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漫游诗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微信扫码分享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精选14篇)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篇1

  之二

  作者:袁术平

  教学目标 :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二)指导朗读。

  二、教学重点、难点

  自学并掌握18个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利用录像,引入新课。

  1.大家边看录像,边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称梅花为君子,人们为什么深深地喜爱这种花呢?

  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

  3.“梅花香自苦寒来”,她是万花中最有骨气,最有品格,最高贵的花。因此与兰花、竹、莲花并称“四君子”。打开书,预习生字。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 缕 芳 吁 耍 训 斥 脾

  罕 藤 愈 凌 秉 飕 撩 梳

  衰 绢 侨 眷

  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凋字,可以用旧字换一部分的方法记住它的字形,并注意与形近字比较加强记忆和理解。如碉堡的碉与凋是形近字,只是部首不同。

  缕lǔ,韵母不能写成u。

  耍字上面是而且的而,与要有区别。

  脾气的右旁卑是8画,笔顺是白卑。

  罕字是上下结构加个干净的“干”。

  秉字的部首是禾。

  衰字是上中下结构,记字时可想到把衣服的衣字拉开,中间插入一个,读shu1i。

  眷ju4n,查目字底。可与卷相比较。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秉”字为例:“秉”在课文中组成新词是“秉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用换词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读带有“秉性”的这句话,考虑可以用哪一个词替换。用性格可以。进而联系生活实际造句:爸爸的秉性忠烈刚直。换词:爸爸的性格忠烈刚直。句意不变。可见,“秉性”一词指性格。

  3.查字典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

  飘泊——文中比喻职业生活不稳定,东奔西走。

  颇负盛名——颇,很,相当。名气很大。

  幽芳——香气清淡而芬芳。

  古董——古代传下来的文物,很贵重。

  玷污——使之有污点。

  希罕——少见的,不常有的。

  眷恋——顾念,爱恋。

  5.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抵d! 愈y) 欺q9

  前两个“愈”应读得慢些,低沉一些,为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

  后两个“愈”应读得高些,坚定一些,为表现梅花毫不畏惧的精神。

  (2)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这一排比短语,要读出气势来,“最”字要重读。

  (3)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语速稍慢,应读得深沉、坚定,突出“多少”、“怎样”“顶天立地”“不肯”等词语。

  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

  (五)作业 :

  抄词、读课文。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篇2

  之二

  语文组 杨凤秀

  教学目标 :

  1:认识“撩、眷”两字;

  2:能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我”心融文心,文情是“我”情。

  3:能充分调动已有知识,使文章重现“血肉”。从而受到潜移默化地感染与熏陶。

  教学重点:

  通过多元学习,能文“我”交融,受到作者的文与心的感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感悟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引入: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中最让人留念的怕是春天了。春天是花的季节,有人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一个有着高雅情趣的人。其实啊,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和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是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配《梅花三弄》曲梅花画面)在乐曲中娓娓而述: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二:浅渗目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梅花她有魂吗?我怀着不解读了它。被她所讲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慎重地、用心地学它。

  请你们带着预习的感受再读题目。(生读体会语感)

  三: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1、请同学们自由地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大意。(生读后交流)

  2、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是写“莺儿”的外祖父“爱梅”情结。

  3、课文是通过几件事来叙述他的“爱梅”的情怀。(出示五件事)

  四:品茗课文

  1 、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读出祖父的爱梅情呢?

  (1)、要联系上下文;(2)、联系时代背景:(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4)、其它适合自己的方式。

  2、小组交流,精彩汇报。

  3、“有气节的人物”是什么意思?你能举例说明吗?(生举例体会“气节人物”的含义。)

  导语 :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段吧。

  4、生诵读13自然段。

  5、体会“血色的梅花”的深意。

  导语 :血是生命的颜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外祖父这位与梅花相依相存的老人,他的爱梅情结其实是深藏着的一颗爱国心啊!

  6、自己品读15自然段。

  导语 :外祖父终究没有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土,就让他那颗眷恋祖国之心长留星州吧。

  五、涌情释怀。

  1、导语 :让我们把心回到梅花上来,打开我送给你们的梅花图,这是一幅略显单调的图画,希望你能妙笔生花,写上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语句。

  2、学生展示语句。

  (1)、对联:梅花魂,爱国心。

  (2)、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略)

  六、余韵结束

  同学们,现在正是初秋时节,转瞬,冬天就会来临,你或许会惧怕,会埋怨冬天的寒冷而裹足不前。不过,我相信,今天我们学了《梅花魂》一定会在严冬里给你添一份信念,添一缕阳光。在你春风得意时“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在不如意时,牢记“若非

  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并深深祝愿你能把它带入你的家庭,融入你的生活,感染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一生都会活得非常精彩而温暖。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篇3

  教材简析

  《梅花魂》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回忆外祖父在世时的几件与梅花有关的往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设计理念

  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只有善于引导、设计,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真正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教学中教师牢固树立“课堂是学生的”、“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这一课程新理念,紧抓外祖父三次流泪由浅入深的引导,调动学生感悟外祖父的思乡之切爱国之情,启发学生领悟外祖父将爱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身上,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在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使学生受到浓郁的爱国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词。

  (2)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旁批旁注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高洁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导语:

  同学们,作者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作者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回忆起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来,你们还记得哪几件事吗?这几件事体现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

  2、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回答。

  3、过渡:

  让时光倒流,让我们一起回顾往昔,追忆外祖父往日的情怀。你瞧,那梨花木大交椅上,外祖父正在教我们——

  4、生齐答:唐诗宋词。

  二、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一)学习“教我诗词”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板书:教我诗词)

  2、质疑: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外祖父所教诗词有那些?读一读。

  3、赏诗悟情

  师:让我们再来细读三首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在旁边写下读明白的内容)(老师重声强调红颜色字)(课件出示诗)

  生:读、说。

  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 思亲

  ②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4、每当读到这类句子,外祖父总会泪珠纷纷(板书:泪珠纷纷),你们知道原因吗?

  5、小结:是呀,诗句里不绝的乡思,无边的愁绪,勾起外祖父满腔的乡愁,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6、过渡:课文中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另外两次是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落泪的呢?

  (二)自主学习“不能回国,痛苦失声”、“随我登船,赠我梅绢”

  1、自读课文“4-11”和“14-15”自然段,并思考过渡语中的问题。

  2、生读、说。(板书:不能回国,痛苦失声   随我登船,赠我梅绢)

  3、师小结:外祖父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情感越浓,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外祖父心中的刻骨铭心的痛。

  4、过渡:于是,外祖父在异国他乡将浓浓的思乡情,爱国心寄托在梅花上,爱梅花超过了一切,我们从哪件事上可以看出,外祖父分外爱梅。(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斥我污梅,刮抹梅污)

  (三)学习“斥我污梅,刮抹梅污”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这一段重点对外公语言和动作进行描写,请同学们找、划出来,从中你明白了什么?(在旁边写下读明白的内容)

  3、小结:外祖父爱惜墨梅图,并不是墨梅图价值连城,而是在外祖父眼里这不仅是一枝画梅,更是祖国的象征。每当思念祖国时,这墨梅能慰藉外祖父的心。

  4、过渡:这幅外祖父最珍贵的画,却在作者离别的前一个早上,外祖父送给了我,让我们默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四)赞梅花,学梅花精神

  1、默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思考:外祖父为什么送我墨梅图?

