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京洛风流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精选6篇)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篇1

  岳麓区长茅岭小学    罗米娜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94-96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强学生量化的数学意识。

  2.学会初步预测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3.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4、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在认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中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演示课件、乒乓球、布袋、棋子、纸盒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与问题 

  1、  课前谈话, 狄青百钱定军心

  2、  问题引入

  师: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这个故事,抛100钱币,有没有可能全部正面朝上?(生:有可能)

  师:100枚全部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你认为有多大呢?(生:很小)

  师:可能性有大有小。(板书:可能性的大小)

  二、           探究与交流 

  1、教学例1

  出示例1场景图 

  问:裁判在做什么?(猜球。场景再现)

  问: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小结: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指出: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时,每个运动员猜对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里的1/2?

  2、同步体验

  教师拿出一个口袋,向里面放入一个黄球,问: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学生提问:其中有几个球?其中几个黄球?

  动手摸一摸,边摸边问:这时可以得出结论了吗?

  (袋中放着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2。)

  试一试: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学生完成后,追问:如果口袋里再放入一个白球,任意摸一个, 

  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 

  问: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怎么会不同呢?(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球的情况分别是两种三种四种,而摸到黄球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分别是1/2、1/3、1/4。

  问:如果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5,口袋里该怎样放球?

  小结:放5个球,其中黄球1个。

  三、           迁移与提升 

  1、  教学例2

  出示例2中的实物图(逐一出示,学生说出各是什么牌)

  问:把这些牌洗一下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讨论后明确:一共有6张牌,红桃A有1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6。

  一共有6张牌,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1/6。

  问:你还想到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小组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写在纸条上)

  汇报一: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展示方法:摸到红桃2的可能性是1/6,摸到黑桃2的可能性是1/6,摸到“2”的可能性是1/3。一共有6张牌,“2”有两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2/6,也就是1/3。

  汇报二: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对比练习:红桃A红桃2红桃3黑桃A黑桃2五张,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2、  同步练习

  看清楚每个骰子六个面上点数,落下后每个数朝上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自由说一说)

  3、  阅读拓展

  阅读教材94、95页,还有什么问题吗?

  出示“你知道吗?” 

  四、           实践和应用 

  1、  成语里的数学   (用分数表示成语里某个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

  十拿九稳    百发百中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2、  操作和推测

  口袋里装着白色和黑色的棋子共4个。如果不打开袋子看,你们有办法知道哪种颜色的棋子有几个吗?

  根据多次摸的结果,猜一猜口袋里放着什么颜色的棋子?各是几个?

  组织操作,搜集摸球结果,汇总发现。

  指出: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它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运用数据进行推断。 

  可能性的大小离不开统计。 

  练习:如果指针转动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可能 

  有多少次停在黄色或蓝色区域?

  3、  活动里的数学

  现场设奖  现场抽奖  

  学生拿出课前拿到的号码,打开抽奖软件,抽奖中询问:抽中一等奖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获奖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在抽出三等奖后再问一个类似的问题。

