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

京洛风流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

微信扫码分享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精选12篇)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 篇1

  钻山洞 

  游戏目标:1,训练触觉和四肢着地爬行的能力。2.训练听觉和提高辨别声源的能力。 

  游戏准备:山洞玩具 

  游戏方法: 

  1,  成人中的一人趴在地上,腹部和地面之间形成一个“小山洞”,另一人在“山洞”的一边用小铃等发声玩具吸引幼儿,让其从“山洞”中钻过来。 

  2,根据幼儿的情况,可以增加难度,出示山洞玩具,成人和宝宝一起排队从山洞内爬过,或在另一头逗引幼儿爬过来。 

  拾豆豆 

  目标:训练孩子拇指与食指捏拾细小物品这一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有利于促进大脑功能的发展。

  准备:每位幼儿自带干净的瓶子2—3只,各类豆豆(请家长帮忙带) 

  方法: 

  教师准备一些干净的豆豆放在孩子面前,让孩子用手去拾,并放入瓶子内,家长加以引导和必要的帮助。

  注意:孩子捡豆豆时,妈妈或家人应在一旁照看,以免孩子将豆吞入口中。

  水果大餐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与家长共同操作的兴趣。 

  2、  初步尝试使用固体胶。 

  活动准备: 

  1、  水果花篮图人手一张 

  2、  各种水果造型图片 

  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漂亮的水果花篮引题 

  2、  演示使用固体胶 

  3、  引导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水果花篮。 

  4、  展示作品,分发奖品。 

  兔子跳圈 

  目标:练习双脚离地连续跳,2岁半以上的宝宝可以连续跳2米,不宜距离太长,以免宝宝疲劳。连续跳是练习弹跳力的方法之一。  

  准备:呼啦圈,事先画好起点和终点

  玩法:1、带兔子的胸饰或者竖起两个手指放在头上代表兔子耳朵,双足离地跳跃,跳到终点。 

  2、在起点另一头放置呼啦圈作兔子的家,让宝宝离开圈2米,用双脚跳到兔子的家。家长在“家”等待宝宝。 

  3、幼儿与家长合作,每组两个呼啦圈,家长帮忙放呼啦圈,幼儿跳圈,直到到终点。给予贴纸奖励。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 篇2

  (一)《毛毛虫找朋友》

  1.宝宝和家长拉好上衣下摆蹲下(宝宝在前或在后都可以)边说儿歌一边蹲着往前走,发展下肢力量。儿歌:毛毛虫,毛毛虫,想要出门找小虫,爬到门口望一望,骨碌骨碌滚下楼。说到最后一句时,各自在地上滚。

  2.鼓励宝宝和朋友一起游戏,感受集体游戏的愉悦。

  3.游戏结束帮助宝宝拍拍腿,进行腿部肌肉的放松。

  (二)《制作毛毛虫》

  1.教师“我还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你们看看它是谁?”一只手工制作的毛毛虫,出现在小朋友面前。 2.“这只毛毛虫主要是拿什么做的身体?”小朋友说:“是袜子,我也有袜子!”老师又问:“眼睛呢?”“是画的,贴上去的。”老师问:“怎样使毛毛虫的身体鼓起来?” 3.“好,找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做毛毛虫吧!”宝宝制作并分组指导。

  对家长的指导要点:家长可根据宝宝的能力提供帮助。若宝宝动手能力较强,可由宝宝独立完成;若宝宝动手能力一般,为其粘贴毛毛虫的眼睛;若宝宝动手能力较差,整个过程成人可与其一起完成。在塞乒乓球时,引导宝宝说球的数量,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无官,初步了解五官的主要作用。

  2.愿意跟着老师点点、说说五官,乐意参与与老师的互动。

  活动准备:

  1.自制图片一张(没有五官的小朋友)

  2.糖果若干;

  3.香水一瓶;

  4.音频几段:小动物的叫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没有五官的小朋友),教师引导幼儿初步认识五官。(当幼儿回答不出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看看旁边小朋友的脸)

