身之体也”的语句。

其实,在文献经典中,“身”包括血肉形躯,也包括心灵,而且尤其重视心灵的德性。《论语》有省身、正身的说法,《孟子》更是强调修身、守身、诚身、安身,体现了中国哲学中身和心、物质和精神、天和人、人和社会是一体的,而不是二分的。

“身”、“体”两个字连起来虽然在古代文献经典中不多见,但毕竟为现代所常用。在古汉语向现代白话文转化的过程中,单音节词向复合词转换的总体趋势中,出现了“身”、“体”与“身体”词意的差异。

这种差异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身”、“体”是建立在中国古代有机自然观基础上的,是形、神、气、志合一的人的整体,而现代语境中的“身体”是建立在西方近代科学的心物对立为分类原则上,偏重于身体的物理属性。

◎什么是观

“观”,即观看、察看。如,世界观就是怎么看世界,人生观就是怎么看人生。

而其背后,还有更丰富的哲学意蕴:它是所有重要文化活动和文明活动的意义、灵感、动机的无穷源泉,是一种视界对事物的`透视,揭示了事物与这种视界的关系,更是一种理解、评价世界、生活和实在的方式。透过“观”,揭示的是一种思维方法、思维方式,是看问题的思想。

在中国学术思想中,“观”与政治、经济、道德等各方面相联系,涉及政治秩序、社会生活、礼乐制度、伦理等各方面。“观”不单纯是一般的观看、观察,更是观者“观”的同时,反“照”自身。“身体观”的研究就是要“观”身体,而这里有“观”身体什么,如何“观”的问题。

尽管如此,对身体观还是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更确切地说,身体的定义是随研究者的兴趣而变化的,需要我们通过分析他们的思想而得出某个定义。而这种身体的定义,又非常重要。

因为这种定义所体现出来的视角和身体观,不是因为我们可能找到一个单一的定义,而是因为我们找不到一个单一的定义。在整个世界文化中,有各种各样对身体的定义。

◎“黄帝的身体”不同于“盖仑的身体”

西方医学是二元论的身体观,而中医学理论基础《黄帝内经》之身体观的根本特征是身心一体化。

美国学者费侠莉在进行中国医学史的研究中,为了更好地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医学,在《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一书中使用了“黄帝的身体”这一模型来解释“中国的身体”。

这里的“身体”,是宇宙论的而不是生物学上的“身体”。她通过对《黄帝内经》中的气、阴阳和五行的分析,探讨中国人的身体观,并对气、阴阳、五行进行了解释。最后,得出结论:“黄帝的身体”是中国古代宇宙系统的延伸,“黄帝的身体”作为天地人合一的宇宙论模式而广为人知。

为了更好地说明“黄帝的身体”,费侠莉指出了这个“黄帝的身体”不是西方古希腊医学中“希波克拉底的身体”,也不是古罗马医学中“盖仑的身体”。希波克拉底是众所周知的“西方医学之父”,然而,就树立医学规模与学术研究方法的贡献而论,盖仑才是西方医学的奠基者。

盖仑不仅创立了解剖学学科,更重要的是开创了生理学实验,令西方医学的发展逐步剥落了古典医学的哲学思辨部分,转而以实验精神、实证精神为本的科学方法建立现代医学。

盖仑从事解剖研究,专注于探讨形体与功能之间无懈可击的相互符合,惊叹于每一个器官的形状完全体现在其用途上。“盖仑的身体”与“黄帝的身体”所关注的内容完全不同。

研究《黄帝内经》的身体观,不能脱离《黄帝内经》诞生时期的语言环境,也不能脱离产生那一语言的时代思想潮流。这里的“身体”包括了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身体”指血肉形躯之身,广义的“身体”则是统摄了形、神、气、志,是生命整体。《黄帝内经》的身体观有以下四个范式。

◎以气为根本的身体

气,原本是文化哲学概念。在哲学意义上,它具有物质含义。正因为如此,医家把它作为建构中医学理论的工具。医学家们认为,人的身体是由气构成的,人的身体功能也是气,形成了以气为根本的身体观。

“气”在《说文解字》中释为“云气也,象形。”其原始的意义为云气、烟气、雾气、风气、寒气、呼吸之气等气体状态的物质。由这些直接感受到的物质升华发展为哲学上的气,又发展成为气论,如精气论、元气论、气一元论等。

气是中国传统哲学和科学的初始概念,也是贯穿中国学术发展的主要范畴。在《黄帝内经》中,记载各种气名271类,2997个。从生命活动、病因、病机、证侯,到药性、治法、养生,无不贯穿着气的理论,并坚信“善言气者,必彰于物”的理念。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构成自然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气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物质颗粒。人是自然的产物,是天地之气运动变化而产生的。《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就有“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论述。

《黄帝内经》认为,气作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分为阴气和阳气两大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天和地就是整个自然界,由气构成的天地自然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自然界本身的产物,都是以气为基本构成元素的。

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指出:“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大小,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

因此,身体及其生命活动,以及万事万物都是秉承天地阴阳之气的和合作用而产生的。

《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素问·六微旨大论》也指出:“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这些论述,指出了气的运动属性,强调气的运动是气的本性,万物的变化源于气的胜复。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都靠气的推动,气是维持人身体正常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同时又是推动人体各器官生命活动的动力。

