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安乐窝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精选19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引导学生懂得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歌曲磁带和录音机。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7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看图听音乐,说说你从歌词和图画中都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

  2、大体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歌曲创作背景:

  每当唱起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歌词中描绘的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想起刚刚过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童年的歌,总是令人难忘;这一首歌,更令几代人都难以忘怀,因为,它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 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50多年来,乔羽共创作了1000多首歌词,每首都不过数百甚至数十字,似乎并不起眼,但是品味着抒情的歌词,心头却会涌起纯真、振奋、美好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2)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合作交流认识的字。

  (方法提示:小组长负责抽卡点名认读;或全组轮读;同座互相抽查。)

  (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

  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认了字,又读了词,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的准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后还可以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

  3、指名读,检查生字和课文的认读情况。

  4、整体感知

  (1)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指名反馈。学生说,老师总结。

  三、精读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2、同座互相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并说说诗歌写了什么。

  四、书写生字。

  1、自由认记“浪、周、轻、凉”,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重点指导“轻”,右边的书写要重点提示。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五、课后作业。

  1、认读生词。

  双桨、推开、倒映、白塔、凉爽、幸福、波浪、四周、轻轻、安排、做功课

  2、写出下列多音字的两个不同读音,并组词。

  倒( )( ) ( )( ) 中( )( ) ( )( ) 

  3、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生词,学会书写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认识到要好好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教师质疑:课文诗歌有三节,分别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写的?你会用怎样的感情来读?为什么?

  2、小组选择你喜欢的一节探究学习。教师听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提示: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词,分为三个小节,每节的结构基本一致,内容浅显易懂,但是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也应当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作者在描写景物是按照从远到近,从静到动的顺序来写的,先写远处的白塔、绿树、红墙,后写水中的鱼儿。同时在写鱼儿的时候,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描写手法。最后一节是写小伙伴的质疑“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可以在学生的自我感悟中的出答案。歌词中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了三次,“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每一次出现的语言环境是不同的,所以朗读的情感也应该不一样,第一次是被美丽的风景陶醉,可以读的轻柔一些;第二次是面对活泼的小鱼,可以读的轻快一些,最后一次出现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快乐,语音可以适当的提高,读出愉悦欢快的感受。

  4、学生感情朗读全文。

  5、练习背诵课文。

  6、指名背诵课文。

  三、书写生字。

  1、自由认记“洒、做、课、排”,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重点指导“洒”,右边是“西”。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四、作业设计:

  1、用下面的部首组成本课学习的生字。

  2、扩词。

  浪周

  凉课

  排洒

  3、区别组词。

  浪轻做课

  很青作棵

  4、学唱这首歌

  五、板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

  海面:白塔

  四周:绿树、红墙

  水中:鱼儿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我国当代词作家乔雨所作的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它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童年时期的幸福生活,歌颂了亲爱的祖国和伟大的党。

  全诗共3个小节,语言通俗易懂。第1小节写了我们在北海公园的湖面上荡起双桨,周围是白塔、绿树、红墙构成的美丽景色;第2节写阳光明媚,我们的心情舒畅,尽情歌唱;第3节则点明了我们一天的学习,心情愉快,荡舟水面,尽情欢乐。最后用反问的方式引发思考:我们的生活是谁安排的?

  第一节:描绘了如画的非海风光。第二节: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的少先队员的喜悦心情。第三节:表达了尽情欢乐的少先队员对党和祖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3个小节的结尾相同:小船轻荡,晚风凉爽,描绘了一派如诗如画的情景。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贴近儿童生活,表达出人们追求美好童年的意愿,因此深受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喜爱,成为经典歌曲。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字:桨、愉。在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中写“桨、映、塔”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唱一唱这首歌。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对亲爱的祖国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4、联系生活想象续编儿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感受成长中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5、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激发学生对祖国和党的热爱。

  6、联系生活续编儿歌。感受成长中的幸福。初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教学建议

  1、本课的导入可以先请学生欣赏同名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在优美的歌声中体会童年的幸福快乐;也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各种活动的照片。如:大队会、春游、比赛等上课伊始播放课件,让学生加深理解童年的生活多么幸福,激发学生的兴趣后,再引出课题。

  2、首先让学生用自由读课文的方式来解决生字,整体感知课文。

  3、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生字方法能比较熟悉的运用,而且本年级的识字虽然仍是重要任务,但不再作为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同桌、小组合作、独立识字的学习方式,用恰当的方法分析字型记忆生字。如:本课出现的2个生字“奖”和“愉”,教学时可采用换部首的方法记“浆”与“奖”、“愉”与 “偷”,通过换部首使学生区分形近字。此外,在认字、写字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语文天地”中的“抄一抄”,让学生认一认、写一写;还可以补充摘抄一部分词语,如:迎面、愉快、欢乐、幸福、安排等。培养学生认、写和谐发展的能力。

  4、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因此,要重视朗读教学,把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自读的基础上,运用如: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朗读表演、背诵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课文,理解诗的内容。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亲爱的祖国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5、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理解课文之后,如有条件可将《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播放,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也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想象童年中自己还度过了那些快乐的时光。

  拓展习题

  一、按要求填空。

  浆(        )    愉(        )     映(        )

  奖(        )    偷(        )     应(        )

  二、读一读,抄一抄。

  倒映    环绕    飘荡    凉爽     尽情

  相关资料

  双浆:划船用具,多为木制,上半圆柱形,下半扁而略宽

  倒映: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个物体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生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识字。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情况。(师巡视指导)

  七 、记忆生字 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在田字格里出现“桨 映 塔 墙 悄 愉 尽”。

  1、观察字形怎样写才好看。

  重点指导“桨”“愉”

  ①通过换部首让学生区分“奖 桨”“愉 偷”。

  ②“桨”的右上角是“夕”不要多写一点。

  七 、记忆生字 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在田字格里出现“桨 映 塔 墙 悄 愉 尽”。

  1、观察字形怎样写才好看。

  重点指导“桨”“愉”

  ①通过换部首让学生区分“奖 桨”“愉 偷”。

  ②“桨”的右上角是“夕”不要多写一点。

  九、作业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读出来。

  教学难点:明白当下的幸福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初步朗读课文,能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 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诗歌内容。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把所有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标好诗歌小节;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讨论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在假期的时候,你们都会选择去哪边玩?在你们玩的时候心情都怎么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跟读。

  2. 讨论“桨”是什么东西?能不能从书上的插图中找到它?“桨”有什么用?为什么叫“双桨”?(结合书本插图了解。)

  二、初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把书拿在手里,仔细听教师范读,可以试着去想象。)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老师巡视检查预习情况。

  3. 指名学生个别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给予纠正、评价。

  三、读词语

  小黑板出示课文中的词语,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朗读。对个别词语进行解释,并介绍诗歌中出现的一些名词,如:白塔。

  四、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老师领读,一起分析生字。

  1.“桨、墙、轻”为后鼻音,“环”是前鼻音,“周”翘舌音,“洒”为平舌音。

  2.“土、王、车”作左偏旁时,最后一笔横改为提。

  3.注意“轻”字的右上部分。后鼻音。

  4.“竖心旁”中间的竖是第三笔,而不是第二笔。

  读完后让学生进行组词,并理解其组成的词语。

  五、作业

  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继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这首诗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和精彩,懂得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小黑板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读读。

  2. 指名朗读课文,试着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人物,把话说完整。(一群少先队员做完功课以后来到公园里,快乐地划船嬉戏。)这节课上我们就跟随着课文中的少先队员们一起去北海公园荡起双浆吧!