  二、游戏“点五官”。

  教师用食指在自己脸上点五官,每点一处请幼儿说出五官名称。

  教师说出五官名称,请幼儿点出自己的五官。

  (此环节中教师点五官和说五官的速度可以由慢到快,让幼儿感受速度变化带来的快乐)

  三、了解五官的作用。

  想想说说五官的作用。

  1.“我们的眼睛有什么用?”(看)

  (准备一些小东西,提问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回答出来把东西送给小朋友)

  2.“我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吃、说)

  (准备糖果,让小朋友尝尝糖果,说说味道)

  3.“我们的鼻子有什么用?”(闻、呼吸)

  (准备香水,让小朋友闻一闻,了解鼻子的作用)

  4.“我们的耳朵有什么用?”(听)

  (放几段音频,请小朋友听听,是什么动物的叫声,了解耳朵的作用)

  教师小结:我们的五官这么厉害,小朋友要好好爱护它们哦,不用脏手揉眼睛,不挖鼻孔,不掏耳朵,不把脏东西放到嘴巴里,不把小东西放在口、鼻、耳中。

  四、活动延伸:眼睛看看、找找教室里的小花,找到后贴到自己的身上;嘴巴有点渴了,我们找找小茶杯,喝喝水。(过渡到生活环节)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2、让幼儿在游戏中训练蹦跳、钻爬、滚及手

  臂小肌肉的平衡能力

  3、培养幼儿和家长在游戏中的协调度

  4、更进一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

  二、活动准备:

  1、每位家长自备浴巾一条

  2、轻音乐碟片

  三、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家长和幼儿(脱鞋后)进入活动

  室,老师带领大家做熟悉的音乐律动

  (二)老师讲解浴巾的玩法及本次活动的注意事项

  1、过小河

  *活动规则:先把家长分成两组,面对面站

  立,两手拉上浴巾的一头,形成长长的一条

  小河,让幼儿排成一队,从一边开始过河,

  可以是蹦跳、也可以是走、根据幼儿能力不

  同,小河的高度可以做适当调整

  活动意图:训练幼儿的蹦跳能力

  *还可以把浴巾当成山洞,让幼儿进行钻爬训练

  2、开汽车

  *活动规则:家长把浴巾平整地铺在地上,让幼儿背对家长坐在浴巾的一头,手拉着浴巾的边缘,家长拉着浴巾的另一头,边走边唱:滴滴,开汽车喽!我的汽车开到超市喽!还要不断提醒幼儿手要抓紧浴巾,不能松手

  *活动意图:训练幼儿手臂小肌肉的能力

  3、卷春卷

  *活动规则:家长把浴巾平铺在地上,让幼儿平躺在浴巾的一头,露出头和脚,将身体的其他部位包裹起来,然后要说:卷春卷,卷春卷,卷出一个宝宝(说出孩子的名字)来,最后,家长把浴巾的一头慢慢松开,让幼儿从浴巾里慢慢露出来

  活动意图:训练幼儿的滚动能力

  四、活动延伸:

  可将蒙氏活动在平时生活中多加练习。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幼儿体能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 篇5

  秋天到了,到处是飘落的秋叶。红的,黄的,黄中带绿的,丰富多样的树叶给孩子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的广阔空间。在这个《落叶飘飘》的主题里秋天的树叶不仅发展了他们的智慧,更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在小班《落叶飘飘》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请家长朋友和幼儿一同去收集各类落叶,并且让家长朋友与幼儿一起收藏树叶,还利用周末让家长朋友和幼儿一起完成落叶拼贴画。在活动中,每位家长的创意都不同,有的制作了“金孔雀”图,有的制作了“小鱼和小乌龟”图,还有的制作了“小鸟”图等作品,家长和幼儿的创意出乎我们的想象,我们把作品布置在《落叶飘飘》的墙面上,孩子们围在一起观看交流,常常会听到孩子们自豪的介绍自己的树叶拼贴画,兴趣浓厚的不得了。

