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灿烂的文明之花》教案

《灿烂的文明之花》教案

拱手江河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灿烂的文明之花》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灿烂的文明之花》教案(精选4篇)

《灿烂的文明之花》教案 篇1

  灿烂的文明之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巨大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表演能力、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告别各种不文明行为,做一个现代的文明公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关系你我他,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成果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区和社会的精神文明活动,以实际行动浇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

  三、教学难点:了解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体会其作用,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四、教学方法:

  情感激励法、讨论法、演示法、小品表演法、资料搜集法等

  五、课前准备:

  把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第一小组“网络大搜查”通过网络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行搜集;第二小组“校园小调查”针对校园中不健康文化存在状况进行调查;第三小组“社区行动组”针对社区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访谈。老师提出要求后,学生自愿结合,组队后进行调查,并把自己的活动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课 同学们,课前我们的三组成员对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搜查、调查和访谈。下面就请我们的三组成员汇报你们的活动成果,一展我们的青春风采。 课前事先准备,使得整节课,有条不紊,自始至终学生都有一种有备而来的感觉,同时,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又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网络大搜查:神州开遍文明花 1、 第一组同学代表上台,介绍他们在网络上所搜集的我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容。

  2、教师:通过第一组同学的展示,我们能深刻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形式。“文明户”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万村书库”等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正如五彩的鲜花一样开遍神州。下面请同学们思考:(1)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结合自身认识和体会,思考这些活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讨论回答。

  3、在讨论回答上述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学生自己概括总结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承担的根本任务。

  4、教师总结: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我们中学生又该怎样从细微之处做起,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呢。

  在学生掌握一手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身边活动的讨论展开,使学生认识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所承担的根本任务,由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的过程显得自然。

  校园小调查:弘扬社会正气,抵制歪风邪气 1、 第二组“校园小调查”的同学采用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示他们对校园文化状况的调查结果。(模拟表演收到“变味贺卡”、 考试作弊)

  2、教师:第二小组同学通过小品表演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在我们的校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下面请第二组的同学陈述不健康文化的表现及其危害,并请同学总结面对不健康文化,我们应当怎么做?

  3、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认识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增强了对消极文化的辨别力,更重要地是我们该怎样融入社会,行动起来。且看我们走出校门的第三组同学发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通过来自学生身边的事实再现,让学生自己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比较、分析、辨识,既牢牢抓住了学生自己感受这根情感之弦,又深入透彻地分析不健康文化的严重危害性,水到渠成地得出了“我们应该如何做”的价值导向。 

  社区访谈:浇灌文明花,靠你靠我靠大家。 1、第三组同学介绍了在社区访谈中了解到的一些不协调音符,如垃圾乱倒、“乱贴小广告”“安全问题”“邻里关系紧张”等。

  2、教师:第三组同学走出校门,做了很多事情,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是啊,社区不仅是我们的居住地,而且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场所,弘扬社会文明的大学校。洁净而优美、热情而温馨、活跃而向上、富足而安全的社区要靠你我他来共同创造。请大家对第三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假如你是该小区的居委会主任,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这一活动的展开,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存在的 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逐步提高其实践能力。

  相互评说,共同行动 请三个小组各选一名代表对其他两组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并通过自由发言,树立榜样,共同行动。 结合学生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活动,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价,同龄人之间的相互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同,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向善心、进取心,荣誉感。

  学以致用 XX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那时,也许我们能相聚在北京,给外国人当导游,为他们当翻译,给他们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全世界密切关注“建设新北京,办好新奥运“的今天,让我们在课余时间,为奥运献上一份“奥运形象规划”。

  奖励方法:将设立最富创造奖、最富建设奖、最佳行动奖。看哪一小组制定的行动规划在哪一方面更具有特色。 意在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巩固小结 社会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更加璀璨夺目。播放音乐《爱的奉献》

  七、板书设计: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二、灿烂的文明之花

  1、神州遍开文明花

  (1)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积极作用

  2、细薇之处见行动

  (1)辨别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抵制

  (2)积极参与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灿烂的文明之花》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依据课程标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让学生明确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并能善于辨别并自觉地加以抵制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不健康文化,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各种各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把握正确的航向,而且有利于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味,颓废庸俗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为所欲为等有害思想,还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并影响着中学生。由于中学生的社会经验相对不足,辨识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文化的诱惑,产生思想上的困惑。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改理念,学生特点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是:

  (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从社会主义现代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自觉做“四有”公民,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采用现场模拟探究等一系列活动,学生辨析身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现象,增强抵制其消极影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体验教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关系你我他,并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重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难点: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健康文化,要善于辨别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二、教学处理

