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摆脱失落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通用6篇)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课本第55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能正确地区分。

  2.使学生能记住上面各种角的度数(或范围大小)。

  3、 掌握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量角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周角和平角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知,形成概念:    

  1.出示课题:角的种类

  2.你最熟悉哪一种角。    (直角)         

  A.研究直角            

  (1)哪些图形里有直角?(长方形、正方形……)            

  (2)找一找你现在卓子上的直角?并量一量这些直角的度数。

  得出结论:直角都是90度         

  B.研究锐角:             

  (1)教师用可旋转的角演示不同的角(大部分为锐角)                  

  学生判断这些角比90度大还是小?                  

  引出两种角:钝角与锐角              

  (2)我们先来研究比90度小的角。             

  (3)用教具摆几只比角,指出这几只角都比90度小。             

  (4)你怎样理解"锐角"                

  (可以)填空:--------叫锐角。            

  (5)看教室内的钟,当几点(整点)时,分针和时针呈锐角)   

  (6)判断下列角哪些是锐角:         

  ○  A. A            B          C          D      (图)   

  ○  B.75度     105度      60度     90度      89。9度        

  C.研究钝角和平角

  (1)上面的判断中角A是钝角。

  教师用教具演示一只钝角

  (两边一点点从直角开始拉开,一直到平角)

  请同学说一说是不是钝角? 

  (2)当教师把角拉到是平角时,请学生说一说这只角是否还是钝角?

  (是或者否)可以怎样知道正确答案,

  引导学生通过看书找答案(P103)

  得出结论:平角平角是几度?(180度)           

  想一想,刚才我们讲到的钝角应该在什么范围内,即:      

  大于--而小于--的角,才叫钝角。

  说说锐角、钝角、平角、直角的大小位置关系。          

  E.继续转动教具的其中一边,直至与另一边重合。           

  (1)这两条边中的一条正好转动一周,我们可以称这只角为--角。           

  (2)周角在转动过程中出现几次平角,那么周角的度数是几度?           

  (3)教师画一个周角,请学生说一说它的各部分名称。               

  问:周角的边有几条?(2条)为什么?          

  (二)整理强化:      

  1.运用教具,请学生依次说出是什么角?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2.请分别说说上述角的度数或范围。      

  3.判断这些角是什么角?P56 1   (图)        

  (   )     (   )         (   )   (   )   (   )       

  4.说说这些角是什么角?         

  15。      92。      89。      179。           

  67。      100。      8。      125。      150。       

  5.给这五类角排队,你怎样排,请说说你的理由。

  给这五类角分类,你怎样分,请说说你的理由。

  给这五类角找"亲戚",你怎样找,请说说你的理由。       

  6.P57    3       

  7.说说下列一共有几只直角,几只锐角,几只钝角?P57

  (三)总结提高:     

  角的分类

  你怎样从名称上理解。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平角、周角,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经历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建立平角、周角的表象。

  3、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三、教学难点:形成平角和周角的表象。

  四、教具准备:量角器、活动角、三角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这节课老师将与大家一起来学习《角的分类》。如果我们要将角分类,你想按照什么进行划分?

  生:我们可以按照角的度数来划分。

  生:我们可以按照角的大小来划分。

  师:好,就按你们说的办,我们按照角度数的大小来划分。

  师:其实有一类角,我们在上二年级时就已经认识了,还记得是什么角吗?

  生:直角。

  师:你能说出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物体和平面中存在直角吗?

  生1:我们黑板的四个角是直角。

  生2:电视,电脑屏幕面上的四个角也是直角。

  生3:我们用的书桌的四个角是直角。

  生4:我们数学书的和这张白纸的角也是直角。

  生5:我三角板的这个角是直角。(用手指出)

  师:同学们找的可真多,可见直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的是多么广泛!

  那么谁知道直角是多少度的角?

  生1:90度。

  师:他们都说是90度,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不好,你们可以量书桌的一角,也可以量书的一角,还可以量三角板的直角,可以量一个直角也可以量几个直角,看看直角是不是90度的角。

  (教师巡视看学生量角的方法是否准确)

  师:结果怎么样?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

  生: 90度的角是直角,直角都是90度。

  二、认识平角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图形想让你来帮老师判断一下,它是不是角,(演示折扇抽象为平角的过程)在演示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怎样的图形才称为角。

  生1:有一个顶点,两条射线。

  生2:从一个顶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看老师画      .