  2、齐读“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3、想想这段话说了几层意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结:“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是这样教育我的,他也是这样做的。他漂泊海外,却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本性,依然那么热爱祖国,他就是一个有着梅花精神的中国人,他身上有着梅花魂。(板书:思乡  爱国)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课件展示有气节的中国人的事例、图片)愿大家都做像梅花一样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的中国人。(板书: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

  (五)深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1、师:岁月如歌,多少年过去了,岁月带走了这个漂泊异国的老人,也使当年的小女孩长大了,长大了的女孩,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读懂了,可老人早已不在了。(伤感)请同学们再读这一段。

  生:伤感地深情地朗读。

  师:终于读懂了,那是眷恋祖国的心,可这是多么让人心痛的情怀呀!(激动)请同学们再读这一段。

  生:激动地深情地朗读。

  三、拓展,情感升华

  1、配乐感情朗诵《我的中国心》。

  师:作者深情的回忆,让我们读懂了老人的心,有一首歌最能表明老人的心声,请听《我的中国心》。

  2、全班齐唱《我的中国心》。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

  五、板书设计

  教我诗词,泪珠纷纷

  斥我污梅,刮抹梅污      

  6 梅花魂         不能回国,痛苦失声        思乡       

  顶天立地        送我梅图,教我学梅         爱国

  不低头折节      随我登船,赠我梅绢      

  教学反思

  一、课前,我被美丽的赤子魂而感动。

  梅花,中国的花。她凌霜傲雪,品格高尚,古往今来,人们把她作为理想的寄托。南宋诗人谢枋得有名句“天地寂廖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指的就是对一种伟大品格的追求。千古以来,我国有松、竹、梅、兰“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之称。我早就被她们高风亮节所折服。于是怀揣敬仰翻开《梅花魂》一课小声朗读时,我又一次被梅花魂——美丽的赤子魂而感动。再一次带着哽咽的声音读完全文时,老人含泪教孙女读字字写满乡思、乡愁的诗句,在孩子面前却哭得像个孩子以及泪眼婆娑地送孙女登船的情景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头。老人那颗赤诚的中国心深深地烙在我身。

  这样的情感,久久地让我无法平静。于是我决定把这种感动传承到学生们身上,让他们也一起来解读这位华侨老人的心。

  二、课中,从三次流泪入手,感悟真情。

  《梅花魂》是一篇文质很美,篇幅较长的文章。文中值得推敲、感人的地方很多。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入情入境,在心中流下深深的印记,我选择了从外祖父的三次流泪入手,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删繁就简,简简单单,真真切切教语文。老人含泪教孙女读字字写满乡思、乡愁的诗句,在孩子面前却哭得像个孩子以及泪眼婆娑地送孙女登船三个片段有很强的感染力、震撼力。只要充分感悟,外祖父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足以撼动人心,在学生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这种情感正是想回国却又回不了国的外祖父将感情寄托梅花所在,也是外祖父爱梅的原因。这样全文教学就可以分成两块进行:既一是从外祖父的三次流泪入手感悟外祖父思乡爱国真情,二是学习外祖父爱梅的原因,赞颂梅花的高尚品质教育孙女学习梅花精神,解读梅花魂——美丽的赤子魂——中华魂。这样教学过程,语言层层叩问,情感步步推进,学生心中的精神丰碑自然高耸。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神思飞扬,这不正是新课改呼唤的生命课堂吗?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篇4

  梅花魂(6篇) 

  梅花魂(9篇教案及相关资料)

  魂牵梦绕梅花魂──《梅花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中最让人留念的怕是春天了。春天是花的季节,有人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一个有着高雅情趣的人。其实啊,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和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是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配《梅花三弄》曲梅花组画面)在乐曲中娓娓而述: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师:这是一篇讲读课文,梅花她有魂吗?我怀着不解读了它。被她所讲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慎重地、用心地学它。齐读课题。

  生:梅花魂。

  师:请你们带着预习的感受再读题目。

  (生读体会语感)

  生:梅花──魂──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生:课文写了“我”的外祖父爱梅花。

  师:“我”是谁呢?

  生:“我”是指作者陈慧英。

  生:我觉得是文中的小主人公莺儿。课文讲的是身在异国的莺儿的外祖父爱梅花的事。

  师:课文是通过五件小事来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的老人的。

  (出示五件事,生读)

  (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我”无意弄脏墨梅图,外祖父大发脾气;因不能回国,外祖父哭了;临别,外祖父送我墨梅图;离别送我梅花手绢)

  师:你觉得哪些事让你感觉到外祖父爱梅呢?

  生:是第2、4、5这三件小事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

  出示:

  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

  1、联系上下文。

  2、联系当时的背景。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4、用朗读的方式。

  5、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

  生阅读学习。

  师:哪些同学读懂了?

  生:我从上文知道,外祖父特别疼爱莺儿,真可谓“捧在用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就因为莺儿不小心弄脏了墨梅图,竟然大发脾气,梅花还比外孙女重要。她太爱梅花了。

  生:我们平常吧,不管玩什么,外公都会给的。隔辈疼嘛。根本不会为一幅画而动怒的。

  生:我是抓关键词语理解的。“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一个“轻轻”一个“细绸子”还有一个:“慢慢”都能看出外祖父笑梅花。感觉像是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婴儿。

  生:我补充一下。要是一样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别说弄脏没啥。丢了也不可惜的。要么就胡乱一擦了事。可外祖父不一样。

  生:我是用朗读的方式来展示的。(生朗读)

  师:是啊!一幅墨梅图有什么希罕呢?有什么希罕呢?谁能告诉我?

  生:我们学过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是值得赞美的。

  生:还有王安石说梅花“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生:我从下文13自然段知道梅花有品性,有灵魂。

  师:同学们再细细读,看梅花有什么希罕的?

  (生读)

  生: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

  生:因为梅花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师:同学们找出这句话勾画下来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感觉像是在说人。

  生:梅花本是一种植物,一般用“它”而这里却用的是“她”

  师:对。同学们读得认真。联系上下文想想。她指什么呢?

  生:她表面看是指梅花,其实是指下文“有气节的人物”

  生:应该是指“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生:梅花在冬天开,而“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像梅花一样,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也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师:谁能说说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生:秦始皇。

  师:大家能用一两句话说出理由吗?比如“统一中国,功不可没”的秦始皇,“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的谭嗣同。

  生:精忠报国,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

  师:对。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生:孔子之家语博大精深,诸葛亮神机妙算,郑成功收复台湾,孙中山不屈不挠,他们个个都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人物!

  师: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段吧。

  (生诵读13自然段。)

  师:外祖父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临别时还送给“我”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同学们。你们见过梅吗?她是什么颜色?

  生:腊梅有黄色的。

  生:梅花也有粉红色的。有点像桃花。

  生:有的梅像雪一样白。

  师:这方手绢上的呢?

  生:是血色的。

  多媒体播放《我的中国心》。

  师:血是生命的颜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外祖父这位与梅花相依相存的老人,他的爱梅情结其实是深藏着的一颗爱国心啊!

  师:让我们一起诵读15自然段吧。

  师:外祖父终究没有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土,就让他那颗眷恋祖国之心长留星州吧。

  师:让我们把心回到梅花上来,打开我送给你们的梅花图,这是一幅略显单调的图画,希望你能妙笔生花,写上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语句。

  (学生思索书写)

  生:我在这幅画上写了一副对联:梅花魂,爱国心。

  生:我写的是“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生:我写的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师:把你们题写的这幅诗画送给你今天在座的朋友吧?

