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秘资料 > 文秘基础 > 2023年古诗七十五首简短(7篇)

2023年古诗七十五首简短(7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23年古诗七十五首简短(7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古诗七十五首简短一

嶙峋怪异鬼神工,

突兀奇幻景无穷。

犬牙交错叼穹顶,

勾心斗角盘虬龙。

曲折蜿蜒上复下,

踅来转去迂回中。

如若无标指径络,

出洞无人能走通。

幼年习武谋从戎,

少长乐文读诗经。

苦熬寒窗十八载,

空有学士浮华名。

笔秃怎唤龙蛇起?

才浅未树凌烟功。

事故轻薄书生气,

尘海嚣嚣好不平。

歌舞樽前未留步,

宦海沉浮冷如冰。

蹉跎年华随云去

顾鉴已是白发生。

丘山林泉息身日,

荒野阡陌踽踽行。

背壁影中衔长恨,

白屋棚上有孤灯。

自信本无来生事,

只把叹恨送晚风。

乾隆六下江南四住天平山中,山有行宫遗址,山下有题坊与碑书,因作:

圣明天子重俗情,

微服私访出帝京。

盛世明王谋国是,

为择廊策身必躬。

四登天平鲜有路,

六下江南夜听枫。

随侍明妃何贤达,

异样风流娇女红。

朝雨潇潇天濛濛,

电闪雷驰云纵横。

风卷水雾腾烟气,

雨泻天极如海倾。

生生死死人间事,

悲欢离合儿女情。

一世红尘千秋梦,

萦怀尽付无言中。

亚子号弃疾,吴江人。与陈去病高旭等创南社,常与人会饮周庄。予尝寄亚子所饭之肆。是以诗之。

颔首南社诗誉高,

耿介傲骨心不骄。

青拱石桥印步履,

画楼朱阁荡气豪。

志在国是不伏骥,

意合万方未认老。

天下水乡第一处,

无字碑上写铭条。

世纪开元头一年,

三喜临门奏凯旋。

入世成功启国运,

申成奥运万民欢。

国脚出线壮中华,

巨龙腾飞云霄间。

百舸争流正逐鹿,

须振长策更加鞭。

泛舟漓江平生期,

步履前贤万里趋。

江平水碧船行稳,

山隐峰嶂景色奇。

怒放心花逐浪走,

满志神光随舷移。

平生若得桂林度,

何必再求神仙居。

漫漠长夜难成眠,

追挽星云索芳颜。

轻拂香缕慰愁意,

细检青丝心更烦。

魂梦惊回鸡鸣远,

秋空如水金风寒。

孤灯最添相思苦,

泪湿罗枕忆流年。

广衢通天大厦煌,

珍馐佳肴绮罗香。

蹁蹁公子摇轻扇,

靓丽娇女罗裙长。

华都得意豢竖子,

城衢有幸养骄狂。

自古豪杰生寒僻,

谁出温柔富贵乡?

玉翠轩前草木葱,

虎跑名僧属济公。

扶弱济贫世人敬,

更有才杰李叔同。

庭前古木三百载,

香烛缭绕寺门兴。

仰着浮云掠晚日,

流水溪边起弦筝。

秦王威武汉帝功,

千古是非谁人评。

子房身寄赤松子,

楚歌唱罢走狗烹。

遭困荥阳赖纪信,

英布彭越俎醢蒸。

一统霸业制六合,

守土无人唱大风。

悠悠千载南国情,

今朝得偿兴味浓。

连绵青山挽云伫,

不尽椰影摇晚风。

穿梭鸥鸟翩翩过,

撒网渔舟缓缓行。

今日适得平生愿,

携手夫君踏浪行。

注:此诗系晓岩所作。

世言将相本无种,

范氏三世皆侯封。

胸怀甲兵畏羌夏,

功在倡学济世名。

心刻忠恕德身立,

志载天下忧乐情。

天平山上百年树,

枝枝叶叶拜淹公。

赵公韵章若砥石,

句句铿锵棱角直。

笔端咤叱潮澜起,

云涛涌回疾雨驰。

身性淳厚寓风雅,

心胸高远蕴情思。

清爽悦目称佳唱,

掩卷哦哦叹好诗。

s("content_relate");

