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

安乐窝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信息技术基础

微信扫码分享

信息技术基础(精选6篇)

信息技术基础 篇1

  1.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information)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人类历史上的六次信息革命:①语言②文字③造纸术和印刷术④电传播⑤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⑥多媒体信息和网络化信息。

  在当今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成了比物质材料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

  2.现代信息技术

  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计算机界的摩尔定律:随着微电子工业水平的不断增加,单位面积集成电路板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这种势头。

  internet 是无国界的,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机构,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通信和信息的自由王国。

  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向着智能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方向继续发展。

  3.计算机基本结构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依曼结构。冯·诺依曼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即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4.中央处理器(cpu)的组成、功能及发展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之为中央处理器(cpu)。

  5.存储器

  存储器中所包含的存储单元的数量称为存储容量,其计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b),8个二时制位称为一个字节。

  单位换算关系是: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断电后,ram中数据全部丢失,可读可写。

  内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rom):断电后不会丢失数据,但只能进行读操作。

  [1] [2]  下一页

  <

信息技术基础 篇2

  一、教学引入:

  电脑之所以能够正常工作,除了必须有硬件之外,还必须有一个软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就象一个能干的“大管家”,管理着电脑中所有的资源,我们在操作电脑的时,实际就是给操作系统这个“小管家”下达命令,然后由它来协调电脑工作。所以,一旦离开了操作系统,我们就不能控制电脑了。

  常用的操作系统软件 WINDOWS 的功能非常强大,通过它我们可以用电脑干很多事情,有了 WINDOWS ,我们使用电脑就变得简单、有趣了。

  下面,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电脑“管家”—— WINDOWS 98 。

  二、教学新内容:

  (一)教师讲解演示

  1、启动电脑后,我们就进入了 WINDOWS 98 的桌面(图15.1)

  2、介绍桌面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1)、桌面:屏幕的空白部分

  (2)、图标:快捷方式

  (3)、“开始”按钮:一切的开始

  (4)、任务栏:显示电脑正在进行的任务

  (二)学生认识:

  1、看书 P120-121 “小知识” 1-4

  2、对照书中所说,在电脑屏幕上对照学习。

  (三)学生操作练习:

  1、打开“记事本”的过程从哪里开始?

  2、打开以后观察任务栏上有什么变化

  三、课后作业 :

  请你在图25.2上,为 WINDOWS 98 桌面各部分标注名称。

信息技术基础 篇3

  一、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新生小明接到学校的报名通知,就马上到新学校报名,但是学校的值班领导说,报名时间还没到。从信息的角度来说,以上消息最能体现出信息的(    )。

  a、时效性        b、可存储性  c、价值性       d、共享性

  2、在写电子邮件时,我们应该在“收件人”处给出收件人的( )。

  a、住址    b、电话     c、电子邮箱     d、bbs

  3、在期末考试结束后,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进行排名,应该选用(      )软件。

  a、选用microsoft word设计表格统计成绩

  b、选用microsoft excel设计表格统计成绩

  c、选用microsoft powerpoint设计表格统计成绩

  d、选用金山公司的金山文字设计表格统计成绩

  4、有个u盘携带有计算机病毒,那么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不能把其他磁盘和该u盘存放在一起       b、计算机病毒能自我复制

  c、计算机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     d、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

  5、下列可以进行文件交换和网上聊天的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电子邮件   b、qq    c、bbs    d、在线聊天室

  6、陈明要将要将5个软件文件通过qq发给一位在线好友,下面(   )方法最简便。

  a、将5个文件分别用qq的“文件传输”一个个发送出去

  b、将5个文件放入“软件”文件夹,再在qq上用“文件传输”将“软件”文件夹传输。

  c、将5文件压缩打包为一个文件,再用qq的“文件传输”发送出去  

  d、将5个文件的内容复制到qq的聊天窗口中,然后发送出去。

  7、某同学需要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一张自己的照片给远方的朋友,但他发现照片的大小超过了附件的限制,为了能够快捷顺利的发送此照片,比较好的方法是(       )。