  (学生交流作品)

  在《梅花三弄》的乐曲中──

  师:

  同学们,现在正是初秋时节,转瞬,冬天就会来临,你或许会惧怕,会埋怨冬天的寒冷而裹足不前。不过,我相信,今天我们学了《梅花魂》一定会在严冬里给你添一份信念,添一缕阳光。在你春风得意时“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老师的诗画作品展台展示)在不如意时,牢记“若非 。

  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老师的诗画作品展台展示)并深深祝愿你能把它带入你的家庭,融入你的生活,感染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一生都会活得非常精彩而温暖!

  【评析】

  《梅花魂》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在极平实的语言中饱蘸作者对深爱梅花实为爱国的外祖父的深深怀念与敬仰。教者在教学中能稳稳把握文脉,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认知与情感等多维度的体验。

  这堂课从教者的角度来看,教者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教者避开烦琐的点,而准确把握文章的线,用巧妙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老师还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与方法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与内心的情感资源。从而使全部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化。教者教育思想是开放的。

  从学者学的情况来看,学生都有“学习主人翁”意识,能全身心地融入学习之中,能充分搜索到自己的记忆仓库,结合自己的知识、生活、情感等等让“文心融我心”“我情融文情”,敢想敢说,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生命感觉。无疑,能让课堂如此灵动起来源于学生思维的开放。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魂、葬、玷”等13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海外游子漂泊他乡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通过随文练笔,积累并活用课文中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介绍梅花的内容感受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怀。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可不少,你们都能读正确了吗?指名读,跟读。

  出示:抹净  玷污  稀罕

  衰老  眷恋  秉性

  缕缕幽芳 颇负盛名

  葬身异国

  指导“葬”的书写,认识“葬”的演变过程,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看来同学们真的预习得不错,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吗?谁能试着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三、细读品味,体会情感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或段落你还读不明白?找到读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交流:

  质疑。

  这些问题比较多得集中在了第2、4两件事中,下面就李老师就留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第2、4件事,看看通过读书,你能解决哪些问题?还可以拿起笔来快速地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同位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学习收获。

  (一)品味梅花魂

  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出示第3自然段。交流。

  (1)出示:“有生以来……玷污得的吗?”

  结合“玷污”“训斥”,指导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朗读。

  (2)出示:“训罢……慢慢抹去。”

  结合“轻轻刮去”、“慢慢抹净”感受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3)这段话字里行间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外祖父对梅花的那份珍爱,谁能体会着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课文学到了这里,你的脑海里又产生什么疑问了吗?

  2、是啊,一幅墨梅图有什么稀罕的,竟然让外祖父这样珍爱,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谁从课文中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出示:这梅花……秉性才好。

  指名读。谈理解。

  出示:这梅花……有骨气的!

  引导过程:

  (1)比较去掉三个“最”字与原句的不同。

  (2)请你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句诗来赞美梅花。

  是啊,凌寒傲雪、坚强不屈,这就是梅花的秉性,这就是梅花的精神。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赞美梅花吧。

  3、因为梅花凌寒傲雪,坚强不屈,历代文人墨客赋予了她人的品格、人的风骨、人的意志、人的精神。

  出示:几千年来……秉性才好。

  (1)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都想到了我国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2)学生读完后,追问

  追问1:你想到了谁?     追问2:你为什么会想到他?

  (3)在中华上下五千的历史的长河中,有气节的人物绝不仅仅就这几位,无论是留下名字的“有名英雄”,还是没留下名字的“无名英雄”,中国大地的的确确培育了许许多多有气节的人物——(全班齐读)

  (4)我们再来看课题,这里的梅花魂还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

  4、外祖父在说这段话的时候,又是在表白着自己怎样的心愿呢?不只是在告诫自己,更是在提醒莺儿,作为一个中国人,绝对不可以失去中华民族的精神。齐读。

  四、随文练笔,感悟爱国心

  1、外祖父终因年龄大了而不能回国,在临别前,外祖父将这幅珍爱的墨梅图和梅花手巾赠给了莺儿,从这里你能感受到这梅花在外祖父心中,还仅仅只是梅花吗?它还代表着什么?

  是啊,就在即将分别的那一刻,外祖父忽然想起,他想要在那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上写些什么?他会在上面写些什么呢?

  五、小结

  同学们,你们通过读书发现了问题,又通过读书自己解决了问题,你们真不简单。在以后的学习中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六、作业

  1、摘抄积累课文中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

  2、阅读《月是故乡明》,再次走进作家陈慧瑛,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

  板书:

  梅花魂(精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

  眷恋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篇6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生:课文写了“我”的外祖父爱梅花。

  师:“我”是谁呢?

  生:“我”是指作者陈慧英。

  生:我觉得是文中的小主人公莺儿。课文讲的是身在异国的莺儿的外祖父爱梅花的事。

  师:课文是通过五件小事来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的老人的。

  (出示五件事,生读)

  (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我”无意弄脏墨梅图,外祖父大发脾气;因不能回国,外祖父哭了;临别,外祖父送我墨梅图;离别送我梅花手绢)

  师:你觉得哪些事让你感觉到外祖父爱梅呢?

  生:是第2、4、5这三件小事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

  出示:

  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

  1、联系上下文。

  2、联系当时的背景。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4、用朗读的方式。

  5、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

  生阅读学习。

  师:哪些同学读懂了?

  生:我从上文知道,外祖父特别疼爱莺儿,真可谓“捧在用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就因为莺儿不小心弄脏了墨梅图,竟然大发脾气,梅花还比外孙女重要。她太爱梅花了。

  生:我们平常吧,不管玩什么,外公都会给的。隔辈疼嘛。根本不会为一幅画而动怒的。

  生:我是抓关键词语理解的。“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一个“轻轻”一个“细绸子”还有一个:“慢慢”都能看出外祖父笑梅花。感觉像是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婴儿。

  生:我补充一下。要是一样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别说弄脏没啥。丢了也不可惜的。要么就胡乱一擦了事。可外祖父不一样。

  生:我是用朗读的方式来展示的。(生朗读)

  师:是啊!一幅墨梅图有什么希罕呢?有什么希罕呢?谁能告诉我?

  生:我们学过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是值得赞美的。

  生:还有王安石说梅花“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生:我从下文13自然段知道梅花有品性,有灵魂。

  师:同学们再细细读,看梅花有什么希罕的?

  (生读)

  生: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

  生:因为梅花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师:同学们找出这句话勾画下来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感觉像是在说人。

  生:梅花本是一种植物,一般用“它”而这里却用的是“她”

  师:对。同学们读得认真。联系上下文想想。她指什么呢?

  生:她表面看是指梅花,其实是指下文“有气节的人物”

  生:应该是指“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生:梅花在冬天开,而“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像梅花一样,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也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师:谁能说说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生:秦始皇。

  师:大家能用一两句话说出理由吗?比如“统一中国,功不可没”的秦始皇,“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的谭嗣同。

  生:精忠报国,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

  师:对。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生:孔子之家语博大精深,诸葛亮神机妙算,郑成功收复台湾,孙中山不屈不挠,他们个个都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人物!

  师: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段吧。

  (生诵读13自然段。)

  师:外祖父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临别时还送给“我”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同学们。你们见过梅吗?她是什么颜色?

