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永久的悔

永久的悔

挑衅炫耀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永久的悔

微信扫码分享

永久的悔(精选10篇)

永久的悔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

  二、能力目标: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三、德育目标: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教学难点:

  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

  教学方法 :

  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作业设计:课后练习一、二、三、四。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1.师:在学习本课之前,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们至今想起仍悔恨不已呢?

  2.鼓励学生举手讲述,注意对学生的心结进行开导。

  3.师:本文题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师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  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让这位九十岁的老人永生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 

  板书课题。

  二、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

  2.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抽学生回答。  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3.师: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抽学生回答。  板书: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4.师: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抽学生回答,总结。

  5.让学生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

  三、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明了文章线索

  1.请学生默读课文。

  2.师: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课文,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3.师:很正确,具体有哪些吃的呢?  抽学生回答。  板书:白的黄的红的。

  4.师:不错,“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

  5.抽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6.师: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组织学生讨论。

  7.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

  四、本课小结 

  本课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线索,对第l、2自然段进行了分析,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

  五、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2.永久的悔

  季羡林

  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

  离开母亲线索:白的黄的红的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提问:

  解释下列词语:

  迎养  盈眶  简陋  俯拾皆是  唾手可得  懵懵懂懂  寄人篱下

  二、阅读理解3、4自然段

  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抽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  

  3.师: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

  4.指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以加深理解。

  5.师: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课末板  书设计)

  6.师: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 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组织学生讨论。

  二、分析阅读5-8自然段

  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

  2.师: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抽学生回答。

  3.师: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课末板  书设计)。

  4.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

  5.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 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

  三、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1.饱含深情地朗读“我在她身边呆到  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2.抽一个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

  3.师: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  这里面包含了作者多少无奈啊!  指导学生领悟这两段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

  4.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为题组织一次小型演讲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按段落顺序对课文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使学生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情而非文。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五、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母亲: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

  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

  毕生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

  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日日夜夜盼着自己的儿子回来,直到去逝

  线索----白的:大奶奶给

  中秋节母亲想办法弄黄的:

  为二大爷喂牛讨得红的

  课后反思:

永久的悔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2.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难点: 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

  2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

  教学突破 : 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不能用说教的方式,可通过演讲,引导学生自己明白体会。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查阅资料,掌握作者情况及作品背景。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 从文题入手,2. 创建情景,3.   导入课文( 1.)讲述让自己悔恨的往事,4.   进入新课学习

  5. 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6. 朗读课文,7.   在教师指8. 导下研读l、2自然段

  9. 让学生默读课文,10.    熟悉文章内容 

  11.   默读课文,12.  理清文章线索,13.  思考相关问题

  一、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在学习本课之前,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们至今想起仍悔恨不已呢? 2.鼓励学生举手讲述,注意对学生的心结进行开导。 3.师:本文题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 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师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让这为九十多岁的老人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板书课题)

  1.低头沉思,回忆往事。 2.举手讲述让自己至今懊恼不已的往事,注意情节的完整性。 3.听教师讲述,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对本文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 2.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抽学生回答。   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3.师: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抽学生回答。   板书: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4.师: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抽学生回答,总结。 5.让学生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 2.思考回答。   生: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3.思考回答。   生:因为它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4.思考回答。   生:这两个成语说明作者后悔的事有很多,但却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让他感触最深的事,因为它一直在他心中,是作者无法解开的心结。 5.用“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造句。

  三、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明了文章线索(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请学生默读课文。 2.师: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课文,对文章 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1.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2.踊跃回答。   生:全文是围绕吃的东西展开的。

  3.师:很正确,具体有哪些吃的呢?   抽学生回答。   板书:白的黄的红的 4.师:不错,“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 5.抽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6.师: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 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但 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  组织学生讨论。 7.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

  3.思考问题。   生:白的麦子面,黄的小米面和棒子面,红的高粱饼。 4.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5.朗读:.“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除了。黄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 6.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小组长,作好   讨论记录。 生:母亲之所以只吃红的是因为她把白的和黄的让给了我,这让我感动至深。 生:母亲艰辛一生,作者儿时无法体会,成人时又无法报答,内心悲凉。 7.汇报讨论结果,在教师点拨下明确。

  四、本课小结

  本课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线索,对第l、2自然段进行了分析,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

  五、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线索:白的黄的红的

  第二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阅读3、4自然段,对作者家境和母亲形象有初步认识

  2.阅读5-8自然段,初步感受母亲对自己的关爱

  3.重点研读9-11自然段 ,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4.辅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一、阅读理解3、4自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抽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 3.师: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 4.指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以加深理解。 5.师: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板书设计) 6.师: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组织学生讨论)

