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那树》教案

《那树》教案

甜尕妞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那树》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那树》教案(通用12篇)

《那树》教案 篇1

  教学构想:这篇散文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艺术性,值得认真揣摩和品味,然而由于笔者能力所限,不能挖掘其万一,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自己的感受,准备学习一点皮毛而已,感到不胜惶恐。 

  本课的教学,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把它当作语文教材来学习,要很好地掌握文章涉及的基础知识,例如字词的识记与运用,篇章的结构与安排,语言的生动与抒情等等,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本文当作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科书来学习。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到底该怎样与发展极缓的自然相处呢?在自然面前,人类有时是劫掠者,有时又是自然的奴仆,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带来学生的深刻的思索,这对于我们国家的的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是大有裨益的。另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价值等。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设计了以下教案,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品味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2、情感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3、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命运。 

  2、关键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 

  2、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预习课文,掌握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教师   做好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两幅漫画导入。 

  在地球村,自然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许多动、植物消失了,甚至遭到人类的无情的摧残和杀戮。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啊!人类的这种行为将给自己带来怎样的结果呢?许多事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那树》一文,让我们来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这个问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一排雄伟的大树及标题。) 

  二、检查预习 

  在此之前,我们已要求大家预习课文,下面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展示生字生词:生字注音 

  三、整体感知 

  1、请两位学生范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大树的生命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大树的外貌特点和自然环境有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讨论后明确:按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和现在的大树。早期的大树是自然之树,近期的大树是临死之树,现在大树是悲壮之树。 

  2、文中记叙了大树的那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大树具有那些高贵的品质? 

  四人一小组合作讨论后明确:大树有着坚韧顽强、无私奉献、豁达宽容、富有爱心的高尚品质。 

  (过渡:这样一棵高尚而伟大的树,为什么会被屠杀呢?直接原因是什么?是醉汉驾车出事而连累了大树。那么如果没有这件事发生,大树是否就可以躲过被屠杀的命运呢?不能。这样看来,大树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人类文明的发展。) 

  四、研读赏析 

  1、找出文中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看看那些词语用得好?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 

  学生同桌间互相交流后明确:“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人类文明飞速发展,而自然界的生命却生长缓慢,自然界的各种物种在人类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和谐。这一段话也暗示着古树的悲惨命运。 

  2、找出文中伐木工人砍伐大树的语句,并体味其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明确:“于是这一天来了……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表现了作者的愤恨之情。 

  3、作者写了蚂蚁搬家一事有什么用意?那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此你有什么感触? 

  讨论后明确:动物都充满爱心,反衬出人类的无情。表达了作者的愤恨、悲哀之情……(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五、拓展延伸 

  1、蚂蚁在离开大树时都“依依不舍”,想象一下,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什么? 

  (论交流明确,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大自然在人类面前有时是弱者,有时又疯狂地报复人类,那么人类文明与自然该怎样和谐发展呢?请谈一下你的认识。 

  (交流认识,畅所欲言。) 

  六、课堂小结 

  为什么作者要关心一棵树的命运呢?因为关心树木就是关心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关心地球就是关心我们自己。为了人类的幸福希望人类能关心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七、布置作业 

  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谈谈你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那树》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1、积累理解并学会运用“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3、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 

  4、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激愤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三、教学模式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预习思考题。 

  2、读读想想,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明确:全文大致分为三部分。 

  (1) 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2)描写近期的大树,写大树妨碍了道路发展引起人们的议论,使人们质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3)描写现时的大树,作者对大树的最终命运作了关键性的描述,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越是久远叙述得越简略,越是近期的叙述得越是详细。(可找语言标志) 

  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二)合作探究。 

  熟读课文,感知那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讨论:文中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品格,最后遭遇怎样的命运? 

  明确: 

  1、大树有奇特的容貌;大树生长在特殊的环境中;大树对人类大有功德;总之,大树为世间珍奇之物,是人类的守护神。 

  2、大树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淹没在滚滚黄尘里和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即便如此,大树依然奉献着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表现了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的本性。 

  3、那树无端被判刑、被杀戮、被消灭。惨不忍睹,悲壮异常,像勇士被迫离开疆场,哀怨、无奈而又刚烈。 

  (三)总结。 

  那树经久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田,给人以邈远的历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灾祸面前“毫发”未损,似是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帜;它绿化大地,荫庇人类,只愿给予,从不索取,无私地奉献,表现了高尚的品格;它身遭逆境,却不放弃绿的愿望,表现了豁达宽容的胸怀;它在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保护自己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了一种爱心。 

  (四)整合提高,拓展延伸。 

  再读课文,体味作者的情感。 

  思考: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情感,请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绿着生”。那树古老、神奇、多情、忠诚,作者对树坏有满腔的热情和崇敬之情。树的生存受到威胁,但它“绿得更深沉”“依然绿着”“照旧绿”“绿得很”“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平淡的言辞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 

  “绿着死”。“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树遭杀戮,惨不忍睹,作者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2、揣摩关键语句,思考:大树身遭屠戮的悲剧根源是什么?

《那树》教案 篇3

  教学过程

  反思

  师:这是从我生活的那个城市拍摄的一张照片。这是一棵生机蓬勃的古樟树。它在这个地方生长了几百年,这地方也因了它而被叫做“大树下”。人们珍爱这棵古树,保护这棵古树,欣赏这棵古树。树的下面也早已铺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它宁静而安详地站在这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里,站出了一道无比靓丽的风景,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美的赞歌。这是一棵幸运的树,也是一棵幸福的树。今天,我要和同学们一起读解却是另一棵树——那树,那树的命运又如何呢?是一样地令人羡慕呢,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首先我想问同学们:那树,曾经是怎样一棵树?

  同学们听了这个问题,目光会落在哪几个自然段?

  生(各自):一到五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一下一到五自然段,然后用几个词语概括,那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生:读

  生1(回答):那是一棵坚固的大树,“有笼起的枝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还是一棵老树,“露出老态”。

  生2:“树顶像炸开的烟火一样繁密”,茂盛。

  生3:被人欣赏和崇拜。

  师:给人带来荫蔽(生“荫”错读,师纠正。)

  师:它是一棵这么古老的,坚固的,茂盛的,给人带来荫蔽的树,那么这棵树最后怎么了?它是怎样被杀的呢?

  生:(杂说)

  师:大家把眼光落在了课文的哪一部分?

  生:九到十二段

  师:老师读一下这一部分,一边听一边感受:这一部分中最让你感慨万千的一句话。(配音朗读)沉默一段

  生4:“这就是落幕了,他们来参加树的葬礼”,蚂蚁尚且有情,何况人呢。

  生5:“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树曾经给人们带来过荫蔽,到死的那一刻还没有任何抱怨。

  生6:“扫到树根,他们围着年轮站定,看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成多少斤木材。 “每一个黑斗士,——”蝼蚁尚且有情,可人却这么冷漠

  师:人无情表现在哪里?

  生6:大树经历这么多风霜雨雪甚至遭了这么一个结果,人们没有表示任何同情,却在为自已的利益考虑。

  师:他们怎么说?