  4、  故事释疑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篇2

  【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101.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3题。【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授课教师】【教材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体验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初步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学生对简单的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能够准确地运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情分析】“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由于概率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小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时,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在教学这些内容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目的是渗透一些概率的思想。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本课中设计了几个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游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2、能够准确地运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感受到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随着数值的增加或减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或减少。【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游戏、动手操作实践,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2、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感悟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事件内部组成之间的密切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体验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教学重点】会用分数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思考方法。【教学难点、关键】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思考方法。【教学方法】游戏、合作、讨论、交流。【教学手段】计算机、ppt、各种颜色乒乓球每组10个,透明筒子每组1个。【教学过程设计】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玩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吗?想不想玩?一起来玩一玩。1、出示【游戏规则】请1名女同学7名男同学,按性别分成两方,鼓声停时,花落到男生手里,男生就得1分;花落到女生手里,女生就得1分。五场比赛得3分的一方为赢。2、猜一猜:既然比赛,就一定有输赢,请大家猜一猜,会是男生赢还是女生赢?3、议一议:游戏之后,师宣布比赛结果——男同学赢了,服不服气?为什么?4、引出课题:师:同学们都知道男生赢的可能性大,女生赢的可能性小,究竟有多大呢?能不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把击鼓传花的游戏带入课堂,能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数学,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游戏与数学有密切的关系,也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为了让学生觉得游戏不公平,故意请7名男生1名女生参与游戏,使学生初步感知到赢的可能性的大小与参与有戏的人数有一定的关系。通过游戏中猜一猜、议一议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体验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二、研究游戏、学习新知1、初探用几分之几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师: 同学们,在刚才的击鼓传花的游戏中,花落在男生手里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呢?师追问:“为什么花落在男生手里的可能性是 ”师:也就是说花落在男生手里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与什么有关?(总人数和男生人数)师:那花落在女生手里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呢?为什么?花落在女生手里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与什么有关?师接着追问:“这项比赛公平吗?”(不公平)2、 再探用几分之几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师:“如果有5名女同学和2名男同学参与游戏,那花落在男生手里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为什么?师:花落在女生手里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呢?为什么?师:现在你认为比赛公平吗?”(不公平)。师:“那怎样才公平呢?3、我是小小设计师:师:请你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根据学生的设计,师板书相关的数据。(男生3人,女生3人,男生赢的可能性是 ,女生赢的可能性是 ;男生8人,女生8人,男生赢的可能性是 ,女生赢的可能性是 ;……)师:观察这几组数据,有什么发现?(只有当参与游戏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一样,也就是说男生和女生赢的可能性相等时,游戏才是公平的。) 【设计意图】设计两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不一样,使学生知道赢的可能性与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有关系;学生经过对比,更容易发现不管男生多女生少,或女生多男生少,游戏都是不公平的;让学生设计公平的规则,并板书各组的数据,让学生经过观察、对比,容易发现当男生和女生赢的可能性相等时,游戏是公平的。通过游戏明确用来表示可能性的分数的分子、分母是怎样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哪些因素有关。三、联系生活、实际应用(一)转盘游戏:(平均分成8份,红、黄色各3份,蓝色2份)1、师:指针转动后,你能看出指针停在红、黄、蓝三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几分之几吗?师:如果指针转动80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停在红色区域呢?(大约有30次指针停在红色区域)2、小组讨论:“指针就一定会有30次停在红色区域吗?”(不一定,有可能刚刚好是30次,也有可能比30 要多,也有可能比30次要少。)【设计意图】巩固前面所学习的新知,让学生知道可能性算出来的结果只是一种预测,而实际操作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二)师生猜数游戏:(课件出示一个写着1—10的转盘) 1、出示【规则】老师转动指针,班长猜是哪一个数。如果猜对了,学生就赢,猜错了老师赢。 师:这个游戏规则对双方公平吗?为什么?(不公平,因为学生赢的可能性是 老师赢的可能性 )师:那是不是学生一定会输呢?(不一定)师:既然这个游戏不太公平,那老师给你一些猜数的秘诀,你选择几号,为什么? 2、小组讨论:请你在小组里说说你选择几号,为什么?(②号赢的可能性最大) 出示【猜数秘诀】① 不是2的整数倍。②不是3的整数倍。③不大于6的数。④大于6的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学习的知识来判断游戏是否公平,知道赢的可能性小不一定是输,也有赢的可能性;告诉学生多个猜数的秘诀,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每种秘诀赢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比较哪一种赢的可能性较大,也训练了学生怎样用一个准确的分数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三)放球游戏出示【规则】盘子里有不同颜色(红、黄、白、蓝)的乒乓球,请你按照老师发出的口令,把相应数量的球放到透明的筒子里,放好后把筒子举到头顶,以示胜利。(根据学生的多少分若干个小组进行比赛)师:①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②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③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相等;④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设计意图:发出的口令是逐步提升,从易到难;这个游戏训练了学生的逆向思维,整节课都是说出可能性是多少,这个游戏是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可能性来设计怎样放球,是整个学习内容的一个提升;从简单的一个分数引申到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相等,能让学生又一次地体会到要可能性相等,就是要放球的数量相等;最后的看上去是好简单,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其实是为了引出最后的疑惑而设计的。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四、老师质疑、拓展提升师:同学们,今天的学习还有问题吗?师:你们没问题,但老师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刚才要求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时,大家都是放了3个球,其中红色就有1个球,那还有没有其他的放法呢?(学生充分地发表见解)【设计意图】提出质疑,让学生经过思考,知道除了可以把1个球看成是1组,也可以把几个球看成是一组,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悟更多。五、全课小结、课外延伸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师:你知道吗?现实生活中概率的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师: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体会、去发现、去思考,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本领。【设计意图】在课的结束时向学生简要介绍概率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设计: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参与人数

