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圆圆圆》教案

《圆圆圆》教案

看似乖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圆圆圆》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圆圆圆》教案(精选3篇)

《圆圆圆》教案 篇1

  一、教材的分析。

  儿歌《圆圆圆》中讲述到的东西:皮球、铃鼓、桔子等都是孩子们经常看到的,对此经验非常的丰富,因此在熟悉儿歌时,我不是机械的让孩子看着图片去学,而是先将这些物品一起出示,让孩子自由的进行讲述,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在潜移默化中熟悉这些物品,进而熟悉这首儿歌;此外,圆形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因此我将给予孩子创编和联想的空间,让孩子编一编属于自己的儿歌《圆圆圆》。

  二、活动目标。

  1. 在看看、说说中熟悉儿歌内容。

  2. 能根据原有儿歌格式替换儿歌中圆形物体的形象,仿编出新的儿歌。

  3.感知圆形物体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活动重难点:

  重点:熟悉儿歌内容。

  难点: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 根据儿歌内容制作的ppt《圆圆圆》。

  2. 图谱《圆圆圆》。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皮球、铃鼓、挂钟、盘子和桔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图片,你们认真它们吗?(幼儿看看说说。)

  2. 教师帮助幼儿学习用普通话说说它们的名字如:皮球、铃鼓、挂钟、盘子桔子。

  3. 教师:这些东西你有没有发现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能够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圆形的。)

  4. 小结过渡:真有趣呀,这些东西都是圆形的,今天老师还要给你们念一首儿歌,它的的名字就叫《圆圆圆》。(引起幼儿倾听儿歌《圆圆圆》的兴趣。)

  二、组织幼儿熟悉儿歌。

  (一)教师朗诵儿歌一遍。

  1. 教师:你听到老师说了什么呀?(鼓励幼儿结合自己听到的进行反馈。)

  2. 教师进行相应的总结。

  (1)如:幼儿说到:皮球。    教师:还说了皮球什么?再想想?

  小结:皮球圆圆。(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带领幼儿一起说一说。)

  (2)其他的引导方式同上。

  (3)若幼儿不能将所有内容都反馈出来,教师可以朗诵第二遍。

  (二)教师朗诵儿歌第二遍。

  1. 教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和,现在还听到了什么呀?(鼓励幼儿继续结合自己听到的进行反馈。)

  2. 教师进行相应的总结。

  重点:引导幼儿说说好最后一句“看看桔子,还是圆圆圆。”

  (三)组织幼儿完整朗诵儿歌内容。

  1. 第一遍:

  教师:我们一起来念念这首有趣的儿歌吧!(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

  2. 第二遍:

  教师:这一次老师不念了,宝宝自己念好吗?(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自己看着图片进行朗诵,不会的地方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

  3. 第三遍:

  教师:宝宝们刚才有几句你们不会,老师帮助了你们,这一次自己念好吗?(教师出示完整的图片:引导幼儿自己看着图片响亮的念。)

  三、组织幼儿仿编儿歌。

  1. 教师除了刚才这些东西是圆圆的,你们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圆圆的呀?(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如:苹果、太阳、月亮、轮胎、方向盘、西瓜等等。)

  2. 教师将幼儿说的东西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出来。

  3. 出示大图谱:

  (1)教师:看,这是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我们把自己想到的圆的东西放到这张图里,就可以变成自己的儿歌《圆圆圆》了。

  (2)教师根据幼儿的意愿,将图片分别放入图谱内,然后组织幼儿一起念念自己创编的儿歌,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延伸活动。

  1. 组织幼儿继续创编儿歌《圆圆圆》。

  2. 组织幼儿创编儿歌《方方方》

  活动反思:

  整首儿歌的内容较简单,易于幼儿理解学习,但是在在学习儿歌时,发现孩子们受儿歌题目《圆圆圆》的影响,在学习时,总是把“皮球圆圆,铃鼓圆圆……”说成“皮球圆圆圆,铃鼓圆圆圆……”这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出现这样的情况是非常正常了,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他们念错了,而是通过示范朗诵、打拍子、延长声音等方式进行引导,虽然一开始孩子还是出现错误,但是经过我一次次的引导,慢慢的出现错误的孩子少了,到最后集体练念时绝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念正确了。 

《圆圆圆》教案 篇2

  小班语言《圆圆圆》是一段不错的儿歌,短小、精练,琅琅上口。它从基本形状入手,利用儿歌的形式,让幼儿能够感知不同的形状。原教案是第二教时,所以我对活动进行了修改,目标定位的重点放在了学习儿歌和仿编句式上,活动的过程也相应地作了调整。为了完成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主要采取的策略是两个方面: 

  一、紧紧抓住孩子的兴趣点。

  圆在幼儿的生活是最常见的东西,孩子们也对圆形有着好奇的探索心理,我在本次活动中就尝试让幼儿紧紧抓住这些兴趣点,从最基本的形式入手,从儿歌里感知圆的特征。每个孩子在掌握这首儿歌的同时,也能感知圆的好玩和特征,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寻找,感知圆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闹钟圆圆、皮球圆圆等。

  二、引导幼儿积极学习和创编儿歌句式。

  在学念儿歌时,通过跟老师念,接念,以及分角色念来避免单调的练习。大多数幼儿都看着图示学念儿歌。而在后面的创编环节中,我让幼儿迁移学习经验,自己创编儿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教师及同伴的互动,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寻找活动室里的圆圆的东西。孩子们兴致盎然地把自己找到的圆东西嵌入儿歌,体验到了创编的乐趣。

《圆圆圆》教案 篇3

  圆形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形状,也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图形。儿歌《圆圆圆》虽然比较简单,但是精炼而且琅琅上口,其创编的空间又很大,能让幼儿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一、形象的图谱,直观的教学。

  小班幼儿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再现能力不是很强,所以我使用了形象鲜明的图谱。让幼儿在图谱的暗示下比较形象又简单地掌握了儿歌的内容。同时在活动前,我把整个活动室布置成了圆的世界(活动室四周张贴着圆的图片,摆放着圆的实物),让幼儿能在室内找到圆的物体从而进行仿编。一下子打开了幼儿的思维,幼儿学得也异常开心。

  二、有益的探索,精彩的仿编

  儿歌教学不仅要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更重要的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等。幼儿通过与环境、教师与同伴的互动中,自己原有的知识得到了提高,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发展了语言及其他的各种能力。在本次活动中,创编这一环节,幼儿的想象力很丰富,他们能探索和寻找到很多关于圆的东西,如:太阳圆圆、苹果圆圆、西瓜圆圆……感知圆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圆圆圆》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176121140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