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月球之谜教案

月球之谜教案

红尘戏语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月球之谜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月球之谜教案(精选8篇)

月球之谜教案 篇1

  一.导入:

  1.上课前,老师让孩子们猜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打一天体)

  2.对于月亮你们有多少的了解?(月亮又叫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题目是?玉蟾……)

  3.是啊,月亮里藏着许多的谜,等我们去探索,出示题目:22.月球之谜

  4.谜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这的谜选哪种解释呢?

  谜:

  a.单指谜语

  b.比喻还没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5.相信大家经过充分的预习,.现下面老师要来检查孩子们的预习做的棒不棒,开火车读词语!

  夜幕   降临   悬挂   曾经   奥秘   努力   登上   任何   撒下   水藻   一旦   一项   估计   年龄   遐想

  6.打开课文p9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7..老师请同学注意读书的要求,

  a.读准字音乐,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b.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c.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养成带着问题读书的好习惯。

  8.同学读书很认真,很陶醉,老师想问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为什么?省略号也是一个段,你找到了吗?找到的请举手,你真了不起。第7自然段是最短的一段,可也是含义最多的一个自然段,你可要好好地推敲推敲。

  9.现在老师请8个孩子朗读课文,你愿意吗?我听到下面窃窃私语这第7段怎么读啊?老师告诉你,请你拿出手指头,然后默数一,二,三,四,第八段接下去。老师为你们读题目。

  10.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声音也比较响亮。读完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人类探索月球的奥秘),(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抓住中心句或者主要词语)

  11..是啊,谜一般的地球,总是吸引着人类的好奇心,(出示课件),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看到月光又明又亮。这就叫什么?皎洁的月光)(出示第一自然段)

  12..师: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一轮明月悬高挂在天空,人们看着这一轮明月总是会想到很多很多,想到什么?读。

  13.对啊,虽然人们没办法到月球上,去看一看,但他们的心却在哪?甚至飞到遥远的宇宙去,这远远的想,就叫?(遐想)

  14.那么老师想问,你刚才看到这皎洁的月光,你想到了什么?(让生发挥想象力,这就是遐想,就是美好的遐想)。(这些遐想都是多么的美好)(板书:美好遐想)

  15.同学们,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历代的诗人对月亮总有说不出的喜爱,他们用许许多多的诗句写下了他们曾经的感动,   你知道哪些诗人写下那些诗句(生汇报)

  16.有多少美好的夜晚,诗人就留下了多少美好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出示: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这些都是诗人美好的遐想。

  17.是啊,在这优美的月光下,你愿意为我们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吗?(生个别读)老师也想美美地读一读,你们听一听,老师有没没在美美地遐想,(师读)你们能不能像老师一样美美地读一读(全班读)

  过渡:是的,同学们,这神秘的地球让我们人类产生了无数美好的遐想,,这也就是这一段要告诉我们的,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遐想来探索月球。但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越月球,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月球上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好,睁大你们的眼睛,注意看

  18.(播发美国宇航员上月球的片段)看,宇航员们整装待发,3.2.1火箭点火,火箭成功发射,他飞出了地球,直奔太空,为我们驾驶飞船,近了,更近了,经过4个小时的飞行,飞船缓缓降落在月球上面,船长小心翼翼地在月球上印下了一个脚印,人类的第一个脚印,看看这神秘的地球,宇航员们在月球上钱轻飘飘的,像袋鼠一样行走,看,这是他们为我们带回来的月球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

  19.这是环形山,是月球特有的奇观(生说)?(你从哪里知道的,其实这也是个读书的好办法,我们不仅可以从书中获得知识,也可以从课外书获获得知识)。

  20..是啊,同学们请你们观察下,再对照下课文,课文能否为我们介绍下这,轻声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但你第一眼看到月球这景色时,您心里第一个感受是什么?但两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书中有个词告诉了我们,对,奇异,而且是十分奇异,他奇异在哪呀,请你们再次读读课文,再感受下(生读),他奇异在哪呀?(满是什么意思?)

