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秘资料 > 文秘基础 > 最新《大悲咒》全文注音怎么写(三篇)

最新《大悲咒》全文注音怎么写(三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最新《大悲咒》全文注音怎么写(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大悲咒》全文注音怎么写一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其一字一句都包含着正等正觉的真实工夫,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本咒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主要部份,共有八十四句。

其详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

其得名的由来是:有一次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罗尼。

观世音菩萨被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因由是:一次,观世音菩萨曾经在千光王静住如来住所时,静住如来特为他说了“广大圆满无碍大悲陀罗尼”,并且对他说:“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据经的记载:当时观世音菩萨听了此咒后,即由初地证至第八地——不动地。于是发出誓愿说:“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发愿后,果真顿时身生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为之震动,十方诸佛亦都放出无量光明,遍照十方的无边世界。

至于本咒所以有种种异名,释尊曾经告诉阿难说:这是起因于观音菩萨的宏愿。菩萨曾在世尊处发誓说:“设若诸人天诚心念我名者,亦应念本师阿弥陀如来名,然后诵此陀罗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诵五遍,则能除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即于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接引,并且随其所愿往生诸佛国土。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

因此大悲咒,不但能除一切灾难以及诸恶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怖畏,所以我们应以十分虔敬的信心与清挣心去受持它,方能契合菩萨的大悲心,获得无上的利益。沉沦在三界五趣众生,果能经常持诵大悲咒,不但能治一切心病与身病,且能由此超脱生死轮回,愿众生齐诵本咒,同证佛果。

㊣ 所生之处常逢善王

㊣ 常生善国

㊣ 常值好时

㊣ 常逢善友

㊣ 身根常得俱足

㊣ 道心纯熟

㊣ 不犯禁戒

㊣ 所有眷属,恩义和顺

㊣ 资具财食,常得丰足

㊣ 恒得他人恭敬扶接

㊣ 所有财宝,无他劫夺

㊣ 意欲所求,皆悉称遂

㊣ 龙天善神恒常拥卫

㊣ 所生之处,见闻佛法

㊣ 所闻正法,悟甚深意。

㊣ 不为饥饿困苦死

㊣ 不为枷禁杖楚死

㊣ 不为冤家仇怼死

㊣ 不为军阵相杀死

㊣ 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

㊣ 不为毒蛇玩蝎所中死

㊣ 不为水活焚漂死

㊣ 不为毒药所中死

㊣ 不为蛊毒害死

㊣ 不为狂乱失念死

㊣ 山树崖岸坠落死

㊣ 恶人靥魅

㊣ 邪神恶鬼得便死

㊣ 恶病缠身

㊣ 非分自害死。 能信受此咒,宿世必有善因缘。

s("content_relate");

【大悲咒的由来】相关文章:

大悲咒歌词10-13

大悲咒注音全文04-30

大悲咒原文全文02-11

大悲咒全文欣赏04-15

大悲咒回向文05-30

大悲咒全文概述12-03

大悲咒全文大意11-20

大悲咒全文「注音」11-20

大悲咒全文及注解04-30

最新《大悲咒》全文注音怎么写二

1. 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2.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xxx,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3. 祝福不怕相距远,万水千山只等闲。真情问候滕喜浪,鸿雁传书飞鱼丸。雪中送炭浑身暖,梅开二度心不寒。更喜友情白如雪,短信看后尽开颜。大雪节气,祝福大慈大悲的你大富大贵幸福快。

4.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5. 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6. 我非智者,无大智大慧 亦非仁者,无大慈大悲 我乃勇者,当斩天下诸敌!

7. 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佛经名言

8. 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9.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0.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1. 谁都可以可怜我,你不能。我他妈再不济,也轮不到你来大慈大悲。

12. 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13. 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佛教语录

14. 世人皆说我像一个天使 但我却只想做一个来自地狱的恶魔 世人皆说我大慈大悲 但却没有人看到我的残忍冷血 世人皆说我带来了救赎 但又有谁来救赎我们这些被抛弃的人?

