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旧城已冷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通用16篇)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1

  秋晓

  学习目标

  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二、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一、本文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二、这篇文章字面并不难懂,但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授课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未上学以前,你们幼小的心灵中会认为天下最可亲的是爸爸妈妈,或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当你们进入学校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循循善诱的教育下成长,这时你们就会认为老师也是最可亲的人。有的老师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许多年后你们还会清楚记得他们的音容笑貌,从心底激起对他们的敬爱与感激。可是要让你表达这样的感情,许多同学觉得很困难,那么,让我们读读魏巍同志写的饱含深情忆恩师的美文《我的老师》,我想大家一定会得到启发和感悟的。

  二、初步研读

  1、自读课本

  2、自主学习

  学生速读课文,按提出的问题,自主学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各小组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如小组不能解决的,再全班交流解决。投影思考的问题:

  ①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蔡芸芝老师 )

  ②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书上。

  (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蔡老师课外教我们跳舞;③蔡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蔡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蔡老师写字;⑥蔡老师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我睡梦中去找老师。)

  ③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作简要说明。

  (总的来讲,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像这样的老师赢得孩子们的热爱、敬仰、羡慕,是理所当然的。)

  二、进一步研读课文,

  1、作者写蔡芸芝老师,选了七件小事,是不是太多了?请谈一下你的看法。

  (这七件小事都是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读来使人感到十分熟悉和亲切,因为这些材料不是随便拾取,而是作了精心选择。那七件看似平常的琐事,却能从不同的角度——或课上,或课外,或校内,或校外,或平时,或假期,全面展现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更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爱。)

  2、七件小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前五件事都是蔡老师和“我们”一起的集体活动,用的是略写,侧重表现她的温柔可亲。第六件事详写蔡老师对我的援助,在作者幼小的心灵上永存她光辉的形象,突现她的“慈爱”、“公平”与“伟大”,使作者感情升华,直到最后详写第七件被称为“记忆中的珍宝之一”的事——“暑假之梦”,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无限的眷念、思慕之情,使每个读者都深受感染。这样安排,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突出了“老师爱学生,学生更爱老师”这一主题。)

  教师小结: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一篇文章选什么材料,怎样爱排这些材料,都要围绕中心来考虑。

  四、体悟情感,师生共赏。

  1、教师:这篇文章的文字比较浅显,我相信在座的同学都能读懂,但就在平平实实的语言里,充满了浓郁的感情。可以说这篇美文主要是美在文章的“情”上,它靠一个“情”字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阅读精美的散文,要反复品味欣赏。老师特别喜欢下面一段文字,(投影)朗读: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意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默默”两字,没有话语只是默默观察,这是孩子表达依恋的方式,只希望能在老师身边多呆一会儿,只希望能多看老师一眼,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干言万语。

  “你”:一般的情况下,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

  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请同学自己看书,进行品味鉴赏,谈你感受最深的一例,可以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事例。学生举一到两例即可,在赏析前或赏析后要求他们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五、拓展延伸,写作训练

  教师:非常真挚而感人的师生情谊,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假如作者在写

  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迅,而他此时已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代魏巍写吗?

  在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魏巍的成绩。请看屏幕,请一学生朗读或教师读:

  魏巍,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事散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1963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解说词编写工作。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2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热情而又深远开阔的思想,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生活,因而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明信片都比较短,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精要,而蔡老师和“我”已多年不见了,我在文学上已颇有建树,所以明信片应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内容:1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唤起老师对自己的回忆;2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3表达对老师的祝福。60字左右。

  学生写作,然后交流。具体写法不求一律,有创意的要肯定鼓励。

  教师小结:在刚才同学的交流中,我听出了两点:一是同学们已基本掌握了用具体的情节或细节来表现老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是同学们对老师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的老师会爱我们的学生如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会爱他们的老师如自己的父母。

  六、出示学习目标(投影)、布置作业 

  从这堂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蔡老师的一颗挚爱学生的美好心灵,体会到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学到了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也再一次的接受了“尊师”这一传统美德的熏陶。课后请同学模仿本文写一篇文章:以“以心发现心,以爱博得爱”为题,精心选材,注意详略安排,介绍一位你的老师,字数500字左右。

  作者邮箱:

  [1]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

  1、领会记叙的要素。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3、词义的辨析与词语所蕴含的情意的品味。

  4、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要点:

  1、领会记叙的要素 

  2、理解本文用哪几件事表现蔡芸芝先生,各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或作者怎样的感情。? 

  3、词义辨析

  教学课时:2

  教学难点 :准确的概括五件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记事线索,记叙顺序,材料安排

  一、导入  课文,简介作者 

  用“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引入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及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后收入散文集《春天漫笔》。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二正字音:补充:

  1.查工具书,辨析下列各组字的音、形、义。

  即 (jì ①就、立刻;②就是;③当时、当地;④靠近;⑤<古>假如)

  既 (jí①已经;②既然;③尽、完;④跟“且”、“又”、“也”等词连用,表并列)

  孤 ( gū ①单独;②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③古帝王的自称)

  弧 (hú①古代指木弓;②圆周的任何一段)

  卷 (juàn①大多当名词用:画卷、试卷、案卷等;juǎn 大多当动词用:卷行李、卷入浪潮)

  券 (quàn①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②su n拱券,指门宙、桥梁等建筑物上筑成弧形的部分)

  蜜 (mì ①蜂蜜;②甜美)

  密 (mì ①距离近、空隙小;②细致、精致;③关系近、感情深,④不公平、不能泄露的)

  褪色 tuì  磕头  kē   卜问 bǔ   纠纷jiū    心清如水——纯洁无杂念。     

  三、回忆与总结 

  关于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四、快速阅读全文,听录音并思考:

  (一)(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二)蔡芸芝先生是怎么样一个人?文中用了哪些事来表现蔡芸芝先生?分别用简短的话概括并找出每件事的要素?讨论填写下表: 

  事件 ?人物? 时间? 地点?起因? 经过? 结果? 表现的内容? 

  1老师假装发怒 

  (老师、我 / 有一次 / 教室 /她的教鞭··· /大伙笑了 /表现温柔、慈爱 )

  2老师教我们跳舞 

  (老师、我们 /课外 / 表现善于丰富课外生活,和对我的喜爱 )

  3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假日里 /她女友家 /认识了蜂王··· /表现善于丰富课外知识,是朋友) 

  4老师教我们读诗 

  (还记得,还能背 。表现老师善于教学,培养我的文学兴趣。) 

  5我们看老师写字,依恋老师 

  (写字的时候 /都急于模仿 /表现老师受学生喜欢 )

  6老师排除小纠纷 

  (老师、我、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 /我读初小时/学校/我的父亲当兵,不知死活,我和母亲很牵挂他/我的“反对派们”嘲笑我/老师援助了我,排除了纠纷 /表现老师的公正慈爱,对我的理解、同情与鼓励) 

  7梦里寻师 

  (我、母亲、老师 /一个夏季的夜晚 /我家当屋 /老师放假离开了我们,我思念老师 /夜里我起身找老师 /母亲把我拉住了,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 。/表现我对老师的依恋、热爱 )

  注: 

  A、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 

  B、让学生明确记叙要素的交代与否要视中心的需要。

  四、总结讨论 :蔡老师教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 蔡老师是怎样一个人?我对她的感情是怎样的?本文线索? 

  ——蔡老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 的。文中有几处可以说明:①“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②“让我们观察蜜蜂”;③“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④“我用石板一迎”(注:“石板”,是旧时私塾和50年代小学生练习毛笔字、听写生字词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地方称之为“粉板”。

  ——蔡老师: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

  ——我的感情:喜爱、难忘、依恋、思念 

  ——线索:我回忆、喜爱、依恋、思念蔡老师。

  五具体分析

  1、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总起全文,引入全文,“最”字突出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情。 

  2、第二段说“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温柔是针对什么说的,美丽又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写出老师的心灵美和外貌美。

  3、第三段那些词语体现了老师是假装打我?

  ——仅仅,好像,落,轻轻,敲,笑 。“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写出“我”的本能与调皮,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表明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两个“笑”字表明了十分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

  4、“狡猾”的意思是什么?它的感情色彩是怎样的?用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

  ——贬义褒用,写出了我机灵与调皮。

  5、她教我们读诗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接近文学”与“爱好文学”两个词语位置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

  ——影响深远,从我到现在仍能背诗可见。接近是爱好的前提,只有接近了,了解了,才能喜爱。 

  6、在看老师写字这一件事中,“不由得围了上”、“默默地看”、“连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等语句表现了我们对老师的怎样的感情?

  ——深切的喜爱、崇拜之情。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体会记叙的详略 

  2、词义的辨析与词语所蕴含的情意的品味 

  教学过程 :

  一、复述第六、七件事.要求:说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讨论第六、七件事

  1、第十段开头说,“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到底是值还是不值?根据是什么?为什么前头说是“小事”,后面又讲“占据”过我的心灵? 

  ——值得。在老师而言是平常小事,但在我心中却影响深刻。我对老师的感情也加深了。 “占据”是强行占有的意思,对一件小事“却占据过我的心灵”该怎样理解?分析:所谓“小事”,指的是孩子们之间常常有的一些纠纷,在老师或别的孩子们看来不过是小事,可是从作者当时所处的境地来看,却是一件不同寻常的遭遇:父亲背井离乡,生死不明;母亲抑郁忧伤,时刻牵挂;那些不大懂事的同学还时常对“我”幸灾乐祸,使“我”更感到孤独悲伤,辛酸痛苦。在这最困难的时候,蔡老师常常理解“我”的心情,重视同学之间的纠纷,细致地处理了问题,批评了那些小“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劝”,劝说;“慰”,安慰。又劝说又安慰,蔡老师如此同情、关怀和爱护一个处于困境的学生,使“我”那弱小的心灵充满对她的感激和爱,所以把这看作为“占据心灵”的事。“占据”是军用术语,用在一般场合就特别形象有力。

  三、朗读写最后一件事的文段 

  1、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旁”表现了我对老师的什么感情?还有哪处描写同样表现出这种感情?

