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2.3化学反应和质量守衡

2.3化学反应和质量守衡

挑衅炫耀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3化学反应和质量守衡

微信扫码分享

2.3化学反应和质量守衡(精选4篇)

2.3化学反应和质量守衡 篇1

  §2.3

  第二课时

  课前检查:

  1、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              。

  化合反应                                      。

  分解反应                                      。

  2、请分别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和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3、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了解质量守恒定律,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了解质量守恒定律。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教学过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

  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

  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称量记录:反应前的总质量(锥形瓶+空气+白磷)是   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克。

  实验小结: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          。

  演示实验: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称量记录:反应前的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是   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克。

  实验小结: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           

  从这两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律内容:在化学反应中,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既                                相等。

  问题讨论:

  (1)铁生锈后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蜡烛燃烧后总质量是否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

  两点注意:

  (1)是指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生成物的总质量应包括全部生成物(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问题: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从微观角度看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

  演示:水电解和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示意图,观察反应物的原子种类和总数与生成物的原子种类和总数是否相同?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                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              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              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质量守恒定律在宏观上表现为:化学反应前后             保持不变。

  当堂评价: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为什么?

  2、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为什么

  3、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用a+b=c表示)。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      )

  a、44克          b、32克         c、22克         d、12克能力:

  4、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用a=b+c表示),当一定量a加热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是(      )

  a、12克          b、44克          c、56克         d、100克

  5、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克镁关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6、根据化学方程式:3ab+c¬2b3=2c+3x确定x的化学式(      )

  a、ba2          b、a2b        c、ab2         d、a3b6

  拓展延伸:

  1、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

  2、24.5克高锰酸钾和5.5克氯酸钾混合加热一段时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2.5克,则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

  a、7.5克    b、2.0克      c、14.1克       d、9.6克

  3、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25克a与1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克c,当反应有6克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是(     )

  a、10g     b、5g    c、25g    d、20g

  巩固练习:

  1、在         中,                    等于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里的         重新         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           和            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必然相等。

  2、在化学反应中 ① 原子的种类 ②  原子的数目 ③  分子的数目 ④   元素的种类 ⑤ 物质的种类    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红磷质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质量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c、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煤饼在空气中燃烧,煤灰质量小于煤饼质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大的原因是  (     )

  a、镁原子的质量增加了  b、氧化镁的密度比镁大 

  c、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  d、氧化镁的质量是燃烧的镁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总和

  5、物质a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了二氧化硫和水,则物质a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6、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原子核

  7、在反应a+b→c+d中,若15ga与10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c和d的质量总和为(    )

  a、15g     b、10g      c、25 g     d、5g

  8、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它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向上排气法       b.排水法    c.向下排气法      d. 向上排气法和排水法

  7、根据已配平的化学方程式a+5o2点 燃3co2+4h2o可推测a的分子式是(     )

  a.ch4   b.c2h4   c.c3h6  d.c3h8

2.3化学反应和质量守衡 篇2

  第四课时

  课前检查: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fe2o3     +   co       fe        +    co2

  nh3        +    o2        no      +    h2o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水的电解

  3、写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试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每     份质量的碳与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     份二氧化碳。

  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     克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规范解题格式。

  3、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化学反应中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那么,在工、农业生产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本节课要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我们以前面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说明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原理。

  (1)、写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c  +  o2            co2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即每     份质量的碳与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     份二氧化碳。

  (2)、根据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进行推算

  要生成22份二氧化碳需要    份质量的碳与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因此,根据物质的质量比,只要知道其中一个物质的质量就可以把另一个量计算出来。

  例:4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c  +  o2            co2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答:生成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一般步骤

  1、

  2、

  3、

  4、

  5、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注意的问题

  1、正确书写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计算时要单位统一,要将纯净物的质量代入计算。

  4、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解题思路和步骤。书写格式要规范,计算数据要准确。

  例1:实验室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氧气,现在要制得4克氧气,至少需要多少克水?

