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教案

仰面清风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分香蕉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分香蕉教案(通用4篇)

分香蕉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分香蕉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并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学会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具:情景图

  教学方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分香蕉活动。

  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二、学读法。

  12÷2=6 读作12除以2等于6。

  1、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2 ÷ 3 = 4(根)

  被 除 除 商

  除 号 数

  数

  2、你还可以怎样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让学生边分,边列算式,后读算式,分辨式中各部分名称。

  三、练一练。

  让学生实际分一分,也可以圈一圈,把分的过程用除法式表示出来。

  板书设计:

  分香蕉

  情景图 12÷2=6 读作12除以2等于6。

  12 ÷ 3 =4(根)

  被 除 数     除数     商

分香蕉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

  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况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卡片

  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分东西)就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同样多,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分小棒,每人拿出6根小棒,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你还有几种分法?

  学生操作,反馈。

  新授课

  1、 师:同2、 学们分得真好,3、 有两只小动物也想参加,4、 欢迎吗?(欢迎)快看看他们是谁?(小猴子)他们在分什么?(分香蕉)板书

  5、 出示课件,6、 两只小猴会分多少根香蕉呢?(12根)要把12根香蕉分给小猴要平均分成几份?(两份)12根香蕉平均分成两份,7、 每份是多少?愿意帮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8、 学们用小棒代替香蕉来分一分。

  学生操作,反馈,请学生上台演示。(出示课件)

  9、 师:这道题要用什么算式来表示?

  生:12*2=6(根)板书

  师:12*2这个部分怎么读?

  生:读作12*2。(板书)

  师:算式中12表示什么?(12根香蕉)

  2表示什么?(两份)6表示什么?(每份是6根)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中有加号,减法算式中有减号,乘法算式中有乘号,那么除法算式中这是什么符号?(除号)

  除号表示什么意思?(平均分)

  10、 出示三张卡片

  师:你们看哪个除号好看?为什么?

  师:除号要先写(一横),横要平要直,然后在横线上下各写一个小圆点,圆点要(一样大),位置要(对齐)。

  生跟师书空写。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三个。

  11、 师:又甜又香的香蕉多好吃呀!现在又来了一只小猴也吵着要吃香蕉,12、 怎么办呢?同13、 学们能帮忙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吗?

  14、 学生操作,15、 出示课件,16、 并且在本子上写出算式。

  学生汇报:12*3=4(根)板书

  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师: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叫(除号),除号前面的数叫什么?(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什么?(除数),等号后面的答案叫什么?(商)板书

  巩固练习。

  1、分一分,算一算

  师:12根香蕉还可以怎样分?

  (1) 学生分小棒,(2) 反馈。

  (3) 每种分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学生上台演示)两种分法:12*4 12*6

  2、完成课后练习“试一试”。

分香蕉教案 篇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p38

  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

  过程性目标: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author ware)。

  学具准备: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前交流。(1分钟)

  教师:今天呀,老师要和大家一块儿来逛逛,快乐的数学乐园。里边有好玩的、好看的、当然还有好吃的。有很多水果,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爱吃什么呀?

  学生:(3名学生回答)

  二、新授课。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1分钟)

  1、分2份。(重点:认识除号及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会读除法算式。)

  教师:有没有谁喜爱吃香蕉啊?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吃香蕉啊?这儿就有许多好吃的香蕉,一共有12根,你知道吗?小猴子也很喜爱吃香蕉,这可怎么办?怎么分呀?

  学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两只猴子都高兴地吃上了6根香蕉。

  教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两只猴子都高兴。

  那我们就来帮小猴分香蕉吧,我们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看看每份是不是6根?

  (屏显: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

  学生操作: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1分钟)

  教师:(“大眼睛,看老师。”)

  告诉大家,你分香蕉的结果。

  学生口答:每份6根香蕉。(屏显:每份6根香蕉)(1分钟)

  教师: 大家摆得快,分得好,小手灵巧极了。老师特别要表扬刚才的那们同学,他真了不起,不用摆小棒就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真能干,我们要向你学习,你能给我们说说,没有摆小棒,你又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口答。 加法、减法等。

  2、认识除号。(1分钟)

  教 师:真是好想法。同学们,如果我们都没有了小棒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能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的?

