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6.1电压》教案

《6.1电压》教案

拱手江河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6.1电压》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6.1电压》教案(精选11篇)

《6.1电压》教案 篇1

  (一)[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以及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

  (三)[教学重点]

  电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用对比法讲解电压。

  (五)[教具]

  支架,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伏打电池,小电珠,开关,导线。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电灯为什么会亮?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因为有电流通过。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怎样才能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作持续不断地定向移动呢?

  必须有电压。

  (二)新课教学

  1.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电压,先了解水压的作用。

  取两个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内装一定量的水,用支架固定,使a瓶中水位比b瓶水位高得多。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并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在原图上根据需要逐步添画,最后完成的图如图1所示。

  这套装置的名称是什么?

  连通器。

  若把阀门k打开会有什么现象?

  水由a流向b。

  是什么原因使水由a流向b?

  因为两瓶水位不同,hac>hbd,有高度差。(1)任取一液片e受到的压强pa>pb,在压强差pa-pb的作用下,小液片e向d移动,所以整个装置中形成由a向b的水流。若在f处装一架小水轮机,则水流对水轮机做功使它转动。但水流无法持久工作下去。当a、b两液面高度相同时,水流停止,水轮机也停止转动。这是因为压强差消失,水位差不存在了。

  为了保持它的压强差(即水位差的存在)怎么办?

  可以在a、b间装置一架小水泵p,不断地把b中的水抽向a中,保持a、b间的水位差。这样小水轮机f就可连续转动。它们之间的水压形成持续不断的水流。

  由式可见:水压使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而流动的水可以做功。

  2.电压形成了电流

  演示:取一个伏打电池,把它的两个极板分别与小灯泡相连,当开关闭合,小电珠发光。表明有电流通过。

  演示后,教师边讲、边画。最后板书。

  伏打电池的正极a板(铜板)聚集有大量的正电荷,它是高电位。负极b板(锌板)聚有大量负电荷,它是低电位,a、b两板间存在有电位差,即电压。这个电压使得正电荷由正极向负极移动,负电荷由负极向正极移动(金属导体则属于后一种情况)。这样电路中的自由电荷由b向a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小灯泡发光(电流做了功)。如果负极锌板上的多余的自由电子全部移到了正极铜板上和正电荷中和完毕,电路中就不再有电流了,小灯泡也停止发光。但是电池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正极、负极各自始终保持有大量的正电荷及负电荷,使电路两端始终有一定的电压,电路中就有了持续电流存在。所以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电源保持(提供)了电压,电压形成了电流。 

  由此可知,电压是使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则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电压的单位

  不同的水泵可以使水管两端产生不同的水压,不同的电源在电路两端产生的电压也不相同。

  电压用u表示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简称伏。另有比伏特大或小的单位,它们的关系是: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需熟记的有几种电压:

  1节干电池电压为1.5v,一个蓄电池电压为2v,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超过36v。

  其他见教科书第75页图6-4。

  (三)巩固新课

  提问:电压的作用是什么?单位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填写教科书第75页练习。

  2.观察了解你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但要注意安全)。

  (七)[板书设计]

  由此可知:水压使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

  由此可知: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压的符号u

  电压的国际单位:伏特(v)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6.1电压》教案 篇2

  (北京市第八中学 章浩武)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电压的作用。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变换。

  3.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三)教具

  U形管连通器一个,干电池一节,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条。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1)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放在示教板上,请一位同学按所画电路图,用导线将电路连接起来(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应当是断开的)。

  (2)提问:什么叫电路,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2.引入新课

  演示:闭合示教板上电路中的开关,灯泡亮了,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提问: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取下电路中的干电池,闭合开关,灯泡不发光。

  提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3.进行新课

  为了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形成电流,我们先用水流作比喻,看看水流是怎样形成的?

  提问:将装有水的U形管连通器的底部用止水钳夹住,两管内水面相平。打开止水钳,两管内的水会不会发生流动?

  演示:向U形管左管内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水面(图1)。(提问:打开止水钳,两管内的水会不会发生流动,如果发生流动,水怎样流动?)打开止水钳,水从左管向右管流动。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连通器里的水面相平时,水不发生流动,而在左管水面高时,水从左管流向它的右管?U形管中的水能不能持续不断地流动?