  1.阅读3、4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2.生:这两段主要讲述了作者贫困的 家境,将母亲的大致轮廓也勾勒了出来,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 调。 3、生:立椎之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 4.用上述词语造句。 5.生: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 6.讨论这一句话中所饱含的深情

  二、分析阅读5-8自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 2.师: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抽学生回答。 3.师: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板书设计)。 4.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 5.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 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

  1.细读第5-8段。 2.思考回答。 生:“‘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 3.生:可以从家境较好的大奶奶那里得到一小块馍馍;中秋节母亲会想办法给我弄一点月饼;为二大爷割牛草也可得到一点黄的。    ’ 4.齐读第7段,体会文中流露的母子情深。 5.分组讨论,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在教师指导下领会文中自然流露的母亲对儿子的关爱情。

  三、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饱含深情地朗读“我在她身边呆到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2.抽一个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 3.师: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 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这里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无奈啊!指导学生领悟这两段作者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情。

  1.听教师朗读,感受其感情基调。 2•充满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 3.领悟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联想自己的情况,体会父母对自 己的爱。

  4.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为题组织一次小型演讲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4.踊跃发言,说说自己平日是如何与父母、长辈相处的,从哪些小事中可 以反映父母对自己的爱。检讨自己 的不足,并思考应该如何去回应、去 报答父母、长辈的关爱。

  四、完成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疑难字词练习(见随堂练习设计)。 2.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1.掌握相关知识。 2.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课后习题。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按段落顺序对课文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使学生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情而非文。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六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季

  羡林母亲: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毕生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日日夜夜盼着自己的儿子回来,直到去世。

  线索

  白的:大奶奶给;中秋节母亲想办法弄

  黄的:为二大爷喂牛讨得

  红的: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一般的纪念性的文章都会围绕被怀念的对象展开,但本文语言平实,对母亲的描写着墨极少,只有一处行为描写和一处语言描写,却同样能触人心弦,让人潸然泪下,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可让学生课外模仿作文。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1)他非常懒,总爱去邻居家憎饭吃。    (2)年少的他懵懵懂懂,做了很多错事,其中有二件让他至今后悔不已。(3)那个工作对他来说垂手可得。(4)他拿出一个馒头,扳了一块给我。

  个性练习设计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请随意想像一个片断(如村边眺望、临终思念等)对母亲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教学探讨与反思

  1.文中有许多成语,让学生把握运用,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可以从理清文章线索人手。 

  3.本文写得极其朴实,没有对母亲作过多的描写,只一块月饼和一句话语,就将母爱展露无遗,看不出任何修饰的痕迹。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自然真实的情感流露才会出最好的文章。此外,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重点,可通过演讲的方式进行。

永久的悔 篇3

  (一)案例分析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的、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语文》。这是一篇现代记叙文。文章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回忆了过去的家庭生活,通过平凡小事来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表达了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教学思路 

  根据现代中学生娇骄并重,不懂生活的艰难,不理解父母苦心、缺乏爱心以及农村中学生阅读量少并本文的特点,我通过引、读、思、品、写六个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理解父母的苦心,健全人格,懂得尽孝,懂得关爱他人,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领略文章平实自然、在日常絮语中蕴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教学流程 

  一、引(延伸课外,认识作者) 

  1、引导学生背诵孟郊的《游子吟》,学生谈对本诗的理解。之后引入同题材的《永久的悔》。 

  2、教师结合课文注解简要介绍作者。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著有《天竺新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 

  二、读(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标出生字生词,查字典解决。教师巡视,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2、在顺畅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放声朗读,体会感情。 

  3、教师设问:读这篇文章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结:痛苦、悔恨。 

  三、思(独立思考,各抒己见) 

  思考下列问题,现场回答: 

  1、作者悔什么?为什么悔?悔的表现是什么?? 

  2、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 

  3、中间叙事部分作者不仅叙写了母亲受尽的苦难,更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写? 

