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蚂蚁(2)》教学设计

《蚂蚁(2)》教学设计

摆脱失落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蚂蚁(2)》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蚂蚁(2)》教学设计(精选3篇)

《蚂蚁(2)》教学设计 篇1

  问题式教研“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教学评优       教 学 设 计  

  课题  上天的蚂蚁  学科  语文  设计者  新陶小学 孙晗宁  年级  二年3班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设计意图  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态度和做法,教会孩子只有努力,才可能成功。从童话故事中学习小蚂蚁勇敢、不畏惧的精神。  教  学  过  程  一、听音乐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蚂蚁搬豆》。  歌曲中的主人公是谁?  (蚂蚁)  那么这节课,就让小蚂蚁带我们走入大课堂,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  观察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蚂蚁都是“虫”字旁的字)  这学期我们还学了那个虫字旁的字?  (蟋蟀)         他们都是什么类动物?  (昆虫)  昆虫类动物一般要用“虫”字旁。  二、读课文,学生字  读,自由读课文;标,标出自然段;画,画出不认识的字;记记一记识字表中的生字;想,想一想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   1、指名说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孩子做评委。   3、学习重点词语:插入 云霄 身材魁伟 连连告退        在第37页描一描,写一写中练习写字。  三、理解文章内容  1、思考问题: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     爷爷 巨人 蚂蚁  2、这是一棵什么树?你从文中的哪里知道的?      通天树  3、“一直”是什么意思,漏掉行不行?     不行,表永不停下。  4、巨人怎样做的?    分角色朗读。  5、小蚂蚁又是怎样做的?     怎样才能读出自信的语气!  6、配乐朗读     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他又累又渴,多么想停下来休息,但是他告诉自己: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他的力量那么弱小,他甚至听到了巨人的嘲笑,但是他告诉自己: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是啊,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小蚂蚁向世界证明:  (只有不断努力,才可能成功!)  四、谈体会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困难面前你们要做放弃机会的巨人,还是克服困难的小蚂蚁呢?  五、作业  小蚂蚁爬到天上去了吗?请同学么打开想象的翅膀,把这个美丽的故事续编下去,下节课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蚂蚁(2)》教学设计 篇2

  同学们,你们今天和老师一起学习高兴吗?老师也非常高兴,你看,来了这么多听课的老师,你们想不想表现的最棒?那就要靠你自己的努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十一单元,主题是《努力》。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一只上天的蚂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起读两遍,你们认识蚂蚁,你发现他们是什么部首?那蚂蚁是什么类动物?(昆虫)类动物,一般要用“虫”字旁。

  2、说说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想不想听老师给你们讲一篇童话故事?(范读)

  4、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谁和谁想上天?

  5、考一考,你学会了什么?

  常常(扩词、找近义词)抬头(扩词)鼓励(间架结构并造句)试一试(扩词并书写)充满自信(给“充”和“信”正音并书写)魁伟(说意思、造句、反义词)仰望(找反义词并说意思)俯视(找反义词并说意思)

  6、开火车认读,并书写生字。

  7、全班齐读词语。

  8、请同桌共用一本书,把词宝宝安全的送回家。

  9、开火车朗读课文。

  三、作业

  1、找出白胡子爷爷、巨人、蚂蚁说的话。

  2、有感情的朗读

《蚂蚁(2)》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

  放蚂蚁的瓶子、白纸、放大镜、水、水槽、三四块塑料泡沫、昆虫观察盒、毛笔、水彩笔、玻璃片(投影片)、沙、绳子、几条硬纸条、记录纸和笔。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1.你们带来了什么?

  2.出示课题:蚂蚁。

  二、激发探究欲望。

  1.说说你是怎样捉到蚂蚁的?

  2.学生画一只蚂蚁。选几幅展示。

  3.比较。为什么有的会画错?

  三、引导探究。

  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分组自行探究。教师不时穿插到每个小组的旁边观察学生的活动。密切注意学生在做什么?说什么?争论什么?在学生的观察活动中,要适时引发学生的思考,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怎样?你能不能再看看?你能不能换一种材料再试试?

  四、开展研讨、说蚂蚁。

  1.把材料从学生处拿开。

  2.说说刚才的研究中你们遇到了那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让我们一起解决。

  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每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小组发言,研讨中发现的事实有另一个学生记录下来。教师把学生的观点板书下来,当学生的发言出现矛盾时,当场讨论解决。教师要注意把握方向,对于怎样更好地观察蚂蚁,蚂蚁身体的特点这些问题一定要讨论。

  五、课外延伸。

  1.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实际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继续研究?下课后,每个小组继续研究蚂蚁,下节课我们举行一个蚂蚁信息报告会。

  2.看蚂蚁的反应,猜测蚂蚁的想法,送蚂蚁回原来的地方。

  教学建议:

  1.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教学时可选用个体较大、生活在山上的大黑蚁作观察材料。

  2.引导学生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师要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切不可代替学生思考。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蚂蚁(2)》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149781139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