  21.填空:当你漫步在月球上,你放眼看去,看到到处是________,到处是______,到处是______,看不到_____,听不到_____,闻不到______.月球是一个_________的世界。(什么叫荒漠,用个词语代替它)

  22.这景色是多么的不一般呀,课文告诉我们这个词奇异什么意思,你们明白了吗(奇:奇怪的,少见的,异:不一样的   和地球不一样的景色)同学们,看着这奇异的景色,我们不禁把他和地球做比较(但地球上地面阳光灿烂的时候,地球的天空是?而在这呢?)看着这奇异的景观,你心里想_________?(出示课件)现在,请你们看着文章,把心中的好奇读出来。(看着这幅画,你就想象着你就在月球上)(生读)

  23.(.同学们,你们都很热爱地球,老师听了真高兴,但是对于这月球你们就没有一点好好奇心吗?同学们,但你们看到这奇异的月球的时候,你们想不想去探索下它到底有什么奥秘?你心里难道没有更多的好奇,为什么它的景色如此奇异?) 17.学完这段,我们也就知道作者其实是要告诉我们月球上奇异景色。

  24.同学们,从望月生疑,人们产生了无数美好的遐想,而但人类登上月球之后,却发现这儿的景色却十分奇异,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谜啊?而且,这些看似平凡的尘土,岩石,环形山,又有多少的奥秘啊?我们下节课继续来探索地球的奥秘。

月球之谜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下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主题活动的探究学习,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月球的有关资料,能就资料进行交流并提出问题,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以及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激发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月球的相关资料。  

  学生:收集月球的相关资料,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月亮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句)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有关月亮诗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能力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同时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索月球之谜吧!(板书:课题)  

  2、昨天,我们望着高高悬挂在夜空的月亮谈了许多美好的遐想,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请你们读读这句话,把我们的思绪再次带到那无限的遐想中去吧!(课件出示,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画面激趣、配乐朗读,增强学生的主体审美意识。)  

  二、品读课文、引导探究。  

  1、出示课件,认识月球。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迷惑呀。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首次登上了月球,大家想不想登上月球去看看呢?让我们随“阿波罗号”登上月球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月球的概况)  

  看这就是月球,和你想象中的月球一样吗?用一个词概括你见到的月球吧。(课件:(      )的月球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填词)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月球的神秘和美丽,加深学生对月球的认识,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扎实训练、指导朗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1)、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介绍了月球的景色?   

  (2)、想一想:默读第二自然段,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世界?  

  (3)、谈一谈:生介绍月球上的景色,师引导学生用“奇异”这个词来概括月球上的景色并让学生介绍环形山的样子。  

  (4)、说一说:进行语言文字地训练。(用“没有……没有……”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默读、引导学生用“奇异”这词来概括月球的景色,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的能力,并通过让学生介绍环形山培养学生能借助课外资料来帮助阅读的能力。)

  (5)、比一比:男女生赛读。(评价)  

  (6)、读一读: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有感情地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地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7)、看一看:课件出示,师生共同欣赏宇航员从月球上拍摄回来的照片。  

  大家对月球有了初步的了解,是不是感觉他更神秘了呢?想去探秘吧?老师已经感受到你们强烈的探索欲望了,送给你们一些宇航员从月球上拍摄回来的照片,好吗?  

  3、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学习第3——7自然段)  

  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呀!它到底还隐藏了多少秘密呢?让我们当一回宇航员,乘坐“神舟七号”飞船到月球上去探秘好吗?请宇航员们穿好宇航服,进入飞船,准备登月,5、4、3、2、1发射!(出示课件,火箭升空加配音)  

  (1)、航天英雄们,我们来到了神奇的宇宙课堂,快到宇宙书中去找一找,你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呀?用——把它划下来,选择你最感兴趣的谜读一读。  

  (2)、现在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3)、交流(生读谜、说谜、师适当评价)。  

  (4)、齐读月球之谜。  

  (5)、引导学生理解……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月球之谜,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学习、拓展延伸。  