  ——深切的依恋之情。我觉得暑假漫长的反常心理。 

  2、“迷迷糊糊”的往外走改成“模模糊糊”,可不可以,为什么?

  ——迷迷糊糊是指说话口齿含糊不清,“模模糊糊”是指视线朦,看不清楚。不能调。 

  3、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呼应开头,表达深切惋惜、依恋、怀念之情。 

  四、总结讨论 

  1、文章一共写了七件事,哪些事写得详细,为什么详写?

  ——其材料安排由略到详(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记叙节奏由快到慢,情感也越来越浓、越来越深,后2件事是我感情的深化。

  2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

  ——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可见,这种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2、这些事是从哪些方面去选择的?

  ——围绕“老师爱孩子,孩子更爱老师”这一中心,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从学校到家庭,从各个方面选取典型具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突出“最难忘”。全文紧扣“我”而选材,蔡老师固然是“我们”的老师,课文中的每一个事例也都写到她对“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对她的热爱,但每件事都只是从“我们”起笔,简单带过,而又都落笔在“我”身上,详细地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和“我”对老师的热爱与怀念,其落脚点正如题目所写,是“我的老师”的“我”。 

  3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

  ——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4、讨论课后练习三、四 

  五、难点、重点分析

  1.课文中有哪几处传神的细节描写?具体说说这些描写是如何传神的。

  ——①老师佯怒时;②老师写字时;③梦里寻师时。以①为例,四句话写四个细节:“我……一迎”,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狡猾;教鞭“轻轻”敲在石板“边上”,刻画出老师的温柔慈爱;“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两句,写出了师生之间感情的融洽,这也是“我”敢于“一迎”的原因。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假怒”的全过程。

  2.课文中有哪几处真切动人的心理描写?试讨论分析。

  ——课文中真切动人的心理描写有:①老师佯怒后;②“我”被小“反对派们”咒骂父亲死了后;③放假前看老师收拾行李时;④回忆梦里寻师时。以①为例,“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狡猾”的语境义是调皮、机灵,它真切地表现出;个天真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和爱戴。 

  3.蔡老师哪些爱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蔡老师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学生们读诗,给学生,尤其给作者以有益的影响 。作者后来走上文学道路,而且一开始就从事诗歌创作,不能不说是由于儿时受到蔡老师有益的文学熏陶。蔡老师教育学生就好像是春天的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上面所讲的几件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无一不是以自己的行为给学生以有益的影响。有的是教育学生对他人的尊重,有的是启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有的是激起学生对文艺的兴趣。写到这儿,作者禁不住这样表述自己的感情:“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这儿用了反诘语气来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与崇敬。

  4、《我的老师》为什么能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刘踞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情者文之经。”这种“情”就是真情实感。真情实感绝不是靠火爆的词句、多情的绮语,它必须深植于事实的土壤中。作者魏巍谈到《我的老师》的写作感受时说:“在动笔之前,我确实回到我的童年,或者说沉入到我的童年,对那时的儿童世界作了一番邀游。这样,童年时遇到的几个老师,便浮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的那位蔡老师,又重新激动着我的感情。可以说,那篇文章是真情实感。”作者以“她爱我们”,“我是多么思念我的蔡老师啊”为感情线索,穿起一颗颗孩子记忆中的珍宝:蔡老师“温柔”的性格;“美丽”的心灵;课内课外对学生的爱护和培育;对“我”生活的关怀和影响,以及作者对老师的深深思念。这些虽然都是儿童生活的琐事,但因为处处透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那些事情无不染上浓重的抒情色调,使我们触及蔡老师跳动的脉博,窥及她慈母般的心地。仅有的一次,“从来不打骂我们”的蔡老师举起了教鞭,但就在教鞭将要落下的时候, 轻轻敲在“我”举起的石板边上,从儿童敏感的觉察中,“我知道她并没有存心打的意思”。这欲行又止的一瞬,透视出蔡老师的热忱与厚爱,她是假装生气。“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令人气恼的事情反而引起双方会意的笑,师生的感情又是何等的融洽。以心发现心,以爱换取爱,蔡老师赢得了孩子们的爱戴。“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不愿意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一个副词“默默地”,两个动词“站”、“看”,静态的描写胜过千汇言万语,缕缕情思尽在不言之中。至于在漫长的暑假里,由于思念老师之切,睡梦中迷迷糊糊地往屋外走,去找蔡老师,直到母亲“喊”、“拉”、“劝”才又熟睡,可见对蔡老师的情感之深。正是这真情实感,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7.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合理的选材。

  本文以人物为中心,以深情为线索组织事例,寓情于事,以事传情。开篇第一句揭示全文之旨,点明了作者的情——“使我最难忘”,叙写的人——蔡芸芝先生。紧接着围绕“老师爱孩子,孩子更爱老师”这一中心,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从学校到家庭,从各个方面选取典型具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突出“最难忘”。其材料安排由略到详(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记叙节奏由快到慢,情感也越来越浓、越来越深。其次,全文紧扣“我”而选材,蔡老师固然是“我们”的老师,课文中的每一个事例也都写到她对“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对她的热爱,但每件事都只是从“我们”起笔,简单带过,而又都落笔在“我”身上,详细地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和“我”对老师的热爱与怀念,其落脚点正如题目所写,是“我的老师”的“我”。此外,由于是儿时的回忆,作者以儿童的口吻记叙全文,用了类似”现在回想起来”等十三处回忆性语言提示回忆童年,仿佛又“对那时的儿童世界作了一番邀游”。从那时孩子的眼睛写老师,紧紧抓住了儿童特点进行选材。在儿童时代,那些零碎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往往会让儿童终身难忘。本文就选取了这样的符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材料构成全文。如“扮女跳舞”、“排解纠纷”等等。

  (2)质朴的语言。

  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成段的抒情议论,只将浓郁的感情熔铸在娓娓动人的叙述之中,将老师的美德寓于素淡平实的描写之中,惟其无华,更见情意的真挚;惟其质朴,更显出亲切感人。另外,作者还以儿童的目光观察事物,以儿童的心理评判事物,用儿童的语言叙述事物,虽显稚嫩,但真实可信。比如“排解纠纷”一事,蔡老师在“我”心灵痛苦时写了一封信安慰“我”,当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有一段抒情性的议论,“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入网。”这里用“慈爱”、“公平”是可以的,用“伟大”则显得大词小用,而这却是具有儿童特点的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真挚的感情,这比用成年人的心理去评价过去老师的写法更加亲切,更能顺畅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产生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因为儿童还不能准确地评价人和事物,如果不这样说,反倒有“成人腔”之嫌了。

  (3)传神、细腻的描写。

  作者运用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最动人的一瞬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丰满,情感细腻深刻。如假期惜别时的场面,“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一句中“默默”两字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这是孩子送别的动人场面,这是孩子表达依恋的方式,没有话语只是默默观察,只希望能在老师身边多呆一会儿,只希望能多看老师一眼,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干言万语。还有“梦中寻师”的动作,更表明了学生依恋老师的程度,只有梦境才能满足“我”的心愿。这心理、这感情、这思念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正像作者说的:“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五、作业 布置 

  1、列提纲,思考是否还可以从其它方面补充一些事件,如何安排详写与略写,重拟一个题纲,为修改本单元作文做好准备。

  2课外练笔:写你最……的一位老师。

  板书设计 :

  我的老师

  魏巍

  线索:我回忆、喜爱、依恋、思念蔡老师。

  顺序:

  按师生间     1 从不打骂我们(温柔慈爱)        老         学          回忆——难忘)

  感情逐步     2教我们跳舞(丰富课外生活)       师         生         喜欢——笑

  加深顺序     3让我们观察蜜蜂(丰富课外知识)   爱         爱         爱戴——公平伟大

  4教我们读诗(善于教学)           学         老         依恋——默默地、站、围

  5我们看老师写字(依恋老师)       生         师         思念——寻师、可惜

  6排除小纠纷(公平慈爱)

  7梦里寻师(依恋挚爱)

  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疏密相间的结构。

  (2)自然朴素的语言,深沉丰富的感情。

  (3)神态及心理的逼真描写。

  (4)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我的老师

  海伦 凯勒

  一、第一天相见: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深深地爱着我,向我揭示了一切。

  二、对我的教育

  1、认识事物都有名称:洋娃娃、水——联系实际、启发诱导      

  2、体验大自然——情感体验                             }深沉的爱、科学的教学方法

  3、认识抽象名词——情感体验、对比、比喻                            

  三、感激之情

  开了眼界给我爱、欢乐与美

  使我生活更充实、美满和有价值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体会师生之间纯洁美好的感情,用课文中真、善、美的东西陶冶、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怎样才能写好写人的记叙文?

  记叙文有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和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大多是通过一个或几个典型细节,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生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风貌,勾勒人物形象。

  怎样写好这类记叙文呢?