  二、精读课文

  1. 默读第一段,并结合课本插图。

  (1)思考:这一节写的是“我们”看到的美丽景色,怎样美丽?请读读有关句子。指名读好“美丽的白塔”、“绿树红墙”。仔细看书上的两幅图,我们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北海公园的景色很美呢?(清清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湖里荷花盛开,亭亭玉立……)

  (2)“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3)“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那么与下边的“轻轻飘荡”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4)再次自由朗读第一节,边读边想: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北海的美丽景色,当时的心情应该怎么养?应该怎么朗读?

  (5)齐读第一节。

  2. 指名读第二小节,理解诗句意思。

  (1)“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2)“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那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3)“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

  (4)这说明小朋友们这时候的心情应该怎么样?(高兴、自豪)那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读?指名朗读第二节。

  3. 齐读第三小节

  (1)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做完了一天的功课,尽情欢乐,来到北海,划着小船,欣赏美景,消除一天的疲劳,这是多么幸福的生活。)

  (2)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课文有没有给我们回答?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在新中国还没有成立的日子里,我们所熟悉的抗日小英雄张噶子、王二小们能像我们一样背着书包上学吗?能来到公园悠闲地自在的划船嬉戏吗?你现在是否想到是谁给创造了这幸福的生活呢?我们是在怎样的基础下能有这样幸福的生活?

  (3)诗中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祖国是共产党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对党的感激之情)其实课文里还有一个地方也表达了我们对党的感激之情,你找得到吗?(“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一句,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阳光”还指党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

  (4)指导朗读: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教师范读,提名朗读,齐读。)

  三、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总结课文,完成练习册。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完成补充习题,理解“红领巾”、“太阳”在文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课文一共有几小节?在课文中反复出现的诗句是?(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它们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表明小朋友陶醉在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3.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大家读过课文想一想我们“尽情欢乐”的情景有哪些?

  二、指导背诵课文。

  齐读课文,指名背诵,同桌互背。(一边想象一边记忆)

  三、完成课堂练习。

  1.加偏旁组词。

  肖(    )(    )           俞 (     )(     )

  (    )(    )              (    )(    )

  2.填空

  ⑴“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    ),“太阳”指(    )。

  ⑵“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的“谁”指(        )。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录音机及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教师导语:刚才我们听到歌曲师一首活泼、轻快的歌儿,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它的歌词。

  2、板书课题

  二 初读指导

  1、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播放录音

  3、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想想课文有几节?

  4、出示生字词。

  双浆 白塔 四周 环绕 红墙 轻轻 洒在 悄悄 愉快 安排

  a 各自拼读,指名读,在去掉拼音读。

  b 相互交流各自读懂得词。

  5、小组内交流记生字的方法

  三 指导写字

  1、环 上窄下宽

  塔 墙 左窄右宽。

  桨 上下结构。上部要写的扁写。木成方势,以托住上面。

  2 、学生习字描红。

  四、学生自由朗读,说说每小节的内容。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认读生字卡片

  双浆 白塔 四周 环绕 红墙 轻轻 洒在 悄悄 愉快 安排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小节

  (1) 反复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这节主要讲了什么?

  (2) 读了这节,你懂得了什么?

  (3) 图上同学们荡起双桨,海面和四周有什么(结合图理解环绕)你划过船吗?船儿飘荡在水面上会有什么感受?

  (4) 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读了小鱼听我们愉快歌唱后,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导拟人句的了解)

  (2)边看图边读说说如果是你迎着太阳在海面上荡起双桨,你会有什么感受?体会当时小作者的心情。

  (3)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节讲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三小节

  (1) 指名读第一句。这句是什么意思?

  (2) 谁该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

  (3) 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不是谁安排的,是我们人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但是没有祖国的安定团结,当然不会有我们小朋友的幸福生活。

  (4) 感情齐读第三小节。

  4、欣赏读课文,配乐激情。

  5、看板书,指导背诵。

  三、作业

  1、学写生字

  小组讨论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

  集体学习:洒 悄 愉 排左窄又宽 记住这几个字用熟字加偏旁

  2、正确流利感情的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让我们荡起双桨

  看 海面 倒映 白塔

  四周 绿树红墙

  感 我们愉快歌唱

  问 幸福生活谁安排

  课后反思:

  在上第一课时时,学生比较积极,抢着读,抢着举手,我想那是因为读字词句,比较容易,有成就感。在重点感悟课文时,学生明显的积极性降低了许多。总的来说,学生不适应三年级对段与篇的重视。“语基的重点要因课而练”(教研员话),于是,今天给学生讲了一个新的句式--拟人句,很想让他们拓展一下,但是考虑到学生刚接触,还没有消化,就没有拓展。在回答“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父母”“国家”“老师”“自己”“太阳”“地球”“宇宙”“科学家”……面对这样的回答,我了解学生的差异使答案有着差异,但“课文的主题思想不能更改”(教研员话)于是,我说:“幸福不是靠谁安排的,是靠我们的劳动换来的,是靠强盛的祖国、勤劳的人民创造的。”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教师导语:刚才我们听到歌曲师一首活泼、轻快的歌儿,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它的歌词。

  2、板书课题。

  3、教者范读。读前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课文中的词。

  思考:我们是谁?理由是什么?

  4、学生质疑:“海”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播放录音

  3、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想想课文有几节?

  4、出示生字词。

  双桨   白塔   四周   环绕   红墙

  轻轻   洒在   悄悄   愉快   安排

  a) 各自拼读,指名读,再去掉拼音读。

  同桌相互听读,正音。

  教师抽查。

  b)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词。

  结合课文插图能理解的是:双桨  愉快

  结合生活实际能理解的是:

  四周  环绕  轻轻  悄悄  红墙  安排  洒

  教师指插图上的“白塔”讲:白塔在北海琼华岛上是北海公园最突出的建筑。

  5、谁有好主意,帮助同学记好生字字形?

  周:同字框里是“土、口”;

  洒:右边是“西”。

  6、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7、指名朗读课文,结合正音。读后问:“我们”是谁?(红领巾——少先队员)

  8、讲:课文中的“海”指的是北海。简介北海。

  9、 学生自由朗读,说说每小节的内容。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1)反复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这节主要讲了什么?

  (2)读了这节,你懂得了什么?

  (3)图上同学们荡起双桨,海面和四周有什么(结合图理解环绕)你划过船吗?船儿飘荡在水面上会有什么感受?

  (4)“小船儿推开波浪”与“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有什么不同吗?

  (“小船儿推开波浪”说的是“荡起双桨”时,小船儿在前进。“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是讲这时候,船上的小朋友已经不在划桨,而是任小船慢慢荡来荡去。)

  (5)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读了小鱼听我们愉快歌唱后,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导拟人句的了解)

  (这是把鱼儿当做人来写的,好像鱼儿也能理解小朋友的愉快心情,来分享小朋的快乐。)

  (板书:红领巾  迎着太阳  愉快歌唱)

  (2)边看图边读说说如果是你迎着太阳在海面上荡起双桨,你会有什么感受?体会当时小作者的心情。

  (3)我们应该怎样读?

