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用数学

用数学

拱手江河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用数学

微信扫码分享

用数学(精选13篇)

用数学 篇1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1、亲历从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知识的过程

  2、熟练地进行计算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乐趣。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思维训练: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咱们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早上的太阳出来了,瞧,郊外的鲜花景色可真美啊,看远处还有几只可爱的猴子呢。

  课件出示猴子图

  左边有2只猴,右有7只猴,分步出示。

  请你看图说出图意,你是怎样算出图上的猴子的?

  生:左边有2只猴子,右边有7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

  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

  2+7=9 2,7,9各代表什么?

  生:2代表左边的2只猴子,7代表右边的7只猴子,9代表总数,一共有9只猴子.

  走过猴林又来到小河边,看,河里有几只鸭子呢?

  课件出示鸭子图

  生说图意:原来有8只鹅,游走了3只,还剩下几只呢?

  全班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8-3=5

  评价: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三、做一做(让学生任选一题做)

  梅花鹿图:(环境教育)

  师:梅花鹿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动物,因为它们的数量在变得越来越少,如果不好好保护它们,那么它们很快就要消失在地球上了。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

  生:我们要告诉别人不能猎杀梅花鹿。

  生:我们要给它们好的生存环境。

  生:我们要保护它们。

  师:对的,我们的小朋友真有爱心。

  说出图意后独立列式。

  四.回到天鹅的问题(?的位置换了)

  学生说意思:原来有8只天鹅,剩下5只,问游走了几只?

  小结:?位置不一样,算式不一样.

  p62 13 14

  口算比赛或扑克牌游戏

用数学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的“用数学”。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练习用题卡。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天那么高,那么蓝。学校组织同学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

  生:想。

  师:好!我们出发。

  (课件:美丽的郊外)

  师:看,多美的乡村风光,美丽的草地、饱满的向日葵、美丽的蝴蝶、丰收的果树,多美啊!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去玩,而且还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助老师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

  (出示课题:用数学)

  生:能。

  师:我们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

  (出示第一幅图并演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自己思考一下。

  生思考后汇报:草地上有4个小朋友在捕蝶,又来了2个(课件演示)。

  师:那么在这里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课件出示大括号)

  师: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

  生大胆地发言,对说出大括号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和表扬。

  师:我们的新朋友叫大括号,他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课件出示:?个)

  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就代表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自己先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再分小组讨论研究一下,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研究后把答案写在本子上。

  师:(巡视)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

  生:我们小组的列式是:4+2=6,草地上一共有6人。

  师:谁有问题要问?

  生:这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2为什么等于6?

  生:原来有4人,又来了2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把4和2合并在一起用加法来计算。

  生:4和2可以组成6,所以4+2=6。

  师:同学们真聪明。我太佩服你们了。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而且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叔叔家,看他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第二幅画。)

  师:看这幅画与第一幅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幅画大括号下面是 ?号,求一共有几人?第二幅画大括号下面是7个,?在上面。

  师:你说得很好,那你能为这道题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2个,还剩几个?

  师:这个问题我们分小组来解答。

  师:请小组汇报,说清楚你们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这么列式?

  生:我们小组用减法来计算。因为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2个,就是从7里去掉2个,还剩5个,所以用减法计算。列式:7-2=5。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这次郊游你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它们。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反馈强化

  (课件出示石榴树)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师:大家快来看,谁飞来了?(课件出示蝴蝶图)

  师:你们能解决蝴蝶的问题吗?

  学生写算式,集体订正。

  当堂巩固

  师:你们还想不想继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生:想。

  师出示一组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订正,选一题让学生说想法,对做对的及时表扬。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帮助老师解决这么多问题,非常感谢大家。那么通过今天的郊游,你想对大家说什么吗?