  生:腊梅有黄色的。

  生:梅花也有粉红色的。有点像桃花。

  生:有的梅像雪一样白。

  师:这方手绢上的呢?

  生:是血色的。 

  推荐理由:

  《梅花魂》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在极平实的语言中饱蘸作者对深爱梅花实为爱国的外祖父的深深怀念与敬仰。教者在教学中能稳稳把握文脉,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认知与情感等多维度的体验。

  这堂课从教者的角度来看,教者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教者避开烦琐的点,而准确把握文章的线,用巧妙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老师还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与方法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与内心的情感资源。从而使全部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化。教者教育思想是开放的。

  从学生学的情况来看,学生都有“学习主人翁”意识,能全身心地融入学习之中,能充分搜索到自己的记忆仓库,结合自己的知识、生活、情感等等让“文心融我心”“我情融文情”,敢想敢说,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生命感觉。无疑,能让课堂如此灵动起来源于学生思维的开放。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篇7

  教学目标

  1,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能有感情的通读全文.

  3,理解本文的蕴含的爱国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2,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3, 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 你喜欢它吗 你喜欢它的什么 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播放ppt课件 )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 .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可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 (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仇;

  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 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 "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 ("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 "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 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 (梅花的精神)

  (4)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播放《绿叶对根的情意》总结全文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篇8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课是《梅花魂》。

  一、先说教材:

  1、教材简析:这篇回忆录,以倒叙的手法给孩子们勾画出了一位远在异乡的老华侨也就是“我”的外祖父与梅花之间的那份深情。梅花身上秉承的坚强、气节正是老华侨的化身,也是老华侨眷念故土的寄托。整篇文章以梅花喻人,以梅花魂喻国人之气节。透过“我”的记忆,追溯了我、外祖父关于梅花发生的五件事,虽然在叙述上有详有略,但无论是外祖父赠梅,望梅、还是护梅,其实都是在揭示梅花身上蕴涵的魂魄,影响“我”要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文中细致的描写了外祖父爱梅花的每个动作、神情,让孩子们能在阅读中从细微处体会出这位老人爱梅花,在梅花身上寄托了这分爱祖国的情谊。

  文章结构严谨,做到了前后呼应,首位相连。开头由梅花想到已故的外祖父,结尾是看到梅花图而想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这样不仅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而且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使我们不难发觉藏在梅花下的那一位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2、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了解课前后照应,首相连的特点。

  ⑵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

  念祖国的情感。

  ⑶情感目标:了解梅花的品格,做一个有梅花品性的人。

  接下来看教学重难点。

  3、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感情。

  4、教学难点: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做一个有梅花品性的人。

  二、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针对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本单元的文本特点,我选择了以下教法。

  图文结合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中人物神情,勾画对应文本,来体会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对故土的眷念。

  联想理解法:为使学生旁征博引,学以致用,联系学生课外阅读的如王安石的《梅花》诗等名作,举例说说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高洁气节的人,帮助学生体味梅花傲雪的精神,产生赞扬并学习这种品格的动机和愿望。也使学生明白外祖父爱梅花即是爱祖国这一思想感情。

  读中品,品中悟:朗读是与文本对话的工具,教师利用深情并茂地朗读,用饱满的真挚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同时激发学生朗读的愿望。在反复诵读品味重点句子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用情感驱动学习,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把人家的秉性变成自己的,从而产生与主人公相同的思索和共鸣。

  2、学生学法有:

  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互相倾听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避免了教师教学的单一性,同时还不断丰富了文本的情感内容。

  圈点勾画,谈体会:文本中的重点词句是帮助学生体验情感的载体,所以学生的体会都是在教师引导下从圈点勾画的地方中产生的。

  三、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安排教学。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品梅花秉性,悟爱国深情,成民族气节,题文结合,写法呈现,课堂小结,课外拓展。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语言导入:梅花向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赞颂的对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优美的诗句可谓字字含情,句句铿锵。文中我的外祖父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围绕梅花作者回忆了哪几件往事呢?(师板书:护图,送图,赠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创设是为帮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的主线,同时又有助于把握课文重点,为进入精读铺垫。)

  (二)、重点说品梅花秉性,悟爱国深情,成民族气节,我把这一重点分成三不来完成

  第一步:品花,悟魂。

  文章既然以“梅花”为题,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带领学生品梅花,为悟情铺路。课前学生收集了相关的写梅花的名句,对梅花有了自己初步的感知,课堂上给他们展示自己积累的机会,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提炼梅花的特质。随后,我又引导学生寻找勾画文中描写梅花的词句,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紧扣关键词,从“冷艳、幽芳”,从4个愈和3个最中更深层次的体会梅花的魂既是梅花的精神,也就是坚强耐磨的气节。在这一步的“品”中,我意在让学生爱花,赞花,懂花。

  第二步:品爷孙事,悟华侨情。

  因为有了整体感知环节的铺垫,学生已经明了课文发生在爷孙俩身上的五件事,这一步的“品”就是要学生从这五件事情中人物的语言,神情、动作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活动,从而实现悟情的目的。

  教学中,我将引领学生体会事件中主人公老华侨的不同情感变化。将五件事归为“落泪、生气、郑重其事”三种情绪表现,同时把“品落泪”作为重点。

  读全文,找找外祖父几次落泪,分别在什么情况下流泪?几次落泪给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根据生的交流侍机板书三次落泪。第一次叫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的诗句时情不自禁流泪。此刻外祖父想到了些什么?由此帮助体会外祖父时刻牵挂祖国,心系祖国的内心世界,同时在教师深情的朗读感染下指导学生读出外祖父的伤感、忧郁之情。第二次,当我告诉外祖父回国的消息时,他呜呜大声哭了起来。从开始看见外祖父哭,我傻傻地笑,而现在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让学生补充省略号的内容。联想此时的我会想些什么?第三处在送别时赠送我手帕时泪眼朦胧,这里对外祖父的外貌作了特写,让学生读描写外貌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生会想到外祖父老了,已无法达成回国的愿望了,但他的心会随我一同回去,回到他魂牵梦绕的祖国。)

  这一环节,紧紧扣住了外祖父三次落泪的情景,让学生透过人物身份和不寻常的举动感悟到海外游子的爱国心。作者在描写这几次落泪时也伴随了自己不同的理解。学生感悟时也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另外每次展开的学习活动也不同。第一处是读中悟,第二处是想象悟,第三处是谈体会。活动实现了由积累到表达感悟的过程。

  对于文中其余两件事情的品读和感悟,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通过勾画重点词句去独立领悟,同时提示学生可以把两件事做一个对比,从差异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学生能从“训斥、玷污、大发雷霆”等举措和用词中感受到外祖父的生气,对比先前的慈爱,不难领会出对“梅花”图的珍惜,更能感受到老人对花的爱惜之情。后来,老人郑重地将心爱的珍藏赠与我时,孩子们回忆先前的严厉,再读老人对花的赞赏,那么自然清晰地理解了花与老人之间的情在何处。

  第三步,花魂寓人,品民族气节。

  文本的精髓,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文本的语言、内容、情感成为学生自己的特征,“让学生主动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人”这是我本堂教学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道理好懂,品质难求,所以这一步“品”一定要是学生自主的“品”,主动的“品”,教师只能无痕的引。