  用欢快的语调读,读出愉快的心情。

  自由练习朗读,指名当众朗读,读后评议。

  (4)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节讲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第一句。这句是什么意思?

  (2)谁给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

  (3)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不是谁安排的,是我们人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但是没有祖国的安定团结,当然不会有我们小朋友的幸福生活。

  (4) 这一节我们又该怎样读?

  (5) 有感情齐读第三小节。

  4、欣赏读课文,配乐激情。

  5、看板书,指导背诵。

  四、指导写字

  1、学写生字

  小组讨论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

  2、集体学习:洒 悄 愉 排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感情。全诗共分三小节。全诗语言活泼流畅,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亲切感人。

  学情分析:

  本诗描写的是少年儿童的生活,表达的是少年儿童愉悦的感情。因此,教学本课可从儿童的现实入手。启发学生回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以唤起学生与诗中少先队员相似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想象,促进学生感悟,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插图练习说话,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一个字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练习说话。

  4、通过诵读感悟,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录像、录音机、小黑板、卡片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导看图、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 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 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 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 "小船…………"

  "四周…………" "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

  1.描红:

  2、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指导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默写生字:

  二、 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 提问 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② 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

  ①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②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

  四、指导背诵.

  ①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倒映 "、"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 "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五、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附: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

  迎、洒、望、听 (歌唱)热爱 党

  问 谁安排 (感情) 祖国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情感目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

  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少先队对党和祖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 歌曲磁带 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生字,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播放音乐歌曲磁带。说说是什么歌曲?

  2、 揭示课题,板书: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3、 教学生字:

  荡(读准后鼻音)

  桨(三拼音节) 1、听歌,说歌名。

  2、齐读课题

  3、学习生字:荡、桨

  二、初读课文

  1、 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

  2、 交流自学情况:

  1) 卡片正音。

  推开 波浪 环绕 红墙

  凉爽 洒 悄悄地 功课

  2)指名读全文,再正音。 1、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读准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 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

  2、不读破句

  三、学课文第一

  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一小节。大家思考:说说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2、 1)读第一句话,看看和题目有什么联系。 2)“推开”是怎样的动作?“小船儿推开波浪”是什么意思?3)小朋友们在水上看到些什么呢?教学“环”、“塔”、“墙”。

  3、 指导朗读。对照图画,说说自己的感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个自然段?

  教学“爽”。 1、 读课文。分清第一自然段有两句句子。

  2、 1)认识到首句点题。认识到“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说我们正在划船。2)用动作表示推开,理解“推开波浪”是说小船在前行。3)想象美景。理

  解“环绕”、“四

  周”。

  想象美景。体会出愉快的心情,朗读。

  四、第二自然段 1、 读读,说说小朋友们的心情如何?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呢?

  2、 教学“洒”“悄”。

  3、 指导朗读。“飘荡水中”指小船在水面不前进。

  1、 自由读课文段二。

  2、 “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他们心情愉快。从“悄悄地”“歌唱”“凉爽”感受到。

  3、 学习生字。

  4、 感情朗读。

  五、总结 1、 播放音乐,感受小朋友的心情。

  2、 指导朗读。 1、 听歌曲,体会。

  2、 配乐感情朗读。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歌中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出示生字:

  墙 浪 爽 桨 洒 悄

  2、读课文 1、 说说生字的笔顺写下来。

  2、 指名读课文。

  3、 集体读课文。 4、

  二、学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你能回答吗?作者为什么明知故问呢?

  2、 文中三个小节的末尾两、行相同,它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

  3、 指导朗读:小朋友的心情怎样

  4、 读课文。(范读) 1、 思考,小组讨论。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2、 表明他们沉浸在欢乐之中,他们忘了划船,小船飘荡,凉风拂面。

  3、 用欢乐、自豪语气来读课文。

  4、

  三、总结课文

  背诵课文 本课是一首的儿童歌曲的歌词,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人民的真挚感情。 自由背,个别背

  齐背

  四、书写练习 1、 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板书:推 浪 塔 墙 洒

  悄 环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型。

  2、 指导书写。 1、 思考,用各种方法记住字型。

  2、 笔画多的字要注意写得紧凑。

  3、 练习描红。 4、

  五、课堂练习:

  六、作业设计: 1、 抄写词语:

  推开 波浪 轻轻 飘荡 尽情

  倒映 伙伴 悄悄 环绕 凉爽

  2、 加偏旁组词

  主 良 肖 果

  3、 在括号里填合适的词。

  美丽的( ) 愉快的( )

  凉爽的( ) 尽情的( )

  1、 背诵课文。

  2、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A.“海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这句描写的景物有,这些景物的色彩分别

  是 。

  B.“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

  红领巾指的是 。

  板书设计: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荡起 推开 倒映 环绕 自然

  迎着 阳光 望着 歌唱 热爱 党

  尽情 欢乐 幸福 生活 祖国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2、初步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3、分声部练习二部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欣赏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先来听几段音乐,听后请大家说说这些音乐曾经在哪里听过。

  (2)播放录音影视音乐《英雄儿女》《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闪闪的红星》等选段,听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3)师:同学们,影视音乐可以分成歌曲和器乐曲。其中歌曲又可以分成主题曲、插曲、片头片尾曲;器乐曲可以分为情节音乐、情景音乐、配乐等。我们刚才听到的这些电影音乐与电影所描绘的剧情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4)再次播放有关音乐,请同学们复听。并请同学说说有关电影的剧情,教师补充。适当介绍一下这些电影音乐的词曲作者。(见后面的参考资料)

  (5)巩固练习

  教师再次播放录音,请同学把听到的音响与歌曲、词曲作者一一对应起来。教师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列出文字让学生连线。

  (6)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还了解哪些影视音乐?可以唱给我们听听吗?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师: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也是一首电影插曲。因为电影拍摄的年代比较久远,我们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下面老师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

  (2)教师简要介绍。

  (3)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乐谱,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的录音。

  (4)播放录音(或电影画面)。

  (5)教师范唱一遍。

  (6)跟着录音或教师的琴声学唱乐谱,先不教第二声部。注意弱起节奏的准确性,强调进入时的整齐。

  (7)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8)唱熟歌曲第一段。

  (9)学习合唱部分中第二声部的乐谱。然后分声部合唱,注意让同学体会二部合唱的效果。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两个不同的声部,要注意要求学生在演唱时要同时倾听另一声部的声音。

  (10)带词练习合唱部分。

  (11)完整学唱歌曲的第一段。

  (12)布置课后练习:学唱其余两段歌词。

  3、作业:初步学会演唱本歌曲,分声部练习。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录音机及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教师导语:刚才我们听到歌曲师一首活泼、轻快的歌儿,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它的歌词。

  2、板书课题

  二 初读指导

  1、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播放录音

  3、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想想课文有几节?

  4、出示生字词。

  双浆 白塔 四周 环绕 红墙 轻轻 洒在 悄悄 愉快 安排

  A 各自拼读,指名读,在去掉拼音读。

  B 相互交流各自读懂得词。

  5、小组内交流记生字的方法

  三 指导写字

  1、环 上窄下宽

  塔 墙 左窄右宽。

  桨 上下结构。上部要写的扁写。木成方势,以托住上面。

  2 、学生习字描红。

  四、学生自由朗读,说说每小节的内容。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认读生字卡片

  双浆 白塔 四周 环绕 红墙 轻轻 洒在 悄悄 愉快 安排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小节

  (1) 反复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这节主要讲了什么?