  月球留给我们的谜还有很多很多。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有一个科学的成果。有你们这些出色的探月者,人类移居月球建立月球村的设想一定能早日实现。航天英雄们继续探索吧。别忘了把你们的发现带回到地球来。(出示:探月报告)  

  1、引导:教师引导探究的方法。(做实验——得出结果——提出疑问)  

  2、合作: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根据收集的资料及老师提供的资料)  

  3、交流:交流探究结果。  

  4、小结:同学们月球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地球上的人多么希望能探索这些能源去造福人类,神秘的月球在向我们召唤,让我们用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结束今天这节课吧!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对未解之谜进行猜测与判断、通过精彩的交流互动,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培养参与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升华、作业布置。  

  我们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办成一张月球之谜的小报。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组合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作业从而培养了学生积累资料及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良好地锻炼及提高。)  

  板书设计  

  22、月球之谜                                                                                              景色奇异  

  月球之谜      令人费解          探索  

  ……

  ???? 

月球之谜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知识点: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等词语。积累与月球有关的的诗句。

  能力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学习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前准备:

  收集月球图片、文字等资料。

  收集和月亮有关的诗句、神话传说。

  教师制作课件。

  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

  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引导:听了优美的旋律,同学们一定心旷神怡,被带入了清幽的环境中,今天,我们就学习和月球有关的课文。

  板书:月球

  你对月球有什么了解?交流资料。(伴着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在清幽的环境中,激起探索的欲望。)

  板书:22 月球之谜

  齐读课题,学生质疑。教师将有选择的板书。

  (如:月球是什么样的?介绍了月球的哪些谜?是怎么去探索月球之谜的?)

  过渡:今天,我们就带着好奇,带着疑问,快快地打开书,看看月球之谜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谜?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的读音,了解课文大意。

  请学生分小节读课文,纠正字的读音。

  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简单说一说。

  学生随意谈。

  角色分配,深入理解。

  角色分配:同学们,你们羡慕宇航员吗?你们钦佩科学家吗?今天,我们要像宇航员一样去月球探险,像科学家一样做一些科学实验,看谁将是今天的最称职的宇航员,谁将是今天最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与小组成员商量,是做宇航员去登月球还是做科学家去解未解之谜?

  提示:注意小组内分工。//读、补充、质疑、请人帮忙。

  第二小节(宇航员)

  请宇航员带我们去登陆月球,一展月球的风采,希望你做好宇航员的同时,也为我们做好导游,否则我们会迷路的。

  请宇航员读这一小节。请告诉大家,你都告诉我们月球的什么知识?

  提示:a、时间:1969年7月20日。

  b、人类首次登陆月球的国家——美国两名宇航员。

  c、月球上的奇异景色,抓重点词语:

  “黑沉沉”、“洒满灿烂的阳光”、“没有….没有…”

  d、 看见的奇异景色。

  e、指 导朗读。

  f、 读出奇异的感觉来。

  (通过宇航员这个角色的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一同走进月球,到月球上去考察。)

  教师播放一组相关的图片,并进行解说。

  请学生进行补充: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的资料。

  第三——第七小节。(科学家)

  请默读第三——第七小节,看看都介绍了哪些未解之谜?然后与小组成员商量,你们科学专家组准备做什么实验?

  学生默读,小组交流。

  请学生科学专家做介绍实验经历以及疑惑。

  提示:“费解”、“神秘”意思。

  问句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月球上只是有这几种未解之谜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在介绍未解之谜时,各个段落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习课文中“用(    )实验,发现(       )现象,难道(     )?”提出其它的自己感兴趣的未解之谜。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探索的欲望,去探索看似相识的月球,其实有那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不仅是科学家要探索的,也是我们要探索的。)

  过渡:古往今来,我们人类看着高悬的月亮,引起了好多的遐想。

  第一小节。

  自己朗读,注意带有问号的句子。

  找生读带有问号的句子。

  人们还会有什么遐想呢?