  生6:说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成多少斤木材。

  师:把两句话比较起来读,也是一种很多的方法。

  生7:(用文中的若干句话)树记录了一代又一代,给一代又一代带来荫蔽,可是人们杀死了他,他死了之后,没有人对他有所纪念。

  师:这个同学联系了前面的几段文字,也很好。

  生8:“切断了所有的动脉静脉”,表现了人的无情。

  师:同学们能不能读一下这句话(一整句),把人的无情读出来。

  生9:读

  师:点评,纠正“刽”的读音,“切断”一句读得有力 。

  生:集读一遍。

  师:这是最后把树挖走的部分,人杀树用了几个步骤?

  生10:两步

  生10:先砍断,两个星期后挖走“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跤下去,嚼碎,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

  师:那么加上前面挖走的部分,一共是三个步骤,老师对这三个步骤自已也写了三小段文字,同学们比较一下,两组语言有什么不同?

  生11:两组文字比较起来,我觉得原文更能表现人的冷漠无情。

  师:你觉得哪几个词特别能表现这种冷漠无情。

  生11:咬。嚼。撒,白森森的骨粉。肢解。割下。切断。刽子手

  师:作者为什么要把砍一棵树写得像一场屠杀一样呢?

  生12:因为写更能表现出作者对树的感情

  师:怎样的感情

  生12:热爱,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其它人的冷漠无情

  师:那么,这样一棵古老的,坚固的,茂盛的,给人带来荫蔽的树,最后却被人咬了,嚼了,肢解了,挖走了(回顾板书),这树到底犯了什么罪过?

  生13:因为那树遮住了路灯,倒致一位驾驶员撞上了树,所以要被杀。

  师:要是没有这一事件,那树就能幸免吗?

  生14:不会。因为树和现代化建设不和谐。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14:读课文原话(两大句)

  师:同学说,他防碍了现代现建设的步伐,那是不是他的错呢?我想请同学读一下第八自然,同学们听一听。

  生15:声情并茂,读。

  师:同学们听了,有什么感想?

  生16:树生活在这里,是上帝安排的。

  师:树完全做到上帝的安排吗?绿着生,做到了吗?(生答)绿着死,做到了吗?(生答)死复绿,做到了吗?(生答)为什么没做到死复绿?

  师:死复绿是什么状态?(提示)

  生:化作春泥更护花

  师:为什么不能“化作春泥更护花”呢?

  生:被挖走了

  师:所以,树没有错,如果错,那就错在它信守了上帝的箴言,做了一个守信的君子。

  师:如果你是一棵树,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小组讨论,写下来,请发言人来发言。

  生:讨论,写

  生17:难道我真的有过错吗?如果是我的错,我将用我精髓来弥补我的过错。但是我不甘心就这样灰飞烟灭,可是我真的有错吗,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上帝付于我的使命,我将用我所有的精髓来哺育我深爱的人民。

  师:一棵奉献的大树

  生18:我为你们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我为你们那么多,你们为什么还要杀我?

  师:人,太忘恩负义了吧

  生19:当一片绿色被淹灭在一片钢精水泥的世界里,世界将会笼罩在灰暗之中,人们又将如何生存?

  生20:我要对所有的人说,我只是一棵树,我的职责是荫蔽所有的土地,给人类带来凉爽,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能给生命带来生机,是一种和平的颜色,绿能使世界充满生机,使平淡的世界不再单调,不再乏味,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朋友,请珍惜绿色。

  师:是啊,人类难道不需要绿色吗?

  生21:上帝曾对我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我尊从他的意念,你们说,我妨碍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但这并不是我的错,我只是本能的生长,这是上帝制造的悲剧,上帝是无情的,人是无情的,而我只是无情的一个牺牲品。

  师:说得好,你让我几乎失去了点评的权力。

  生22:杀吧,希望我的死,可以为你们赎罪。杀吧,只是我无法想象,以后你们每天一直面对现代现的白色,和臭气熏天的黑色。如果你们愿意,那就杀吧。愿上帝保佑你们,在白色和黑色之间还能生存。

  师:读了这篇文章,我的脑中总挥不去昔日那美好的影子“老树用它的千掌万指托住阳光,隐蔽着人们”,“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然而曾几何时,树还是那树,人已不是那人,那树消逝了,但消逝的真的仅仅是一棵树吗?最后我想说,如果有一天同学们拥有了处置生命的权力,请同学们一定慎重地对待他。我们住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但人类的基本构造毕竟是血,是肉。

  师读的部分时间较长,是希望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文本。

  沉默一段的效果是有的,可惜沉默的时间不够,此时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此时无声胜有声,师不必惜时如金。

  让学生畅谈感受,是学生初读文本的最初的发现。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发现虽不免肤浅但是真情流露,师在点评时应该倍加“爱护”。

  读“切断”一句,感情比较难流露,所以学生读的时候不是太能感受人的残忍。于是在发现中教师的引领更显重要,他直接关系到学生下一步的发现。

  用比较法,学生很容易“发现”语言的妙处。当然,在“比较”的设计中,教师的指向性不能太明确,不然学生的发现就不纯粹了。

  “这树到底犯了什么罪过”,这一问是教师引领,意在让学生深入文本,对文章主旨进行发现。

  这个环节,教师太急了,看似热闹,但问题没有思维强度,其实是以教师的发现代替学生的发现。如果时间允许,如果教师善于等待,学生应该是可以自己发现的。

  这是对主旨的深发,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的发现。从主旨的发现到自我的发现,我发现自我发现好象是语文的归宿。

  这个阶段学生发言踊跃,教师的点评显得无力。点评的功力在平时。

  教学反思:

  拿到参赛篇目《那树》心里一直是惴惴的,惴惴于场合的“盛大”,惴惴于自己的年轻,更惴惴于这个文本本身。《那树》讲的是一棵老树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从自然生长到惨遭屠戮的过程。作者把老树写成一个鲜活而美好的生命,把那屠杀的过程写得“血肉模糊”。这让我想起很多时候,当我们夹着备课笔记走进课堂,当我们无法将学生带进文本而迫又于时间的限制必须讲完一篇课文时,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肢解着文本呢?

  若是在抨击“屠戮”的文字面前干着“屠戮”之事,岂不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所以,让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一个“鲜活的个体”(文本)该是本文的第一要著,而老师在设计之前也应有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

  一、            把课堂还给学生 

  个人以为,把课堂还给学生,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应该是系着线的风筝,而不应该是系着牛绳的耕牛。在课堂上,也许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如何为发现寻找一片利于放飞的天空,让鱼跃于阔海,鸟飞于高天。

  所以在《那树》的设计中的三大板块的内容就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包括:生读、听课文(自读、个别朗读、集体朗读、师读生听),生说说让自己最感慨万千的句子,生写写“如果我是一棵树,我要对人类说什么”,这三个环节预计时间为33分钟(整节课为40分钟)。设计之初希望:听说读写相结合,环环相扣,让学生的感悟和发现变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进入课文到投入感情,深入课文最后到探寻主题并自我发现。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这个预设,那将是既符合现实又合乎理想的一种课堂形态。

  二、            把“背课”还原成“备课”

  很多时候,当我们夹着备课笔记自信满满地走进课堂的时候,我们的自信来自于“预设完毕”,但是课堂并非完全靠预设,更多的是生成。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自然带来更多的生成的危险。所以在《那树》的准备中,我竭力作到备课而非背课。如自己对文本多方位揣摩,不放过一个读音,一个句子的理解。如竭力设想学生的回答,希望做到兵来将挡。

