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零度碳酸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微信扫码分享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精选4篇)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篇1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初三思想政治第五课第一框题《当今时代的主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 本课地位

  本课是在国情国策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国际形势的教育,是第五课的教学重点。首先,作为学生要真正认识国情,理解国策,就必须了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其次,本课也是全书唯一一处介绍国际形势的框题,在全书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本课是第五课的一个教学重点。

  二、 本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学生进行国际形势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后一框题我国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辨证地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全面认识世界形势,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难点

  由于初中学生对国际形势的了解是零碎的、不全面的,尚处于幼稚、不成熟阶段,看问题往往容易抓住表象的东西,忽略或认识不到实质的东西,所以,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认清霸权主义的实质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 教学方法

  初三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已有显著发展,但学生的思维能力仍有局限性。学生进行抽象思维仍需有具体形象的东西为支柱,独立思考问题时仍有片面性。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要适时进行引导、启发、补充、归纳,要把教与学结合起来。

  本课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同时综合运用启发提问方法、交流归纳的方法、图表展示的方法,以及传统的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不拘泥于某一种方法,要根据课堂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随机应变。

  五、 教学过程

  1、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以复习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承上启下,使学生能把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联系起来。

  复习:(1)、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什么?

  (2)、我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启发: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只有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才能走向世界,才能在世界大格局中站稳脚跟发展中国。那么,当今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2、为突破“和平与发展问题”这个重点:

  (1) 采用多媒体方法再现展示:巴以冲突、阿富汗战争、阿根廷动荡、非洲饥荒等影像资料,增强学生对当今世界的感性认识。

  (2)

  用交流归纳的方法,突出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交流,是让学生发表对多媒体展示材料的看法,目的在于调动学生观察世界的主动性;归纳,是老师对学生看法的总结升华,目的是为了弥补学生思维能力的不足。

  (3) 在交流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采用自学释疑的方法,弄清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概念,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利用教材自学的能力。

  (4) 为了加深对和平与发展问题的理解,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联系的方法,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地理知识调动起来

  ,找一找:世界上哪些国家是发达国家?哪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找找这些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共同特点?以此,帮助学生弄清为什么发展问题同时又叫南北问题。

  3、为突破“和平与发展的关系”这个难点:

  (1) 采用实例分析法,再次以巴以冲突、阿根廷动荡为实例,分析说明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每一个问题产生危机都会导致另一个危机的产生。

  (2)

  采用跨学科联系的方法,帮助学生辨证认识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以物理学平衡原理形象说明,平衡是稳定的条件,世界格局的稳定(即和平),是建立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即平衡)的基础上的。

  4、为突破“霸权主义不得人心”这个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以图表的方秸故疽徽健⒍健⑷毡厩只秸⒊收秸⒃侥险秸炔脑颉⒌蓟鹚鳌⒉握焦?BR>(2)

  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这几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几场战争有什么共同特点?

  (3)

  用交流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发表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引导学生归纳:追逐利益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这几场战争的共同特点是,强国欺凌弱国。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4) 用自学释疑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认识霸权主义及其核心思想、主要动因和表现形式。

  5、为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课堂调查:

  (1) 你认为当代世界哪些国家在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你为什么把它们列入霸权主义国家的行列?

  (2) 你如何认识美国对古巴进行的长达几十年的经济制裁?

  (3) 你对美国在科索沃战争中轰炸我国驻南使馆、侵犯我国南海领空如何认识?

  通过课堂调查,加深学生对霸权主义的认识,并归纳出霸权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6、巩固知识:

  (1)让学生作课堂小结,老师展示板书,再现本课知识要点。

  (2)进行课堂训练:

  辨析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流,因而,当今世界和平问题已经解决,发展问题日益迫切。

  此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考察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全面认识国际形势的能力。

  材料分析题:以布什政府宣布美国推出反导条约、布置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大会上以人权为借口攻击中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试图脱离联合国框架为背景材料,提问:

  ①你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如何认识?

  ②结合材料分析霸权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③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应该怎么办?

