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熊猫》教学设计

《熊猫》教学设计

旧城已冷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熊猫》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熊猫》教学设计(精选3篇)

《熊猫》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认识“物、数、胖、尾、巴、全、黑、圆、侯、活、喜、爪、皮、呼”14个生字;会写“巴、爪、皮、双、许、动、全、黑”8个生字,学习三个新部首:“言字旁、人字头、四点底”。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学习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认准14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难点: 朗读中感受大熊猫的可爱。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个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物、数、胖”等14个生字,会写“巴、爪”等8个生字。

  2 学习三个新部首:“言字旁、人字头、四点底”。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玩儿,好吗 ?动物园有许多动物,现在咱们就去看一种珍奇的动物吧!

  2、出示教学挂图:小朋友们快看,是谁来迎接我们啦?(板书课题---大熊猫)让我们大声地跟它打招呼吧(齐读课题)

  3、学生自由发言:看到大熊猫你想说什么?

  [此举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同时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情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4、导入: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关于大熊猫的课文,课文中介绍了什么内容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吧!

  二 初度课文,认识生字,读通全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认会。(看生字表、看查字表,问同学、老师)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3、出示词语(小黑板)

  (1)自渎   (2)齐读    (3)指名读

  4、检查识字情况:

  老师抽读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或游戏读。

  5、交流识字方法。 

  6、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介绍了有关大熊猫的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看图想象大熊猫憨厚可爱的样子。

  7、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读后交流,师做恰当的引导或订正。)

  三 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巴  爪  双  许  动  全  黑  皮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交流:写字应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把字写好。

  4、师—范写,生—练习描红。

  5、在《在写字本》上描红。

  四 作业:练习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从而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以游戏方式读生字卡片。

  2、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自主选择,填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二、 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同学们都感受到了大熊猫的可爱,那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仔细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词语画一画。

  3、品读所画的词语,交流感受并指导朗读。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导读:出示句子对比读,体会不同情感。练习感情朗读。大熊猫的身子胖胖的,尾巴很短,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大熊猫的身子很胖,尾巴很短,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

  3、   (2)第三自然段:创设争论引发思考,感悟情趣:你认为小时侯的大熊猫可爱呢?还是长大后的大熊猫可爱?为什么,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4、指导朗读全文。

  三、 拓展学习

  1、对于大熊猫你还想了解什么?想做点什么?(给学生交流信息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如:画像、写介绍、拍照、作诗等〕

  四、布置作业

  把你喜欢的熊猫介绍给大家。(可以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

  附:板书设计         

  大熊猫

  (外形特征)  身子胖     尾巴短 

  毛光滑     黑眼圈

  (生活习性)  爬上爬下   呼呼睡

  扭动身子   找东西吃

《熊猫》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 认识“物、数、胖、尾、巴、全、黑、圆、侯、活、喜、爪、皮、呼”14个生字;会写“巴、爪、皮、双、许、动、全、黑”8个生字,学习三个新部首:“言字旁、人字头、四点底”。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学习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认准14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难点: 朗读中感受大熊猫的可爱。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个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物、数、胖”等14个生字,会写“巴、爪”等8个生字。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 谜语激趣

  2 板书课题---大熊猫,齐读课题。

  3、学生自由发言:看到大熊猫你想说什么?    [此举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同时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情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导入: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关于大熊猫的课文,课文中介绍了什么内容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吧!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读通全文

  1  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认会。(看生字表、看查字表,问同学、老师)要求:读准字音。

  2  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3  出示词语(小黑板)(1)自渎   (2)齐读    (3)指名读  

  检查识字情况: 老师抽读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或游戏读

  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读后交流,师做恰当的引导或订正。)

  2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指导朗读

  3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  寓学于练:

  1  口头填空:

  大熊猫小时候很_____________,喜欢_____________,像个___________。长大后不大爱______________,爱_____________。

  2  读一读,说一说:

  大熊猫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小鸟在风雨中__来__去,迷了路。

  小鱼在水中__来__去做游戏。

  小狗在院子里__来__去,找骨头吃。

  五  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样子(很可爱)

  7 大熊猫    小(很活泼)

  大(爱睡觉)

  爱吃(竹子  竹笋)

《熊猫》教学设计 篇3

  活动背景:

  今天的纸版画活动是《熊猫》,熊猫虽然小朋友们都没有亲眼看过,但在电视里或者书上看过,所以比较熟悉,绘画的熊猫小朋友都刚画过,这次要来进行纸版画的熊猫,小朋友们都特别感兴趣。

  活动过程:

  一、动物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教师:脑袋圆圆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爱吃嫩竹子。(熊猫)

  二、引导幼儿观察熊猫图片,进一步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

  提问:

  1、它的头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2、眼睛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3、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4、它的四肢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教师总结:熊猫的头是圆圆的,耳朵像半个圆,熊猫的身体胖胖的,像个气球,四肢短短的,有点像椭圆形,它的身体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赵凌越说:我在书上看见的熊猫身体都是圆圆的,胖乎乎的很可爱的;周琦说:我知道熊猫喜欢吃竹子的;华夏飞说:熊猫我在电视里也看见过的,它不咬人的——)

  幼儿由于平时在图书、电视里经常能够接触到熊猫,所以对熊猫比较熟悉,对熊猫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也比较了解,能够把熊猫的样子比较清晰描述出来。

  三、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完整示范操作过程

  1、用一张完整的硬纸板用剪刀依次剪出熊猫的头、耳朵、身体、四肢。

  2、把熊猫的各部分进行组合,用胶水贴在纸上。

  3、用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给熊猫涂色,进行拓印到底版上。

  四、幼儿操作

  1、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帮助个别幼儿,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剪出熊猫的不同形态。

  2、提醒幼儿涂色时,要均匀涂色,保持画面和衣物的整洁。

  (沈奕棋拿着纸板说:“老师熊猫的圆圆的头怎么剪呀?”徐振宇说:老师我也不会剪,我剪不圆。)

  虽然小朋友们在小班时经常进行剪纸类的手工游戏,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但是我发现我班小朋友的剪纸能力还很弱,连一些简单的圆形都剪起来很吃力,有些新小朋友连剪刀也不会拿)

  五、结束活动

  1、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说说自己画的熊猫在干什么?

  2、鼓励幼儿要爱护大熊猫。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虽然很浓,但是由于是第一次尝试纸版画,对幼儿们有些困难,特别是在进行制版时,小朋友们都不能用剪刀剪出完整的图形,连最简单的圆圈都很吃力,有些幼儿剪好后,再用胶水贴起来时,自己刚剪的东西(像头、眼睛、嘴巴等)就找不到了,不是混到其他下小朋友那里去了,就是掉哪里地上了。我想可能跟我刚才不合理的示范有关吧,如果让小朋友先用剪刀剪出熊猫的一部分,如头,然后马上用胶水贴住,这样操作起来会方便些。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熊猫》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181491140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