  1.确定写作对象。要选择自己最熟悉,对自己有影响,和自己有交往,又有典型事例能突出他某一方面特征的人。可能开始对某人不太了解,甚至还可能是误解,但后来经过交往,从几件事情中对他逐渐地了解了,有较深刻地认识了,当然也可以写。

  2.选好了写作对象后,根据你对他(她)的了解,想一想哪些事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进一步思考从你和他(她)交往的过程中,也就是从你准备选用的事例中,抽出共性的东西。比如从魏巍写蔡芸芝老师的五件事里看出蔡老师非常热爱孩子。这一共性,恰是要突出表现的中心思想。当确定了中心思想后,再从多件事例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

  3.第三步,为了有效地突出中心,想一想哪个事例应当详写,哪些事例可以略写。其中重复的事例,作用不大的事例就要坚决删去。

  4.第四步要考虑的是如何安排这些事例,先写哪个,后写哪个。从哪个角度人手写,怎样收束全文,这几个事例以什么为线索将其串连起来。都考虑差不多了,可以简要列个提纲。也可以把这些事例在头脑中过一遍,看能不能连缀成整体。有了文章的整体感,就、可以下笔成文了。

  5.最后是下笔成文。书写时,头脑中浮现出人物的形象和事情的经过,带着某种情感来回忆,边回忆边书写,力求——气呵成。成文后,改换欣赏者的身份默读此文,改正错别字和不够通顺的语句。如果自己读的时候,浮现出人物形象,受到文章的感染,那应该说是一篇成功的作文。

  二、布置作文题。(从下列题中任选一个或自拟文题)

  1.我的      (老师、爸爸、妈妈、好友……)

  2.他(她)是一个——的人(如:勤奋好学、助人为乐、热爱生活、乐观、充满爱心……)

  3.我逐渐了解了他(她)

  4.其他:童年的伙伴、挚友、手足深情……

  三、从学生的作文中选择不同类型的作文,准备讲评。这次讲评是为了让学生带着写作实践中存在着的不同问题,向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一文去寻求答案。

  [以读学写] 

  一、教师用投影仪打出下列问题,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括号内系参考答案,不必出现。)

  1.本文主要写的是谁?(蔡芸芝老师。)

  2.重点写她的什么品质?(热爱孩子。)

  3.为从不同角度突出这一品质,作者选取了哪五件事例?你能给每个事例设置一个小标题吗?(①假打真爱②教跳舞③观察蜜蜂④教读诗歌⑤排除纠纷。)

  4.这五件事都和文中的“我”有关系,你能分别说出“我”的感受吗?(①老师爱我们;②老师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③老师扩大我们的知识面;④老师对我爱好文学有很大影响;⑤老师关爱我们的心灵。)

  5.这五件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五件事的排列顺序有什么讲究,你看出来了吗?(第一件事和第五件事详写,其他略写。这几件事的排列顺序是课上→课外→假日→平时→深入到孩子的心灵。)   

  6.联系作者对蔡老师外貌、动作、行为的描写,从总体上说说她是一个怎样的人。(蔡老师年轻美丽、善良、温柔、亲切,热爱孩子,热爱生活,多才多艺,是一位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7.哪两件事写“我”思念老师?对突出蔡老师的品质有什么作用?(一件事是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身边看她收拾东西;另一件事是假日中梦里寻师。从“我”对老师的依恋,突出蔡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位置。)

  8.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难忘一依恋一思念)   

  9.在文中画出第五件事(排除纠纷)的起因、经过、结果、议论抒情的语句。

  10.你从本文学习到了哪些写入的方法?对比一下自己的作文,看自己的习作有哪些不足。

  [自我修改] 

  学习了本文的写作方法,看如何把自己原来写的作文改得更好。(教师可布置家庭作业 ,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后,教师再次讲评,鼓励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

  1.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3.学习本文线索的运用。

  4.揣摩文章的语句。

  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习本文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难点: 

  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即(       )立即        既(       )既然

  孤(       )孤单        弧(       )弧形

  卷(       )卷曲        券(       )证券 

  蜜(       )蜜蜂        密(       )秘密

  恋(       )热恋        念(       )思念 

  焚(       )焚香        梦(       )梦想

  2.查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色(    ) 卜问(     )    放假(       )         察觉(      )

  3.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l)温柔: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2)心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3)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4)纠纷:争执的事情。

  (5)热恋:本课是亲热难舍的意思。 

  4.默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

  二、导入  

  1.作家简介: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中,在行军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2、导语 :

  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这些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们给了你们哪些支持、鼓励和帮助呢?哪位老师使你终生难忘呢?

  你们也许也写过“我的老师”这类作文,写得好不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魏巍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察警芝的一篇文章,比较一下,有没有课文写得那么生动,有真情实感。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或听课文录音) 

  2.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第1至2节)写最使“我”难忘的是蔡会芝先生,以及蔡老师给“我”的总印象。

  第二部分:(第3至14节)写“我”与蔡老师之间的七件事。

  第三部分:(第 15节)写“我”与蔡老师分别了。

  3.第H部分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七件事?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评略安排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本文并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七件事: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

  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

  ⑦我梦里寻师。 

  其中,前五件事略写,后两件事详写。因为前五件事写蔡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教育、爱护和影响,是从“面”上写,而后两件事则是“我”印象最深的,刻骨铭心的,也最能表现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依恋之情,是从“点”上写。所以详写。这样详略安排,既能使文章结构疏密有间,又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4.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

  讨论并归纳:本文有一条感情的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记叙的七件事,始终贯穿着“爱”——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5.这七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这七件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忆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6.课文三个部分回忆、依恋、思念之间各有什么联系?三个部分综合起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并归纳:课文以“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苦芝先生”一句开头,展开了对蔡老师的回忆。第二部分文章列举了蔡老师的五件小事,写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在此基础上,作者写了“我”依恋蔡老师的两件事。蔡老师成为孩子们生活中少不了的人。第三部分是别后的思念,深情的语句抒发了“我”思念老师之情,与开头相呼应。

  文章记叙了师生之间的七件小事,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更抒发了学生对老师的爱。

  四、小结

  文章重点写了师生之间的七件小事。这七件小事以“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的感情线索贯穿始终。前五件略写,后两件评写。这样安排,既使文章的结构疏密有间,更表现了师生之间的感情的步步加深。

  五、板书设计 

  回忆——老师温柔美丽(难忘}

  依恋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课内)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课外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假日)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平时)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平时)

  略

  老师排除小纠纷(校内)

  我梦里寻师(校外)

  详

  老师爱学生

  学生爱老师

  思念——我和老师分别了(可惜〕

  六、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读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ke(    )头   2. tui(    ) 色   3.yu(      )钱

  4.黑痣(     )  5焚香(      )     6.狡猾(       )

  (二)给下面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觉                        卜                         仅                        占

  第二课时

  一、预习

  粗读课文,思考蔡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地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以及一些语句的深刻含义。

  三、正课

  1.提问:课文第一部分写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

  2.提问:“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

  讨论并归纳:“温柔”是从老师的性格上写;“美丽”是从老师的外貌上写的。

  3.提问: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些说明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

  (2)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这些说明蔡老师热情、慈爱的性格。

  (3)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说朋蔡老师公正、伟大的性格。

  4.提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讨论并归纳:

  ( 1)“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2)“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现“我”的天真活泼。

  (3)接近文学、爱好文学、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说明“我”聪明、好学、尊敬师长。

  (4)梦里导师,更表现“我”尊敬爱戴老师。

  5.提问: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

  (1)“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抒发作者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2)“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作者感激老师赞美老师的感情。

  (4)“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 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5)“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抒发了作者思念老师的感情。

  6·提问:“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

  讨论并归纳:一般的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 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7.提问:“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从孩子的眼光评价老师给“我”的支持和帮助,热情赞美自己的老师,它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如果删去,使人感到空泛,不亲切,过于夸张。

  四、小结

  蔡老师是一个温柔、热情、慈爱、公正、伟大、热爱孩子的老师。

  “我”是一个机灵纯正、天真活泼、尊师好学的学生。记叙文中的抒情,有助于直接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作业 

  1.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却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你已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画出上文中抒情的句子,并说说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

  这样一篇文章的人称前后不一致可以吗?

  3.一般说来,小孩子都盼望着假期的到来,为什么说“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4.“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加点的两个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5.“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记忆中的珍宝之一。”这句话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句子中的“这”是指什么?

  6.“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改为“我很想再见到我的蔡老师。”有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5

  课型 教读课 

  课时 三课时

  教学分析

  分析教材

  这篇教材感情真挚,语言朴素,应加强朗读指导,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教本文,不必划分段落,可从理清作者思路入手,分析各个片断间的联系和照应,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分析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多思,使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可以作为学生习作的范例,课内安排口头作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树立尊师爱师的思想

  教学策略

  教具学具

  一、课前预习:

  (一)查字典,注音:芸(yún) 榆(yú) 痣(zhì) 褪(tuì) 卜(bǔ) 磕(kē)

  (二)熟读全文。

  (三)思考题:①作者选择了哪几个生活片断写《我的老师》?②这篇文章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作者对蔡老师怀有怎样的感情?找出表达作者深厚感情的语句。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板书课文标题)

  (二)默读、勾画:看看共写了几件事,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对详写的事件要画出起因、过程和结果;思考几件事之间的联系。

  (三)讨论、点拨:作者第一句话就扣题“我的老师”,那为什么不用蔡芸芝先生作主语呢?(为了突出“难忘”)(板书“难忘”)围绕“难忘”写的几件事能不能用小标题或简短的话概括出来?(1.假愠 2.教舞 3.观蜂 4.教读诗 5.看写字 6.排解小纠纷 7.梦中寻师)能不能将七件事归类,哪几件事是记叙的重点?(1—4、6写师爱生,5、7写生爱师,其中有互爱,6、7是重点)这里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四)朗读全文,再说说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

  (五)布置作业 :列作文提纲,写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

  第二课时: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

  (二)细读分析,理清情感线索,辨析、推敲课文的语言,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尤其是重点段落、词语如何理解,表现了蔡老师哪些品质,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

  (三)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全文,本文以“难忘”为重点,以师生的感情——“爱”为线索贯串始终,记叙了七件事,五略两详,依靠那些质朴而饱含真情的语言,表达了蔡老师对学生、对“我”的热爱和“我”、“我们”对蔡老师的依恋、敬佩、思念之情。

  (五)作业 :读课文,写作文。(要求:着重写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并以此为中心选择材料;要善于从小处、细处去勾勒人物;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

  教学设计二

  一 简介作者:

  魏巍,原名鸿杰,笔名红杨树,当代著名作家。一九二○年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贫民家庭。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后,他走上革命道路,参加了八路军。此后,一直生活在部队里。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二 教师范读课文,读后理清课文脉络:

  读前提示:①作者选取了哪几个生活片断来回忆他的老师?哪些片断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②这几个片断从第几自然段写到第几自然段?它们在课文中占什么地位?