  ①②两个问题旨在考察学生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③属于迁移延伸,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并为学生理解我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作准备。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篇2

  厦门市竹坝学校    邵英明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初三《思想政治》第五课的第二节的第一框题,题目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初三《思想政治》现行的教材是人教版,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课是第一部分,第二、三、四课为教材的第二部分,本课独立为教材的第四部分,课题是《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这一部分是全书基本观点的总结和升华,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落脚点,是学生解决面临升学、就业等思想问题的一个阶段总结。本人认为,本课可分为两部分,第一小节《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一部分,侧重从历史、理论的角度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离学生的现实较远;第二小节《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第三小节《发扬创业精神,投身创业实践》,这两小节可合为第二部分,侧重从现实、具体的角度,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信念、立志成才,肩负历史的使命。本框题处于第二节的第一框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上好这节课既可让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又可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对完成第五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框教学中,我准备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作为重点,把“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作为难点。这是因为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少,知识面窄,对于当今国际形势不能较好地把握,对于“东西问题”、“南北问题”一知半解,甚至片面理解,夸大了世界不安宁和霸权主义的影响,所以对“和平与发展”被作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感到疑惑。同时,解决这一重点使学生意识到: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而霸权主义却与“和平”“发展”格格不入,这说为突破难点做好了铺垫。难点的确立是因为我校施教区的一些村落民风骠悍,再加上影视、网络、游戏等影响,部分学生认为武力是解决一切争端的最佳方式,甚至无意识地支持“强权就是真理”的谬论。

  基于以上分析,本框题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了解解决“南北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了解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让学生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理解霸权主义的表现和存在的原因。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如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初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列举霸权主义者干涉别国内政的事例,说明霸权主义是当代世界和平面临的主要威胁。进一步培养表达能力,如对国家的稳定、发展是要依靠和平还是霸权发表自己的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自觉反对霸权主义,体会到“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论断,自觉支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投身于保和平、求稳定、促发展的行列中。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尊重规则,培养一定的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为达到以上的教育教学目标 ,我将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年龄特点,适当设计研制教学所必需的图表,搜集教学图片及适量运用电化教学片等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我还将采用集体讨论法中的小组辩论与集体讨论结合。小组辩论中,学生就争论性的问题进行分组辩沦,提出正反两方面的不问意见、根据和理由,然后提出来集体讨论。集体讨沦可以集思广益,沟通思想和感情,促使问题解决。

  “教是为了不教”。在“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集体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这一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为每组4—6人的十个小组,每组设立一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并组织进行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评价,设立一记录员,整理小组成员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集体讨论,老师负责整理、分析、评价。最后老师把小组讨论记录本收上来,进一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社会心理学家多依奇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形成三种目标结构:合作、竞争、个性化目标结构,在教学中分层教学。因此在小组成员组成上,老师坚持“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学习困难的学生、外向型带内向型”的原则,保证了小组讨论的有序、深入,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所收获。

  最后说明这一框题的教学设想,本节课我将分为四个环节:

  首先是导入  新课。新课的导入  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上课前,我准备播放视频“厦门经济特区二十周年”回顾。并提问学生:厦门从国防前线成为经济特区,并发展到今天的成就,依靠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平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等。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厦门由国防前线成为经济特区,最主要的是两岸敌对关系的缓和、社会的稳定,从而使厦门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第二个环节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重点的突破。课前让学生查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损失以及美军对伊拉克发动战争造成的损失、战后重建的费用,并在课内展示。然后播放视频“美国民众反战游行示威活动”“伊拉克民众反美示威活动”。最后得出结论:和平是人类世世代代的追求,全世界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通过以上的一系列活动,学生的心灵受到一定的震撼,情感得到升华。对于“发展”问题的突破,首先让学生展示课前查找的数据“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差距”。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可能会谈到:经济落后国内动荡不安、国际势力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霸权主义的影响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当前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的原因是没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和平与发展关系密切。在这一环节,应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查找资料、组内讨论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辩证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为突破本课的难点打好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这一难点的突破。在本环节中,设计了一个课堂辩论。首先播放视频“美国911事件”,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正方的观点是要维护和平、打击恐怖主义需要强硬的手段,反方的观点是要维护和平、打击恐怖主义需要和平的手段。在辩论中采用组内讨论与组外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辩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形成一定的交际能力。最后播放视频“是谁制造了恶梦”,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美国一直推行霸权主义,使其成为恐怖活动的温床;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打击恐怖主义不能采用单边行动,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合作。

  最后一个环节是作业 的布置。例举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实例,指出霸权主义的形式,并说明霸权主义的本质。

  总之,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合作为导向,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形成初步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篇3