  参考答案: 

  1、作者悔的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悔的原因是母亲受尽了苦难。悔的具体表现是第十段。 

  2、本文的结构层次: 

  (1——2段)开篇设疑:点出永久的悔。 

  (3——9段)中间叙事:道明悔的缘由。 

  (10——11段)结尾点题:突出永久的悔。 

  3、中间叙事部分主要叙写了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己幼年的生活的苦。写家庭的苦及幼年生活的苦,目的是为了烘托母亲的苦,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自己的疼爱,从侧面回答“悔”的原因。作者把自己幼年生活之苦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母亲生活得更苦,越能表现母爱的伟大,作者悔的程度也就越深。 

  四、(品味精彩,积累感悟) 

  1、轻声朗读课文,品味作者情感。 

  教师做示范,学生学习品赏。 

  例: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 

  这句写出了我家生活的极度贫困,很难吃上月饼;也写出了我那时的幼小,不懂事,没有想到母亲。表现了我的悔恨之情。 

  归纳妙点: 

  1、文章语言朴素自然,在平实中饱含深情,在字里行间表达出对母亲的思念,由此突出主题:及早尽孝。 

  2、全文以“永久的悔”为主线展开。开篇点明“永久的悔”,引出对往事的追忆——“悔”的由来,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 

  五、比(迁移性训练,拓展视野,合作探究) 

  阅读自读课文中梁晓声的同名文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两篇文章的异同点。之后自由上台填写表格。 

  表格设计 

  永久的悔 比较   

  季        文 梁       文 

  内容 

  主题 

  线索 

  结构 

  方法 

  叙事 

  方法 

  语言 

  风格 

  参考答案 

  永久的悔 比较   

  季        文 梁       文 

  内容 后悔离开故乡,离开母亲,让 

  让母亲受尽了苦难。 后悔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让一颗善良的灵魂永不瞑目。 

  主题 要及早尽孝,报答父母的生养之情。 人类应该有爱心、同情心。 

  线索 以“悔”贯穿全文。 以时间为序。 

  结构 

  方法 开篇设疑,中间叙事,结尾点题。 篇末点明中心。 

  叙事 

  方法 倒叙 顺叙 

  语言 

  风格 朴实自然 相同 

  结论: 

  同一个题目,可以表现不同的主题,也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六、做(反馈检查、学以致用) 

  1、词语的理解性听写(教师说出词语意思,学生写出本词) 

  a、比喻依*别人过活。(寄人篱下) 

  b、糊涂,不明事理。(懵懵懂懂) 

  c、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可得) 

  d、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立锥之地) 

  e、只要弯下腰来拾,到处都是。(俯拾皆是) 

  f、简单粗陋。(简陋) 

  2、母爱无私,母爱伟大。生活中你一定也深有感触,请用简短的语句写出你的感受。 

  3、以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为题材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自拟题目    

  2、亲身经历,情感真挚。 

  附:  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作者————母亲————我们 

  悔———— 苦——————孝 

  (二)教学反思 

  1、现代散文接近我们的口语,通俗易懂,无需多讲,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积累与迁移,挖掘其思想内涵。 

  2、以理解性方式听写词语,既注重词语的理解,又锻炼概括能力,有效地实现“能写”“会用”这个目的。 

  3、同名文章比较阅读,小组合作探究,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又拓展了思维,培养了创造性阅读与理解。 

  (三)课后评点 

  本案例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又创造性地吸收了传统教学方法注意夯实基础知识的特点。成功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通过独立阅读理解课文、学习词语。在比较阅读中,小组的互动,促使多数学生参与进来。 

  2、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文以载道”,这是古今大学问家所提倡的。读文章重要的是领悟其中的精神实质,使优秀的思想精神代代相传。本案例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通过文章的阅读,领悟母爱的艰辛与伟大,明白爱心、同情心的重要性。 

  3、课内外相结合。 

  以课文为原点,向课外延伸,联系旧知识,拓展新空间,悟出新道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模式。 

  4、创造性地使用传统教学方法。 

  听写是传统教法之一,但在这里注入了新的活力。以理解进行概括性听写,既能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能使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同时达到了夯实基础的目的。 

  注:此文在2006年第二届全国课程标准《语文》“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优秀录像课”评选中,获优秀教案贰等奖 

永久的悔 篇4

  作者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蕴含的是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永久的悔》文学作品类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永久的悔》文学作品类阅读原文

  ①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②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母亲的娘家姓赵,穷得同我们家差不多,所以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

  ③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这个我是懂得的。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颜色都是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这“红的”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但不吃又害饿,我真有点儿谈“红”色变了。

  ④但是,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办法。我祖父的堂兄是一个举人,他的夫人我喊她奶奶。她是整个官庄能够吃“白的”的仅有的几个人之一。她不但自己吃,而且每天都给我留出半个或者四分之一个白面馍馍来。我每天早晨一睁眼,立即跳下炕来向村里跑,我们家住在村外。我跑到大奶奶跟前,清脆甜美地喊上一声:“奶奶!”她立即笑得合不上嘴,把手缩回到肥大的袖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块馍馍,递给我,这是我一天最幸福的时刻。