  (利用投影幻灯片或电脑设计程序表现出连通器水流的动态过程,反映出在这一过程中,水位的变化和连通器底部液片受到的压强变化的情况。见图2所示。)

  可见,水位差(又叫水压)是使水定向流动形成水流的原因。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如图3所示的复合投影幻灯片(或用电脑设计程序表示出它的动态过程)。

  甲图中A处的水位高于B处的水位,打开阀门,管中的水从A处通过涡轮向B处流动,水的流动使涡轮转动。A处的水面下降,B处的水面上升,当A、B两处水面相平时,水位相同,水停止流动,涡轮不再转动,幻灯片要显示上述过程。可见,水位差(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

  现在,我们用一台抽水机不断地把水从B处抽到A处(如图3乙所示,将抽水机置入,同时表现出抽水的动态情况)、使A处的水总比B处的水位高,由于水管两端总保持一定的水位差(水压),于是水管内就有持续的水流。

  下面我们来看看图4所示的电路(示数板上接好的简单电路)的情况。

  电源的正极聚集有大量的正电荷,负极聚集有大量的负电荷,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就产生了电压。这个电压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流动,使正电荷从正极流向负极,或者使负电荷从负极流向正极,于是在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可见,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在电路中,电源在工作时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板书:<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用符号U表示>

  在图3所示装置中,不同的抽水机可以在水管两端产生不同的水位差,即大小不同的水压。同理,不同的电源可以在电路的两端产生大小不同的电压,为此,首先要确定电压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此外,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介绍它们的换算关系。

  板书:<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看课本几种电压值的图。

  要求记住的电压值有:

  一节干电池电压:1.5伏。

  家庭电路的电压:220伏。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伏。

  练习题:

  (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______,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220伏=______千伏=______毫伏。

  4.小结

  这节课讲授的电压是电学中又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由于知识所限,我们用水流作比喻讲述了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要知道电压的单位,会进行单位变换。此外,还要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电压值。

  (四)说明

  1.“电压”这堂课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不易被学生掌握。对于初学电学的学生来说,只要求知道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和电压的单位。至于电压的定义、公式和电压的单位──伏特的物理意义留待高中再讲,在这节课内不要出现这些内容,否则因难度过大使学生不能接受。

  2.用水流作比喻来讲电压,对于学生来说形象、生动,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这里利用水压引出电压,从而认识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3.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在讲水流的形成时,最好用复合幻灯片模拟出它的动态过程。有条件的,用电脑设计出程序,将有更好的效果。

《6.1电压》教案 篇3

  (北京第八中学 章浩武)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三)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每组一个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一只学生电压表,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演示实验: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怎样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

  (2)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规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

  2.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教学电压表通过开关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见图①。

  提问:

  (1)这种接法行不行?测出的是哪个元件两端的电压?

  (2)在接线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注意:开关断开;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量程的选择和试触。)

  (3)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这个示数就是电源的电压。

  3.进行新课

  介绍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和所研究的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

  (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测干电池电压,研究干电池串联、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一、先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②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到表1内。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二、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③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内。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表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

  表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一、按图④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灯泡L1与L2串联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 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二、按图⑤,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 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实验完毕,断开电源,整理仪器,进行讲评。

  4.小结

  由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得到的结论。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练习题:(1)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6伏,要用几节干电池,怎样连接?

  (2)在图⑥甲中,VA=6伏,VB=______,VC=______,在乙图中,V1=2伏,V=6伏,V2=______。

  (四)说明

  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严格要求学生按电压表使用规则进行实验操作。

  2.培养能力,其中包括:按要求画电路图,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相关资源 加到收藏夹 添加相关资源

《6.1电压》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电压表的使用.

  2、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认真细致的实验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从知识上看,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是电压、电压表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该节课实验活动,进一步熟练掌握电压表的使用,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有进一步认识,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发现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通过本节实验活动,达到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研究能力的目的.

  从技能上看,本实验要求学生独立地识别电路和组成电路,选择量程,进行接线操作,读取数据,完成正确使用电压表的各种技能训练.这些技能的训练,是初中电学实验共有的,它是电学实验的基础.

