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拱手江河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微信扫码分享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精选9篇)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2.会利用这些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 .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求未知数 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填空  

  (  )+20=50 300+( )=360

  50+( )=86 (  )+200=700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习了加法,今天我们来研究.(板书课题)

  1.教学例1(演示课件)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①谁能说一说图的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③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教师板书:

  (3)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4)教师板书:

  60-25=3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一个数?

  教师板书

  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5)出示第三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怎样列式?

  (6)教师板书:

  60-35=2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二个数?

  教师板书: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

  (7)归纳

  提问:第(2)题求的是第一个加数,第(3)题求的是第二个加数,它们的关系式都用减法求出,这两个关系式能不能合并成一个关系式呢?

  教师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8)根据,验算加法算式.

  验算:375+89=454

  454-89=365 (差不等于其中的一个加数,说明加法的得数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练习:根据,验算加法算式.

  6274+52016=58290      24138+8289=32327

  2.教学例2

  教师:过去我们学过填括号的题,如:(  )+15=40,想一想,用上面的关系,怎样算出括号里的数?(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40-15=25,所以括号里填25)

  教师指出:括号里的未知数可以用字母 表示,变成例2.(板书:例2  求 +15=40中的未知数 )

  介绍x是拉丁字母,读作〔eks〕,用汉字注音读“爱克斯”,一般用来表示未知数.

  提问:(1)在等式 +15=40中, 表示什么数?

  (2)怎样求出 是多少?

  (3)根据什么用减法计算?

  教师板书:

  强调:等号要对齐

  检验:把25代入原式中的中 ,看等式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练一练:求 +48=62中的 .

  3.教学例3

  例3   270加上什么数得700?

  提问:(1)所求问题是什么?

  (2)要求的数用什么字母表示?

  (3)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

  270+ =700

  =700-270

  =430          

  练一练:(1)18加上什么数得60?

  (2)一个数加上180得420,这个数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用减法检验下面加法的得数对不对.

  1265+7426=8591       3758+298=4056

  2.填空.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加数

  8 

  270

  36 

  31

  加数 

  57

  440 

  90 

  和

  24

  62 

  100

  820

  62

  3.先把下面各式中的“( )”换成 ,然后说出 是多少.

  ( )+18=37               80+( )=530

  4.求未知数 .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求一个加数?利用加法各部分间关系可以干什么?

  求未知数 要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1.(1)18加上什么数得60?

  (2)一个数加上180得420,这个数是多少?

  2.求未知数x.

  x+527=1002      625+x=1500

  198+x=225       x+37=101    

  3.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12米,宽8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本节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利用课件演示三幅图,由学生分别列出算式,把第2题、第3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别总结出关系式,再归纳出一个求加数的关系式。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导能力。

  第二层次,利用来验算加法,使学生掌握两种验算加法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三层次,利用,求加法中的未知数。教学中注意利用已有知识推导新知识,着重介绍了书写格式,为以后正式学习解方程打下基础。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2.会利用这些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 .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求未知数 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填空  

  (  )+20=50 300+( )=360

  50+( )=86 (  )+200=700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习了加法,今天我们来研究.(板书课题)

  1.教学例1(演示课件)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①谁能说一说图的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③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教师板书:

  (3)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4)教师板书:

  60-25=3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一个数?

  教师板书

  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5)出示第三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怎样列式?

  (6)教师板书:

  60-35=2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二个数?

  教师板书: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

  (7)归纳

  提问:第(2)题求的是第一个加数,第(3)题求的是第二个加数,它们的关系式都用减法求出,这两个关系式能不能合并成一个关系式呢?

  教师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8)根据,验算加法算式.

  验算:375+89=454

  454-89=365 (差不等于其中的一个加数,说明加法的得数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练习:根据,验算加法算式.

  6274+52016=58290      24138+8289=32327

  2.教学例2

  教师:过去我们学过填括号的题,如:(  )+15=40,想一想,用上面的关系,怎样算出括号里的数?(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40-15=25,所以括号里填25)

  教师指出:括号里的未知数可以用字母 表示,变成例2.(板书:例2  求 +15=40中的未知数 )

  介绍x是拉丁字母,读作〔eks〕,用汉字注音读“爱克斯”,一般用来表示未知数.

  提问:(1)在等式 +15=40中, 表示什么数?

  (2)怎样求出 是多少?

  (3)根据什么用减法计算?