  本节教学内容由“神州开遍文明花”和“细微之处见行动”两个问题和五个课堂活动组成,这些内容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根本任务,满足学生在发展上的不同需求,但为了更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流程中,我将采用由现场模拟探究到理论研究再到实践活动,使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样的处理会更好地体现由实践到认识,再由理论到实践的原则,更有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另外,课题的导入和问题的呈现,都将背景现实化,形象化,目的在于使学生无论辨识不健康的文化还是弘扬先进文化,都贵在行动。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

  课堂教学的呈现模式

  创设情境 现场模拟 理论呈现 实践探究

  三、教学方法:

  从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出发,我将准备采用现场模拟小组讨论法,探究交流法,质疑法等教学方法,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全员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求异创新的新课程理念。

  四、教学手段:

  本节课将充分利用课件的视觉,听觉效果,展现问题,现场模拟活动等更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感觉问题,激发探索的愿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并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不健康文化,要学会善于辨别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五、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和教育部联合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支教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此项工作主要是从每年部分高校已取得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大学本科生和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公开招募一定数量的扶贫支教志愿者,组成研究生支教团,保留一年入学资格或保留研究生学籍到中西部地区从事中小学教育或科技文化医疗等方面服务,定期轮换。扶贫支教活动,提高了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促进了贫困地区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了贫困地区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带动了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的关注和支持。那我们有信心了,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做力求激发学生参与的愿望,产生良好的心理优势。

  2、现场模拟

  组织学生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设计假如你是明凡,面对依依不舍的山里孩子,面对执手相送的父老乡亲和送了一程又一程的山村教师,自己有何感想,这一内容通过课堂情境剧表现出来,让学生从心灵上去沟通,并从思想上去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无私奉献者的美和力量,激发学生报效祖国,情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体现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课改理念。

  3、理论呈现:

  通过让学生浏览教材 p 105 — 106 教学内容,看一看谁最先知道教材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从而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的形式,根本任务及作用。激励学生自觉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4、实践探究

  ( 1)通过现实生活中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来理解其作用让学生通过自选p 106 图表中的一个题目,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其作用,然后在全班交流。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有所获。

  ( 2)探究“变味贺卡”目的是启发学生认识到,要弘扬社会风气,就要抵制歪风邪气,要发扬先进文化,就要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引导学生辩证析身边的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现象。增强抵制其消极影响的能力。来逐步理解本课难点。先出示这个真实情境,依次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①如果你收到“变味贺卡”你的感受如何?

  ②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类似的文化现象?剖析各种不健康文化的种种危害?

  ③面对不健康的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思考、讨论,农村学生家庭中曾经出现过如小孩子生病了,家长不是请医生而是请巫婆神汉来敬神敬鬼;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打牌赌博成风等。师生共同探究,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学生应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应注意牢牢抓住学生自己的感受这根情感之弦,又能深入透彻地分析不健康文化的严重危害性。然后水到渠成地得出“我们应该如何做”的价值取向。

  ( 3)问题再现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

  逐步提高其实践能力。设计此次社区座谈会能够贴近学生生活进一步体现了求异创新的课改理念。

  社区居民反映的四个问题:

  张大爷:社区公共卫生问题。

  李大妈:社区居民缺少交流。

  吴先生:社区缺少健身娱乐设施。

  年轻妈妈:社区里车来车往,小孩没有安全保障。

  设计以下问题: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假如你是该社区的居民,你会想到什么?

  假如你是社区的居委会主任,你最想做的三件事是什么?

  拓展练习:

  我们生活的周围是否还存在其它不文明现象,应该怎样办?

  ( 4)动手实践

  这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在结合所学的知识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XX年奥运会我们应该怎样做?发挥想像的基础上为奥运会献上一份形象规划。采用竞赛的方式;看每一小组的形象规划,比一比哪一个更富有特色,更切实可行,更富有建设性,然后集中全班,同学的智慧,做一份最好的形象规划,作为XX年奥运会的献礼。

  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教师大胆进行设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探究的空间,将使每个学生都有尽可能大的发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规划,学生肯定会设计多种多样的规划,教师对有创意,有特色的规划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有选择性的展示几组学生的优秀规划,其余可在课下交流,通过课堂的探究实践活动,体现了师生互动全员参与的课改理念。

  ( 5)归纳总结

  文明学校,文明社区,文明社会,要靠我们共同创造,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各种各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学生谈收获,感受,提出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收获可能不尽相同,有知识方面的,能力方面的或生活实际方面的,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个性发展,只要学和有所收获给予充分肯定。

  ( 6)课外活动

  ① 整理本节课教材知识点。

  ②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学生之间平时闪光的语言,感人事迹,(包括孝敬父母,友爱邻里,帮助同学,参加学校公益活动等)所在地区典型的人和事。有能力的学生结合教材,一步一步地展现这些资源内在的教育意义。并从活动形式、内容、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