此外,人的感觉、思维、情志等精神心理现象,也是气的运动所产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强调的就是精神意识是物质运动产物的观点。

《黄帝内经》的时代,对于致病因素的认识是用“邪气”这一概念来概括说明客观存在的致病因素。邪气是一种“气”,极其细微,人的肉眼无法看到,如《灵枢·贼风》所说的那样:“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故似鬼神。”

这也说明了“气”无形的特点。但“气”又是真实存在的,气的充沛与否、气的运行是否正常协调将导致身体的病理变化。倘若气有虚实,或运行失常,整体或部分脏器的机能活动减弱或者出现障碍,易为邪气所侵而产生疾病。

◎阴阳同体的身体

阴阳学说是先秦两汉时期宇宙论的重要理论框架,它也成为当时医学实践的指导性原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用阴阳的概念命名了身体。

《黄帝内经》从阴阳角度来分析身体,把身体内外表里都用阴阳来命名区分。如男为阳,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上身为阳,下身为阴;人体表皮为阳,皮下为阴;身躯为阳,内脏为阴。

内脏又分五脏六腑,五脏功能在于藏,为阴;六腑功能在于传输,为阳。心理情绪上,激动、兴奋为阳,悲观、低落为阴。病症上,发热为阳,恶寒为阴;亢进为阳,衰减为阴;机体为阴,功能为阳;血为阴,气为阳等等。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云:“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也就是说,自然界虽然变化万千,“万之大不可胜数”,但其根源在于一阴一阳。

根据这样的推理,《黄帝内经》呈现了以阴阳命名的“黄帝的身体”,这是被称为阴阳同体的身体,这里阴阳只作为逻辑和关系的概念,而没有作为象征性的功能来表达。

宇宙万物,在阴阳关系上处于自然平衡状态,要保持人体健康,主要就是调理阴阳,使之平衡。中医的诊断是通过望、闻、问、切所得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辨别阴阳关系,作出诊断。

身体疾病的产生也是分阴阳的,病的外因为阳,内因为阴。病机千变万化,但无非阴阳失衡,治病就是调理阴阳,使之平衡,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具有五行属性的身体

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也是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它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性质的物质构成的,他们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导致了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普遍联系。《黄帝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到医疗实践上,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解释生命活动、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法则。

中医的“藏象学”,即人体的内脏与全身各部位表象的相应关系,从外表的症状可以诊断内脏某一部位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而内脏与五行是一一对应的,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行理论解释了五脏各系统之间的动态关系,强调的是功能而非解剖结构。这让我们看到,考察身体的存在和结构特性,必须遵循五行生克的道理,才能找到掌握和控制这些复杂系统的途径。

◎以经脉贯通的身体

先秦两汉时期,通过阴阳五行学说,人们构建了当时人关于世界图景的理论框架,世界被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之间形成了一个循环互动的大系统。对于身体的研究,当时的人认为身体也是以阴阳五行为系统的一个小宇宙,并以自然界的十二经水来类比人身的十二经脉。

《黄帝内经》认为身体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系统,而这个系统是由经络联系起来的。人体主要经脉有十二条,称为“正经”。十二经脉首尾相连,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

十二经脉所构成的循环系统,把五脏六腑与人体外表联系在一起,把五脏、五官以及全身各部位联系起来,这对于人体疾病诊断、针灸治病都有指导意义。

除了十二经脉外,还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等,他们各自构成局部网络系统,形成小循环。经脉学说反映了《黄帝内经》注重系统性、整体性的特色,在几千年的养生和治病实践中得到验证。

s("content_relate");

【《内经》与身体观范式】相关文章:

《内经》身体观01-16

《内经》身体大局观11-17

《内经》养生观05-18

《内经》长寿养生观11-27

内经之养生观11-24

内经贤人生命观11-20

《内经》治未病观11-13

《内经》中的“六观”01-22

《内经》与天癸11-15

最新黄帝内经原文全文范本二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光辉灿烂,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主要从黄帝开国(建国)算起。孙中山的祭黄帝陵词开首就是“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这个黄帝陵——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黄陵县,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从此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黄帝是这样描写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可见,黄帝从出生到成长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为此,延安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之巅。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誉为“东方麦加”。196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区景色迷人,山麓有建于汉代的轩辕庙,庙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现又新增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陵、庙所在地桥山现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庙内有相传黄帝手植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树。

黄帝陵龙驭阁位于黄帝陵后的高台上,高18米,象征黄帝“驭龙升天”,也是游客登高远眺,观看桥山全貌及周围古城与山川形势的最佳地点。

诚心亭沿中轴线北行即到诚心亭。该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面积约85平方米。歇山顶上,灰布板瓦与筒瓦紧紧相扣,前檐施勾头滴水,四边无墙,栏额下为花格装饰,旋子彩绘。明间南北两侧台基石砌如意踏步,次间、补间外侧有围栏围护。亭柱上书有两幅楹联:“观天地生物气象,读古今经世文章”;“诚朝圣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儿女情”。亭前东南侧有一砖砌壁,上书简介:“历代帝王将相、墨客骚人,现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同胞华侨、外籍华裔,谒拜黄帝时,先要在诚心亭整衣冠,备礼品,平静心情,消除杂念,然后缓步进殿,顶礼膜拜”。