  教师板书:

  强调:等号要对齐

  检验:把25代入原式中的中 ,看等式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练一练:求 +48=62中的 .

  3.教学例3

  例3   270加上什么数得700?

  提问:(1)所求问题是什么?

  (2)要求的数用什么字母表示?

  (3)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

  270+ =700

  =700-270

  =430          

  练一练:(1)18加上什么数得60?

  (2)一个数加上180得420,这个数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用减法检验下面加法的得数对不对.

  1265+7426=8591       3758+298=4056

  2.填空.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加数

  8 

  270

  36 

  31

  加数 

  57

  440 

  90 

  和

  24

  62 

  100

  820

  62

  3.先把下面各式中的“( )”换成 ,然后说出 是多少.

  ( )+18=37               80+( )=530

  4.求未知数 .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求一个加数?利用加法各部分间关系可以干什么?

  求未知数 要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1.(1)18加上什么数得60?

  (2)一个数加上180得420,这个数是多少?

  2.求未知数x.

  x+527=1002      625+x=1500

  198+x=225       x+37=101    

  3.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12米,宽8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本节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利用课件演示三幅图,由学生分别列出算式,把第2题、第3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别总结出关系式,再归纳出一个求加数的关系式。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导能力。

  第二层次,利用来验算加法,使学生掌握两种验算加法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三层次,利用,求加法中的未知数。教学中注意利用已有知识推导新知识,着重介绍了书写格式,为以后正式学习解方程打下基础。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篇3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二)会利用这些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x。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难点:求未知数x的书写格式。

  教具和学具

  插图放大图及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全体学生做课本第146页的口算卡片(六)。

  2.填空。

  出示口算卡片。

  ( )+20=50 300+( )=360

  70+( )=76 ( )+200=700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习了加法,今天我们来研究。(板书课题:)

  1.教学例1。

  (1)出示课本中的第(1)幅图。

  提问:

  ①谁能说一说图的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③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④说一说这道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加数+加数=和。等号两端交换一下即:和=加数+加数。

  (2) 出示第(2)幅图。

  提问:

  ① 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 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60-25=35(本)

  引导学生同第(1)题比较。

  提问:

  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1)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第一个加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1)题里是和及第二个加数。)

  ③怎样求第一个加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3)出示第(3)幅图。

  提问:

  ①这幅图什么意思?

  ②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60-35=25(本)

  引导学生同第(1)题比较。

  提问:

  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1)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第二个加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1)题里分别是和及第一个加数。)

  ③怎样求第二个加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

  (4)第(2)、(3)题进行比较,归纳为一个关系式。

  提问:

  ①第(2)题要求的是第一个加数,第(3)题要求的是第二个加数。同学们分别总结了它们的关系式,都用减法求出,这两个关系式能不能合并成一个关系式呢?

  ②把两式中要求的加数称为一个加数,把已知的加数称为另一个加数,请同学们归纳成一个关系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运用,验算加法。

  教师谈话:过去我们验算加法时,采用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今天学习了,我们可以应用这一关系验算加法,即从所得的和里减去一个加数,如果得另一个加数,就是加法做对了。

  验算:375+89=454。

  差不等于其中一个加数,说明加法的得数是错误的。

  把加法再计算一遍,正确答案应是:

  练一练

  用减法检验下面的加法得数对不对。

  (1)6274+52016=58290 (2)24138+8289=32327

  全班一半的同学做第(1)题,另一半同学做第(2)题,分别指定一名同学在投影片上做,以便订正。

  (1)6274+52016=58290

  加法的得数正确。

  (2)24138+8289=32327

  加法的得数不正确。

  再让学生计算出第(2)题的正确得数。

  4.教学例2。

  教师谈话:过去我们学过填括号的题,如:( )+8=15,想一想,用上面的关系,怎样算出括号里的数?

  (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15-8=7,所以括号里填7。)

  教师出示:( )+15=40

  学生说出应用关系式,求出括号里的数是25后,教师指出括号里的未知数可以用字母x表示,变成例2。

  例2 求x+15=40中的未知数x。

  读、写x。介绍x是拉丁字母,一般用来表示未知数。

  提问:

  (1)在等式x+15=40里,x表示什么数?

  (2)怎样求出x是多少?

  (3)根据什么用减法计算?