  然而,预设是美丽的,生成却是危险的。

  经过反思,问题的出现有的在意料之中,有的始料未及。

  一、   课堂活动形态和活动内容的不协调。

  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你是一棵树,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小组讨论,写下来,请发言人来发言”。这个环节设计的本意在于:学生在对文章主旨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加入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理解,进而做到自我的发现。然而,小组讨论的形式,主要是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使问题的解决更全面,更深入的过程。而此时,学生对老树被杀一事,已经有了很感性的自己的理解,其实“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这个问题应该是指向个人的,这是一个学生个人对文本阐发的过程。事实证明,学生后来的书写也多表达了个人的意见。

  所以,课堂上形式的热闹与否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教师要巧用课堂形式配合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有价值的发现。

  二、      学生发现以后教师的点评力量绵薄。

  在发现的课堂上,课堂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师的时间少了,是否意味着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在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当然不是。

  我以为,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了。学生发现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这堂课上,教师的点评基本是归纳和复述式的。学生的发现是精彩的,教师的点评却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现。事后,我想,教师的点评是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发展:延伸式的点评;问题式的点评;归纳式的点评;指摘式的点评。当然,从此次的问题中我知道,教师点评的功力该在平时苦练。 在这堂课上,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学生发现的时间不够;比如:有的地方有教师赶着学生发现的,或教师代替学生发现的。但我想,只要我们肯想肯做,我们的将来会比我们的现在强。也许我们的课堂永远是不完美的艺术,但她会不断接近艺术,或成为不断进步着的艺术。