  ⑤此外,我也偶尔能够吃一点“白的”,这是我自己用劳动换来的。一到夏天麦收季节,我到本村或外村富人的地里去“拾麦子”,拾上一个夏天,也能拾上十斤八斤麦粒。都是母亲亲手搓出来的。为了奖励我,母亲便把麦子磨成面,蒸成馍馍,或贴成白面饼子,让我解馋。我于是就大快朵颐了。

  ⑥记得有一年,我拾麦子的成绩也许是有点“超常”。到了中秋节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点儿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上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

  ⑦“白的”、月饼难得,“黄的”怎样呢?“黄的”也同样难得。但是,尽管我只有几岁,我却也想出了办法。到了春、夏、秋三个季节,我就到庄外去割草,或者到人家高粱地里去劈高粱叶。我二大爷家是有地的,经常养着两头大牛。我这草和高粱叶就是给它们准备的。每当我背着一大捆草或高粱叶走进二大爷的大门,我总能蹭上一顿“黄的”吃。到了过年的时候,自己心里觉得喂牛立了功,又有了勇气到二大爷家里赖着吃黄面糕。黄面糕是用黄米面加上枣蒸成的,颜色虽黄,却位列“白的”之上,因为一年只在过年时吃一次,物以稀为贵,于是黄面糕就贵了起来。

  ⑧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黄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呆到6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⑨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⑩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节选自《另一种回忆录》,季羡林著)

《永久的悔》文学作品类阅读题目

  1、文章首尾都提到作者“永久的悔”,这个“悔”包含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4分)

  2、文章前面大部分内容都是写吃,似乎与文章的主旨无关,你是怎么看的?(4分)

《永久的悔》文学作品类阅读答案

  1、作者“永久的悔”是:不该离开故乡,不该离开母亲;①因小时年幼无知忽略母亲而悔恨;②包含着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深切思念,③又包含着因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

  2、作者这样写仍然是围绕“悔”来写的。①家贫年幼的“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吃”,而吃又从侧面写出当时生活的艰辛和不能喂饱自己的孩子的母亲的无奈、苦难、痛苦;②文中作者写到好吃的“几乎都与母亲无缘”,这其实也反映了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甘愿吃苦、默默奉献(牺牲)。③前文写吃,为后文写母亲做铺垫。而今天“我”每忆起那时“吃”的事,就泛起对母亲“永久的悔”。

永久的悔 篇5

  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味文章的风格与质朴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    2、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教学重点    1、  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2、  引导学生深入的品味生活,珍爱生活中的真善美,使学生珍惜现在,珍惜未来。教学难点    1、  对文中某些句子所包含的深厚感情的理解。    2、  理解全文的线索及文章的主题,了解本文在结构安排上的特点。教学方法:    讲授法、质疑法、讨论法教学工具:    录音机、录音带、小黑板教学课时:    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以前学过哪些与母亲有关的文章?(提问后师生齐背孟郊的《游子吟》)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可能我们有不理解的时候,但最后我们都有会明白的。因此,从古到今,无论是谁,都对母亲永生难忘,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她给,我们的未来是他们撑起,我们有理由来歌颂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季羡林老先生,在90高龄写的一篇文章《永久的悔》(板书课题)二、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提问学生回答,检查预习情况。)

  (附:季羡林:学术大师,自谦“杂家”,但杂而不失精,杂中有重点。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三、初读课文,正字音,理清结构。(一)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    2.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3.师: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4.师: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抽学生回答,总结。     5.让学生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二)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明了文章线索    1.请学生默读课文。    2.师: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课文,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3.师:具体有哪些吃的呢?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白的黄的红的。    4.师:不错,“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    5.提问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6.师: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组织学生讨论。     7.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四、布置作业    1、  整理笔记。    2、  解释下列词语:迎养  盈眶  简陋  俯拾皆是  唾手可得  懵懵懂懂  寄人篱下 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解释下列词语:迎养  盈眶  简陋  俯拾皆是  唾手可得  懵懵懂懂  寄人篱下二、分析课文(一)阅读理解3、4自然段    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提问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       3、师: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    4、指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以加深理解。    5、师: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提问学生回答。    6、师: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 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组织学生讨论。(二)分析阅读5-8自然段    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    2、师: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提问学生回答。     3、师: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提问学生回答,     4、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     5、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 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三)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1、饱含深情地朗读“我在她身边呆到  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2、提问一个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    3、师: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  这里面包含了作者多少无奈啊!  指导学生领悟这两段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    4. 谈谈你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看法。(学生畅所欲言)三、归纳文章的中心(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1、主线:永久的悔(心中永远解不开的心结)    2、内容:母亲的一生。(基本情况:娘家姓赵,家境十分贫穷,大字不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不过五里,娘家—婆家,终其一生与红高粱为伍,一辈子几乎没笑过,日日夜夜都在盼望外出的儿子早日归来,直到去世也未能见儿子一面。)    3、  中心:子欲养而亲不待——《孝经》 ①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早。② 后悔、无奈之情。③对已逝去母亲深切的思念。四、随堂练习(小黑板出示)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请随意想像一个片断(如村边眺望、临终思念等)对母亲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五、布置作业(小黑板出示)    学过这篇课文,听过如此感人的故事,假设你是作者,如今回到母亲的坟前,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提示:可以说说心中的愧疚,或者是告诉后人如何珍惜现在的机会与长辈相处等等。) 附板书设计永久的悔