15.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6. 我无数次向佛虔诚的祈求与你能够有上一段缘分, 可佛告诉我即使他法力通天,大慈大悲, 也没有能力将他从书中带出, 或把我送进书里。

17. 无色彩的爱无色彩的爱「时」不计长短,「地」不分远近,「人」不分宗教与种族,只要有苦难,我们看得到、听得到、做得到,都应尽量去付出,决无希求回报的心念。爱得普遍,爱得透彻,爱得乾净俐落,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纯净真爱。

18. 看不到的明天,握不到的今天。未来会发生什么谁也无法预料,把握好今天,才可以控制好明天,尽管是天注定,可是自己的命运却是把握在自己的手里。不必追求看破红尘成为得道高人,不必无求无欲说大悲大慈。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是人,就会有所追求,只有经历过七情六欲,才会放下一切,才能做到心如止水,上善若水的境界。

19. 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0.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21. 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2. 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23. 当他大彻大悟,大慈大悲地出现,她却敷着庸脂俗粉,穿着炫丽戏服,将自己妆裹成俗不可耐的浮华意象。”她希冀能够在最美的时刻遇见他,却发现相遇时不过是枉然,他到红尘走一遭原来是为了与她一眼万年的遇见,可太迟。作者:张曼娟 出处:俨然记

24. 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脱胎换骨,超凡入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综观老子的遗著,好像他这两者兼而有之,犹之乾坤始奠之前的混沌宇宙。不过我相信,当老子带着满头风霜,一脸慈悲,走出守藏室时,他已洞穿人生的厚壁。在阳光下他眯眼看人间,人间混乱而无道,正如一塌糊涂的历史。他心如止水。一切把戏他都已了如指掌,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识,周朝的大厦将倾,山河将崩,九州幅裂,小小的守藏室亦将面临一场浩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那些厚重的典籍守不住也藏不住了。他抬头看看西天的晚云,去意满怀,是的,该走了。作者:鲍鹏山 出处:风流去

25. 大慈大悲和普渡众生,同杀人如麻和挥金如土,看起来十分对立或水火不容,实际上,两者都是看透人生者也。 正如我说生也即死,婴儿也即老头一样,猛一听十分荒谬,其实却十分透彻。因为在神或无限者眼中,一切都是相通的。 这也如同天使和魔鬼----天使是能够给予人们一切者,而魔鬼就是能够剥夺人们一切者。如果天使能给予人们一切,他就必须先拥有一切才行;如果魔鬼能剥夺人们一切,他不就成了拥有一切者吗? 因此,天使和魔鬼,实际正是整体或神灵的两个方面也。作者:z 出处:“永恒”首告版:未来启示录

26. 这个世界不太安静,所以很难看清自己。 可是,不管这个世界是否真实,内心的平静是这个世界最美的风景。无风无浪,甚至宇宙大爆炸也不能影响,不生不灭。可是,人终究被现实打败。于是自我欺骗成了世上最无泪的选择。所以,终有一天大慈大悲。

27. 如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若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28.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9. 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30. 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31.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32.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33.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是为慈悲

34. 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35.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36. 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37. 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38.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39. 大慈大悲的人不会失掉什么作者:欧洲谚语

40. 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41.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2. 此款观音由辽宁天然岫玉精雕而成,色泽温润持重,雕刻细腻,观世音微笑生莲花,玉净瓶撒露润人间;大慈大悲,众生普度于一瞬;冰清玉洁,灵台空明乃大成。

43.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44.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45. 在我小时候爷爷和爸爸也曾说过只信自己的良心。也许这就是权衡天堂地狱的分界线吧,我总觉得真正权衡良心的就在于慈悲与大慈大悲中才能定夺。只有慈悲远远是不够的,要有大慈大悲无限的慈悲才能算是纯良无害吧。但被世俗与小己蒙蔽了双眼也可称盲人,但不能称他们为不良人只是他们并非纯良。若有佛的接引能静心思考和观察权衡后放得才知生灵共存亡的法则,佛就是是世间一切生灵父母,佛的大爱包容万恶,佛的慈悲慈善悲悯更明确的证实了佛为何涅磐重生而再渡轮回。 ―南无xxx。――― ――南无xxx陀佛。――――

46.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领了佛祖懿旨,急切切怀一腔悲天悯人热念,带了弟子惠岸辞宝刹离灵山,驾一团祥云径往东方胜境来。

47.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8. 别小看这几条宝贝,它们可是我跑了好几座山才捉到的,是一些特有的品种,与你平日里见到的那些普通货不一样。而且,我把它们在佛堂里养了整整七个星期,天天用山下溪流里的水换洗,闻着佛堂里缭绕的檀香,听着我佛慈悲的经文,才算对它们改造完成。然后再把收集来的各种调味料灌倒它们的肚子里,继续养三天,才是你现在看到的样子。它们早就是看破了生死的蛇啦,所以是我的宝贝,我来度它们超脱最后一程。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xxx,善哉善哉!作者:周芷若 出处:长生诀之曲尽终殇

49.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50. 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51.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简而言之,慈为与乐,悲为拔苦

52. 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保佑咱们的牧守大人打败误国殃民的妖女啊….

