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京洛风流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精选3篇)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 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3. 提高规范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现象,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自身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通过学习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过程,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点:

  1、氯气的化学性质。

  2、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的术语、规范的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氯气与水的反应。

  2、培养通过现象挖掘本质的科学研究能力。

  3、如何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达到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创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方式:

  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即: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变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体验,对问题的探究,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整个的过程中内化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五、教学过程:

  [引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德军与英、法军战士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对峙。黎明时,英、法军前线战壕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逐渐向前袭来,很快数百名英、法军战士窒息而死,数千名士兵双目失明。这就是19xx年4月22日发生的另人发指的事件。这种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就是氯气。氯气为什么可以用作毒气?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用途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它。

  [展示]海水晒盐图片。

  [讲述]氯元素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富集在海水中。

  [板书]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过渡]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氯,那么,人们是怎样制得氯气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0页的科学史话。

  [思考与交流]

  1. 你从这一史实得到什么启示?

  2. 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根据史料,总结出氯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板书]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展示]一瓶氯气。引导学生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毒性等方面进行归纳。

  [板书]1. 氯气的物理性质:黄绿色、刺激性、有毒气体

  [提出问题]对于有毒气体或未知气体应当如何闻其气味?

  [学生活动]参照课本p71图4-15,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闻气体的方法。

  [过渡]我们知道元素的性质由结构所决定,大家能否根据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氯气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很容易得到1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说明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讲解]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板书]2. 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学生活动]观察铁丝、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图片,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

  1. 这些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果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 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如何?由此说明什么问题?

  3. 氯气和金属的反应有什么规律?

  [小结]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过渡]氯气能与金属反应,能不能与非金属反应呢?

  [演示实验]h2在cl2中燃烧。

  [描述实验现象]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有白雾形成。

  [讲述]hcl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称为盐酸。同学们观察到的白雾就是hcl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所形成的盐酸小液滴。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氯气还可以与磷、碳等非金属反应。

  [板书](2)与h2等非金属反应

      h2+cl2===2hcl

  [讨论]金属、非金属跟氯气化合时,氯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表现氯气的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在这些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氯气在反应中都是氧化剂,说明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展示]一瓶氯水溶液,并建议学生闻氯水的气味。

  [学生活动]闻氯水的气味后回答:有时打开水龙头也会闻到这种气味,难道我们喝的自来水就是氯水?

  [讲解]因为很多自来水厂都是用氯气来杀菌消毒的,我们所闻到的刺激性气味就是余氯的气味。

  [提出问题]氯水呈什么颜色?说明有什么微粒?

  [学生回答]淡黄绿色,说明有氯气分子存在。

  [提出问题]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水的过程,是简单的物理过程吗?会有怎样的反应发生?

  [学生讨论](1)假设cl2不和水反应,只是溶于水,那么溶液中只存在cl2分子和h2o分子,这时溶液应该是中性的。

  (2)假设cl2和水反应,那么溶液中除存在cl2分子、h2o分子外,还可能会含有cl-,溶液不一定是中性。

  [实验验证]

  (1) 加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 加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cl-。

  (3) 加zn粒或na2co3粉末检验h+。

  [实验现象]

  实验(1):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实验(2):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存在。

  实验(3):有气体产生,说明生成了酸性较强的含氯物质,应为盐酸。

  [初步得出结论]氯水中含cl2、h2o、h+、cl-。

  [提出疑问]石蕊试液为什么先变红后褪色呢?

  [学生猜想]

  (1) 溶液中有盐酸,是不是盐酸使石蕊褪色呢?

  (2) cl2中氯是0价,而hcl中氯是-1价,则氯气与水反应后还会有氯元素显正价的物质生成。氯气有强氧化性,使石蕊褪色的物质是不是氯气?