  师:(演示后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平角)这是一个角吗?理由是什么?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个图形是由一个顶点引出了两条射线。

  生:我刚才认真看老师画了,老师画的就是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以组成的这个图形是角。

  师:同学们都会用定义来进行判断了,你们说的都非常好。

  这是一个角,你知道它是什么角吗?

  生:平角。

  师: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角是平角吗?

  生1:平角就象一条直线,但是有一个顶点。

  生2: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

  生3:平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电脑出示平角的定义。)

  师:我们都知道什么样的角是平角了,你能自己摆一个平角吗?

  (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

  同桌互相判断摆的是不是平角,为什么?

  师:你们同桌说说看,他摆的是平角吗?为什么?

  师:量一量平角是多少度的角。

  生:180度。

  师:说说平角和直角有什么关系?(板书:1平角=2直角)

  三、认识周角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角,再看下面的图形。(教师拿出折扇,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并用电脑抽象周角的形成过程)

  师:大家仔细看一下,形成的这个图形是不是角呢?

  师:谁来指一下这个角?

  师: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3一周和它本身重合后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度的角,一个周角等于几个平角呢?(板书:1周角=2平角)那周角和直角又有什么关系?(板书:1周角=4直角)

  师:想一想你在哪儿还见过周角?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或实物钟表)看一看,分针和时针在什么位置的时候形成的角是周角?(分针和时针从0时到12时的演变过程)

  师:大家想一想,有人说周角就是一条射线,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四、学习锐角和钝角

  (一)师:小学阶段我们所学习的角除了这三种角外还有两种角,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几个这样的角,看要求:(电脑出示)

  1、            每个同学先用量角器度量出每个角的度数。

  2、            小组合作互相对照一下。

  3、            将这些角与直角和平角进行比较并试着进行分类。(学生量角,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小组汇报:一类小于90度,一类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

  (教师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

  师: 小于90度的角我们称它为“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我们称它为“钝角”。

  师:谁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试着举几个例子。

  生: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例如35度的角。

  师:下面由你们自己出题,说出任意一个度数,让其它同学来判断是什么角。

  生:89度。

  生:锐角。

  (其它的例子略)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非常好,可是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你们量的角的度数都是用整数来表示的,思考:角的度数一定是整数的度数吗?

  生:不是。不够一度时我们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准确。那么判断:(电脑出示)

  锐角共有90个。(   )

  钝角共有90个。(   )

  都是错误的,那么这两句话可以怎么说。

  锐角有无数个,钝角也有无数个。

  (二)各角的关系

  师:拿出活动角  这是多少度的角?(还没有旋转角度)

  师:下面大家看这个活动角,如果角的类型发生变化,也就变成了不同的角。

  师:说一说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锐角< 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五、巩固练习

  (课件演示)【有关文字和图形结合的选择题训练。】

  1、给一些角,判断是什么类型的角。

  2、判断题   (1)、比钝角小的角叫锐角(      )。      

  (2)、钝角大于任何一个锐角(     )

  (3)、大于90°的角是钝角(  )。   

  (4)、两个锐角一定能拼成一个钝角( )    

  师:这些题也没能难倒你们,看来你们掌握的很好啊

  3、师: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表)你们知道吗,这个钟面上有很多知识呢,现在老师就让你们来找一找,看你能在它上面找到多少我们今天学的知识。

  生1:当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时,是平角。

  生2:当三点半时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度是90度。

  生提出反驳意见: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不是正好指向3,不是90度。

  生3:两点时,形成的角是锐角,三点时是直角。

  生4:1:40时行成的角是钝角,反过来看是什么角?

  师:这样的角在我们小学阶段不作研究,我们可以作为课外知识来了解,它叫优角。

  六、课堂小结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单元第一节(p38~4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请看大屏幕。”

  点击鼠标,课件演示生活中含有角的物体。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学生回答:略。

  师:“如果请你们再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些物体,你又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这些物体中都含有角。

  师:“是吗?让我们来看一看。”

  点击,课件演示角的闪烁。

  师:“果然如此!你观察得真仔细。奖给你一颗智慧星。”

  “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通过以往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角的知识?同桌互相说一说。”

  贴上课题“角”,学生交流后回答:略。

  师:“仅仅知道这些,你们就满足了吗?”