【精选古诗汇总】相关文章:

元稹古诗精选01-31

思乡古诗精选03-30

精选思乡古诗03-28

范仲淹古诗精选02-25

关于元稹的古诗汇总02-05

描写梅花古诗精选10-25

元稹的古诗精选12-23

孟浩然古诗精选12-16

王之涣古诗精选汇编09-18

思乡的古诗精选03-26

2023年古诗七十五首简短二

关于感恩的古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分明仙籍列清虚,自是还丹九转疏。

画虎已成翻类狗,登龙才变即为鱼。

空惭季布千金诺,但负刘弘一纸书。

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

积雪峰西遇奖称,半家寒骨起沟塍。

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授钺已闻诸国静,坐筹重见大河澄。

功居第一图烟阁,依旧终南满杜陵。

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不才。

即路敢期皇子送,出关犹有御书来。

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

斜日苇汀凝立处,远波微飏翠如苔。

文武功成后,居为百辟师。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

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

昔岁曾投贽,关河在左冯。庾公垂顾遇,王粲许从容。

首荐叨殊礼,全家寓近封。白楼陪写望,青眼感遭逢。

顾念梁间燕,深怜涧底松。岚光莲岳逼,酒味菊花浓。

寇难旋移国,漂离几听蛩。半生悲逆旅,二纪间门墉。

蜀雪随僧蹋,荆烟逐雁冲。凋零归两鬓,举止失前踪。

得事虽甘晚,陈诗未肯慵。迩来趋九仞,又伴赏三峰。

栖托情何限,吹嘘意数重。自兹俦侣内,无复叹龙钟。

晓传尺一到江村,拜起朝衣渍泪痕。

敢恨帝城如日远,喜闻天语似春温。

翰林惟奉还山诏,湘水空招去国魂。

圣主恩深何力报,时从天末望修门。

s("content_relate");

【关于感恩的古诗】相关文章:

关于感恩的古诗《游子吟》12-05

描写感恩的古诗词10-22

关于刘禹锡的古诗07-30

关于元稹的古诗12-03

关于王昌龄的古诗12-22

关于王维的古诗07-15

关于柳宗元的古诗06-21

关于王安石的古诗11-29

关于王之涣的古诗10-29

关于立冬的古诗10-26

2023年古诗七十五首简短三

古诗两首反思

《山行》与《枫桥夜泊》这两首古诗学生早已能背诵,通过各种渠道也基本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但古诗的教学除了理解诗句的意思之外,难点在于引发想象、激发学生情感。课堂上,我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使图文对照了起来。先让学生看清图,也就更能理解了“石径斜”、“白云生处”、“枫林”和“红于二月花”等,看着赏心悦目的美景,诗人便停下脚步驻足欣赏了。学生很容易体会到诗人的那种喜悦心情。再引导学生看第二幅插图,同是秋天的枫树,色彩和形态完全不一样,前者红叶似火、激情涌动,后者枯枝老树昏鸦,然后再来请同学们将两首古诗都来读一读,。一喜一悲,心境的不同,同样的.景色也有了不同。

这时,我适时地点拨:环境的烘托,也能够反映出人物的心境。接下来,再来读一读《山行》,你能想象出那副画面吗?(曲径通幽、白云飘渺、红叶似火……)再来读一读《枫桥夜泊》,找一找诗人淡淡的愁还体现在哪些景色之中?(寒鸦枯树、月落凄清、夜半钟声)最后,让孩子们通过高声吟诵,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诗歌带给他们的快意!

我想:绵绵诗情也会像一股溪流涌进孩子们的心扉吧!

s("content_relate");

【古诗两首反思】相关文章:

白居易古诗两首03-16

白居易的古诗原文两首03-16

孟浩然古诗两首赏析02-22

孟浩然古诗两首级注释02-20

古诗两首王安石的简介07-22

王之涣凉州词古诗两首10-01

唐代岑参古诗两首01-01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教案05-24

古诗两首 《赠汪伦》教案07-23

分享岑参的古诗两首12-30

2023年古诗七十五首简短四

山如黛,沙如风,山还是那隐隐的青山,还是那沉淀的中华文明的青色。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如一壶香茗不知不觉得沉醉。不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已在灯火阑珊处。”