  在开展这个主题之前,在区域活动中我也投放了很多收集的落叶,但是孩子们的兴趣并不是很高,很少有人问津。通过这次活动让家长共同参与以后,孩子们知道了原来落叶可以变成那么多有趣的东西,并从家长那里学会了一些制作的技能。孩子们对这些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在后来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的次数多了,很多孩子自己也都能贴贴、剪剪、说说,发挥想象,出现了很多的独立作品,动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秋天是美丽多彩的,是许多植物发生变化的季节,从而对自然界更感兴趣了。让我也更深刻的明白了,主题活动的成功还需要有家长的参与,家长的加入让主题活动中的孩子更有积极性,更有参与性,让每位幼儿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达到较好的效果。 为了让孩子学得更好,怎样让孩子兴趣更高,这是我将在未来主题活动中思考的方向。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 篇6

  一、设计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教育无法离开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与日常生活卫生习惯的培育。在我们的生活里,一般爸爸妈妈们均不够注重小孩日常生活自我料理能力的培育,常常觉得小孩张大了就啥均会啦。即是幼儿园教育里,仿佛也多多少少有忽略的地方。例如我们常常会在幼儿园托班与幼儿园小班看见這樣的场景:孩子刚好在吃已剥好壳的茶叶蛋,已剥了皮的水果,或者者是已剥了包装纸的点心等。教师或许是出于为不让小孩搞脏衣衫或地面或是小孩速度过于慢等等可讲是善意的理由吧。可是事实上这一种潜在的意识中,是把孩子的独立动手的机会给剥夺啦,不单单这样,慢慢地孩子的依靠性亦会滋生而长。所以,不管是家中长辈对晚辈的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都应当增强注重孩子独立日常生活能力的培育。

  幼儿园小班孩子手的小肌肉动作发育还非常不完善,如此我们更加应该运用生活教育的机会,叫他们学习些许简易的、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自个儿动手剥”这辈子活教学,即是协助孩子在遇见吃些带皮、带壳、带包装纸的食物时,能不依靠于其它人,自个儿动手剥,学习些许剥食物的技能。在进行这一教学过程内,应当充足融合孩子的生活教学,例如中饭、午点,让孩子尝试怎样动手剥,得到了解的体会,并可创建些许游戏,再给予数种可剥的食物,让孩子进而练习动手剥、喜爱剥、会剥。导致在生活里,从此不要依靠于其它人,自个儿动手剥,乃至可以帮爸爸妈妈剥些许物品。在此与此同时,除培育孩子的动手能力之外,还应留意培育较佳的卫生习惯,在剥食物时,不乱扔外壳与残渣,并能放于指定处。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自个儿动手剥-些食物的皮、壳或包装纸等,提升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2、能把剥下来的食物外壳或残渣放于指定的地方。

  三、要点与难点

  要点:领会些许剥食物的技能。

  难点:在生活中不依靠其它人,会自个儿动手剥。

  四、教学预备:

  给予数带皮、带壳、带包装纸的食物。

  五、教学流程

  尝试——练习——加强

  1、尝试

  运用在园中饭午点,给予些许带皮、带壳、带包装纸的食物,让孩子尝试怎样剥去这一些食物的外壳、皮、包装纸。融合当日的饮食:

  (1)例如吃白煮的鸡蛋时,先让孩子瞅瞅桌子上的这一些蛋可不可以吃?为何?怎样剥去蛋壳?可以让孩子动手尝试。请剥得又好又快又干净的孩子为大伙儿演示,边演示幼儿教师边念顺口溜:“拿起蛋要轻轻敲,敲碎蛋壳再好剥。剥呀剥,剥呀剥,剥下的蛋壳要放好”。在剥剥、念念的过程内,增添孩子动手剥的兴致,并领会剥蛋的技能。