  教师介绍解题书写格式:

  强调每算一步,等号要对齐。

  指导检验,把25代入原式中的x,看等式两边是否相等。

  练一练

  求x+48=62中的未知数x。

  及时纠正错误的书写格式。

  (三)巩固反馈

  1.课堂练习。

  试做练习七第3题。 随堂订正,注意书写格式。

  总结性提问: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怎样求一个加数?

  (3)利用加法各部分间关系可以干什么?

  (4)求未知数x在书写格式上要注意什么?

  2.课后练习:

  练习七第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本节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利用三幅图,由学生分别列出算式,把第2题、第3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别总结出关系式,再归纳出一个求加数的关系式。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第二层次,利用来验算加法,使学生掌握两种验算加法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三层次,利用,求加法中的未知数x。教学中注意利用已有知识在括号里填数引入,着重介绍了书写格式,为以后正式学习解方程打下基础。教学过程 的最后,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训练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例1

  (2)60-25=35(本)

  (3)60-35=25(本)

  375+89=454

  加法得数错误。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例2 求x+15=40中的未知数。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2.会利用这些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 .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求未知数 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填空  

  (  )+20=50 300+( )=360

  50+( )=86 (  )+200=700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习了加法,今天我们来研究.(板书课题)

  1.教学例1(演示课件)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①谁能说一说图的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③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教师板书:

  (3)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4)教师板书:

  60-25=3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一个数?

  教师板书

  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5)出示第三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怎样列式?

  (6)教师板书:

  60-35=2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二个数?

  教师板书: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

  (7)归纳

  提问:第(2)题求的是第一个加数,第(3)题求的是第二个加数,它们的关系式都用减法求出,这两个关系式能不能合并成一个关系式呢?

  教师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8)根据,验算加法算式.

  验算:375+89=454

  454-89=365 (差不等于其中的一个加数,说明加法的得数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练习:根据,验算加法算式.

  6274+52016=58290      24138+8289=32327

  2.教学例2

  教师:过去我们学过填括号的题,如:(  )+15=40,想一想,用上面的关系,怎样算出括号里的数?(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40-15=25,所以括号里填25)

  教师指出:括号里的未知数可以用字母 表示,变成例2.(板书:例2  求 +15=40中的未知数 )

  介绍x是拉丁字母,读作〔eks〕,用汉字注音读“爱克斯”,一般用来表示未知数.

  提问:(1)在等式 +15=40中, 表示什么数?

  (2)怎样求出 是多少?

  (3)根据什么用减法计算?

  教师板书:

  强调:等号要对齐

  检验:把25代入原式中的中 ,看等式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练一练:求 +48=62中的 .

  3.教学例3

  例3   270加上什么数得700?

  提问:(1)所求问题是什么?

  (2)要求的数用什么字母表示?

  (3)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

  270+ =700

  =700-270

  =430          

  练一练:(1)18加上什么数得60?

  (2)一个数加上180得420,这个数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用减法检验下面加法的得数对不对.

  1265+7426=8591       3758+298=4056

  2.填空.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加数

  8 

  270

  36 

  31

  加数 

  57

  440 

  90 

  和

  24

  62 

  100

  820

  62

  3.先把下面各式中的“( )”换成 ,然后说出 是多少.

  ( )+18=37               80+( )=530

  4.求未知数 .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求一个加数?利用加法各部分间关系可以干什么?

  求未知数 要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1.(1)18加上什么数得60?

  (2)一个数加上180得420,这个数是多少?

  2.求未知数x.

  x+527=1002      625+x=1500

  198+x=225       x+37=101    

  3.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12米,宽8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本节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利用课件演示三幅图,由学生分别列出算式,把第2题、第3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别总结出关系式,再归纳出一个求加数的关系式。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导能力。

  第二层次,利用来验算加法,使学生掌握两种验算加法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三层次,利用,求加法中的未知数。教学中注意利用已有知识推导新知识,着重介绍了书写格式,为以后正式学习解方程打下基础。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2.会利用这些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 .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求未知数 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填空  

  (  )+20=50 300+( )=360

  50+( )=86 (  )+200=700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习了加法,今天我们来研究.(板书课题)

  1.教学例1(演示课件)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①谁能说一说图的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③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教师板书

  (3)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4)教师板书

  60-25=3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一个数?

  教师板书

  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5)出示第三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怎样列式?

  (6)教师板书

  60-35=2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二个数?

  教师板书: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

  (7)归纳

  提问:第(2)题求的是第一个加数,第(3)题求的是第二个加数,它们的关系式都用减法求出,这两个关系式能不能合并成一个关系式呢?