解落三秋叶——风

逐舞飘清袖,

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

吹花送远香。

“谁见过风?你没有,我也未曾见过,但每当大树点头鞠躬,那便是风的行踪。

如果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大漠,那边是风飞奔在漫天黄沙里;如果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瀚长江,那便是风遨游子猛浪湍旋中。

风使无影无踪的,走到哪里,停到哪里。正式那句“*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百花红紫斗芳菲——花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古诗词吟唱了最后一曲,从容离开,成就了一曲《葬花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诗圣杜甫写下了令人魂牵梦绕的《江畔独步寻花》而有在江南另遇李龟年。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瑟瑟西风,满地菊花寒香来。正是那幕“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辉煌绚烂不由得使诗人黄巢吟叹“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林盖白色一片——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路边赛著名诗人岑参写下“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的大雪纷飞。描绘了“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往里凝”的八月飞雪奇景。更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烂漫奇异。

天涯共此时——月

李太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自古拖月寄情。思乡之情远隔一方,正是“我寄愁心与明月”这样的苦苦思念,把所有的哀伤,忧叹融入到月色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四海之内,月下当空,月夜思乡,月光如水。

又逢中秋佳节,秋露打湿了月光,想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水家。”“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倾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23年古诗七十五首简短五

1、《诗经·小雅·车攻》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2、《楚辞·离骚》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3、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白马饰金羁,边翩西北邓。

5、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蹀足绊中愤,摇头枥上嘶。

6、南朝梁·萧纲《系马诗》

懔懔边风激,萧萧征马烦。

7、隋·世基《出塞》诗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8、唐·王维《观猎》诗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9、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0、唐·孟郊《登科后》诗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11、唐·刘禹锡《始闻秋风》诗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

12、宋·柳咏《少年游》词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3、宋·陆游《十五月四日风雨大作》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4、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15、元·刘因《山家》诗

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

16、明·王越《与李布政彦硕冯佥宪景阳对饮》诗

四山旗似晴霞卷,万马蹄如骤雨来。

17、清·徐《大猎》诗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023年古诗七十五首简短六

古诗两首参考精选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从而理解诗句含义,了解诗的内容。

3.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炼,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4.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使学生领会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又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通过读文、看注释,使学生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诗的内容。

(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能正确、流利地读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会生字新词。

(二)了解诗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

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还十分讲究节奏和韵律,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唐诗三百首》中,就有许多力作,为同学们所熟悉,并深受大家的喜爱。另外,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数不胜数,奇才辈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等等,他们的许多诗句已流芳百世,为后人所传诵。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两首诗。一首是宋代的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一首是唐代爱国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陆游(1125~1209),南宋著名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当中创作的诗歌很多,至今保存下来的就有9000多首。诗歌的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有的抒发政治抱负,有的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了其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所选的《示儿》,是陆游临终前所作,相当于遗嘱。诗人临终前,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喜事告诉他。这就充分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

杜甫(712~770),唐代著名大诗人。字子美,巩县(今属河南省)人。他的一生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真实的反映,曾被世人称为一代“诗史”。他的诗在当时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本文选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说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杜甫正在梓州(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他听到这个胜利的消息后,立即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终被平息,祖国又重新获得了统一而感到的无比欢快的心情,同样也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三)学生自己读诗,并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

(四)教师指名读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万事空(k#ng) 告乃翁(w5ng)

蓟北(j@) 襄阳(xi1ng)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4个生字,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查字典,写出每个字的偏旁部首、余笔,再看注释,结合诗句和字典,看应选择什么意思。

3.课堂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比如:“涕”,左边是“氵”,右边是“弟”,合起来是“涕”。还可以记成“弟弟”的“弟”加上“氵”就是“涕”。在书写时要注意右半部分的“弟”的写法和笔顺。“洛”,左边也是“氵”,右边是“各”,合起来是“洛”。还可以记成“各位”的“各”加上“氵”,就是“洛阳”的“洛”。在书写时要注意“洛”的右上角是“夂”,不是“攵”。“乃”字可以用旧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来记住字形。如:“奶奶”的“奶”去掉“女”字旁,就是“告乃翁”的“乃”。同样,“祭”也可以用旧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来记住字形。即“警察”的“察”去掉“宀”,就是“家祭”的“祭”。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让学生利用形近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在对比中记住字形,加强记忆和理解。如: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读文,并从诗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联系诗句内容理解词语。