  设需要水的质量是x

  例2:62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

  设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是x

  当堂评价:

  1、 写出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

  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

  每    份质量的氢气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    份质量的水。

  现有0.4克氢气在氧气燃烧可生成多少克水?

  2、 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

  计算各物之间的质量比为 :

  那么,3.2克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硫?

  3、实验室加热分解4.9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拓展延伸:

  1、实验室需要用规格为125毫升集气瓶盛的氧气8瓶,则至少需分解多少克高锰酸钾?(氧气的密度为1.43克/升)

  2、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5克,加热使它完全反应,结果发现试管内固体物质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克,试回答:⑴生成多少克氧气? ⑵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含有哪些固体物质?质量各是多少?

  巩固练习: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为:

  (1)、                           。(2)、                           。

  (3)、                           。(4)、                           。

  (5)、                           。

  2、写出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

  计算各物之间的质量比为 :

  那么,3.2克氧气与铁完全完全反应,可生成多少克四氧化三铁?

  3、化学方程式c + o2      co2中,c和o2 的质量比是    (      )

  a、1:1       b、12:16         c、3:8          d、1:2

  4、蛋腐败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h2s)气体,它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so2和水,把h2s通入浓硫酸中,发生的反应为:

  h2s+h2so4(浓)==so2+x +2h2o

  (1)、上述内容中,属于h2s物理性质的是         

  (2)、写出h2s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h2s与h2so4(浓)反应时,生成物中x的化学式是      

  5、利用电解水反应,在得到2.24升(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0.09克/升)的同时,可制得氧气多少克                                     (      )

  a、0.8克        b、1.6克        c、2.4克        d、3.2克

  6、实验室加热分解7.9克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7、电解1.8克水,可以得到多少克氢气?

  8、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对环境不利,某袜子定型厂一年燃烧含碳240吨的无烟煤,则可产生多少质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

2.3化学反应和质量守衡 篇3

  第一课时

  课前检查:

  1、燃烧的条件是必须同时满足

  (1)                      (2)                         ,

  2、有四只集气瓶,分别充满空气、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试用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

  3、请分别写出红磷、碳、硫在氧气中燃烧和水在通电情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分解和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加热分解),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名称、装置的连接、检验气密性的方法、

  收集方法和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

  3、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知道催化剂的概念。

  教学重点: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步骤。

  教学难点: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步骤。知道催化剂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1、实验室可用分解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1)、原理: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    水  +  氧气

  h2o2           h2o      o2

  a、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能与水以任意比混合。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一般以10%-15%为宜,以免反应剧烈而引起事故。

  b、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有无变化?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             ,本身的         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催化剂。工业上叫         。

  催化剂特点:一变二不变,即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

  (2)、实验装置和操作原理: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烧瓶、双孔塞、导管、水槽、集气瓶、玻璃片、分液漏斗

  (提示:分液漏斗的作用是装配于气体发生装置,用活塞控制添加试剂,加液后关闭活塞,防止气体冲出漏斗。)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把导管口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捂住烧瓶外壁,如果导管口出现          ,将手放开,过后可看到导管口形成             ,就表示装置是不漏气的。

  收集方法:

  (1)排水法      (                  )

  (2)向上排空气法(                                )

  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

  2、实验室也可用分解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在加热分解氯酸钾来获得氧气的实验时需要加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二氧化锰

  氯酸钾     →    氯化钾  +  氧气

  高锰酸钾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氧气

  二、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比较下列化学反应,他们有时们不同?

  点燃

  碳  +  氧气  →  二氧化碳

  点燃

  硫  +  氧气  →   二氧化硫

  二氧化锰

  氯酸钾     →    氯化钾+氧气

  高锰酸钾   →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1、化合反应:

  举例:                   点燃

  碳  +  氧气  →  二氧化碳

  点燃

  硫  +  氧气  →   二氧化硫

  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2、分解反应:

  举例:

  二氧化锰

  氯酸钾     →    氯化钾+氧气

  高锰酸钾   →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    水  +  氧气

  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学生实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