  讨论,明确:作者写了七个生活片段,前五个片断是略写,后两个片断是详写。这些生活片断从第三自然段写到倒数第二自然段,在文中占重要地位。课文除了开头两个自然段总写蔡老师留给作者的印象,最后一个自然段交代与蔡老师分别的原因外,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对儿时生活的回忆。课文表达了蔡老师热爱学生、学生热爱蔡老师的真挚感情。

  (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三、研读第一、第二自然段:

  (一) 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辨析一组句子:①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②蔡芸芝先生是我最难忘的女教师。

  明确:这两句意思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句①强调了“最难忘”。“难忘”这个词很重要,它是贯穿全文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和帮助令人难忘;二是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感情十分深厚、真挚,难以忘怀。

  (二)第二自然段里,作者是怎样写出对蔡老师的总的印象的?

  讨论后明确:这一段三句话,第一句写年龄,说明蔡老师那时很年轻;第二句写出了蔡老师明显的面部特征;第三句是对蔡老师总的评价,说明她品格上的特点,“美丽”不只是指外表,更主要的是指心地纯洁美好。这是总写老师的品格。

  四 集体朗读前五个生活片断。读后讨论:

  (一)在第一个生活片断里,“狡猾”这个词怎么理解?这样用词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狡猾”原是贬义词,现在作者在它前面加了限制成分“儿童的”,这样贬义词就没有贬义了,在这里是“调皮”“淘气”的意思。作者这样用词,形象地写出了“我”天真调皮的神态,反映了“我”与蔡教师非常亲近的心理状态。

  (二)在第三个生活片断里,作者为什么不写“看蜜蜂”,而写“观察蜜蜂”;不用“看到了蜂王”,而用“认识了蜂王”,不说“第一次吃了蜂蜜”,而说“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为什么这样用词?

  明确:用“观察”,说明不是一般地看,而是仔细地看;用“认识”,表明不仅看到了,而且了解了有关的知识;说“平生第一次”,强调了有生以来没吃过蜂蜜。作者这样用词,突出了难忘。

  (三)在第四个生活片断的描写中,哪些词句写出了老师对他的影响之深?

  明确:“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四)辨析两个句子:① 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② 急于模仿她握铅笔的姿势明确:句②只写出学生模仿蔡老师握铅笔的姿势;句①表明连握铅笔的姿势这么细小的动作都急于模仿,那么,模仿和学习蔡老师的其他言行举止就更不用说了。

  (五)这五个生活片断,作者是怎样组织安排的?

  明确:作者从课内写到课外,从课外写到校外,既写了儿时有趣的生活,又写了老师对自己的良好影响。组材的顺序也体现了作者步步加深的感情。

  (六)表情朗读第3—第8自然段。教师指导朗读时注意各个生活片断之间的间隔和衔接,突出有表现力的词语,要读得深情。

  五 讲读“占据过我的心灵”的一件小事:

  (一)指名朗读第9自然段(读后讨论)。

  (二)“占据”这个词在这里怎么理解?作者这样用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占据”原义是强力占有,课文中表明这件事在孩子心中占有的分量太重了。这样用词,写出了作者当时心里充满了对蔡老师的感激之情,也意味着至今仍铭记在心。

  (三)这件小事为什么会占据孩子的心灵呢?

  明确:当年作者的父亲生死不明,母亲非常焦急、忧伤,而不懂事的小朋友却还要以此来取笑他。这不能不使他也感到痛苦、悲伤。在这样的困境中,蔡老师援助了他,不但批评了那些“反对派”,还写信劝慰他,说他是“心清如水的学生”。慈母般的关怀温暖了他的心,这事自然便占据了他的心灵,久久不能忘怀。

  (四)作者热情地赞颂他的蔡老师,连用了三个形容词:“慈爱”、“公平”、“伟大”。这三个词用得好不好?

  明确:这三个词真实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情。就蔡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纠纷这件小事来说,“慈爱”、“公平”是容易理解的,“伟大”似乎大词小用了,但前面有个状语——“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这样说就不过分了。

  六 布置作业 :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用下面的词语和句式造句(当堂交流):

  ①默默地 ②从来不……仅仅有一次…… ③即使……连……都……

  3.课后复习:(1)按照“思考和练习二”的要求:把描写神态的语句划出来,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体会;(2)准备口头回答“思考和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第10—15自然段;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以《我的老师》(或《我的》)为题口头作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检查复习:

  指名回答并讨论“思考和练习二”。明确:第三自然段写蔡老师举起教鞭好象要打人,但却“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而且随着大伙的笑声,“她也笑了”。这些举动神情的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蔡老师对学生的爱。对于学生的淘气,她似乎发怒了,但是“轻轻地敲”表明她怒是假,爱是真,于是师生都发出了会心的笑。两个“笑”字,把师生的感情融化在一起了。“我”的神态,在课文中也写到多处。如:“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我默默地站在她身边,看着她……”,以及在睡梦中“迷迷糊糊地往外走”、“模模糊糊地回答”去找蔡老师。这几处神态的描写,充分表现“我”天真调皮但又非常重感情、非常爱蔡老师的性格特征。

  二 讲读第七个生活片断:

  (一)指名朗读课文,读后讨论:作者是如何写出对蔡老师的依恋和思念的?

  明确:“我们就更不愿意离开她”,一个“更”字,既照应上文,又写出此刻心情。“默默”、“站”、“看”这几个词语生动地表达了“我”对蔡老师的依恋。接着,作者又描绘了一幅睡梦中找蔡老师的动人情景,突出地表现了对蔡老师的思念。

  (二)辨析句中带点的词语,说说它们能否互换位置:①我急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走。

  ②“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明确:不能互换位置。“迷迷糊糊”是“迷糊”的重迭,它的反义词是“清醒”,句①说明行动不清醒;“模模糊糊”是“模糊”的重迭,它的反义词是“清晰”,句②说明说话含糊不清。

  (三)请学生辨析两句句子:①什么时候,我能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②我多么想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呀。

  明确:句①感情深沉含蓄,句②感情热烈外露,在课里联系前后的语气和感情,用句①表达效果更好。

  三 教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示:结尾一句话交代了与蔡老师分别的原因,这样使文章的结构更完整。

  四 巩固总结: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读前提示: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

  讨论明确:课文中写的虽然是一些“小事”,但都是作者感受最深的,他记忆中最美的、最难忘的,曾激动过他心灵的事,因而也最能表现蔡老师爱学生、学生也爱蔡老师这一中心。

  (二)课堂讨论:行文至第9自然段,中心已经明确。作者回忆了与蔡老师相处时的六个生活片断,赞美了蔡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和真诚的帮助,同时抒发了作者对蔡老师热爱、尊敬、感激的思想感情。那么,第七个生活片断是否可以不写呢?为什么?

  明确:不写当然也是可以的,但写了能更有力地表现中心,也能使文章更感人。第七个生活片断写我对蔡老师的依恋和思念,说明了蔡老师已是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这样就把学生对蔡老师的爱提到了更高的境界。用学生对老师的依恋和思念来衬托老师对学生的爱,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三)这篇文章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值得学习?

  明确:作者用第一人称,写出了其童心的特有的感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五 课堂练习:

  以《我的老师》(或《我的》)为题口头作文。指导:可以模仿和借鉴范文的写法,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来写老师(亲属或同学等),不要讲套话、空话。(先列提纲,后口述、评议)

  六 布置作业 

  1.以《我的》为题书面作文(课外或作文课做)。

  《我的老师》教法一例

  (一)听朗读录音。凭借听的印象,用概括性的语言写出蔡老师爱学生的五件事:

  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

  2.在课外的时候……

  3.在假日里……

  4.她爱诗……

  5.有一件小事,……占据过“我”的心灵,这件事是……

  写出“我”想念老师的两件事:

  1.每逢放假,我们不愿离开蔡老师。放假前,我……

  2.记得一个夏季的夜里,我……

  (二)打开书,默读一遍。对照上边做的练习,检查自己的听、记能力。

  (三)边看书边做下面的练习:

  1.“温柔”一词形容蔡老师的 ,揭示了她的内心美;“美丽”一词形容蔡老师的 ,指出了她的外表美。

  2.第三段中的“从来”、“仅仅”、“好象”、“轻轻”、她也“笑”了,这些词语表现了蔡老师怎样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

  3.“狡猾”一词常形容人很不老实,作者却用它来形容“我”的目光,应该如何理解它的含义呢?

  4.文中两次用了“默默地”,请你很快的找出来,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迷迷糊糊”和“模模糊糊”,两个叠用形容词的意思一样吗?在文中找出它们各自的用法,若把两个词调换一下使用行不行,为什么?

  6.文中接连用了两个“才”字,请尽快找出来。“我才醒了”中的“才”,说明了什么?“我才睡熟了”中的“才”又说明了什么?联系“梦中寻师”的情景,说说两个“才”字饱含着怎样一种感情。

  7.“我记忆中的珍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珍宝”与文章开头第一个“最”有什么内在联系?

  8.最后一段中的“可惜”一词和全文哪些内容有联系。

  9.你能从本文中选一个词准确的形容“我”和蔡老师分别前的感情吗?

  (四)作者一共选取了几个典型事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五)朗读全文,体会作者怀念老师的真挚感情。

  (六)在你心目中,一定也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请你以《我的老师》为题,仿写一篇真人、真事、真情的记叙文。

  二 关于“一个孩子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一句,老师可不必过多解释,告诉同学这是一个比喻句,它表示孩子依恋老师的心情,就可以了。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及重点]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 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解题。(用课件打出)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 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 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放伴奏音乐,力求生动)。

  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明确: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3.口头复迟“睡梦中找老师”的故事。要求:说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讨论: 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 

  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归纳:

  明确: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5.提问: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词语,仅凭这些词语,能否体现作者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为什么呢? 

  学生充分讨论、争辩后教师归纳

  明确:这些词语确实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具体的描述语句,就无从体现作者对老师的热爱、怀念之情。 

  6.那么,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你能否列举数例,加以说明? 

  启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明确: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全文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例如,作者所记述的第一件事,老师对我的“假悦真爱”。 

  “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表明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再譬如第六件事,“不知道”、“值不值得”提它,解决同学间的纠纷,对蔡老师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幼小的心灵而言,所占的分量太大了。老师热爱学生,正确处理好学生间纠纷,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事情还不值得一提吗? 

