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兔安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兔安家》教学设计

契合伴侣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兔安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兔安家》教学设计(精选9篇)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兔安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材P84—84,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掌握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3、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培养数感和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

  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准备:

  PPT、投影、题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T: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小兔安家的情境中进一步学习有关除法的知识。(出示主题图)

  二、新课探讨

  1、观察图,发现并利用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T:首先,观察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预设:图中左边有6只小兔,右边也有6只小兔(一共有12只小兔),还有4间房子。

  T: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完整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有12只小兔,4间房子,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PPT)

  (板书: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学生齐读一遍完整的题目)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一

  T:要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实际上也就是要?

  预设: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T:应该用什么方法算呢?(除法)怎样列式?

  预设:12÷4=3(只) (板书)

  T:想哪一句口诀?(三四十二)

  T:这个算式在情境中表示什么意思呢?

  预设:把12只兔子平均分到4间房子,每间房子分到3只。

  T:刚才我们是自己观察图发现信息并提问解答,现在毕老师还有个问题,敢挑战吗?敢挑战的同学请坐直。

  问题二

  PPT:12只小兔,每间房子住6只,需要几间呢?

  T:读一读题目,想一想,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求什么?

  预设:求12里面有几个6.

  T:用什么方法来算?怎样列式呢?

  预设:12÷6=2(间)

  T:想哪一句口诀?

  T: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预设:把12只小兔按每间房子6只来分,需要2间房子。

  (口答:需要2间房子)

  T小结:这两个问题都是在把12只小兔平均分,所以我们都用除法来算,这里用到的口诀是(三四十二),这里用到的口诀是(二六十二),它们的得数都是12,以后凡是算12除以几,我们都用得数是十二的乘法口诀来帮助我们。

  3、填一填

  T:根据刚才我们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经验,看看能不能完成这个表格。能看懂吗?谁来解释一下?

  预设:第一行表示的是有几间房子,第二行表示的是每间住几只小兔。

  (1)类型一

  T:刚才我们是横向观察,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一列,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要求什么?

  预设:每间住几只小兔?

  T:一个信息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还能找到什么相关信息?

  预设:有12只小兔(PPT)

  T:谁能能将这个问题完整地说一说?会说的请起立。

  预设:有12只小兔,2间房子,平均每间住几只?

  T:也就是要把12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来算?(除法)怎样列式?

  预设:12÷2=6(只)(PPT)

  T:和我们刚才解决的哪个问题类似呀?

  板书:12÷2=6(只)

  T:这个算式表示的是?

  预设:把12只小兔平均分到2间房子,每间住6只。

  T:再观察第二列,你知道是解决什么问题吗?谁能说一说?

  预设:有12只小兔,3间房子,平均每间住几只?

  T:怎样列算式?我应该写在哪儿?

  板书:12÷3=4(只)

  T:这个算式表示的是把12只小兔平均分到3间房子,每间住4只

  T小结:这三个问题都是在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所以我们都用除法来算。并且都是用小兔的总数除以房子的间数。

  (2)类型二

  T:再观察第三列的数据,你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吗?

  预设:有12只小兔,平均每间住3只,需要几间房子?

  T:实际上是在求什么?(12里面有几个3)和哪边的问题类似?都是在把12只小兔按每间几只来分,求需要几间房子。怎样列式?

  板书:12÷3=4(间)

  T:观察最后一列,想一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有12只小兔,平均每间住2只,需要几间房子?

  T:也是在求12里面有几个2?怎样列式?写在哪儿?

  板书:12÷2=6(间)

  T:12÷2=6(只)和12÷2=6(间)这两个算式一样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预设:单位不一样

  T小结:单位不一样,说明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一个是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一个是求需要几间房子。虽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平均分,但我们都是用除法来算,并且都用到了得数是12的乘法口诀来求商。

  (3)观察表格,找规律

  T:接下来,请同学们整体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a、竖着看,把这一列的两个数2和6相乘,就是把每间房子住的小兔只数和房子的间数相乘,得到的都是小兔的总数12,说明我们计算的结果都是正确的。

  b、横着看,小兔总数都是12,房子间数越多,每间住的小兔的只数就越少,房子间数越少,每间住的小兔的只数就越多。(老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观察)

  T:看似简单的表格里却藏了很多的小秘密,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带着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4、解决问题

  T:12只小兔,每间房子住5只,3间能住下吗?