  “那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呢?“

  学生回答:略。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虚心好学,老师真的是非常高兴。好吧,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师:“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学生在卡片上画角。

  师:“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平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组长工作。

  师:“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在分类之前,老师要说几点要求:1.每人先要认真的观察这些角。2.为了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分类前组长一定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分法后再分。3.分好后,每组选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分类的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给角分类。教师巡视,做好记录。

  师:“哪一组愿意汇报?”

  小组汇报,汇报时请其用三角尺验证。贴出直角。

  师:“你们认为他们分的怎么样?”

  学生评价并补充。

  师:“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名字吗?”

  学生起名。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贴上“锐角”。(钝角同上。)

  师:“对于这些,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学生提问。

  师:“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几种。”

  贴上“的分类”。

  三、巩固练习。

  师:“请组长将这些角分还给大家。同学们可以在角的旁边写上角的名称。”

  学生写角的名称。

  师:“写好的人互相说一说你刚才都画了哪些角。”

  学生互说,教师指名说。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是哪种角吗?请大家拿出练习纸,按要求填空。”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写。集体订正。

  师:“让我们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点击,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师:“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这些角都是什么角吗?”

  学生回答:略。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角?”

  学生回答:略。

  四、游戏。

  师:“请看大屏幕。”

  点击,出现长江大桥。

  师:“这是什么?对,这是我们芜湖长江大桥。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回答:略。

  师:“大桥中也蕴含着一些角,你能很快的说出这些角的名称吗?好,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快速抢答的游戏,准备好了吗?”

  学生抢答。

  师:“真棒!想去数学王国走一走吗?”

  点击,出现数学王国。

  师:“要想打开数学王国的大门,必须要得到开启大门的钥匙。只有完成数学王国的五环任务,才能得到它。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

  点击,依次出现任务。

  师:“第五个任务需要大家合作完成,大家把三角尺凑在一起试着拼一拼。”

  学生合作拼。

  师:“能拼成什么角?你愿意上来拼一拼吗?”

  学生在黑板上用学具拼。

  师:“这个角是由几个什么角拼成的?还有其他的拼法吗?”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经历量角器的形成过程,认识量角器。

  2.会使用量角器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量角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

  1.灵活使用量角器。

  2.能根据测量的情况,区分内、外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张练习纸,两种量角工具(单个小角和半圆量角工具),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两个角,角一和角二)课前纪翔和李毅画了两个角,让我帮忙比较大小,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帮他俩比较一下,哪一个角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角的度量

  (此处更改为直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目的是更贴近生活,引出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测量工具的选择

  看到这四个字,你有什么问题?(用什么量?怎么量?……)咱们一个个的来解决,先看第一个问题“用什么量?”谁来猜猜看?(尺子……)这都是大家的猜想,究竟谁说的对呢?咱们一起想一下以前学过的有关测量的知识,能不能有所启发。(课件)线段的测量和面积的测量。大家想想看,用什么来测量角的大小呢?(用小线段的长度测量大线段的长度,用小正方形的面积来测量大图形的面积,应该用小角来测量大角。)

  2.两种量角工具的选择

  (1)用单个小角量角

  用单个小角量一量练习纸一上的角一是几个小角?(先自己量,然后生演示操作,是两个小角。)那么角二是几个小角呢?试着量一量。(学生演示)这次需要四个小角,有没有比较简便快捷的方法,一下就能量出来呢?

  (此处,更改为量取四个小角的角,比较麻烦,从而引出半圆量角工具。四个小角的目的让学生知道每个小角的顶点都聚在一个点上,就是半圆量角工具的中心,为后续角的度量打下基础。)

  (2)连在一起的角

  我们可以将这些小角连在一起,组成这样一个量角工具(出示半圆)。我们再用这第二种工具来量一量角2是多少个角?(4个小角)用第二种工具来量角3是多少个角?(3个半小角)

  【设计意图:4个小角制造麻烦,促使改进量角工具为半圆量角工具,更为简单快捷。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每个小角的顶点都在半圆量角工具的中心;由3个半小角制造认识的冲突,促使学生思考改进量角工具的方法。】

  3.改进量角工具

  (1)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改动一下手中的量角工具,是我们的测量结果精确的用一个整数来表示呢?(课件)将每一小角再分成两个小角,数出一共有七个小角。

  (2)给量角工具标上数字

  如果每次都是一个一个的数,有什么感受?能不能想个办法,不用一个一个的数,一眼就能看出这是12呢?