  学生随意说,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现在让我们回家吧。

  完成书上第51页的第13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总结

  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

  教学设计

用数学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19页例3,20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

  1、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内容。

  2、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的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图意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例3、做一做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开火车练习口算):

  12-5=    11-8=      8+3=     18-9=    

  13-7=    11-3=      18-9=    11-9=    

  15-8=    11-7=      8+7=     16-8=    

  15-6=    17-8=      16-7=    17-9=    

  14-6=    9+5=       13-4=    12-6=   

  13-6=    9+9=       11-2=    16-9=

  12-7=    6+8=       15-9=    14-9=

  二、 探索有关例3的知识:

  1、 出示例3情景图:

  (1) 请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 由图上的内容你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想提数学问题 。

  (3) 教师提问:根据图上所画内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先自己进行独立思考。

  2、 小组活动:

  (1)在小组里把自己的数学问题说给小伙伴听,看谁提得问题多,不合式的其它

  同学给他指出来,并讲清原因。

  (2)学生在小组中提数学问题。

  (3)教师巡视。

  3、全班共同提数学问题:只要提的合理的都予以肯定。加、减法均可,重点研究减法。

  4、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解答,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三、练习:做一做

  1、 出示情景图:

  (1) 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2) 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请你在小组中互相提问并列算式解答,我们比比看那个小组提得问题最多。

  2、 学生小组活动。

  3、 学生列式解答,并说一说算理。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用数学 篇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使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秋天的图画,你们看,秋天美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3、这幅图里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你们愿意解决秋天里的实际问题吗?(提示课题:)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教学主题图1

  (1)、师出示图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左边有4个小朋友在捉蝴蝶,右边有两个小朋友在捉虫子)

  (2)、师:你还发现了什么?(大括号,问号)

  (3)师:你知道这个符号叫什么吗?对,它叫大括号,想一想,它表示什么意思?它就能表示把这两部分的小朋友合起来。大括号下还有一个问号,它表示这里有一个问题。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吗?

  (4)、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我们就应该把这两部分的小朋友怎么样?(合起来)

  (5)师:谁愿意把你看到的和刚才那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指名几个学生说。同桌互说。全班齐说。

  (6)师:谁能列一个算式?4+2=6(师板书算式)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指名学生说说4、2、6分别表示什么?

  还可以怎么列?

  2+4=6你是怎么想的?

  (7)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不但认识了二个新朋友“大括号”和“问号”还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现在,有一位叔叔想请小朋友帮他解决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吗?

  2、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2,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说说这幅图画了什么?

  (2)、你能想到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了3个,还剩几个?)

  (4)、这个数学问题,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把算式写在纸上,写得快的小朋友轻轻地告诉你的同桌,并说说你的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5)、反馈:7-3=4   7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去3,4表示什么意思?

  三、巩固新知,拓展深化。

  1、P47做一做

  (1)师:李叔叔很感谢小朋友为他解决了实际问题,请大家到他家里去玩,他家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小朋友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吗?

  (2)用手势表示1:6-3=3   2: 3+3=6    为什么?

  (3)看懂蝴蝶图,说图意,1:5+2=7      7-2=5      2+5=7      7-5=2

  2、小结:今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秋天的景色,也想到了很多数学问题,并且都知识解决了,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如果不知道,老师引导:我发现了这些数学问题有两类,有些是用加法计算的,有些是用减法计算,我们应该看清楚图画的意思来列算式。)

  四、拓展练习: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说一说吗?

用数学 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使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秋天的图画,你们看,秋天美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3、这幅图里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你们愿意解决秋天里的实际问题吗?(提示课题:)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教学主题图1

  (1)、师出示图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左边有4个小朋友在捉蝴蝶,右边有两个小朋友在捉虫子)

  (2)、师:你还发现了什么?(大括号,问号)

  (3)师:你知道这个符号叫什么吗?对,它叫大括号,想一想,它表示什么意思?它就能表示把这两部分的小朋友合起来。大括号下还有一个问号,它表示这里有一个问题。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吗?

  (4)、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我们就应该把这两部分的小朋友怎么样?(合起来)

  (5)师:谁愿意把你看到的和刚才那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指名几个学生说。同桌互说。全班齐说。

  (6)师:谁能列一个算式?4+2=6(师板书算式)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指名学生说说4、2、6分别表示什么?

  还可以怎么列?

  2+4=6你是怎么想的?

  (7)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不但认识了二个新朋友“大括号”和“问号”还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现在,有一位叔叔想请小朋友帮他解决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吗?

  2、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2,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说说这幅图画了什么?

  (2)、你能想到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了3个,还剩几个?)

  (4)、这个数学问题,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把算式写在纸上,写得快的小朋友轻轻地告诉你的同桌,并说说你的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5)、反馈:7-3=4   7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去3,4表示什么意思?