  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诗句:古代的文人看着皎洁的月亮,写了不少的诗篇。学生交流,注意读出个性,读出当时诗人的心情。(配乐《秋日私语》)

  雅称和别称:由于古人对月球的遐想,写出了不朽的诗句,所以,月亮有许多的雅称和别称。

  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人类文明源远流长,自古至今,流传着很多和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你都知道哪些,给我们大家讲一讲吧。

  小结。

  学生汇报收获

  作业超市。

  1、续收集月球资料,将它们分类整理。

  2、为月球故事配一幅画。

  3、想象作文:月球历险记。

月球之谜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通过利用网上资源和同学之间的讨论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学习难点:

  利用资源交流,讨论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学习准备:

  1、充分利用网络条件,查找有关月球的资料。

  2、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学习过程:

  一、出示月色图,以情境导入新课

  浩瀚夜空,一轮明月高挂天空,那朦胧的月光,仿佛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银白色的晚礼服。

  同学们,这样的情景你们一定没少见。古往今来,那皎洁的月光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

  二、自读课文,读通每一句话,读准每一个字。

  三、默读课文

  1、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课文写了月球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四、组内交流共同感兴趣的月球之谜。

  五、全班交流

  1、在阅读中,你发现了课文中哪些直接描述的月球之谜。

  2、你能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六、在朗读和网上资源的交流中共同探究

  1、美国登月知识和中国“探月”计划

  2、相关月球知识

  3、人类未来的月球计划

  七、师生共同交流描写月亮的古诗句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夏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以信息技术推进课文内容的发展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之谜,是本文的重点。

  这是一篇科普文,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文内容的发展,而不失为一堂语文课?这是我设计教学时的主旨思想。通过一堂课下来,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文本的巧妙整合。

  这一堂课最精彩的地方应该是把信息技术带进课堂,有利的推进了课文内容的发展。孩子们在课前的预习中,充分施展了信息技能,根据课文需要制作了非常有实效性的幻灯片,内容丰富,页面漂亮,如月亮诗句的收集,登月图片和资料的收集,月球其他相关知识的整理和提问,人类对未来月球的计划,分类型分版块的进行幻灯片制作,使学生在交流与扩展时最快速地进入。最可贵的是孩子们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能把冗长的网上文字资源提炼成自己所需要的、非常精练明了的一段话或一句话,使人一看便明白,信息能立即输入大脑,使孩子们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里迅速接受许多课文以外的新的信息。教师在课堂里针对课文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有效的为文本服务,推进文本的发展。在资料的展示中,样式灵活,有教师展示,有学生自展,还有全班展示,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里充分展开交流与对话。

  二、正确把握了语文教育的特点,符合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要把信息技术与文本进行巧妙的整合,使学生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理解月球世界的奇异和月球上的不解之谜,充分开展朗读才是前提。这节课,教师以读为本,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在朗读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朗读具有层次性。如月球上奇异景色的朗读指导,几个月球之谜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文本内容,拓展自如。

月球之谜教案 篇5

  教材说明: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优美的图片,大家想看么?(教师出示月球图片,学生欣赏)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觉就像真的在晚上赏月一样。

  师:月亮清雅、幽静,在我国流传着许多有关月亮的美好故事和传说,比如: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等等,更有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歌颂月亮的诗篇。你知道哪些?

  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是啊,这些都是描写月亮的诗句。月亮可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一篇关于月球的文章。板书课题:22、月球之谜

  学生 齐读课题。

  二、略读课文,理清层次;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关于月球的哪些内容?

  生:景色

  小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

  生:遐想

  师:还讲了什么呢?快速浏览课文3~~~8自然段,看看这部分介绍了什么?

  生:谜

  教师梳理板书:遐想、景色、谜。

  师:老师还搜集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咱们来读一读。(师课件出示“诗句”)学生齐读。

  三、精读课文,感受月球的魅力与神秘。

  1、月球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在诗人笔下的月亮是那么清雅,那么宁静,那么美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师:仔细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月亮引起人们哪些美好的遐想?学生读第一自然,谁来说一说?

  生: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么?