  所以,在学生从外祖父爱花的身上悟出了他爱国的情节时,老师用板书中的“花——国”做引子,让学生结合品花品情的过程去寻找为什么梅花能成为国的象征?在讨论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学生会再次读祖父赠梅的那番话,会和文中的“我”一起寻找具有和梅花一样特质的中国人,领会梅花身上的秉性其实就是蕴藏在中华民族身上坚强的民族气节,梅花的品质正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这样整篇文本的理解又成功浓缩到了文题上。

  这一环节以文本为起点,又从文本中拓展,学生在每一次寻找有梅花魂的中国人的过程中,在每一次被这些人物的感动和欣赏中,把梅花的秉性也渐渐根植在自己的内心里。

  (三)、在给大家简要说说题文结合,写法呈现。

  从题中的花入手,到悟出花魂一样的民族气节,学生对于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已经心中有数,教师再次将二者结合,通读全文,让学生寻找文本的写作特点,引出“首尾呼应”,再次深化“主题”,明确花魂贯穿全文,承载着老华侨深切的爱国情感,承载着千千万万中国人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

  (四)、在教学的结语部分,我给学生一个畅想的空间,给他们一次做英雄的机会,希望他们和我一起爱花、爱国、根植梅花的魂

  (五)、在课外拓展的空间里,我不希望学生的感悟随着文本教学的结束而消失,所以让他们去寻找自己最崇拜的英雄,寻找隐含在这些人物身上的民族气节,学做这样的人。

  四、最后说我的板书:在板书设计中,所有的内容都在于揭示梅花魂之所在,不论是花还是爱国的老人,他们的身上都蕴藏着属于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也是我和学生们要去体验和追寻的目标。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梅花魂

  花坚强不屈国爱

  吟诗(流泪)

  护图(生气)

  伤怀(流泪)

  送图(郑重)

  赠绢(流泪)

  我的说课内容结束,谢谢大家。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篇9

  课前预习:

  设计意图:从了解梅花入手,让学生了解梅花在中国的特有意义,对于文章中可能出现的疑问和学生可能因为不理解而忽略的重点提前了解。另外,作为高年级,字词的认读记应放在课外,逐渐学会自己学习。

  练习设计:

  1、了解梅花的习性与特点,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

  2、搜集描写或歌颂梅花的歌曲、诗句、文章,唱一唱,读一读。

  3、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的出处和表达的思想感情。(针对本文来说,这项预习工作很有必要,参见第一篇点评)

  4、思考:什么是“魂”?而梅花的“魂”是什么?

  5、读一读课文,把生字词读准记住。

  亮点评析:设计意图清晰,预习设计要求表述准确而具体。

  整篇练习设计的语言表述都比较简练准确,推荐大家欣赏!

  商榷:建议把第五项要求提前到第一位。

  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主要以检查预习和引发思考为主.

  练习设计:

  1、大家在课前都做了预习,谈谈你对梅花的了解。

  2、题目为《梅花魂》,花怎么会有灵魂呢?梅花的灵魂指的是什么?同学们交流观点。

  设计意图: 初读课文时,主要让学生对课外内容有所了解,因为课前做了预习,所以要求可以稍微深入些。讲读课文,主要引导学生体会祖父对梅花,对祖国的情感。

  练习设计:

  1、读课文,看看课文中讲了什么人,什么事。

  2、认真读课文,用心体会梅花、祖父、祖国这三者有什么联系。可以通过以下练习抓住这些联系:

  (1)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她愈是____,愈是____,花开得愈____,愈____。他是最有____、最有____、最有____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________,不管________,从来都是____,不肯____。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2)梅花的“魂”是什么?

  (3)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4)外祖父如此珍爱墨梅图,为什么现在又把它送给外孙女?

  3、朗读课后的诗歌《故乡》,这首诗歌以极其形象的话语和浓厚的情感写出了思乡之情,配合课文情境朗读。

  4、了解课文借物寄情的写作方法,划出课文中描写梅花的部分,

  思考它的作用。

  亮点评析:课堂练习设计重点突出,富有层次,训练目的清晰,训练点选择恰当。难得的是教师不仅提供了学习任务,而且渗透了学法的指导。

  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不是表示课堂的结束,而是意味着本课堂在学生大脑和思维中产生反应的开始,所以作业的布置要反映出课堂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练习设计:

  1、        朗读并抄写文章中感动你的句段。

  2、阅读《梅花魂》的后续,体会作者祖父的梅花情结对作者的影响以及作者的爱国之情。(这是推荐梅花魂的后续文章吧?应告诉学生到哪里去找。)

  3、搜集表现思乡情结的文章欣赏。

  4、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本题要求有些模糊,应进一步具体化)

  亮点评析:我们在习题设计时,要认识到:只埋头机械做题,会泯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把学生引向书本的海洋,是我们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多留些时间让孩子,多为孩子介绍好书,符合孩子心理发展,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的书,让他们从有兴趣去读,逐步养成每日必读的习惯,让读书真正成为他们学习、生活、成长的一部分。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篇10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新词:训斥,玷污,郑重,眷恋,颇负盛名.

  2.重点段:第2自然段,第13自然段.

  (二)能力教学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是本文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分析重点段第2和13自然段,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来解决.

  (二)"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是本文重点训练项目,主要通过勾画前后照应的句子,反复朗读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勾画重点句段,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讨论分段,归纳段意,中心思想.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完成课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解决生字,新词,通读课文.

  2.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3.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

  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出示幻灯片(梅花图),教师指导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见过梅花吗 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 (梅花,主要有红,白两种颜色,花分五瓣,香味很浓.特别是它在万花凋零的初春时节开放,深受人们的喜爱.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今天我们学习"梅花魂"这篇自读课文.板书课题,说说"魂"是什么意思 ("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本文中的"魂"是指崇高的精神.)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 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①指名读课文.

  ②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③新词:

  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 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飘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划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读一读.

  (4)质疑问难,同学前后左右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本文共分三部分,要指导学生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四)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的思想感情.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表露了华侨老人的爱国心.)

  过渡:课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呢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

  (1)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先自学,后讨论,交流.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①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②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③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④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⑤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抓重点段第2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①学生自由感情朗读,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

  ②反复朗读并思考: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③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的 说说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从这些诗句,可以体会出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3)自学重点段15自然段,学生分组朗读并讨论:

  ①梅花的品格是什么 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在书上.(梅花的品格是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主要从"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② 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 这说明什么 (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保持中国人的气节.这充分说明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梅花图,梅花手绢给"我"

  (外祖父把梅花图,梅花手绢送给"我",是为了让"我"也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5)"梅花魂"的内涵是什么 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了中心.)

  (6)说说最后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3.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爱国之情.)

  (三)总结,扩展

  1.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1)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开头和结尾相照,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重点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第2自然段从开头到"教我读唐诗宋词",读得应轻快一些.从"读到"到这一段结束,读得应低缓一些.第13自然段点明了外祖父珍爱梅花的原因,在朗读时,语气要坚决.)

  2.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在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段,并体会它的好处.

  六,布置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冷艳的(梅花)

  (崇高)的品格

  冰凉的(泪珠)

  (高尚)的灵魂

  慈祥的(外公)

  (梅花)的骨气

  隆冬的(天气)

  (梅花)的秉性

  2.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什么的象征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什么 (就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3)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了什么 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什么 (外祖父保存这幅梅是为了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也是让她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4)这段话共有几句,讲了哪几层意思

  (这段话共有八句,讲了四层意思.

  第一层(1)讲要外孙女好好保存这幅图.