  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习惯来看,本实验是学生做的第二个实验,对实验数据的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草率,不弄虚作假;电路接线完毕,闭合开关之前,需要检查一遍电路;对没有把握的电路接通,应采用瞬时试触的办法等,都应该养成良好习惯.

  教法建议

  本节课的任务很重,具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突破和落实.

  一、课堂教学组织

  1.做好组织工作.保持安静、有秩序的环境是商号实验课的必要条件.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应对实验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使上课一开始,便有一个良好秩序的开端.实验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应该使每个学生有尽可能的动手机会.

  2.对各小组的器材预先做好检查,要准备一些备用器材,使教师不至于忙于排除器材的故障,而影响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3.通过提问,对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做一次简单回顾.

  4.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教师要进行示范操作,以减少学生实验的盲目性.示范操作应做到:

  (1)要提高示范操作的可见度,把所有器材都展示在竖直面上,是这些器材的布置、示范操作动作,都能被学生看的一清二楚.

  (2)教师的示范不是让学生照葫芦画瓢.教师走一步,学生跟一步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无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把教师的示范操作,与理顺学生在实验中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等目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完全领会的情况下,在独立地进行系统的操作.

  (3)教师的示范操作及讲解的内容,事先要有全面的设计.下面的内容可供参考.

  ①     连线的先后次序;

  ②     接线的技能,即把松散的多股线用手指搓成一条,把线的端头沿顺时针方向绕在接线柱的螺丝上等等.

  ③读数要客观(可把电压表读数按真实情况模拟放大,全班共同读数),当测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和各部分电压之和不严格相等时,要实事求是,可以告诉学生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这是正常的,但不必介绍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④连线完毕,按接线的思路检查一遍电路,再闭合开关;

  ⑤对没有把握的电路,用试触的办法,试探接通电路;

  ⑥合理换用量程;

  ⑦正确选用“+”、“-”接线柱;

  ⑧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器材使其恢复原状.

  示凡是按实验步骤进行的,但应注意把以上有关知识、技能、非智力因素交*融合在一起,穿插在各个有关的实验步骤中讲解,以求通过示范,达到清晰实验思路、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实验良好习惯等目的.

  二、实验顺序建议:

  1.用电压表测一节干电池电压,两节干电池串联、并联的电压,把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2.分别按图1甲、乙、丙电路连接导线,每次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计下电压表的示数u1、u2、 u.每次读数后都应及时断开开关,把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3.分别按图2甲、乙电路连接导线,每次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计下电压表的示数u1、u2.每次读数后都应及时断开开关,把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4.根据以上三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归纳出结论: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压           ,并联电池组的总电压等于

  .

  (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                 .

  (3)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

  由于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结论.除此之外,对操作技能方面的情况,也要做一个小结;其中有属于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方面的问题,如实事求是、细心认真合坚持探索.

  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可以巩固易学的知识(串联电路中的电压).三个相同灯泡串联后,由于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串联的各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故每隔灯泡两端的电压只占总电压的1/3,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降低,达不到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因此灯泡会暗.教师课以演示用两节干电池串联成电池组,先后与一只、两只串联的和三只串联的“2.5v, 0.3a”的小灯泡连接,观察它们亮度的变化,并分别测量它们的电压.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单元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学生亲自动手连接电路、连接电压表、使用电压表测某段电路的电压,通过记录数据的分析,归纳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关系.通过本节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分析

  1.让学生首先用电压表测电池电压,是为了教会学生在今后使用电池时,通过测量进行鉴别特别是否使用过一段时间的旧电池, 还是新电池.

  2.两个灯泡串联时,测总电压与每一个灯泡电压之和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测出数据后,注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出总电压与每一个灯泡电压之和的关系,不要教师代替.

  3.对于并联电路,学生感到困难的是连接电路,而不是测量.所以教师要有耐心给学生想一想、试一试的机会,不要操之过急,更不要代替.

  4.设计表格,认真记录数据,整理实验报告,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规范要求.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扩展实验:研究混联电路总电压和各支路电压的关系

  【组织】小组

  【流程】

  设计实验电路

  设计记录表格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于串、并两电路中电压关系进行比较.