  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另外,课外搜集整理、思考,将有助于学生全面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同是也体现了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一学习原则,也为以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板书设计:灿烂的文明之花

  形式 辨别抵制

  精神文明建设 根本任务 行动

  积极作用 积极参与

  六、设计理念

  1、选材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2、探究性实践问题和分层作业的设置,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愿学。

  3、多样的学习方式和适时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能学。

  4、背景多样,层层递进,适时反思,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活学。

  当学生乐学愿学,能学活学时,就将学会学习,将学习当成乐趣,作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的基础。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没有预见到的问题或出现突发事件,这时教师要沉着冷静,力求把问题或突发事件变为课程资源而为教学服务。

  总之,本节课是以活动为中心,以评价为杠杆,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探究和解决未知问题而进行设计的。

  以上是我本课的设计过程,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和同仁们不吝赐教,谢谢!

《灿烂的文明之花》教案 篇3

  [课标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形式、根本任务、积极作用,以及辨别和抵制各种消极文化。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做“四有”公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严格要求自己。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之中。

  [教学重难点]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所在地区典型的人和事,展现这些资源内在的教育意义,以利于学生感悟、体会;学生搜集同学日常生活之中闪光的语言、感人的事迹,如孝顺父母、友爱邻里、帮助同学、参加学校公益活动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谁说女子不如男》,你们知道是谁唱的吗?属于什么剧种呢?

  学生:常香玉,豫剧。

  活动一:(老师举例)

  材料:于家寨村的村民不出家门就看了三出戏,张老汉81岁,两个儿子各自已经成家,按理说,张老汉该过舒服的日子了。可是,大儿子闭门不见,二儿子闻声关门,老汉没有办法,只好在村中搭了一间草屋度日,村里人说,老张家这俩儿咋就像《墙头记》里的大怪、二怪呢?10月份,村里开始敲锣打鼓地为评选出来的孝顺媳妇和孝顺儿子披红挂彩,挂匾表扬,张老汉的俩儿媳妇开始心焦了。晚上,大儿子来到了村东头的草屋,向老汉认错,把老人接回了家。第二出戏就是《负荆请罪》,二儿子晚到一步,已是人走屋空,于是就赶到老大家。于是上演了第三出戏《抢爹记》,村里人心里乐开了花,绽放了灿烂的文明之花。

  灿烂的文明之花(板书)

  (一) 神州开遍文明花(板书)

  活动二:书中材料:p105小字

  问:⑴如果你是明凡,你会有哪些感想?

  ⑵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

  学生讨论,自由作答。

  老师总结:

  ⑴感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习成就人生,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等。

  ⑵精神文明创新活动有:

  农村奔小康;城市“创三优”;同一首歌;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慰问演出等。

  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板书)

  ① 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创三优”活动;创建优养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② 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

  活动三:书中材料:p106上

  问: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谈谈下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有何作用?

  首先由同学们互相讨论回答,老师最后总结:

  ① 环保见行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美化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

  ②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增强人们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人才意识、健康意识,培养人们的风险精神,增强社会的凝聚力等。

  ③ 保护母亲河志愿者行动:有利于保护环境,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的精神等。

  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板书)

  p106—1

  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板书)

  p106—2

  (二) 细微之处见行动(板书)

  活动四:书中材料p106

  老师提问:灿烂的阳光下总会有阴影,我们的周围就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你能说出一些吗?

  学生回答:打架骂人,考试作弊,践踏草坪,随地吐痰。

  老师又问:很好,那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吗?

  学生回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老师:请看教材p106下的这则材料,如果你收到“变味贺卡”,你的感觉如何?

  学生(1):我会感到不舒服、难受,甚至恐惧,进而怀疑送卡人的动机,觉得送卡人很无聊。

  学生(2):我会感到很酷,很刺激。

  老师:究竟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变味贺卡”?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即首先我们应当学会辩别各种消极文化,然后才能进行自觉抵制。

  ⒈辩别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抵制(板书)

  老师:在我们的周围,同学们认为有哪些消极文化现象?这些文化有何危害?

  学生(1):用手机发黄色短信,上不良网站,喜欢恐怖片等。这些不健康文化会毒害我们青少年。

  学生(2):在聊天室侮辱、漫骂他人;传播垃圾短信等。这些行为不利于建立健康的网络道德,危害了他人上网的合法权益。

  老师归纳:教材p106----107

  那么,面地不健康文化,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很好!对消极文化,同学们已有基本的辩别能力和正确的态度。但是,无论是辩识不健康的文化还是弘扬先进文化,都重在行动。因此,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积极参与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老师:出了学校,回到家里,我们生活的新区应该是干净、整洁的新区,可是有个新区就一样。

  ⒉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板书)

  活动五:教材p107上

  老师:如果你是该新区的居民,你会想到----------------?

