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梦想的力量》的说课稿

《梦想的力量》的说课稿

颜值担当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梦想的力量》的说课稿

微信扫码分享

《梦想的力量》的说课稿(精选5篇)

《梦想的力量》的说课稿 篇1

  以下是关于《想的力量》说课稿,仅供参考!

  说教材

  《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00块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瑞恩的同情心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需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法。

  【说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说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说编者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一是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执着的态度并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二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说教法】

  《大纲》提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从整体入手,弄清课文讲了什么?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借助“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然后围绕中心(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突破难点,让学生在具体环境和事例中自悟自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采用以读代讲法: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络,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并相机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交流: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顺势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有感情的朗读,使瑞恩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立起来。

  【说学法】

  1、边读边画边想,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增强其创造思维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种多样的“读”,培养朗读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板书,完成课题)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讲研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梦想,感动爱心

  1、读第一、二自然段:

  ⑴ 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⑵ 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⑶ 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的状况资料(录像或图片以及文字资料)。

  ⑷ 齐读这段文字:

  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有干净的水喝。   2、教师: 瑞恩梦想仅仅是为了实现挖一口井让非洲孩子喝上干净的水吗?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划出瑞恩实现梦想变化的句子,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并在小组中讨论。

  3、学生自学。

  4、反馈:

  ⑴ 教师出示表格,小组讨论。

  ⑵ 小组学习,汇报。

  ⑶ 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富有个性的答案写再题板或纸板上,再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板书,贴到黑板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

  ⑷ 此时,你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交流反馈。

  教师:是啊,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00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

  ⑸ 读课文,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作了什么?

  ⑹ 自由读划出的句子,此时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5、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四、设身处地,升华情感

  1、自由读瑞恩和父母来到安格鲁与孩子相见的情景。

  2、指名读句子,出示:

  ⑴ 车子开进村庄,5000多名孩子……安格鲁小学社区建造。”

  ⑵ 听到这里,瑞恩和父母都留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① 齐读,并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流泪?这样大的力量指什么?

  ② 齐读,理解“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3、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小组讨论,回答。

  4、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梦想的力量》的说课稿 篇2

  关于教材

  《梦想的力量》是小学课标人教版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的、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00元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和同情心都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式。

  关于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关于教学重难点

  1.体会“梦想的力量”做蕴含的深意。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关于教法

  《大纲》要求本课一课时教完,我考虑到课文篇幅较长,教学本课我分“三步”走。

  1.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学生预习中利用工具书和结合上下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本课中通过:“质疑‘梦想’”,“初读感知‘梦想’的力量”这五个环节让学生边读边说边体会边想象。围绕“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梦想是怎么实现的?”“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这几个主要问题,剖析理解,领悟文章的中心,实现教学目标突破中难点。

  教学时,考虑到本班学困生多,他们的有意注意范围少,仅仅只抓住几个大问题是不能吃透文章的。于是我就从梦想的产生到梦想的实现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这根线,去体会,让学生在具体环境和事例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找出相关的句、段、并通过交流、讨论、想象,使学生用心与文章对话,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3.课后扩展,给瑞恩写信说心里话。

  关于学法

  1.边读边画边想象边体会,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增强其创造思维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种多样的“读”,培养朗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于教学过程

  (一)质疑“梦想”,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解题:什么是梦想,你有梦想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梦想”

  1.快速自由读文,注意读准读通课文。

  2.字、词质疑,全班解惑。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走进“梦想”

  1.默读课文,讨论:

  瑞恩的梦想是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2.划出文中有关的句子

  ①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②他们不应该过那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③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瑞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想?

  (四)细读课文,实现“梦想”

  1.默读课文

  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2.学生自由讨论

  ⑴为了攒够这70块钱,瑞恩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找出文中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读。

  ②展开想象: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瑞恩还是一个孩子,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当时瑞恩是怎么想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③朗读体会这段话

  ⑵瑞恩的同情心感动了很多人,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很多人的支持。

  ①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②展开想象。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3.启发思考:是什么使瑞恩的梦想成真的?

  (五)品读课文,感受“梦想”的力量。

  1.瑞恩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瑞恩来到安格鲁,受到了怎样的接待?

  2.指名读有关的段。

  3.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⑴齐读,并提问:“如此大的力量指什么?”

  ⑵理解“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由此联想梦想的力量大在哪里?

  4.当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六)小结:你还认为“梦想”的力量还大在哪里?