  (1)学生先在题单上算一算、比一比。想好的和同桌讨论,说一说你的想法。

  (2)老师分别找几种不同的方法展示

  预设1:3×5=15(只),12<15,所以3间房子能住下12只小兔。

  预设2:12÷3=4(只),4<5,12只小兔住进3间房子,每间住4只就可以了,每间住5只肯定能住下。

  预设3:12÷5=2(间)…2(只),12里面有几个5就需要几间房子,12里面能找到2个5,所以需要两间房子,还剩2只兔子,需要1间房子,所以3间房子能住下。

  ○○○○○ ○○○○○ ○○

  T:1个小圆圈表示1只小兔,有12只小兔就画12个圆圈,5只小兔住一间房,就5只一圈,一个大圈表示一间房,需要3间房,能住下。

  T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同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有的用乘法来算,

  有的用除法来解决,还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助我们分析。所以,小朋友们要多动脑筋。

  T:接下来,我们就来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教材P85练)

  1、解决问题(教材P85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T:第一个问题是求什么?

  预设:24里面有几个3

  T:怎样列式,想哪一句口诀?

  T:第二个问题是要把24怎么样呢?

  预设: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T:怎样列式,想哪一句口诀?

  T:这里都是把24平均分,所以都用除法,并且都是用得数是24的乘法口诀。

  2、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教材P85第5题)

  (1)你能看懂这个表格吗?说一说。

  (2)知道“每个盘子里放6只杯子,求有几个盘子”,只有一个数据,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预设:杯子总共有18个

  T: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1:从图中数一数,总共有18个。

  预设2:观察表格的第一列,有2个盘子,每个盘子放9个杯子,2×9=18(个)

  T:观察第二列,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用什么方法去算?怎样列式?口诀?

  预设:有18只杯子,每个盘子里放6只杯子,需要几个盘子?

  T:第三列两个数都不知道,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想得数是18的口诀)

  T: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预设1:总数都是18,横着看,盘子越多,每个盘子里放的杯子数越少。

  预设2:竖着看,杯子的总数都是18,盘子数×每个盘子里放的杯子数=杯子的总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小兔安家

  平均分 除法

  (1)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   (2)需要几间房子?

  12÷4=3(只)   12÷6=2(间)

  12÷2=6(只)   12÷2=6(间)

  12÷3=4(只)   12÷3=4(间)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兔安家》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数量关系中蕴涵的数学规律;

  3、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生对口诀,说乘法除法算式

  二、创情境

  1、在森林里有一群小兔子,它们要搬新家,我们一起去看看(观察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请你根据图上信息,编一道应用题

  3、独立做,然后讲题

  4、汇报:学生列式讲题,说明式中各数分别表示什么?

  5、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总数相同都用除法计算;

  不同点:问题不同分的方法不同,算式表示的含义不同。

  6、出示书上表格,你能说出什么?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然后反馈。对数——找规律

  三、仿型练习

  课本第83页第三题

  四、练习

  1、课本第83页第四题

  2、课本第83页第五题,反馈,说出你是怎么填的。

  3、比赛:贴出12朵花,全班分三组,第一组派人分花,第二组列算式,第三组口答算式意义,每做对一次得10分,比一比哪组得分多

  4、检测:内容见检测本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兔安家》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2、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激起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3、使学生能正确地用除法运算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学生体会乘、除法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应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利用除法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只要有小动物搬新家,就会给其他的小动物发请柬,让它们到自己的新家去做客。今天是小兔搬新家。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兔是怎样搬家的呢?

  生:想

  师:好呀,我们就一起走吧。

  二、探究新知

  1、师:我们已经来到了大森林。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在草地上有兔子。(我看到草地上有12只兔子。)

  师:说得不错,小朋友猜一猜,它们在干什么呢?说什么?

  生:小兔们在商量怎样住新房的问题。

  2、 解决小兔安家的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想帮助小兔们解决住新房问题吗?

  生:想

  师:可是,应该怎样解决呢?我们先听听笑笑和淘气的建议吧。

  (① 让学生读出笑笑和淘气的对话。内容:笑笑说:“有4间房子,每间住几只小兔?” 淘气说:“如果每间房子住6只小兔,需要几间?”)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笑笑和淘气的建议,帮助小兔们解决问题吗?