  赢的可能性

  是否公平

  共   人

  男:  人

  女:  人

  共   人

  男:  人

  女:  人

  共   人

  男:  人

  女:  人

  共

  男

  女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篇3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仲崇恒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94-96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强学生量化的数学意识。

  2.学会初步预测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3.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4、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在认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中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演示课件、乒乓球、布袋、棋子、纸盒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与问题 1、 课前谈话, 狄青百钱定军心

  2、 问题引入

  师: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这个故事,抛100钱币,有没有可能全部正面朝上?(生:有可能)

  师:100枚全部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你认为有多大呢?(生:很小)

  师:可能性有大有小。(板书:可能性的大小)

  二、 探究与交流 1、教学例1

  出示例1场景图

  问:裁判在做什么?(猜球。场景再现)

  问: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小结: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指出: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时,每个运动员猜对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里的1/2?

  2、同步体验

  教师拿出一个口袋,向里面放入一个黄球,问: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学生提问:其中有几个球?其中几个黄球?

  动手摸一摸,边摸边问:这时可以得出结论了吗?

  (袋中放着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2。)

  试一试: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学生完成后,追问:如果口袋里再放入一个白球,任意摸一个, 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 问: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怎么会不同呢?(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球的情况分别是两种三种四种,而摸到黄球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分别是1/2、1/3、1/4。

  问:如果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5,口袋里该怎样放球?

  小结:放5个球,其中黄球1个。

  三、 迁移与提升 1、 教学例2

  出示例2中的实物图(逐一出示,学生说出各是什么牌)

  问:把这些牌洗一下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讨论后明确:一共有6张牌,红桃a有1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6。

  一共有6张牌,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1/6。

  问:你还想到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小组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写在纸条上)

  汇报一: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展示方法:摸到红桃2的可能性是1/6,摸到黑桃2的可能性是1/6,摸到“2”的可能性是1/3。一共有6张牌,“2”有两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2/6,也就是1/3。

  汇报二: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对比练习:红桃a红桃2红桃3黑桃a黑桃2五张,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2、 同步练习

  看清楚每个骰子六个面上点数,落下后每个数朝上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自由说一说)

  3、 阅读拓展

  阅读教材94、95页,还有什么问题吗?

  出示“你知道吗?” 四、 实践和应用 1、 成语里的数学 (用分数表示成语里某个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

  十拿九稳 百发百中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2、 操作和推测

  口袋里装着白色和黑色的棋子共4个。如果不打开袋子看,你们有办法知道哪种颜色的棋子有几个吗?

  根据多次摸的结果,猜一猜口袋里放着什么颜色的棋子?各是几个?

  组织操作,搜集摸球结果,汇总发现。

  指出: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它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运用数据进行推断。 可能性的大小离不开统计。 练习:如果指针转动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可能 有多少次停在黄色或蓝色区域?

  3、 活动里的数学

  现场设奖 现场抽奖

  学生拿出课前拿到的号码,打开抽奖软件,抽奖中询问:抽中一等奖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获奖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在抽出三等奖后再问一个类似的问题。

  4、 故事释疑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数量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在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义中体会统计概率的随机现象,感受到试验的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概率。

  3、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义。(这个地方我的意思是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和用分数表示他的事物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体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必要性。

  师直接出示书中的情景:依次出示书中的五个盒子(1)两个红球(2)两个白球(3)一个红一个白(4)三个白5个红(5)5个红3个白(这个地方把教材的数字稍作了改动,主要是为了后面的实验更有利于学生发现,试验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概率。)

  问题:分别从这些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说一说从不同的盒子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

  预设:学生可能会1、利用学过的不可能、一定、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小、可能性比较大来回答。2、也可能直接用分数来回答。

  师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导入

  1、可能性大有多大呢?具体大到什么程度呢?就向说你已经很大了,到底有多大呢?你需要告诉人家你今年11了。一样可能性的大小也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要来研究的问题。板书: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这位同学不但知道了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还能用一个数来具体表示可能性的到底有多大,那么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来重点研究的问题。板书: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设计意图: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根据学过的可能性知识或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学习新知的起点:或者直接用不可能、一定、可能等语言来表达;或者直接用数据分数来表达。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的策略。另这个地方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进一步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必要性。用语言来表达可能性有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学习把可能性的语言转化为数据来表示。

  二、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1 、理解不可能事件用数据0来表示

  师:不可能摸到白球我们可以用几来表示呢?你同意吗?为什么?