  学生:口答。2个6是12等。除法。

  教 师: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我想,大家一定特别想问问“什么是除法呀?”大家别着急,等会儿,你见到除法的运算符号——除号,你就明白了。瞧,它来了。

  (屏显:÷)

  叫叫它的名字。

  除号长什么模样啊?

  它和乘号、加号长得一点儿也不像。

  学生: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长得就像两只可爱的小眼睛,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真是可爱极了。(领学生读2遍——“除号”)

  教师:同学们,你知道吗?除号可喜爱和数字娃娃在一块儿做游戏。(2分钟)

  看看,除号都把谁请到了它的旁边做客呀?

  (屏显:12÷2)12是从哪儿请来的,这2又是谁呀?

  教师:我们一共把多少根香蕉平均分了?

  学生:12根香蕉。

  教师:“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那“2”又表示什么呀?

  学生:平均分成了2份。

  教师:“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平均分成了2份,把“2”写在除号的后边。

  3、会读除法算式。(2分钟)

  教师: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首先看看除号读作什么?(屏显:除以)

  除法的运算符号——除号读作“除以”。这个除法算式,该读作“几除以几呀?”

  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2。

  学生:跟读2遍。“12除以2”。

  4、练一练。(除法算式的读法、看图意说出除法算式。)

  教师:大家读得可真整齐。那么,下边这些除法算式你也会读吗?

  (1)我会读。(1分钟)

  8÷212÷4 12÷2 20÷5

  学生试读:8除以2、12除以4、12除以2、20除以5。个人读。

  朋友、同学互相读。集体读。

  教师:大家读得真响亮。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可以请除号娃娃帮忙,用除法计算。

  下面,看漂亮的图片,你能列出整齐的除法算式吗?

  (2)我能行。(2分钟)

  平均分2份,每份几根?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呀?

  18(÷)2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根?也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呀?几除以几呀?

  (18)(÷)(6)

  学生:先说说图意,再列式。可以用除法计算;

  教师: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5、写得数“6”。 (2分钟)

  教师:大家读得好,说得也好。哦,瞧我们,这12根香蕉是分完了,可我们的除法算式还没有写完呢。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是“12÷2”,分得的结果是什么?

  (屏显“=”)

  咱们应该请哪个数字娃娃在等号后边做客呢?

  学生试说:分得的结果,每份香蕉都是“6”根。

  教师:分得的结果是“每份6根”,把“6”写在等号的后边。

  教师:分的是香蕉,单位名称应该是什么?

  学生:根。(屏显:根。)

  教师:同学们,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几根?

  我们可以请什么运算符号来帮忙?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请除号。用除法计算。

  教师: 谁能读出完整的除法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学生:试读。和你的朋友比比谁读得最好。

  教师:我们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大家说,除法是不是很了不起呀。

  6、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分钟)

  教师:同学们,除法算式里,除号娃娃已经有了自己喜爱的名字——除号,

  (屏显:除号)

  你知道吗?除法算式里其它的数字娃娃也想要个名字。它们可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吗?

  (屏显:被除数、除数和商)

  (1)除号前边香蕉的总数“12”叫“被除数”。

  (2)除号后边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2”叫“除数”。

  (3)等号后边的分得的结果“6”叫“商”。

  三、这12根香蕉还可以怎样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1、想一想。独立完成。

  教师:香蕉可真香啊,我们已经把这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分给了2只猴子,每份6根。如果不是2只猴子要吃香蕉,那可怎么办?你还可以怎样分?你能不能再想想办法,把这12根香蕉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

  2、说一说。先小组内说说,再集体说说。

  教师: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学说说,最好能和别人想的不一样,那才了不起。

  学生汇报:口答。

  3、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算式。

  教师:我想大家一定行, 小组里的同学一块来,有的出主意,有的摆图片,有的写除法算式。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谁的除法算式最漂亮。

  学生交流、操作:说一说、分一分、写一写。(2分钟)

  教师:大眼睛,看老师。

  学生汇报:实物投影操作两题:12÷3=4(根) 12÷4=3(根)

  其他口答:12÷6=2(根)12÷12= 1(根)12÷12=1(根)

  教师:板演黑板。(3分钟)

  四、阅读课本p38《分香蕉》。学生小结。(2分钟)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那么多不同份数,列出那么多个整齐的除法算式,真了不起。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新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38——《分香蕉》。大家边玩边学可高兴了。那么,你认识了什么,特别开心?你学会了什么,特别高兴?