汉武仙台神道尽头,便步入陵园了。陵园四周,顺依山势,修有绵亘不绝的青砖围墙,高1。6米,涂以红色,象征至尊至伟。墙头为红椽绿瓦,古色古香。整个陵园,南北约210米,东西约72米(前宽42米,后宽81米)。陵园门有两个,分立汉武仙台东西两侧。从东门进入陵园,走不了几步,左侧便是一座24米高的夯筑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为明代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池南唐琦书”。此台始建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刘彻“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

“黄帝脚印”石正殿前西南侧有一块传自汉代的“黄帝脚印”石。它出土于黄陵民间传说为“黄帝黄城巽宫”的郭家洼村,1965年移至轩辕庙院内。整块石头约一平方米。青石面上,镌刻有黄帝脚印一双,长0。62米,深约2厘米。民间有向黄帝脚印投硬币或零钱的习俗,以测运气如何?“投向脚印大拇趾运气最好,为大吉大利云云。”

最新黄帝内经原文全文范本三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光辉灿烂,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主要从黄帝开国(建国)算起。孙中山的祭黄帝陵词开首就是“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这个黄帝陵——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黄陵县,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从此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黄帝是这样描写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可见,黄帝从出生到成长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为此,延安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之巅。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誉为“东方麦加”。196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区景色迷人,山麓有建于汉代的轩辕庙,庙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现又新增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陵、庙所在地桥山现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庙内有相传黄帝手植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树。

黄帝陵龙驭阁位于黄帝陵后的高台上,高18米,象征黄帝“驭龙升天”,也是游客登高远眺,观看桥山全貌及周围古城与山川形势的最佳地点。

诚心亭沿中轴线北行即到诚心亭。该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面积约85平方米。歇山顶上,灰布板瓦与筒瓦紧紧相扣,前檐施勾头滴水,四边无墙,栏额下为花格装饰,旋子彩绘。明间南北两侧台基石砌如意踏步,次间、补间外侧有围栏围护。亭柱上书有两幅楹联:“观天地生物气象,读古今经世文章”;“诚朝圣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儿女情”。亭前东南侧有一砖砌壁,上书简介:“历代帝王将相、墨客骚人,现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同胞华侨、外籍华裔,谒拜黄帝时,先要在诚心亭整衣冠,备礼品,平静心情,消除杂念,然后缓步进殿,顶礼膜拜”。

汉武仙台神道尽头,便步入陵园了。陵园四周,顺依山势,修有绵亘不绝的青砖围墙,高1。6米,涂以红色,象征至尊至伟。墙头为红椽绿瓦,古色古香。整个陵园,南北约210米,东西约72米(前宽42米,后宽81米)。陵园门有两个,分立汉武仙台东西两侧。从东门进入陵园,走不了几步,左侧便是一座24米高的夯筑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为明代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池南唐琦书”。此台始建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刘彻“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

“黄帝脚印”石正殿前西南侧有一块传自汉代的“黄帝脚印”石。它出土于黄陵民间传说为“黄帝黄城巽宫”的郭家洼村,1965年移至轩辕庙院内。整块石头约一平方米。青石面上,镌刻有黄帝脚印一双,长0。62米,深约2厘米。民间有向黄帝脚印投硬币或零钱的习俗,以测运气如何?“投向脚印大拇趾运气最好,为大吉大利云云。”

最新黄帝内经原文全文范本四

《黄帝内经》心得体会500字

《内经》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著作,当中论及的许多医学观点是中医学的菁华所在。相信你读完内经之后获益良多。接下来小编分享关于内经心得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参加了辛庄师范行益老师的《黄帝内经》实修入门课程,七天的学习生活,开启了我对生命认知的大门。

从辟谷入手,用七天的时间,在身体上断掉了习以为常的一日三餐,转而用站桩、打坐,满腹经纶读经、刻石呼吸法等等种种方式,为身体疏通和补气。腹腔清理,净化全身,启动了原来对它一无所知的生命的另一套系统,改变了我原以为的辟谷是通过饿肚子来挑战人体生理极限和提升意志力的一系列想法。全程辟谷下来,身体清净,头脑也变得清明。

在心理上,辟谷打破了对断食的恐惧和对食物的依赖,原来生命还可以有如此多样如此广阔的可能性,对自己从前的认知感到十分浅薄和幼稚!从"我当然知道"、到"我可能不知道、我知道的可能不是真相"再到"我真的不知道",这种广袤无垠的开阔性,只需觉察到一点点,即可帮助我改变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困惑,我执一放,生活和谐,心灯一明,无明即破。

从精神上,辟谷带领我从更高一层的维度上了知,种种"贪嗔痴",都是因为自己"需要的不多,而想要的太多",抬头环顾自己的四周自省,我竟然拥有这么多,我想要的一点点,上天以十倍百倍的回报赐予了我,苦难和幸福,都是生命带给我的功课和礼物,心中被感恩充满,喜悦涌动。

真心真诚的面对生命本身,认认真真做人,老老实实生活"!