  (2) 读了这节,你懂得了什么?

  (3) 图上同学们荡起双桨,海面和四周有什么(结合图理解环绕)你划过船吗?船儿飘荡在水面上会有什么感受?

  (4) 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读了小鱼听我们愉快歌唱后,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导拟人句的了解)

  (2)边看图边读说说如果是你迎着太阳在海面上荡起双桨,你会有什么感受?体会当时小作者的心情。

  (3)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节讲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三小节

  (1) 指名读第一句。这句是什么意思?

  (2) 谁该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

  (3) 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不是谁安排的,是我们人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但是没有祖国的安定团结,当然不会有我们小朋友的幸福生活。

  (4) 感情齐读第三小节。

  4、欣赏读课文,配乐激情。

  5、看板书,指导背诵。

  三、作业

  1、学写生字

  小组讨论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

  集体学习:洒 悄 愉 排左窄又宽 记住这几个字用熟字加偏旁

  2、正确流利感情的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让我们荡起双桨

  看 海面 倒映 白塔

  四周 绿树红墙

  感 我们愉快歌唱

  问 幸福生活谁安排

  课后反思:

  在上第一课时时,学生比较积极,抢着读,抢着举手,我想那是因为读字词句,比较容易,有成就感。在重点感悟课文时,学生明显的积极性降低了许多。总的来说,学生不适应三年级对段与篇的重视。“语基的重点要因课而练”(教研员话),于是,今天给学生讲了一个新的句式--拟人句,很想让他们拓展一下,但是考虑到学生刚接触,还没有消化,就没有拓展。在回答“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父母”“国家”“老师”“自己”“太阳”“地球”“宇宙”“科学家”……面对这样的回答,我了解学生的差异使答案有着差异,但“课文的主题思想不能更改”(教研员话)于是,我说:“幸福不是靠谁安排的,是靠我们的劳动换来的,是靠强盛的祖国、勤劳的人民创造的。”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的词作家乔羽。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

  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基础学习,本班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能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来学习生字,学生的朗读水平与理解能力逐步提高。上课伊始,我就给学生创设了轻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4、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并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歌曲磁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课时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出示课题并解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2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生字:荡、桨

  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ang)

  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ang)

  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二、读课文

  1, 播放课文录音。

  2,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全文。

  (2)卡片正音。

  推开  波浪  环绕  红墙

  凉爽  洒   悄悄地 功课

  (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浪 lang 边音;爽 shuang 翘舌音;洒 sa 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理解诗句意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业,表示什么意思?(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第一、二行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平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

  “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3)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

  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4)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

  指名读,集体读。

  (5)小结并板书:倒映  环绕  (欣赏)

  四、指导写字

  1、自由认记,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重点指导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词。朗读与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并练习说话。

  一、细读课文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

  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结板书:迎  洒  望  听  (唱歌)

  二、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  谁安排  (感激)

  三、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  谁安排  (感激)

  四、总结课文

  1,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

  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2,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业设计:

  1、读一读,再抄写。

  推开  波浪  轻轻  飘荡  尽情

  倒映  伙伴  悄悄  环绕  凉爽

  2、加偏旁组词(小黑板)

  ( )(   )      ( )(   )

  主             良

  ( )(   )      ( )(   )

  ( )(   )      ( )(   )

  肖             果

  ( )(   )      ( )(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   )       愉快的(   )

  凉爽的(   )       尽情的(   )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欣赏美景

  歌唱共产党 

  感激祖国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11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学习对歌曲旋律的学习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对歌曲情绪、情感的理解、把握、表现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指导。相信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在富有感染力的示范下,学生会越唱越想唱,越唱越喜欢。

  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唱法与随琴跟唱法。在较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按谱填唱第二、三段歌词。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影视音乐,能以柔美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表达热情、优美的音乐情绪。

  2、运用示范演唱、指挥手势、情感术语提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以柔美、轻快的声音表现欢快、热情的音乐情绪。感受驾着小船,悠闲自得的音乐形象。

  3、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幸福。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体验歌曲不同情绪的意境美;能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弱起节奏OX 唱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电子琴(钢琴)、竖笛、船型座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教师播放课件:影视音乐《敢问路在何方》、《葫芦娃》

  师:同学们,在哪里听过吗?会唱的同学随着音乐可以唱一唱

  生:是电视剧《西游记》、动画影片《葫芦娃》的主题曲。

  师:不错,这些都是影视音乐。影视音乐分为影视歌曲和影视器乐曲两种。影视歌曲:是指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作为片头曲、片尾曲及插曲,并随着影视作品的流行而被广泛传唱,并得到大家喜爱的曲目。影视器乐曲:分为场景音乐、背景音乐和情景音乐。

  下面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部影片《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感受优美的风景和歌声。

  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好听吗?

  生:好听

  师:这么优美动听的歌曲,你们知道歌曲名字吗?

  生:回答

  师:下面老师就给同学们介绍作品及其作者

  三、作品及作者简介: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是儿童歌曲中的经典之作,传唱半个多世纪到现在仍然是经久不衰。歌曲描写的是少先队员在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情景。

  词作者是乔羽、曲作者刘炽都是我国的词曲作家。

  四、欣赏歌曲,熟悉旋律

  1、初听音乐,感受、分析歌曲旋律。

  师:引导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速度、节拍、演唱形式。

  生:优美的、热情的; 较慢的快板;2/4拍子;两段体两个声部演唱;三个乐段。

  2、复听音乐,感受、训练弱起节奏。

  学生随音乐律动,体会微波摇曳、荡舟(划船)湖面的感觉。

  师:2/4拍子的强弱规律是?生:强、弱;

  当强拍出现了空拍,而且在歌曲的最开头,我们称之为弱起小节。

  师 : 0 × × ×

  空弱 强弱

  节奏练习:

  2/4 O X X X | X X | X X X X | X-‖

  3、再听音乐,体验不同情绪的意境美。(学生小声哼唱)

  第一段描写的夏天的北海公园美丽、凉爽的情景,演唱情绪是欢快活泼的;

  第二段描写的是少先队员们来到公园的喜悦心情,演唱情绪是热情、激动的;

  第三段描写的是少先队员自言自语的轻松心情,演唱情绪是叙述到欢快活泼。

  五、学唱歌曲

  1、师:弹奏歌曲旋律,并对音准、节奏加以强化。

  生:用“La”音或“Lu”音自由哼唱歌曲旋律。

  2、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教师范唱、纠错,并对演唱的感情提出要求:能以柔美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表达热情、优美的音乐情绪。

  3、教师弹琴伴奏,学生填词演唱第二段和第三段。情感启发,注意气息的运用。

  设计意图:在经过三次聆听欣赏、哼唱后,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弹琴伴奏、范唱中纠错、提示等,学生填词演唱,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便于学生对歌曲的总体把握和体验!

  六、巩固拓展:

  1、理解歌词:

  A:“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这句中从“望”、“听”两个字可以看出来水中的鱼儿虽是自由自在幸福的,然而它们却十分羡慕少

  年儿童的幸福生活。把鱼儿拟人化了。

  B:“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地欢乐”。如此幸福的生活是谁给我们“安排”的?答案:祖国。升华情感:同学们幸福地生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从小要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刻苦学习,做一名优秀好少年!