  教师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8)根据,验算加法算式.

  验算:375+89=454

  454-89=365 (差不等于其中的一个加数,说明加法的得数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练习:根据,验算加法算式.

  6274+52016=58290      24138+8289=32327

  2.教学例2

  教师:过去我们学过填括号的题,如:(  )+15=40,想一想,用上面的关系,怎样算出括号里的数?(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40-15=25,所以括号里填25)

  教师指出:括号里的未知数可以用字母 表示,变成例2.(板书:例2  求 +15=40中的未知数 )

  介绍x是拉丁字母,读作〔eks〕,用汉字注音读“爱克斯”,一般用来表示未知数.

  提问:(1)在等式 +15=40中, 表示什么数?

  (2)怎样求出 是多少?

  (3)根据什么用减法计算?

  教师板书

  强调:等号要对齐

  检验:把25代入原式中的中 ,看等式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练一练:求 +48=62中的 .

  3.教学例3

  例3   270加上什么数得700?

  提问:(1)所求问题是什么?

  (2)要求的数用什么字母表示?

  (3)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

  270+ =700

  =700-270

  =430          

  练一练:(1)18加上什么数得60?

  (2)一个数加上180得420,这个数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用减法检验下面加法的得数对不对.

  1265+7426=8591       3758+298=4056

  2.填空.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加数

  8 

  270

  36 

  31

  加数 

  57

  440 

  90 

  和

  24

  62 

  100

  820

  62

  3.先把下面各式中的“( )”换成 ,然后说出 是多少.

  ( )+18=37               80+( )=530

  4.求未知数 .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求一个加数?利用加法各部分间关系可以干什么?

  求未知数 要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1.(1)18加上什么数得60?

  (2)一个数加上180得420,这个数是多少?

  2.求未知数x.

  x+527=1002      625+x=1500

  198+x=225       x+37=101    

  3.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12米,宽8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本节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利用课件演示三幅图,由学生分别列出算式,把第2题、第3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别总结出关系式,再归纳出一个求加数的关系式。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导能力。

  第二层次,利用来验算加法,使学生掌握两种验算加法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三层次,利用,求加法中的未知数。教学中注意利用已有知识推导新知识,着重介绍了书写格式,为以后正式学习解方程打下基础。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2.会利用这些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 .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求未知数 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填空  

  (  )+20=50 300+( )=360

  50+( )=86 (  )+200=700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习了加法,今天我们来研究.(板书课题)

  1.教学例1(演示课件)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①谁能说一说图的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③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教师板书

  (3)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4)教师板书

  60-25=3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一个数?

  教师板书

  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5)出示第三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怎样列式?

  (6)教师板书

  60-35=2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二个数?

  教师板书: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

  (7)归纳

  提问:第(2)题求的是第一个加数,第(3)题求的是第二个加数,它们的关系式都用减法求出,这两个关系式能不能合并成一个关系式呢?

  教师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8)根据,验算加法算式.

  验算:375+89=454

  454-89=365 (差不等于其中的一个加数,说明加法的得数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练习:根据,验算加法算式.

  6274+52016=58290      24138+8289=32327

  2.教学例2

  教师:过去我们学过填括号的题,如:(  )+15=40,想一想,用上面的关系,怎样算出括号里的数?(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40-15=25,所以括号里填25)

  教师指出:括号里的未知数可以用字母 表示,变成例2.(板书:例2  求 +15=40中的未知数 )

  介绍x是拉丁字母,读作〔eks〕,用汉字注音读“爱克斯”,一般用来表示未知数.

  提问:(1)在等式 +15=40中, 表示什么数?

  (2)怎样求出 是多少?

  (3)根据什么用减法计算?

  教师板书

  强调:等号要对齐

  检验:把25代入原式中的中 ,看等式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练一练:求 +48=62中的 .

  3.教学例3

  例3   270加上什么数得700?

  提问:(1)所求问题是什么?

  (2)要求的数用什么字母表示?

  (3)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

  270+ =700

  =700-270

  =430          

  练一练:(1)18加上什么数得60?

  (2)一个数加上180得420,这个数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用减法检验下面加法的得数对不对.

  1265+7426=8591       3758+298=4056

  2.填空.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加数

  8 

  270

  36 

  31

  加数 

  57

  440 

  90 

  和

  24

  62 

  100

  820

  62

  3.先把下面各式中的“( )”换成 ,然后说出 是多少.