经过了半年的大量阅读《黄帝内经》,老师终于给我们解经了,当解完一段以后,每个人都站起来发言,而我也深有体会。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两汉年间,在内容上主要以黄帝与岐伯、雷公等人的对话形式展开。下面我来解一小段给大家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呀,大都能活过100岁,而且动作灵活没有衰老的迹象。现在的人,年龄到了50岁上下就动作迟缓有了衰老的迹象,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们大都懂得养生之道,能够效法天地间的阴阳变化来调节自己,饮食有规律,不过分操劳,所以能活到100岁。现在的人就不同了,他们拼命地喝酒,任意地妄为,过份地生气,贪图享乐,起居没有规律,所以到了50岁左右就衰老了。”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从小很努力用功读书,事业一番风顺,而且从不做坏事,是一个好人,可他也只活到了65岁。他死后很不服气于是去问上帝,上帝帮他一查原来他能活到102岁,那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他平时的时候不注意调养自己,饭不好好吃,觉不好好睡,很容易生病,所以到了晚年就没有长寿,但如果他从小就保养自己的话,那他就能活过百岁。其实自己能活多久的寿命,关键看你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好的习惯和乐观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要注意四季气候的变化对自己的影响。

希望大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发脾气,善待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希望所有人都能够长寿!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障碍正在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这是人类所面临的新一轮疾病的挑战。

在综合医院许多科室,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那些心理障碍患者反复就医、反复检查,却得不到及时正确地识别和有效地治疗,饱受经济和病痛的双重折磨,同时也造成医疗资源的很大浪费。由于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综合医院的诊疗工作中,心理障碍的识别和治疗并没有引起医生足够的重视。

《内经》整体观中提出“形神合一”的观点,形神问题可理解为身心关系问题。其一方面认为形为神之本,“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另一方面认为神为形之主。神本于形,同时也反作用于形,“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说明“神”可以直接影响“形”,决定“形”的存亡,如“心怵惕思虑,则伤神,伤神则恐惧自失,破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抑郁、焦虑、恐惧情绪太过伤及所藏之神,神伤则会时时恐惧,不能自主,久而大肉削瘦,毛皮憔悴,气色枯夭。

内经》中很多思想和现代西方的心理学中的很多理论不谋而和,证明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我们可以从中医理论对身心疾病做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增加对身心疾病的识别能力和治疗率。

最新黄帝内经原文全文范本五

黄帝内经白话文:疏五过论

黄帝内经的疏五过论主要传达了什么意思呢?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呢?

黄帝说:深远啊!道之远大幽深,好象视探深渊,又好象迎看浮云,但渊虽深,尚可以测量,迎看浮云,却不到其边际。圣人的医术,是万民学习 的榜样,论栽人的志意,必有法则,因循遵守医学的常规和法则,审查医事,为万民的辅助,所以医事有五过和四德,你知道吗?雷公离开席位再拜回答说:我年幼小,蒙昧无知,不曾听说过五过和四德,虽然也能从病的症状和名目上来比类,但只是虚引经义而已,心理还不明白不能回答。

黄帝说:在未诊病前,应问病人的生活情况,如果是先贵后贱,虽然没有感受外邪,也会病从内生,这种病叫“脱营”。如果是先富后贫,发病叫做“失精”,由于五脏之气留连不运,积并而为病。医生诊察这种病,病的初期,由于病不在脏腑,形体也无改变,医生常诊而疑之,不知是什麽病。日久则身体逐渐消瘦,气虚而精无以生,病势深重则真气被耗,陽气日虚,因洒洒恶寒而心怯时惊,其所以病势日益深重,是因为在外耗损了卫气,在内劫夺了营血。这种病即便是技术高明的医生,若不问明病人的情况,不知其致病的原因,更不能治愈,这是诊治上的第一个过失。

凡欲诊治疾病时,一定要问病人的饮食和居住环境,以及是否有精神上的突然欢乐,突然忧苦,或先乐后苦等情况,因为突然苦乐都能损伤精气,使精气遏绝,形体败坏。暴怒则伤陰,暴喜则伤陽,陰陽俱伤,则使人气厥逆而上行,充满于经脉,而神亦浮越,去离于形体。技术低劣的医生,在诊治这种疾病时,既不能恰当地运用泻治法,又不了解病情,致使精气日渐耗散,邪气得以积并,这是诊治上的第二个过失。

善于诊脉的医生,必将病之奇恒,比类辨别,从容分析,得知其病情,如果医生不懂得这个道理,他的诊治技术就没有什麽可贵之处,这是诊病上的第三个过失。

诊病时须注意三种情况,即必须问其社会地位的贵贱,及是否曾有被削爵失势之事,以及是否有欲作侯王的妄想。因为原来地位高贵,失势以后,其情志必抑郁不伸,这种人,虽然未中外邪,但由于精神已经内伤,身体必然败亡。先富后贫的.人,虽未伤于邪气,也会发生皮毛憔枯,筋脉拘屈,足痿弱拘挛不能行走。对这类病人,医生如果不能严肃地对其开导,不能动其思想改变其精神面貌,而一味的对其柔弱顺从,任其发展下去,则必然乱之而失常,致病不能变动,医治也不发生效果,这是诊治上的第四个过失。