53. 观音菩萨:你若止恶行善,何须我大慈大悲。

54. 一切皆为虚幻。

55. 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56.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57. 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58. 《妙臂请问经》中说:“为断贪心,修持不净观与白骨观;为断嗔心,修持大慈大悲;为断痴心,观修十二缘起。”

59. 《大圣》下 邪正 惊涛吞千仞 江心一苇横 如是我闻渡己渡人 长似蝼蚁浮沉 六根 此刀不穿肠 便不得开刃 快而知慈痛而知悲 大慈大悲大圣 杀时震天门 救时风雪落残灯 小童掌心血 尚烙下几分余温 大火摧红莲 锈锣哑鼓再唱一曲破阵 回首棒指妖魔 且任戏文又续几轮 从此见众生常如重逢一故人

60. 几年前,有人问过我: 长老,这一路西行,漫漫之远,遇妖无数,磨难千重,从未动之。即便是女儿国,风情万种,琉璃千色,难乱你皈依之念。本以你是一心向佛,求取真经,道如今,你真的甘愿受此劫难,断西行之路? 答曰:吾欲渡其身正,褪其嗔戾。却料身入其厉,其怨噬吾心智,其恨消吾信仰,大慈难化,大悲无用,此生万劫不复。 若有来生,必舍妄之念,渡人不如渡己。 此生已亦,悔难追之。

61.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62. 文克尔先生向来以大慈大悲出名.

63.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64. 你还知道寒冷么?你还知道炎热么?你还知道疼痛么?你还知道温柔么?饥饿呢?高兴呢?不生不死不破不灭;冷冷冰冰战战兢兢,--这就是剩下的一朵莲花就是你的世界,若有无量百千万亿终生,它们受难时,皆知你名。这众生的苦啊,轮回里装不下。有千手千眼,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美名,不成佛陀,是舍不得星辉云端夜,凉月满霜桥吧?出处:斯格拉柔达

65. 一个失望的男人,坐在河边一块石头上,满面写着幽郁的神情,他爱人的倩影,在他胸中像河水似的流动,他又不能在失望的渣滓里榨出些微甘液,他张开双手,仰着头,让大慈大悲的月光,那时正在过路,洗沐他泪腺湿肿的眼眶,他似乎感觉到清心的安慰,立即摸出一支笔,在白衣襟上写道:月光,你是失望儿的乳娘!作者:佚名 出处:印度洋上的秋思

66. 风撩起帘幕,花千骨瞥见紫熏浅夏满脸是泪,不由得心中一惊。 “紫熏姐姐……” 却见紫熏浅夏以那样观世音一般大慈大悲,怜悯众生的眼神,同情的俯视着她。 “千骨,赶快忘掉他,千万不能陷进去,像他那样高高在上的仙,岂是我们这些又傻又卑微的女子可以恋慕的?你若是能……依旧乖乖做他上慈下孝的好徒儿,你便是世上最快乐之人,否则……你的下场,只能比姐姐还要惨上千倍万倍……” 说完,紫色的轻纱帘幕缓缓合拢,莲榻也迅速飞离,消失在天边。 花千骨只听得大脑一阵轰鸣,犹若晴天霹雳,从空中直坠下地来,踉跄的退了几步,喉头一热,一口鲜血涌了出来,她又不着痕迹的硬生生咽了回去。作者:fresh果果 出处:花千骨

67. 若不回头,哪位来救苦救难。如能转念,何需谁大慈大悲。作者:延参法师

68.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69. 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70. 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71. 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72. 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73. 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74. 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75. 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76. 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77.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8. 漫漫长夜见真我, 大慈大悲乃大爱。 梦回诗代寻真王, 魏燕后升层层雯。 三字真言三字名。

79. 佛家教导我们大慈大悲,怨亲平等,别人对我们好,这有恩,我们要知恩报恩。

80. 天空蓝的大慈大悲。即便逃离了红尘,依旧脱不开因果。

81. 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82. 快而知慈,痛而知悲,大慈大悲大圣作者:七世有幸 出处:大圣

83. 我理解你,不一定是我有多么的高明和大慈大悲的同情心,而是从你的一举一动中,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84. 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85. 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86. 佛说:若是天下之心皆能向善,又何需吾救苦救难大慈大悲!