  (② 学生小组组讨论)

  (③ 反馈)

  师:你们想好怎样帮助小兔解决问题吗?(让学生说一说)

  生1:有4间房子,每间住3只小兔。因为12÷4=3(只)

  生2:如果每间房子住6只小兔,需要2间。因为12÷6=2(间)。

  师:你们真了不起,能帮助小兔解决解决了问题。如果老师也来考考你们,你们也能解决吗?

  (让学生说一说每个问题的意思)

  生1:有2间房子,每间有几只小兔?

  生2:有3间房子,每间有几只小兔?

  生3:每间有3只兔子,需要几间房子?

  生4:每间有2只兔子,需要几间房子?

  ④学生小组讨论

  ⑤反馈

  生1:有2间房子,每间有6只兔子,因为12÷2=6(只)

  生2:有3间房子,每间有4只兔子,因为12÷3=4(只)

  生3:每间有3只兔子,需要4间房子,因为12÷3=4(间)

  生4:每间有2只兔子,需要6间房子,因为12÷2=6(间)

  3、解释运用,开拓创新

  师:同学们,小猴也要考考我们。它说:如果每间房子可以住5只小兔,3间够住吗?

  生1:我觉得够住。因为每间房子可以住5只小兔 ,5×3=15(只),3间就可以住15只小兔。小兔一共才12只,所以够住。

  师:你们真棒!我相信,小兔们在大家的好建议下,一定能安排好住房子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小兔开门(练一练第1题)

  2、小兔的礼物(练一练第2题)

  四、小结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很不错,又一次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助小兔安了家,找了钥匙。说说除了这些以外,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兔安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 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乘除法,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通过叙述题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游乐场。

  小组内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你问我答

  同桌合作,一人提出问题,另一人写算式解答,然后交换角色。

  集体交流

  在你问我答的活动中,你提了什么问题,你的同桌是怎么回答的?

  二、快餐店。

  小熊开了一家快餐店,小动物们都来了,瞧,兔小弟、狼大哥、牛伯伯都想了一个问题考大家了,同学们能全部解答吗?

  1. 学生独立解决。

  2. 小组交流:叙述题意,写算式,说说怎么想的。

  三、倒牛奶。

  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独立思考。

  小组内讨论,一壶倒六小杯、三大杯,一杯能倒几小杯?

  用纸条验证:两条一样的纸条当水壶,把其中一条剪成六等份,另一条剪成三等份;然后再把两次剪下的纸条进行对比。

  四、比比谁写得多。

  看练一练的第一题,在三分钟内试试能完成几题,要求又对又快。

  五、作业。

  思考:练一练中的“投镖”,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兔安家》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分析

  《小兔安家》这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除法的第二课,这课是在学习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运用情境图中有关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代表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的数学问题。在提出这两类数学问题是以理解情境中蕴涵的数学关系为前提的。

  根据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3、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小兔安家”的情境,通过观察发现数学信息,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简单记录提出的问题,然后启发学生把所有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成两类,再回到教材中提出的两个问题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的交互运用,达到发展智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冬天到了,森林里的小兔子们为了很好的过冬,它们给自己盖了许多新房子,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二)探索发现

  1、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小兔们在干什么?你们能不能帮老师算一算这两组小兔一共有多少只?

  2、小兔现在累了,要到后面的房子去休息。你们能用小兔的只数和房间数这两个条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3、小组合作探究,汇报讨论结果:

  生1:我们的问题是:12只小白兔住4间房子了,每间房子平均住几只小白兔?

  生2:如果每间房子住6只小白兔,12只小白兔需要住几间房子?

  生3:12只小白兔住3间房子,平均每间住几只小白兔?

  生4:如果每间房子住2只小白兔,12只小白兔需要几间房子?

  ……

  按汇报的顺序,教师在表格上记录如下:

  有几间房子

  4

  ?

  3

  ?

  ?

  ?

  6

  2

  每间有几只小白兔

  ?

  6

  ?

  2

  3

  4

  ?

  ?

  4、师:很好,大家合作,一共提出了8个数学问题。同学们再想一想,如果把这些问题分成两类,应该怎么分?(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

  生1:一类知道有几间房子,求每间房子平均住几只小兔;另一类知道每间房子住几只小兔,求需要几间房子。

  师:有不同意见吗?