  7.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明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这种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8.你觉得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 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 

  『布置作业 』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学习本文的感受,题目自拟,课下交流。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7

  秋晓

  学习目标

  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二、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一、本文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二、这篇文章字面并不难懂,但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授课过程:

  一、 导入  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未上学以前,你们幼小的心灵中会认为天下最可亲的是爸爸妈妈,或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当你们进入学校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循循善诱的教育下成长,这时你们就会认为老师也是最可亲的人。有的老师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许多年后你们还会清楚记得他们的音容笑貌,从心底激起对他们的敬爱与感激。可是要让你表达这样的感情,许多同学觉得很困难,那么,让我们读读魏巍同志写的饱含深情忆恩师的美文《我的老师》,我想大家一定会得到启发和感悟的。

  二、初步研读

  1、自读课本

  2、自主学习

  学生速读课文,按提出的问题,自主学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各小组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如小组不能解决的,再全班交流解决。投影思考的问题:

  ①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蔡芸芝老师 )

  ②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书上。

  (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蔡老师课外教我们跳舞;③蔡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蔡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蔡老师写字;⑥蔡老师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我睡梦中去找老师。)

  ③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作简要说明。

  (总的来讲,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像这样的老师赢得孩子们的热爱、敬仰、羡慕,是理所当然的。)

  二、 进一步研读课文,

  1、作者写蔡芸芝老师,选了七件小事,是不是太多了?请谈一下你的看法。

  (这七件小事都是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读来使人感到十分熟悉和亲切,因为这些材料不是随便拾取,而是作了精心选择。那七件看似平常的琐事,却能从不同的角度——或课上,或课外,或校内,或校外,或平时,或假期,全面展现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更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爱。)

  2、七件小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前五件事都是蔡老师和“我们”一起的集体活动,用的是略写,侧重表现她的温柔可亲。第六件事详写蔡老师对我的援助,在作者幼小的心灵上永存她光辉的形象,突现她的“慈爱”、“公平”与“伟大”,使作者感情升华,直到最后详写第七件被称为“记忆中的珍宝之一”的事——“暑假之梦”,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无限的眷念、思慕之情,使每个读者都深受感染。这样安排,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突出了“老师爱学生,学生更爱老师”这一主题。)

  教师小结: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一篇文章选什么材料,怎样爱排这些材料,都要围绕中心来考虑。

  四、体悟情感,师生共赏。

  1、教师:这篇文章的文字比较浅显,我相信在座的同学都能读懂,但就在平平实实的语言里,充满了浓郁的感情。可以说这篇美文主要是美在文章的“情”上,它靠一个“情”字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阅读精美的散文,要反复品味欣赏。老师特别喜欢下面一段文字,(投影)朗读: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意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默默”两字,没有话语只是默默观察,这是孩子表达依恋的方式,只希望能在老师身边多呆一会儿,只希望能多看老师一眼,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干言万语。

  “你”:一般的情况下,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

  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请同学自己看书,进行品味鉴赏,谈你感受最深的一例,可以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事例。学生举一到两例即可,在赏析前或赏析后要求他们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五、 拓展延伸,写作训练

  教师:非常真挚而感人的师生情谊,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假如作者在写

  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迅,而他此时已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代魏巍写吗?

  在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魏巍的成绩。请看屏幕,请一学生朗读或教师读:

  魏巍,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事散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1963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解说词编写工作。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2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热情而又深远开阔的思想,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生活,因而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明信片都比较短,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精要,而蔡老师和“我”已多年不见了,我在文学上已颇有建树,所以明信片应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内容:1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唤起老师对自己的回忆;2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3表达对老师的祝福。60字左右。

  学生写作,然后交流。具体写法不求一律,有创意的要肯定鼓励。

  教师小结:在刚才同学的交流中,我听出了两点:一是同学们已基本掌握了用具体的情节或细节来表现老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是同学们对老师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的老师会爱我们的学生如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会爱他们的老师如自己的父母。

  六、 出示学习目标(投影)、布置作业 

  从这堂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蔡老师的一颗挚爱学生的美好心灵,体会到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学到了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也再一次的接受了“尊师”这一传统美德的熏陶。课后请同学模仿本文写一篇文章:以“以心发现心,以爱博得爱”为题,精心选材,注意详略安排,介绍一位你的老师,字数500字左右。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二、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设想

  一、这篇文章字面并不难懂,但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本文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三、教学时数: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指导预习;介绍作者;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也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加黑字板书,下同)

  二、介绍作者、解题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三、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四、指导预习

  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完成下列预习思考题

  1.查工具书,辨析P2各组字的音、形、义。

  2.简要回答下列各题: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参考答案:本文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3.口头复述“睡梦中找老师”的故事。要求:说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研习新课

  1.检查“预习题”1。

  2.引导学生讨论“预习题”2、3。

  3.提问: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

  学生充分讨论。

  教师归纳: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找出本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思考这些词语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2.完成“揣摩·运用”八(选择题)。3.熟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理清作者感情线索;赏析写作特色;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作业 

  1.“揣摩·运用”八。 参考答案:1.C;2.D ;3.A ;4.C。

  2.指名朗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有:“难忘”、“温柔和美丽”、“慈爱”、“公平”、“伟大”、“依恋”、“想念”、“可惜”等等。

  二、继续研习新课

  1.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提问: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词语,仅从这些词语,能否体现作者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为什么呢?

  学生充分讨论、争辩。

  教师归纳:这些词语确实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具体的描述语句,就无从体现作者对老师的热爱、怀念之情。

  提问: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你能否列举数例,加以说明?

  启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小结: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全文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例如,作者所忆述的第一件事,老师对我的“假愠真爱”。“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再譬如第六件事。“不知道”、“值不值得”提它。解决同学间的纠纷,对蔡老师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幼小的心灵而言,所占的分量太大了。老师热爱学生,正确处理好学生间纠纷,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事情还不值得一提吗?

  提问: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2.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

  提问:蔡老师是教的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

  学生快速读书,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蔡教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学科的。文中有这几处地方可以说明:(1)“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2)“让我们观察蜜蜂”。(3)“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4)“我用石板一迎”(注:“石板”,是旧时私塾和50年代小学生练习毛笔字、听写生字词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地方称之为“粉板”。用石片或木板制成)。

  提问: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都认为蔡老师是一位好老师。请大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蔡老师的性格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概括: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

  3.赏析写作特色。

  根据全文内容,结合预习提示,引导学生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详略得当、疏密相间的结构。

  (2)自然朴素的语言,深沉丰富的感情。

  (3)神态及心理的逼真描写。

  (4)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三、总结课文

  四、布置作业 

  1.背诵文中的诗。2.记忆·联想十:以“以心发现心,以爱博得爱”为题,精心选材,介绍一位小学或中学的老师。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9

  河北 郝增 赵德斌  

  ------------------------------------------------------------

  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老师是学生习作中常见的题目,在指导中要防止学生写空话和套话,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老师写活,突出个体的特点,做到血肉丰满。学生习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指导。

  一、创设情境,表达“我的老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中、高年级学生习作的要求都建立在学生“有兴趣”“乐于”“愿意”“有意识”的基础上,同时我们认为言语交际是有目的、原因和对象的。表达什么——内容;向谁表达——对象;为什么表达——目的或原因。这样学生在习作中才能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创造一个“目的、对象”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

  教师导言:同学们,从你上幼儿园到现在,先后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请你回忆一下教过你的老师,我们打算开一次以“我的老师”为主题的班会,请大家认真地准备。届时在班会上把自己热爱、熟悉、具有鲜明特点的老师介绍给大家。

  二、回忆师情,寻找“我的老师”

  学生在习作中只有明确了表达“目的、对象”,才能有习作的动力,才能在习作中有责任感,才能自主地进行写作,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抓住这个契机,我们设计了“回忆师情,寻找‘我的老师’”,让学生在教过自己的众多老师中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师,介绍给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引导学生回忆老师。

  2听歌颂教师的歌曲,朗诵歌颂教师的诗歌。

  3同学们找到最理想的“老师”后,同组互相说一说“老师”的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4写出习作提纲。

  三、指导写法,再现“我的老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了“我的老师”后,就应该着手习作,让“我的老师”再现在全班的同学面前,使同学们能认识你的老师,了解你的老师。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

  1引言:每位同学都找到了“我的老师”,请大家认真构思,想好习作的内容和语言。

  2阅读例文学习如何刻画人物特点,突出人物的形象。

  例文:

  我的老师

  我们的语文老师大约四十来岁,头发已经稀疏了。他的前额布满了浅浅的皱纹,瘦削的脸上戴着一副度数很深的眼镜,显得很有学问。刚看到他的人,总会以为他是一个“老夫子”,教学死板、无味。可是只要听听他的课,保你一定会乐而忘返。

  “叮呤呤……”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坐好了,只有刘锋同学还拿着一个瓶子玩,教师看见了,立刻板起了脸,说:“上课了还玩,没收!”说完,他拿起瓶子走上了讲台。同学们顿时吓住了,老师从来也没发过这么大的脾气呀!谁知,他眼睛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举起瓶子说:“下面根据我手中的瓶子,进行一句话表达。”话音刚落,同学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紧张地心情一下子松驰了,大家都笑了起来,老师也甜甜地笑了,笑声出教室,飞向天空……

  他就是这样一个提倡活泼教学的人,难怪“听他一节课,胜读十年书”成了同学们的口头禅了呢。

  (1)仔细读例文,想一想作者围绕“我的老师”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组讨论交流,通过阅读例文,你学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

  A.选择的材料要有特点。从“没收瓶子”到巧妙引入教学“一句话表达”,说明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别具一格,独具匠心。B结构新颖,例文开始先介绍我的老师外貌,让人感到我的老师老气横秋,一副老夫子像,但接下来的教学行为却与之大相径庭,使人顿感“我的老师”可敬可爱。

  (4)动笔习作。

  四、交流评议,共享“我的老师”