《那树》教案 篇4

  ·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那树》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含蓄而深刻的散文。它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的深厚感情和对它最终被伐的深切痛惜,表达了对都市文明发展利弊的深层思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慨和忧虑。作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客观地叙述大树的故事,用词达意尽量节制而含蓄,意味深长。读者稍加品味,便可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其思路和写法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有关大树之事可述者甚多,文章仅述大树有益于人类的情况和被人类所伐倒的情况,从矛盾对立的两方面写,意蕴深刻;其二,按时间叙述,越是久远的叙述得越简略,越是近期的叙述得越详细;其三,将大树的具体形象描写放在文章较前的位置,意在先给读者一个鲜明的、整体的印象;中间穿插一些传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趣味性;文章三个层次的分段,具有较为明显的语言标志,即第二部分开头有一“但是”转折,表明另一种相反或矛盾对立的情况将要讲述,由大树的一种生活状况自然地过渡到另一种生活状况,第三个层次开头说:“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表明某一具体事件将要讲述,由写人类文明发展、写大树的自然生活自然地过渡到摹写大树被伐的惨剧;其四,文章最后写道:“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以叙述结尾,不作议论,但却隐隐地透出一种悲哀、幽怨和愤恨的情绪。总之,文章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是因为大树的经历本来就具有撼人心魄、启人深思的特质。更是因为这样写更加符合大树那种向往闲适、恬静的个性特质。    本文的语言表达,以描摹叙述为主,用语生动、老练、简洁。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写景状物,成为文中的“亮点”,如写大树的形态,“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比喻非常奇特,形象感、动感强,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又如写入夜后的大树,“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更可算是诗化的语言,“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可谓神来之笔,写出了细雨的真切形象和作者的独特感觉。作者文学功底、语言功底良好,爱化用文言,生出新意,如“星临万户,天象庄严”,“日月光华,周道如砥”等,都是作者化用文言而来,显示了作者非凡的造句技巧,表达了一种全新的思想感情;再如讲述树的命运,“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长短句交错相间,用语简省,节奏感强,而又蕴涵丰富。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1)了解王鼎钧其人,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2)了解文章的行文线索,赏析文章凝练而蕴味深刻的语言。(3)理解本文的立意,把握散文的“神”,把握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和情感。(4)理解对比的写法。    ②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运用默读、跳读、精读的方法品味那些能体现大树品质的描写片断,那些蕴涵了作者的情感,描摹大树悲惨命运的片断,在语言品味中把握文章主旨。(2)鼓励学生在分析、品味中质疑解难,发现创造;鼓励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对散文的主题有自己的心得。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文明的进步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认识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学生懂得,人类文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和谐的自然环境作保障,没有了青山绿水,没有了鸟语花香,没有了蓝天白云,人类的生命将困难重重,人类文明的进步将变得不可想像。 教学方式    本文是中国台湾散文名作,曾得到散文界许多专家的好评,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值得认真揣摩品味,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揣摹,探究,品味散文的主旨,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阅读散文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的方法去阅读其他的散文作品,另外,还要引导学生了解王鼎钧散文的创作特色。总之,本课的教学,应充分挖掘课文各方面的资源,既要把课文当做语文材料来学习,又要把它当做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科书来学习。    (1)通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2)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朗读时注意把握感情分寸。本文思想深刻,感情不太张露,所以朗读时感情不宜过于强烈、奔放,但要深沉,有力度,有余味。    拟采用下列阅读策略:朗读——整体感知;默读——了解行文顺序;跳读——发现精彩片断;精读——探究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层次的内涵;品读——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3)传授散文阅读方法。散文的结构——形式和内容看似松散,主题却极为集中、深刻。散文的语言——凝练而富有诗意。散文的蕴味——婉曲、深刻,可以有多种合乎情理的理解。    (4)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中重点拨,重启发,重视调控思维难度和理解难度。    (5)鼓励学生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阅读优美的散文,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创造,要创造性的理解文章内容,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教学构思    一、以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导入新课。    即由学生熟悉的环境遭到破坏的场景(现象),或者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其乐融融的现象(场景)入手,学生有话可说,能切中课文主旨,并能很快导入对新课的学习。    二、阅读课文,把握文章行文顺序。    先用默读的方法,利用工具书,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行文顺序。    三、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先采用朗读的方法,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然后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最后采用跳读、品读的方法,感悟文章冷峻而婉曲、优美而深沉、内敛而蕴味深长的语言特点。    四、合作探究,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课堂实录师生活动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人与自然既是一对矛盾的主体,又是一对需要和谐发展的统一体。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危及到自然生态的平衡,而自然生态的美好和谐又是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基础。那么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有没有为了人类的发展而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呢?有没有因为保护自然环境而延缓某方面事业发展的事例呢?     导入拉近了同学与文章、与作者的距离,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生1:有。我生活在枝城,那里有密集的工业区,空气质量很差,街边的树已死了十之六七,现在,大量的居民开始迁往陆城。    师:真是够可怕的!为了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你能给有关部门写一封信吗?    生1:我已经在今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写过了。    师:你的行为让教师敬佩,你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好学生。    生2:为了改善居住环境,陆城在大力发展工业企业和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的同时,非常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开展自然环境的美化、绿化、净化工作,使宜都市被评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    生3:我爸爸在政府工作,我听他说,陆城地区宁愿少赚钱,也不发展那些重污染企业,而是发展以蔬菜加工等为主的轻工业。    师:确实是这样,看来,你是一个非常关注地方时事的学生,真是不简单啊。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中国台湾作家王鼎钧写的《那树》,作家用凝练而深刻的语言描写了“那树”坎坷而悲惨的一生,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同学们,你们了解王鼎钧吗?    生4:王鼎钧,中国台湾散文家。山东临沂人,1927年生。14岁开始写诗,16岁写成《评红豆诗人的诗》。到中国台湾后,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工作。王鼎钧的创作内容很广,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小品、电视剧、影评、小说批评等。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等。    师:王鼎钧可是大师级的散文大师哟!在阅读散文《那树》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散文的相关知识吧!    生5:散文的结构——形式和内容看似松散,主题却极为集中、深刻。散文的语言——凝练而富有诗意。散文的蕴味——婉曲、深刻,可以有多种合乎情理的理解。     一句“王鼎钧可是大师级的散文大师哟!”再次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师:下面请大家采用朗读的方法,理清作者的行文顺序。注意朗读要求:姿态正,吐字清,节奏准,感情真。     关于朗读方面的学法指导,不仅必要,而且,教师的语言表述非常精练。     生1:这篇散文以大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描写了大树悲惨的一生。    师:写了大树的哪些经历?    生2:开头到“一厘米一厘米的向外”描写早期的大树早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作者在这部分主要写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的友善;从“但是,这世上还有别的东西”到“在星空下仰望上帝”叙写现代文明对大树生存的负面影响以及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从“这天”到结束,作者对大树的最终命运作了浓墨重彩的描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恨之情。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心所在,大致四件事:醉汉驾车出事、电锯锯倒树身、清道妇讲述蚂蚁国故事、挖树根、平路面。    师:为什么说大树的一生是悲惨的?     这个问题问得很简洁,但却切中了理解文章主旨的要害。     生3:早些时候,大树虽然佝偻,已露出老态,但尚能在台风肆虐中屹立不动,连一片叶子都没有掉下来,夏天里张开巨大的绿盖荫蔽人们,并且,还在黑暗里努力延伸它的树根,加大它所能荫蔽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然而,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延伸得更快,于是所有原来地面上的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大树已经是多余的了,最后,由于喝醉了酒的驾驶者被树干撞死,一直默默奉献的大树被连根拔起,真是悲惨至极,惨不忍睹。 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过渡语)大树的命运真是很惨,那么文章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品读这篇散文,咀嚼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读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重点语句和语段,要反复地品味那些语言用词凝练、意蕴深刻的词句。     学习语文,离不了品味语言,教师的过渡语言不仅开起了下一阶段的学习重点,而且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根本。     生1:“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大树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生2:人们“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这是一个拟物句,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对绿阴的渴望和感激之情;“情侣止步”,那树在“暗中伸展它的根……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这两处语句分别从侧面和正面描写出大树的高尚品质,它没有向人类索取什么,不管环境怎么变化,它总是一味地追求为人类服务,为人类奉献。    师:你的发言既理解了语言的内涵,又赏析了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真不简单。    生3:“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在这句话里,作者排比的修辞手法,告诉我们,人类的建设活动在飞速发展,自然环境在不断地遭到破坏,同时也暗示了那树最终的悲惨命运。    生4:“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一句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这样一个哲理,那树生于斯,长于斯,长久在这里繁衍,至死也不愿离开这块土地。    师:以上,大家对大树早期的形象和生活经历以及大树近期面临的和人类建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了精彩的品析,下面我们重点对文章最后三段进行品读。     由整体把握转移到品读重点段落,教学的层次感很强。     生5:“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    “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这一段中的“咬”“骨粉”“呻吟”都是描写性词语,描画了一幅人类屠戮大自然生命的图景。     赏析重点词语,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了深度。     师:那么,这三个词分别是从人的哪种感官来写的?    生6:“咬”是诉诸于作者视觉的感受,属于动作描写;“骨粉”也是诉诸于视觉的感受,运用了比拟的手法,把锯出的粉末比作“骨粉”,突出人类的残忍。“呻吟”是诉诸于听觉的感受,让人感到凄楚异常。    师:你分析得很有深度,这几个词都给人以痛苦和悲哀的感受。这一段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调来读呢?请同学们再次品读本段。     重视朗读的语气和语调,再一次切中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生7:这一段要用一种冷峻、深沉的语调来读。我是这样读的,请教师和同学们听完后加以指点。……    生8:“早晨,行人只见地上有碎叶,叶上每一平方厘米仍绿着”一句写出了大树虽惨遭人类屠杀,却仍不改为人类服务的初衷的悲壮性格。    生9:“清道妇包着手臂扫街”的情节、“蚂蚁国的故事”充满了悲痛的氛围,饱含了作者的悲痛和愤怒。    师: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10:“老树是通灵的,他预知被伐”;老树面对厄运,用“绿着死”来抗争;“每一个黑斗士在离巢后,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周,表示了依依不舍”写出了小动物对于大树即将被伐的悲哀和无奈;“它们来参加树的葬礼”写出清道妇们对大树被伐的同情和哀悼。    师:那么,这一段要读出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品。    生11:要读出缓慢、深沉而悲痛的情感。    师:树被砍,还不够,还要连根铲除,实在是残忍至极,请大家品味文章最后一段的语言。     多角度理解,鼓励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12:“割下……的大头颅”“做……陷阱”“切断……动脉静脉”“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等词句,把树当人来写,四个残忍的动词,写出了人类对自然的迫害之深,迫害之彻底,刻画了一种刽子手的形象,同时也突出了大树命运的悲惨。    师:分析得很到位,那么,这一段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    生13:要读出作者的愤怒之情,悲痛之情。    师:冷峻的语言,犀利的笔调,刻画出了残害大树的刽子手形象,描绘了大树多舛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大树的深重情感和它最终被伐的深切痛惜。 合作探究,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深入感受了文章的语言和作者的情感,那么,作者想借此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     既小结了学生的发言,又小结了本文的教学。     生1:作者似乎对城市建设怀有不满,作者向往那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生活。    生2:作者不是对城市建设不满,而是对那些为了建设城市而不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的行为表示愤慨和忧虑。    生3:人是生命体,树也是生命体,野花野草、小虫小鸟也是生命体,作者认为,如果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去破坏甚至是残害其他的生命,那么人这一高等动物就变成了屠杀生灵的刽子手。    生4: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作者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进行了形象的描绘,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表示出了一种深深的感慨和忧虑。    师:以上四位同学的发言特别精彩,他们相互补充和完善,多方位地理解了文章的主题,真的不错。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含蓄而深刻的散文,它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的深重情感和对它最终被伐的深切痛惜,对都市文明发展利弊的深层思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慨和忧虑。 课外延伸,老师推荐类似作品,引发课外延伸阅读的兴趣     如果说前面的教学过程在理解深度上有所作为的话,那么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则是力图在阅读的量上有所作为。  教学反思    ①品味语言是这节课的主旋律,这一构思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了落脚点,使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认识,使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    ②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朗读方法的指导很有必要,也很到位。不然的话,学生对于作者的情感把握可能就不那么顺利,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深入,也就更不可能个性化、多角度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③无论是从学习方式、课堂气氛、理解深度,还是从个性张扬来看,“合作探究,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一节都是本节课的亮点,在这个教学阶段,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简洁有效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其发言也甚是精彩。    ④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课教学,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算得上是阅读欣赏课。(宜都市外国语学校  周  新)

《那树》教案 篇5

  【教材简析】本文是中国台湾散文家王鼎钧的名作。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教学设想】教师在这一节课中试图从字、词、句入手,将那树与人类发展进行对比,以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人与人、人与所处的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人类进步应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的观念。

  3.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重点】(1)了解那树所做的贡献,认识到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行为,从而认识到珍爱自然的必要性,正确认识人类在地球上的位置。

  (2)理解托物寓意和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从老树的命运中挖掘作者更深刻的意图,让学生领悟处理人与所处的环境、人与人的关系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课件