  a、用图片编辑软件将图片缩小

  b、重新申请一个能够发送大附件的邮件地址

  c、用压缩软件对图片进行压缩

  d、重新用数码相机照一张比较小的相片

  8、mp3、cd、mtv、vcd是(    )产品。

  a、图象化   b、形式化   c、数字化   d、音频化

  9、在windows中,使用删除命令删除硬盘中的文件后(  )

  a. 文件确实被删除,无法恢复

  b. 在没有存盘操作的情况下,还可以恢复,否则不可以恢复

  c. 文件被放入回收站,但无法恢复

  d. 文件被放入回收站,可以通过回收站操作恢复

  10、计算机中的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大多是以(     )为单位进行管理的。

  a、图形     b、声音   c、文件    d、文字

  11、演示文稿文件的扩展名是(  )

  a.txt    b. doc    c. ppt    d. blp

  12、下列可以清楚地表示出个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达的是(   )。

  a、柱形图    b、饼图     c、折线图    d条形图

  13、下列不属于可执行文件的是( )。

  a、   b、wt.exe   c、autoexec.txt  d、auto.bat

  14、 下列是各选项中,属于电子邮箱的是(     )。

  a、liming163@.com        b、 

  c、@cn   d、limingyahoo@.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5、交通信息不能独立存在,而是通过信号灯来显示出来,这说明了信息具有(   )特性;互联网上的信息可以供给不同用户访问,这说明了信息具有(   )特性。

  16、给以下文件进行类型匹配:

  七里香.mp3、      神州六号.jpg、   index.html

  声音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形、图像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网页)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人工智能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         、         、          等。

  18、某一同学想制作网页,应选择                     软件为最佳 。

  19、文件名一般包含主名和                     。  

  20、在excel的单元格表示中,列用          表示,行用     标识。

  三、问答题:(2题,共10分)

  21、网络是病毒传播的最快方式,我们为什么还要上网?

  22、平时你是怎样和你的亲朋好友联系的,说说你的联系方法。

  多媒体技术应用

  一、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性是(   )。

  a、多样性  b、集成性  c、交互性   d、可传播性

  2、小明用电脑录制了自己演唱的一首歌,这首歌播放时间5分钟,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16位,那么小明演唱的这首歌的数据量大约为(    )。

  a、 10m  b、 20m  c、 30m  d、 27m

  3、下列软件工具中,(    )不是图像软件工具?

  a、画图  b、 photoshop  c、acdsee  d、 dreamweaver

  4、以下不属于多媒体动态图像(视频)文件格式的是(     )。

  (a)avi    (b)mpg    (c)dat    (d)bmp

  5、多媒体技术是(           )。

  a、一种图像和图形处理技术;        b、文本和图形处理技术

  c、超文本处理技术;   d、计算机技术、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技术

  6、mp3是(  )。

  a、声音数字化格式 b、图形数字化格式 c、字符数字化格式 d、动画数字化格式

  7、利用photoshop可以对(  )格式的的文件进行加工?

  a、jpeg    b、swf      c、doc      d、mp3

  8、premiere软件是(     )公司的产品。

  a.microsoft    b. adobe    c.金山     d. macromedia

  9、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属于多媒体范畴的是(   )

  a、彩色电视    b、交互式视频游戏      c、彩色画报     d、黑白电视

  10、数字音频采样和量化过程所用的主要硬件是(   )。

  a. 数字编码器            b. 数字解码器

  c. 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器(a/d转换器)

  d. 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器(d/a转换器)

  11、以对象为中心的视觉效果的全景图是(     )。

  a、柱形全景图       b、球形全景图   c、对象全景图       d、全部

  12、一幅彩色静态图像(rgb),设分辨率为256×512,每一种颜色用8bit表示,则该彩色静态图像的数据量为(  )。

  a、512×512×3×8bit        b、256×512×3×8bit

  c、256×256×3×8bit        d、512×512×3×8×25bit

  13、超文本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对多媒体对象的管理形式,即(   )的信息组织形式。

  a.非线性      b.抽象性    c.线性     d.曲线性

  14、下列属于矢量图形的特点的是(    )。

  a、放大后会失真                  b、由点阵组成 

  c、无限放大都不会失真            d、缩小后会更清晰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5、这是动画开发工具flash的一个截图。

