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有几枝铅笔教学设计

有几枝铅笔教学设计

拱手江河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有几枝铅笔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有几枝铅笔教学设计(精选4篇)

有几枝铅笔教学设计 篇1

  一、内容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有几枝铅笔(课本22-23页)

  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之上。我们班的孩子地处城乡结合部,孩子们对于本节学的5以内加法的计算应该掌握较好。但本课是学生上一年级后第一次由实物---图像---抽象符号的这一数学模型的建立,这个数学符号数学算式的建立对发展学生以后的数感、符号感尤其重要。因此,本节我重在引导学生从实物,数字中抽象也数学符号的建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学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加法的含义,正确列出加法算式。

  四、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学生上一年级后第一次由实物---图像---抽象符号的这一数学模型的建立,这个数学符号数学算式的建立对发展学生以后的数感、符号感尤其重要。一年级学生在学前教育已经学会计算20或100

  以内加减法,他们的计算能力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我认为本节重在引导学生从实物,数字中抽象也数学符号的建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学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真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正确列出加法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是本节的难点。

  教具准备:铅笔和桃子图片 生:学具中5个圆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想看个哑剧吗?老师给演个精彩的哑剧,要仔细看,一会儿把你看到的变化讲给大家听,好不好?

  二、探索新知,体验发现。

  1.老师拿出铅笔直观演示

  (先拿出2枝铅笔,再拿出3枝铅笔,最后把2枝铅笔和3枝铅笔合起来)

  2.师:谁来完整地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注意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述合起来的过程)

  3.师讲解:像刚才我们把2枝铅笔和3枝铅笔合起来的动作,可以提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几枝铅笔?(板书课题)请齐读两遍。

  下面,请你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做合起来的动作。(师适时在黑板上粘贴铅笔)

  师边讲边板书:我们把2枝铅笔和3枝铅笔合起来的过程,在数学中还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你们看!我用2个符号就把数字组成了加法算式。

  4.认识“+”的名称,写法和意义。

  师:“+”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对了,它叫做“加号”,请跟老师读。在算式中读“加”,表示把数或物体合起来的意思。(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吧)“=”叫什么名字?记得真准!是我们学过的等号,表示合起来有多少的意思。那么,你会读这个加法算式吗?(指名读,指生领读)

  5.新知渗透,小结。

  师:你们真棒!把2枝铅笔和3枝铅笔合起来是5枝铅笔,算式就列做2+3=5(枝)!2表示2枝铅笔,那么3表示什么呢?5表示什么呢?

  谁会把老师刚才合铅笔的过程和列出的算式再说一说?(指名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并给予及时评价)

  师小结:把两部分合起来的过程,我们都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

  6.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师:今天的新知识你们学会了吗?老师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指名上台摆桃子,其他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摆。先说说自己摆的过程再列出算式(课本中“摆一摆”)

  (2)师:请你自己摆出一幅圆片图,并说出加法算式。

  (3)师:说说自己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加法问题?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都很出色,老师特别高兴,接下来带你们去参观一下!

  1.(大屏幕出示停车场图片)这是哪里呢?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先完整说说图意再列出算式,培养学生从图和文字中提取数学信息的好习惯)你能说说3+1=4的意思吗?

  2.师:咱们继续走,瞧!一群小鸟正在叽叽喳喳唱歌呢!你发现数学问题了吗?(指导学生完整地说出图意并列出算式)

  3.下面我们随着音乐来活动一下吧。(做《拍拍手》)

  4.师:魔术城里热闹极了,草地上正在举行什么比赛呢,想看吗?快找找,数学问题在哪里?

  旁边还有一场精彩的比赛呢!试试看把算式写在书上。(同桌先交流后全班交流)

  5.师:明明听说大家今天学会了加法题,很想邀请大家去做客。可他喜欢爱动脑筋的同学,想请你们找找他家里的加法问题。愿意帮助他的同学请坐直!

  (出示大屏幕图片,分大组比赛说,后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布置作业。

  师:这节课大家听讲很认真,发言很积极,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爱观察的孩子,回家后把找到的加法问题讲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

有几枝铅笔教学设计 篇2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请同学们猜一猜一种学习用品:“黑心肠,尖尖头,走起路来全靠头;直着走,横着走,肚子空了就不走”。

  师:同学们,铅笔能帮我们写字,我们要爱护它。

  二、探究学习

  1、建立表现

  师:请同学们看看图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试一试提数学问题。

  图一:笑笑左手拿着2支铅笔、右手拿着3支铅笔。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把问题提准确。

  师:同学们真聪明,知道了笑笑左手拿着2支铅笔,右手拿着3支铅笔,问笑笑一共有几支铅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几支铅笔”。(板书课题——有几支铅笔)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笑笑手里一共有几支铅笔?她是怎么数的?