凡诊治疾病,必须了解其发病初期和现在的病情,又要知其病之本末,在诊脉问证时,应结合男女在生理及脉证上的特点。如因亲爱之人分离而怀念不绝,致情志郁结难解,及忧恐喜怒等,都可使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医生如不知道这些道理,还有什麽诊治技术可言。尝富之人,一旦失去财势,必大伤其心神,致筋脉严重损伤,形体虽然依能够行动,但津液已不再滋生了。若旧伤败结,致血气留聚不散,郁而化热,归于陽分,久则成脓,脓血蓄积,使人寒热交 作。粗律的医生治疗这种病,由于他不了解病系劳伤脓积,而多次刺其陰陽经脉,使其气血更虚,致身体懈散,四肢转筋,死期已不远了,医生对此既不能明辩,又不问其发病原因,只是说病已危重,这是粗律的医生,此为诊治上的第五个过失。

上述的五种过失,都是由于医生的学术不精,人情事理不明所造成的。所以说:圣人的治病,必知自然界陰陽的变化,四时寒暑的规律,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经脉之陰陽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治病之所宜,能周密祥审人情事理,骒有诊治之常道,从病人的贵贱贫富,区分其体制裁及发病的各自特点,问其年龄之长幼,知其性情勇怯之理,审察病色出现的部位,以知其病之本始,并结合四时八风正气及三部九侯脉象进行分析,所以他的诊疗技术是全备的。治病的道理,应重视病人元气的强弱,从其元气的强弱变化中,探求其病,如果求之不得,其病便是在陰陽表里之间。治病时应遵守气血多少及针刺深浅等常规,不要失去取穴的理法,能这样来进行医疗,则终生可不发生差错。如果不知取穴的理法,而妄施针石,可使五脏积热,痈发于六脏。若诊病不能祥审周密,便是失常,若能遵守这些诊治法则,自会与经旨相明,能通晓《上经》、《下经》之义,及如何揆测度量陰陽的变化,诊察奇恒之疾和五脏之病,而取决于明堂之色,审知疾病的始终等道理,便可随心所欲而遍行于天下。

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循经守数,按循医事,为万民副,故事有五过四德,汝知之乎?雷公避席再拜曰:臣年幼小,蒙愚以惑,不闻五过与四德,比类形名,虚引其经,心无所对。

帝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脏腑,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

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陰,暴喜伤陽,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愚医治之,不知补写,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此治之二过也。

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也。

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病不能移,则医事不行。此治之四过也。

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余绪,有知余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何术之语!尝富大伤,斩筋绝脉,身体复行,令泽不息,故伤败结,留薄归陽,脓积寒灵。粗工治之,亟刺陰陽,身体解散,四支转筋,死日有期,医不能明,不问所发,唯言死日,亦为粗工。此治之五过也。

凡此五者,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也。故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陰陽,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守数据治,无失俞理。能行此术,终身不殆,不知俞理,五脏菀熟,痈发六腑。诊病不审,是谓失常,谨守此治,与经相明。《上经》、《下经》,揆度陰陽,奇恒五中,决以明堂,审于终始,可以横行。

s("content_relate");

【黄帝内经白话文:疏五过论】相关文章:

黄帝内经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10-29

黄帝内经白话文:气穴论10-24

黄帝内经白话文:经络论10-24

黄帝内经白话文:厥论10-19

黄帝内经白话文:痿论10-19

黄帝内经白话文:痹论10-19

黄帝内经白话文:风论10-19

黄帝内经白话文:咳论10-18

黄帝内经白话文:疟论10-17

最新黄帝内经原文全文范本六

内经的学术价值

《内经》比较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学术思想,它是中医学理论的渊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内经的学术价值,欢迎阅读。

《内经》诞生于两千年前,它的问世,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而且数千年来一直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和推动中医学术发展的准绳。历史已经推演到21世纪,现代医学的飞跃发展,推动了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当前我们重新审视这部古老的经典,它的学术价值又在哪里呢?

在世界医学史上,曾经有过多种传统医学,如希腊、罗马、印度、埃及、阿拉伯等。但是经过漫长的历史,除中国的传统医学得到了延续外,几乎全部沦为民间医学,或者出现了断层现象。而中国的传统医学,虽然经历磨难,却一枝独秀,不仅得以延续,而且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这在世界医学史上是令人深思的。其中原因除了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疗效外,就是因为她拥有一整套独特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在《内经》问世以前的医学,尚处于较为零星的不成系统的医疗经验积累的阶段,尚无理论可言。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诸子媛起,百家争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到战国时代,出现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学派,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学术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为医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内经》作者自觉地吸收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哲学思想,作为理论的支柱,并与医疗经验进行有机地结合,使之升华,形成了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学说及疾病防治学说,为中医学奠定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这也是中医学术发展历千年而不衰,而且在世界传统医学中独树一帜的根本原因。埃及人曾经创造过叹为观止的医学成就,但自从公元前332年埃及被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以后,它的文化和传统医学便开始希腊化。此后又随着罗马的阿拉伯人的人侵,埃及文化先后融化到基督教文化及汇人伊斯兰文化圈内,只留下金字塔、木乃伊供人凭吊。

印度传统医学也曾经有丰富的内容,约于公元前1500年,受到雅利安人人侵后,也遭到了毁灭。

古希腊―罗马的医学曾经随着它的国家的繁荣而盛极一时,后来由于内部原因导致外敌人侵,文化先后中断,而它的传统医学在近代西医学发展之后,遭到遗弃和散佚,它和阿拉伯医学几乎全部被取代了。