  季羡林感情线索: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最深切、最难忘、最真实 )叙事线索:白的、黄的、红的

永久的悔 篇6

  第2课 永久的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2.能力目标: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要点】

  重点: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难点: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

  【教学设想】

  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教学步骤】

  三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5课时)

  【导入新课】

  文题入手,创建情景,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们至今想起仍悔恨不已呢?

  【新课探究】

  一、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教师结合课文注解简要介绍作者。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著有《天竺新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

  本文题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 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师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让这为九十多岁的老人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

  二、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解释词义。

  词语的理解性听写(教师说出词语意思,学生写出本词)

  a、比喻依靠别人过活。(寄人篱下)

  b、糊涂,不明事理。(懵懵懂懂)

  c、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可得)

  d、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立锥之地)

  e、只要弯下腰来拾,到处都是。(俯拾皆是)

  f、简单粗陋。(简陋)

  3.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课文,对文章 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作者悔什么?为什么悔?悔的表现是什么?

  作者悔的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悔的原因是母亲受尽了苦难。悔的具体表现是第十段。

  4.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全文是围绕吃的东西展开的。具体有哪些吃的呢?

  白的麦子面,黄的小米面和棒子面,红的高粱饼。

  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文章始终。

  5.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

  “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除了。黄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

  6.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 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但 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母亲之所以只吃红的是因为她把白的和黄的让给了我,这让我感动至深。母亲艰辛一生,作者儿时无法体会,成人时又无法报答,内心悲凉。

  7.中间叙事部分作者不仅叙写了母亲受尽的苦难,更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写?

  中间叙事部分主要叙写了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己幼年的生活的苦。

  写家庭的苦及幼年生活的苦,目的是为了烘托母亲的苦,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自己的疼爱,从侧面回答 “悔”的原因。作者把自己幼年生活之苦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母亲生活得更苦,越能表现母爱的伟大,作者悔的程度也就越深。

  二、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

  本文的结构层次:

  (1——2段)开篇设疑:点出永久的悔。

  (3——9段)中间叙事:道明悔的缘由。

  (10——11段)结尾点题:突出永久的悔。

  三、本课小结

  本课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线索,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

  第二课时(总第6课时)

  【导入新课】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分析课文。

  【新课探究】

  一、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

  2.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3.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4.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两个成语说明作者后悔的事有很多,但却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让他感触最深的事,因为它一直在他心中,是作者无法解开的心结。

  二、让学生阅读第3.4段

  1.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两段主要讲述了作者贫困的家境,将母亲的大致轮廓也勾勒了出来,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调。     2.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

  立椎之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

  3.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

  4.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讨论这一句话中所饱含的深情。

  三、分析阅读5-8自然段

  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

  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

  2.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可以从家境较好的大奶奶那里得到一小块馍馍;中秋节母亲会想办法给我弄一点月饼;为二大爷割牛草也可得到一点黄的。

  3.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 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分组讨论,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在教师指导下领会文中自然流露的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第三课时(总第7课时)

  【导入新课】

  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新课探究】

  1.饱含深情地朗读“我在她身边呆到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2.抽一个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

  3.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这里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无奈啊!指导学生领悟这两段作者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情。

  4.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为题组织一次小型演讲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踊跃发言,说说自己平日是如何与父母、长辈相处的,从哪些小事中可 以反映父母对自己的爱。检讨自己 的不足,并思考应该如何去回应、去 报答父母、长辈的关爱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联想自己的情况,体会父母对自 己的爱。