  【教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师查找资料,准备教学课件,并要求学生借助字典,掌握生字词的读音、释义;借助网络,了解作者王鼎均的有关情况;搜集描写或含有“树”的诗词或文章。

  设计意图:“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是课标对学生的要求,利用网络资源也是新时代学生应该掌握的搜集资料信息的一项能力。搜集描写或含有“树”的诗词或文章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二、检查字词预习情况,朗读课文有关具体内容

  1.出示预习检测题(学生上黑板听写、注音、释义、朗读):

  佝偻(gōulóu):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

  倒坍(tān):倒塌。

  萌庇(yìnbì):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踝骨(huái):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

  虬须(qiú):卷曲的胡子。这里指树根。

  周道如砥(dī)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2.让学生介绍有关王鼎均的情况。

  3.让学生展示搜集的描写或含有“树”的诗词或文章。教师也展示有关课件。(有关大树的图片)

  4.导入:如果这个世界有上帝,那上帝赋予了这些绿色精灵们的使命是什么?王鼎均在《那树》中写到“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屏幕展示)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这一句话,用横线画下来,想一想这是什么意思?并找出那树对人类的贡献和人对树的看法、做法的词语和句子。

  设计意图:搜集朗读描写或含有“树”的诗词或文章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朗读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动态检查,也是让学生在真情的读书中理解、感悟、挖掘文本的情感,体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细读语文,体会对比和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领悟文意

  提出问题:

  1.那确是一棵老树,它给世界带来了些什么呢?

  (提示研读方法:先找出有关描写大树的语句,再讨论分析)

  ——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遮阴、凉爽)

  ——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休息的方便)

  ——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的幼儿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快乐)

  ——于是情侣止步(浪漫)

  ——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诗意的氛围)

  ——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神奇的灵性)

  ——当这一带还没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漩涡型的洞里插一炷香呢!(人们精神的寄托)

  四、拓展延伸,扩大积累

  (一)展示:

  有关资料:

  人类属于大地,但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就像血液把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连结在一起。生命之网并非人类所编织,人类不过是这个网络中的一根线,一个结。但人类可做的一切,最终会影响到这个网络,也影响到人类本身。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对生活在第三世界国家大城市里的儿童来说,他们所呼吸的空气相当于一天吸两包香烟。”

  ——流行病学家戴维斯

  (二)讨论:

  问题:拯救地球还是拯救人类自己

  设计意图:富有哲理性思辨的文字展示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地球上的我们人类的处境,让学生关注现实,并能对其有自己的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懂得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五、家庭作业

  1.朗读课文

  2.围绕“绿色”写一段文字

  设计意图:反复朗读体会情感,通过写作强化情感,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那树》教案 篇6

  教学设想

  我以为,本课教学应该分为两个维度:一、文本维度:教师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要内容;二、学生纬度: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及独特体验,引导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解读、品味、理解,不求面面俱到,惟愿有所感悟。

  总的目标不外是:给学生今后的散文阅读打开一扇窗。

  具体过程有三:把握内容、品读赏析、漫谈感受。

  教学目标

  1、通过词句的品析,感受“那树”的形象,把握树的命运。

  2、通过文章主旨的比较,读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旅居美国的著名散文作家王鼎钧的《那树》。一看这个题目,同学们的脑海里会产生怎样的问题?

  ……

  其实刚才大家的问题主要可以归为三类:1、那是一棵怎样的树?2、那树的命运如何?

  3、作者为什么要写那树?今天这堂课,我们主要就来研讨这三个问题。先请大家根据自己预习时的初读感悟,说说那是怎样的一棵树?

  分析

  一、那是一棵怎样的树?

  古老——三句“它就立在那里了”组成的排比,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老的气势。

  坚固——任你台风肆虐,我自岿然不动。多么坚固呀,坚固得就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

  善良——物尚如此,人何以堪哪?

  茂盛——抓住了树的本质。

  重点突破

  1、文中说到不管是早期,还是后来,那树有一点一直没变,那是什么?

  2、请大家速读课文,圈画出描写那树叶子以及它的绿的语句。同时想一想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写出那树的绿。这种方式可以是一种修辞,一个词语等。

  那树有一点佝【gōu】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

  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

  尽管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

  那树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早晨,行人只见地上有碎叶,叶上每一平方厘米仍绿着。它果然绿着生,绿着死。

  3、学生齐读。读出那树的生命力,旺盛的生命力。

  二、那树的命运如何?

  1、“绿着生,绿着死”这句话在文中是谁说的?上帝为什么还要说“死复绿”?

  2、可现在那树的命运结局是怎样的?人们为什么要屠杀?他们又是怎样屠杀的?

  【深夜砍杀、惨不忍睹】

  3、对于那树,人们仅仅只是把它砍掉,进行屠杀吗?那些刽子手还作了些什么?

  【深夜挖根、毁尸灭迹】

  重点突破

  4、如果那树有灵,面对人类的无情杀戮,它会在上帝面前如何控诉?请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述一下。

  出示材料;

  那树的控诉

  上帝啊,人类的福音书丢了。

  他们是无常,他们太无情。

  他们到了该忏悔的时候了。

  我不奢求他们的顶礼膜拜

  也不奢求他们对我的过度依恋。

  我只渴望他们不要过多的侵占

  ——侵占我的家园,赶走我的蚂蚁。

  我只渴望他们在砍我的时候

  轻一点,就轻一点。

  ——更不要把我的根也一并闷死。

  上帝啊,人类的福音书丢了。

  我只担心:我死后,

  你该怎么办?

  三、作者为什么要写那树?

  尽管那树曾经给人们带来过希望和舒适,尽管那树在临死前还提醒蚂蚁们早点搬家,但它还是被无情地砍杀了,甚至宰草除根,几千条断根被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读到这里,我们也只能如作者一样,沉重地喊一声“啊”。

  1、下面请大家听老师读一下课文第八自然段,同时思考一个问题,作者既然表达了对

  那树的深切同情,为什么文章的标题是《那树》而不是读起来比较亲切的《这树》或者《老树》?

  2、那树,那一棵茂盛的,一直绿着的树永远的消失了,消失了……灰飞烟灭中请大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写那树?也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因为:

  出示材料

  读者不仅是作者创作动机的最初激发者,而且是创作最终的完成者。文学作品不是作者创作的一座永久性的纪念碑,而是一部乐曲,一首乐章;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由不同层次的读者来演奏,会产生不同的音乐。

  ——朱光潜《美学文集》

  我常说,文章本身有它自已的命,它跟谁有缘,跟谁没缘,缘深缘浅,缘聚缘散,有我们不知道的定数……那就更不用说文章的主题了……

  ——王鼎钧《四千字·五十年》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教师印证。

  大树的命运引发了作者深重的思考和感慨,他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人教社《教师用书》

  那树

  庇荫人类、护卫大地,可其后却被人类基于私利考量,落得砍伐殆尽的下场,表面看来固然是老树一生实际的写照,但响应到人类社会,老树的坚固稳定,何尝不是传统文化根深叶茂的表征?奈何时移事迁,在西风东渐、国人盲目崇洋的心态下,传统文化亦不免于被折枝刨根、砍伐殆尽的命运。

  ——中国台湾《国文教学手册》

  我们要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那样敬畏像那树一样所有的生命意志,满怀同情地对待生存于自己之外的所有生命意志。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把植物和动物视为他的同胞,并尽其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

  ——姚寒逸

  王鼎钧就像深秋原野一棵怒爪攫空的老树,离开大陆固然身不由己,活在孤岛更是生不逢时,七跌八撞,遍体鳞伤,所以寡合,于是出走,终于旅美。“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万里外寂寞乡落日楼头孤鸿声里更加想念他的杨柳依依桃花灼灼的中国,禁不住寄那树长叹:啊,“故乡要你离它越远它才越真实,你闭目不看才最清楚!”