  实验知识准备:1、装置的装配、连接及气密性的检查

  2、固体试剂的取用

  3、酒精灯的使用、加热方法

  4、排水集气法的操作

  当堂评价: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2、用过氧化氢分解解氧气时,若不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产生氧气                  b、产生氧气的速度很慢

  c、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减少      d、产生氧气的速度加快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

  a、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b、只能用排水法

  c、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4、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稀有气体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5、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无须用到的仪器是(    )

  a、橡皮塞        b、滴管       c、烧瓶         d、导管

  6、下列有关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过氧化氢受热后,也不放出氧气

  b、要使过氧化氢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

  c、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

  d、二氧化锰是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拓展延伸:

  10、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 )

  a、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b、碳酸钠+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钠

  c、乙块+氧气→ 水+二氧化碳

  d、氨气+水+氯化氢→氯化铵

  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常作氧化剂、消毒杀菌剂和漂白粉等。在较低温度和少量催化剂(如mno2)

  条件下,它能迅速分解,产生氧气和水。试回答:

  (1)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支试管,1支试管放入少量切成细条的新鲜土豆丝,分别向2支试管注入30%的双氧水,发现放入新鲜土豆丝的试管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插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这种气体是            。而另一试管无明显现象。取出土豆丝,发现土豆丝的质量和性质都没变,这证明了土豆里有一种生物酶能起_______(填“氧化”“还原”“催化”或“吸附”)作用。

  巩固练习:

  1、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写出文字表达式)

  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

  ②常温下分解过氧化氢:                                   ;

  在②中mno2只起改变反应速度的作用,而本身的       和          在反应前后都         ,这种物质叫做催化剂。

  收集方法有            法(根据氧气            的性质)、            法(根据氧气_____的性质)。工业上制取氧气常用______方法,

  化合反应                                                      ;

  分解反应                                                         ;

  2、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条件是(    )

  a、比空气重,易溶于水                 b、比空气重,不易溶于水

  c、比空气轻,不易溶于水               d、比空气轻,易溶于水

  3、以下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描述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                                        。

  (2)、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正确排序:

  a、通过分流漏斗向烧瓶中加过氧化氢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住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e、把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且集气瓶注满水倒置   

  在水槽中。

  f、从右向左,从上至下拆除装置

  正确的实验顺序是(填序号)                                         

  (3)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请描述燃烧现象                                                          

  (4)、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         b          d        e         f        

  4、实验室用双氧水(h2o2)制取氧气时,常加入少量的mno2,mno2在反应中起(    )

  a、催化作用    b、吸附作用    c、干燥作用    d、还原作用

  5、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指出哪些是化合反应?哪些是分解反应?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

  (2)、点燃蜡烛(主要成分是碳)照明                                      。

  (3)、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

  6、某气体的密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难溶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1)、向上排空气法(2)、向下排空气法(3)、排水法

  a、(1)和(2)  b、(1)和(3)    c、(2)和(3)    d、(1)(2)和(3)

  7、同时加热下列物质,最易放出氧气的是 ( )

  a、纯净的过氧化氢           b、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纯净的二氧化锰           d、水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8、将食盐水蒸发可得到食盐和水,这是不是分解反应?为什么?

  9、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共同点是                      ;不同点有                        。

2.3化学反应和质量守衡 篇4

  第三课时

  课前检查:

  1、化学式是用            来表示物质           的式子。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           ,它表示的意义是:(1)                           。

  (2)                                  。

  (3)                                  。

  2、请分别写出碳在氧气中燃烧和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3、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里的         重新         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               和             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

  的         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必然相等。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则。

  3、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最小公倍数法)。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该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

  本节课要学习的一种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

  点燃

  1、将碳 + 氧气 →  二氧化碳 的文字表达式改写成用化学式来表示的化学方程式。

  c  +  o2     co2

  2、定义: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必须以          为依据,即化学反应必须是          ,不能凭空设想臆造。

  (2)、要遵守            ,即在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            必须相等,这就是说化学方程式应         。