  师:什么是“遐想”?生:想象

  师:你能用疑问的语气读出来么?自己读读看

  生:能。 好。 学生练习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人们这么多遐想,怎么解决呢?古人科学不发达,只能把这些美好的愿望寄托在诗句里。咱们再来一起读读这些优美的诗句。

  生:读相关诗句。

  如果在皎洁的夜晚,你会产生哪些遐想?学生谈谈自己遐想。

  2、月球表面的景色

  师: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看看月球上究竟是一番怎样景象?它有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神秘,那样美好。

  生:读相关句子“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一片沙漠。”

  师: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

  生:奇异

  师:什么是奇异?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能把这种奇异的景色读出来么?

  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读,齐读。)

  小小结:原来月球上是这样的一番景象,它和我们遥望月球时的想象完全不同,这更激起了人们探索它、了解它的欲望。

  3、月球的未解之谜

  师:快速读课文3-7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生:杀菌的本领 生:植物试验

月球之谜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不解之谜。

  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月球之谜的兴趣,了解祖国科技的进步,感受祖国的强大。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课前组织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搜集关于月球的资料;

  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自古以来,月亮就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有关月亮的佳话也流传至今。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曾激起了人们多少思念与感慨。同学们上节课已经初步学习了18《月球之谜》,谁来说一说你对月球的印象?(神秘,一片荒漠,有很多解不开的谜,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阳光等)

  今天就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来领略月球上奇妙的景色,共同揭开他那神秘的面纱,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做到最好?齐读课题:月球之谜

  二、进入情境,感受月魅

  师:我们印象中的月球是谜一样的星球,但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月光图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欣赏一下美丽的月光图好吗?

  面对这样一幅幅美好的月光图,同学们一定是感慨万千,那同学们是否能用一个词或是一句话来表达你此刻的感受呢?(美好、皎洁、皓月当空、我真想亲自踏上月球游览一番,看一看是否有传说中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还有神秘的广寒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同学们说的真好!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读遐想,理解意思。)板书:遐想、美好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感受一下人们对月光的美好遐想。(自读课文)--指名读---(人们既然对月光充满了美好的遐想,那就请同学们带着美好的感情来朗读)齐读

  为了探索月球上的奥秘,人们是怎样去做的呢?(出示课件并齐读):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三、移情体验,感悟月球的奇异

  1、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同学们想到月球上看一看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1969年7月20日。

  (出示课件演示师叙述) 让我们跟随宇航员们的目光,向月球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荒无人烟的月球)

  2、请大家找一找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介绍了月球的景色? (第2自然段)

  3、哪位同学给我们汇报一下宇航员登陆月球后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月球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板书:奇异、荒凉

  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

  (出示课件并齐读)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5、师述: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时能感受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异”!(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你能把这种奇异的感受送入朗读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吗?谁想试一下?(指名读,给予鼓励)让我们把这奇异的景色大声的朗读给所有的人听吧!

  6、随着宇航员的脚步老师找到了有关宇航员登陆月球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再次感受月球上奇异的景色。

  四、探究体会,了解月球的不解之谜

  月球是荒漠这一奇异景色,让我们所有人迷惑,但是科学家做了一连串的实验得出了更多令人费解的谜,在文章的3---6自然段列举了月球的不解之谜,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到科学家都做了哪些实验?

  a、 指生读: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

  师:细菌“一下子”“都”死在了月球尘土里,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生:为什么细菌在地球上可以蔓延,到了月球的尘土里却一下子就死了呢?

  很奇怪,是吗?  

  所以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实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难道……?(出示课件并齐读)

  b、继续,下面谁来说说第二个实验怎么做呢?

  指名——好,你能再大声地清楚地说一遍吗?

  评价:真不错,说得比第一次好多了。

  再请个小科学家来说说。

  指名——口齿真清楚。

  你们能根据这个实验中惊人的发现,来说说自己的疑问吗?

  三、学习升华,发现月魅

  1、月球上的谜仅仅只有这些吗?可以从课文中的哪个标点符号看出来?