《6.1电压》教案 篇5

  (北京第八中学 章浩武)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三)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每组一个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一只学生电压表,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演示实验: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怎样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

  (2)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规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

  2.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教学电压表通过开关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见图①。

  提问:

  (1)这种接法行不行?测出的是哪个元件两端的电压?

  (2)在接线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注意:开关断开;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量程的选择和试触。)

  (3)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这个示数就是电源的电压。

  3.进行新课

  介绍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和所研究的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

  (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测干电池电压,研究干电池串联、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一、先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②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到表1内。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二、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③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内。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表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

  表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一、按图④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灯泡L1与L2串联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 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二、按图⑤,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 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实验完毕,断开电源,整理仪器,进行讲评。

  4.小结

  由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得到的结论。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练习题:(1)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6伏,要用几节干电池,怎样连接?

  (2)在图⑥甲中,VA=6伏,VB=______,VC=______,在乙图中,V1=2伏,V=6伏,V2=______。

  (四)说明

  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严格要求学生按电压表使用规则进行实验操作。

  2.培养能力,其中包括:按要求画电路图,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相关资源 加到收藏夹 添加相关资源

《6.1电压》教案 篇6

  (北京101中学 张宁谋)

  (一)[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以及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

  (三)[教学重点]

  电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用对比法讲解电压。

  (五)[教具]

  支架,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伏打电池,小电珠,开关,导线。

  (六)[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

  提问:电灯为什么会亮?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因为有电流通过。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怎样才能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作持续不断地定向移动呢?

  必须有电压。

  (二)新课教学

  1.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电压,先了解水压的作用。

  取两个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内装一定量的水,用支架固定,使A瓶中水位比B瓶水位高得多。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并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在原图上根据需要逐步添画,最后完成的图如图1所示。

  这套装置的名称是什么?

  连通器。

  若把阀门K打开会有什么现象?

  水由A流向B。

  是什么原因使水由A流向B?

  因为两瓶水位不同,hAC>hBD,有高度差。(1)任取一液片E受到的压强PA>PB,在压强差PA-PB的作用下,小液片E向D移动,所以整个装置中形成由A向B的水流。若在F处装一架小水轮机,则水流对水轮机做功使它转动。但水流无法持久工作下去。当A、B两液面高度相同时,水流停止,水轮机也停止转动。这是因为压强差消失,水位差不存在了。

  为了保持它的压强差(即水位差的存在)怎么办?

  可以在A、B间装置一架小水泵P,不断地把B中的水抽向A中,保持A、B间的水位差。这样小水轮机F就可连续转动。它们之间的水压形成持续不断的水流。

  由式可见:水压使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而流动的水可以做功。

  2.电压形成了电流

  演示:取一个伏打电池,把它的两个极板分别与小灯泡相连,当开关闭合,小电珠发光。表明有电流通过。

  演示后,教师边讲、边画。最后板书。

  伏打电池的正极A板(铜板)聚集有大量的正电荷,它是高电位。负极B板(锌板)聚有大量负电荷,它是低电位,A、B两板间存在有电位差,即电压。这个电压使得正电荷由正极向负极移动,负电荷由负极向正极移动(金属导体则属于后一种情况)。这样电路中的自由电荷由B向A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小灯泡发光(电流做了功)。如果负极锌板上的多余的自由电子全部移到了正极铜板上和正电荷中和完毕,电路中就不再有电流了,小灯泡也停止发光。但是电池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正极、负极各自始终保持有大量的正电荷及负电荷,使电路两端始终有一定的电压,电路中就有了持续电流存在。所以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电源保持(提供)了电压,电压形成了电流。

  由此可知,电压是使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则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电压的单位

  不同的水泵可以使水管两端产生不同的水压,不同的电源在电路两端产生的电压也不相同。

  电压用U表示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简称伏。另有比伏特大或小的单位,它们的关系是: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需熟记的有几种电压:

  1节干电池电压为1.5V,一个蓄电池电压为2V,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超过36V。