  第二层(2-5)讲梅花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第三层(6—7)讲中华民族有许多有气节的人物,就像梅花一样.

  第四层(8)讲无论我们处境如何,总要有梅花的精神.)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篇11

  【教学目的】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教具准备】

  1、课文插图。

  2、配乐磁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这是因为它经霜傲雪,不惧严寒。在它身上,寄寓了人们对美好品格的向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梅花魂》,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齐读课文,想知道什么?

  “魂”在本课指什么?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这是本节课要了解的内容。还要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二、放音乐,自由读课文,扫清生字、词语障碍

  (自己能联系上下理解词语的意思,最好。不行,可请工具书或同桌帮忙。还不行,请做上记号。)

  检查、汇报。

  (重点理解“颇负盛名”、“大抵”、“秉性”、“眷念”的意思)

  三、自由快速读课文

  看看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珍爱梅花图;送绣梅花的手绢。)

  四、再自由读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

  讨论、汇报:

  1、读唐诗宋词,表达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2、外祖父有不少古玩,但最珍爱梅花图。为什么?

  ⑴ 找出课文有关内容再细读。

  ⑵ 结合插图说说为什么珍爱?

  ① 梅花本身的特点:

  梅花不是春暖才开花,愈……愈……愈……愈……。她是最有……有……有……!

  ② 中华民族具有梅花一样的精神:

  不管历尽……受到……从来……不肯……。这是珍爱的原因之二。

  ③ 把梅花作为祖国的象征:

  这梅花寄寓了他对祖国的思念、眷恋、热爱。这是珍爱的原因之三。

  (板书)

  师:这正是梅花魂的内涵。魂指的是有……有……有……,这也是梅花魂为题的原因。

  ⑶ 配乐朗读这段。

  3、外孙女回国时,外公竟像小孙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

  (为什么?想念祖国却不能回,伤心、难过)

  4、外祖父送墨梅图,送绣梅花的手绢:

  (为什么?一是希望外孙女保持梅花这种秉性,这种气节。二是借此表达这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之情。)这也是梅花魂为题的原因。

  五、再读课文第一和最后一段,发现什么?

  1、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2、按“眼前──回忆──再回到眼前”的顺序分段。

  六、放音乐,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七、总结,谈收获

  1、“魂”指什么?

  2、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统领全文的内容;紧扣读者的心灵;透示文章的情思。)

  3、了解了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八、课外作业

  画一幅梅花或写一首关于梅花的诗。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篇12

  教材分析:

  本课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由故乡梅花的开放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最后又借梅花点明了外祖父的爱国心。

  教学片断:

  一.课件激趣,引入课文。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中最让人留念的怕是春天了。春天是花的季节,有人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一个有着高雅情趣的人。其实啊,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和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是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配《梅花三弄》曲梅花组画面)在乐曲中娓娓而述: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梅花她有魂吗?我怀着不解读了它。被她所讲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慎重地、用心地学它。齐读课题。

  生:梅花魂。

  师:请你们带着预习的感受再读题目。

  (生读体会语感)

  生:梅花----魂-------

  二.突破重点,领悟情感。

  师:谁能说说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生:秦始皇。

  师:大家能用一两句话说出理由吗?比如“统一中国,功不可没”的秦始皇,“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的谭嗣同。

  生:精忠报国,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

  师:对。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生:孔子之家语博大精深,诸葛亮神机妙算,郑成功收复台湾,孙中山不屈不挠,他们个个都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人物!

  师: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段吧。

  (生诵读13自然段。)

  师:外祖父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临别时还送给“我”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同学们。你们见过梅吗?她是什么颜色?

  生:腊梅有黄色的。

  生:梅花也有粉红色的。有点像桃花。

  生:有的梅像雪一样白。

  师:这方手绢上的呢?

  生:是血色的。

  多媒体播放《我的中国心》

  师:血是生命的颜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外祖父这位与梅花相依相存的老人,他的爱梅情结其实是深藏着的一颗爱国心啊!

  师:让我们一起诵读15自然段吧。

  师:外祖父终究没有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土,就让他那颗眷恋祖国之心长留星州吧。希望你能妙笔生花,写上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语句。

  (学生思索书写)

  生:我在这幅画上写了一副对联:梅花魂,爱国心。

  生:我写的是“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生:我写的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师:把你们题写的这幅诗画送给你的朋友吧!

  (学生交流作品)

  在《梅花三弄》的乐曲中-------

  师:

  同学们,现在正是初秋时节,转瞬,冬天就会来临,你或许会惧怕,会埋怨冬天的寒冷而裹足不前。不过,我相信,今天我们学了《梅花魂》一定会在严冬里给你添一份信念,添一缕阳光。在你春风得意时“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老师的诗画作品展台展示)在不如意时,牢记“若非

  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老师的诗画作品展台展示)并深深祝愿你能把它带入你的家庭,融入你的生活,感染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一生都会活得非常精彩而温暖!

  三.案例分析。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争取地理结合运用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应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采取在读中感悟、联系实际的方法帮助学生达到教学重难点的基本要求,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落实课题思想。讲课过程中出示祖国名山大川和具有北京特色的图片,配着一首《我的中国心》的音乐,伴着老师的语言,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结尾又以《我的中国心》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体会到海外游子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篇13

  一 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

  《梅花魂》是六年制小学语文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该单元虽然体裁不同,但都表达了古今中外不同人物的爱国之情。本单元重点训练的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与前一组“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紧密联系。但是本单元又侧重于从训练作文的角度提出,因此,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还要在今后的作文写作中注意应用。

  《梅花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文章。文章讲的是“我”的外祖父是一位华侨老人,他十分喜爱墨梅图,在回国之迹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的交给我,让我好好保存的往事。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赞美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单元目标及要求,根据新课标要求,我设了三个教学目标:

  1.语文知识能力目标

  (1)熟记课文生字,生词。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3)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入探究”来体验合作探索学习的乐趣。

  3.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

  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三)说教学重点:

  根据语文新课标要求,单元教学的要求,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下: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四)说教学难点:

  这篇课文所授的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因此,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本课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 说学情

  我所教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普遍较好,班级同学比较活泼开朗,课堂活跃,比较喜欢抢答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我采取了多讨论,多提问,多自学的方法让学生们了解学习此课。

  三 说教法:

  1.讨论法:学生都比较喜欢提问,老师则要多鼓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张扬个性的需要。梅花的品格是什么?“魂”又是什么?标题的含义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可以引发学生讨论,自由发挥,使他们对学习此文有良好的兴趣。

  2.品读法:这篇课文情感渲染的高潮是外祖父的三次落泪,我在这里会让学生们采用齐读,默读,品赏这三次哭,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深入了解梅花的含义。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美好的感情,提升阅读的乐趣。

  四 说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在这里我会在黑板上写出魂,分外,抹净 低头折节,然后分别让他们标出魂,分,抹,折的音

  魂(hun)  分(fen)外      抹(ma)净        低头折(zhe)节

  设计意图:为文章的学习扫清文字障碍,按新课标要求进行字词的积累。

  (二)说导语设计

  梅花历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赞颂对象,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优美的词句可谓字字含情,句句铿锵。文中我的外祖父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想一想作者围绕梅花回忆了哪几件事?标题“魂”又是什么意思呢?