  2、一定能摸到白球用数据1来表示。

  设计意图:先处理不可能和一定两个确定的事件用数据如何表示的目的是1、通过这种描述语言转化为数据表示的过程,为后续用分数表示可能性作了铺垫。2、初步感受到,不确定可能性事件用分数表示的范围在0-1之间

  3、用二分之一表示等可能性

  师:红、白球各一个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占多少呢?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从最简单的事件入手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如果我再往里放一个红球,这个时候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又是多少呢?

  (及时巩固练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方法)

  师:为什么?那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1、观察知道红球占三分之二2、推理知道白球占三分之一红球就是三分之二

  设计意图:理解三分之一加三分之二等与1

  4、你能自己用一个数来表示后两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的大小吗?

  5、那可能性最大是多少?最小呢?也就是说可能性总是在0-1之间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我想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很多孩子都能完成。但为什么要这么表示可能会说不清楚。在教师的引领下对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更加清晰了,另外感受到不确定可能性事件用分数表示的范围在0-1之间

  三、体会概率现象中的随机性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8分之3,是不是摸8次球就一定能摸到3次白球呢?肯定有说是有说不是的。这时候在孩子们需要试验的需求上进行试验。讲好试验的要求。1、同桌合作一个摸一个做好记录。我发给他们记录的表。2、每人摸四次,每次摸一个,在放回盒中摇匀

  全班交流

  师板书学生的数据: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是我们的推理错了吗?引导学生把班级的实验数据相加感受次数越多越近概率。

  设计意图: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的领域。主要的特性应该是随机性,如何培养孩子的随机意识?我通过了让学生亲自试验来感受它的随机性,发现试验的结果和我们推理的不一样。进一步反思追问为什么?逐步理解试验次数越多,频率就越接近概率。

  师:通过实验和讨论现在你能解释一下8分之3表示什么了吗?

  设计意图:在试验与反思过后再来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义。明确和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和用分数表示其他事物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它是不确定的。

  师:既然不确定那我们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有什么价值呢?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四、联系生活实际,体现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价值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都能用到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比如:两个厂生产同一种产品,价格等其他条件都一样,甲厂的产品有百分之十返修,乙厂生产的产品有百分之一返修,你选择买哪个厂的?

  设计意图:虽然用分数表示的是不确定现象,但我们可以根据分率的大小的比较来确定我们的选择

  师:如果天气预报降水的概率是百分之十,你出门会带雨伞吗?天气预报降水的概率是百分之九十,你出门会带雨伞吗?降水率是百分之九十九一定会洚水吗?

  师:生活中不确定得现象太多了,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用变化的眼光看这个世界,学会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去进行选择和判断。

  设计意图:体会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价值

  五、总结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篇5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一、说教材

  教材的结构与地位:

  本节内容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中的一节,是小学阶段学习可能性的最后一个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列出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等可能性;游戏规则公平”等内容。因此,将可能性大小的描述性语言转化为“数”来表示,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有很大帮助。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在游戏公平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有初步的体念,能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的可能性事件,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力图使学生理解到为什么要用数表示,用哪个数表示,为什么要用这个数表示。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将“不可能”、“可能”、“一定能”的描述性语言转化为数据表示。

  二、说教学方法:

  由于概率本身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这部分知识时有较大的难度。为让学生能较轻松地学习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安排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并会将这一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在教学方法上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借助扑克牌,利用扑克牌的点数和花色,以实例为背景,使学生体会到用数来表示“不可能”、“可能”和“一定能”等客观事件的简洁和准确。帮助学生完善新知的建构,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的实例吸引和鼓励学生,在整个教学中采取情景教学法

  三、说学法指导: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索与互相交流相结合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研究,最终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玩过扑克牌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游戏,想不想玩?