  1个人自评自改。

  2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3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互评互议时,教师要认真巡视个别情况,及时发现典型习作,准备在全班交流。也可以让各组推荐一名较好习作参与交流。全班同学互相点评。

  4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10

  学习目标

  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二、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一、本文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二、这篇文章字面并不难懂,但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授课过程:

  一、 导入  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未上学以前,你们幼小的心灵中会认为天下最可亲的是爸爸妈妈,或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当你们进入学校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循循善诱的教育下成长,这时你们就会认为老师也是最可亲的人。有的老师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许多年后你们还会清楚记得他们的音容笑貌,从心底激起对他们的敬爱与感激。可是要让你表达这样的感情,许多同学觉得很困难,那么,让我们读读魏巍同志写的饱含深情忆恩师的美文《我的老师》,我想大家一定会得到启发和感悟的。

  二、初步研读

  1、自读课本

  2、自主学习

  学生速读课文,按提出的问题,自主学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各小组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如小组不能解决的,再全班交流解决。投影思考的问题:

  ①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蔡芸芝老师 )

  ②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书上。

  (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蔡老师课外教我们跳舞;③蔡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蔡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蔡老师写字;⑥蔡老师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我睡梦中去找老师。)

  ③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作简要说明。

  (总的来讲,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像这样的老师赢得孩子们的热爱、敬仰、羡慕,是理所当然的。)

  二、 进一步研读课文,

  1、作者写蔡芸芝老师,选了七件小事,是不是太多了?请谈一下你的看法。

  (这七件小事都是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读来使人感到十分熟悉和亲切,因为这些材料不是随便拾取,而是作了精心选择。那七件看似平常的琐事,却能从不同的角度——或课上,或课外,或校内,或校外,或平时,或假期,全面展现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更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爱。)

  2、七件小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前五件事都是蔡老师和“我们”一起的集体活动,用的是略写,侧重表现她的温柔可亲。第六件事详写蔡老师对我的援助,在作者幼小的心灵上永存她光辉的形象,突现她的“慈爱”、“公平”与“伟大”,使作者感情升华,直到最后详写第七件被称为“记忆中的珍宝之一”的事——“暑假之梦”,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无限的眷念、思慕之情,使每个读者都深受感染。这样安排,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突出了“老师爱学生,学生更爱老师”这一主题。)

  教师小结: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一篇文章选什么材料,怎样爱排这些材料,都要围绕中心来考虑。

  四、体悟情感,师生共赏。

  1、教师:这篇文章的文字比较浅显,我相信在座的同学都能读懂,但就在平平实实的语言里,充满了浓郁的感情。可以说这篇美文主要是美在文章的“情”上,它靠一个“情”字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阅读精美的散文,要反复品味欣赏。老师特别喜欢下面一段文字,(投影)朗读: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意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默默”两字,没有话语只是默默观察,这是孩子表达依恋的方式,只希望能在老师身边多呆一会儿,只希望能多看老师一眼,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干言万语。

  “你”:一般的情况下,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

  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请同学自己看书,进行品味鉴赏,谈你感受最深的一例,可以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事例。学生举一到两例即可,在赏析前或赏析后要求他们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五、 拓展延伸,写作训练

  教师:非常真挚而感人的师生情谊,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假如作者在写

  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迅,而他此时已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代魏巍写吗?

  在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魏巍的成绩。请看屏幕,请一学生朗读或教师读:

  魏巍,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事散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1963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解说词编写工作。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2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热情而又深远开阔的思想,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生活,因而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明信片都比较短,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精要,而蔡老师和“我”已多年不见了,我在文学上已颇有建树,所以明信片应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内容:1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唤起老师对自己的回忆;2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3表达对老师的祝福。60字左右。

  学生写作,然后交流。具体写法不求一律,有创意的要肯定鼓励。

  教师小结:在刚才同学的交流中,我听出了两点:一是同学们已基本掌握了用具体的情节或细节来表现老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是同学们对老师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的老师会爱我们的学生如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会爱他们的老师如自己的父母。

  六、 出示学习目标(投影)、布置作业 

  从这堂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蔡老师的一颗挚爱学生的美好心灵,体会到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学到了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也再一次的接受了“尊师”这一传统美德的熏陶。课后请同学模仿本文写一篇文章:以“以心发现心,以爱博得爱”为题,精心选材,注意详略安排,介绍一位你的老师,字数500字左右。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

  1.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3.学习本文线索的运用。

  4.揣摩文章的语句。

  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习本文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难点: 

  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即(       )立即        既(       )既然

  孤(       )孤单        弧(       )弧形

  卷(       )卷曲        券(       )证券 

  蜜(       )蜜蜂        密(       )秘密

  恋(       )热恋        念(       )思念 

  焚(       )焚香        梦(       )梦想

  2.查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色(    ) 卜问(     )    放假(       )         察觉(      )

  3.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l)温柔: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2)心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3)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4)纠纷:争执的事情。

  (5)热恋:本课是亲热难舍的意思。 

  4.默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

  二、导入  

  1.作家简介: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中,在行军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2、导语 :

  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这些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们给了你们哪些支持、鼓励和帮助呢?哪位老师使你终生难忘呢?

  你们也许也写过“我的老师”这类作文,写得好不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魏巍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察警芝的一篇文章,比较一下,有没有课文写得那么生动,有真情实感。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或听课文录音) 

  2.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第1至2节)写最使“我”难忘的是蔡会芝先生,以及蔡老师给“我”的总印象。

  第二部分:(第3至14节)写“我”与蔡老师之间的七件事。

  第三部分:(第 15节)写“我”与蔡老师分别了。

  3.第H部分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七件事?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评略安排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本文并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七件事: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

  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

  ⑦我梦里寻师。 

  其中,前五件事略写,后两件事详写。因为前五件事写蔡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教育、爱护和影响,是从“面”上写,而后两件事则是“我”印象最深的,刻骨铭心的,也最能表现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依恋之情,是从“点”上写。所以详写。这样详略安排,既能使文章结构疏密有间,又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4.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

  讨论并归纳:本文有一条感情的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记叙的七件事,始终贯穿着“爱”——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5.这七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这七件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忆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6.课文三个部分回忆、依恋、思念之间各有什么联系?三个部分综合起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并归纳:课文以“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苦芝先生”一句开头,展开了对蔡老师的回忆。第二部分文章列举了蔡老师的五件小事,写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在此基础上,作者写了“我”依恋蔡老师的两件事。蔡老师成为孩子们生活中少不了的人。第三部分是别后的思念,深情的语句抒发了“我”思念老师之情,与开头相呼应。

  文章记叙了师生之间的七件小事,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更抒发了学生对老师的爱。

  四、小结

  文章重点写了师生之间的七件小事。这七件小事以“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的感情线索贯穿始终。前五件略写,后两件评写。这样安排,既使文章的结构疏密有间,更表现了师生之间的感情的步步加深。

  五、板书设计 

  回忆——老师温柔美丽(难忘}

  依恋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课内)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课外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假日)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平时)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平时)

  略

  老师排除小纠纷(校内)

  我梦里寻师(校外)

  详

  老师爱学生

  学生爱老师

  思念——我和老师分别了(可惜〕

  六、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读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ke(    )头   2. tui(    ) 色   3.yu(      )钱

  4.黑痣(     )  5焚香(      )     6.狡猾(       )

  (二)给下面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觉                        卜                         仅                        占

  第二课时

  一、预习

  粗读课文,思考蔡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地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以及一些语句的深刻含义。

  三、正课

  1.提问:课文第一部分写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

  2.提问:“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

  讨论并归纳:“温柔”是从老师的性格上写;“美丽”是从老师的外貌上写的。

  3.提问: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些说明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

  (2)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这些说明蔡老师热情、慈爱的性格。

  (3)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说朋蔡老师公正、伟大的性格。

  4.提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讨论并归纳:

  ( 1)“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2)“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现“我”的天真活泼。

  (3)接近文学、爱好文学、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说明“我”聪明、好学、尊敬师长。

  (4)梦里导师,更表现“我”尊敬爱戴老师。

  5.提问: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

  (1)“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抒发作者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2)“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作者感激老师赞美老师的感情。

  (4)“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 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5)“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抒发了作者思念老师的感情。

  6·提问:“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

  讨论并归纳:一般的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 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7.提问:“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从孩子的眼光评价老师给“我”的支持和帮助,热情赞美自己的老师,它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如果删去,使人感到空泛,不亲切,过于夸张。

  四、小结

  蔡老师是一个温柔、热情、慈爱、公正、伟大、热爱孩子的老师。

  “我”是一个机灵纯正、天真活泼、尊师好学的学生。记叙文中的抒情,有助于直接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作业 

  1.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却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你已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画出上文中抒情的句子,并说说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

  这样一篇文章的人称前后不一致可以吗?

  3.一般说来,小孩子都盼望着假期的到来,为什么说“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4.“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加点的两个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5.“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记忆中的珍宝之一。”这句话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句子中的“这”是指什么?