  开始的这条边上应该表上数字几?想想我们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时,都是从刻度几开始的?

  (3)再测量一个角,但是还是不能用一个整数表示,怎么办呢?(课件)把每个小角平均分成十分,可以得到多少个更小的角?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数出7个、12个角,体会到一个个数比较麻烦,引发出进一步改进量角器的必要。】

  4.简化量角工具

  看看现在的量角工具有什么感受?简化量角工具,得到的工具和量角器几乎是一样的。

  5.量角器上读角

  (1)认识一度角

  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一度角。记作“1°”。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那两个一度角是几度角?三个一度角是几度角?

  (2)认识几度角

  ①认识5度,145度角。②反方向读角,怎么能看出是50度的角?

  (3)能不能想办法不用计算不用数,一眼就能看出是50度的角?

  【设计意图:认识角的计量单位,感知1度角的大小,初步理解量角的方法。50度角同时引发读角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引出外刻度。】

  6.认识量角器各部分名称

  量角器外圈数字叫外刻度,量角器内圈数字叫内刻度。量角器有两个0刻度线,分别对应着内外刻度。所有小角顶点聚集在一起的这个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

  同学们看我手中的大量器,和老师一起说说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

  7.(1)读出下列各角的度数

  开口向右70度角和开口向左60度角,开口向右用到量角器的内刻度,开口向左用到量角器的外刻度。

  (2)在2号练习纸上画出下列各角(注意强调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刻度线)90°,180°,120°,60°(强调内外刻度两种表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和使用内刻度和外刻度,在会读的基础上正确的画出各个角。】

  (此处增加开口向右70度角和开口向左60度角,以及在纸上画角,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内外角,也为量角做好了准备。)

  (3)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试着量一量3号练习纸上角一的大小。(学生操作演示)强调注意中心点对齐,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对齐,看是内刻度还是外刻度并读出度数。

  (4)量一量3号练习纸上其余各角的度数。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能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关系。

  2、理解各类角的意义,初步建立有关角的空间感念。

  3、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各种角的概念

  难点: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一)    自主学习

  1.(1)课前批改8个角的度数。

  课始,评价批改结果,完成较好的小队加2分,都完成的小队加1分。

  课件出示个角度数。

  (2)师:哪个小队愿意来展示你们测量的度数结果?

  小队展示,师课件出示。90°角的符号表示什么?说明它是:(直角)

  (3)师:在测量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那就是6,7号角比较特殊,谁能向大家介绍它?

  【平角】师:听懂刚刚这位同学的介绍了吗?

  谁能再来说一说?

  那你能用学具小棒演示一个平角给大家看嘛?先自己动手试试看。

  谁想来展示给大家看?

  能指一指它的边在哪里?还有谁也想来展示一下?

  还有谁?

  老师用课件做了一个平角,请大家一起看。(课件展示)

  板书平角的定义

  【周角】师:听懂刚刚这位同学的介绍了吗?

  谁能再来说一说?

  那你能用学具小棒演示一个周角给大家看嘛?先自己动手试试看。

  谁想来展示给大家看?

  能指一指它的边在哪里?还有谁也想来展示一下?

  还有谁?

  老师用课件做了一个周角,请大家一起看。(课件展示)

  板书周角的定义

  师:那你们能画一个周角,一个平角吗?

  展示学生作品。(找出没有标角的符号的学生作品,完整画角的学生作品)

  区分周角和射线的区别,平角和直线的区别。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学利用身边有限的学具研究平角与直线,周角与射线的区别,再通过研究讨论得出平角与直线,周角与射线是不同的,然后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平角、周角的理解,掌握平角、周角的度数。]

  2.分类

  师:回到前面8个角你们分成了几类?哪个小队可以来介绍?