  5.完成课堂练习

  6.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一般的纪念性的文章都会围绕被怀念的对象展开,但本文语言平实,对母亲的描写着墨极少,只有一处行为描写和一处语言描写,却同样能触人心弦,让人潸然泪下,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可让学生课外模仿作文。

  7.个性练习设计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请随意想像一个片断(如村边眺望、临终思念等)对母亲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小结】

  这是一篇现代记叙文。文章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回忆了过去的家庭生活,通过平凡小事来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表达了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这节课主要按段落顺序对课文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使学生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情而非文。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文章语言朴素自然,在平实中饱含深情,在字里行间表达出对母亲的思念,由此突出主题:及早尽孝。

  全文以“永久的悔”为主线展开。开篇点明“永久的悔”,引出对往事的追忆——“悔”的由来,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

  【结构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作者————母亲————我们

  悔———— 苦——————孝

永久的悔 篇7

  语文版八年级下期

  第2课 永久的悔

  教学目标  

  一、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

  二、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三、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教学难点 :

  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文

  “永久的悔”,作者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师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  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让这位九十岁的老人永生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 

  二、探究课文第l、2自然段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

  2、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3、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三、熟悉文章内容,明了文章线索

  1、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3、具体有哪些吃的呢? 

  白的黄的红的。

  4、不错,“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

  6、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

  四、小结 

  本课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线索,对第l、2自然段进行了分析,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阅读理解3、4自然段

  1.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

  3、指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以加深理解。

  4、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5、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 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组织学生讨论。

  二、分析阅读5-8自然段

  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

  2、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3、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4、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

  5、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 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

  三、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1、饱含深情地朗读“我在她身边呆到  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2、抽一个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

  3、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  这里面包含了作者多少无奈啊!  指导学生领悟这两段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

  四、小结

  这节课主要按段落顺序对课文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使学生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情而非文。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五、布置作业 

永久的悔 篇8

  课题:《永久的悔》

  一、教学目标(三维):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2.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难点: 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

  2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 课前准备。要求如下:

  1.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2.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爱母、赞母的诗词、警句、文章。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来朗诵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子情深的由衷赞颂。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反映母子情深的散文《永久的悔》。(板书:课题;作者名)

  (二)活动流程

  1. 简介作者:

  季羡林,19xx年出生,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及中亚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

  2. 诵读活动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

  ①用横线画出你喜欢的词语,标出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词,查字典注音。

  ②在顺畅读课文的基础上放声朗读,体会感情。

  (2)板书展示重点字词,每个词齐读两遍

  迎养 盈眶 简陋 俯拾皆是 唾手可得 立锥之地 背乡离井 懵懵懂懂 寄人篱下

  (3)读这篇课文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

  (4)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结(明确:痛苦、悔恨)。 思考题:

  ①悔什么?

  ②为什么悔?

  ③悔的表现是什么?

  (5)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结。

  ①作者悔的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悔的原因是母亲受尽了苦难,悔的具体表现是文章的第10段。(板书:悔;作者)

  ②课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第1—2段),点题——“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第二部分(第3—9段),记叙“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这一部分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3—5段),概括叙述家庭的基本情况。

  第二层(第6—8段),详细叙述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

  第三层(第9段),详细叙述母亲的艰苦生活。

  第三部分(第10—11段),扣题——“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作者后悔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结果造成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结果。   

  3. 合作、探究

  作者永久后悔离开故乡、离开母亲的原因是因为母亲受尽了苦难,做儿子的未能尽孝,以致于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见到母亲的棺材时就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仔细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中间叙事部分作者不仅叙写了母亲受尽的苦难,更主要的叙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中间叙事部分主要叙写了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

  (2)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作者幼年的生活情况有什么特点?与“悔”有什么关系?(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作者幼年生活情况的特点是“苦”。写家庭的苦和幼年生活的苦,目的是为了烘托母亲的苦,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与自己的疼爱,从侧面回答“悔”的原因。作者把自己幼年生活之苦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母亲生活得更苦,越能表现母爱的伟大,作者悔的程度也就越深。

  (板书:苦;母亲)

  4. 品读活动积累感悟

  (1)学生齐读并背诵文中情感最真实、最深切的句子。如:

  “我们家住在村外,我每天早晨一睁眼,立即跳下炕来向村里跑,跑到大奶奶跟前,清脆甜美地喊上一声:‘奶奶!’,她立即笑得合不上嘴,把手缩回到肥大的袖子里,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块馍馍,递给我。这是我一天最幸福的时刻。”