  ——舒婷

  结语

  聆听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感受了别人振聋发聩的理解,我也想说说自己的感悟。其实,在阅读《那树》的过程中,文中反复出现,以致结尾被活活闷死的根总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引我深思:这根,仅仅只是那树的根吗?仅仅只是普通的可以砍伐殆尽的根吗?那是人性之根呢,是人性真善美的根呢!

  根

  刘飞耀

  从诗经论语里爬过

  从唐诗宋词里爬过

  你枯槁的形象如同母亲的手

  紧紧抓住这历经沧桑的土地

  岁月的长河边

  你曾是那历史长堤的奠基石

  滚烫的血液里

  你是奔流不息周而复始的梦

  可是钢筋水泥砌就的丛林中

  你却慢慢被物欲的利爪嚼碎

  只能在深深的地底下

  闷闷地喊一声——

  把根留住

《那树》教案 篇7

  《那树》教学设计

  设计兼执教者:新安艺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王鼎钧及其创作情况。

  2、理解、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二)、能力目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运用默读、跳读、精读的方法品味那些能体现大树品质的描写片断,那些蕴涵了作者的情感、描摹大树悲惨命运的片断,在语言品味中把握文章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进步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发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品格及命运。 

  2、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深层含义,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激愤的情感。

  3、正确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师导入课题,并介绍作者。

  二、明确教学内容

  三、字词积累(幻灯片出示生字词)

  四、朗读课文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

  1、体味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感情。

  2、思考下列问题:(1)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述一下那棵树的故事?

  (2)请你用“那是一棵         的树”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自己读后的感想。

  五、整体感知

  1.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述一下那棵树的故事?

  (课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2.请你用“那是一棵--------的树”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自己读后的感想。

  归纳那树具有的高尚品格:坚韧顽强、无私奉献、豁达宽容、富有爱心。

  六、课文分析

  1、文中树的命运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在不同的阶段,大树的外型特点和自然环境有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部分:早期的大树。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特殊的生活环境(2)、奇特的容貌(3)、对人类有功德。早期的大树是自然之树。第二部分:近期的大树。作者着眼于“矛盾冲突”,写了两方面的矛盾:(1)、大树与外界环境的矛盾冲突。(2)、大树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近期的大树是临死之树。第三部分:现时的大树。这部分着重写了四件事:(1)、醉汉驾车出事;(2)、电锯锯倒树身;(3)、清道妇讲述蚂蚁国故事;(4)、挖树根、平路面。现时的大树是悲壮之树。)

  七、研读赏析

  1、找出文中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并体味语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人类文明飞速发展,而自然界的生命却生长缓慢,自然界的各种物种在人类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对称。暗示着古树的悲惨命运。)

  2、找出文中伐木工人砍伐大树的语句,并体味其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于是这一天来了……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表现了作者的愤恨之情。)

  3、作者写了蚂蚁搬家一事有什么用意?那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动物都充满爱心,反衬出人类的无情。表达了作者的愤恨、悲哀之情。)

  八、拓展延伸

  讨论一:对那树,作者和交通专家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你怎么看?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作者借这棵树的悲剧命运告诫人们: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讨论二:大自然在人类面前有时是弱者,有时又疯狂地报复人类,那么人类文明与自然该怎样和谐发展呢?请谈一下你的认识。 (幻灯片出示相关资料)

  九、布置作业 

  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谈谈你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十、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略)

《那树》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2、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读法4、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总第18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他们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这不,就连街头那棵老树也未能幸免,就让我们一起拜读王鼎钧先生为那树写的“悼词”吧。

  二、资料助读

  1、关于作者

  王鼎钧,中国台湾的散文家。主要的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等。

  2、多媒体播放反映人类生存困境的若干画面,如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沙漠蔓延、洪水肆虐、森林面积锐减、资源严重枯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并交流。多媒体显示;

  佝偻(gōulóu):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倒坍(tān):倒塌。萌庇(yìnbì):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踝骨(huái):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

  虬须(qiú):卷曲的胡子。这里指树根。周道如砥(dī)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2、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应深沉,不宜强烈奔放。

  3、学生大声读课文,入境。4、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生1: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一直默默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过程,歌颂了他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一切都要为发展让路的主旨。

  生2:本文写了一棵老树绿着生,生为人类、生为大地而最终绿着死的悲剧生涯,揭示了人类文明造成的灾害,表现了作者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质疑。

  生3:本文写了一棵老树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和思考——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教师总结:三位同学的看法各不相同,到底孰是孰非,让我们探究一番再作决断。

  四、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思路。

  2、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明确:全文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篇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第二部分(从“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到“在星空下仰望上帝”),描写近期的大树,写大树妨碍了道路发展引起人们的议沦,使人们质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从“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到结尾),描写现时的大树,作者对大树的最终命运作了关键性的描述,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教师总结: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越是久远的叙述得越简略,越是近期的叙述得越详细。

  写大树的早期、近期和现时的情况,都有较为明显的浯言标志。如第6段开头有一“但是”转折,表明另一种相反的情况将要讲述,由早期的大树自然过渡到近期的大树。如第9段开头说“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表明将要讲述某一具体事件,由写近期的大树自然地过渡到写现时的大树。梳理文章思路时,要充分借助这些浯言标志(路标)。方可快速理清全文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五、感知那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1、提问:文中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品格,最后遭遇怎样的命运?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讨论分析概括树的特征。以其中一个小组为主,另一个小组补充或评价。

  成果展示:

  第一部分,概括地说写了三方面的内容。大树有奇特的容貌:它老态、佝偻,但坚固稳定,繁密茂盛;有霉黑潮湿的皮层。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身像生铁铸就。大树生长在特殊环境中:站立在泥泞的马路边,周围有几处老式平房,一片破败、荒凉景象。大树对人类大有功德:面香,成为人们心理的慰藉;炎热的夏,送来阴凉和清静;朦胧的夜晚,送给情人温馨的感觉;它扩张着荫庇的面积,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总是,大树为世间珍奇之物,是人类的守护神。

  第二部分:大树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淹没在滚滚黄尘里和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即便如此,大树依然奉献着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表现了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的本性。

  第三部分,那树无端被判刑、被杀戮、被消灭。惨不忍睹,悲壮异常,像勇士被迫离开疆场,哀怨、无奈而又刚烈。

  教师总结:那树经久经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田,给人以邈远的历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灾祸面前“毫发”未损,似是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帜:它绿化大地,荫庇人类,只愿给予,从不索取,无私地奉献,表现了高尚的品格;它身遭逆境。却不放弃绿的愿望,表现了豁达宽容的胸怀;它在自己面临杀戮时自己也要保护自己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一种爱心。

  2、体味作者的情感。

  提问: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情感。请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品味、辨析。

  “绿着生”。那树古老、神奇、多情、忠诚,作者对树怀有满腔的热爱和崇敬之情,树的生存受到威胁,但它“绿得更深沉”“依然绿着”“照旧绿”“绿得很”“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平淡的言词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

  “绿着死”。“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树遭杀戮。惨不忍睹,作者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2、揣摩关键语句,思考:大树身遭屠戮的悲剧根源是什么?