  C:“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这句在歌曲中出现了(三)次,表达少年儿童无比(愉快)的心情。其中“荡”字最能表达少年儿童的轻松,愉快心情。

  2、表演唱

  男生组:

  学生随音乐晃动身体(律动),体会微波摇曳,荡舟湖面的感觉。

  要求:唱得优美、动听、充满热情和自豪感。(站立)

  女生组:

  跟随音乐,手握笔或尺作桨,尽情地表达划船游玩时的欢乐情绪。(坐姿)

  教师指挥并同唱。

  歌唱、做动作(男、女生互换)

  教师:竖笛伴奏。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想象在湖面上划船的情景,创造性的表演。活跃气氛,使音乐课堂进入高潮。

  七、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上,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出色,收获也很大。不仅学习了“弱起节奏型”,还学唱了一首创作于50年代的优秀儿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同学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易,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懂得感恩,好好学习,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八、教学反思:(略)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本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

  2、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幸福。

  3、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歌曲,在均衡、和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培养集体观念。

  教学重难点:

  1、 弱起节奏OX 。

  2、 二声部的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同学们在悠扬的《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乐曲声中拍手走进教室。

  2、采用音乐,师生问好。(略)

  3、放录音《采茶扑蝶》片断,老师带领做律动。

  二、节奏训练

  板书:①4/4 O X X X    ②2/4  O X X X

  脚手脚手        脚手 脚手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同时比较两种节奏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比较中领会)

  三、导入新课

  1、师放录相,屏幕上出现一群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地、幸福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至歌声消失、关闭。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划船小朋友们唱的歌曲好听吗?(生答略)。既然好听,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教师出示大歌页。

  2、作品及作者简介:歌曲创作于50年代中期。词作者乔羽是中国音乐文协主席,词作家。曲作者刘炽是我国的作曲家。

  3、教师边弹琴边充满深情的范唱第一段词。

  4、请三位同学分别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5、教师先分别教唱二个声部的曲谱。

  方法:教唱法与听唱法及随琴跟唱法。在较熟的基础上按谱填唱第一段歌词。

  6、重点练习合唱部分。

  方法:①一声部唱,二声部默唱。( 相互交换 )

  ②二声部合唱(教师伴奏可跟随二声部)

  四、巩固练习:

  1、竞赛唱。

  分男女生唱、分小组唱、个人组对唱等形式。

  2、跟伴奏带唱

  教师指挥,要求唱得优美、动听、充满热情和自豪的感觉,启发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3、表演唱

  跟随录音,手握笔或尺作桨,启发学生想象在湖面上划船的情景,创造性的表演,活跃气氛,使音乐课堂进入高潮。

  五、课后小结:

  1、今天我们唱演的真高兴,但高兴的同时要思考“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我们怎样去做才能报答党的恩情?

  2、下课后,请同学自己填唱最后两段歌词。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歌曲优美抒情,描绘了新中国的花朵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欢乐景象。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唱)这首诗歌。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体验,观图入境

  1.师:出去游玩过吗?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和快乐吧!(学生讲述游玩的见闻及快乐)

  2.(课件出示书中插图)看,有一群小朋友正在游玩。仔细观察图画,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3.师:小朋友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词作家乔羽先生被他们的快乐感染了,于是用一首诗歌描绘了他们的快乐,想不想学这首诗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诗歌优美抒情,课文插图活泼生动。老师创设交流游玩的收获和快乐的话题,自然地将图画引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观察图画,交流感受,既锻炼了口语表达,也为学习诗歌作好了情感铺垫,使学生学得入情入境。)

  (二)交流学习,读中畅想

  1.结合图画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

  2.读通课文后,边读课文边尝试写写自己对词语、句子或课文的理解与体会。

  (让学生读课文尝试记录读书体会,给学生创设了深入学习课文的空间,有利于每个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3.指名读课文,然后学生评价读课文的情况,谈自己读课文的体会。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分别出示一、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像,想像湖水的清澈,想像环境的优美,想像清风的凉爽;想像碧波荡漾、点点金光的景象,想像鱼儿的畅游,想像我们欢快歌唱的情景;让学生在想像中感受快乐、体悟语言的表达,并及时交流自己的想像与感受。

  4.再次在有感情地诵读中表达无比丰富的想像和愉悦的感情。

  (诗歌精炼、优美的语言赋予我们想像的广阔空间。教师紧紧抓住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想像空间广阔这一特点,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中展开想像的翅膀,感受生活的快乐,感受语言的优美,实现潜移默化的语言积累。)

  (三)突出主题,深化感受

  师: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学生畅所欲言:或祖国,或家长,或……)

  师:除了诗歌中讲述的,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哪些幸福与快乐?

  (不局限于教材的时代背景,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把学生引向自己的生活这个无比广阔的空间,充分回顾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珍贵,以及自己所应有的责任。很好地体现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的理念。)

  (四)播放歌曲,升华情感

  在优美的旋律中歌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再次升华愉悦的情感。

  (诗歌是美的,优美的旋律赋予诗歌更美的意境更丰富的情感。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学生的感受得到了升华。)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14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第一小节描绘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清澈的湖水,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色彩鲜艳和谐,让人心醉。第二小节抒发少年儿童荡舟北海的喜悦心情。置身这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园,“我们愉快歌唱”,尽情欢乐,引来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游玩,听我们歌唱。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的意境进一步得到升华。

  《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词之所以能编入小学语文教材,我想主要是因为它作为歌曲确实旋律优美,广为流传,受到大家的喜爱。其次,歌词通俗易懂,语言优美,是可以称为“经典”的。本课的目标定位我认为还是以学习诗歌语言,品味形式之美,想象优美意境为重点。但在教学第三段“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时,虽然孩子们也说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但孩子们还是似懂非懂的,说不出任何理由。教学时我作了适当的引导和提升。大家谈到的“太阳”,其实在中国文化中,太阳也是具有丰富的含义的。由于时代和人生阅历的因素,现在的孩子们不可能知道“太阳”就是党和人民,我们可以适度讲授,是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课上同时也结合简单介绍了当时歌词创作的时代背景,激发起了学生内在的情感。同样在教学第二节和第三节相似的地方,教学时可以相互比较、前后联系,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也有学生想到是父母给自己带来了幸福生活,我也明确地表示这也完全正确,并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要尊重父母、爱戴父母。因为我觉得面对三年级的孩子,应避免过多的说教,政治教育痕迹太深。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觉得课堂中老师一直在导,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状态,师生互动需要加强,课堂气氛需要再活跃些。这也许是因为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师生彼此间缺少一些默契吧。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反思

  听一位老师上《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有这样两个环节引起我的思考。一是教师引导学生读第一节诗时,是这样说的:“北海公园的景色可美了,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二是读三四行诗“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时教师设计了一个补画的环节,让学生把白塔的倒影和四周的绿树红墙画出来。