  6.“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改为“我很想再见到我的蔡老师。”有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二、难点、重点分析

  1.课文记述了哪几个片段?这几个片段的写作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分析:全文记叙了七个片段:①老师假装发怒;②老师教我们跳舞;③老师让我们观察蜜蜂;④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老师写字;⑥老师排除我们的小纠纷;⑦我梦中寻找老师。这七个片段,是按照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感情步步加深的顺序安排的。

  2.课文中有哪几处传神的细节描写?具体说说这些描写是如何传神的。

  分析:课文中传神的细节描写有:①老师佯怒时;②老师写字时;③梦里寻师时。以①为例,四句话写四个细节:“我……一迎”,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狡猾;教鞭“轻轻”敲在石板“边上”,刻画出老师的温柔慈爱;“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两句,写出了师生之间感情的融洽,这也是“我”敢于“一迎”的原因。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假怒”的全过程。

  3.课文中有哪几处真切动人的心理描写?试讨论分析。

  分析:课文中真切动人的心理描写有:①老师佯怒后;②“我”被小“反对派们”咒骂父亲死了后;③放假前看老师收拾行李时;④回忆梦里寻师时。以①为例,“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狡猾”的语境义是调皮、机灵,它真切地表现出;个天真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和爱戴。 

  4.作者在第九节开头这样写道:“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

  为什么前头说是“小事”,后面又讲“占据”过我的心灵?“占据”是强行占有的意思,对一件小事“却占据过我的心灵”该怎样理解?分析:所谓“小事”,指的是孩子们之间常常有的一些纠纷,在老师或别的孩子们看来不过是小事,可是从作者当时所处的境地来看,却是一件不同寻常的遭遇:父亲背井离乡,生死不明;母亲抑郁忧伤,时刻牵挂;那些不大懂事的同学还时常对“我”幸灾乐祸,使“我”更感到孤独悲伤,辛酸痛苦。在这最困难的时候,蔡老师常常理解“我”的心情,重视同学之间的纠纷,细致地处理了问题,批评了那些小“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劝”,劝说;“慰”,安慰。又劝说又安慰,蔡老师如此同情、关怀和爱护一个处于困境的学生,使“我”那弱小的心灵充满对她的感激和爱,所以把这看作为“占据心灵”的事。“占据”是军用术语,用在一般场合就特别形象有力。

  5.蔡老师哪些爱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分析:蔡老师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学生们读诗,给学生,尤其给作者以有益的影响 。作者说,“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她对我的接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作者后来走上文学道路,而且一开始就从事诗歌创作,不能不说是由于儿时受到蔡老师有益的文学熏陶。

  蔡老师教育学生就好像是春天的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上面所讲的几件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无一不是以自己的行为给学生以有益的影响。有的是教育学生对他人的尊重,有的是启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有的是激起学生对文艺的兴趣。

  写到这儿,作者禁不住这样表述自己的感情:“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这儿用了反员诘语气来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与崇敬。

  6.《我的老师》为什么能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分析:刘踞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情者文之经。”这种“情”就是真情实感。真情实感绝不是靠火爆的词句、多情的绮语,它必须深植于事实的土壤中。作者魏巍谈到《我的老师》的写作感受时说:“在动笔之前,我确实回到我的童年,或者说沉入到我的童年,对那时的儿童世界作了一番邀游。这样,童年时遇到的几个老师,便浮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的那位蔡老师,又重新激动着我的感情。可以说,那篇文章是真情实感。”作者以“她爱我们”,“我是多么思念我的蔡老师啊”为感情线索,穿起一颗颗孩子记忆中的珍宝:蔡老师“温柔”的性格;“美丽”的心灵;课内课外对学生的爱护和培育;对“我”生活的关怀和影响,以及作者对老师的深深思念。这些虽然都是儿童生活的琐事,但因为处处透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那些事情无不染上浓重的抒情色调,使我们触及蔡老师跳动的脉博,窥及她慈母般的心地。仅有的一次,“从来不打骂我们”的蔡老师举起了教鞭,但就在教鞭将要落下的时候, 轻轻敲在“我”举起的石板边上,从儿童敏感的觉察中,“我知道她并没有存心打的意思”。这俗行又止的一瞬,透视出蔡老师的热忱与厚爱,她是假装生气。“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令人气恼的事情反而引起双方会意的笑,师生的感情又是何等的融洽。以心发现心,以爱换取爱,蔡老师赢得了孩子们的爱戴。“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不愿意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一个副词“默默地”,两个动词“站”、“看”,静态的描写胜过千汇言万语,缕缕情思尽在不言之中。至于在漫长的暑假里,由于思念老师之切,睡梦中迷迷糊糊地往屋外走,去找蔡老师,直到母亲“喊”、“拉”、“劝”才又熟睡,可见对蔡老师的情感之深。正是这真情实感,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7.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1)合理的选材。

  本文以人物为中心,以深情为线索组织事例,寓情于事,以事传情。开篇第一句揭示全文之旨,点明了作者的情——“使我最难忘”,叙写的人——蔡芸芝先生。紧接着围绕“老师爱孩子,孩子更爱老师”这一中心,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从学校到家庭,从各个方面选取典型具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突出“最难忘”。例如“仅仅有一次”的假打真爱,“现在还记得”的扮女跳舞,“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的观蜂,“占据过我的心灵”的排解纠纷等,事事紧扣难忘。其材料安排由略到详(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记叙节奏由快到慢,情感也越来越浓大军区、越来越深。其次,全文紧扣“我”而选材,蔡老师固然是“我们”的老师,课文中的每一个事例也都写到她对“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对她的热爱,但每件事都只是从“我们”起笔,简单带过,而又都落笔在“我”身上,详细地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和“我”对老师的热爱与怀念,其落脚点正如题目所写,是“我的老师”的“我”。此外,由于是儿时的回忆,作者以儿童的口吻记叙全文,用了类似”现在回想起来”等十三处回忆性语言提示回忆童年,仿佛又“对那时的儿童世界作了一番邀游”。从那时孩子的眼睛写老师,紧紧抓住了儿童特点进行选材。在儿童时代,那些零碎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往往会让儿童终身难忘。本文就选取了这样的符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材料构成全文。如“扮女跳舞”、“排解纠纷”,等等。

  (2)质朴的语言。

  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成段的抒情议论,只将浓郁的感情熔铸在娓娓动人的叙述之中,将老师的美德寓于素淡平实的描写之中,惟其无华,更见情意的真挚;惟其质朴,更显出亲切感人。另外,作者还以儿童的目光观察事物,以儿童的心理评判事物,用儿童的语言叙述事物,虽显稚嫩,但真实可信。比如“排解纠纷”一事,蔡老师在“我”心灵痛苦时写了一封信安慰“我”,当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有一段抒情性的议论,“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入网。”这里用“慈爱”、“公平”是可以的,用“伟大”则显得大词小用,而这却是具有儿童特点的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真挚的感情,这比用成年人的心理去评价过去老师的写法更加亲切,更能顺畅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产生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因为儿童还不能准确地评价人和事物,如果不这样说,反倒有“成人腔”之嫌了。

  (3)传神、细腻的描写。

  作者运用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最动人的一瞬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丰满,情感细腻深刻,如“假打真爱”的场面,“从来不”“仅仅有一次”“好像要”“轻轻地敲”这词语说明蔡老师即使在生气的时候也并没有真打我们的意思。这仅有的一次假装生气,写出了老师的“严”与“爱”,也表明了蔡老师最理解小孩子伯打的心理,表现了蔡老师的温柔、热情、酷爱学生的思想感情;“一迎”写出“我”的本能与调皮;“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两个“笑”字表明了十分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再如假期惜别时的场面,“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一句中“默默”两字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这是孩子送别的动人场面,这是孩子表达依恋的方式,没有话语只是默默观察,只希望能在老师身边多呆一会儿,只希望能多看老师一眼,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干言万语。还有‘‘梦中寻师”的动作,更表明了学生依恋老师的程度,只有梦境才能满足“我”的心愿。这心理、这感情、这思念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正像作者说的:“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 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解题。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 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三)教师范读课文。

  (有条件的,可放录音。)

  (四)指导预习。

  请同学仟瓜真研读课文,完成下列预习思考题(可出示小黑板或印发)。

  1.查工具书,辨析下列各组字的音、形、义。

  即 (j ①就、立刻;②就是;③当时、当地;④靠近;⑤<古>假如)

  既 (j ①已经;②既然;③尽、完;④跟“且”、“又”、“也”等词连用,表并列)

  孤 ( g ①单独;②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③古帝王的自称)

  弧 (h ①古代指木弓;②圆周的任何一段)

  卷 (ju n①大多当名词用:画卷、试卷、案卷等;

  ju n 大多当动词用:卷行李、卷入浪潮)

  券 (qu n①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②su n拱券,指门宙、桥梁等

  建筑物上筑成弧形的部分)

  蜜 (m ①蜂蜜;②甜美)

  密 (m ①距离近、空隙小;②细致、精致;③关系近、感情深,

  ④不公平、不能泄露的)

  2.简要回答下列各题。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3.口头复迟“睡梦中找老师”的故事。要求:说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研习新课。

  1.检查“预习题”1。

  2.引导学生讨论“预习题”2、3。

  3.提问: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

  学生充分讨论。

  教师归纳: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六)继续研习新课。

  1.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提问: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词语,仅凭这些词语,能否体现作者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为什么呢?

  学生充分讨论、争辩。

  教师归纳:这些词语确实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具体的描述语句,就无从体现作者对老师的热爱、怀念之情。

  提问: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你能否列举数例,加以说明?

  启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小结: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全文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例如,作者所记述的第一件事,老师对我的“假悦真爱”。

  “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表明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再譬如第六件事,“不知道”、“值不值得”提它,解决同学间的纠纷,对蔡老师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幼小的心灵而言,所占的分量太大了。老师热爱学生,正确处理好学生间纠纷,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事情还不值得一提吗?