  厦门市竹坝学校    邵英明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初三《思想政治》第五课的第二节的第一框题,题目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初三《思想政治》现行的教材是人教版,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课是第一部分,第二、三、四课为教材的第二部分,本课独立为教材的第四部分,课题是《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这一部分是全书基本观点的总结和升华,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落脚点,是学生解决面临升学、就业等思想问题的一个阶段总结。本人认为,本课可分为两部分,第一小节《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一部分,侧重从历史、理论的角度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离学生的现实较远;第二小节《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第三小节《发扬创业精神,投身创业实践》,这两小节可合为第二部分,侧重从现实、具体的角度,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信念、立志成才,肩负历史的使命。本框题处于第二节的第一框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上好这节课既可让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又可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对完成第五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框教学中,我准备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作为重点,把“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作为难点。这是因为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少,知识面窄,对于当今国际形势不能较好地把握,对于“东西问题”、“南北问题”一知半解,甚至片面理解,夸大了世界不安宁和霸权主义的影响,所以对“和平与发展”被作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感到疑惑。同时,解决这一重点使学生意识到: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而霸权主义却与“和平”“发展”格格不入,这说为突破难点做好了铺垫。难点的确立是因为我校施教区的一些村落民风骠悍,再加上影视、网络、游戏等影响,部分学生认为武力是解决一切争端的最佳方式,甚至无意识地支持“强权就是真理”的谬论。

  基于以上分析,本框题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了解解决“南北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了解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让学生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理解霸权主义的表现和存在的原因。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如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初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列举霸权主义者干涉别国内政的事例,说明霸权主义是当代世界和平面临的主要威胁。进一步培养表达能力,如对国家的稳定、发展是要依靠和平还是霸权发表自己的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自觉反对霸权主义,体会到“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论断,自觉支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投身于保和平、求稳定、促发展的行列中。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尊重规则,培养一定的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为达到以上的教育教学目标 ,我将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年龄特点,适当设计研制教学所必需的图表,搜集教学图片及适量运用电化教学片等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我还将采用集体讨论法中的小组辩论与集体讨论结合。小组辩论中,学生就争论性的问题进行分组辩沦,提出正反两方面的不问意见、根据和理由,然后提出来集体讨论。集体讨沦可以集思广益,沟通思想和感情,促使问题解决。

  “教是为了不教”。在“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集体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这一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为每组4—6人的十个小组,每组设立一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并组织进行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评价,设立一记录员,整理小组成员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集体讨论,老师负责整理、分析、评价。最后老师把小组讨论记录本收上来,进一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社会心理学家多依奇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形成三种目标结构:合作、竞争、个性化目标结构,在教学中分层教学。因此在小组成员组成上,老师坚持“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学习困难的学生、外向型带内向型”的原则,保证了小组讨论的有序、深入,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所收获。

  最后说明这一框题的教学设想,本节课我将分为四个环节:

  首先是导入  新课。新课的导入  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上课前,我准备播放视频“厦门经济特区二十周年”回顾。并提问学生:厦门从国防前线成为经济特区,并发展到今天的成就,依靠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平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等。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厦门由国防前线成为经济特区,最主要的是两岸敌对关系的缓和、社会的稳定,从而使厦门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第二个环节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重点的突破。课前让学生查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损失以及美军对伊拉克发动战争造成的损失、战后重建的费用,并在课内展示。然后播放视频“美国民众反战游行示威活动”“伊拉克民众反美示威活动”。最后得出结论:和平是人类世世代代的追求,全世界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通过以上的一系列活动,学生的心灵受到一定的震撼,情感得到升华。对于“发展”问题的突破,首先让学生展示课前查找的数据“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差距”。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可能会谈到:经济落后国内动荡不安、国际势力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霸权主义的影响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当前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的原因是没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和平与发展关系密切。在这一环节,应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查找资料、组内讨论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辩证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为突破本课的难点打好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这一难点的突破。在本环节中,设计了一个课堂辩论。首先播放视频“美国911事件”,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正方的观点是要维护和平、打击恐怖主义需要强硬的手段,反方的观点是要维护和平、打击恐怖主义需要和平的手段。在辩论中采用组内讨论与组外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辩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形成一定的交际能力。最后播放视频“是谁制造了恶梦”,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美国一直推行霸权主义,使其成为恐怖活动的温床;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打击恐怖主义不能采用单边行动,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合作。

  最后一个环节是作业 的布置。例举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实例,指出霸权主义的形式,并说明霸权主义的本质。