  (2)例如遇吃水果(橘子、甘蕉(即指:香蕉)、葡萄(提子)等),亦要让孩子明白:吃这一些水果,先要剥皮,尝试自个儿动手剥,果皮要轻轻剥,剥下的果皮亦要放放好。

  (3)例如遇吃包装糖果、点心时,让孩子动手尝试,怎么样剥开这一些糖果与点心的包装纸?有些可直接使劲拉(七朝古都)开封口,有些则需顺封口的齿形拉,让孩子观测和察看、领会不一样的拆启方式。

  2。练习

  创建游戏教学,进而让孩子练习动手剥数种食物。

  (1)融合我班进行的主题教学:《恩恩爱爱》与《秋季的水果》,开办设立“糖果商店”与“水果店”(孩子自带些许食物与水果),让孩子选取自个儿喜欢的食物,并相互品尝喜爱的食物,可是要求孩子一定要自个儿动手剥去这一些食物的皮、壳或外包装纸。

  (2)开办设立日常生活区角教学:给予更加多类别的可剥食物(如浸泡过的花生(又名金果)米、莲子等),让孩子明白,这一些食物在烧煮以前,先要剥掉外壳与皮,我们孩子在家中要帮爸爸妈妈劳动,懂得剥这一些食物。在剥这一些食物时要认真、专心、归类堆放所剥好的食物壳与残渣物。

  (3)比赛性游戏,例如比赛项目要过三关:剥皮、剥壳、剥包装袋。

  3、加强

  在生活里,大人要坚持让孩子自个儿动手剥,别随便地包办替代。在这前提上,进而延伸指导孩子领会怎样打开瓶盖、拆启黏贴、解开绳索等其余方式,持续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在成人的引导下愿意主动参与活动。

  2.幼儿通过活动,认识班级的老师和小朋友。

  3.幼儿能认识自己的小标识,知道标识应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活动准备】

  1.有幼儿名字和图片对应的姓名贴。

  2.班级物品如床、桌子、椅子等图片。

  3.音乐《围个小圆圈》《小动物来游戏》。

  4.陪同幼儿活动的家长穿运动裤和运动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播放《小动物来游戏》音乐,教师邀请幼儿和家长一起随音乐做模仿操。

  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小一班,请跟着小动物一起做游戏吧!”

  (二)进行部分

  1.幼儿和教师进行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师:“大家好,我是xx老师,我今年3岁了。我是一名小女孩,希望大家喜欢我!”

  师:“小朋友都认识我了吗?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呀?”

  2.教师出示班级物品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物品的不同作用。

  师:“小朋友都能大方地介绍自己,真棒!”

  师:“老师这有几张图片,谁能告诉我图上都有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用?”

  3.引导幼儿探索贴标识的方法,和家长一起将标识贴在相应的物品上。

  师:“咱们班里有桌子和椅子吗?可是老师发现所有的桌子和椅子都一样,小朋友离开后,我不知道小椅子是谁的,也不知道小朋友坐在哪,怎么办呢?”

  师:“小朋友都有姓名贴的标识吗?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把姓名贴标识贴在自己的桌子和椅子上吧。”

  4.播放音乐《围个小圆圈》,教师邀请幼儿与家长进行音乐游戏。

  师:“小朋友们,标识都贴好了吗?我们一起围个小圆圈走一走吧!”

  师:“我们一起跺跺脚吧!我们一起拍拍手吧!我们一起转转头吧!”

  5.引导幼儿分组如厕、洗手、喝水。

  A师:“小朋友玩了半天都累了需要休息一下,请苹果组的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去小便、洗手、喝水吧!”

  B师:“桔子组的小朋友可以坐下来跟老师玩一玩吧!”

  6.引导幼儿和家长到室外进行运动游戏“钻山洞”。

  师:“外面的天气真好呀,我们需要爸爸、妈妈手拉手举高变身成大山洞,小朋友们都变成小火车一起钻山洞吧!山洞又矮又危险,小朋友要低头弯腰过山洞哦!”