  三、巩固新知,拓展深化。

  1、P47做一做

  (1)师:李叔叔很感谢小朋友为他解决了实际问题,请大家到他家里去玩,他家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小朋友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吗?

  (2)用手势表示1:6-3=3   2: 3+3=6    为什么?

  (3)看懂蝴蝶图,说图意,1:5+2=7      7-2=5      2+5=7      7-5=2

  2、小结:今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秋天的景色,也想到了很多数学问题,并且都知识解决了,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如果不知道,老师引导:我发现了这些数学问题有两类,有些是用加法计算的,有些是用减法计算,我们应该看清楚图画的意思来列算式。)

  四、拓展练习: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说一说吗?

用数学 篇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9-20页的内容(用数学)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理解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计算来解答,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加、减法,感受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2. 经历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一个问题应具备的条件,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 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4.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例3主题图、“做一做”插图)、练习卡纸、评价用的“智慧星”等。

  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公园可美了,老师想带同学们去公园玩,大家愿意吗?

  (评析: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由教师谈话导入新课的情景图。这样安排既利于学生立即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又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时间,为下面的学习创设更有利的时空。)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 把握重点,整体感知。

  (1)课件显示。电脑出示“公园图。”

  (2)观察提问。

  师:瞧,多漂亮,多热闹的公园呀!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发言。

  生1:我发现公园里有高大的树木、绿油油的草地还有许多小朋友在做游戏。

  生2: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捉迷藏,有的小朋友在丢手绢,还有的小朋友在踢足球。……

  (4)师小结:大家观察得很认真,说得也很好。公园里真热闹,让我们先来看看这边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2. 分步引导,循序渐进。

  (1)解决“捉迷藏”图中的问题

  ①出示“捉迷藏”图

  ②引导观察提问。

  师:仔细观察一下,玩捉迷藏的有几个人?(13个人)

  你们平时是怎样玩捉迷藏的?(有的找,有的藏)

  找的有几个?(6个人)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藏起来有几人?)谁能把这道题中的数学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课件显示并板贴)

  ③引导列式、说算理。

  师:应该怎样列算式?为什么用减法?怎样算?

  ④小结:像刚才这道题,只要知道两个条件,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也就成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了。同学们,我们已经参观了捉迷藏的游戏,又为他们解决了一个问题,真厉害!其他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呢?大家想知道吗?

  (评析:第一个图采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情景图,边观察边提问边补充的方式,给出条件问题完备的应用题,让学生列式、理解算式的意义以及算法,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感知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2)解决“丢手绢”图中的问题

  ①出示“丢手绢”图

  ②观察: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丢手绢)谁也来了?(小精灵),他说:“哇!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他们玩得多开心呀!”

  ③比较:从小精灵的话,我们知道了两个条件,跟刚才的那道题比少了一个什么?(问题)

  ④讨论: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讨论时要注意:一个人在说,其他同学要注意听,等他说完了,再发表你的意见。)。

  ⑤汇报交流评价。哪个小组愿意先来说一说,你们提出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组1:一共有几个同学?列式是:8+6=14(个)。还可以列成:6+8=14(人)。

  师:其他小组有什么要问的吗?

  组2: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组1:因为要求一共有几个同学,只要把男同学的人数和女同学的人数合起来就行了,所以用加法计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师:第一小组的同学不但能自己提出问题,并用两种方法来解决,还能帮助其他小组解决疑难问题。真了不起!还有什么不同问题的 吗?

  组3:我们组提的问题是: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个?列式是:8-6=2(人)。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组4:那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几人又该怎样列式呀?

  组3:其实这两个问题是一样的。列式都是:8-6=2(人)

  师:你们认为第三小组回答得好不好?(好!掌声热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老师真佩服你们!

  ⑥改编题目。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一共有14个小朋友在玩“丢手绢”的游戏,其中男同学有6人,女同学有8人,你能选择其中的两个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生1:14个同学丢手绢,女同学8个,男同学几个?

  师:这个问题谁来列式?

  生2:14-8=6(个)

  生3:我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14个同学丢手绢,男同学有6个,女同学有几个?列式是:14-6=8(个)。

  ⑦小结:同学们真行!既参观了游戏,又学到了数学知识。“丢手绢”的游戏很有趣,踢足球的活动更有意思。一起去看看吧!