  其他见教科书第75页图6-4。

  (三)巩固新课

  提问:电压的作用是什么?单位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填写教科书第75页练习。

  2.观察了解你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但要注意安全)。

  (七)[板书设计 ]

  由此可知:水压使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

  由此可知: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压的符号U

  电压的国际单位:伏特(V)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6.1电压》教案 篇7

  (北京101中学 张宁谋)

  (一)[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以及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

  (三)[教学重点]

  电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用对比法讲解电压。

  (五)[教具]

  支架,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伏打电池,小电珠,开关,导线。

  (六)[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

  提问:电灯为什么会亮?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因为有电流通过。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怎样才能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作持续不断地定向移动呢?

  必须有电压。

  (二)新课教学

  1.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电压,先了解水压的作用。

  取两个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内装一定量的水,用支架固定,使A瓶中水位比B瓶水位高得多。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并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在原图上根据需要逐步添画,最后完成的图如图1所示。

  这套装置的名称是什么?

  连通器。

  若把阀门K打开会有什么现象?

  水由A流向B。

  是什么原因使水由A流向B?

  因为两瓶水位不同,hAC>hBD,有高度差。(1)任取一液片E受到的压强PA>PB,在压强差PA-PB的作用下,小液片E向D移动,所以整个装置中形成由A向B的水流。若在F处装一架小水轮机,则水流对水轮机做功使它转动。但水流无法持久工作下去。当A、B两液面高度相同时,水流停止,水轮机也停止转动。这是因为压强差消失,水位差不存在了。

  为了保持它的压强差(即水位差的存在)怎么办?

  可以在A、B间装置一架小水泵P,不断地把B中的水抽向A中,保持A、B间的水位差。这样小水轮机F就可连续转动。它们之间的水压形成持续不断的水流。

  由式可见:水压使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而流动的水可以做功。

  2.电压形成了电流

  演示:取一个伏打电池,把它的两个极板分别与小灯泡相连,当开关闭合,小电珠发光。表明有电流通过。

  演示后,教师边讲、边画。最后板书。

  伏打电池的正极A板(铜板)聚集有大量的正电荷,它是高电位。负极B板(锌板)聚有大量负电荷,它是低电位,A、B两板间存在有电位差,即电压。这个电压使得正电荷由正极向负极移动,负电荷由负极向正极移动(金属导体则属于后一种情况)。这样电路中的自由电荷由B向A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小灯泡发光(电流做了功)。如果负极锌板上的多余的自由电子全部移到了正极铜板上和正电荷中和完毕,电路中就不再有电流了,小灯泡也停止发光。但是电池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正极、负极各自始终保持有大量的正电荷及负电荷,使电路两端始终有一定的电压,电路中就有了持续电流存在。所以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电源保持(提供)了电压,电压形成了电流。

  由此可知,电压是使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则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电压的单位

  不同的水泵可以使水管两端产生不同的水压,不同的电源在电路两端产生的电压也不相同。

  电压用U表示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简称伏。另有比伏特大或小的单位,它们的关系是: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需熟记的有几种电压:

  1节干电池电压为1.5V,一个蓄电池电压为2V,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超过36V。

  其他见教科书第75页图6-4。

  (三)巩固新课

  提问:电压的作用是什么?单位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填写教科书第75页练习。

  2.观察了解你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但要注意安全)。

  (七)[板书设计 ]

  由此可知:水压使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

  由此可知: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压的符号U

  电压的国际单位:伏特(V)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6.1电压》教案 篇8

  (一)[教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练习正确使用电压表。

  2.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电压表

  (四)[教学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

  (五)[教具]

  电压表一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两个,干电池二个,电池夹二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由学生复述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二)新课教学

  实验前仍需强调接线柱的正确使用,量程的选择、指针调零以及连接电路的要求等注意事项。

  1.测电源电压

  (1)分别测出每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值,并记下数值(教科书第79页图6-11)。

  (2)把两节干电池串联起来测总电压,并记下电压值(教科书第79页图6-12)。

  (3)把两节干电池并联起来测总电压,并记下电压值(教科书第79页图6-13)。

  (4)对测量值进行比较小结。

  1

  2.测串联电路的电压

  (1)按图1所示连好灯l1和l2的串联电路,并在图中标出电流方向。

  (2)把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在a、b两点,闭合开关,测出l1两端电压u1并把它记录下来。