  第一个环节首先让我感觉到老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至关重要。老师的理解出现问题必然导致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引导的偏差。看得出来,学习第一节诗老师的着重点放在了感受北海公园的美景上。其实这节诗重点应是写孩子们在湖面荡舟的美好画面和轻松愉悦的心情。孩子们脑海中浮现的应是轻舟荡漾,碧波白浪,绿树红墙,凉风习习,歌声阵阵的一幅整体的画面,感受到的是红领巾愉快的心情。如果对课文有了这样的理解,那么就不会把这节诗割裂开了,拎出喜欢的句子来读,应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读,来感悟,也不会只引导学生去注意景美,而是从人的活动、心情,景色的优美多方面综合来读诗,感受诗歌的意境。

  第二个环节我们看到了老师试图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去感受语言,这种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些设想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和想象。如果处理不当,会适得其反。“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行诗写得确实非常美,给了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师让学生补画,意图是想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个美景,同时理解“倒映”和“环绕”。学生大多能把白塔的倒影画正确,这样的常识学生基本还是有的,再说书上有白塔的倒影。那么这个画倒影的作用就要打折扣了。书上的画一目了然,再画有点多余的感觉。学生没法画出“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很正常,因为从美术的角度来看,从一个视角来画是不能把“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给画出来的,只能画出一部分。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画还差点什么,引导学生说到四周环绕绿树红墙来,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一圈的绿树红墙,边画边说这就是环绕,本来很美丽的一幅图突然间变得逼仄了,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了,小船仿佛被紧紧包围了。看似很好地理解了环绕,实则不然,随着黑板上那幅美丽的图被环绕后变得死板,环绕这个词教死了,这句诗也教得失去诗味了。红领巾在船上轻轻划着桨,船儿在水中荡漾,远远望去,绿树红墙,令人陶醉。本来能引起无限遐想的诗歌语言经这样一处理现在却变得呆板,了无生趣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也是一首传唱至今的经典儿童歌曲。正因为有一定的“历史”,或者说在一定背景下的产物,使文中蕴含一些特定背景下的东西,这些是现在的儿童难以理解的。那该如何点破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的是谁?这是全文最难解释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去接受或去体会到呢?于是我就先抛出第2小节第1句中“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太阳”指的是什么?请学生回答。什么大案都有,父母、老师、工人、革命先烈、太阳、红军……但是他们没有能够说出“太阳”指的是我们伟大的党。我认为这也很正常,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以他们的人生阅历来回答确实是有难度的。我想老师的教就是要教在学生迷茫时吧。只有适时加入一些背景的介绍,孩子才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个答案。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后面的“谁”,学生们就马上联想到是我们伟大的党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生活。

  点破难点,让孩子容易接受,其实在于选择其恰当的手段。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15

  一.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题:成长的经历

  学习的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丑小鸭》

  二. 学习目标: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4、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并练习说话。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1、正确的朗读课文,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长大不仅使身高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别人、照顾别人。

  2、认识课文中的8个识字,重点指导学生个别字的书写

  教学重点:能认识字,能正确朗读课文。

  《丑小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课文出现的新词。

  2、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2、从丑小鸭出生后的遭遇,理解为什么丑小鸭会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教学时间三课时。

  三. 跟老师一起学:《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北京的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2、学生字:荡、桨

  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ang)

  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ang)

  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3、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推  浪  塔  墙  洒  悄  环

  4、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

  (用熟字记生字)

  如:“谁”记“推”  “狼”记“浪”

  “消”记“悄”  “西”记“洒”

  “不”记“环”

  “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

  (注意“墙”的笔顺) 

  5、指导书写。

  “荡、桨、墙”要写得紧凑。

  “爽”要居中写。

  6、课堂练习。

  读一读   推开  波浪  轻轻  飘荡  尽情

  倒映  伙伴  悄悄  环绕  凉爽

  7、借助汉语拼音学课文。

  推开  波浪  环绕  红墙

  凉爽  洒   悄悄地 功课

  (读准这几个字:浪 边音;爽  翘舌音;洒  平舌音)

  二、理解课文:

  1)课文共有几句话?“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表示什么意思?(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2)“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3)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第一、二行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平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

  4)“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5)“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6)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又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

  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7)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8)“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湖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

  你是怎么理解“红领巾迎着太阳”?(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

  “阳光洒在湖面上”仅仅是洒在湖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湖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

  9)“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10)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11)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丑小鸭》

  一、初读课文:

  复习部首和学过的字。

  1、部首:

  土、⺮、钅、刂、牜、疒、阝、口

  2、读熟字。

  准、沾、站、制、到、持、起

  3、堆:把“谁”的言字旁换成提土旁。

  特:左边是牛字旁,不是提手旁。

  瘦:病字旁,注意“瘦”中间的一竖要上下出头。越:其中“戉”笔顺

  咬和“校”、钻和“沾、站”的字形区别在左旁不同。

  剩和“到、制”的字形区别在左旁不同。

  4、课文出现的词,是什么意思。

  稻草堆:堆起来的稻草。

  钻出来:由里而外的意思。

  剩下:余留下。

  特别:格外。          

  二、理解课文:

  1、听老师讲故事。

  思考:故事讲的是谁的什么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事。)

  2、丑小鸭怎么变成白天鹅?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丑小鸭》就明白了。

  3、从第1段里你知道了什么?

  (鸭妈妈卧在稻草堆里孵蛋,等它的孩子出世。)

  4、出世:出生。本课指小鸭子从蛋里孵出来。

  过渡:过了几天,孩子出世了,长得什么样,我们学习第2自然段。

  5、还有一只小鸭长得什么样?它们看到这只小鸭什么表情?它们会想些什么?(它们看到这只小鸭都非常的惊奇,它们在想,这只小鸭长得可真丑啊!)

  这只丑小鸭见到大家用这样的目光看着它,它会怎么想?(为什么它们用瞧不起的目光看着我?)

  6、为什么大家叫它丑小鸭?(因为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这段主要写丑小鸭出世和它为什么叫丑小鸭这个名字。所以我们读这段就要把它长得丑的样子读出来。

  7、丑小鸭来到世界上,在家里处境如何呢?我们学习第3段。

  哥哥姐姐怎样对它?

  大公鸡怎样对他?家里的小姑娘怎么样?

  (哥哥姐姐讨厌它,用嘴咬它,大公鸡也气势汹汹啄它,就连小姑娘也双手插腰用眼瞪着它。)

  大家对它都不好,丑小鸭怎样做的呢?(丑小鸭感到很孤单,一生气就跑了。)

  8、完整的用自己的话把图讲述一遍。

  思考:为什么大家都讨厌它,只有鸭妈妈疼爱它?(因为丑小鸭太丑了,所以大家都讨厌它,而鸭妈妈毕竟是它的妈妈,无论孩子多么丑,妈妈总是疼爱的。)

  9、丑小鸭为什么离开家?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孤独。

  10、思考:它离开家,去到什么地方?遇到什么困难?

  在芦苇地里,它为什么在悄悄地过日子?(因为它怕别人发现,欺负它。)

  解词:

  讥笑:讥讽和嘲笑。

  悄悄: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洁白:没有被其他颜色污染的白色。

  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本课指丑小鸭看见洁白美丽的天鹅,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只漂亮的天鹅。

  11、过渡:天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冰,丑小鸭又怎样了?从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幸亏:多亏。

  12、农夫把丑小鸭带回家,后来怎样呢?