  提问: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这种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2.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

  提问:蔡老师是教的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

  学生快速阅读,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蔡老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 的。文中有几处可以说明:①“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②“让我们观察蜜蜂”;③“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④“我用石板一迎”(注:“石板”,是旧时私塾和50年代小学生练习毛笔字、听写生字词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地方称之为“粉板”。用石片或木板制成)。

  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都认为蔡老师是一位好老师。请大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蔡老师的性格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概括: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

  3.赏析写作特色。

  根据全文内容,结合预习提示,引导学生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详略得当、疏密相间的结构。

  (2)自然朴素的语言,深沉丰富的感情。

  (3)神态及心理的逼真描写。

  (4)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附: 

  重点内容图示:

  从不打骂我们

  教我们跳舞 

  温柔、美丽的人 让我们观察蜜蜂

  蔡老师 教我们读诗

  我们对老师的依恋

  慈爱、公平、援助我、劝慰我

  伟大的人 

  难忘、依恋、思念——暑假的梦(记忆中的珍宝)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13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定“编造、强调、教训、驳倒、论证、糊弄、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2、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垢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3、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对老师是很关注的,谁都想给自己或者给自己的孩子找一位的老师。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的老师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的老师,看一看他在哪里,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然后学生自由交流,回答上面的问题。

  提示: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老师教学生的具体事情,进行反复品读,从课文中具体写的事情当中体会到老师“教学方法独特”、“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的真正用意”和“我对老师的赞扬”三层意思。

  内容提示:课文具体地描写了一堂科学课的经过,概括生产力地描写了此后的科学课成了一种“冒险”,最后描写了“我”对怀特先生的感激和赞扬。

  三、你从“的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提示: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进行思考。

  重点语句提示:

  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这是怀特森老师通过这一堂关于“猫猬兽”的课,想要告诉学生的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轻信老师和专家的说法,要敢于怀疑。

  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

  这里的“冒险‘是指科学课上富有挑战性的紧张刺激的学习过程,学生要求时刻动脑对事物进行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判断,要有怀疑,也要有实证,学习成了一个真实的复杂的认识过程。

  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这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是怀特森老师创造和营造的,也就是在科学课上不断质疑,不断思考,不断论证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那就是要善于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怀疑的精神。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

  书本、,代表的是已有的、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知识。句子中的两个“不要迷信”强调的是一咱怀疑的精神,强调要通过独立的思考去获取知识。

  四、学习方法感悟

  提示: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

  板书设计:

  学方法独特:科学课成了“冒险”

  的老师 正用意: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具有怀疑能力

  我的赞扬: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

  附词语理解:

  出人意料:超出人们的意料。

  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破绽: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饶有趣味:饶,丰富,多;指很有趣味。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1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 《我的老师》。

  一、 说教材

  《我的老师》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魏巍回忆了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几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揭示了蔡老师美好的心灵。作者是用童心来回忆往事的,在叙事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动、感人。在它的前面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都德的《最后一课》,后面有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还有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它位居正中,与整个单元融为一体。第一单元是反映家庭生活的,第二单元则由家庭走向学校,从国内到国外,从私塾到大学,学生的眼界在逐渐地开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初一第一册的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一般的吸收和表达能力。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所谈到的老师,对儿童都起到了终生的影响作用,他们不但学识渊博、为人正直,而且爱憎分明,对真善美执着地追求。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一特点,我把本文的学习目标定为:1.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3.词句的揣摩。学习重点确定为: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难点为: 理解、揣摩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的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特制定如下教学与学习的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当今课堂教学一股清新的活水,能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采用情境教学,可以较好地扣住教材特点,落实教材因素和学生因素,强化训练目标,引诱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 朗读感受法

  《我的老师》作者用儿童纯真的心理回忆和蔡老师接触过程的七件小事,有强烈的亲和力。学习中,指导学生多朗读,运用齐读,精读、默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与课文进行多次接触,心灵融入浓浓的亲师之中,感悟那深挚的师生之情。

  3、 质疑探究法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看到成功的记录,这种成就感促使学生可持续性地发展。

  4、 讨论分析法

  这既是个体的学习,又是团体的学习。讨论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活动,当中体现了个体的思维,又有思维的碰撞、磨合、吸纳,是合作学习的体现。

  三、教材处理

  学习本课用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指导朗读,学生质疑探究。第二课时,学生讨论明确看法。两个课时的内容可以穿插进行,具体操作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

  四、 说教学程序

  1、 导入新课。

  有人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吧!谁来说一说呢?(让学生踊跃发言)好,今天,我们学习的也是一篇关于老师的文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我的老师》。

  这里运用的是“情境教学法”关键是教师必须要进行情境诱导,使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进而主动学习,实现目标。因为相类人物能唤起学生无限丰富的联想。这里让初一的新生回忆他们刚离别不久的小学老师,口头描述老师的形象和事迹,学生们绝对有兴致侃侃而谈,话语当中也会饱含记忆犹新的深情。此时此刻,再顺势而发,引导学生进入第二个环节。

  2、朗读感知

  ①听课文录音(感受课文流露的真情,同时给每个自然段标序号并给生字注音)

  ②师生共同朗读课文(与学生共同感知,因为教师也是学习的参予者。朗读前提醒学生注意用儿童的口吻来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

  3、概括课文的大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题;默读过程有什么疑难的问题或感触很深的想法记录下来。

  学生有可能提到以下问题:

  ①蔡老师是位女教师,为什么要把她称为先生呢?

  ②课文第一部分写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温柔”和“美丽”分别从什么方面写的?

  ③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它的次序可以打乱吗?(这是最重要的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来了解文章的思路、脉络、感情线索等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复述“梦里寻师”一事,充分感受学生对老师的挚爱之情)

  ④“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这样一篇文章的人称前后不一致可以吗?

  ⑤“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我模模糊糊地回答。”加点的两个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⑥“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改为“我很想再见到我的蔡老师。”有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⑦一般说来,小孩子都盼望着假期的到来,为什么说“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⑧“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为什么说是“在一个孩子的眼里”?

  ⑨在看老师写字这一件事中,“不由得围了上去”、“默默地看”、“连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等语句表现了我们对老师的怎样的感情?(老师对孩子的影响)

  ⑩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还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引出本文的主旨: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用递纸条的方式交给老师,老师把它集中、归纳,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利用实物投影交给学生讨论,遇上争议较大的问题,老师再给予引导明确。在讨论第③题时,④⑤⑥⑦⑧⑨⑩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渗透进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本课的学习目标得以实现,学习重点和难点也能得到突破。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得到情感的熏陶。最后再让学生谈感受、谈收获,以及课后写一篇关于老师的回忆性文章,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这个环节当中,老师扮演的是一个主持人的角色。

  五、说板书设计

  老师假装发怒

  老师教我们跳舞

  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略写 老师爱学生

  蔡老师 老师教我们读诗

  温柔美丽 我们看老师写字 学生爱老师

  老师排除小纠纷

  我梦里寻师 详写

  感情线索: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

  这样的板书重点突出,让人一目了然。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16

  一、 说教材

  《我的老师》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魏巍回忆了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几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揭示了蔡老师美好的心灵。作者是用童心来回忆往事的,在叙事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动、感人。在它的前面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都德的《最后一课》,后面有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还有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它位居正中,与整个单元融为一体。第一单元是反映家庭生活的,第二单元则由家庭走向学校,从国内到国外,从私塾到大学,学生的眼界在逐渐地开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初一第一册的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一般的吸收和表达能力。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所谈到的老师,对儿童都起到了终生的影响作用,他们不但学识渊博、为人正直,而且爱憎分明,对真善美执着地追求。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一特点,我把本文的学习目标定为:1.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3.词句的揣摩。学习重点确定为: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难点为: 理解、揣摩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的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特制定如下教学与学习的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当今课堂教学一股清新的活水,能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采用情境教学,可以较好地扣住教材特点,落实教材因素和学生因素,强化训练目标,引诱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 朗读感受法

  《我的老师》作者用儿童纯真的心理回忆和蔡老师接触过程的七件小事,有强烈的亲和力。学习中,指导学生多朗读,运用齐读,精读、默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与课文进行多次接触,心灵融入浓浓的亲师之中,感悟那深挚的师生之情。

  3、 质疑探究法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看到成功的记录,这种成就感促使学生可持续性地发展。

  4、 讨论分析法

  这既是个体的学习,又是团体的学习。讨论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活动,当中体现了个体的思维,又有思维的碰撞、磨合、吸纳,是合作学习的体现。

  三、教材处理

  学习本课用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指导朗读,学生质疑探究。第二课时,学生讨论明确看法。两个课时的内容可以穿插进行,具体操作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

  四、 说教学程序

  1、 导入  新课。

  有人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吧!谁来说一说呢?(让学生踊跃发言)好,今天,我们学习的也是一篇关于老师的文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我的老师》。

  这里运用的是“情境教学法”关键是教师必须要进行情境诱导,使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进而主动学习,实现目标。因为相类人物能唤起学生无限丰富的联想。这里让初一的新生回忆他们刚离别不久的小学老师,口头描述老师的形象和事迹,学生们绝对有兴致侃侃而谈,话语当中也会饱含记忆犹新的深情。此时此刻,再顺势而发,引导学生进入第二个环节。

  2、朗读感知

  ①听课文录音(感受课文流露的真情,同时给每个自然段标序号并给生字注音)

  ②师生共同朗读课文(与学生共同感知,因为教师也是学习的参予者。朗读前提醒学生注意用儿童的口吻来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

  3、概括课文的大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题;默读过程有什么疑难的问题或感触很深的想法记录下来。

  学生有可能提到以下问题:

  ①蔡老师是位女教师,为什么要把她称为先生呢?

  ②课文第一部分写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温柔”和“美丽”分别从什么方面写的?

  ③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它的次序可以打乱吗?(这是最重要的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来了解文章的思路、脉络、感情线索等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复述“梦里寻师”一事,充分感受学生对老师的挚爱之情)

  ④“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这样一篇文章的人称前后不一致可以吗?

  ⑤“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我模模糊糊地回答。”加点的两个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⑥“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改为“我很想再见到我的蔡老师。”有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⑦一般说来,小孩子都盼望着假期的到来,为什么说“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⑧“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为什么说是“在一个孩子的眼里”?

  ⑨在看老师写字这一件事中,“不由得围了上去”、“默默地看”、“连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等语句表现了我们对老师的怎样的感情?(老师对孩子的影响)

  ⑩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还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引出本文的主旨: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用递纸条的方式交给老师,老师把它集中、归纳,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利用实物投影交给学生讨论,遇上争议较大的问题,老师再给予引导明确。在讨论第③题时,④⑤⑥⑦⑧⑨⑩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渗透进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本课的学习目标得以实现,学习重点和难点也能得到突破。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得到情感的熏陶。最后再让学生谈感受、谈收获,以及课后写一篇关于老师的回忆性文章,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这个环节当中,老师扮演的是一个主持人的角色。

  五、说板书设计 

  老师假装发怒

  老师教我们跳舞

  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略写 老师爱学生

  蔡老师 老师教我们读诗

  温柔美丽 我们看老师写字 学生爱老师

  老师排除小纠纷

  我梦里寻师 详写

  感情线索: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

  这样的板书重点突出,让人一目了然。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081821136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