  师:大家都同意这么分,好,现在请各小组分工解答上面的8道题,完成解答后,小组合作完成一个新任务,把你们的算式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整理排列,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12÷2=6(只) 12÷6=2(间)

  12÷3=4(只) 12÷4=3(间)

  12÷4=3(只) 12÷3=4(间)

  12÷6=2(只) 12÷2=6(间)

  生1:左边的4个算式是同一类问题,知道房子的间数,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小白兔;右边的4个算式是另一类问题,知道每间房子住几只小白兔,求要住几间房子。

  生2:这两类问题的答案中,数量单位不同。

  生3:每一行中,左、右两个算式,是用同一句乘法口诀求商的。

  师:你们发现了不少规律,再把几个算式联系起来想一想:每间住的小白兔只数与所需房子的间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生4:我们发现,每间房子住的小白兔少,需要的房间就多;每间房子住的小白兔多,需要的房子就少。

  5、师:你们真棒!愿意接受小猴子的挑战吗?它给我们提出了: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小兔,3间能住下吗?独立解决,汇报算法。

  6、想一想:有36只小兔它们要进行表演节目可以怎么排列?

  1)同桌讨论

  2)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84-1独立完成,开火车对答案,汇报时,说用那句口诀进行计算。

  2、p84-2比赛夺红旗,取前五名。

  3、p85-3布置新年联欢会会场,运来24盆花,如果每人3盆,需要几人?如果联欢会结束,6人把花搬走,平均每人搬几盆?

  4、谁得第一,小组竞赛。(四组分别扮演4个小动物,比赛加分)

  5、p85-5明确题意后,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得快乐吗?谁愿意和同学们分享你的快乐?说说自己的收获。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兔安家》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小兔安家》

  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并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2、让学生能够结合情景,发现数学信息,提出解决数学问题,深化学生对除法运算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直观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境的设计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内心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电脑出示小兔安家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

  学生发现信息,汇报。

  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小白兔现在累了,要到后面的房子里去休息,你们能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选择填表(重点解决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其它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12只小兔

  有几间房子

  每间有几只小兔

  二、问题探究。

  1、同学们能够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能给这些问题分分类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

  汇报:学生可能发现一类是知道有几间房子,求每间房子住几只小白兔,另一类是知道每间房子住几只小白兔,求有几间房子。如有不同的意见,只要有道理师要及时肯定。

  2、下面请同学们接着想办法,你喜欢解决哪些问题就解决哪些问题,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并把算式写下来。

  隨着各组学生的回答,老师整理板书如下:

  12÷2=6(只)12÷6=2(间)

  12÷3=4(只)12÷4=3(间)

  12÷4=3(只)12÷3=4(间)

  12÷6=2(只)12÷2=6(间)

  3、下面我们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各小组讨论汇报,可能发现:

  a、左边四个算式是知道有几间房子,求每间房子住几只小白兔,右边是知道每间房子住几只小白兔,求有几间房子。

  b、每间房子住的小兔少,用的房子多;每间房子住的兔子多,用的房子少。

  ……

  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师给予点拨,并及时肯定。

  4、提高: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小兔,3间能住下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引导学生明确,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兔子,3间可以住15只小兔,而现在只有12只小兔,所以可以住下。

  三、实践应用。

  1、课本第84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书 上,做完后组长负责检查,全部做对的由小组长奖励一朵小红花。

  教师巡回指导。

  2、课本第84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完成后说说自己怎样想的?

  四、 教师小结。

  小兔安家

  有几间房子

  每间有几只小兔

  12÷2=6(只) 12÷6=2(间)

  12÷3=4(只) 12÷4=3(间)

  12÷4=3(只) 12÷3=4(间)

  12÷6=2(只) 12÷2=6(间)

  五、课堂检测。(10分)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6×( )=9×2 6×6=4×( )

  ( )×8=8+8+8 ( )×8=6x4

  4×3=6×( ) 6×( )=60-6

  2、在○里填上“〉” 、“〈 ”或“=”。

  2×98○82×9 8×1○ 1×8

  5×5○6×6 7×1○7÷1

  4×2○48÷8 9÷9○4÷4

  3、每组人数684

  组数97 5

  总人数 3235

  4、 想一想,算一算。

  (1)多少只小狗有36条腿?