  (三)结束部分

  幼儿与教师互相拥抱道别后,离开幼儿园。

  师:“小火车要开回家了,小朋友们和老师抱一抱后才能和爸爸、妈妈离开幼儿园哦!”

  活动延伸:教师与个别家长沟通交流。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 篇8

  活动名称:袋鼠运球

  活动目的:锻炼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增强亲子之间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篮球4个、高跷木4对、小凳子8个、大袋子4个(能同时装下幼儿与家长)

  活动过程:

  1、幼儿与家长分别站在场地的两侧,间隔大约为8米。高跷木放于起始点的小凳子上,篮球放在家长身后的小凳子上。每场比赛分4组进行。

  2、当老师喊口令“开始”时,幼儿脚蹬高跷木走向家长,同时家长把自己装到大袋子里准备好。当幼儿走到家长身边时,家长先把幼儿抱到大袋子里,然后拿起小凳子上的篮球,同时与幼儿面对面站好,两人一同跳到终点,再把篮球放到终点的小凳子上摆好,不能让球滚下。

  3、最先到达终点的即为获胜组。

  4、规则:幼儿必须与家长一同站在大袋子里跳回终点不能跑或走;幼儿必须脚踩高跷木走到家长身边。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 篇9

  在孩子、家长、老师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结束了四月份的第四届春季亲子运动会活动。这也是我们小班年级组家长和小朋友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从准备到开展,都进行了积极的准备,从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都有每个老师的辛劳。并根据孩子们年龄段的特点制定了比赛项目。我们的宗旨是人人参与,开展各类竞赛性游。

  此次比赛的亲子游戏有:“骑大马”“夺红旗”“从头忙到脚”“玩报纸”“踩气球”“乌龟爬”。活动中大家都非常的投入,开心。赛场上的氛围格外热闹,特别在亲子游戏时,平时,难得在爸爸背上撒娇的小皇帝,今天,趴在爸爸的背上,小宝贝们开心的裂开了嘴。还有“从头忙到脚”和“玩报纸”,忙得团团转,看得出和孩子玩的时间不多。可看那爸爸、妈妈的认真劲,我也忍不住为他们加油。小运动员们个个精神十足,都有一副夺冠的架势。老师们也明确了分工,有的担任主持人介绍规则发布口令,有的管理班级次序等等。孩子们首次接触这样的活动显得格外兴奋,还再加上许多热心家长的观战显得格外“热闹”。

  活动结束后,我静下心来思考,从今天的运动会里也有许多感悟,要组织好幼儿运动会,也有许多讲究。一个运动会的成功还跟各位工作人员的配合和尽责是分不开的,由于运动会上需要裁判员、主持持、安全和秩序管理者等多种分工,再加上孩子们遇到这样的活动会格外兴奋,更需要很好的组织,因此合理的分工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之前,年级组要列出需要安排的工作和较为详细的分工,保证各个环节都有责任人,提高活动的质量,如果碰到人手不够还可以邀请班级家委会承担裁判、安全管理者等工作,也发挥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

  在活动中的安全尤为重要的,这次活动中有两名孩子受了点小伤,作为老师我们老师也在深深的反省,我们的规则没有让向家长将讲述清楚。下次活动我们会将每一个游戏规则用书面的形式让家长呈现,知道其中的安全规则。另外,活动中我们老师们应该始终以饱满的情绪和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孩子,调动孩子们为场上选手积极鼓劲儿和加油,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感受被关注、被鼓励的良好团队氛围。

  在家长的反馈中,他们也希望我们园里也会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来促进家园关系和亲子互动,希望家长们也多多参与到我们的活动当中来,让孩子们感受爸爸、妈妈与平常不同的一面。也可以弥补因为平常工作忙,而忽略了孩子的沟通和互动哦!总之,这次活动还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 篇10

  活动目标:

  1.能用蚌壳、彩线进行装饰花瓶、扇面。

  2.感受蚌壳装饰的画面美,体验和爸爸、妈妈一起创作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欣赏范例:(出示实物)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幅画,画上的花瓶是用什么装饰的呢?(各种颜色的线,蚌壳)