  [激发学生兴趣。]

  课件出示:

  游戏规则

  1. 男女生各选一个代表。从1(a当成1),2,3,……8 这八张扑克中抽牌,抽出第一张扑克,将数字写在十位或个位上,(选定不能更改)再抽第二个数字。

  2. 组成一个两位数,组成的数大的一方获胜。

  [1. 通过男女生对抗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体会到等可能性的应用,唤醒学生旧知;

  3. 在游戏中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

  师:玩了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想法?

  生:有诀窍。第一次摸到较大的数(像5、6、7、8),应该在十位;摸到较小的数就放在个位,这样获胜的的可能性要大些。

  [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师:看来这个游戏还有诀窍,我也想来试一试。老师来一次,好吗?

  摸到“7”(“7”已做提前做了暗记),我放在哪一位呢?

  生:个位。

  生:十位。因为“7”已经是比较大的数了。在这八张扑克中摸到比7大的可能性比较小;而摸到比7小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最好把7放在十位。

  师:非常好!许多同学都能用数学语言“可能性”来说明这件事,有谁听懂了,再来说一次。

  (板书:可能性的大小)

  [通过部分优等生的引领,在激烈的争论中,使所有学生都明白可能性有大小。]

  二、用数表示“不可能”、“一定能”:

  课件出示:a到8八张红心

  师:在这八张扑克中,有可能摸到“9”吗?

  [抛出问题,启发建构]

  不可能摸到“9”,那么,怎么表示这里摸到“9”的可能性呢?

  生:0。

  (板书:数)

  师:能干,学数学,用“数”来表示的想法非常好。用数字“0”简洁、准确地表示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师:我们说,从这八张扑克中不可能摸到“9”,我们就说,摸到“9”的可能性是0。

  师:有可能摸到红心吗?

  生:一定能摸到红心。

  (板书:一定能)

  师:为什么?

  [在学生的讨论,争论中完善建构]

  生:齐说。

  [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明白了用数0来表示不可能,用1来表示一定能]

  师:举例说说,在生活中哪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0,哪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1?

  三、用分数表示“有可能”:

  课件出示:1张红心1张梅花

  师:在这两张扑克中,任意摸出一张,摸到红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课件出示:1张红心2张梅花

  师:此时,摸到红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师:如果将1张梅花换成1张红心

  课件出示:2张红心1张梅花

  师:任意抽出一张,摸到红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师:现在我再加入2张梅花。

  课件出示:2张红心3张梅花

  师:任意抽出一张,摸到红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红心和梅花各加入1张

  课件出示:3张红心4张梅花

  师:任意抽出一张,摸到红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通过扑克牌花色和张数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到目标元素和总元素个数的变化导致可能性大小的变化;同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目标元素出现的可能次数占所有可能出现次数的几分之几就是摸到目标球的可能性的大小。]

  师:观察黑板呈现的信息,你有什么发现,相互说说。

  生1:可能性的大小界于0到1之间

  生2:可能和不可能的大小之和等于1

  生3:摸到目标球的所有可能和摸到所有球的可能的几分之几就是摸到目标球的可能性的大小。

  师:现在想想,老师在摸牌游戏中,第二次摸到7的可能性是多少?

  摸到大于7的可能性是多少?小于7的呢?

  你现在能否解释“不可能”和“一定能”为什么用0和1来表示?

  [进一步验证学生刚才制胜策略是正确的;从理论层面验证了“不可能”和“一定能”用0和1来表示的科学依据,升华了学生对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 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是0,你会带雨具吗?为什么?

  2. 一副扑克牌共有54张(大王、小王各一张,红心,梅花,方块,黑桃四种花色各13张)去掉大小王后,背面朝上,任意取出一张。

  (1) 是大王的可能性是(    );

  (2) 是梅花的可能性是(    );

  (3) 是点数6的可能性是(    );

  (4) 是红心6的可能性是(    );

  3. 课件出示:

  (出示:红心2,3,4,5; 梅花5,6,7,8;方块9)

  你能提出哪些与可能性相关的问题?