  设计意图:提出所学重点,考察学生对第一课时的学习了解程度,为进入下文做铺垫。

  (三)整体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的五件事,想一想哪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同学们默读课文,通过默读了解全文,提出问题,使学生默读时有重点的把握了解点,让学生能抓住重点事件。

  (四)深入文章,感知课文

  1.在这个环节,我会先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外祖父一向是和蔼可亲的,可是有一次他却大发脾气,使我又害怕又奇怪,“我”为什么害怕了?学生朗读课文在交流中体会到害怕的原因是我玩耍时不小心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拉下脸来训斥妈妈。老师追问,从哪里看出外祖父对这幅墨梅图的喜爱呢?学生会抓住惟独,分外,轻轻,慢慢,抹净等词语来体会。并且我会让同学们分析这段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学生分析是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当交流的生气的原因是一幅墨梅图时,向同学们提出就是一幅,墨梅图有什么好生气的啊?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梅花在外祖父心中的地位,使学生初步懂得梅花的含义。了解字词的作用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对学生写作手法的积累,并为下一题做铺垫。

  2.由老师范读“临别赠梅”一段,找出在哪几句体现了梅花的品格,梅花的品格又是什么?学生们回答后,提出“魂”的含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范读中让学生感受梅花的精神,品格的回答使学生更加了解了梅花的深层含义,理解“魂”字的含义,懂得“魂”指的就是梅花精神,是外祖父的一颗爱国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导语相照应。

  (五)品味赏析

  1.外祖父赞美梅花顶天立地,坚贞不屈的秉性,可是有件事却时刻寄托着他的情愫,每当想起就不禁怅然泪下。读全文,找到外祖父几次落泪,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学生回答共有三处。几次落泪给我的感受是什么?

  2.第一次是教我读唐诗宋词的时候,读到思乡的诗句时,情不自禁的流泪,此刻祖父想到了什么?由此体会外祖父时刻牵挂祖国,心系祖国。并且在这里我会指导同学朗读,读出外祖父的伤感,忧郁之情。

  3.第二次,当我告诉外祖父就要回国的消息时,外祖父竟然呜呜的大哭起来,从开始看见外祖父哭,我傻傻地笑,而现在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让学生补充省略号的内容,想想此时我会想的什么?

  4.第三次在送别之时赠送我手帕时泪眼朦胧,这里对外祖父的外貌做了特写,让学生读描写外貌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想到外祖父老了,已无法达到回国的心愿,但他的心会随我一同回去,回到他魂牵梦绕的祖国。

  5.听歌曲感受外祖父的爱国心,并且有感情的伴随音乐朗读这三次落泪。

  设计意图:旅居海外的外祖父的爱花之情。更有恒古不变的爱国情。老师紧紧扣住外祖父的三次落泪让学生感悟游子的爱国心。作者在描写这三次落泪时也伴随了自己不同的理解。学生感悟时也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另外两次展开的学习活动也不同。第一处是读中悟,第二处是想象悟,第三处是谈体会。活动实现了由积累到表达感悟的过程。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则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6.读读课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

  (六)扩展延伸

  1.体会老人的爱国心,说说古今中外都有哪些爱国人士?

  设计意图:了解古今中外的爱国人士,深入了解梅花魂的含义。

  1.体会老人的爱国心,说说古今中外都有哪些爱国人士?设计意图:复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

  (七)总结全文

  《梅花魂》是一篇华侨来人体现爱国心的文章,文章采用叙事的手法,写了老人与“我”的五件事,运用了“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通过“读——悟——理解——分析”而感受学习。

  (八)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运用“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

  五 板书设计

  梅花魂——民族精神

  珍爱梅图

  赠送梅图                 中国心

  三次落泪

  设计意图:本文由珍爱梅图——赠送梅图——三次落泪的过程讲起,并且在讲解这三个过程时都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华侨老人的爱国之心,华侨老人的中国心。并且指出“魂”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样的板书设计突出课堂所讲重点,板书线条鲜明,使学生一看即懂,看到板书就能够明白所讲内容及文章重点。

  结束语:

  梅花有魂,人有情,外祖父就是那千千万万侨居海外的游子的缩影。那份对祖国的真挚的情感将不断鼓舞着我们。

  《梅花魂》说课稿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今天我所上的是第二课时。本课是学习新大纲感悟新大纲的基础上设计的。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对于这样一个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梅花魂》的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中国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还引领学生阅读现代和古代诗人所作的几首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倒数第四段,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在品味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练习:愈是  ,我们中华儿女愈是   。愈是  ,愈是  ,我们中华儿女愈是   。愈是  ,愈是  ,我们中华儿女愈       ,愈         。

  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篇14

  一、说教材

  《梅花魂》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该单元虽然体裁不同,但表达了古今中外不同人物相同的思乡、爱国之情。本课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一起生活直至离别的经历。一个个小故事,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梅花魂巳注入老人的毕生之中。

  《梅花魂》是一篇语句含蓄,感情真挚、深沉的课文。借梅花,用具体事例抒爱国情。在教学中应注意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围绕本文特点及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要求,确立了这节课以下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创设不同情境,多法品读重点词句,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令人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说教学手段与学习方式

  1、物质化教学手段(设备与技术):教师运用flash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这节课的教学。依据教与学的需要,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个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的情景,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文本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使学生在多元化教学中投入读、尽情说、入境品、展开想、积累写。

  2、非物质化教学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也就是说小学生具有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这就要求老师的教学具有形象性。本节课我在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还应用简练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正确的目光、表情、手势、体位这些体态语言。进行形象性情感教学,欲求达到一种理想的情感佳境。

  在本节课设计思考是以学为中心,教师运用情境创设法、质疑问难法、感悟品读法、联想迁移法等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地使用物质化教学手段和非物质化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个“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新模式课堂。达到一种文本、语言、情景画面高度结合,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形的画面、有声的情感。学生在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自读自悟,多样化小组交流讨论、汇报评议,新颖化想象练笔等教与学的互动中,能人人参与,个个投入,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挖掘文本的内涵,丰富文本的情感,升华文本的精髓。

  四、说教学流程:

  我从以下五个环节安排教学:读赏梅花,了解人物——珍爱梅花,读懂人物——品颂梅花,赞诵人物——品悟眷恋,魂牵人物——总结拓展,作业快餐

  (一)说情境导入、感知文本——读赏梅花,了解人物

  首先出示配乐梅花课件,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梅花之时,设层三读课题,读出梅花的形象、品格、骨气。接着质疑回顾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感知文本的的主线。再结合文字课件出示具体事件,整合出课文是从华侨老人爱梅颂梅、眷恋祖国两个内容来叙述的,并找出其段落。这有助于把握课文重点,为进入精读作铺垫。

  (二)、说品“爱”“颂”“恋”,感悟文本

  (即珍爱梅花,读懂人物;品颂梅花,赞诵人物;品悟眷恋,魂牵人物)

  为了在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我扣“爱”“颂”“恋”三字设计录像和图文片课件,准备运用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自读自悟,多样化小组交流讨论、汇报评议,新颖化想象练笔等,来进行情境教学。这一重点环节我是分三部来完成的。

  第一步:珍爱梅花,读懂人物

  在学生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五件事分别从爱梅颂梅、眷恋祖国两大方面来叙述的。教学时扣一个“爱“设疑引导学生先直奔重点段落学第二件事。先让学生自读划句,再交流反馈:指名读——评读——品读,感悟品读句子,领会“训斥、玷污、轻轻刮、慢慢抹”等词的含义,读懂外祖父对“梅花”图的珍爱。最后小结体会语言的表达方式。