  (教师出示图二:笑笑两手一共拿着5支铅笔。)

  写算式计算。

  师:怎样用算式表示笑笑有几支铅笔呢?

  师:表示“合起来”时应在算式中间用“+”表示,这个一横一竖的符号叫做“加号”,请大家边读边书写三遍。

  师:请大家读一读式子“2加3等于5”。

  师:同学们,如果只看“2+3”这个算式,你能计算吗?请说说。

  2、探究体验

  师:下面准备请同桌两个同学用手里的5支铅笔摆一摆、算一算。

  要求两个同学边拿边说“我拿几支铅笔,他拿几支铅笔,一共有几支铅笔?”,拿一次写一个算式并计算,看哪一组同学拿的方法多,写的算式多。

  师:请一个同学说说1+3=4,你是怎么摆?怎么算的?再请同学说说2+2=4,你是怎么摆?怎么算的?……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体会到到“合起来用加法”,学会了掰手指头或口算等方法。以后,同学们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或比较快的方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根据课本“试一试”两幅图的要求,安排学生戴小汽车、小鸟头饰分两次表演。)

  师:请同桌两人互相说说算式,说说算法。(小组)

  师:请同学们说说算式,说说算法。(全班)

  师:同学们,从这两幅图可以看出“添上”也是用加法。

  2、让学生独立做“练一练”中的“1、计算”“2、填空”

  3、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练一练”中的第4题“说一说,算一算”,再进行两人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4、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四、课堂总结

有几枝铅笔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22~23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课标解读

  本学段课标指出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具体情境和数学活动中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内容分析

  《有几枝铅笔》是北大师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加法的第一节课。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就是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和应用”为主线展开数学活动,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创设大量的情境,唤醒他们已有的经验,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逐步体会加法的实际意义,列出不同算式,在说一说、算一算中发现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随处都能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善于发现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加法的含义;难点是能根据加法的含义,正确列出加法算式。

  ·学情认识

  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加法,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要正确理解加法的意义并一定困难,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加法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运用。所以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加以引导,在“有几枝铅笔”这一生活情境的支持下,学生能顺利建立“2+3=5”简单的数学模型。在家庭生活的背景情境中,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建立的数学模型,说出这个家庭中两样物体合并的现象。这样不仅让学生感知学习知识的必要性,从而产生学习加法的动机和兴趣。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理解加法的含义。

  2、会读、写加法算式,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能力目标:

  1、能根据提供的具体情境,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并进行解答,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点。

  2、让学生在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性目标:

  1、在合作、交流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2、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关资源】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情景图课件。

  学具准备:学生准备小圆片、三角形、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理解加法含义

  1、师生谈话,激qing引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新教室来上课,你们紧不紧张呀!

  生:紧张!

  师:这节课就是同学们喜欢的……

  生:数学课!

  师:同学们在数学课中已经学会用脑、动手,通过认真观察来自己寻找答案,做得很棒,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相信你们这节课会做得更好!

  2、创设情境,理解加法含义。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大屏幕,看看大屏幕上有什么,又有什么变化?

  生1:草地上有两只大熊猫,又来了一只大熊猫。

  生2:树上有一只鸟在唱歌,又飞来了一只鸟。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它们合在一起是多少呢?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加法。

  教师出示图片1:老师还把我们的好朋友带来了,是谁呀?

  师:对了,是我们的好朋友笑笑,笑笑在干什么呀?

  教师出示图片2:引导学生说出笑笑一只手拿了2枝铅笔,另一只手拿了3枝铅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和3)

  教师出示图片3:再看看笑笑怎么做的?(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起来)那合起来一共是几枝呀?快来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吧!看看谁说的好?(引导小朋友也来学笑笑的样子试一试,边拿边说。)

  师:像这样把2支铅笔和3支铅笔合起来,要计算一共有多少支铅笔,我们就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大屏幕动画和创设学生熟悉的动手拿铅笔的情境来导入新课,既直观又亲切。通过合并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并到一起,要用加法计算。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上课的开始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独立探究

  师:2支铅笔和3支铅笔合起来是5枝铅笔,那你能用算式写出来吗?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2+3=5 )

  2、小组交流

  师:写完的小朋友,请把你写的算式给你的同桌看一看,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写的?(请一名学生板书)

  (小组交流算式写法,教师适时小结。学生争先回答所会的知识,表现欲强烈。)

  3、算式读法

  师:(指着板书)大家看他写得对不对?这个算式怎样读呢?(先指名读后齐读)

  4、认识加号

  师:谁知道这个符号叫什么?怎样写呢?(生回答师纠正)

  5、质疑解惑

  师:大家对这个算式有没有不懂的?