  关于板书

  围绕中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服务学生。

  17* 梦想的力量

  瑞恩            挖井(喝上干净水)         非洲孩子

  自己挣、得到帮助

  水泵————钻井机————挖一口井————“瑞恩的井”基金会

  (70元)    (2000元)

《梦想的力量》的说课稿 篇3

  《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四组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感动的人和事,在写法上要求学生关注叙事与抒情的结合。作为一篇情感性极强的感人的略读课文,《梦想的力量》讲述了瑞恩为了让非洲的儿童喝上干净的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最终梦想成真的故事。文章条理清楚,文字感人,梦想的力量感染每一个读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是采用了以下的教学设计,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研读语言文字,多层次地体会梦想的力量的内涵。这个故事读起来令人感动、震撼,课文以《梦想的力量》为题,有其深刻的含义。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我们发现,梦想的力量来源于瑞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自己所做的不懈的努力,梦想的力量来源于社会上的很多人的帮助,瑞恩的梦想给非洲的儿童带去了幸福和快乐。梦想的力量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在教学中,我预设了这三大版块,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层层深入,感受梦想的力量的内涵。

  二、合理取舍教材,充分体现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略读课文是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根据梦想的力量的三个不同的内涵对教材进行切割,重点品读教学课文的第6自然段,15、16自然段。做到学生已经会的不教,要求学生会的重点教,让略读课文的40分钟课堂教学做到真正有效。

  三、变换教学方法,多角度体会梦想的力量的内涵。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让学生进行充分地自主学习,课堂上以生为本,交流、提升。在体会梦想的力量的内涵的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文本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版块体会梦想给自己带来的无穷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地克服困难,主要是通过圈书上来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通过抓文中列举的的事例感受瑞恩为了实现梦想,他的内心变得无比强大;同时还抓住了课文中的一个省略号,让学生展开想像,进一步体会梦想的力量的第一层深刻含义;在第二版块的学习中主要是以拓展交流为主,补充一段课外资料(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纷纷来帮助瑞恩),体会梦想感染了很多的人,力量越来越强大,从而体会梦想的力量的第二层含义;第三版块的教学以朗读说感受、情景模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孩子们的幸福的心情,体会梦想的力量的第三层含义。在教学中,我们能够根据每一个版块的文字点、表达特点来进行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

  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一直认为,学法的指导应该是在每一节语文课中,学法的指导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第六自然段时,引导学生圈关键性的词“做什么”来进行提炼,成为本课学法指导的一个关键。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从学生中来,关注学情,比较教学,顺势引导。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概括、提炼的能力,引导学生怎样用书本中的最简洁的文字进行事例的概括,在这五个事例中,有两个是比较特殊的,“捡树枝”、“擦窗子” 学生往往会圈得比较长,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可以用更加简洁的文字来提炼,一步一步指导下来,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利用实物投影将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清晰的展示,我相信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受益匪浅的。

《梦想的力量》的说课稿 篇4

  一、 说教材

  《梦想的力量》是小学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的、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00元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和同情心都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式。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三、说教学重、难点

  1.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说教法

  因为本课是略读课文要一课时教完,而课文篇幅较长,教学本课时我尝试着采用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课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学生预习中利用工具书和结合上下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从整体入手,弄清课文讲了什么?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借助“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围绕“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梦想是怎么实现的?”“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这几个主要问题,剖析理解,领悟文章的中心,实现教学目标突破中难点,让学生在具体环境和事例中自悟自得。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采用以读代讲法。

  五、说学法。

  1、边读边画边想,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增强其创造思维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种多样的“读”,培养朗读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使梦想成真。今天我们就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梦想”是什么

  1、出示自学指导(一)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将课文读通顺、读准确,自学生字词。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认读生字词。

  4、交流思考题。

  ①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②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③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5、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6、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7、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图片和文字。(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四、“梦想”怎样实现的

  出示自学指导(二)

  1、默读课文3—13自然段,思考:(1)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画出瑞恩不断努力实现的梦想及在实现过程中所做的工作。

  (2)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哪些家务活?

  (3)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做了什么?

  2、学生自学。

  3、教师出示表格,小组讨论交流。

  瑞恩的梦想

  实现的目标

  瑞恩所做的工作

  瑞恩的态度

  你的感受

  挖一口井,让非洲的每一个孩子喝上干净的水

  70元买一个水泵

  为地毯吸尘、     、

  、     、         

  爽快地答应

  瑞恩的善良

  执著

  有爱心

  懂得关爱他人坚持不懈

  2000元挖一口井

  许多人伸出热情的手,献上爱心,纷纷捐款。

  兴奋的答应

  买钻井机

  班上的同学加入捐钱打井行列

  声音很小,但很坚定

  (1)瑞恩为攒够这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瑞恩还是一个孩子,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同学们,想一想,假如是你,可能会怎样?当时瑞恩心里会怎么想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做了什么?

  (3)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的?

  (4)自由读划出的句子,此时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教师:是啊,这一个梦想看似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00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

  4、你觉得瑞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

  出示:我觉得瑞恩是个            的孩子,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我觉得瑞恩是个            的孩子,有一处是这样写的:          

  5、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出示自学指导(三)

  ①朗读课文第十四自然段到第十六自然段。

  ②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5、讨论:你还认为“梦想的力量”大在哪里?