  (3) 氯水光照产生氧气,而氯水中cl2、h2o、h+、cl-都不可能在光照的条件下产生氧气,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中应该有一种含氧元素,光照能产生氧气的物质。

  [实验验证]

  (1) 一张干燥和一张湿润的红纸分别投入两瓶干燥氯气中。

  (2) 取一张红纸,湿润一半投入一瓶干燥氯气中。

  [实验现象]干燥的纸条没有褪色,湿润的纸条褪色了。

  [得出结论]使石蕊褪色的物质不是氯气而是含氧元素、光照能产生氧气的次氯酸(hclo)。

  [板书](3)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

  [小结]氯水的成分:cl2、h2o、hcl、hclo。

  [讲解]次氯酸是很弱的酸,不稳定,只存在于水溶液中,在光照下容易分解。

  [动画演示]氯水见光分解。

  [设问]我们能否归纳出次氯酸有什么性质?

  [板书]次氯酸:见光分解、强氧化性(杀菌、漂白)、酸性。

  [引申]因为hclo具有强氧化性,故有杀菌消毒作用。此外,hclo有漂白性,可以用于棉花、纸张的漂白,所以在棉纺厂、造纸厂里都用到氯气。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氯气与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与水的反应,氯气还有哪些性质的用途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作业设计:(研究性课题)

  1. 了解在家庭利用自来水浇花养鱼时通常采取何种措施?并分析其原理。

  2. XX年4月15日,重庆市江北区重庆天原化工总厂一个储存有13吨液氯的车间发生氯气泄漏爆炸事故,重庆市区15万人被迫进行大转移。当氯气泄漏时,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手段逃生?

  3. 通过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和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

  --说明: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对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大部分人的抽象思维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学得比较呆板,不大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方法上往往更多地习惯死记硬背,不习惯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在动手能力方面则更差。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来自观察、实验和经验,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运用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cl2性质的印象,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 氯气的物理性质的教学,主要以史料和实物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首先展示一瓶氯气,瓶后衬白纸,以便清晰地观察cl2的颜色,并让学生用手轻轻扇动瓶口,使少量cl2飘进鼻孔,那么对cl2的强刺激性学生回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讲授氯气的毒性及闻氯气的正确操作方法,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 通过“氯水成分探究”的教学,多层次、多角度地训练学生眼、脑、手等的配合,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习习惯。

  3. 对氯气与金属的反应,限于课时的原因,我们没有增加演示实验,而是通过学生阅读图片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这些化学反应。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与naoh溶液的反应。

  2、理解漂白粉的生产原理和漂白原理。

  3、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4、了解卤素的氧化性:f2>cl2>br2>i2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cl2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探究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2、通过对cl2性质两面性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氯气与naoh溶液的反应,氯离子的检验。

  三、教学难点:氯气与naoh溶液的反应。

  四、教学方式:引导探究→分析归纳

  五、教学过程:

  [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cl2的部分化学性质——与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与水的反应,认识到氯气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请写出cl2与fe、h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引言]你们在游泳馆游泳时,有没有想过:游泳馆是怎样给水消毒的?和自来水厂一样直接用cl2吗?

  [学生议论]会、不会……(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用cl2?

  [学生回答](1)cl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2)生成的hclo不稳定、(3)使用不方便、(4)效果不明显。

  [提出问题]根据cl2与水的反应,大家来设想一下:如果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会发生怎样的反应?

  [演示实验]向集气瓶里的氯水加入两粒氢氧化钠,然后水平地轻轻旋转集气瓶(约1秒钟旋转一圈,直到氢氧化钠全部溶解)。仔细观察氯水和液面上氯气颜色的变化。

  [描述实验现象]氯水颜色和液面上氯气的颜色都缓缓变淡,最后消失。

  [板书](4)氯气与碱反应

  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的性质,总结出氯气与碱反应的规律。

  cl2+2naoh=naclo+nacl+h2o

  [讲解]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容易保存。利用氯气与naoh溶液的反应,可以得到以次氯酸钠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cl2。

  [过渡]工业上常用cl2与消石灰反应,制得漂白粉。请写出cl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2cl2+2ca(oh)2=cacl2 +ca(clo)2+2h2o