  (评析:第二个图采用给出明确的信息、数据,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从图中众多的信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应具备的条件,初步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3)解决“踢足球”图中的数学问题

  ①课件出示“踢足球”图

  电脑播音:“有16人来踢球,可现在人还没到齐呢,我们等会儿再开始吧!”

  ②启发引导,提出问题。师:听了小男孩的话,我们知道球赛还不能开始,为什么?(人还没到齐)到的有几人?(9人),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一个数学问题吗?(还要再来几个人?)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

  ③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④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来公园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而且都解决了,老师真佩服你们!通过刚才几道题的解答,我们已经知道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评析:第三个图采用教师适当提醒,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4)出示整幅图,综合感知,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整幅图,除了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外,谁还能根据图中的数字,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地充分地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提的问题真多,也解决了不少问题。有的问题用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还不能正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以后再解决,好吗?

  (评析:在学生解决了三个游戏中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感知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后,通过媒体显示相关数学信息,再引导学生观察整个画面,选择有用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更加明确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如何根据特定的情景,提出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整个探究阶段,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作用,选取了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和活动场面,创设了逼真的情境,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在图文声并茂,静观和动态结合的情境中,呈现公园情景图,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扶—半扶半放—放”的原则,依照“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顺序,让学生从图中众多的信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感知解决一个问题应具备的条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广泛的活动经验。)

  三、巩固反馈,深化新知

  1. 书上“做一做”。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帮小朋友解决了游戏中的数学问题,动物园里也有许多数学问题,愿意去解决吗?

  边说边演示“做一做”的插图。

  (2)提出问题。

  师:动物园的动物真多呀,都有哪些小动物呀?

  生:有小鸟、小鹿和小鱼

  点击出示有17只小鸟,点击飞走8只,再出示有15只小鹿,有15条鱼。

  看着这幅画面,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能)

  这么有信心呀!那就发挥你们小组的力量,根据图中的信息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咱比一比哪个小组提的问题最多、最好,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愉快。

  (3)小组合作(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能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又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4)汇报交流。师:老师刚才参与了几个小组的讨论,看到同学们合作得非常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哪个小组愿意说给大家听?小组选派代表回答。

  组1:17只小鸟飞走了8只,树上有几只小鸟?

  组2:15只小鹿,有6只在休息,跑了几只?

  组3:15只小鹿,跑了9只,还有几只没跑?

  组4:有13条鱼,游走了7条,还有几条鱼?

  组5:左边有6条鱼在游玩,右边游着7条鱼,一共有几条鱼。

  组6:飞走了8只小鸟,树上还有9只,一共有几只小鸟?

  (5)评价、解决问题。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呀,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一下子解决不了这么多问题,老师从中挑出几道,印在练习卡上,今天我们就先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好吗?请拿出练习卡纸自己完成。(你喜欢哪一题就解答哪题,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6)集体订正,同学互评

  2. 小结导入。

  小朋友们真棒,又发现并解决了动物园里的许多数学问题。接下来,老师想出几道题考考大家,敢试一试吗?(敢)请看书p21、1、2,做在书上。

  学生独立做,展示台汇报,师生共同订正。

  (评析:本环节安排了两个层次:一是教科书上“做一做”,二是教科书练习中的1、2两题。重点放在第一层次上。“做一做”中提供的是一幅信息量大,开放性强的情境图。由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水平不同,致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层次和爱好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学时,继续利用计算机演示小鸟动态图,先逐步呈现条件:“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15只小鹿”等信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选择合适的条件提出问题。这样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搜集画面上的数学信息,主动去探索,以此来体现两个教学层次:一是有指导地提问题,二是创造性地提问题。接下来,老师进行评价,并适当“收拢”,挑出其中的几道,让学生喜欢解决哪题就解决那题,还可以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这样做,“收”“放”得当,既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又使三维目标得以落实。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又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的“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教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第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四、课堂总结 完善认知

  1.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确实不小。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个新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的生活实际问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出示课题“解决问题”)其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发现它解决它,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回去也能跟爸爸妈妈提几个数学问题,并解决它。

  (评析:采取师生合作的形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教师随机引出课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总评: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9-20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和上学期所学的“用数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和提升。要求学生不仅能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列式,还能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从上面的实录中可以看出,执教老师能根据新课程理念,力求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社会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对我县农村小学教师如何依据本地教学资源,进行课程改革实验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是一节较成功的案例。对如何灵活驾驭课堂、处理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研讨。

  注:此案例为作者所在县新课程改革实验开放周研讨课,面对广大农村小学,受到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用数学 篇7

  教学内容: 练习课

  完成第21页的第3题―――第22页的第7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及能力;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第4题和第7题的课件  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4-5  16-9   13-4    12-8   

  11-6  15-7   12-5    16-8

  (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6-8=?你是怎样想的?