87.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8. 我可不是观音菩萨 做不到你要的大慈大悲

89. 今日佛祖诞辰日,念一句“大慈大悲”,笑容多多喜扬眉;道一声“xxx”,幸福生活永停泊;转一条“祝福旨意”,健康平安没问题;祝你吉祥又如意!(查字典造 句 h ttps:// /zj-18539/)

90.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91. 我们有时向恶势低头,那是生活所逼,我们虽然没有大慈大悲,但也不会伤天害理。作者:陈长旺

92. 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93. 四月里烟烟霞霞的桃花树下,折颜摩挲着玉簪笑意盈盈地蔼声向她道:“东华是如何择了了神族的?”又背书似地道:“史册记载,当年洪荒之始天祸频频,唯神族所居之地年年风调雨和,子民安顺。而后东华探查缘故,晓得乃是因神族俱修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邪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他面不改色地喝了一口酒:“此德昭昭,感化上苍,于是减了对神族的劫难予以我们许多功德善果,是以年年风调雨顺。东华听了这个事,感到十分地动容,遂择了神族弃置魔道,并发愿此生将仅以神族法相现世,用大慈大悲大菩提之心修持善戒,普度八荒众生。”凤九听得一颗心一忽儿上一忽儿下在心中更加地钦佩:果然是清静无为的东华,果然是无欲无求的帝君,果然是史册传闻中那个最傲岸耿介冷漠有神仙味的东华帝君。作者:唐七公子 出处:三生三世枕上书

最新《大悲咒》全文注音怎么写三

大悲咒全文及解释

按照内容文字的多少,《大悲咒》有广、中、略三种不同的版本。下面是关于大悲咒全文及解释的内容,欢迎阅读!