  学生: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张大爷反映的是新区公共卫生问题;李大妈反映的是新区居民之间缺少交流;吴先生反映的是新区缺少健身娱乐设施;年轻妈妈反映的是新区内小孩子的安全保障。

  老师:那你们的对策是什么?

  学生:

  ① 开展“新区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活动;

  ②多方面筹措资金,办一个“健身娱乐中心”;

  ③开辟一条“专用车道”,保障儿童安全。

  老师:好!你很有办法呀!新区不仅是我们的居住地,而且是进行人际交流的场所,弘扬社会文明的大学校。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们居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业设计]  略

《灿烂的文明之花》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能力目标:认识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自觉做一个“四有”公民。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建活动之中。

  【教学重点】: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教学难点】: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

  【教学过程】:

  一、 预习课文,阅读课文,思考: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中要注意哪些?

  二、讲授新课:

  1、  神州开遍文明花

  【活动一】如果你是明凡,你会有哪些感想?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答:(1)感想: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学习成就人生,知识改变命运”;c、“教育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d、“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等等。(2)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农村奔小康;城市创“三优”;同一首歌;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慰问演出等

  (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①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创三优”活动: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②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

  【活动二】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谈谈下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有何作用?

  a、环保见行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美化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

  b、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增强人们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人才意识,健康意识,培养人们的风险精神,增强社会的凝聚力等。

  c、保护母亲河志愿者行动:有利于保护环境,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的精神等。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

  a、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b、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2、细微之处见行动

  (1)辨别消极文化并自觉抵制

  【活动三】○在我们周围有那些不健康的文化现象?剖析各种不健康文化的种种危害。

  ①色情、淫秽、凶杀、暴力等书刊音像制品;解梦、测名、占卜命运的网站;算命、祭鬼神、等封建迷信活动;巫婆神汉利用封建迷信骗钱害人;违规占地修坟和兴建庙宇等。

  ②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精神文明建设。

  ○面对不健康的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a、要弘扬社会正气,就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b、要发扬先进文化,就要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c、要善于辨别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d、要远离、拒绝、反对不健康文化,宣传科学文化知识,举报违法行为。

  (2)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社区(街道或乡村)不仅是我们的居住地,而且是 进行人际交往的场所,弘扬社会文明的大学校。b、洁净而优美、热情而温馨、活跃而向上、富足而安全的社区靠你我他来共同创造。c、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更加璀璨夺目。

  【活动四】如果你是居委会主任,最想做的三件事是(1)开展环保宣传和社区环境清理;(2)开展社区文化宣传活动和文艺活动;(3)举办法制宣传教育和安全教育活动

  【活动五】为奥运献上一份“奥运形象规划”

  ﹡面临的问题:人们在语言、行为、服务、礼仪、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京骂”、“国骂”、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乱贴小广告、乱穿乱行、服务不规范等问题。

  ﹡目标:向世界人民展示一个开放、繁荣、文明的中国形象。

  ﹡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鼓励人、凝聚人,全心全意为外国朋友半好事。

  ﹡在设计奥运形象规划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借鉴以往志愿者行动的有益经验,对志愿者进行培训。

  ——结合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等,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规划要尽量具体,切实可行,如呼吁推广“诚信在的士”、“请讲普通话”等活动。

  三、总结。

  四、达标检测:

  单项选择题:

  1、总理在回答记者有关食品安全问题时说:“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和责任,两者加在一起才能构成经济和企业的dna。”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a、企业家不应该追求利润              b、企业也要承当自己的社会责任 

  c、一些企业家亟须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d、食品安全问题只能靠道德约束来解决

  2、今年重庆市广泛开展了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在该市的中小学校园。传唱红色经典歌曲成为孩子们重要的课余文化活动。开展此活动有利于(      )

  ①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②唤起我们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     ③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④我们认识和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交往的增多,在一些同学间,出现了造型奇特、内容怪诞的“变味贺卡”,在这类贺卡中,面目狰狞的“鬼怪”成了贺卡的封面,脏话和成人笑话成了“变味”的祝福,还有的贺卡内容居然是恶俗的“征婚启事”。下列对这类文化现象的看法,正确的是它(   )

  ①是现代同学之间的一种交往形式,是跟得上社会潮流的表现  ②是不健康的文化,有损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有利于放松身心,有益于身体健康  ④不利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损于校园文化建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红色旅游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等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事业(     )。

  ①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举措      ②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③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④ 有利于促进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灿烂的文明之花》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123361138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