  4. 讨论:

  在一个盒子中,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若干个,(总共不超过50个)要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7,那么,总球数可能是(   )个,红球可能是(   )个。

  [对可能性的大小的应用,在逆向思维中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将取得不同的收获。]

  [这一环节通过对实践问题的分析解决,突破教学难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深化、巩固,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实际问题,增强用数学意识]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在生活情境中复习旧知。

  问:下面是李叔叔每天在摸奖盒中放球的情况,当你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你会选择哪天去摸奖?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板书“一定能”“可能”“不可能”)

  2.导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是用“不可能”“可能”“一定能”等文字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板书课题)

  【评析】教师创造性地将课本中的直接摸球活动改编成学生熟悉的摸奖活动切入,并紧扣“用文字来描述”和“用数来表示”这一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引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这一知识的必要性。

  二、探究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1.学生独自想一想,填一填。

  2.反馈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

  【评析】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试着填一填,体现了 “先学后教”的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解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1.小组讨论。到底用哪个数表示每天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确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分析自己的理由。

  2.汇报各组讨论的结果。

  3.对讨论意见一致的结果,让生说出是怎么想的。

  4.对意见不一致的结果全班讨论交流。

  (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小结:一定能发生的事件,它的可能性就用“1”表示,也就是说一定能发生的事件的可能性是“1”。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它的可能性就用“0”表示,也就是说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可能性是“0”。

  【评析】教师把“不可能、可能、一定能”作为一个整体交给学生,通过“填一填”生成的资源,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进行取舍。教师没有过多地介入,只是在有意见分歧处给学生再次辨析的机会,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显山不露水,彰显了教师的大气和智慧。

  四、探索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普遍规律,感悟可能性大小的范畴

  1.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普遍规律。

  (1)跟学生说怎样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了。

  (2)统一用分数表示事件的可能性的普遍规律。

  2.感悟可能性大小的范畴。

  (1)仔细观察这张表格中的5个数。

  (2)小结可能性的大小的范围。

  【评析】本环节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是点睛之笔,前面重点探讨了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这里补上“规律”和“范畴”,就更显完善,形成的知识结构及个性化的认识结构都是完整的,有助于后续学习的正迁移。

  五、在游戏中内化新知

  1.手势游戏——巩固可能性是1和0的事件。

  (1)课件出示:你能判断下列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0,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1吗?请用手势告诉老师。

  ①太阳从东方升起的可能性为( )。

  ②公鸡生蛋的可能性为( )。

  ③人从出生到长大没吃一点东西的可能性为

  ( )。

  ④爸爸的年龄比我大的可能性为( )。

  (2)根据老师的手势列举生活中相应可能性大小的事例。

  ①请你说出一个可能性为0的生活事例。

  ②请你说出一个可能性为1的生活事例。

  2.快乐大转盘游戏——巩固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1)课件出示大转盘(如下图),介绍游戏规则:这是个摸奖大转盘。上台摸奖的学生将光标移到“开始”的位置,按鼠标左键就可以摸奖。

  (2)按规则摸奖。

  ①先指名1个男生上台,问:这时被点中同学的可能性是几?

  ②再指名1个男生上台,问:这时被点中同学的可能性又是多少了?(刚才摸奖者留在台上,这时台下学生少了1个)

  ③让1个女生上台摸奖,问:这时被点中的女同学的可能性是几?

  (3)用摸奖游戏的经验解释生活中的摸奖活动。

  ①说一说摸到哪个结果的次数多。

  ②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③说一说“中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④畅想生活中的摸奖。

  3.游戏:金蛋任你砸。

  (1)了解游戏信息和游戏方法。

  ①从大屏幕上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②教师介绍:每个气球中还藏有一个问题,回答对了气球上的问题,就可以上台任选1个金蛋砸开,而且这时中奖的可能性是1。

  气球1:砸到文具盒的可能性是多少?

  气球2:砸到不是日记本的可能性是多少?为什么?

  气球3:这时砸到什么的可能性最大?

  气球4:现在砸到圆珠笔的可能性是多少?

  气球5:现在砸到橡皮的可能性是多少?

  气球6:你能确定最后一个是什么吗?现在砸到它的可能性是多少?

  (2)砸金蛋。

  【评析】把练习设计成3个游戏,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有趣的游戏中,由基础题到拓展题再到延伸题,循序渐进,整个过程的学习气氛浓厚,情绪高涨,学生不仅学得明白,而且学得有趣。(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415481150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