(01)拼音:na mo he la da nu duo la ye ye

经文:南 无 喝 啰 怛 那 哆 啰 夜 耶

谐音:拿 磨 喝 拉 达 奴 多 拉 夜 耶

(02)拼音:na mo wo li ye

经文:南 无 阿 唎 耶

谐音:拿 磨 喔 利 耶

(03)拼音:po lu jie di shuo bo la ye

经文:婆 卢 羯 帝 烁 鉌 啰 耶

谐音:婆 卢 杰 帝 说 波 拉 耶

(04)拼音:pu ti sa duo po ye

经文:菩 提 萨 埵 婆 耶

谐音:菩 提 萨 多 婆 耶

(05)拼音:mo he sa duo po ye

经文:摩 诃 萨 埵 婆 耶

谐音:摩 诃 萨 多 婆 耶

(06)拼音:mo he jia lu ni jia ye

经文:摩 诃 迦 卢 尼 迦耶

谐音:摩 诃 加 卢 尼 加 耶

(07)拼音:an

经文:唵

谐音:安

(08)拼音:sa po la fa yi

经文:萨 皤 啰 罚 曳

谐音:萨 坡 拉 罚 一

(09)拼音:shu da nu da xia

经文:数 怛 那 怛 写

谐音:数 达 奴 达 下

(10)拼音:na mo xi ji li duo yi meng wo li ye

经文:南 无 悉 吉 栗 埵 伊 蒙 呵 唎 耶

谐音:拿 摩 悉 吉 利 多 衣 蒙 喔 利 耶

(11)拼音:po lu ji di shi fo la leng tuo po

经文:婆 卢 吉 帝 室 佛 啰 楞 驮 婆

谐音:婆 卢 吉 帝 室 佛 拉 棱 陀 婆

(12)拼音:na mo nu la jin chi

经文:南 无 那 啰 谨 墀

谐音:拿 磨 奴 拉 紧 慈

(13)拼音:xi li mo he po duo sha mie

经文:酰 唎 摩 诃 皤 哆 沙 咩

谐音:西 利 摩 诃 坡 多 沙 灭

(14)拼音:sa po wo tuo dou shu peng

经文:萨 婆 阿 他 豆输 朋

谐音:萨 婆 喔 拖 豆输 朋

(15)拼音:wo shi yun

经文:阿 逝 孕

谐音:喔 逝 运

(16)拼音:sa po sa duo nu mo po sa duo nu mo po qie

经文:萨 婆 萨 哆 那 摩 婆 萨 哆 那 摩 婆 伽

谐音:萨 婆 萨 多 奴 磨 婆 萨 多 奴 摩 婆 切

(17)拼音:mo fa te dou

经文:摩 罚 特 豆

谐音:摩 罚 特 豆

(18)拼音:da zhi tuo

经文:怛 侄 他

谐音:达 侄 拖

(19)拼音:an wo po lu xi

经文:唵 阿 婆 卢 酰

谐音:安 喔 婆 卢 西

(20)拼音:lu jia di

经文:卢 迦 帝

谐音:卢 加 帝

(21)拼音:jia luo di

经文:迦 罗 帝

谐音:加 罗 帝

(22)拼音:yi xi li

经文:夷 酰 唎

谐音:移 西 利

(23)拼音:mo he pu ti sa duo

经文:摩 诃 菩 提 萨 埵

谐音:摩 诃 菩 提 萨 多

(24)拼音:sa po sa po

经文:萨 婆 萨 婆

谐音:萨 婆 萨 婆

(25)拼音:mo la mo la

经文:摩 啰 摩 啰

谐音:摩 拉 摩 拉

(26)拼音:mo xi mo xi li tuo yun

经文:摩 酰 摩 酰 唎 驮 孕

谐音:摩 西 摩 西 利 陀 运

(27)拼音:ju lu ju lu jie meng

经文:俱 卢 俱 卢 羯 蒙

谐音:俱 卢 俱 卢 杰 蒙

(28)拼音:du lu du lu fa she ye di

经文:度 卢 度 卢 罚 阇 耶 帝

谐音:度 卢 度 卢 罚 舍 耶 帝

(29)拼音:mo he fa she ye di

经文:摩 诃 罚 阇 耶 帝

谐音:摩 诃 罚 舍 耶 帝

(30)拼音:tuo la tuo la

经文:陀 啰 陀啰

谐音:陀 拉 陀拉

(31)拼音:di li ni

经文:地 唎 尼

谐音:地 利 尼

(32)拼音:shi fo la ye

经文:室 佛 啰 耶

谐音:室 佛 拉 耶

(33)拼音:zhe la zhe la

经文:遮 啰 遮啰

谐音:遮 拉 遮拉

(34)拼音:mo mo fa mo la

经文:么 么 罚 摩 啰

谐音:么 么 罚 摩 拉

(35)拼音:mu di li

经文:穆 帝 隶

谐音:木 帝 隶

(36)拼音:yi xi yi xi

经文:伊 酰 伊 酰

谐音:一 西 一 西