  [演示实验]用胶头滴管吸取集气瓶里的溶液,把它滴在红色纸条上,观察颜色的变化。

  [描述实验现象]红色褪去。

  [讲解]这个实验表明次氯酸钠溶液在空气中又生成次氯酸。

  [设问]漂白粉或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什么?结合习题5认识漂白粉或漂粉精的漂白原理以及如何保存。

  [小结]漂白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

  [讲解]由于ca(clo)2易与co2、h2o反应,hclo不稳定,所以漂白粉、漂粉精要密封包装,避光、隔潮存放。

  [过渡]氯气的强氧化性还表现在可以与某些盐发生反应,如氯气可以将fe2+离子氧化成fe3+。请写出cl2与fe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板书](5)与某些盐的反应

  2fecl2+cl2=2fecl3       2fe2++cl2=2fe3++2cl—

  [提出问题]氯气的性质如此重要,它有哪些用途呢?请同学们根据cl2的性质,推测cl2的可能用途。

  [学生回答]①做漂白剂、消毒剂(hclo的氧化作用)②制盐酸(cl2与h2反应)

  ③制漂白粉(cl2与ca(oh)2反应)……

  [讲解]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曾经被法西斯用作化学武器,开了战争史上使用化学武器的先例。

  [学生活动]阅读“资料卡片”。

  [讲解]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化学技术和化学品也不例外。氯气是有毒气体,但它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近来也有研究表明,使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时,会产生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如三氯甲烷,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使用更好的替代品如二氧化氯、臭氧等。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学好知识,正确运用,让自然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过渡]氯气与金属及某些化合物反应时,往往生成氯化物。其中大多数氯化物能溶于水并电离出氯离子。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曾经用稀硝酸和agno3溶液检验自来水中的cl—。对于可溶性氯化物中的氯离子,我们也可采取类似的方法检验。

  [板书]二、氯离子的检验

  [学生活动]回忆自来水中cl—的检验方法,复习已学过的盐酸、nacl溶液与agno3溶液的反应。

  [学生实验]实验桌上有a、b、c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nacl溶液、na2co3溶液、蒸馏水中的一种。请通过实验找出a、b、c各是三种液体中的哪一种。

  序号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加入agno3溶液后

  加入稀硝酸后

  a

  b

  c

  [板书]原理:ag++cl-==agcl↓

  [设问]滴加ag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能不能断定溶液中有氯离子呢?

  [学生]不能。如果在na2co3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也会产生白色的沉淀。

  [提出问题]为什么滴加agno3溶液后还要再加稀硝酸呢?

  [学生回答]ag2co3沉淀溶于稀硝酸。所以在用agno3溶液检验cl—时,要在生成的白色沉淀中滴加稀硝酸,以排除co32—等的干扰。

  [讲解]请大家翻开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中,与氯元素处于同一纵行的元素还有氟、溴、碘、砹,它们与氯元素统称为卤素。

  [学生活动]阅读“科学视野”,并完成课后习题10。

  [总结]1、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与金属、非金属、水、naoh溶液和某些盐溶液反应时都是氧化剂。

  2、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可以检验溶液中的cl—。

  作业设计:

  1、写出氯气与水、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查阅资料:日常生活中的含氯化合物。

  --说明:

  1、实验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本课充分重视发挥化学实验的多种效能,促使学生从思维、操作、观察、分析和推理判断中经受锻炼。对氯气与naoh溶液的反应,课本只有化学方程式而没有安排演示实验。为了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理解,教师宜适当补充。而对于氯离子的检验,在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学生已经学过。为此,教师宜将这个实验做形式上的变换,使原来被动型实验变为主动型、探索型实验,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巩固了知识的掌握。

  2、本节课重视教材中的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项目,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趣味性。学生通过观察化学图片,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在生活、社会中的魅力和不足;通过阅读科学视野的小文章,能激发学习过程中的上进心和探索的欲望及对科学的追求。