中医学之所以得以延续至今,真正的魅力在于二:一是它的医疗实用价值,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是它有着一套至今魅力不减的理论体系的指导,这些理论的学术价值仍然不可低估。自《内经》之后,中医学术虽然代有发展、流派纷呈,医学著作汗牛充栋,然而追溯这些学说、流派、著作的渊源,无一不是导源于《内经》。

《内经》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遵循着同一自然规律。

《内经》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自然界充满气,气又可分为阴气和阳气,阴气(即地气)与阳气(即天气)的结合和交互作用形成了人体。《内经》以“气”为中介将人与天地联系起来,并提出“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将人体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大背景下来考察生命的运动规律。所谓天地人“三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彼此不可分割。因此,《内经》要求每一个医生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环境种种影响因素;“人事”,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大而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风习俗等,小而至于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遭遇及个人经历等,这些内容均与人体心身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指导人们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疾病和预防保健等医疗实践活动。

基于上述思路,《内经》关于健康的定义可以归纳为:

①躯体无异常变化,所谓“平人者不病也';

②内部机能和谐,“形与神俱”;

③对外界环境适应,“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简单地说,健康就是和谐,形神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调整和维护这种和谐。这与who关于健康的含义不谋而合。三才医学模式告诫医生不仅要注意患者的“病”,更要注意生病的“人”,知道谁生了病,有时比了解生了什么病更为重要。疾病不过是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的一种反应,不同个体对疾病的反应是不同的,个体总是按照自身体质气质的反应和检验呈现出种种临床症状。《内经》特别重视体质气质理论的原因盖出于此。

令人惊奇的是,《内经》三才医学模式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这表现在两者都不把“人”作为一个超然独立的实体,而是看作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一员。因此,认识健康与疾病,不仅着眼于个体,更着眼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其次,两者都注意到精神心理因素在个体健康与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强调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这就使得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及处理,不至于陷人单纯生物因素的死胡同。这对于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和提高诊治疾病、预防疾病的效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有人认为,《内经》是一部阐述中医学理论的著作。但金元时代张子和曾说,《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

首先,《内经》所阐述的中医学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这是中医理论的生命力之所在。以阴阳为例,阴阳学说导源于中国古代哲学,自被引进中医学领域后,使阴阳的概念不仅具有哲学的涵义,用以阐释事物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而且赋予阴阳以医学的内容,例如阴虚、阳虚二词,作为病理名词,具有医学的涵义,这里不再作为二个哲学概念来理解。阴阳的这种双重的涵义,使中医学的理论具备了思辩的色彩,同时可直接作为诊治疾病的指导。

再以藏象理论为例,《内经》开藏象学说之先河,以五脏为中心,把六腑、五气、五神、五志、五体、五时、五味、五色、五音、五声等构建成五脏系统,形成一个表里相合、内外相关的整体。在这个整体系统中,经络是沟通表里、联络脏腑的渠道,精气神是维护和主宰这个系统的中流砒柱。藏象理论比较科学地阐释了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整个人体的生命状态。《内经》藏象理论在分析人体疾病状态时,奠定了脏腑辨证的雏型。如《素问·咳论》《痹论》《痪论》《风论》等篇章,将咳、痹、疾、风等疾病用脏腑作为疾病证候分类的纲要,咳有五脏咳、六腑咳,痹有五脏痹、六腑痹,每一病证均有各自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各异。现代所通行的脏腑辨证肇端于《内经》的藏象理论。

另外,据粗略统计,《内经》还记载了多种病证,尤其对热病、疟病、咳嗽、风病、痹病、痪病、厥病等病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作了专题讨论,许多内容和观点至今仍是临床实践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例如,关于“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治疹独取阳明”,“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观点,均是《内经》首次提出并沿用至今。《内经》中所论述的这些病证,有些虽然和现在临床的分型不太一致,但其对病机理论的分析,分类原则和方法等,已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树立了楷模。值得提出的是,《内经》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但从它的脏腑分证、六经分证来看,却正是后世“辨证论治”理论及方法的起源。

在治疗方面,《内经》提出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因势利导、治病求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标本缓急、补虚泻实、寒热温清、预防与早治等原则。在治法方面,除了针灸和药治外,还广及精神疗法、按摩、导引、药熨、渍浴、术数等方法,这些说明了《内经》治法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其中有些疗法,如针灸、按摩、导引、精神疗法、饮食疗法等,已引起中外学者的重视。

总览《内经》,其内容远不止涉及医学一个学科,它还广泛吸收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对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内经》对中医学的贡献,不仅在于它汇集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而且也为我们展示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例如,《内经》记录了春秋战国时代气象学成就,《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对四时、八节、二十四气有了较早的应用,对气象变化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创立了古代医疗气象学―运气学说。

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叙述了东南西北中五方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当时的民风习俗、饮食习惯、体质特点、多发疾病及治疗特点,这是医学地理学的雏型。

《内经》十分重视心理活动与健康、疾病之间的关系,从心理活动产生的生理基础,到情志过用导致疾病的发生以及运用心理疗法防治疾病,均有较为详细的阐述,奠定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医学心理学。

《内经》还记述了较为丰富的生物钟思想,认识到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变化存在着昼夜节律、潮汐节律、周月节律、周年节律,顺应这些节律的变化有利于维护健康,否则容易导致疾病,等等。

《内经》多学科内容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尽述。《内经》时代这种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形式,一方面固然反映了古代科学尚未精确分化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却说明了医学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以及哲学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这种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融合,正是产生新学说、新理论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术发展的重要规律。这就是为什么《内经》所确定的理论原则至今还有一定生命力的根本原因。现代新兴的某些边缘学科,如医学气象学、时间医学、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等之所以常常可以在古老的经典里找到若干雏形,其道理盖出于此。现代科学已逐渐由高度分析的方法,趋向高度综合及综合与分析相结合的方向,而中医学术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借助于与之相关的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有希望获得突破,而这一思路不正是可以从《内经》的成功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吗?