(37)拼音:shu nu shi nu

经文:室 那 室 那

谐音:室 奴 室 奴

(38)拼音:wo la seng fo la she li

经文:阿 啰 嘇 佛啰 舍 利

谐音:喔 拉 僧 佛 拉 舍 利

(39)拼音:fa sha fa seng

经文:罚 沙 罚 嘇

谐音:罚 沙 罚 僧

(40)拼音:fo la she ye

经文:佛 啰 舍 耶

谐音:佛 拉 舍 耶

(41)拼音:hu lu hu lu mo la

经文:呼 卢 呼 卢 摩 啰

谐音:呼 卢 呼 卢 摩 拉

(42)拼音:hu lu hu lu xi li

经文:呼 卢 呼 卢 酰 唎

谐音:呼 卢 呼 卢 西 利

(43)拼音:suo la suo la

经文:婆 啰 婆啰

谐音:梭 拉 梭 拉

(44)拼音:xi li xi li

经文:悉 唎 悉 唎

谐音:悉 利 悉 利

(45)拼音:su lu su lu

经文:苏 嚧 苏 嚧

谐音:苏 卢 苏 卢

(46)拼音:pu ti ye pu ti ye

经文:菩 提 夜 菩 提 夜

谐音:菩 提 夜 菩 提 夜

(47)拼音:pu tuo ye pu tuo ye

经文:菩 驮 夜 菩 驮 夜

谐音:普 陀 夜 普 陀 夜

(48)拼音:mi di li ye

经文:弥 帝 唎 夜

谐音:迷 帝 利 夜

(49)拼音:nu la jin chi

经文:那 啰 谨 墀

谐音:奴 拉 紧 慈

(50)拼音:di li se ni nu

经文:地 利 瑟 尼 那

谐音:地 利 色 尼 奴

(51)拼音:po ye mo nu

经文:婆 夜 摩 那

谐音:婆 夜 摩 奴

(52)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53)拼音:xi tuo ye

经文:悉 陀 夜

谐音:悉 陀 夜

(54)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55)拼音:mo he xi tuo ye

经文:摩 诃 悉 陀 夜

谐音:摩 诃 悉 陀 夜

(56)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57)拼音:xi tuo yu yi

经文:悉 陀 喻 艺

谐音:悉 陀 于 亿

(58)拼音:shi po la ye

经文:室 皤 啰 夜

谐音:室 坡 拉 夜

(59)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60)拼音:nu la jin chi

经文:那 啰 谨 墀

谐音:奴 拉 紧 慈

(61)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62)拼音:mo na nu la

经文:摩 啰 那 啰

谐音:摩 拉 奴 拉

(63)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64)拼音:xi la seng wo mu qie ye

经文:悉 啰 僧 阿穆 佉 耶

谐音:悉 拉 僧 喔 穆 切 耶

(65)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66)拼音:suo po mo he wo xi tuo ye

经文:娑 婆 摩 诃 阿 悉 陀 夜

谐音:梭 婆 摩 诃 喔 悉 陀 夜

(67)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68)拼音:zhe ji la wo xi tuo ye

经文:者 吉 啰 阿 悉 陀夜

谐音:者 吉 拉 喔 悉 陀 夜

(69)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70)拼音:bo tuo mo jie xi tuo ye

经文:波 陀 摩 羯悉 陀 夜

谐音:波 陀 摩 杰 悉 陀 夜

(71)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72)拼音:nu la jin chi po qie la ye

经文:那 啰 谨 墀 皤 伽 啰 耶

谐音:奴 拉 紧 慈 坡 切 拉 耶

(73)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74)拼音:mo po li sheng jie la ye