  课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氯气的用途,课后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日常生活中含氯化合物”的资料,制作成一期专题墙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整理的能力。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篇3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1课时 氯 气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氯存在形态以及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于海洋中。2.能正确说出氯气的物理性质。3.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认识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4.知道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能正确列出氯水的主要成分。

  1.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氯原子最外层有____个电子,容易

  ____________电子而形成cl-,表现为典型的____________性,其单质氯气具有很强的

  ________性。

  2.氯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是____________,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海水和陆地的盐矿中。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将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气体,经研究确认其为氯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知识点一 氯气的物理性质

  [探究活动]

  1.学习气体物质的物理性质,通常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水溶性等方面进行探究

  讨论。通过直接观察能够认识气体物质的____________;嗅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下表操作要求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空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观察装满氯气的集气瓶 

  嗅闻氯气 

  加水振荡 

  [归纳总结]

  (1)氯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____________,在低温和加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态(________)和固态。

  [迁移应用]

  1.cl2可用于消灭田鼠,为此,可将cl2用软管通入到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

  ①黄绿色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有毒 ④易液化 ⑤可溶于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⑤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氯气用排水法收集

  b.闻氯气气味时,用手轻轻在集气瓶口扇动,使少量氯气飘进鼻孔

  c.氯水和液氯都是纯净物

  d.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知识点二 氯气与单质的反应

  [探究活动]

  1.氯气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氯气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把变价金属(如fe、cu)一般氧化到________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明反应现象:

  (1)与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能与非金属单质(如h2)反应: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结束后,抽去盖在集气瓶口处的毛玻璃片,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1)燃烧是指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它强调的是:①发光时也要发热;②反应剧烈;③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④____________要有氧的参加。缓慢氧化不是燃烧,因为没有发光、发热。只有发光发热也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亮时也会发光发热,但不叫燃烧,因为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2)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强光照射时爆炸。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迁移应用]

  3.下列各化合物不能直接由单质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

  a.fecl3       b.cucl2      c.alcl3      d.fecl2

  4.下列现象不属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是(  )

  a.苍白色火焰

  b.瓶口有白雾

  c.集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

  d.爆炸

  知识点三 氯气与水反应

  [探究活动]

  1.氯气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氯水。按照表中要求完成氯水的性质实验,将实验现象及有关结论填入表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氯水具有漂白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

  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1.次氯酸的性质

  (1)次氯酸是易溶于水的弱酸,比碳酸酸性还弱,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放出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其氧化性比cl2强,可用于自来水的____________,还可以用作____________。

  2.氯水及液氯的区别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成分   

  分类   

  颜色   

  性质   

  保存 特制钢瓶 棕色瓶盛装,放阴凉处,一般现用现配

  [迁移应用]

  5.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在密闭无色玻璃瓶中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

  6.氯水成分复杂,可发生多种不同的反应:

  (1)向氯水中加入金属m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氯水中加入fe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氯水中加入na2c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与许多金属、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气的水溶

  液为氯水。新制氯水中含有h+、cl-、hclo、clo-、cl2等粒子,具有酸性、氧化性和漂

  白性。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1课时 氯 气

  课前准备区

  1.  7 得到1个 非金属 氧化

  2.化合态 nacl 二氧化锰 浓盐酸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课堂活动区

  知识点一

  探究活动

  1.颜色状态 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3.17 g•l-1

  2.集气瓶口向上放置,瓶内气体为黄绿色 有刺激性气味

  瓶内气体颜色变浅,液体由无色变为黄绿色

  归纳总结

  (1)黄绿色有毒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易液化 液氯

  迁移应用

  1.b [将氯气通入到田鼠洞中起灭鼠作用,一方面是利用其密度比空气大得多,沉在洞里,另一方面是氯气有毒。]

  2.b [氯气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氯气,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溶于水后得到的氯水为混合物。氯气液化后得到的液氯,仍为单质氯,为同一物质。]

  知识点二

  探究活动

  1.最高 (1)2na+cl2=====点燃2nacl 产生大量白烟 (2)2fe+3cl2=====点燃2fecl3 产生大量棕褐色烟 (3)cu+cl2=====点燃cucl2 产生大量棕黄色烟