《那树》教案 篇9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射洪县香山镇初级中学校  吉茂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文章的行文线索,赏析文章凝练而蕴味深刻的语言。(2)把握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以阅读训练贯穿教学始终。a.有感情朗读,体会文章内容;b.运用默读、跳读、精读地方法品味作者蕴含的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人类文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和谐的自然环境作保障。(没有了青山绿水,没有了鸟语花相香,没有了蓝天白云,人类的生命将困难重重,人类文明的进步将变得不可想象)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的语言。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谈话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然而今天,许多的树木在刀斧、电锯下呻吟,对此,我们有何感想呢?《那树》就是中国台湾当代大师级散文家王鼎钧先生讲述的一个凄婉而悲壮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

  三、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读的时候做到吐字清,节奏准,感情真。(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1、学生自读课文,有困难举手提问,教师巡回指导。

  2、分小组讨论 :本文中大树的一生可概括为几个阶段?

  教师归纳(课件展示板书内容)

  3、用“那是一棵________的大树”开头说一段话。

  4、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1、(过渡语)大树的命运很惨,那么文章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品读文章,选出自己最欣赏的句段,并说说好在哪里?

  2、学生品读,准备发言。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指导朗读。

  五、问题探究

  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将如何处置大树?(鼓励学生多种看法)

  六、合作探究,理解文章主题(展示图片,帮助理解)

  我们已深入感受了文章的语言和作者的情感,那么作者想借此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痛大树,恨屠杀者,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七、教师小结,作业

  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它盖起了林立的高楼却砍伐了丛林;它驱走了毒蛇猛兽,却制造了;消灭了人体内的寄生虫,却代之以有害的色素和防腐剂……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到哪里找诗意的栖息地?

  请以“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冲突”为话题作文。

  附板书设计:

  早期的大树    荫庇人类                                                              

  那树   近期的大树    与时代格格不入

  现在的大树    惨遭屠杀

《那树》教案 篇10

  喻屯二中 李迎春  

  学习目标:1、熟悉课文内容,感知老树形象。  

  2、品位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感情。  

  一、认读字词:  

  佝偻   倒坍   踝骨   刽子手   周道如砥  引颈受戮  

  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用自己的话讲讲那棵树的故事。  

  发言要点:  

  2、以那是一棵------------------的树开头,说一段话,说出对那树的理解和认识。  

  发言要点:  

  三、品读精彩句子,体会作者感情。  

  1、用直线划出反映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句子,体会其含义。  

  2用曲线划出人类砍伐那树的句子,体会作者感情。  

  3、找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深情朗读,品位含义。  

  四、展开联想,模拟对话。  

  蚂蚁和大树告别时会说些什么,两人合作,真情对话。  

  发言要点:  

《那树》教案 篇11

  《那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把握那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教学方法:

  品读法、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人们常常说地球是绿色星球,地球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树倒在人们的刀斧电锯之下,今天,我们拜读一下中国台湾著名作家王鼎钧的一篇散文《那树》,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那树的命运。

  二、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展示)

  1、给生字注音:

  倒坍(引颈受戮(

  须(周道如砥(

  压(子手(

  佝偻骨(

  2、掌握词语:

  虬须:卷曲的胡子。指树根。

  周道如砥:形容道路平坦,畅通无阻。

  三、展示教学目标,生齐读。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应深沉,不宜强烈奔放)

  思考:(多媒体展示)

  1、用自己的话概括那树的故事。

  2、结合课文有关语句说说:那是一棵____________的树。

  师生交流。

  五、品味赏析(展示)

  1、请用直线划出表现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

  2、请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想像一下,蚂蚁和那树告别时,它们会倾诉些什么?(同位合作)

  探究小组合作研讨,然后全班交流。

  六、出谋划策:

  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怎么去处理那树?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

  七、体验反思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八、作业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了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在逐渐被吞噬。假如你是一棵树,耳闻目睹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地倒下,你面对人类,有什么话要说,写一篇练笔。