  (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二、基本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p21:3)

  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在全班给予鼓励

  (集体订正)

  2、找朋友   (p22:5)

  将第5题制成卡片,然后再将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找朋友(或者请8个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找朋友的比赛,看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对又快)

  3、比较大小  (p22:6)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用数学

  1、电脑出示第p22:4题的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2、电脑出示p22:7题的图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板书:9+4=13   4+9=13  

  13-9=4     13-4=9

  一、        全课总结

  (略)

  二、        完成课外作业

用数学 篇8

  《用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 说课稿三亚市崖城镇南山小学  陈芳                                         获市级二等奖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2、教材简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在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教学中孕伏,这节课既是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习应用题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因而是本单元的重点及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数学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的编排内容,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促使学生“走入情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方法,这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变化,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滋生应用数学的意识。3、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知识建构形式及学情发展出发,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⑴知识技能目标: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⑵能力目标:学生在经历学具操作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并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⑶情感目标: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体验与同伴交流获得成功的喜悦,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⑷教学重、难点依据数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课设计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等教学环节都是使学生能正确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所以这是教学的重点。教材创设了“作业评比红花活动”这一情境入手,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而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难点。⑸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我准备了直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及学生游戏用的学具、小红花贴纸等。二、说教法、学法在教材处理上,充分创设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自主探索等方法,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搜集信息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增强了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发现法”的原理激发学习动机,并培养学生自问自解,合作交流、操作探索等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思路,以及学生的特点及经验,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设计意图复 习 铺 垫 师:大家一起来摘苹果,看谁摘得多?课件出示:  

  把你摘到的苹果放进相对应的篮子里通过复习,更好地引导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创造知识迁移的环境,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谈话引入师:小朋友们,这个学期我们开展了作业评比得、红花的活动,你们一定都得到了许多红花吧!能告诉大家吗?谁得的最多?谁的最少?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话题以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为讲授新课做好准备。探   究  新   知  发 现 问 题师:有3个小朋友也得到了很多红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课件出示红花榜图,指导学生看图。     

  师: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讲给你的同桌听听。小雪多、小磊少小雪有12朵,小磊有8朵,小华有9朵……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走入情境”去观察、发现问题。这体现教师尊重学生的经验,以学定教的新理念。    探   索   新    知  提出问题你根据这幅图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讨论、汇报、师板书)A、小雪和小磊一共有多少朵?B、小雪比小磊多几朵?C、小雪比小华多几朵?D、小磊比小雪少几朵?……让学生根据图画提出数学问题,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展开积极的思维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解决问题以四人为小组,通过摆红花、学具来解决问题,(小组汇报,老师板书)(A)12+8=20(朵)(B)12-8=4(朵)(C)12-9=3(朵)(D)12-8=4(朵)教师强调写上单位名称师: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算吗?为什么“小雪比小磊多几朵”与“小磊比小雪少几朵”的算式,都是12-8=4(朵)?设置学生操作、讨论、试说,试算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揭示算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从中体会与同伴合作获得得成功的愉悦。 拓展问题课件出示:小雪说:“我得的红花比小磊与小华两个人合起来的还要多,你认为也是这样吗?为什么?”①学生小组进行讨论。②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根据学生知识的建构原理,设计了有梯度的学习活动,由浅入深,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巩固运用     深化理解1、课件出示第73页“做一做”。     

  师:你们会解答小明提出的问题吗?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集体订正。2选择题(教科书74页第3题)课件出示:    师:你能根据算式选择正确的问题吗?算式:44-40=4(盆)问题:一共有多少盆?月季比菊花少多少盆?菊花比月秀多多少盆?还剩多少盆?3、课件出示:李平家养的家禽 鸭鹅鸡只数302045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言,教师指导,集体订正。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次一次体验成功,并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滋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激发起来。         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才有可能真正被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设计这一环节,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想像力。