  鼓励不同的分类方法。只要理由合理即可。学生说的时候同时板书锐角、直角、钝角。

  教师点评:看来不同的标准下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若学生未得出锐角,钝角的度数范围,师:我们已经知道直角90度,平角(180度),周角(360度),那你们知道锐角的度数吗?那怎么用度数区分这些角?】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并且鼓励同学们的创意分类。理解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小结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的关系。

  (二)    合作探究

  1.    我来研究: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把结果写在小黑板上。

  小组讨论直角、平角、周角的关系,用一个等式进行联系。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

  可以借助黑板,画一画3个角之间的关系。

  老师点评,打分。

  (三)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四)    过关检测

  完成过关检测。

  校对。

  【我的反思】

  这样一节课上下来,基本完成教学任务,过关检测留到了课后进行。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以下两个知识点:认识直角、平角、周角,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大于0度小于180度的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会根据图形或度数判断是哪一类角。周角的认识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这节课,我把“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作为判断平角和周角的依据,是对学生用角的组成来判断角的一个知识提升,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把这节课分为四个环节进行:1、课前准备,学生量角。2、认识平角、周角,这个环节我又分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质疑——引出平角、周角——学生用活动角摆出平角、周角——探索平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教师小结。3、分类,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都给予肯定。4、合作探究,研究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

  系。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们除了设计以上教学步骤还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

  展示动态的角,学生在小黑板上总结研究方法,和活动角操作来帮助学生认识周角。

  在认识周角这个环节,我们为了让学生感受随着边的张开角是由小到大变化的,在用动画展示的时候,在180度和360度之间稍作停留,让学生判断这时的图形是不是角,猜想一下它大于180度还是小于180度,通过判断想加强学生对“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这句话的理解,为周角的认识作铺垫,让学生知道周角是360度,而不是0度,也让学生知道180度和360度之间还有别的的角存在。

  纵观整节课,教学目标还是很好的完成了,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不足:1、四人小组活动还是流于形势,没有实质性的训练,学生不能很好的分配工作量,基本上都是成绩较好的几个孩子在说在写,其他孩子参与的很少,这一点需要向生本教育的老师多多请教。2、时间控制不好,练习时间不足。3、在判断180度和360度之间的图形是不是角时,教师没有指着角的符号来提问学生,指向不明,导致部分学生出错,这里浪费了一点时间。4、在语言的组织方面还要很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锻炼。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请看大屏幕。”

  点击鼠标,课件演示生活中含有角的物体。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学生回答:略。

  师:“如果请你们再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些物体,你又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这些物体中都含有角。

  师:“是吗?让我们来看一看。”

  点击,课件演示角的闪烁。

  师:“果然如此!你观察得真仔细。奖给你一颗智慧星。”

  “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通过以往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角的知识?同桌互相说一说。”

  贴上课题“角”,学生交流后回答:略。

  师:“仅仅知道这些,你们就满足了吗?”

  “那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呢?“

  学生回答:略。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虚心好学,老师真的是非常高兴。好吧,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师:“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学生在卡片上画角。

  师:“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平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组长工作。

  师:“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在分类之前,老师要说几点要求:1.每人先要认真的观察这些角。2.为了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分类前组长一定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分法后再分。3.分好后,每组选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分类的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给角分类。教师巡视,做好记录。

  师:“哪一组愿意汇报?”

  小组汇报,汇报时请其用三角尺验证。贴出直角。

  师:“你们认为他们分的怎么样?”

  学生评价并补充。

  师:“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名字吗?”

  学生起名。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贴上“锐角”。(钝角同上。)

  师:“对于这些,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学生提问。

  师:“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几种。”

  贴上“的分类”。

  三、巩固练习。

  师:“请组长将这些角分还给大家。同学们可以在角的旁边写上角的名称。”

  学生写角的名称。

  师:“写好的人互相说一说你刚才都画了哪些角。”

  学生互说,教师指名说。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是哪种角吗?请大家拿出练习纸,按要求填空。”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写。集体订正。

  师:“让我们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点击,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师:“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这些角都是什么角吗?”

  学生回答:略。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角?”

  学生回答:略。

  四、游戏。

  师:“请看大屏幕。”

  点击,出现长江大桥。

  师:“这是什么?对,这是我们芜湖长江大桥。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回答:略。

  师:“大桥中也蕴含着一些角,你能很快的说出这些角的名称吗?好,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快速抢答的游戏,准备好了吗?”

  学生抢答。

  师:“真棒!想去数学王国走一走吗?”

  点击,出现数学王国。

  师:“要想打开数学王国的大门,必须要得到开启大门的钥匙。只有完成数学王国的五环任务,才能得到它。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

  点击,依次出现任务。

  师:“第五个任务需要大家合作完成,大家把三角尺凑在一起试着拼一拼。”

  学生合作拼。

  师:“能拼成什么角?你愿意上来拼一拼吗?”

  学生在黑板上用学具拼。

  师:“这个角是由几个什么角拼成的?还有其他的拼法吗?”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08731113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