  这只洁白的天鹅就是那只丑小鸭?当它看见自己变成了洁白的小天鹅是什么心情?(丑小鸭看自己变成了白天鹅心里非常高兴、欣喜。)

  小结:丑小鸭从刚出生就不受喜欢,只有鸭妈妈疼爱它,它忍受了许多痛苦,最终变成了一只白天鹅。

  13、从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小资料】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全名是汉斯·赫里斯蒂安·安徒生。童年时由于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从小对演戏感兴趣。14岁时,他来到哥本哈根一家皇家剧院,一边做杂役,一边学唱歌。后来,得到别人帮助,到哥本哈根大学去学习。他写过诗歌、剧本、小说、游记等。但获得最大成就的是童话。1835年发表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以后每年圣诞节,他总要拿出一本童话集,作为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他一生共发表了150多篇童话故事。

  【模拟试题】

  1、组词。

  堆:(  )(  )(  )

  等:(  )(  )(  )

  钻:(  )(  )(  )

  剩:(  )(  )(  )

  特:(  )(  )(  )

  瘦:(  )(  )(  )

  除:(  )(  )(  )

  咬:(  )(  )(  )

  越:(  )(  )(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   )       愉快的(   )

  凉爽的(   )       尽情的(   )

  3、选字填空

  (1)应   映

  (  )照   答(  )  放(  )  倒(  )

  (2)飘   漂

  ( )浮 ( )扬  ( )荡  ( )泊

  4、词语搭配

  美丽的风    愉快地飘荡

  鲜艳的白塔   轻轻地欢乐

  凉爽的红领巾  尽情地歌唱

  5、修改病句

  (1)今天早晨下了一天的雨。

  (2)小华加入了少先队员。

  (3)我们热情欢迎新同学。

  (4)这是高大的一棵树。

  6、乱句成段

  (  )开始,小花苞穿着绿色的衣服。

  (  )又过了几天,花瓣盛开了,在阳光下向我们张开了笑脸。

  (  )几天后,小花苞顶破了外衣,长出几片花瓣来。

  (  )月季花开满花坛,有粉红的,有暗红的,有桃红的,还有白色的和黄色的。他们争奇斗艳,互相比美。

  7、读一读,抄一抄

  1)你看不见自己,你能看见的只是自己的影子

  2)小草呀,你的脚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脚下的土地。

  8、读词语。

  草堆     相等      剩下     特别      消瘦

  咬死     车站      起来     钻出来     越发

  9、按课文内容填空。

  有一天,丑小鸭出来(  ),看见(   )开花了,知道(  )来了。他扑扑(  )向(  )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  )上,映出一个(     ),雪白的(   ),长长的(  ),(  )极了。啊,这难道是自己的(  )吗?原来我不是(   ),而是一只(     )啊。

  【试题答案】

  1、组词。

  堆:(土堆)(草堆)(堆肥)

  等:(相等)(平等)(等候)

  钻:(钻探)(钻研)(钻空子)

  剩:(剩下)(剩余)(剩饭)

  特:(特别)(特色)(特产)

  瘦:(消瘦)(瘦肉)(肥瘦)

  除:(除草)(除法)(消除)

  咬:(咬紧)(咬住)(咬牙)

  越:(越级)(越权)(越发)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   )       愉快的(   )

  凉爽的(   )       尽情的(   )

  略

  3、选字填空

  (1)应   映

  (映)照   答(应)  放(映)  倒(映)

  (2)飘   漂

  (飘)浮 (飘)扬  (飘)荡  (漂)泊

  4、词语搭配。

  美丽的风    愉快地飘荡

  鲜艳的白塔   轻轻地欢乐

  凉爽的红领巾  尽情地歌唱

  略

  5、修改病句

  (1)今天早晨下了一天的雨。(早晨与一天重复)

  (2)小华加入了少先队员。(少先队与队员不是一个概念)

  (3)我们热情欢迎新同学。(热烈与热情混淆)

  (4)这是高大的一棵树。 (语序混乱)

  6、乱句成段

  (1)开始,小花苞穿着绿色的衣服。

  (3)又过了几天,花瓣盛开了,在阳光下向我们张开了笑脸。

  (2)几天后,小花苞顶破了外衣,长出几片花瓣来。

  (4)月季花开满花坛,有粉红的,有暗红的,有桃红的,还有白色的和黄色的。他们争奇斗艳,互相比美。

  7、读一读,抄一抄

  1)你看不见自己,你能看见的只是自己的影子

  2)小草呀,你的脚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脚下的土地。

  8、读词语。

  草堆     相等      剩下     特别       消瘦

  咬死     车站      起来     钻出来     越发

  9、按课文内容填空。

  有一天,丑小鸭出来(散步),看见(紫丁香)开花了,知道(春天)来了。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啊,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原来我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啊。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16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2 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2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5个字。

  2、掌握本课生字,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教师说:“今天,老师跟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想听吗?下面老师就把这首歌放给你们听。听的时候可以把课本翻开第一页,边听边看课文,看看歌词和课文有什么联系?

  放歌曲。指名回答。

  这首歌好听吗?想唱吗?如果我们把课文读熟了相信你们一下就学会唱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吧!

  (二)教学互动: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利用课后生字表或书后查字表认识这些生字,并将这些字多读者几遍,读准为止。

  (2)小组合作交流认识的字。方法可多样化,可以用他们喜爱的方式。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肯定交流学习的好办法。(方法有:小组长负责,抽卡点名认读;或全组荆炎车轮读者;或男女生互问互读者等等。)

  (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

  A:1:小雨点落到哪棵小草上?

  指名学生试连,当学生连对后,小草可摇动叶子说:“谢谢你给的小雨点,真甜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B:2:出示“三个生字娃娃”:“映、轻、唱”说:我们的名字有太好

  读者,你们发现读时要注意什么?

  (应轻唱:翘舌音,)

  当学生说对三个字应注意的地方后,课件在生字娃娃一起说:“看来,我们的小秘密躲不过小朋友聪明的眼睛哟!”

  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刚才我们认了字,又读了词,可真能干!把他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的准吗?那咱们赶紧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的同学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

  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字音读准了没有。

  3、整体感知

  (1)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指名反馈。学生说,老师总结。

  (三)和谐发展:

  1、朗读课文。

  2、师让学生根据挂图讲述自己看到了什么,先说一说,试着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书写生字。

  1、自由认记,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重点指导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五)定向导入

  复习旧知,认读生字及词语。

  (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同桌合作交流,读懂了些什么?

  2、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3、指导学生体会“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这句话。(可采取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等到形式。)

  (七)指导书写其他生字

  (八)指导背诵(多种形式:同桌、小组、男女生)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2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抓住关键词让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2、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磁带、录音机、电影《祖国花朵》片断。

  2、搜集有关乔羽的资料及其创作《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背景。

  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式、同桌交流式

  教学时数:2教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情趣

  1、师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想听吗?下面老师就把这首歌放给你们听。听的时候可以把课本翻开到第一页,边听边看课文,看看歌词和课文有什么联系?