  全课小结师: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板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大家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学生踊跃发言)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倒我们!促使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让学生带着知识去寻找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到一个探索者的成功乐趣,从而增强学习动力与信心。

  四、说板书的计:本节课的板书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习重点,解决知识难点,而且为了使学生便于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协调知识的内化,于是我安排了以下的教学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1、小雪和小磊一共有多少朵?12+8=20(朵)2、小雪比小磊多几朵?12-8=4(朵)3、小雪比小华多几朵?12-9=3(朵)4、小磊比小雪少几朵?12-8=4(朵)

用数学 篇9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01页的例3,102页 “做一做”及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计算时,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9+2  9+5  9+4  9+9

  9+7  9+6  9+8  9+3

  2.拍手游戏

  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

  教师拍9下、1下、5下等。

  3、提出学习目标。

  (1)自学课本第101页的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式。

  (2)计算时,能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质疑。

  2、全班展示

  (1)例题展示

  生1:9+5=   可以把5分成1和4,9和1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2:9+5=   可以把9分成4和5,5和5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3:我认为9+5=  把 9凑成10的方法比较简便。

  ……

  (2)“做一做”展示

  生1:通过观察图,我看到了地上有9个南瓜,同学们又抱来了6个。

  生2:我知道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要用加法计算。

  生3:可以用9+6=15(个)

  生4:也可以用6+9=15(个)

  ……

  3、小结:在计算9加几时,可以把9凑成10,也可以分9把另一个加数凑成10。我们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凑十的方法,使计算更为简便。

  三、拓展延伸。

  1、练习十八第1—3题。

  2、思考题。

  同学们排成一排,我的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用数学 篇10

  用数学教学内容:教科书19页例3,20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基础知识:能正确理解图意,会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能够列式解答,并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内容。基本技能: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图意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例3和做一做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修改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利用图片资源,传授新知: 揭示课题师:放学以后,你和小伙伴都喜欢做什么游戏? 师:今天我们就用你们喜欢的游戏进行教学,喜欢吗? 师:板书;用数学师:教师这里有小朋友放学以后参加游戏的活动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根据捉迷藏的这个游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在小组内讨论怎样解决问题?怎样列式计算? 师:大家讨论的一样吗?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喜欢做捉迷藏、丢手绢、踢足球、跳绳、跳皮筋…… 生:我们喜欢 生:可以和同位说一说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捉迷藏、丢手绢、踢足球、跳绳、跳皮筋……的游戏 生:分组讨论,交流,展示交流的结果,13个同学玩捉迷藏游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 生:我们和他提出的问题一样。生:13-6=7(人) 师:老师提个问题可以吗?指着算式,13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7是什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修改三﹑巩固练习内容:做一做 p20师:能说出你们组解题思路吗?师:评价:你们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了用数学的知识,教师奖给每小组一颗智慧星。 第2、3幅图的丢手绢和球的游戏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师:教师参与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和表现最好的小组,准备交流。反映名小组展示交流的情况。 师:你能说出算式吗? 师:你们还有别的想法吗?   师:你还能看着这三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教师小结:同学们根据题意的理解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用数学的问题.小朋友们真聪明!我奖给每个小组一颗智慧星.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中都有什么?看到图画中的景色你能想到什么? 师:这么美丽的图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可以按自己组的解题思路去说一说。(别的小组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分组在小组内说一说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生:①要有16人来球,现在来了9,还要几个人?②做丢手绢游戏的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参加?生:①16-9=7(人)  ②8+6=14(个)生:我们同意他们的意见,掌声鼓励。 生:1、做丢手绢游戏的有14人,有男生6个人女同学有几个人 2、现在有9个人玩球,又来了7个人,一共有多少个人参加?…… 生:这幅图中有小鸟、小、鱼、树……这幅图画真的很美,我想去这个地方去玩…… 生: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树上有几只小鸟?生:有17只小鸟,树上有9只,飞走了几只?师:你们有问题想要问他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修改四、独立练习:练习四 五、全课总结: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图中还有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请你按书上提出的问题把算式填在方格里.集体订正。 第一题: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列式计算。  第二题:根据图意与要求列式计算。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板书设计:用数学 13-6=7(人) 16-9=7(人) 8+6=14(人) 17-8=9(只) 15-6=9(只)生:有15只小鹿,水里的有6只,跑了几只小鹿。有15只小鹿,跑了9只,还有几只? 生:有13条鱼,游走了7条,还有几条鱼?左边有6条鱼,右边有7条鱼,一共有几条鱼?生:有13条鱼,游走了7条鱼,还有几条鱼?……. 教后记:大部分学生都能提出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有个别学生,把减法应用题,列为加法应用题,应该引起教师重视。

用数学 篇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28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加法实际问题的本领,养成口答的习惯.