  “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胆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上一次。”

  “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2) 一起探讨、分析课后练习二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答案。(具体答案见教参)

  5. 教师小结

  6. 布置作业

  7.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随笔:

永久的悔 篇9

  《赋得永久的悔》本书收录的是我国著名作家季羡林的62篇散文。那么在做这个阅读题的时候,你能够找到正确答案吗?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课文《赋得永久的悔》的阅读题目及其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赋得永久的悔》阅读原文

  季羡林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我们家是贫中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锥之地。

  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这个我是懂得的。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颜色都是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这“红的”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但不吃又害饿,我真有点儿谈“红”色变了。

  我也偶尔能够吃一点“白的”,这是我自己用劳动换来的。一到夏天麦收季节,我们家根本没有什么麦子可收。对门住的宁家大婶子和大姑——她们家也穷得够戗——就带我到本村或外村富人的地里去“拾麦子”。所谓“拾麦子”就是别家的长工割过麦子,总还会剩下那么一点儿麦穗,这些都是不值得一捡的,我们这些穷人就来“拾”。因为剩下的决不会多,我们拾上半天,也不过拾半篮子;然而对我们来说,这已经是如获至宝了。

  记得有一年,我拾麦子的成绩也许是有点“超常”。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点儿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上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白的”和月饼难得,“黄的”怎样呢?“黄的”也同样难得。但是,尽管我只有几岁,我却也想出了办法。到了春、夏、秋三个季节,庄外的草和庄稼都长起来了。我就到庄外去割草,或者到人家高粱地里去劈高粱叶。劈高粱叶,田主不但不禁止,而且还欢迎;因为叶子一劈,通风情况就能改进,高粱长得就能更好,粮食打得就能更多。草和高粱叶都是喂牛用的。我们家穷,从来没有养过牛。我二大爷家是有地的,经常养着两头大牛。我这草和高粱叶就是给它们准备的。每当我这个不到三块豆腐干高的孩子背着一大捆草或高粱叶走进二大爷的大门,我心里有所恃而不恐,把草放在牛圈里,赖着不走,总能蹭上一顿“黄的”吃,不会被二大娘“卷”(我们那里的土话,意思是“骂”)出来。到了过年的时候,自己心里觉得,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喂牛立了功,又有了勇气到二大爷家里赖着吃黄面糕。黄面糕是用黄米面加上枣蒸成的,颜色虽黄,却位列“白的”之上,因为一年只在过年时吃一次,物以稀为贵,于是黄面糕就贵了起来。

  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黄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呆到6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赋得永久的悔》阅读题目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极端贫困的农村生活让季羡林的童年回忆没有一点亮色,剩下的只有饥饿和苦难。

  B.由于季羡林有一年拾到的麦子特别多,母亲特意弄来了点儿月饼奖励他,以激励他更加勤劳吃苦。

  C. 在季羡林的记忆中母亲毕生只吃“红的”,甚至野菜,没有吃过别的再好的东西。

  D. 季羡林依靠自己的身体为二大爷的牛搞饲料,就是为了平时或年终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

  E. 文本通过平实的语言记录了自己童年为了吃饱肚子所经历的艰辛,也表达自己对当年只顾自己忽视母亲的懊悔。

  (2).季羡林的苦难童年中,能让他高兴起来的事情有哪些?请简要说明。(6分)

  (3).季羡林的“悔”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

 《赋得永久的悔》阅读答案

  (1).D2分, E3分,B1分。(A项文中也提到了在拾麦子、吃月饼等时候的欣喜。B项从上下文来看,拾麦子多与母亲给月饼之间没有特别的逻辑关系。C项上文中也曾提到“除了‘黄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说明母亲也吃过“黄的”。)

  (2).①因拾麦子而吃到一点“白的”;②中秋节吃到一块月饼;③去二大爷家蹭上一顿“黄的”;④过年在二大爷家吃黄面糕。(答出2点得3分,答出4点地6分。)

  (3).①自己吃到月饼却没有注意到母亲;②自己在贫困中好歹能吃到“白的”“黄的”“黄面糕”等等,而母亲却几乎与之无缘;③母亲一辈子受尽苦难,一辈子没有笑过;④本想迎养母亲,不想在自己读大学时母亲就去世了;⑤后悔不该离开母亲去追求自己的名誉、地位、幸福、尊荣,以致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1点1分,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

永久的悔 篇10

  《永久的悔》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2.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难点: 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