经文:摩 婆 利 胜 羯 啰 夜

谐音:摩 婆 利 胜 杰 拉 夜

(75)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 婆 诃

谐音:梭 婆 诃

南无为皈依敬从 喝罗怛那为宝 哆罗夜耶为三。 耶为礼

全句为皈命礼敬十方无尽三宝的意思

南无为皈依敬从 阿唎为圣者或做远离恶法 。 耶为礼

全句为礼敬皈依远离恶法的圣者

婆卢羯帝为观,光,观察 烁钵罗耶为自在观音。 耶为礼

全句为礼敬自在观音

菩提为觉 萨埵为有情 。耶为礼

全句为敬礼觉有情

摩诃为大,多,胜 萨埵为勇猛者 有情 。婆耶为礼

全句为礼敬大勇猛者即得解脱

摩诃为大,多,胜 迦卢为悲 尼迦为心 。耶为礼

全句为礼敬大悲 自觉 自度 觉人 度人

唵皈命 为真言之母 萨皤罗为自在 罚曳为尊者

全句为自在圣尊

数怛那为正教圣妙 或为高尚圣生 妙处圣生 怛写为欢言笑语 教诏 咒诏

全句为聪明圣贤加护

南无为皈命 悉吉栗埵为礼拜 伊蒙为我乃无我 阿唎耶为圣者

婆卢吉帝为观 室佛罗为世音 愣驮婆为海岛

全句为观自在菩萨行大悲善业处

南无为皈命 那罗为贤 谨墀为爱

全句为皈依贤爱慈悲心 恭敬心 无上菩提心

醯利为心 指心的无染者 摩诃、皤哆沙咩为大光明 常照明 空观心

全句为菩萨鉴于世人把名利看得太重 自寻烦恼 所以说此真言

萨是看见 婆是平等 阿是一切法清净 他、豆输朋是道法无边 阿逝孕为无比法 无比教 即是卑陋心 无杂心

全句为利益六道四生 同粘甘露 善者奖励 恶者应即忏悔

萨婆萨哆是说佛法无边 那摩婆萨哆是说佛法平等 那摩婆伽是佛度有缘

全句为菩萨大发慈悲 说明不分圣贤 智慧 鸟兽之别 皆使得脱磨难的真言

摩罚特豆为天亲世友 希望活菩萨使我天亲世友皆悉成就

怛侄他指咒中的菩萨圣号 悲心 种子 手印 智眼 等诸种法门的真言

观世音菩萨显阿罗汉身像 指出至诚不息 心与道合的修持真言

唵为引导出生 阿婆卢醯为观音

全句为修道之要 不外清净的真言

为世尊 世自在 良心不昧 通体光明 即可与天地同体

为悲者 救苦难者 兴道义者 解释为 道心坚固 才能得大智慧

为顺教 无心 解释为顺道而行 即可得道

摩诃是说佛法广大 人人皆可修行 菩提是说看破世界皆空 萨埵是说修无上道 万法皆空

解释为修道人要看空一切荣华富贵 把一切当作泡影 然后清净身心 使无杂念的真言

是说佛法平等 利乐众生 一切有缘都可得到利乐

菩萨召五方鬼兵为侍从 以无碍的辩才 利乐一切有缘众生的真言

为增长 如意 随意 即是指如意珠 手 眼

解释为菩萨指使修道者 欲得如意珠宝 必须先持如意果的真言

摩醯与摩诃同为即时大自在 又摩醯是说修道人是无时不在的 唎驮孕为莲花

解释为修成金刚法身 得莲花宝座

俱卢:发心修道 可感动天神佑护

羯蒙:修道人应当植诸功德 以作正果的根基

解释为菩萨劝人修道 只要众生一发善念 则吉神相随 使其所做皆成的真言

度卢度卢说明而能决 定而能静

罚闍耶帝:广博严峻 能超脱生死苦恼

解释为修道人要稳定脚跟 一心修持 不为外道所迷惑

为道法无边广大 能解脱生死苦恼 不受诸毒所害

解释为菩萨不惮重复 晓谕世人 修道会有不可思议功德的真言

是说心若太虚 清净自然 即可往生诸天

解释为修道人若一晨不起 即可往生诸天

地是世界

唎是一切众生 皆悉度化

尼为修道的童贞女

解释为大道不分男女 凡是女子亦可成佛

自在圆融 大方光明

解释为一个人若能看破红尘 不惹是非 则心必清净 当能成就虚空光明的佛体的真言

摩是诸法离我

摩麽是为善可破除恶障灾难

罚摩罗是道境难测 而其利则无可与比

解释为菩萨以救世的苦心 现慈悲心相 护持修道者获得大吉祥

是说闭目澄心默持 意为静心修持

解释为菩萨劝人修道 首要将晨缘看破 立致纯一 朝夕省惕 驱除一切私欲的真言

伊醯是说修道人要安分首己

伊醯伊醯一切要听其自然

解释为菩萨教修道的人 乐听天命 万事随缘

室那:道心坚定 生大智慧

室那室那:修道者可得大智慧

菩萨阐明 由定生慧的宗旨的真言

阿罗参:超出法外而为法王 于法自在

佛罗舍利:修成清净法身 得佛珠

解释为菩萨示人修持不要拘泥于法 亦不能离于法的真言

是说修道人如舍弃贪著 省悟本来面目 即能常与十方诸佛见面

解释为菩萨劝大地众生早发菩提心 修持妙道 以一切色相为空 以道为心

呼嚧是现神鬼相

呼嚧呼嚧是因现神鬼相而降服鬼众

摩罗是现欢喜如意相

菩萨教人修成道果之后 则可神通广大 或现神鬼相降服鬼众 或现欢喜相 利济众生