《那树》教案 篇12

  绍兴市高级中学张海英教学过程反思师:这是从我生活的那个城市拍摄的一张照片。这是一棵生机蓬勃的古樟树。它在这个地方生长了几百年,这地方也因了它而被叫做“大树下”。人们珍爱这棵古树,保护这棵古树,欣赏这棵古树。树的下面也早已铺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它宁静而安详地站在这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里,站出了一道无比靓丽的风景,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美的赞歌。这是一棵幸运的树,也是一棵幸福的树。今天,我要和同学们一起读解却是另一棵树——那树,那树的命运又如何呢?是一样地令人羡慕呢,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首先我想问同学们:那树,曾经是怎样一棵树?同学们听了这个问题,目光会落在哪几个自然段?生(各自):一到五自然段师:同学们读一下一到五自然段,然后用几个词语概括,那树是一棵怎样的树?生:读生1(回答):那是一棵坚固的大树,“有笼起的枝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还是一棵老树,“露出老态”。生2:“树顶像炸开的烟火一样繁密”,茂盛。生3:被人欣赏和崇拜。师:给人带来荫蔽(生“荫”错读,师纠正。)师:它是一棵这么古老的,坚固的,茂盛的,给人带来荫蔽的树,那么这棵树最后怎么了?它是怎样被杀的呢?生:(杂说)师:大家把眼光落在了课文的哪一部分?生:九到十二段师:老师读一下这一部分,一边听一边感受:这一部分中最让你感慨万千的一句话。(配音朗读)沉默一段生4:“这就是落幕了,他们来参加树的葬礼”,蚂蚁尚且有情,何况人呢。生5:“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树曾经给人们带来过荫蔽,到死的那一刻还没有任何抱怨。生6:“扫到树根,他们围着年轮站定,看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成多少斤木材。 “每一个黑斗士,——”蝼蚁尚且有情,可人却这么冷漠师:人无情表现在哪里?生6:大树经历这么多风霜雨雪甚至遭了这么一个结果,人们没有表示任何同情,却在为自已的利益考虑。师:他们怎么说?生6:说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成多少斤木材。师:把两句话比较起来读,也是一种很多的方法。生7:(用文中的若干句话)树记录了一代又一代,给一代又一代带来荫蔽,可是人们杀死了他,他死了之后,没有人对他有所纪念。师:这个同学联系了前面的几段文字,也很好。生8:“切断了所有的动脉静脉”,表现了人的无情。师:同学们能不能读一下这句话(一整句),把人的无情读出来。生9:读师:点评,纠正“刽”的读音,“切断”一句读得有力 。生:集读一遍。师:这是最后把树挖走的部分,人杀树用了几个步骤?生10:两步生10:先砍断,两个星期后挖走“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跤下去,嚼碎,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师:那么加上前面挖走的部分,一共是三个步骤,老师对这三个步骤自已也写了三小段文字,同学们比较一下,两组语言有什么不同?生11:两组文字比较起来,我觉得原文更能表现人的冷漠无情。师:你觉得哪几个词特别能表现这种冷漠无情。生11:咬。嚼。撒,白森森的骨粉。肢解。割下。切断。刽子手师:作者为什么要把砍一棵树写得像一场屠杀一样呢?生12:因为写更能表现出作者对树的感情师:怎样的感情生12:热爱,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其它人的冷漠无情师:那么,这样一棵古老的,坚固的,茂盛的,给人带来荫蔽的树,最后却被人咬了,嚼了,肢解了,挖走了(回顾板书),这树到底犯了什么罪过?生13:因为那树遮住了路灯,倒致一位驾驶员撞上了树,所以要被杀。师:要是没有这一事件,那树就能幸免吗?生14:不会。因为树和现代化建设不和谐。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14:读课文原话(两大句)师:同学说,他防碍了现代现建设的步伐,那是不是他的错呢?我想请同学读一下第八自然,同学们听一听。生15:声情并茂,读。师:同学们听了,有什么感想?生16:树生活在这里,是上帝安排的。师:树完全做到上帝的安排吗?绿着生,做到了吗?(生答)绿着死,做到了吗?(生答)死复绿,做到了吗?(生答)为什么没做到死复绿?师:死复绿是什么状态?(提示)生:化作春泥更护花师:为什么不能“化作春泥更护花”呢?生:被挖走了师:所以,树没有错,如果错,那就错在它信守了上帝的箴言,做了一个守信的君子。师:如果你是一棵树,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小组讨论,写下来,请发言人来发言。生:讨论,写生17:难道我真的有过错吗?如果是我的错,我将用我精髓来弥补我的过错。但是我不甘心就这样灰飞烟灭,可是我真的有错吗,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上帝付于我的使命,我将用我所有的精髓来哺育我深爱的人民。师:一棵奉献的大树生18:我为你们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我为你们那么多,你们为什么还要杀我?师:人,太忘恩负义了吧生19:当一片绿色被淹灭在一片钢精水泥的世界里,世界将会笼罩在灰暗之中,人们又将如何生存?生20:我要对所有的人说,我只是一棵树,我的职责是荫蔽所有的土地,给人类带来凉爽,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能给生命带来生机,是一种和平的颜色,绿能使世界充满生机,使平淡的世界不再单调,不再乏味,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朋友,请珍惜绿色。师:是啊,人类难道不需要绿色吗?生21:上帝曾对我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我尊从他的意念,你们说,我妨碍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但这并不是我的错,我只是本能的生长,这是上帝制造的悲剧,上帝是无情的,人是无情的,而我只是无情的一个牺牲品。师:说得好,你让我几乎失去了点评的权力。生22:杀吧,希望我的死,可以为你们赎罪。杀吧,只是我无法想象,以后你们每天一直面对现代现的白色,和臭气熏天的黑色。如果你们愿意,那就杀吧。愿上帝保佑你们,在白色和黑色之间还能生存。师:读了这篇文章,我的脑中总挥不去昔日那美好的影子“老树用它的千掌万指托住阳光,隐蔽着人们”,“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然而曾几何时,树还是那树,人已不是那人,那树消逝了,但消逝的真的仅仅是一棵树吗?最后我想说,如果有一天同学们拥有了处置生命的权力,请同学们一定慎重地对待他。我们住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但人类的基本构造毕竟是血,是肉。                        师读的部分时间较长,是希望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文本。沉默一段的效果是有的,可惜沉默的时间不够,此时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此时无声胜有声,师不必惜时如金。  让学生畅谈感受,是学生初读文本的最初的发现。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发现虽不免肤浅但是真情流露,师在点评时应该倍加“爱护”。  读“切断”一句,感情比较难流露,所以学生读的时候不是太能感受人的残忍。于是在发现中教师的引领更显重要,他直接关系到学生下一步的发现。   用比较法,学生很容易“发现”语言的妙处。当然,在“比较”的设计中,教师的指向性不能太明确,不然学生的发现就不纯粹了。    “这树到底犯了什么罪过”,这一问是教师引领,意在让学生深入文本,对文章主旨进行发现。         这个环节,教师太急了,看似热闹,但问题没有思维强度,其实是以教师的发现代替学生的发现。如果时间允许,如果教师善于等待,学生应该是可以自己发现的。    这是对主旨的深发,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的发现。从主旨的发现到自我的发现,我发现自我发现好象是语文的归宿。   这个阶段学生发言踊跃,教师的点评显得无力。点评的功力在平时。教学反思:拿到参赛篇目《那树》心里一直是惴惴的,惴惴于场合的“盛大”,惴惴于自己的年轻,更惴惴于这个文本本身。《那树》讲的是一棵老树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从自然生长到惨遭屠戮的过程。作者把老树写成一个鲜活而美好的生命,把那屠杀的过程写得“血肉模糊”。这让我想起很多时候,当我们夹着备课笔记走进课堂,当我们无法将学生带进文本而迫又于时间的限制必须讲完一篇课文时,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肢解着文本呢?若是在抨击“屠戮”的文字面前干着“屠戮”之事,岂不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所以,让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一个“鲜活的个体”(文本)该是本文的第一要著,而老师在设计之前也应有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一、            把课堂还给学生 个人以为,把课堂还给学生,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应该是系着线的风筝,而不应该是系着牛绳的耕牛。在课堂上,也许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如何为发现寻找一片利于放飞的天空,让鱼跃于阔海,鸟飞于高天。所以在《那树》的设计中的三大板块的内容就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包括:生读、听课文(自读、个别朗读、集体朗读、师读生听),生说说让自己最感慨万千的句子,生写写“如果我是一棵树,我要对人类说什么”,这三个环节预计时间为33分钟(整节课为40分钟)。设计之初希望:听说读写相结合,环环相扣,让学生的感悟和发现变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进入课文到投入感情,深入课文最后到探寻主题并自我发现。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这个预设,那将是既符合现实又合乎理想的一种课堂形态。二、            把“背课”还原成“备课”很多时候,当我们夹着备课笔记自信满满地走进课堂的时候,我们的自信来自于“预设完毕”,但是课堂并非完全靠预设,更多的是生成。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自然带来更多的生成的危险。 所以在《那树》的准备中,我竭力作到备课而非背课。如自己对文本多方位揣摩,不放过一个读音,一个句子的理解。如竭力设想学生的回答,希望做到兵来将挡。然而,预设是美丽的,生成却是危险的。经过反思,问题的出现有的在意料之中,有的始料未及。一、   课堂活动形态和活动内容的不协调。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你是一棵树,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小组讨论, 写下来,请发言人来发言”。这个环节设计的本意在于:学生在对文章主旨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加入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理解,进而做到自我的发现。然而,小组讨论的形式,主要是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使问题的解决更全面,更深入的过程。而此时,学生对老树被杀一事,已经有了很感性的自己的理解,其实“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这个问题应该是指向个人的,这是一个学生个人对文本阐发的过程。事实证明,学生后来的书写也多表达了个人的意见。所以,课堂上形式的热闹与否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教师要巧用课堂形式配合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有价值的发现。二、      学生发现以后教师的点评力量绵薄。在发现的课堂上,课堂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师的时间少了,是否意味着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在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当然不是。我以为,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了。学生发现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这堂课上,教师的点评基本是归纳和复述式的。学生的发现是精彩的,教师的点评却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现。事后,我想,教师的点评是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发展:延伸式的点评 ;问题式的点评;归纳式的点评;指摘式的点评。当然,从此次的问题中我知道,教师点评的功力该在平时苦练。 在这堂课上,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学生发现的时间不够;比如:有的地方有教师赶着学生发现的,或教师代替学生发现的。但我想,只要我们肯想肯做,我们的将来会比我们的现在强。也许我们的课堂永远是不完美的艺术,但她会不断接近艺术,或成为不断进步着的艺术。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那树》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354921147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