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力学单位制

力学单位制

甜生软语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力学单位制

微信扫码分享

力学单位制(精选8篇)

力学单位制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主学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用较短的篇幅介绍了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介绍了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明确了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教法建议

  如何确定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和如何使用单位的问题已经渗透在平日的教学当中了,这里可以采用自学的方法学习.

  探究活动

  题目:研究某一物理基本单位的由来

  组织:个人

  形式:查阅资料,撰写文章.

  评价: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及材料组合、表述能力

力学单位制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二、教学重点     单位制及其应用。三、教学难点     正确地理解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为了测量或比较物理量的大小,我们建立了物理量的单位。我们已学过的一些物理量的数量 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一般说来,物理量的单位可以任意选择,这样会存在同一个物理量出现多个单位,与此对应存在多种单位制。古今中外都不一样,严重影响了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因此国际计量大会对此做出了规范,通过了国际单位制(代号为si)(一)   单位制 1.    基本单位:所选定的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⑴ 物理学中,共有七个物理量的单位被选定为基本单位 ⑵ 在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基本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厘米(cm)、米(m)、千米(km)等。质量的单位有:克(g)、千克(kg)、等时间的单位有:秒(s)、分(min)、小时(h)等。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力与运动关系的,因此,联系物体自身性质的量(质量)和空间尺度的量(长度)以及时间,必然与物体受力后运动变化联系得最密切、最普遍,所以这三个物理量也最基本,事实表明用这三个量做基本单位,可以使力学中的单位数目中少。 2.    导出单位:根据物理公式中其它物理量和基本物理量的关系,推导出的物理量的。单位。从根本上说,所有的物理量都是由基本物理量构成的,在力学范畴内,所有力学量都是由长度、质量和时间这三个基本物理量组成的,因此基本物理量的单位选定就决定了其它导出物理量的单位。速度公式为 。位移单位选m,时间单位选s,速度的单位是m/s。加速度公式为 。速度单位是m/s,时间单位是s,则加速度单位是m/s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为f=ma。质量单位选kg,加速度单位选m/s2,则力的单位是n。可见:选择了位移、时间、质量和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就导出了速度、加速度、力的单位。 3.    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总和叫做单位制。由于基本单位的选择不同,历史上的力学中出现了厘米、克、秒制,工程技术领域还有英尺、秒、磅制等单位。(二)   力学中的国际单位制(si) 1.       基本单位长度单位:米(m)质量单位:千克(kg)时间单位:秒(s) 2.       导出单位:速度单位:米/秒(m/s)加速度单位:米/秒2(m/s2)力的单位:牛顿(n)【例1】下列物理量单位中哪些属于基本单位,哪些属于国际单位制单位:吨(t)、米(m)、毫米(mm)、小时(h)、秒(s)、焦耳(j)、牛米(n·m)、微克(μg)、千克(kg)、微秒(μs)、克/厘米3(g/cm3)【解析】首先应明确,在力学中所有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都是基本单位,所以上述单位中吨(t)、米(m)、毫米(mm)、小时(h)、秒(s)、微克(μg)、千克(kg)、微秒(μs)等都是基本单位。     属于国际单位制的是:m、s、kg、n·m     值得一提的是,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可能会把国际单位制的单位与基本单位混为一谈,持这种错误观点的同学会只把m、s、kg作为第一问的答案。(三)   组合单位的谈法组合单位的汉字名称与其它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在只有名称而不出现符号的场合,名称的顺序应该与有符号的情况一致。如单位由相乘构成,无论是否使用乘的符号,名称中无对应“乘”的词,符号中的除(斜线和出现的负指数),名称中对应的词为“每”字,“每”字出现一次而与分母在的单位无关。例如:力矩的si单位名称为“牛顿米”(因其符号为n·m)       密度的si单位名称为“千克每立方米”(因其符号为kg/m3)(四)   力学国际单位制(si)在解题中的应用 1.       在解题计算时,已知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计算过程中不用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要在式子末尾写出所求量的单位即可。 2.       物理公式既反映了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因此,在解题中可用单位制来粗略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如单位制不对,结果一定错误。      【例2】质量为500g的物体受力作用后获得10m/s2的加速度,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多少牛?【解析】从题中可看出、题目给出了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但均不是国际单位,因此需要将单位换成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物体质量m=500g=0.5kg物体的加速度a=10cm/s2=0.1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0.5×0.1n=0.05n利用国际单位制运算时,不需要带单位运算,只要在每个结果的后面写上正确的单位即可。【小结】在力学在我们选定长度、质量时间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单位制是一个比较科学、完善的单位制。【作业】略

力学单位制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主学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用较短的篇幅介绍了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介绍了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明确了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教法建议

  如何确定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和如何使用单位的问题已经渗透在平日的教学当中了,这里可以采用自学的方法学习.