  ( )+18=37               80+( )=530

  4.求未知数 .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求一个加数?利用加法各部分间关系可以干什么?

  求未知数 要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1.(1)18加上什么数得60?

  (2)一个数加上180得420,这个数是多少?

  2.求未知数x.

  x+527=1002      625+x=1500

  198+x=225       x+37=101    

  3.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12米,宽8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本节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利用课件演示三幅图,由学生分别列出算式,把第2题、第3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别总结出关系式,再归纳出一个求加数的关系式。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导能力。

  第二层次,利用来验算加法,使学生掌握两种验算加法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三层次,利用,求加法中的未知数。教学中注意利用已有知识推导新知识,着重介绍了书写格式,为以后正式学习解方程打下基础。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篇7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二)会利用这些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x。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难点:求未知数x的书写格式。

  教具和学具

  插图放大图及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全体学生做课本第146页的口算卡片(六)。

  2.填空。

  出示口算卡片。

  ( )+20=50 300+( )=360

  70+( )=76 ( )+200=700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习了加法,今天我们来研究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课题: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教学例1。

  (1)出示课本中的第(1)幅图。

  提问:

  ①谁能说一说图的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③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④说一说这道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加数+加数=和。等号两端交换一下即:和=加数+加数。

  (2) 出示第(2)幅图。

  提问:

  ① 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 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60-25=35(本)

  引导学生同第(1)题比较。

  提问:

  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1)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第一个加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1)题里是和及第二个加数。)

  ③怎样求第一个加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3)出示第(3)幅图。

  提问:

  ①这幅图什么意思?

  ②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60-35=25(本)

  引导学生同第(1)题比较。

  提问:

  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1)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第二个加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1)题里分别是和及第一个加数。)

  ③怎样求第二个加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

  (4)第(2)、(3)题进行比较,归纳为一个关系式。

  提问:

  ①第(2)题要求的是第一个加数,第(3)题要求的是第二个加数。同学们分别总结了它们的关系式,都用减法求出,这两个关系式能不能合并成一个关系式呢?

  ②把两式中要求的加数称为一个加数,把已知的加数称为另一个加数,请同学们归纳成一个关系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运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加法。

  教师谈话:过去我们验算加法时,采用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今天学习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应用这一关系验算加法,即从所得的和里减去一个加数,如果得另一个加数,就是加法做对了。

  验算:375+89=454。

  差不等于其中一个加数,说明加法的得数是错误的。

  把加法再计算一遍,正确答案应是:

  练一练

  用减法检验下面的加法得数对不对。

  (1)6274+52016=58290 (2)24138+8289=32327

  全班一半的同学做第(1)题,另一半同学做第(2)题,分别指定一名同学在投影片上做,以便订正。

  (1)6274+52016=58290

  加法的得数正确。

  (2)24138+8289=32327

  加法的得数不正确。

  再让学生计算出第(2)题的正确得数。

  4.教学例2。

  教师谈话:过去我们学过填括号的题,如:( )+8=15,想一想,用上面的关系,怎样算出括号里的数?

  (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15-8=7,所以括号里填7。)

  教师出示:( )+15=40

  学生说出应用关系式,求出括号里的数是25后,教师指出括号里的未知数可以用字母x表示,变成例2。

  例2 求x+15=40中的未知数x。

  读、写x。介绍x是拉丁字母,一般用来表示未知数。

  提问:

  (1)在等式x+15=40里,x表示什么数?

  (2)怎样求出x是多少?

  (3)根据什么用减法计算?

  教师介绍解题书写格式:

  强调每算一步,等号要对齐。

  指导检验,把25代入原式中的x,看等式两边是否相等。

  练一练

  求x+48=62中的未知数x。

  及时纠正错误的书写格式。

  (三)巩固反馈

  1.课堂练习。

  试做练习七第3题。 随堂订正,注意书写格式。

  总结性提问: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怎样求一个加数?

  (3)利用加法各部分间关系可以干什么?

  (4)求未知数x在书写格式上要注意什么?