  2、是的,文中的省略号说明月球还有很多很多谜,上课之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关于月球上的谜,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然后小组推选最有意思的谜在全班展示。

  3、 同学们这次月球探险非常成功。除了月球上的迷,关于月亮的诗句你们都知道哪些呢?

  四、诗歌熏陶,情感渗透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首关于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欣赏。

  出示课件:配乐诗朗诵

  五、开阔视野,拓展延伸

  同学们知不知道咱们中国的航天英雄是谁?我想我们都不会忘记2003年10月15日,那个令人激动的时刻,神舟五号让我们中国人实现了千年飞天的梦想。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感受到同学们想探索月球的愿望是那么强烈,美丽的月球遮着神秘的面纱,月球的奇异现象有些仍然是谜,但月球对于人类不会永远是谜,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将继续下去,老师相信:明天的你们将会用聪明的智慧揭开一个又一个的奥秘!.

  六、总结,布置作业

  课文学完了,但我们的学习还没有结束,你打算课后怎样继续你的学习?

  生:我想到网上查找关于月球的更多的知识

  生:我想到图书馆查阅图书。

  师:你可以查阅《十万个为什么》解决心中的疑问,多读科普书籍,的确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不错的学习方法。

  生:我想请爸妈给我买一架望远镜观测天空,探索奥秘。

  师:很好,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希望你能找出更多的奥秘。

  同学们的主意都不错,希望你们在课下能有更多的收获。下课!

月球之谜教案 篇7

  22、月球之谜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夜空、悬挂、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曾经、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准备:1、让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1、欣赏音乐,说一说有关月亮的诗句。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优美乐曲,再来吟诵有关月亮的诗句。好吗?(出示书后的诗句)

  你在课外还收集了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

  是啊,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

  2、出示课题

  (出示月亮的图片,并出示句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理解“遐想”的意思)

  人们会有哪些遐想呢?(指名学生回答:嫦娥奔月、吴刚砍树、洁白的玉兔,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月球,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去探索她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读课题:月球之谜)

  二、再读课文,揭开月球之谜

  1、听说,国家宇航中心正在召集小小宇航员呢,大家想不想参加啊?首要条件就是:能够正确地读词语,读通课文。请大家作好准备,我们开始测试了!(出示相关词语)

  2、月球离我们有38.4千万公里,路途遥远,所以我们得用四天的时间才能到达月球。去月球探险的第二个条件是:谈一谈你收集了哪些有关月球的资料。请大家说一说,共同了解月球的特点。

  3、相机出示有关月球的资料

  (1)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2)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3)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温度变化非常大。长夜里,温度下降到-180℃;白昼时,温度又上升到120℃。

  (4)因为没有空气,宇航员来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聋子”。两个人即使面对面大声喊叫,也听不到一言半语。这是因为声音要在空气中才能传播,没有空气的传播作用,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5、现在我们乘座的“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安全抵达月球,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朋友,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在课文的哪个地方?哪位宇航员给我们地球人汇报汇报。(学生自学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6、出示句子: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你具体地说出了月球上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板书:十分奇异)并把“黑沉沉、灿烂的阳光”等词标上着重号。

  7、深入了解月球的美丽,相机指导朗读

  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你为什么觉得奇异吗?

  师引导: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

  8、请同学们看书中的插图,找到了地球了吗?我们地球美吗?(让学生谈地球的美)月球上又有些什么呢?(出示人类第一次登月的照片)

  三、细读课文,探究月球之谜

  1、宇航员们,别光顾着看景色啊,我们还要探究月球之谜啊?请同学们自学课文3-7自然段,看看有哪些月球之谜?