为作法无念 作法自在 意为一切自在

解释为修大道的人要能无念自在 毫无阻塞的真言

娑罗意为坚固

娑罗娑罗意为不但要坚固 更能永久持续始终不二

解释为修道人要把色身看成幻景 由此发愿勤修 更以坚忍不拔的心 一心向道坚定不移

悉唎为利益众生

悉唎悉唎为爱护众生而不舍弃

解释为菩萨慈悲度化一切众生 而不舍弃的真言 佛门之中不舍一人

苏嚧意为甘露

苏嚧苏嚧意为遍施甘露而能普利众生

解释为菩萨为指示修道者 在用功时必须澄心静虑 一如心中注满八德功水的真言

菩提夜为勇猛精进 日夜修行

菩提夜、菩提夜自始自终永不退避

菩驮夜为人我一体 无分别心

解释为无人相 无我相 一切众生 一切恶道众生皆悉平等

为大量 大慈悲心

解释为菩萨点悟众生修道要有大慈悲心 大容忍心的真言

为大慈大悲 善护善顶

菩萨指示修道人 要修道必先立善念的真言

为坚利 剑

解释为菩萨劝人赶紧修道 不可放弃大好机会的真言

是为欢喜的名称 意为成就

解释为菩萨欲于众生中 则其善者 使其早为无上妙道的真言

意为成就 吉祥 圆寂 息灾 增益 无住等 为真言结语

解释为菩萨弘示妙法教众生体悟修道 要常归寂光的真言

为道法无边 众生要摆脱名利 方得成就

解释为菩萨要众生摆脱名利 力行修道的真言

为修道者若能认识真假 成道则易

解释为菩萨再次提示众生 要认清真理 大道的真言

为广大成就 意为佛法广大 凡肯修持 均能成就佛果

菩萨大放光明 以无量慈悲 欲使大千世界 一切善恶众生皆度化于不生不灭的妙乐境界的真言

意为广大无边

解释为菩萨为众生指点迷津 早生觉悟的真言

悉陀为成就的利益

喻艺为无为虚空

解释为诸天神抵悉得成就

为自在 诸天仙女均能成就妙道

无为法性自在成就

解释为阐扬道法宏大道果高深当以功德为基础的真言

意为贤爱成就

菩萨以无量慈悲 施行大乘无上妙法 指点贤者以防误入小乘之道的真言

再度叮咛 为怕众生落于旁门左道

解释为菩萨叮咛修小乘道者 赶紧觉悟 不执成见 求大乘法原佛果的真言

摩罗为如意

那罗为尊上

解释为修道如意 无上坚固

悉罗僧为爱护

阿穆佉耶为不空 意为爱众和合

解释为菩萨不忍众生受诸苦恼 所以特现药王菩萨像 治疗诸疫 使一切众生得享安乐的真言

接上句 圆满慈悲 安乐众生

解释为人以心病为患 唯道得予医治的真言

娑婆为忍受 善说 善到 等等

摩诃为大乘法

阿悉陀夜为无量成就

解释为菩萨以无量慈悲度大千世界一切物类 特随缘随相 以化导各类众生成就妙道的真言

接上句 化导众生 解除怨僧

解释为菩萨以自在心情 化导众生 使之皈依无上妙觉的真言

波陀为红莲花

摩、羯为善胜

羯悉陀夜为悉皆成就

解释为菩萨座莲花宝座大方光明 指示修道人要以无比的智慧 明辨真伪 远离一切罪恶的真言

那罗谨墀为贤守

皤伽罗耶为圣尊 观自在

解释为菩萨度化众生 赶紧修持妙道脱离一切灾难的真言

接上句众生应真实修持 断诸烦恼

解释为菩萨点化众生要真实修持 断诸烦恼 恢复本性的真言

摩婆利为大勇 英雄

胜羯罗夜为生性 本性

解释为若皈依本性 大勇之德 皆可成就

菩萨显现大迦叶尊者法相 指引众生修持

解释为菩萨发大慈悲 要普度大千世界 一切四生六道 悉得善利的真言

南无为皈依敬从

喝罗怛那为宝

哆罗夜耶为三

耶为礼

全句为皈命礼敬十方无尽三宝的意思

阿唎为圣者

耶为礼

解释为修道要忘我相 方能年头不生 改过自心的真言

修道人欲成清净法身 先要扫出眼根 色尘

菩萨直至大道真传 并期修道者有门径可循 不致耽误歧途的真言

修道人意在断耳跟声尘

解释为修道断除耳跟 而后使得成就无上妙境的真言

唵;诸咒母

悉殿都:修道的总枢纽

解释为修道要扫除鼻跟香尘

修道人要断灭舌根味尘

解释为菩萨对修道人在断灭眼 耳 鼻 三根之后 还有断灭舌根的真言

为随心圆满 意指身为一切痛苦的根本 修道人要断灭身跟 触尘

解释为菩萨慈悲 指点众生 速离弥图的真言

为完结的意思 本咒全篇终了 众生如能诚心持颂 必有大成就

解释为菩萨教人念念于道的真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最新《大悲咒》全文注音怎么写(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wenmiziliao/wenmijichu/16853618091422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