  2、播放歌曲,指名说。

  这首歌好听吗?想唱吗?如果我们把课文读熟了相信你们一下就学会唱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利用课后生字表或查字典认识这些生字,并将这些字多读几遍,读准为止。(2)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交流反馈。

  (1)出示生字卡片,生开火车认读。

  (2)给生字找朋友,比一比谁找的朋友多。

  (3)指名分节读文,其他生边听边用笔做标记,读得好的地方,我们向他学习,不足的地方,呆会儿我们当小老师帮他。

  三、聆听录音、想象画面

  1、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想象说话:播放课文录音,生闭眼聆听,想象: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指名读,师适时引导(三个画面)。

  (2)师小结并板书:北海风光、愉快歌唱、快乐生活。

  3、师让学生根据挂图讲述自己看到了什么,先说一说,试着读一读,初步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指导书写

  1、自由认记,想想怎样巧妙记住这些字。

  2、重点指导书写这些生字。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五、作业超市

  1、每个字书写三遍,并找两个朋友。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学唱诗歌。

  4、搜集有关乔羽的资料及其创作《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背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相关词语(指名二生上黑板听写)。

  2、指名朗读诗歌。

  3、指名说说这首诗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二、巧学诗歌

  (一)板块一:北海风光

  1、指名读诗歌第一节,思:北海风光在作者眼里是怎样的,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的?是怎样描写的?(师适时出示挂图,抓住“白塔、绿树、红墙”引导学生感悟:水清、色丽、人欢。)

  2、指导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向大家展示一下北海美丽的风光吗?

  (1)生试读。

  (2)生同位读,互相帮助。

  (3)指名读,师引导读得轻柔一些。

  (4)挑战读。

  3、训练说话。

  (1)看到了这美丽的北海风光,请你用几句话表达出你心中的赞美之情。

  (2)生说,师适时引导。

  4、总结学法:读-想-读-说。

  (二)板块二:愉快歌唱

  1、师引导学生依据学习第一节的方法学习本小节。(主要抓住“红领巾”、“阳光”、“鱼儿”理解党和人民对少年儿童的关怀,进而懂得“红领巾”与“阳光”的关系;抓住一系列动词“迎着、洒在、望着、听”感受少年儿童的童心童趣以及他们幸福的童年生活。)

  2、播放第一、二小节歌曲,冲击视觉效果,增强感悟。

  (三)板块三:快乐生活

  1、师让学生根据前两节的方法自学第三小节。

  2、生自学诗歌。

  3、汇报

  (1)引导学生抓住问句认真读文,联系上下文,入境理解。

  (2)简介乔羽及创作背景(生展示课前收集的素材,师作适当引导和补充)。

  (3)播放电影《祖国花朵》片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激起学生心中的对生活热爱,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激之情,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四)小练笔

  1、分组读三节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在文中三次出现,师简单点一下:这在歌词中叫副词,在写法上叫反复。)

  2、仿写诗歌。(请大家仿照这种结构学写一小节诗。)

  三、学唱诗歌

  1、师播放乐曲,生认真倾听。

  2、师领唱,生学唱。

  3、指名唱。

  4、生齐唱。

  5、分组唱。

  四、妙笔生“画”

  请同学们用彩笔画出这美好的画面,可以从三个画面中选择一幅画下来,也可以画一幅完整的画面。

  五、作业超市

  1、继续唱这首歌。

  2、小练笔:以“童年乐趣”或“家乡美景”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板书:

  让我们荡起双桨

  热爱祖国  热爱生活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18

  教学内容

  让我们荡起双桨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背诵第一小节。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初步体会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4.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默读课文。

  教学

  资源

  1.习字册、小黑板

  2.歌曲磁带《让我们荡起双桨》。

  预习

  设计

  1.拼读生字,去掉拼音准确朗读生字。

  2.认真观察生字,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

  3.划词语、标小节号,并正确、流利地朗读和理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想想诗歌每一小节各讲了什么。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

  1.欣赏歌曲。

  2.读准“荡、桨”。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       预习作业1

  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       预习作业2

  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6.闭眼书空,出差错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巩固。

  ●       预习作业3

  1.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

  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6分钟)

  1.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老师指点再次归纳。

  2.铭记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第四板块:学习第一小节(10分钟)

  1.自由读文,数数第一小节共几句话。

  2.在老师的指导下感受每行写的情景。

  3.演示“轻轻飘荡”、“推开波浪”的不同。

  4.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5.练习背诵第一小节。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第一板块:歌曲引入。

  1.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学生欣赏。

  2.教师解说:这首歌旋律优美,琅琅上口,它不仅陪伴过你们爸爸妈妈的童年,还陪伴过老师的童年,而且老师还会预料到,它还将会陪伴你们的童年!

  3.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指导读准生字:荡  桨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       预习作业1

  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小组内两两过关。

  ●       预习作业2

  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交流。

  2.点评。

  (1)“土、王、车”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横改为提。

  (2)“轻”字右上角不是“又”。

  (3)竖心旁中间的竖式第三笔,不是第二笔。

  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变化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3.小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4.集体闭眼书空。

  ●       预习作业3

  1.抽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

  1.抽组号为“3”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评价、纠正。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课文是一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总共有几小节?每一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引导学生先看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示范归纳: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在北海荡舟游玩的快乐情景。)

  第四板块: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课文,这一小节总共写了几句话?

  2.第一、第二行写了怎样的情景?

  3.指名朗读三、四行,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你感觉怎样?理解“环绕”。

  4.小朋友深深陶醉在这美景中,那小船又是处于怎样的状态呢?伸出你的手,演示一下“轻轻飘荡”、“推开波浪”的不同。

  5.指导朗读。小朋友们正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眼前的美景,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自己练一练,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味道。

  6.练习背诵第一小节。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剩余字。

  2.完成《补充》一,《一课一练》一。

  作业

  设计

  1.见《补充》、《一课一练》。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19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友投稿    点击数:86

  我对《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重点把握

  wxy吴小燕 发表

  我本来打算这样设计教学,在引导学生读第一节诗时,这样说:“北海公园的景色可美了,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二是读三四行诗“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时设计一个补画的环节,让学生把白塔的倒影和四周的绿树红墙画出来。我把重点放在了感受北海公园的美景上。

  其实这节诗重点应是写孩子们在湖面荡舟的美好画面和轻松愉悦的心情。孩子们脑海中浮现的应是轻舟荡漾,碧波白浪,绿树红墙,凉风习习,歌声阵阵的一幅整体的画面,感受到的是红领巾愉快的心情。

  我本来试图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去感受语言,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些设想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和想象。如果处理不当,会适得其反。“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行诗写得确实非常美,给了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师让学生补画,意图是想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个美景,同时理解“倒映”和“环绕”。学生大多能把白塔的倒影画正确,这样的常识学生基本还是有的,再说书上有白塔的倒影。那么这个画倒影的作用就要打折扣了。书上的画一目了然,再画有点多余的感觉。学生没法画出“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很正常,因为从美术的角度来看,从一个视角来画是不能把“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给画出来的,只能画出一部分。  红领巾在船上轻轻划着桨,船儿在水中荡漾,远远望去,绿树红墙,令人陶醉。本来能引起无限遐想的诗歌语言经这样一处理现在却变得呆板,了无生趣了。

  我由此感受到 老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至关重要。老师的理解出现问题,必然导致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引导的偏差。如果对课文有了这样的理解,那么就不会把这节诗割裂开了,拎出喜欢的句子来读,应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读,来感悟,不能只引导学生去注意景美,而是从人的活动、心情,景色的优美多方面综合来读诗,感受诗歌的意境。

  /user1/wxy%ce%e2%d0%a1%d1%e0/archives//76749.html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29546114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