  (1)、请在下图中标出工作区,工具箱;

  (2)、该软件的版本是               ,(flash 5.0或flash mx );现在有        个关键帧。

  (3)、利用flash所制作的动画类型有             和             两种。

  16、制作全景图相邻两张照片至少要有              以上的重叠部分。  

  17、使用计算机对从数码相机中拷贝过来的相片进行加工时,我们可以使用

  软件工具。

  18、我们使用flash软件进行动画设计后,保存文件的默认格式是            。

  三、简述题:(共10分)

  19、我们怎样把模拟信号的图像存储到电脑上?

  20、录制一段音乐后,我们为什么要对它进行压缩?

信息技术基础 篇4

  第一章  信息技术基础

  教学内容  §4 计算机系统

  教学目的  1,知道计算机系统构成,建立软件、硬件的概念

  2,掌握计算机硬件构成,了解计算机基本配置

  3,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计算机硬件构成及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   存储器的相关概念

  教学方法  注意根据高中学生自身特点,倡导探究自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  电子板书、多媒体网络

  教学过程 

  [板书] §1.4 计算机系统

  1.4.1,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配置

  1.4.2,计算机软件系统

  1.4.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板书]1.4.1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配置

  计算机系统 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硬件 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其中:

  中央处理器(CPU)  由控制器、运算器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存储器  存放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计算机性能与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有关

  存储容量用存储器包含的字节(byte)数表示,单位为B

  1B =8位(bit) 1KB =1024B  1MB =1024 KB  1GB =1024MB

  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

  一是随机存储器(RAM),可读可写,断电后信息丢失

  一是只读存储器(ROM),只读不写,断电后信息不丢失

  外存储器

  主要包含磁盘和光盘,其中磁盘分为  软盘、硬盘和U盘,相对内存的存储容量要大得多,价格低,速度慢,断电后信息不丢失

  常用软盘规格为 3.5 英寸,容量为 1.44 MB

  常用硬盘一般容量为几十GB

  常用光盘分为只读光盘CD-ROM和可改写光盘,容量640MB

  输入和输出设备

  将人们使用的各种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存入内存

  (一般介绍计算机基本配置,要求学生写出自己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1.4.2,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户能够使用计算机所必须的基本软件,用于计算机的管理,维护,控制,运行及语言翻译处理,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操作系统(如Win98),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软件——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设计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软件,直接面向使用者(如Microsoft office,kv300)的软件。

  小结:计算机系统组成图(略)

  1.4.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总线(BUS) 

  提供CPU和其它部件之间的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传输通道包含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内存的寻址范围。

  2,数据的存储

  美籍科学家冯.诺依曼最早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提出“存储程序”并使程序能连续自动执行的设计思想。目前使用的计算机仍采用这一原理。

  3,指令及其执行

  阅读理解p16-17

  [完成补充习题] (第二部分)

  [重点小结]

  [课后复习和预习] 复习 §1.4  计算机系统     

  P28  思考题  5—7

  预习 §1.5 

  [作业 ] 继续完成补充习题

  [教后记录]

信息技术基础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电子表格加工是广东版《信息技术基础》中的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而图表是本节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与表格信息加工的过程相结合,实现从操作到实际应用的提升,以图表为手段来分析数据,表达结果,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其加工和表达的一般过程。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Excel图表的相关操作;学会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比较分析各类图表的适用范围;经历表格数据加工与表达的过程,形成分析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图表在呈现数据方面的优越性,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别能力。

  3、教学重点:使用合适的图表类型呈现数据;总结各类图表的适用范围。

  4、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提高对制作报告的认识和审美能力。

  二、说教学策略:

  1、学习环境分析:学校硬件设施比较好,而本课内容重在实践,所以我选择网络教室,便于学生进行练习。

  2、学习者分析:本课的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已学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但在应用方面的认识比较肤浅。因此,我在教学上要注重让学生体验及掌握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法:(1)对照导入法:创设文明班评比的情境,对照不同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突出图表这种呈现方式的直观性。