发明针灸疗法当前国际医学界出现了一股“中医热”,与其说是“中医热”,不如说是“针灸热”,中国医学走向世界是以针灸为先导。由“针灸热”进而引发了探索经络实质的研究热点。经络学说的提出和针灸疗法的发明,是《内经》的一大学术成就。

从《内经》以前的有关史料看,针灸疗法的应用和经络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贬石到九针,从局部的刺激到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或“连穴成线”,或“先有经后定穴”,从脉演进到经络。但在《内经》诞生以前,这些经验的累积和理论的片断,颇为零星,尚未形成系统。这从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医书《帛书经脉》中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有关记载可以得到佐证。该书所载十一条灸脉尚不互相连接,及至《内经》才形成了包括正经、奇经、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等内外连属的经络系统,明确了“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经络成为人体内传送信息而又与自然界密切相联的网络。

经络现象是中医学的一大发现,中医学以朴素的形态揭示证明了人体一个具有多种多样内在联系的统一的整体系统。经络学说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用整体系统的观点观察人体和治疗疾病的这一特点。

对经络现象的研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他们运用电生理学、解剖学、神经系统等研究方法,采用穴位皮肤电测定、皮肤温度测定及照相、液晶热象图、激光照相等多种手段,证实了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对于经络实质的探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有学者认为,经络是独立存在的一套联络调节系统,经络是迄今为止未被认识的人体特殊结构;也有学者认为,经络没有特殊的物质结构,而是综合人体一切解剖系统来经营生活的综合系统。至今经络的.本质还是个谜,这与其说是中医落后于现代科学的发展,不如说现代科学远远不能胜任理解与阐释中华祖先发现的瑰宝。

经络研究的实质是寻找体内联系的途径和机制,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找出它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从而有可能推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大变革,创造出新的理论体系而导致医学革命。而针灸疗法除用于处理常见病外,还用于治疗肿瘤、不孕症、减肥、戒毒、艾滋病及针刺麻醉等。可见,以《内经》为发端的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已经显示了无法泯灭的科学光彩。

在公元前1世纪,当世界还处于天命、巫术等封建迷信笼罩之中时,《内经》就已经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的观点。有学者将《内经》和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的著作的主要内容作了比较。希波克拉底是公元前4团一公元前355年时代的古希腊名医,由于其光辉成就,被中世纪医学界推崇为“医学之父”,可见其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将《希波克拉底文集》和《内经》相比,有两方面相似:两者著作的时代相差不远,它们的编辑性质相同,都不是成于一人之手,也不是成于一个时代的作品。

再从两者的具体内容相比,《内经》认为,凡疾病都有致病的原因,或六淫,或七情,没有什么神秘的;希氏在《论圣病》中认为,疾病有它的自然原因而与鬼神无关。《内经》在对人体进行“解剖而视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表知里”、“司外揣内”的藏象学说,认识到人体内血液是流行不止的,“夫脉者,血之府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肯定了心与血脉的关系,血液是循环运行的,“血出而射者”为动脉血,“黑而浊者”为静脉血,“清而半为汁者”为血清;希氏还不知道血液是流动的,至于血液循环的发现是在16世纪。《内经》依照五脏对疾病进行分类,在欧洲医学史上疾病按器官分类是从2世纪罗马的盖仑开始的。希氏从体液学说将人分为多血质、粘液质、黄胆质、黑胆质四种类型。《内经》采用阴阳五行的方法从体型肥瘦、年龄壮幼、性格刚柔勇怯、心理气质等方面对体质进行分类,远比希氏体液学说的分类详尽确切。《内经》对于脉搏的观察,发明了用健康人的呼吸测定脉搏的速度。《内经》为后世制订了一整套极具实践价值的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方法,始终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内经》所发明的针刺疗法至今仍显示出极大的科学价值。这些均为西方医学史所不可比拟的。

遗憾的是,《内经》的医学成就尚未写进世界医学史,但是《内经》的学术对世界医学史的贡献不可低估。我们确信,随着中医学走向世界,《内经》的学术价值必将逐步被学术界所认识,其在世界医学史上终将占有一席之地。

《素问·生气通天论》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玉机真藏论》

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帝曰:愿闻五实五虚。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

《素问·举痛论》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素问·调经论》

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素问·至真要大论》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灵枢·百病始生》