  4、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我们以水的电解为例进行说明。

  电解

  水  →  氢气  +  氧气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连一条短线。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用“+”连接。

  h2o  —  h2  +  o2

  (2)、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同。

  用观察法或用最小公倍数法来确定化学计量数。

  2h2o ==2h2  +  o2

  注意: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表示原子个数的数字。

  (3)、说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a、如果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就必须把反应条件写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反应条件常见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b、“↑”“↓”号的使用范围:

  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防止随意乱标)

  电解

  2h2o 〓 2h2 ↑ +  o2↑

  练习: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为什么?如果不对请修改

  (1)        c2h2  +  o2  co2    +  h2o

  (2)        2hgo       2hg  +  o2

  问题讨论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什么意义?它与文字表达式有什么不同?

  5、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现在以c  +  o2    co2为例,具体说明

  (1)、宏观意义: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反应物:          生成物:  

  (2)、微观意义: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的关系:

  碳原子与     氧分子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分子。

  即c:o2:co2  个数比 ==

  (3)、条件意义: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4)、质量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间的质量比

  表示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质量比:

  c:o2:co2  质量比 == 

  练习:      电解 

  2h2o 〓 2h2 ↑ +  o2↑表示的意义?

  小结: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

  写好化学式,  系数来配平;

  短线改等号,  条件要注明;

  生成沉淀气, “↑↓”箭头来分明

  当堂评价:

  1、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4)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氧气

  以上反应属于分解反就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ch4     +   o2        co2     +    h2o

  fes2   +   o2      fe2o3    +    so2

  拓展延伸:

  1、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稀盐酸跟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使用的锂电池具有体积小、放电时间长等优点。其放电的工作原理是金属锂(li)与二氧化锰作用生成limn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

  4、在x+2o2 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

  a、ch4        b、c2h5oh        c、ch3oh         d、ch3cooh

  5、蛋腐败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h2s)气体,它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so2和水,把h2s通入浓硫酸中,发生的反应为:

  h2s+h2so4(浓)=so2+x +2h2o

  (1)上述内容中,属于h2s物理性质的是         

  (3)h2s与h2so4(浓)反应时,生成物中x的化学式是     

  巩固练习:

  1、                                    叫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包含四种意义:

  (1)表示                                                       ;

  (2)表示                                                       ;

  (3)表示                                                       ;

  (4)表示                                                       。

  2、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                                  ;

  二是                                  。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是:(1)                                 

  (2)                               (3)                               。

  4、在反应2 mg  +  o2加 热 2 mg o 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为(  )

  a、48:32:80    b、24:32:40    c、  24:32:64    d、  24:32:80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

  (2)、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氧气

  7、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以2cu+o2加 热2 cu o来说明)

  (1)、表明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 

  (2)、表明反应的条件是                ;

  (3)、表明各物质间的原子和分子个数比为                              ;

  (4)、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8、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常发生以下错误:a、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b、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c、漏写或错写反应条件;d、“↑”或 “↓”使用不当或漏写;请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错误类型:

  (1)、  s  +  o2 =  so2                                                       (     )

  (2)、  f e + 2 o2   加 热   fe3o4                       (     )

  (3)、  h2o2   加 热h2o  +  o2 ↑                        (     )

  (4)、  2kmno4 加 热k2mno4  +  mno2  +  o2                                (     )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fe+o2  fe3o4       b、c+o2  co2  

  c、2hgo加 热 2hg+o2       d、2s+3o 2so3

  10、化学方程式2kclo3加 热2kcl+3o2↑表示的—种意义是         (      )

  a、氯酸钾是由氯化钾和氧气混合而成  b、氯酸钾是由氯化钾和氧气化合而成

  c、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d、氯酸钾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3

  11、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x)和双氧水(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x+2h2o2=n2↑+4h2o,据此判断肼的化学式是   (      )

  a、n2       b、n2h4        c、nh2         d、nh3

  12、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气和氧气生成水               b、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c、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13、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4p+5o2  2p2o5           b、3fe+2o2   fe3o4   

  c、h2co3加 热h2o+co2 ↑          d、ch4+o2  h2o+co2  ↑

精选图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3化学反应和质量守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252261143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