以“元”字为例,“元”字在诗句中是“死去元知万事空”,通过看书下注释,我们知道“元”同现在的“原”,又通过查字典,我们又得知“原”是“原来、本来”的意思。“原知”就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又如:“乃”字在诗句中是“告乃翁”,我们通过看书下注释便可知道,“乃翁”就是“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告乃翁”是指告诉你的父亲,意思是让儿子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自己。

3.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练习掌握。

九州同:古代把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常用九州指代中国。九州同:指全国统一。

王师:文中指南宋军队。

中原:文中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祀祖宗。

告乃翁:告诉你的父亲。

但悲:只是为了……而感到悲痛。

无忘:不要忘记。

北定:向北进军平定。

剑外:现在四川省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间有剑门关。初闻:刚刚听到。

涕泪:因喜而下的泪水。

漫卷:胡乱卷起。

放歌:放声歌唱。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四)初读了解诗的内容。

1.教师先指名读预习,让学生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去读诗。边读边想2.再指名读诗,边读边了解诗的内容大意。

3.学生自由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一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采用范读,指名读、齐读等方法。

(六)作业。

1.读诗。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二)通过理解诗句,了解内容,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三)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有较具体的体会。

(四)能有感情地朗诵这两首诗,并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体会诗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第一首诗。

1.指名读诗,让同学想一想诗的题目的意思。

(1)学生谈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各抒己见,充分说。

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们知道。示儿:把事物让儿子知道。因为这是诗人临终作的诗,相当于遗嘱。

(2)使学生明确题目的意思,并说明自己是怎么知道题目的意思的。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理解诗的内容来理解题目的含义。

2.指导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内容,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

(1)学习第一句。

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第一句诗,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学生不易理解的词语可能有:“元知”、“万事空”、“但悲”、“九州同”。

②让学生看注解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词句,试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元知:本来就知道。

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

但悲:只是为了……而感到悲伤。

九州同:指全国的'统一。

③当学生对不易理解的词语,通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诗句弄懂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第一句诗的意思。即: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我只是为看不见全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④教师接着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诗句来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

诗人临终前感到最悲伤的不是自己的身体、家庭,而是祖国不能统一。可见诗人具有多么强烈的爱国之情啊!

(2)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诗。

①让学生先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看注释,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

北定:向北方进军去平定。

中原:课文中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祀祖宗。

告乃翁:告诉你的父亲。文中指的是陆游自己。

③说一说第二句诗的意思。大家讨论。

南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你们祭祀祖宗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④体会诗人情感。

陆游临终前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是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自己的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是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千万别忘了把收复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呀!

3.逐句讲解、理解、体会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诗的含义和它所包含的诗人的情感。

(1)指名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讨论整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爱国的情感。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4.指导学生朗读第一首诗。

(1)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哪些词语或诗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但悲九州同无忘告乃翁北定中原日

(2)引导学生读出诗人的爱国热情。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诗的重要特征是感情丰富,节奏鲜明,声韵铿锵。我们在朗读时

s("content_relate");

【古诗两首参考精选】相关文章:

白居易古诗两首03-16

唐代岑参古诗两首01-01

孟浩然古诗两首赏析02-22

孟浩然古诗两首级注释02-20

白居易的古诗原文两首03-16

古诗两首王安石的简介07-22

王之涣凉州词古诗两首10-01

分享岑参的古诗两首12-30

杜牧古诗两首原文和赏析12-14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教案05-24

2023年古诗七十五首简短七

母爱的古诗1至6年级的古诗

母爱是伟大的`,也不带有一丝希望你回报的想法。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唐·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s("content_relate");

【母爱的古诗1至6年级的古诗】相关文章:

对王维古诗《使至塞上》的分析11-23

使至塞上古诗翻译及注释10-05

秦观的古诗12-01

白居易的古诗10-25

王维的古诗07-23

杜牧的古诗11-10

王之涣的古诗11-27

浅谈古诗古诗赠汪伦的改写12-22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原文及赏析08-16

描写除夕的古诗01-05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3年古诗七十五首简短(7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wenmiziliao/wenmijichu/16854544661453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