  (2)任务驱动法:设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自主探究,鼓励发挥组内各成员的所长,合作交流完成任务。

  4、学法:(1)小组讨论法: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通过讨论共同提高对图表的应用认识。(2)互评学习法:通过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促进知识的建构。

  三、说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以“高一年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得分统计表”导入新课,采用对照式导入法,进行两个对比,首先是量的对比。先后给出两个表格,含有3个班和含有10个班的统计表,同样提问三个问题:哪一个班的总成绩最好?从表中的数据来看,哪一个班的表现最平稳?哪一个班的进步很大,保持上升的势头?很明显,在数据量剧增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分析有相当的困难。

  设计意图:揭示表格呈现方式的局限性,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为下一环节用柱形图、折线图分析数据作铺垫。

  第二是呈现方式的对照,以10个班作例子,生成两个图表,同样问刚才的三个问题,对比刚才的纯表格呈现方式,学生更快更直观地从图表中得到答案。设计意图:突出图表呈现方式的直观性,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读柱形图回答问题1,让学生感受柱形图更便于比较分数的高低;读折线图回答问题2、3,让学生感受折线图更便于观察起伏变化的情况,预测趋势。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形成图表应用的初步建构。

  2、任务驱动:思考柱形图、折线图分别适应于呈现什么类型的数据?、思考在Excel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时,与其对应的图表有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1)任务的安排已把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这一流程渗透其中,让学生经历表格数据加工与表达的过程,突破教学难点。(2)分组分别练习不同的内容,有利于小组协作交流。(3)任务中包括思考题,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图表类型的应用上。

  3、学生课堂活动: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操作,我深入各小组关注学生的协作情况,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在协作过程中充分自主学习,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

  4、教师点评:对刚才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提出以后改正的方向。

  四、说小结与反思:

  1、小结:在教学上我重视对学生活动的指引,通过“活动目的”、“活动任务”、“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活动评价”引导活动的流程,提高活动效率与效果。

  完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后,我将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再一次回忆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加深记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善于动脑等行为给予肯定,最后布置作业。

  2、反思:完成所有教学任务之后,我将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情况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教学设计上的不足,并积极改进,以期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改进和提高。

信息技术基础 篇6

  1.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Information)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人类历史上的六次信息革命:①语言②文字③造纸术和印刷术④电传播⑤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⑥多媒体信息和网络化信息。

  在当今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成了比物质材料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

  2.现代信息技术

  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计算机界的摩尔定律:随着微电子工业水平的不断增加,单位面积集成电路板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这种势头。

  Internet 是无国界的,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机构,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通信和信息的自由王国。

  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向着智能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方向继续发展。

  3.计算机基本结构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依曼结构。冯·诺依曼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即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4.中央处理器(CPU)的组成、功能及发展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之为中央处理器(CPU)。

  5.存储器

  存储器中所包含的存储单元的数量称为存储容量,其计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B),8个二时制位称为一个字节。

  单位换算关系是: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断电后,RAM中数据全部丢失,可读可写。

  内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ROM):断电后不会丢失数据,但只能进行读操作。

  存储器            硬盘:可读可写  几十个GB

  外存储器  软盘:可读可写  1.44MB

  光盘:只读不写  650MB

  6.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及作用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除此之外,还有光笔、扫描仪、话筒,数码相机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扫印机、音箱、绘图仪。

  7.软件的概念及分类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8.系统软件的功能

  主要用于计算机内部的管理、维护、控制、运行以及计算机程序的翻译、编辑、控制和运行等,它能使用户方便地操作计算机,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监控管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语言编译系统等,其中常用的操作系统有DOS 、UNIX 、Windows 、Netware 、Windows NT、Windows2000、Linux。常用的高级语言有:FORTRAN 、BASIC 、COBOL 、PASCAL 等。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Dbase、FoxBase、Foxpro 、Oracle 、Sybase等。

  9.应用软件的功能:

  应用软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编写的计算机程序。常见的有word、Excel、商品流通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等。

  10.知识产权。

  11.信息安全。

  12.信息的使用规范。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信息技术基础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21459114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