  学生:口答。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都认识了除号和整齐的除法算式。本领可大了,收获特别多。

  正在这时,瞧,谁来了,噢,是个可爱的小机灵,它可关心大家了,它特别想知道大家在数学乐园里,玩得开心吗?学得高兴吗?小机灵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除号吗?会用除法计算了吗?那小机灵可要考考我们了,你能行吗?那咱们可要比试比试,看看谁是今天数学乐园里的既开心又聪明的“小小数学家”?

  五、我是小小数学家。(屏显:数学乐园)(2分钟)

  教师:数学乐园里真热闹,男孩女孩都高兴,

  有玩的、有吃的,快来快来真开心。

  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教师:数学乐园里真有趣,都有谁在里边玩耍啊?这都有什么玩的?有什么好吃的?

  学生:口答。有3个男孩和2个女孩

  教师:这么多好玩的、好吃的,你想把它们分给哪几个可爱的小朋友啊?能用除法解决吗?要平均分成几份呢?和你的朋友一块来,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写一写。看谁是最能干的“小小数学家”。

  学生:交流意见、然后操作,汇报。(3分钟)

  教师:大眼睛,看老师。

  大家一定还有许多更好的想法。真是能干的“小小数学家”。下课后还可以和你的老师、同学慢慢地说。

  同学们,数学乐园里真是有趣极了,既好玩,又长了本领。“小小数学家”们,咱们以后可要常到这儿来玩啊。那咱们可一言为定了。

  六、开放题。“我是小机灵”(机动)

  教师:这节课,小朋友们勤动手、勤动脑。美丽的花儿要送给你。

  请大家帮老师出出主意,给5个做得最棒的小朋友送小红花,要剪几朵才够送呀?如果送多些呢?(屏显)

  你有好主意,一定记得告诉我。谢谢小朋友们,谢谢大家。

  七、下课。

分香蕉教案 篇4

  教学内容课本第38页,第40页练习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建立除法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教学重点

  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如何建立除法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主题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主题图片。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

  生:香蕉。

  师:谁能说出图意?

  生:两只小猴子来智慧老人家里做客,智慧老人要把12根香蕉分给两只小猴子。

  二、问题探究

  师:通过看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只猴子分得几根香蕉?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板书问题)

  师:我们可以用12根小棒代表12根香蕉分一分。看谁分得最快。

  学生开始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你是怎样分的呢?

  组织学生分组汇报,演示自己分的过程。

  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教师讲解把平均分转化成除法算式。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除以”。(教师板书:÷)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可以怎样列式?

  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香蕉。算式是“12÷2=6(根)。(教师板书)

  学生齐读算式。教师指着算式引导学生说出算式的含义。

  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知道了12除以2等于6。如果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生:12÷3=4(根)。(教师板书)

  师:在12÷3=4这个算式中,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是除号。(板书)

  师:(指算式)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12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

  三、体验感悟

  师:刚才分香蕉的时候,出现了多种分法,同学们掌握了把平均分转化为除法计算的方法。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小朋友想出又快又好的办法解决。

  教师出示题目:18根小棒可以怎样平均分,每份是几根?把分的过程用除法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分,把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生:平均分成2份,算式是18÷2=9(根)。18÷2=9表示把1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9。

  生:18÷3=6,表示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

  生:18÷6=3,……

  生:18÷9=2……

  教师肯定、鼓励分法多样化。

  让学生根据分的结果完成第38页练一练。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二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练习设计:第38页的练一练,第40页练习二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分香蕉

  12÷2=6(根)

  “12÷2”读作“12除以2”。

  12 ÷ 3 = 4(根)

  被 除 除

  除

  数 号 数 商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分香蕉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393391149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