  二、出示ppt两张图片

  师:那老师这里还有几个漂亮的花瓶图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教师出示第一张ppt图片)

  师:瞧,这个花瓶里的彩线勾出了什么形状?爱心里面贴了什么?(小结:老师用蚌壳把爱心图案贴得满满的)

  师:这个花瓶里除了有爱心,还有什么图案和线条呢?(教师小结:波浪线、弹簧线、直线,在线和线空的地方,还可以用蚌壳拼一拼、贴一贴,把花瓶打扮得更漂亮。)

  师:好,我们看下一张,看看这个花瓶的里有些什么图案?(教师出示第二张ppt图片)这两朵花是用什么做出来的?(蚌壳可以做出花的花瓣、花的叶子,只要我们看着蚌壳的样子,想一想、拼一拼就能做出好看的图案。点击树的那副。瞧,老师还把它做出了什么图案?)

  Ppt欣赏:老师还用蚌壳和彩线装饰了好多扇面和花瓶,我们一起来看看。喜欢这些花瓶和扇面吗?他们看上去怎么样呀?

  三、介绍材料

  师:今天就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用蚌壳和彩线做好看的花瓶、扇面。老师这边有一张画好花瓶轮廓的卡纸,待会儿我们有两种方法来装饰花瓶,扇子。第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先用铅笔画好你想要的图案,画好后我们就用双面胶把花瓶的外形轮廓勾好,再用贝壳把你所画的图案填满;或者,我们可以直接根据蚌壳的形状来拼贴组合图案,那下面就请你们选择自己想要的材料去完成你们的作品吧。

  师:这边我还有几个要求,请各位家长看好自己的孩子,因为蚌壳有点尖,避免孩子戳破手指。如果有家长需要用到502胶水的,请到老师这边来拿,但不要让孩子接触到。等作品完成后,请各位家长在作品的右下角写上孩子的名字。

  师:那现在请小朋友们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去完成你们的作品吧。

  四、装饰“花瓶”“扇面”(播放ppt)

  五、完成作品

  师:请各位家长完成作品后交到老师这边来。

  反思:

  本次活动我们小班组的老师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收集了贴近幼儿生活的蚌壳作为活动材料,亲子共同参与,合作装饰花瓶、扇面。因为蚌壳是我们渭塘特有的东西,激发了幼儿和家长创作的兴趣,在家长的引领下,孩子们大胆的利用各种辅助材料,完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作品,充分感受到了蚌壳装饰的画面美,体验到了创作成功的快乐。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他们也收获了许多快乐,此项活动不仅沟通了家长与幼儿间的交流,更增加了孩子的知识经验,让小朋友一同参与到快乐成长中来,使孩子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得到了锻炼。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 篇11

  好听的音乐总是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为此,特意设计了《大嘴鸟》的亲子活动,旨在让幼儿体验唱歌的欢乐情绪,从而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运用乐器来表现音乐……

  一、点名游戏

  目标:熟悉自己和朋友的名字,感受友好的集体氛围。

  过程:

  1、家长带宝宝面向教师席地而坐成一个半圆,宝宝做在家长的前面,教师做在宝宝的对面。

  2、继续玩“唱名游戏”。教师有节奏地问“某某宝宝在哪里?”家长和宝宝有节奏地学小狗回应“汪汪汪,在这里!”。

  二、精细活动:爬呀爬

  活动目标:

  1、训练宝宝手口一致,边念儿歌边做动作的能力。

  2、发展宝宝手指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小手、小乌龟、小蚂蚁图片。

  游戏玩法:

  1、分别出示:小手、小乌龟、小蚂蚁图片,引导宝宝认识。

  2、小手、小乌龟、小蚂蚁喜欢爬呀爬,看看它们爬到哪里去了呀?