  6、加深理解算式含义

  师:(指着算式)谁知道这里的“2”表示什么?“3”呢?“5”呢?

  师:把两部分合起来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小朋友动动脑筋想一想,这个2+3=5除了表示把2枝铅笔和3枝铅笔合起来,还可以表示什么呢?(扩展算式含义)   

  生1:有2只蝴蝶,又飞来3只蝴蝶,一共有5只蝴蝶。用加法算式表示:2+3=5

  生2:我左手拿了2支铅笔,右手拿了3支铅笔,一共有5支铅笔。用加法算式表示:2+3=5

  ……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得非常好,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加法事例,回家以后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深入理解了加法的含义,认识了加法算式和加号,不仅会读、会写加法算式,还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并正确计算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了他们足够的独立尝试、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自己所会的知识,教师再用手势等方法帮助他们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他们不仅学得轻松,而且充分体验到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实际操作,动手动脑(书第22页“摆一摆” )

  1、出示桃子图,让学生看懂图意后,边摆边说过程:先出示1个桃子,再出示3个桃子,然后合在一起。

  2、让学生用圆片摆1+3=4的过程。

  (同桌交流,小组互动,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孩子给予鼓励帮助。)

  师:把1个桃子(小圆片)和3个桃子(小圆片)合在一起,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小圆片),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你们能列出算式吗?

  生1:1+3=4

  生2:3+1=4

  3、分别出示桃子图二和图三。

  让孩子们分别用三角形和小棒摆出图二和图三的情景,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

  生1:我摆了两堆小圆片,前一堆有两个,后一堆有两个,一共有四个小圆片。用加法算式表示:2+2=4

  生2:我在桌子上摆了两堆小棒,前一堆有四个,后一堆有一个,一共有五根小棒。用加法算式表示:4+1=5

  【设计意图】这个情境的设计是开放的,从一幅情境图列出一个算式到能列出多个算式,赋予同一个算式的意义愈加丰富。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并能快速写出正确的算式,有的小朋友还写出不同的算式,不仅进一步理解和体验了加法的含义,还体现了课标中提出的“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有几枝铅笔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22——23页.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合作,交流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加法的含义,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知识与技能——学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初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

  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加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挂图,5根小棒,5个圆片

  教学过程:

  教 学 流 程

  预想目标

  教学反馈

  (一)

  观察

  表述

  ——

  初建

  模型

  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

  指名演示(主题图情境),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自由答)

  像这样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你还能说出一些吗 (让学生充分说出生活中类似的情境)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有几枝铅笔"当中的数学问题.

  在生活情境中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教 学 流 程

  预想目标

  教学反馈

  (二)合作探究——构建模型

  活动一,摆一摆,比一比.

  1,同桌合作,用学具代替铅笔和学生列举情境中的物品边演示边说情境("有几枝铅笔"和根据演示情境引发想象的情境),发现共同之处:都是求"合起来".

  2,师小结:表示"合起来" 时用加法计算,应在要合起来的两个数中间写"+".

  3,师引导学生边读边书写"+".

  4,让学生试着自己读式子 "3加2等于5"等,适当强调"="的写法.

  活动二,摆一摆,算一算.

  同桌两个同学合作:用5根小棒或其它学具摆一摆,算一算.要求边摆边说边写,看哪一组同学摆的方法多,写的算式多.(要让学生说说各个算式是怎样摆的,怎么算的.)

  活动三,演一演,算一算.

  1,演——"两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又跑来一个加入"的情境.让学生说意思,提问题,说算式.

  2,演——"停车场停有3辆汽车又开来1辆汽车"的情境.让学生说意思,提问题,写算式.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情境,你又发现了什么

  1,在比较中提炼出加法的本质意义.

  2,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加法算法的多样性.

  3,学生在观察演示中体验,"来了一些","添上一部分"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也用加法计算.

  4,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拓展应用——运用模型

  (一)基本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1,2,3

  (计算题,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如果有的学生口算困难,可提醒摆学具."打乒乓球"有多种算法,要让学生说明想法.)

  (二)拓展练习

  1, "练一练"中的第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进行同桌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若有不同类相加应进行引导.)

  独立思考和解答后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不同思路,方法和答案的思考,分析,判断中提高各方面的数学素养.

  (四)总结反思——延伸模型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想一想,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加法问题

  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有几枝铅笔"教学设计 来自第一范文网。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有几枝铅笔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384011148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