  教学过程 :

  复习.

  1. 口算;

  60+23=      54+40=       4+54=       41+50=

  2+75=       60+35=       3+62=       4+73=

  2.导入  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两位数加十数或一位数,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

  二.新授.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看着图说说这道已知求什么?(要求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小猴摘桃已经采了23个桃,还剩5个桃,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2.怎样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组织学生依靠观图讨论,帮助理解。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

  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生答师板书:23+5=28)

  4.老师说明:从现在起,列式计还要口答问题。例题这样口答,口答:树上原有28个桃. 学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体口答—遍.

  5.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讨论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答师板书:(5+23=28)

  谁来口答一下。

  这两种方法一样吗?为什么会一样的?

  6.小结:这道题已知小猴采了23个和树还剩下5个桃,求树原来有多少个桃就是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算式列成23+5=28,也可以列成5+23=28,计算后口答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指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互相说说

  “怎样求出一共有多少块拼板?”,再指名说.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题图,提问:车上有多少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求什么?

  (并提名完整地说说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提醒学生在计算完后别忘了口答;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求一共有多少人乘车?指明说说算法?为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解题过程,要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强调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学生填一填。

  (2)集体交流时提问:公鸡比母鸡多3只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布置作业 .

  五.教学后记:能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来打开学生的思维.

用数学 篇12

  教学片段: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电脑出示:动态的蘑菇图)。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生1:左边有6个蘑菇。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生2:左边蘑菇上面写着“6个”,所以根本不用数,一看就知道了。

  师:你的这种方法可真好!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2:右边有2个蘑菇,小问号问我们:“共有几个蘑菇?”

  师:谁来帮小蘑菇算一算:一共有几个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3:6+2=8 一共有8个蘑菇。要求“共有几个蘑菇”,就是把“左边的6个”和“右边的2个”合起来,所以用6加2等于8。

  生4:“老师,2+6=8对吗?”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不懂就问,现在,请小组讨论,帮这位同学解决他提的问题,好吗?

  师:哪个组派代表说说?

  生5:对!要求“共有几个蘑菇“,只要把两边蘑菇的个数合起来就可以了。算式可以是2+6=8,也可以是6+2=8。

  师: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可爱,小蘑菇为感谢你们对它的帮助,特意邀请你们一起去看节目表演——小鹿跳舞。……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是一年级学习的一个重点,但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观察”需要具体指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需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一点点地逐步培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多媒体动画,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与学生实际贴近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有话可说。尽管学生的叙述达不到数学上的逻辑简捷程度,但这是学生从生活情境中、仔细观察得来的,也是学生愿意解决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学生4就做到了这一点,当他向老师提出问题时,老师及时给予鼓励、肯定,这样,以后就会有更多的“不懂者”提出问题,如果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理不采,学生以后就会“不懂装懂”了,这样,学生的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在本节教学中,学生4所提出的问题,我不急于把答案直接告诉他,我让学生小组讨论,集体解决学生4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不能包办代替,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这正体现了新课标的改革特点: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乐趣带给学生、把权利让给学生、把伙伴的合作权交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用数学 篇13

  学习内容:教科书p47看图列算式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预设流程:

  一、 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3+4= 1+6= 7-3= 4+2= 1+5=

  7-5= 5+2= 6-2= 6-3= 7-1=

  2、看图填算式:

  (学生动手摆算式)

  3+2=5 6-3=3 2+3=5

  二、导入:

  小朋友们看,这幅图美丽吗?图上画的是哪里?

  三、新授:

  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如:草地上原来有4个小朋友在捉蝴蝶,旁边有2个小朋友在玩。

  教师用手势表示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出示大括号,学生认识,并说表示什么意思?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

  2、谁能完整的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遍?(多指几个学生说图意)

  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2、4和6分别指什么?

  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用数学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383691148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