  (3)断开开关,拆下电压表,再把两个接线柱先后分别接在c、d两点和a、d两点,分别测出灯l2两端电压u2,l1和l2两灯串联后的总电压uad,把测量值分别填入表2中。

  2 

  (4)分析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跟各段电路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5)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段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3.测并联电路的电压

  (1)按图2所示连好灯l1和l2的并联电路,并在图中标明电流方向。

  (2)把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与l1、l2和ab两端相接,分别测出l1、l2及ab间的电压,把测量值填入表3中。

  3 

  (3)分析电压值u1、u2、uab,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4)结论: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5)实验完毕,整理仪器。

  (三)巩固新课

  引导学生解答教科书第81页习题第6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教科书第80页习题1~5题。

  (七)[板书设计]

  三、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

  1.测电池的电压

  画出表1。

  2.测串联电路的电压

  画出图6-3-1和表2。

  3.测并联电路的电压

  画出图6-3-2和表3。

《6.1电压》教案 篇9

  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之一

  (北京第八中学 章浩武)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三)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每组一个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一只学生电压表,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演示实验: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怎样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

  (2)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规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

  2.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教学电压表通过开关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见图①。

  提问:

  (1)这种接法行不行?测出的是哪个元件两端的电压?

  (2)在接线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注意:开关断开;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量程的选择和试触。)

  (3)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这个示数就是电源的电压。

  3.进行新课

  介绍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和所研究的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

  (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测干电池电压,研究干电池串联、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一、先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②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到表1内。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二、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③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内。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表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

  表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一、按图④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灯泡l1与l2串联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 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二、按图⑤,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 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实验完毕,断开电源,整理仪器,进行讲评。

  4.小结

  由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得到的结论。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练习题:(1)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6伏,要用几节干电池,怎样连接?

  (2)在图⑥甲中,va=6伏,vb=______,vc=______,在乙图中,v1=2伏,v=6伏,v2=______。

  (四)说明

  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严格要求学生按电压表使用规则进行实验操作。

  2.培养能力,其中包括:按要求画电路图,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6.1电压》教案 篇10

  (北京市第八中学 章浩武)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电压的作用。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变换。

  3.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三)教具

  U形管连通器一个,干电池一节,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条。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1)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放在示教板上,请一位同学按所画电路图,用导线将电路连接起来(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应当是断开的)。

  (2)提问:什么叫电路,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2.引入新课

  演示:闭合示教板上电路中的开关,灯泡亮了,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提问: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取下电路中的干电池,闭合开关,灯泡不发光。

  提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3.进行新课

  为了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形成电流,我们先用水流作比喻,看看水流是怎样形成的?

  提问:将装有水的U形管连通器的底部用止水钳夹住,两管内水面相平。打开止水钳,两管内的水会不会发生流动?

  演示:向U形管左管内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水面(图1)。(提问:打开止水钳,两管内的水会不会发生流动,如果发生流动,水怎样流动?)打开止水钳,水从左管向右管流动。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连通器里的水面相平时,水不发生流动,而在左管水面高时,水从左管流向它的右管?U形管中的水能不能持续不断地流动?

  (利用投影幻灯片或电脑设计程序表现出连通器水流的动态过程,反映出在这一过程中,水位的变化和连通器底部液片受到的压强变化的情况。见图2所示。)

  可见,水位差(又叫水压)是使水定向流动形成水流的原因。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如图3所示的复合投影幻灯片(或用电脑设计程序表示出它的动态过程)。

  甲图中A处的水位高于B处的水位,打开阀门,管中的水从A处通过涡轮向B处流动,水的流动使涡轮转动。A处的水面下降,B处的水面上升,当A、B两处水面相平时,水位相同,水停止流动,涡轮不再转动,幻灯片要显示上述过程。可见,水位差(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

  现在,我们用一台抽水机不断地把水从B处抽到A处(如图3乙所示,将抽水机置入,同时表现出抽水的动态情况)、使A处的水总比B处的水位高,由于水管两端总保持一定的水位差(水压),于是水管内就有持续的水流。