  总之,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合作为导向,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形成初步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篇4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初三《思想品德》第五课的第二节的第一框题,题目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初三《思想品德》现行的教材是人教版,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课是第一部分,第二、三、四课为教材的第二部分,本课独立为教材的第四部分,课题是《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这一部分是全书基本观点的总结和升华,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落脚点,是学生解决面临升学、就业等思想问题的一个阶段总结。本人认为,本课可分为两部分,第一小节《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一部分,侧重从历史、理论的角度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离学生的现实较远;第二小节《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第三小节《发扬创业精神,投身创业实践》,这两小节可合为第二部分,侧重从现实、具体的角度,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信念、立志成才,肩负历史的使命。本框题处于第二节的第一框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上好这节课既可让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又可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对完成第五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框教学中,我准备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作为重点,把“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作为难点。这是因为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少,知识面窄,对于当今国际形势不能较好地把握,对于“东西问题”、“南北问题”一知半解,甚至片面理解,夸大了世界不安宁和霸权主义的影响,所以对“和平与发展”被作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感到疑惑。同时,解决这一重点使学生意识到: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而霸权主义却与“和平”“发展”格格不入,这说为突破难点做好了铺垫。难点的确立是因为我校施教区的一些村落民风骠悍,再加上影视、网络、游戏等影响,部分学生认为武力是解决一切争端的最佳方式,甚至无意识地支持“强权就是真理”的谬论。

  基于以上分析,本框题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了解解决“南北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了解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让学生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理解霸权主义的表现和存在的原因。

  2.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如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初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列举霸权主义者干涉别国内政的事例,说明霸权主义是当代世界和平面临的主要威胁。进一步培养表达能力,如对国家的稳定、发展是要依靠和平还是霸权发表自己的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自觉反对霸权主义,体会到“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论断,自觉支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投身于保和平、求稳定、促发展的行列中。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尊重规则,培养一定的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为达到以上的教育教学目标,我将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年龄特点,适当设计研制教学所必需的图表,搜集教学图片及适量运用电化教学片等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我还将采用集体讨论法中的小组辩论与集体讨论结合。小组辩论中,学生就争论性的问题进行分组辩沦,提出正反两方面的不问意见、根据和理由,然后提出来集体讨论。集体讨沦可以集思广益,沟通思想和感情,促使问题解决。

  “教是为了不教”。在“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集体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这一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为每组4—6人的十个小组,每组设立一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并组织进行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评价,设立一记录员,整理小组成员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集体讨论,老师负责整理、分析、评价。最后老师把小组讨论记录本收上来,进一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社会心理学家多依奇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三种目标结构:合作、竞争、个性化目标结构,在教学中分层教学。因此在小组成员组成上,老师坚持“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学习困难的学生、外向型带内向型”的原则,保证了小组讨论的有序、深入,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所收获。

  最后说明这一框题的教学设想,本节课我将分为四个环节:

  首先是导入新课。新课的导入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上课前,我准备播放视频“厦门经济特区二十周年”回顾。并提问学生:厦门从国防前线成为经济特区,并发展到今天的成就,依靠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平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等。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厦门由国防前线成为经济特区,最主要的是两岸敌对关系的缓和、社会的稳定,从而使厦门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第二个环节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重点的突破。课前让学生查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损失以及美军对伊拉克发动战争造成的损失、战后重建的费用,并在课内展示。然后播放视频“美国民众反战游行示威活动”“伊拉克民众反美示威活动”。最后得出结论:和平是人类世世代代的追求,全世界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通过以上的一系列活动,学生的心灵受到一定的震撼,情感得到升华。对于“发展”问题的突破,首先让学生展示课前查找的数据“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差距”。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可能会谈到:经济落后国内动荡不安、国际势力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霸权主义的影响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当前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的原因是没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和平与发展关系密切。在这一环节,应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查找资料、组内讨论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辩证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为突破本课的难点打好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这一难点的突破。在本环节中,设计了一个课堂辩论。首先播放视频“美国911事件”,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正方的观点是要维护和平、打击恐怖主义需要强硬的手段,反方的观点是要维护和平、打击恐怖主义需要和平的手段。在辩论中采用组内讨论与组外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辩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形成一定的交际能力。最后播放视频“是谁制造了恶梦”,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美国一直推行霸权主义,使其成为恐怖活动的温床;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打击恐怖主义不能采用单边行动,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合作。

  最后一个环节是作业的布置。例举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实例,指出霸权主义的形式,并说明霸权主义的本质。

  总之,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合作为导向,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形成初步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20956114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