  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能够为非洲建设作出贡献。

  6、“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已经为非洲打了30口井。

  资料链接: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2001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10月,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

  四、回顾拓展:

  1、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

  2、 学完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有那些收获?

  3、练习简要地复述故事。

  附板书设计:

  17* 梦想的力量

  瑞恩→挖井(喝上干净水)→非洲孩子

  自己挣、得到帮助

  水泵→挖井→钻井机→“瑞恩的井”基金会

《梦想的力量》的说课稿 篇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梦想的力量》。本单元的主题是“他们让我感动”,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令人震撼的情。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的、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00元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同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和同情心都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式。

  2、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主题以及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特制定了以下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6个生字,在反复朗读、想象拓展等文本感悟的过程中相机识记和理解“迫不及待”“一声不吭”“坚定”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想象拓展、联系自己的生活、有感情朗读等手段,设身处地地感受瑞恩的内心想法,读懂重点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领会本文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瑞恩对非洲人民深深的关怀,体会到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乃至于感受到爱的力量的巨大的。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我紧紧围绕专题把重点定为通过想象拓展、有感情朗读等手段,读懂重点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领会本文写作的寓情于叙的写作手法。难点是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感受“爱的力量”的巨大。

  二、教法学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是他们探索知识之路的领路人。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读自悟、启发质疑、创设情景,读写结合。

  依据教法,我选择了相应的学法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训练和朗读感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线”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观点,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采用了“自读自悟、以读代讲、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准备

  为了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我准备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并且精心制作了ppt课件来辅助教学。学生对课文的字词进行了预习。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做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

  3、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吧。

  本设计力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梦想的潜能,让他们心中拥有梦想,让他们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

  (二)自读课文,走近梦想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为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做了铺垫。

  2、自由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课件出示)

  ⑴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a.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b.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c.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⑵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学生可能会说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4)交流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先整体上把握课文,并且初步感知课文。

  (三)研读课文,升华感悟

  略读课文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逐步研读课文。

  1、抓住重点,自主感悟

  导语:瑞恩面临的困难一次比一次大,但他没有放弃,信心更强,目标更远大了。瑞恩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细细体会在也可以感受深的地方作批注。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点拨。

  3、创设情境,体会力量:

  这些额外的家务活对小瑞恩来说太不容易了!让我们想像一下当时的场景:他费力地挪动着笨重的吸尘器,认真地干着,每个角落也不落下。十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他的手磨出了血泡,脚累得再也抬不起来。同学们,想一想,假如是你,可能会怎样?让我们设想一下,在干每一件事的过程中他可能遇到过什么困难?(课件出示):

  a:学生交流

  b:教师相机引导:这么辛苦,也要坚持,这就是——(梦想的力量)(这样的设计,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地让学生理解了课题。)

  c: 瑞恩通过自己干活攒够了70元,但要靠这样的方法攒够2000元,甚至买钻井机的钱实在——(太困难了)谁给予了他帮助?他们为什么帮助他呢?

  (让学生联系上文交流,体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参与到这个梦想中呢?从而进一步感受梦想的力量。)

  4、升华情感,畅想交流

  瑞恩的井终于成为现实,这将意味着更多的人不再流离失所;更多的孩子不再奄奄一息;更多的亲人不再失去生命。此情此景,不禁让一位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同学们找一找这个自然段,读一读。

  课件出示: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请同学生说说、写写、再交流。

  (让学生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训练。)

  (四)对比理想,升华主题

  出示瑞恩接受实话实说访时谈的自己的目标与理想:“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把瑞恩和自己的理想对比,你有什么感想和启发?

  (此时学生心中的梦想会比课前的交流有变化,这样的设计深化梦想的内涵。使他们感悟到梦想因为坚持而变得伟大,因为有爱而变得温暖,更因为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关爱他人,从而使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和谐。)

  教师总结:课件出示:同学们,让我们爱朝夕相处的骨肉至亲,是他们给我们生命的最初阳光;让我们爱情同手足的老师同学,将我们平凡的生活泛起欢快的波浪;让我们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以心感动心,以火点燃火,当爱的含义超越了家庭,超越了国界,涵盖整个地球,世界将无比的温馨!

  五、板书设计

  梦想的力量

  筹集70块钱──做额外家务活

  筹集2000块钱──感染了周围人

  筹集买钻井机的钱──感染了更多人

  这样设计,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围绕中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服务学生。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从质疑课题入手,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然后通过读、思、议、说、写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梦想的力量”,引导学生全程参与,使他们读懂并理解课文,在阅读有趣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与教育,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培养了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梦想的力量》的说课稿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278071144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