  2.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集气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h2+cl2=====点燃2hcl

  归纳总结

  (1)发热发光 剧烈的氧化还原 不一定 (2)h2和cl2混合后点燃,反应瞬间完成,放出的热量使气体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

  迁移应用

  3.d [因cl2化学性质很活泼,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态化合物,fe元素有+2价、+3价,cu元素有+1价、+2价,al元素只有+3价,所以选d。]

  4.d [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因生成的hcl吸收空气中的h2o形成盐酸小液滴而形成白雾,瓶内气体因cl2的消耗而变浅,但不发生爆炸。]

  知识点三

  探究活动

  1.有色布条不褪色 干燥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有色布条褪色 氯水具有漂白性

  2.氯气与h2o反应生成了hclo cl2+h2ohcl+hclo cl2 cl2

  归纳总结

  1.(1)cl2+h2o===h++cl-+hclo (2)2hclo=====光2hcl+o2↑ (3)杀菌消毒 漂白剂

  2.cl2 cl2、hclo、h2o、h+、cl-、clo-、oh- h+、cl-、h2o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黄绿色 黄绿色 无色 氧化性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

  迁移应用

  5.b [氯水成分的多样性决定了氯水性质上的多重性。氯水中主要含有三种分子h2o、cl2、hclo和四种离子h+、cl-、clo-、oh-。新制氯水含有h+和hclo,蓝色石蕊试纸遇h+变红,变红后的试纸被hclo氧化褪色。光照氯水,发生反应2hclo光照,2hcl+o2↑,逸出的是o2而不是cl2。该反应进行后,弱酸hclo转化为强酸hcl,密封在密闭无色玻璃瓶中不考虑hcl挥发,溶液的酸性增强。]

  6.(1)mg+2hcl===mgcl2+h2↑ (2)2fecl2+cl2===2fecl3 (3)co2-3+2h+===co2↑+h2o (4)cl-+ag+===agcl↓

  解析 在不同的反应中,氯水起作用的成分不同,现列表如下:

  由于氯水中只有少部分cl2参与了与水的反应,而大部分cl2仍在水中,且cl2的氧化性大于溶液中少量的h+的氧化性,金属、还原性物质主要与cl2反应。

  课后练习区

  1.a 2.b 3.c

  4.b [cl、cl-结构分别为:

  ,二者化学性质不同,cl-比cl多1个电子,cl-无毒、无色。]

  5.d 6.b 7.a 8.c

  9.(1)+4 (2)2naclo3+4hcl(浓)===2nacl+2clo2↑+cl2↑+2h2o (3)2naclo3+cl2===2naclo+2clo2 副产物少,原料利用率高

  10.(1)h o cl (2)hcl h2o (3)cl2+h2o===h++cl-+hclo

  11.(1)fe cl2 h2 (2)2fe+3cl2=====点燃2fecl3 (3)fe+2hcl===fecl2+h2↑ (4)2fecl2+cl2===2fecl3

  解析 从反应的框图看出,反应①a+b―→d(固体),反应④f+b―→d(溶液),可知:f是化合物,a是变价金属,且a在f中呈低价。又从物理性质可以判断b为cl2。推出a是fe,d为fecl3,f为fecl2。从反应③a+e―→f+c可知,e为盐酸,c为h2。

  12.实验1:现象:新制氯水的颜色为淡黄绿色,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和稀盐酸的ph,放置前,前者大于后者,放置后,前者的ph与后者的ph基本相同 结论:氯水呈酸性,放置后hclo分解生成hcl和o2,故其成分与盐酸几乎相同,ph也基本相同

  实验2:现象:nahco3粉末溶解,有气泡生成 结论:cl2溶于水生成hcl和hclo,hcl与nahco3反应生成co2逸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nahco3===nacl+hclo+co2↑

  实验3:现象:蓝墨水褪色 结论: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

  实验4:现象: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氯水中有cl-,cl-与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其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13472113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