  探究活动

  题目:研究某一物理基本单位的由来

  组织:个人

  形式:查阅资料,撰写文章.

  评价: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及材料组合、表述能力

力学单位制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主学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用较短的篇幅介绍了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介绍了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明确了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教法建议

  如何确定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和如何使用单位的问题已经渗透在平日的教学当中了,这里可以采用自学的方法学习.

  探究活动

  题目:研究某一物理基本单位的由来

  组织:个人

  形式:查阅资料,撰写文章.

  评价: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及材料组合、表述能力

力学单位制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主学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用较短的篇幅介绍了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介绍了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明确了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教法建议

  如何确定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和如何使用单位的问题已经渗透在平日的教学当中了,这里可以采用自学的方法学习.

  探究活动

  题目:研究某一物理基本单位的由来

  组织:个人

  形式:查阅资料,撰写文章.

  评价: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及材料组合、表述能力

力学单位制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主学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用较短的篇幅介绍了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介绍了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明确了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教法建议

  如何确定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和如何使用单位的问题已经渗透在平日的教学当中了,这里可以采用自学的方法学习.

  探究活动

  题目:研究某一物理基本单位的由来

  组织:个人

  形式:查阅资料,撰写文章.

  评价: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及材料组合、表述能力

力学单位制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主学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用较短的篇幅介绍了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介绍了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明确了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教法建议

  如何确定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和如何使用单位的问题已经渗透在平日的教学当中了,这里可以采用自学的方法学习.

  探究活动

  题目:研究某一物理基本单位的由来

  组织:个人

  形式:查阅资料,撰写文章.

  评价: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及材料组合、表述能力

力学单位制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2、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    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2、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教学难点:    统一单位后,计算过程的正确书写。    教学方法:    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前边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物理量,它们的公式各不相同,并且我们知道,有的是通过有关的公式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的:那么各个物理量的单位之间有什么区别?它们又是如何构成单位制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1)举例:    a:对于公式 ,如果位移s的单位用米,时间t的单位用秒;我们既可用公式得到v、s、t之间的数量关系,又能够确定它们单位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到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    b:用公式f=ma时,当质量用千克做单位,加速度用米每二次方秒做单位,求出的力的单位就是千克米每二次方秒,也就是牛,并且我们也能得到力、质量、加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2)总结推广:    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3)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a:在物理学中,我们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    b:据物理公式中这个物理量和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导出单位;    c:举例说明:    1)我们选定位移的单位米,时间的单位秒,就可以利用 推导得到速度的单位米每秒。    2)再结合公式 ,就可以推导出加速度的单位:米每二次方秒。    3)如果再选定质量的单位千克,利用公式f=ma就可以推导出力的单位是牛。    (4)基本单位和到单位一起构成了单位制。    (5)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得到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a:长度的单位——米;    b:时间的单位——秒;    c:质量的单位——千克。    (6)巩固训练:    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填空:a:质量;b:n;c:m/s2  d:密度;e:m/s;f:kg;g:cm;h:s;i:长度;j:时间。    1)属于物理量的是    。    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    ;    3)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有    ,属于导出单位的有    。    2、例题教学:    (1)用投影片出示例题:    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千克,在14牛的恒力作用下:    a:5秒末的速度是多大?    b:5秒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大?    (2)分析:    本题中,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已知的,需要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的初速度v0=0,在恒力的作用下产生恒定的加速度,所以它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的质量m和所受的力f,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求出加速度a,即可用运动学共识求解得到最终结果。    (3)学生在胶片上书写解题过程,选取有代表性的过程进行评析:    已知:m=7kg,f=14n,t=5s求:vt和s 解: =2m/s2=2n/kg    vt=at=2m/s2×5s=10m/s    s= at2= ×2m/s2×25s2=25m    (4)评析:刚才这位同学在解答过程中,题中各已知量的单位都是用国际单位表示的,计算的结果也是用国际单位表示的,做的很好。    引申:既然如此,我们在统一各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物理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就可以了。(5)用投影片出示简化后的解题过程:     (6)巩固训练:    质量m=200g的物体,测得它的加速度为a=20cm/s2,则关于它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及单位,下列运算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a:f=200 20=400n;  b:f=0.2 0.2=0.04n:c:f=0.2 0.2=0.04;  d:f=0.2kg 0.2m/s2 =0.04n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导出单位,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单位制,以及统一单位后,解题过程的正确书写方法。    四、作业:    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力的作用,在0.3秒的时间内,速度从0.2m/s增加到0.4m/s;这个物体受到另一个恒力的作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从0.5m/s增加到0.8m/s,第二个力和第一个力之比是多大?    五、板书设计:五:力学单位制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力学单位制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13072113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