  2.课后练习:

  练习七第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本节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利用三幅图,由学生分别列出算式,把第2题、第3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别总结出关系式,再归纳出一个求加数的关系式。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第二层次,利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验算加法,使学生掌握两种验算加法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三层次,利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加法中的未知数x。教学中注意利用已有知识在括号里填数引入,着重介绍了书写格式,为以后正式学习解方程打下基础。教学过程 的最后,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训练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例1

  (2)60-25=35(本)

  (3)60-35=25(本)

  375+89=454

  加法得数错误。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例2 求x+15=40中的未知数。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篇8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一句教学格言: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我个人也认为,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在教学《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时,我带领学生亲自参与获取“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一关系式的分析、推导过程,让学生通过对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综合,以促进学生理解问题的提出、概念的形成、结论的获得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

  1、让学生经历从应用题抽象出算式的过程。我没有用书上的例题,而是利用班中男、女生人数编了一道题:“四(5)班有男生31人,女生21人,四(5)班共有多少人?”由这题又编出另外两道题:“四(5)班共有学生52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有多少人?四(5)班共有学生52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有多少人?”不用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我还让学生经历从算式抽象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脱离具体应用题,而以第一个算式为基础,找出后两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的内在联系。

  2、教给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在教学中,在学生列出第一个算式31+21=52(人)后,让学生说出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它们之间多关系。在学生列出(2)、(3)题算式之后,引导学生把(2)、(3)题同第一题比较,已知、未知有什么变化?要求的是什么?学生通过分小组讨论归纳出: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这两个关系式,抽象出:“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并且向学生指出:“比较这种学习方法在数学中的用处很大,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用到。”

  3、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这一关系,使学生明白:概念和方法,不仅要经历由特殊到一般,还有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的过程。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有关内容,找到验算加法的不同方法,并用于自己的实践。

  本节课,学生不仅学到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这一知识点,而且学到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之处:解含X的等式,个别学生的格式不正确,计算也存在失误,有待改进。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2.会利用这些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 .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求未知数 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填空  

  (  )+20=50 300+( )=360

  50+( )=86 (  )+200=700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习了加法,今天我们来研究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1.教学例1(演示课件“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①谁能说一说图的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③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教师板书:

  (3)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4)教师板书:

  60-25=3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一个数?

  教师板书

  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5)出示第三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怎样列式?

  (6)教师板书:

  60-35=2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二个数?

  教师板书: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

  (7)归纳

  提问:第(2)题求的是第一个加数,第(3)题求的是第二个加数,它们的关系式都用减法求出,这两个关系式能不能合并成一个关系式呢?

  教师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8)根据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加法算式.

  验算:375+89=454

  454-89=365 (差不等于其中的一个加数,说明加法的得数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练习:根据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加法算式.

  6274+52016=58290      24138+8289=32327

  2.教学例2

  教师:过去我们学过填括号的题,如:(  )+15=40,想一想,用上面的关系,怎样算出括号里的数?(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40-15=25,所以括号里填25)

  教师指出:括号里的未知数可以用字母 表示,变成例2.(板书:例2  求 +15=40中的未知数 )

  介绍x是拉丁字母,读作〔eks〕,用汉字注音读“爱克斯”,一般用来表示未知数.

  提问:(1)在等式 +15=40中, 表示什么数?

  (2)怎样求出 是多少?

  (3)根据什么用减法计算?

  教师板书:

  强调:等号要对齐

  检验:把25代入原式中的中 ,看等式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练一练:求 +48=62中的 .

  3.教学例3

  例3   270加上什么数得700?

  提问:(1)所求问题是什么?

  (2)要求的数用什么字母表示?

  (3)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

  270+ =700

  =700-270

  =430          

  练一练:(1)18加上什么数得60?

  (2)一个数加上180得420,这个数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用减法检验下面加法的得数对不对.

  1265+7426=8591       3758+298=4056

  2.填空.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加数

  8 

  270

  36 

  31

  加数 

  57

  440 

  90 

  和

  24

  62 

  100

  820

  62

  3.先把下面各式中的“( )”换成 ,然后说出 是多少.

  ( )+18=37               80+( )=530

  4.求未知数 .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求一个加数?利用加法各部分间关系可以干什么?

  求未知数 要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1.(1)18加上什么数得60?

  (2)一个数加上180得420,这个数是多少?

  2.求未知数x.

  x+527=1002      625+x=1500

  198+x=225       x+37=101    

  3.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12米,宽8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板书设计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本节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利用课件演示三幅图,由学生分别列出算式,把第2题、第3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别总结出关系式,再归纳出一个求加数的关系式。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导能力。

  第二层次,利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验算加法,使学生掌握两种验算加法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三层次,利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加法中的未知数。教学中注意利用已有知识推导新知识,着重介绍了书写格式,为以后正式学习解方程打下基础。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41170115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