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包含着哲学、政治、天文等多个方面学科的丰富知识,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中医渊薮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它的著成标志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万历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黄帝内经》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黄帝内经》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思想,阐述人与自然以及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和养生防病治病方面的原则问题。成为中国医学的基石,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临床各科诊治的依据,后世奉为“经典医籍”,为学中医者必读之书。是研究中医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汉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渊薮,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集结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后世中医学的不断完善与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内经》一书不仅是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最佳见证,同时,也是现代中医学研究发展的可靠基石。

首先,《内经》一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经脉别论》)以及“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记载,是对人体水液代谢过程的形象描述,成为后世治疗水肿病从肺、脾、肾三脏入手的理论基础。现代治疗心源性水肿多从调治肺、脾、肾入手,其理论来源显然出自《内经》。再如,“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指过食粱厚味容易使人罹患疔疮类疾病。从现代临床来看,糖尿病足的发生、痛风病的关节肿痛,其发病无一不与过食肥甘厚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再如,《素问·五脏别论》中“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的观点,即为后世“诊脉独取寸口”的滥觞;《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劝诫,成为中医临床遣药用方、养生防病一贯默守的至理名言。

除此而外,《内经》一书中还有许多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其他内容,涉及养生、预防、针灸、调摄等诸多方面,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防病治病。特别是其中的“治未病”思想,在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更为世人关注和瞩目。

《内经》的理论对于现代中医临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内经》成书虽然已有2000多年,但人类个体自身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未发生多大的改变。按照《内经》的理论,如果肺主气、司呼吸,心藏神、主血脉,脾升清、主运化,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主气化的功能完全正常,一身气血周流畅通、运行无阻,人体就不会生病。《内经》所确立的独特养生防病视角,决定了它不仅为保障人民健康,繁衍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将一如既往地继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生命科学

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二十四卷)《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黄帝内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巨大的国学经典。

哲理科学

《黄帝内经》还蕴藏了很多哲理科学,譬如对人才管理的启示,《黄帝内经》主张以医道医德尽显人道品德。

德,作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范畴,其外延,最终已转化为形成天地万物及自然天象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人才以内在之“厚德”外化为才学之“载物”, 也是一种顺应自然和谐的内外统一。《黄帝内经》的问世,使中医的医德有了最早的文字表述和阐释。《内经》概括和总结了当时医家对医德的认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德思想,宣告了中医医德理论的诞生。

《内经》中的医德思想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可以分为医学养生道德、医学预防道德、医学治疗道德和医学护理道德四个方面。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德”管的就是心,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人才的选拔任用,也是应该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与时俱进,和谐发展,这也是现代社会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

文献价值

《黄帝内经》的成书是对中国上古医学的第一次总结,是仅存的战国以前医学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献大约有50余种,其中既有书名而内容又基本保留者有29种,以“经言”、“经论”、“论言”或“故曰……”、“所谓……”等方式引用古文献而无法知其书名者也很多。这些古文献对了解先秦时期中医发展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北宋时,高丽国进献《黄帝内经·灵枢》,要求以此交换中国历代史等书。苏轼五次奏本反对,皇帝仍坚持以《册府元龟》等书换回《黄帝内经》。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撰2011年5月,《黄帝内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南怀瑾:《黄帝内经》,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的医的书。

《黄帝内经》仅代表当时医学理论水平,它是以自然哲学的思维来解释自然科学问题的理论假说,虽然发现了许多客观的规律与结论,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黄帝内经》中概念多,但定义少,需要辩证体会;书中有些概念的含义与现代不同,要区别对待。

1.《内经》是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是医学理论著作

《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大部分。《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养生防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基本理论;《灵枢》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人文、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但它显然以医学内容为主,其它学科的内容也是为其医学理论服务,所以应归属于医学理论著作,是当时医学成就的总结,也是中医的理论源泉,是医学从哲学及其它学科中开始分离的标志。

2.《内经》是医家的集体智慧,但不代表中医最高理论水平

《内经》成书于西汉中后期,是集当时众多医学家、哲学家的集体智慧而成,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的,在历史上也是有重要价值的。它融合了那个时代其它学科的成就,如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恬淡虚无的道家养生观等,无不代表了当时人们对健康、疾病认识的最高水平。即使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书中仍有很多正确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内经》代表了当时医学最高的理论水平,但并不能代表中医的最高水平。任何学科,学术水平整体都是不断前进的,中医自然也不例外。把《内经》当成圣经,把它的每一句话都当成真理或证据使用,并不符合科学精神。

3.《内经》是中医学理论假说,不代表理论准绳

《内经》虽然是中医理论的源泉,书中总结与发现了许多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律与结论,对中医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但不可否认,书中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和牵强的解释,很多理论仅是一种假说,需要后世来证实或证伪。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对人体进行深入、细微的本质研究,只能从宏观角度,以取象比类的方法来认识客观世界,也即用自然哲学的理论解释自然科学的问题,这样做的时候,虽然可以发现很多客观规律和正确的猜测,但必然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与歪曲的解释。不必也不能把《内经》当成宝典,而产生尊古贱今的思想,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s("content_relate");

【内经的学术价值】相关文章:

《黄帝内经》的学术价值10-15

《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学术特点(精选6篇)04-19

内经的由来08-29

《内经》与天癸11-15

《内经》与《史记》11-12

内经与养气11-13

内经与脸色11-13

内经与伤寒11-14

《内经》与养生11-01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最新黄帝内经原文全文范本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wenmiziliao/bangongbiaoge/16854739521460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