  2、交流汇报(相机出示)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

  师: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读读句子,理解“费解”的意思。)

  3、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出示: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4、结合文本谈收获

  同学们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独家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也可以说说你还有什么未解之谜。

  (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汇报刚才合作学习的成果。)

  四、总结升华,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1、这次太空之旅,你们的收获真不小啊,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疑惑,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

  2、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课件出示)这一张是未来月球的图片,请大家遐想一下,假如你到30年后的月球去探险,你会做些什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22、月球之谜

  十分奇异

  荒漠             探索

  ……

月球之谜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2、学生收集关于月亮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课件出示“明月悬挂在高高夜空的情景图”和乐曲《春江花月夜》。浩瀚夜空,一轮明月高挂天空,那朦胧的月光,仿佛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银白色的晚礼服。看到这么美的情景,此时此刻你脑海里会联想到什么呢?(指名说相关古诗、词句、故事等)

  是啊,不光是你们,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这皎洁的月光引起了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让我们把感情带进去读这一句:(课件出示: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指名读、赛读)人们会遐想些什么呢?(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课件出示))

  2、正是有了这些美好的遐想,人类才会不断去探索。1969年7月20日这一天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谜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座“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对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读课题:月球之谜。(板书)

  二、移情体验,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

  各位宇航员准备好了吗?

  2、课件出示飞船图片,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3、因为路途遥远,月球离我们有38.4千万公里,所以我们得用四天的时间到达月球,为了能让大家顺利完成这次探险,请大家利用路上的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手里的资料,翻到课后资料袋,读一读,了解月球的特点。

  4、课件出示:

  (1)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2)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3)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温度变化非常大。长夜里,温度下降到-180℃;白昼时,温度又上升到120℃。

  (4)因为没有空气,宇航员来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聋子”。两个人即使面对面大声喊叫,也听不到一言半语。这是因为声音要在空气中才能传播,没有空气的传播作用,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5、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朋友,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出示课文插图)谁能解开上面提到的这个谜的谜底呢?(出示谜)请你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学生自学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6、(指名说)课件出示句子: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你具体地说出了月球上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景色奇异-板书)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

  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指名说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月球与地球上的景色截然不同,真是奇特呀!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的想象简直太不一样了!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给地球上的人吧!(齐读)

  7、你们观察得这么仔细,真了不起!这就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课件出示他们拍的照片。)

  8、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他们还把月球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这些实验又让我们对月球产生了新的疑问。你们想了解科学家做的什么实验吗?自读3、4、5、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

  9、全班交流

  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呢?(指名说)课件出示

  在这三个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

  在四人小组内选择一个你们共同感兴趣的实验,仔细读一读。说一说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在做这个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a、小组汇报。(相机调整顺序)

  (1)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a、你们组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出示第3自然段)

  b、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在做这个尘土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细菌一下子都死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组内说组内补充?还有其它同学想对这个实验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吗?

  c、这个实验结果真让人费解呀!(适时理解“费解”)你们用朗读来向大家汇报汇报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d、是啊,月球上的尘土也可以杀菌吗?这是一个月球之谜!

  (2)还有哪个组来汇报你们感兴趣的实验。

  a、你们组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出示第4自然段)

  b、你们做了这个植物的实验后,有什么发现?你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

  c、你们能根据你们在这个实验中惊奇的发现,向全世界的人提出一个谜吗?

  d、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实验!这个实验中还有谜团吗?

  e、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个实验吧!

  (3)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呀!

  a、科学家继续做的什么实验呢?哪个小组来汇报汇报。(出示第6自然段)

  b、你们研究了从月球回来的岩石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c、研究了这块岩石后,你们的疑问是(小组读谜)。

  d、还有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吗?我们一起来追问一次吧!(放大)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书本上提到的关于月球的不解之谜。课文的第七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还有很多很多的未解之谜。(未解之谜--板书)

  10、这些谜底等着我们来揭开,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最大。(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师指名说几个谜,看来你们都是一些勤动脑、爱思考的宇航员!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相信地球上的人们也同样会为你们感到骄傲的。

  11、好了,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了。(出示月球图)向她告个别吧!(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12、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对刚刚完成月球之旅的宇航员们进行独家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汇报刚才合作学习的成果。)  

  三、总结升华,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1、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让我们对美丽的月球继续探索下去吧?(板书—探索)齐读:“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课件出示)

  2、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

  3、小练笔:课件出示未来月球的图片,遐想30年后的月球探险,你会做些什么?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月球之谜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30949114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