  2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

  教学突破: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不能用说教的方式,可通过演讲,引导学生自己明白体会。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阅资料,掌握作者情况及作品背景。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 从文题入手,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 1.)讲述让自己悔恨的往事,进入新课学习

  2. 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3. 朗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研读l、2自然段

  4. 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5.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思考相关问题

  一、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在学习本课之前,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们至今想起仍悔恨不已呢?2.鼓励学生举手讲述,注意对学生的心结进行开导。3.师:本文题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 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师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让这为九十多岁的老人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板书课题) 1.低头沉思,回忆往事。2.举手讲述让自己至今懊恼不已的往事,注意情节的完整性。3.听教师讲述,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对本文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2.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抽学生回答。 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3.师: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抽学生回答。 板书: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4.师: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抽学生回答,总结。5.让学生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2.思考回答。 生: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3.思考回答。 生:因为它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4.思考回答。 生:这两个成语说明作者后悔的事有很多,但却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让他感触最深的事,因为它一直在他心中,是作者无法解开的心结。5.用"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造句。

  三、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明了文章线索(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请学生默读课文。2.师: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课文,对文章 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1.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2.踊跃回答。 生:全文是围绕吃的东西展开的。

  3.师:很正确,具体有哪些吃的呢? 抽学生回答。 板书:白的黄的红的4.师:不错,"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5.抽学生朗读相关语句。6.师: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 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但 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 组织学生讨论。7.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 3.思考问题。 生:白的麦子面,黄的小米面和棒子面,红的高粱饼。4.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5.朗读:."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除了黄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6.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小组长,作好 讨论记录。生:母亲之所以只吃红的是因为她把白的和黄的让给了我,这让我感动至深。生:母亲艰辛一生,作者儿时无法体会,成人时又无法报答,内心悲凉。7.汇报讨论结果,在教师点拨下明确。

  四、本课小结

  本课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线索,对第l、2自然段进行了分析,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

  五、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线索:白的黄的红的

  第二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阅读3、4自然段,对作者家境和母亲形象有初步认识

  2.阅读5-8自然段,初步感受母亲对自己的关爱

  3.重点研读9-11自然段 ,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4.辅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一、阅读理解3、4自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抽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3.师: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4.指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以加深理解。5.师: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板书设计)6.师: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组织学生讨论) 1.阅读3、4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2.生:这两段主要讲述了作者贫困的 家境,将母亲的大致轮廓也勾勒了出来,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 调。3、生:立椎之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4.用上述词语造句。5.生: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6.讨论这一句话中所饱含的深情

  二、分析阅读5-8自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2.师:吃白的是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抽学生回答。3.师: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板书设计)。4.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5.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 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 1.细读第5-8段。2.思考回答。生:"'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3.生:可以从家境较好的大奶奶那里得到一小块馍馍;中秋节母亲会想办法给我弄一点月饼;为二大爷割牛草也可得到一点黄的。 '4.齐读第7段,体会文中流露的母子情深。5.分组讨论,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在教师指导下领会文中自然流露的母亲对儿子的关爱情。

  三、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饱含深情地朗读"我在她身边呆到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2.抽一个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3.师: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 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这里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无奈啊!指导学生领悟这两段作者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情。 1.听教师朗读,感受其感情基调。2•充满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3.领悟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联想自己的情况,体会父母对自 己的爱。

  4.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为题组织一次小型演讲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4.踊跃发言,说说自己平日是如何与父母、长辈相处的,从哪些小事中可 以反映父母对自己的爱。检讨自己 的不足,并思考应该如何去回应、去 报答父母、长辈的关爱。

  四、完成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疑难字词练习(见随堂练习设计)。2.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1.掌握相关知识。2.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课后习题。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按段落顺序对课文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使学生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情而非文。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六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母亲: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毕生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日日夜夜盼着自己的儿子回来,直到去世。

  线索

  白的:大奶奶给;中秋节母亲想办法弄

  黄的:为二大爷喂牛讨得

  红的: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一般的纪念性的文章都会围绕被怀念的对象展开,但本文语言平实,对母亲的描写着墨极少,只有一处行为描写和一处语言描写,却同样能触人心弦,让人潸然泪下,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可让学生课外模仿作文。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1)他非常懒,总爱去邻居家憎饭吃。 (2)年少的他懵懵懂懂,做了很多错事,其中有二件让他至今后悔不已。(3)那个工作对他来说垂手可得。(4)他拿出一个馒头,扳了一块给我。

  个性练习设计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请随意想像一个片断(如村边眺望、临终思念等)对母亲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教学探讨与反思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永久的悔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081911136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