  3、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激发宝宝的兴趣。

  4、请宝宝跟着教师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小手或手指爬时要爬到头顶、小脚、鼻子、膝盖。

  5、宝宝与家长一起玩《爬呀爬》游戏。

  附儿歌《爬呀爬》

  我的小手向上爬,一爬爬到头顶上。

  我的小手向下爬,一爬爬到小脚上。

  小乌龟呀向上爬,一爬爬到头顶上。

  小乌龟呀向下爬,一爬爬到小脚上。

  小蚂蚁呀爬呀爬,一爬爬到鼻子上。

  小蚂蚁呀向下爬,一爬爬到膝盖上。

  三、启蒙活动:大嘴鸟

  活动目标:

  1、通过图像引导和音乐欣赏,感知图像中大嘴鸟歌唱的欢乐情绪。

  2、引导幼儿从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中来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CD手摇铃

  活动过程:

  1、情境引导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只有翅膀的小动物,宝宝们知道哪些动物有翅膀呢?(蜜蜂、蝴蝶、小鸟......)我们来学一学它们飞的样子。

  师:看看今天老师带来的书里会来谁呢?哇,是谁呀,原来真的是一只鸟哦!它有好听的名字哦,听听看它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2、声音探索

  (放歌曲)师:这只鸟叫什么名字?(大嘴鸟)听听看它今天要干什么呢?(继续放歌曲)小耳朵继续听哦!(张开翅膀飞高高)

  师:大嘴鸟它说我飞高高要准备唱唱歌咯。听听看哦,它会怎么唱歌?(继续放歌曲)

  师:刚刚大嘴鸟是汪汪汪,嘎嘎嘎还是呜啊呜啊唱歌的?(呜啊呜啊)

  师:我们也跟着大嘴鸟唱唱歌,好吗?(完整放歌曲)

  3、律动

  师:大嘴鸟唱歌这么好听,他还想来跳舞,你们想学一学吗?大嘴鸟有大大的嘴巴,你可以怎么做大大的嘴巴呢?——翅膀呢?——嘴巴?——唱歌?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唱歌、跳跳舞吧!(完整放歌曲)

  4、乐器

  (出示乐器——手摇铃)

  师:这是什么乐器?(手摇铃)怎么玩?我们先边唱边来试一试。再跟着音乐来试一试。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 篇12

  圣经中有这么一句话:“施者比受者更有福。”我想把我们的班的宝宝都培养成施者,让他们成为有福的人。利用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点点滴滴的教育宝宝,例如:每次宝宝穿了新的衣服鞋子来园后,总喜欢给老师、阿姨看一看,我借助这个机会问宝宝:“这是谁买的啊?”宝宝回答:“妈妈或者奶奶等。”我就会告诉宝宝,那你有没有谢谢妈妈呢?让宝宝回家后说“谢谢!”几次以后宝宝会主动的和我说,“这是妈妈给我买的衣服,我谢谢妈妈了。”我认为这既是礼貌教育的一种也是感恩的表达方式。 我们这次活动中让宝宝在家帮助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就是要宝宝把对长辈的爱表达在平常的生活中,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通过实践证明大部分宝宝都能做的很好!

  在以上的基础上,我们小班组利用这次“感恩节”,进一步让宝宝把对长辈的爱,大胆地表达出来。整个舞台节目在各位老师和宝宝共同的努力下,精彩的呈现给家长,让每位家长看到宝宝出彩的一刻。中间的几个游戏也很有意义。进一步让幼儿学会感恩,拉近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不足之处:

  1、家长和宝宝的座位还是需要宽松一些,这样便于家长行走和老师和家长的沟通。

  2、宝宝展示的机会可以多一些,可以展示一些平时教育活动中的歌曲儿歌等。家长好不容易来一次,只能看见宝宝一次闪亮登场,有些不够。

  3、互动环节可以让部分家长到台上来展示:如唱“让爱住我家”时,可以事先让一个家庭做好准备。到时带动其他的家长一起唱。

  总之我相信在我们各位老师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活动会越来越精彩的。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班亲子活动四则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18253114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