  (2)多少只小鸡有16条腿?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兔安家》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北师大教材第三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3、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除法的口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法导入:

  师: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小动物们也想和我们一样住进温暖的房子,所以,今天,小兔想请我们帮忙,帮他们来安家,愿意帮忙吗?(板书课题:小兔安家)

  二、解决问题

  (一)根据问题,明确条件

  师:那么,要帮助小兔解决安排房子的问题,首先你想知道些什么数学信息呢?(小兔的总数、有几间房子、每间房子住几只小兔)

  师:是吗?那咱们去看看,从中你能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吗?(12只小兔)

  (二)设计方案,提出除法问题

  师:对!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12只小兔全部安排好家,但他们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求每间房子里的小兔只数要一样多,可以怎样安排,能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提问,师记录:

  1、第一个问题,师出示问题(有 间房子,平均每间房住几只兔子?或如果每间房住 只小兔,需要几间房?)

  2、抓住第一个回答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根据他的算式,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1)为什么用除法解决?

  (2)三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用作单位?……

  3、师将学生的第一个问题用表格表示,引导读表。

  师: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用更简单的表格来表示:师表演示边说。

  4、师:还能怎样安排,问题是?

  5、生提出问题,可采用生生互答,自问自答等互动的方式,边提问,边解决。

  6、当学生提出了除法的另一类问题时,板书出问题,让学生解答说明,并抽象在表格当中。

  (三)小结解题方法,发现规律

  师:同学们积极动脑,想出了那么多点子来帮助小兔。那么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利导。

  师小结:同学们很善于观察,发现了几天提出了两种不同的问题,但都是用除法计算,其中的一个条件与问题调换了位置;在观察表格中发现每种方案中美间小兔的只数与房子的间数相乘总是会等于12,也就是小兔的总数。

  (四)渗透估算方法

  师:我们在积极思考时,小兔的邻居猴小弟也帮小兔们设计了一种方案,想参与我们的讨论,欢迎吗?

  1、出示小猴的设计:每房住5只小兔,安排3间房。

  2、质疑:12只小兔能住下吗?

  引导学生估算的方法可多样化。

  (五)指导看书

  三、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智慧钥匙开锁,感知乘除法的联系

  (1)5×8 40÷5 40÷8

  生口答,发现了什么?猜一猜智慧钥匙是?

  (2)9×327÷3 27÷9

  智慧钥匙是?

  (3)出示智慧钥匙:七八五十六

  师:能猜出要我们解决哪三道算式?

  ×=

  ÷=

  ÷=

  2、应用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课外活动时间一年级24名同学参加跑步比赛,如果你是裁判员,会如何将其分组。

  (1)生小组合作完成。评价是否有序整理。

  (2)如果你是体育老师刘彤老师,猜一猜她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

  (3)刘老师是根据我们的比赛场地来选择的(出示塑胶跑道图片)

  根据图片,这回你觉得哪种方案更合理呢?

  师小结:看来有序地思考、整理能将解决方案设计地更完整,但当我们面临多种方案时,我们可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你们说,对吗?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兔安家》教学设计 篇8

  师:导入(今天是小兔美美的生日,它邀请了好多的小伙伴去参加它的生日宴会,也邀请了咱们班的小朋友,你们愿意参加么?

  声:愿意。

  师:那咱们就出发吧。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等我数到3的时候在睁开。1、2、3请把眼睛睁开。(展示课件)谁能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两棵树。

  生:我看到了房子,草地。

  生:我看到了两朵小花,还有许多小白兔。…….

  师:请小朋友估计一下,有多少只小白兔呢?

  生:我估计有13只。

  生:我估计有12只。

  生:我估计有10只。……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吧!1、2、3、…..12只,小朋友估计的都不错,可是,现在呢,小伙伴都累了,需要休息,可是4间房子,小伙伴应该怎样住呢?

  生:每间住3只。

  师:你真棒,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因为有12只小兔子,有4间房子,用12÷4=3(只),所以每间就住3只小兔。

  师:你说得太棒了,真聪明,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

  生:小兔子的只数是房子的几倍?

  师:谁愿意解决这个问题?

  生:3倍,由12÷4=3,所以是3倍。

  生:6间房子,12只小兔能住下么?能,因为12÷6=2,每间房子能住2只。

  生:房子是花的几倍?4÷2=2,是2倍。

  生:如果有15只兔子,3间房子,怎么住?15÷3=5(只)每间住5住兔子。

  生:……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都非常好,我也有一个问题,你们想知道么?(想)(出示课件)。请看大屏幕,谁愿意说一说这个表格是什么意思?

