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漫游诗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通用3篇)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篇1

  师:(出示量筒等)看了这些东西,你认为我们今天学什么呢?

  生:升,毫升

  师:那你对升和毫升有哪些认识呢?

  生:它是一个单位

  生:用字母表示是l

  生:一瓶橙汁是2升

  生:1升=1000毫升

  生:牛奶,饮料,油外面的标签上都有几升或几毫升

  师:通常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我们用升或毫升作单位(板书)

  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是计量液体时用的,其他是不可以的。

  师: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饼干,蛋糕,大米等

  师:这些通常用什么作单位?

  生: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师:计量的是它们的重量(生接口说)

  师:那升和毫升计量的又是什么呢?重量吗?

  生:不是

  师:其实升和毫升计量的是液体的容量。(板书:容量)

  师:那什么是容量呢?

  生:就是可以放多少水

  师:也就是说如果给你这样的两个杯子(一大一小),如果注满水,那么大杯的水比小杯多(生接口说),在数学上,我们可以说大杯的容量比较大,小杯的容量比较小。

  师:你能从生活中常见的容器中举例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

  评析:

  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对升和毫升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容量的意义,再通过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的比较进一步加深对容量的认识。这样的导入,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以生活经验为基础,逐步上升为数学的概念,然后再回到实际中加以理解,这同时也是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体会容量的含义

  2、让学生观察几种常用容器,了解在日常生活里常用“升”作为容量的单位。

  3、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感受1升的实际意义;然后通过进一步的操作、观察

  ,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容器加深对1升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1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大小不同的茶杯、水壶、标有容量的饮料瓶、罐,容量是1升的正方体容器和量杯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

  实验,(略)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完成书上的练习(1)和(2)

  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说说你通过昨天的预习,知道关于“升”的哪些知识?

  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

  2、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可以装1升水

  拿出该正方体,从里面量它的棱长。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满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这么多水就是1升。

  3、用学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1升:

  (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

  分别指名问一问: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容量是1升?

  指出: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

  (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该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几升。

  可结合2.5升的可乐瓶,请学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

  老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1升多一点)

  想象: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呢?

  比如:可用手比画一下,像电饭锅大约有2个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取一脸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脸大约要用几升水呢?(实验得出:2升)

  以这一脸盆为参照,估计一下,边上的这桶水大约有多少升?(10升)

  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8.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认识容量和升》的教学反思

  教学《升和毫升》,考虑到学生平时很少关注这方面的知识,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之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地创设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容量单位时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1、课前准备充分。我准备了大小杯子若干个,1升的量筒、棱长1分米的小正方体等等,每一小组也都有水杯、水槽、饮料瓶以及相应的水等,准备好一切教学用具。

  2、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实践性以及教育性。在教师做了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1升的水究竟有多少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探究和感知1升究竟是多少,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实践能力。

  3、通过告诉学生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20分钟浪费1升的水,推出1小时、1天、1年所浪费的水,以及这样的水可以提供给多少人饮用,从而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最后还送给孩子们一句话:请节约每一升水!

  4、注重学生的估计能力。不管是教师自己演示还是学生的操作中,都要注重让学生先估计然后在操作,这样也培养了孩子们的估计能力。因为估计能力是我们新课标中所重视的一个能力的培养。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篇3

  《认识容量和升》这堂课是开学到现在我准备时间最长的一节课,而且没有把握。为什么呢?因为像这种要用大量教具、学具进行操作实验的数学课教学形式在以往的老教材中几乎没有,而且帮助学生建立升的较为正确的空间观念的难度比较大。建立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这些内容在老教材中中非常薄弱的,以致于部分学生到了高年级对于自己计算出来的容积也不知它的实际大小有多少,譬如算出柴油桶的容积是8升,也不知道是错误的。新旧教材的比较,让我感觉到新教材的先进之处。所以,我渴望上出这节课的特点,上出一节让学生终身有益的数学课!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深入钻研教参、教材,上网看教学设计,精心编制教案,准备了大量教具和学具。我利用两天的时间向自然蒋老师和初中的物理老师分别借来的水槽、一升的烧杯、250毫升、500毫升的烧杯、10毫升的量筒、滴管;从家里带来的大小不同的碗、汤勺、饮料瓶、等生活中常见的容器。

  我是怎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容量概念的呢?我拿出一个热水瓶和一个水壶(水壶的体积要比热水瓶小很多),先让学生猜测谁的容量大,学生的意见分三种:热水瓶的容量大、水壶的容量大、一样大。我把满满的一热水瓶的水缓缓地倒入水壶,最后正好全部到入水壶——学生惊呼,它们的容量一样大。我趁热打铁,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么大的热水瓶,它的容量竟然会和这个小小的水壶的容量一样大。在学生解释后,我及时小结:容量是指容器内部可容纳液体的大小。我想,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建立的容量的概念是比较到位的。

  我又是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升的空间观念的呢?我在课上分成了四个步骤:首先出现1升的标准件:棱长为1分米的塑料正方体盒子,让学生倒满黄色的水,让学生记忆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塑料盒的容量是1升;其次,让学生观察哪些容器可以倒入1升水,然后我先后把1升水倒入圆柱形的可乐瓶,到入玻璃水壶、倒入脸盆,让学生观察形状不同的1升水,记住它的大小;再次,我让学生把1升水倒入玻璃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倒入饭碗里,看看可以倒几碗;再次,我让学生猜猜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升,然后用1升的塑料盒把水道入热水瓶,最后学生发现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又猜猜脸盆的容量是多少,再把一升升的水倒入,这时学生发现脸盆的容量大约是4升,等等。在第二个操作环节中,我补充了小孩一天需要3升水。在每一个步骤的结束时分,我都让学生回顾1升的大小,加强对标准件的认识。 由于学生对1升的感知较为充分,所以学生在回答p12第四题以及我的补充题时,正确率非常高。

  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瞬时就能产生的,我认为学生空间观念需要经过凭借实物到空间想象的两个阶段,而且前一阶段是长久和最具实效的——即使成人,在表述体积和容积有时也不得不借用实物。所以,我课前准备一大桌子几十件的瓶瓶罐罐、盆盆壶壶,绝不是自寻麻烦,没事找事。这节课的既定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的容器的容量都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对身边的常见容器容量的了解和熟悉,又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升的表象。

  这节课还是留下的一些遗憾:其一,由于学生寄宿在校,不能让每个学生自己带来生活中的容器,每人自己的操作少,没能让每个学习小组的同学都能操作。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09348113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