  下面我们来看看图4所示的电路(示数板上接好的简单电路)的情况。

  电源的正极聚集有大量的正电荷,负极聚集有大量的负电荷,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就产生了电压。这个电压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流动,使正电荷从正极流向负极,或者使负电荷从负极流向正极,于是在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可见,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在电路中,电源在工作时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板书:<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用符号U表示>

  在图3所示装置中,不同的抽水机可以在水管两端产生不同的水位差,即大小不同的水压。同理,不同的电源可以在电路的两端产生大小不同的电压,为此,首先要确定电压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此外,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介绍它们的换算关系。

  板书:<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看课本几种电压值的图。

  要求记住的电压值有:

  一节干电池电压:1.5伏。

  家庭电路的电压:220伏。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伏。

  练习题:

  (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______,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220伏=______千伏=______毫伏。

  4.小结

  这节课讲授的电压是电学中又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由于知识所限,我们用水流作比喻讲述了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要知道电压的单位,会进行单位变换。此外,还要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电压值。

  (四)说明

  1.“电压”这堂课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不易被学生掌握。对于初学电学的学生来说,只要求知道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和电压的单位。至于电压的定义、公式和电压的单位──伏特的物理意义留待高中再讲,在这节课内不要出现这些内容,否则因难度过大使学生不能接受。

  2.用水流作比喻来讲电压,对于学生来说形象、生动,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这里利用水压引出电压,从而认识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3.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在讲水流的形成时,最好用复合幻灯片模拟出它的动态过程。有条件的,用电脑设计出程序,将有更好的效果。

《6.1电压》教案 篇11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人教版《6.1电压》实用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

  2.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3.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教学重点:

  1. 电压的单位。

  2. 电压的测量。

  教学器材:

  干电池4节,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两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电路?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2.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组成如图所示电路。合上开关,灯泡发光。电路中有电流。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取下电池后,灯泡不亮,电路中没有电流?为什么?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本节相我们开始学习第六章 欧姆定律的第一节 电压

  第六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电压

  1.认识电压

  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压”一词听起来并不陌生。例如: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伏特;家底电路的电压是220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可达10000伏特、50000伏特甚至更高……

  2.电压的作用——想想做做

  p4想想做做 用一节电池和两节电池时,小灯泡发光一样吗?有什么启示?

  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

  3.电压的单位

  电压通常用字母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

  换算:1kv = 1000v    1v =1000mv 

  4.让学生看课本上的几种常见的电压值,要求记住的电压值有: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为2v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5.怎样连接电压表

  ⑴认识电压表及其符号

  ⑵学生阅读p6电压表使用说明书,思考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

  ⑶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②要使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接线柱流出。

  ③要使被测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如果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小,应先用较大量程试触,然后再选择合适的量程或电压表进行测量。

  ⑷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6.想想议议  p6想想议议。

  7.想想做做

  电池串联后的正负极,串联电池的总电压与各电池电压的关系。

  8.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异同点

  仪表元件符号使用规则量程最小刻度读数接法接线柱量程能否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电流表 串联“+”进“-”出不超过量程不能0-0.6a0.02a先看量程再读数0-3a0.1a电压表 并联“+”进“-”出不超过量程能0-3v0.1v0-15v0.5v

  三、练习

  1.要使用电器能工作,电路中为什么必须接入电源?

  2.高压输电的电压为22万伏,合多少千伏?多少毫伏?

  3.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为6v,如果用干电池作电源,需要几节串联?如果用蓄电池作电源需要几个?

  四、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电压及电压的单位,知道了怎样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到干电池,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干电池中含有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水源容易造成污染,因此,我们不能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在使用中,也不要把新旧电池混合使用。

  五、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3,5

  六、板书设计

  第六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电压

  1.电压通常用字母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

  1kv = 1000v    1v =1000mv 

  2.常见的电压值有: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为2v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3.⑴认识电压表及其符号

  ⑵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②要使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接线柱流出。

  ③要使被测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如果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小,应先用较大量程试触,然后再选择合适的量程或电压表进行测量。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6.1电压》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129251138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