  生:上面一行表示的是几间房子,2,就是有2间房子。下面一行表示的是每间有几只兔子,这个3就是没见有3只兔子。

  师:解释的非常好,有没有和他不同意见的(没有)那么你没能完成么?(能)那就开始行动吧!

  生:做题。

  展示学生的作题情况。

  师:刚才咱们和小兔一家玩的高兴么?(高兴)现在咱们就来看看谁又来找我们了?(小蚂蚁)(出示课件)谁知道小蚂蚁找我们做什么呢?

  生:让我们帮他们找家。

  师: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忙么?(愿意)请小组长带本组长员到电脑前,进行操作,帮助小蚂蚁找家,开始行动吧!

  生:上机操作,并展示。

  师:小蚂蚁,得到了咱们班小朋友的帮助,现在都在家睡觉呢!那咱们也休息一下吧!静息。太阳公公出来了,形的一天又来了,一大早是我们锻炼身体的时候,那咱们就一起做一做咱们得雏鹰展翅吧!(好)(出示课件)可是,这样站合适么?

  生:不合适,应为太乱了。

  生:不好看,这样站会碰到人。……

  师:那么,你们觉得应该怎样站呢?(小组交流,拿出一个最好的方案。)(学生展示)

  生:站6排,每排6人,应为6×6=36(人)

  生:……

  师:小朋友说的都非常好,那么咱们小组行动吧!

  生:上机操作。

  最后展示。队形,交流小组的想法,全班交流。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兔安家》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利用6~9的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学到所需要的数学知识,让思维敏捷的学生能拓展应用知识,培养学习初步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运用和提高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体会乘除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和运用乘除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创设情境,引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引言导入:同学们,你们到游乐场玩过吗?知道在游乐场里还有许多数学问题呢.(边说边贴出游乐场的主题图).

  2、请同学们看图上有什么?(指名回答)

  二、解疑合探.

  1、谁能先提一个数学问题考考老师(师生互动,为小组学做示范作用).

  如:生:每节小火车4人,3节小火车共有多少人?

  师:12人,算式是,4×3=12(人)或3×4=12(人)

  2、同桌合作,“你问我答”,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生生互动)

  3、交流汇报(师板书).

  问题    算式

  (1)每节小火车4人,5节小火车共有多少人?      4×5=20(人)

  (2)每辆碰碰车坐2人,4辆共坐多少人?        2×4=8(人)

  (3)每辆小火车有4个轮子,辆小火车共有多少个轮子?   4×9=36(人)

  (4)4个买票的人都坐小火车,一共要用多少钱?      3×4=12(元)

  (5)4个买票的人都坐碰碰车,一共要用多少钱?      5×4=20(元)

  (6)坐小火车的人数是坐碰碰车人数的几倍?        8÷4=2

  (7)坐小火车的人数要坐碰碰车,需要几辆?        8+2=4(辆)

  (8)有24个人要坐小火车,需要几辆?          24÷4=6(辆)

  (9)有24个人要坐碰碰车,需要几辆?          24÷2=12(辆)

  (10)4个买票的人要坐碰碰车,需要几辆?        4÷2=2(辆)

  三、质疑再探。

  1、解决问题,同桌交流,个别汇报.

  (1)买5张碰碰车票多少元?

  (2)24人能坐满几节火车车厢?

  (3)小火车上的人数是买票人数的几倍?

  (4)假如你有10元钱,想怎么玩?

  (前3题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解答.(4)只要求学生能用口头表达出来,允许学生有多种想法,只要能够说出理由就可以.)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行,一下子就可以解决了三个问题,有的同学还能把第四个问题也说得那么完整,老师真佩服你们.

  2、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9÷3=   48÷8=   27÷9=   49÷7=

  16÷2= 42÷7=   54÷9=   81÷9=

  18÷3=  54÷6=   63÷7=   4÷4=

  6×7=   36÷4=   12÷6=   7×9=

  ①独立完成 ②同桌互评,自改.(做一列全对的自己奖励一面小红旗.)

  四、运用拓展。

  完成练一练的2、3、4题

  五、总结谈话.

  1、师: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总结:这节课,我们班的同学不仅学到许多数学知识,还能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老师感到你们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只要同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数学是很有趣的.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兔安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275011144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