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找家》教学设计

《找家》教学设计

安乐窝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找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找家》教学设计(精选3篇)

《找家》教学设计 篇1

  一、 课前准备

  每组一份:长方形纸盒,黑布、透明的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若干条,干土、自然湿土。

  二、 教与学的目标

  1、 会设计对比实验,研究蚯蚓喜欢的环境。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关爱生命,实验完毕把蚯蚓放归大自然,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3、知道蚯蚓生活的环境并进一步认识其他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活动: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二) 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老师也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蚯蚓(出示),

  老师是在哪里找到的,你们想不想知道?,引出课题并板书:蚯蚓找家

  (三) 探究新知

  1、 交流蚯蚓的生活环境:

  (1) 蚯蚓的家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说出,教师重点板书 :阴暗、潮湿

  2、验证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  

  (1)怎样证明我们的说法是正确的呢?生答:用实验

  (2)鼓励学生提出实验,设计实验,发放实验记录表。

  请同学们根据现有的材料设计研究方案,做好记录

  实验设计,在长方形纸盒的两端分别放上一堆干土和湿土,在中间放入5-7条蚯蚓,用玻璃盖好,并用黑布盖住盒子的一半(端),观察蚯蚓往哪里爬,比较明暗处干湿土中蚯蚓的数量

  实验记录表

  时间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光亮处蚯蚓数量 干土 湿土 干土 湿土 干土 湿土    

  阴暗处蚯蚓数量                            

  我的发现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多数蚯蚓会爬向黑暗中的湿土)

  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 探究其他动物的生活环境

  问: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其他动物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呢?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的生活环境

  教师补充投影:大象、鲸鱼、北极熊、骆驼等动物的生活环境。

  学生根据投影上的动物讨论。讨论后能说出:热带雨林、海洋、北极、沙漠的特点,说出大象、鲸鱼、北极熊、骆驼等动物适应生活的环境。

  a、 大象生活在热带雨林

  b、 鲸鱼生活在海洋中

  c、 北极熊生活在在北极

  d、 骆驼生活在沙漠中

  问: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适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讨论并填表

  动物名称 生活环境

  学生根据表汇报:可能有,燕子,山鸡,长颈鹿,企鹅等动物

  教师尽可能的出示图片,说出生活环境

  总结:动物与环境相适应

  四:总结评价

  1、引导学生通过对蚯蚓的研究,谈谈自己的收获

  2、你觉得哪个小组和同学表现比较好,说一下理由。

  五、拓展:

  观察身边自己喜欢的动物,看有什么新的想法和发现,并做好记录进行研究。

《找家》教学设计 篇2

  设计意图:

  本活动设置了四个环节,开始的环节是以引起兴趣为目的,首先是带领孩子进行了思维操的练习。在第二环节中,我是设置情景,以看看、数数、比较、记忆、猜猜等多种形式增强幼儿对空间对应位置概念的理解,并完成对应位置的计数。在第三环节中,我们以一定的情景为依托,让孩子自主去完成空间对应位置的计数,巩固对概念的理解,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第四环节中主要是完成从平面到立体这样一个二次转换,目的是为了提升孩子对空间对应位置计数的深入理解与掌握。整个过程可以说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操作中思考,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数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结合空间对应的概念,完成对应位置的计数。

  2.通过二次转换,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四种扇形果盘  幼儿操作练习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思维训练操。

  二、新授:通过二次转换,完成对应位置的记数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四个扇形果盘,请小朋友看看是什么颜色的?里面住着什么水果宝宝?

  2.你们还记得苹果宝宝是住在什么颜色的果盘里吗?

  3.这儿还有一个空的果盘,看看它和刚才的果盘有什么不一样?

  颜色标记搬家了,那水果宝宝也应该搬家,想一想,苹果宝宝的新家应该在哪儿呢?为什么?并用数字表示水果的数量再贴到相应的颜色家里。

  4.师幼共同小结。

  三、小组操作活动

  刚才我们已经帮助水果宝宝找到家了,现在还有许多小动物也需要你们帮忙找家呢!你们愿意帮忙吗?看看有哪些小动物?

  1.幼儿操作                2.评价作业            3.小结

  四、游戏:

  先请小朋友从盒子里摸一个数字,看看它是数字几?然后找找它可以表示哪一种粮食的数量,最后拿着数字再站到相对应的颜色家里,这样就表示你帮助小动物们送来了粮食啦!

《找家》教学设计 篇3

  数学《找家》是一个让幼儿自己指定图中的某个小动物,说出并记录它的家是在第几层的第几个房间的一个数学操作活动。首先,我通过迁引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既通过提问我们的教室是在几楼,并介绍二楼就是在我们幼儿园的第二层)来提出“层”的概念。在提出“间”时,我通过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我的房子有几层,每一层有几间房间。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幼儿自己的观察,幼儿了解了“间”这一单位量词。然后,我通过举例,(如小兔的家从下面往上数是在第六层,从箭头这边往右边数是在第一间;那么就在右边的表格中分别用“6、1”表示。那么小猫的家呢?)来引导幼儿找到小动物家的具体位置。

  在集体操作中,幼儿表现的很出色,能很快的说出指定动物家的具体位置。在幼儿的自由操作中,我发现还是有部分幼儿分不清什么时候要说“层”什么时候要说“间”。通过反思我觉得,在讲解时通过幼儿的已有经验,迁移引用到本次数学活动中,对部分幼儿来讲,在理解上还是有难度的。我如果采用一种比经验与图片更直观形象也更便于操作的方式,也许会更利于幼儿的理解。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找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18802114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