  第二步:品颂梅花,赞诵人物

  文本的精髓,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文本的语言、内容、情感成为学生自己的特征,“学生能品梅花秉性,悟爱国之心,学做有民族气节的人”这是这一节课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学的难点。道理好懂,品难求。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溶情”,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情。我首先播放一段并配有图、声、乐并茂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外祖父郑重地送给“我”墨梅图的动人情景,亲耳倾听到外祖父所说的话。使学生进入了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然后引导学生分层感悟品读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激起学生想赞颂梅花的兴趣,适时引导学生交流搜集或是积累赞颂梅花的诗句。而在学“赞誉民族气节的人物”和“有梅花秉性的人”这两个内容时,采用读句——评析——品悟——联想的方法,感悟梅花的秉性及具有梅花魂的民族气节人物,拓展例举古往今来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在品读文本,感悟文情。

  第三步,品悟眷恋,魂牵人物

  在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这一方面之时,放手让学生自学“吟唐诗宋词而落泪、因不能回国而哭泣、离别赠梅绢而伤感”这三件事。1、出示学习要求,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选择自己喜欢一件事自读自学。2、合作探究,评议读句说体会。 3、汇报交流,品读展示 。展示“吟诗词而落泪“这一部分时,扣诗句,悟诗情,品人思。交流评读“因不能回国而哭泣” 这一部分时,分角色朗读体会思国情;汇报“离别赠梅绢而伤感”这一部分时,在读悟文句扣“血色的梅花”这一字眼,再一次品梅花魂,爱国之心。抓住契机出示配乐送别图,来想象练写训练,让学生在交流评议中触摸老人的心声。

  (三)、说总结拓展,作业快餐

  1、师总结并与学生分享搜集到的一首为老人写的《乡愁》诗,使学生在情境朗诵时走进华侨老人的心灵;在配乐唱《我的中国心》,使学生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爱国激情。2、放录像(梅花图)出示选择性的课外作业大餐。为这一节课延伸拓展画上点睛之笔。

  一、说教材

  《梅花魂》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该单元虽然体裁不同,但表达了古今中外不同人物相同的思乡、爱国之情。本课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一起生活直至离别的经历。一个个小故事,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梅花魂巳注入老人的毕生之中。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围绕本文特点及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要求,确立了这节课以下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创设不同情境,多法品读重点词句,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令人感动的词句。

  三、说教学手段与学习方式

  :教师运用flash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这节课的教学。依据教与学的需要,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个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的情景,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文本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使学生在多元化教学中投入读、尽情说、入境品、展开想、积累写。

  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也就是说小学生具有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这就要求老师的教学具有形象性。本节课我在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还应用简练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正确的目光、表情、手势、体位这些体态语言。进行形象性情感教学,欲求达到一种理想的情感佳境。

  在本节课设计思考是以学为中心,教师运用情境创设法、质疑问难法、感悟品读法、联想迁移法等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地使用物质化教学手段和非物质化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个“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新模式课堂。达到一种文本、语言、情景画面高度结合,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形的画面、有声的情感。学生在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自读自悟,多样化小组交流讨论、汇报评议,新颖化想象练笔等教与学的互动中,能人人参与,个个投入,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挖掘文本的内涵,丰富文本的情感,升华文本的精髓。

  我从以下五个环节安排教学:读赏梅花,了解人物——珍爱梅花,读懂人物——品颂梅花,赞诵人物——品悟眷恋,魂牵人物——总结拓展,作业快餐

  (一)说情境导入、感知文本——读赏梅花,了解人物

  首先出示配乐梅花课件,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梅花之时,设层三读课题,读出梅花的形象、品格、骨气。接着质疑回顾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感知文本的的主线。再结合文字课件出示具体事件,整合出课文是从华侨老人爱梅颂梅、眷恋祖国两个内容来叙述的,并找出其段落。这有助于把握课文重点,为进入精读作铺垫。

  (二)、说品“爱”“颂”“恋”,感悟文本

  (即珍爱梅花,读懂人物;品颂梅花,赞诵人物;品悟眷恋,魂牵人物)

  为了在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我扣“爱”“颂”“恋”三字设计录像和图文片课件,准备运用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自读自悟,多样化小组交流讨论、汇报评议,新颖化想象练笔等,来进行情境教学。这一重点环节我是分三部来完成的。

  第一步:珍爱梅花,读懂人物

  在学生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五件事分别从爱梅颂梅、眷恋祖国两大方面来叙述的。教学时扣一个“爱“设疑引导学生先直奔重点段落学第二件事。先让学生自读划句,再交流反馈:指名读——评读——品读,感悟品读句子,领会“训斥、玷污、轻轻刮、慢慢抹”等词的含义,读懂外祖父对“梅花”图的珍爱。最后小结体会语言的表达方式。

  第二步:品颂梅花,赞诵人物

  文本的精髓,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文本的语言、内容、情感成为学生自己的特征,“学生能品梅花秉性,悟爱国之心,学做有民族气节的人”这是这一节课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学的难点。道理好懂,品难求。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溶情”,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情。我首先播放一段并配有图、声、乐并茂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外祖父郑重地送给“我”墨梅图的动人情景,亲耳倾听到外祖父所说的话。使学生进入了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然后引导学生分层感悟品读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激起学生想赞颂梅花的兴趣,适时引导学生交流搜集或是积累赞颂梅花的诗句。而在学“赞誉民族气节的人物”和“有梅花秉性的人”这两个内容时,采用读句——评析——品悟——联想的方法,感悟梅花的秉性及具有梅花魂的民族气节人物,拓展例举古往今来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在品读文本,感悟文情。

  第三步,品悟眷恋,魂牵人物

  在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这一方面之时,放手让学生自学“吟唐诗宋词而落泪、因不能回国而哭泣、离别赠梅绢而伤感”这三件事。1、出示学习要求,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选择自己喜欢一件事自读自学。2、合作探究,评议读句说体会。 3、汇报交流,品读展示 。展示“吟诗词而落泪“这一部分时,扣诗句,悟诗情,品人思。交流评读“因不能回国而哭泣” 这一部分时,分角色朗读体会思国情;汇报“离别赠梅绢而伤感”这一部分时,在读悟文句扣“血色的梅花”这一字眼,再一次品梅花魂,爱国之心。抓住契机出示配乐送别图,来想象练写训练,让学生在交流评议中触摸老人的心声。

  (三)、说总结拓展,作业快餐

  1、师总结并与学生分享搜集到的一首为老人写的《乡愁》诗,使学生在情境朗诵时走进华侨老人的心灵;在配乐唱《我的中国心》,使学生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爱国激情。2、放录像(梅花图)出示选择性的课外作业大餐。为这一节课延伸拓展画上点睛之笔。

  五、说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中,所有的内容都在于揭示梅花魂之所在,无论是梅花还是爱国的老人,他们的身上都蕴藏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也是我和学生们要去体验和追寻的目标。

  梅花魂

  (品格、灵魂、骨气)

  民族气节、眷恋祖国

  华侨老人

  在板书设计中,所有的内容都在于揭示梅花魂之所在,无论是梅花还是爱国的老人,他们的身上都蕴藏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也是我和学生们要去体验和追寻的目标。

  板书:          梅花魂

  (品格、灵魂、骨气)

  民族气节、眷恋祖国

  华侨老人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梅花魂》教学实录与点评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32504114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