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三单元《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三单元《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元气怼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三单元《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三单元《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通用5篇)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三单元《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数量。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资源: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四舍五入法”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7936(精确到百位)16493(精确到个位)

  学生回答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2、导入:我们已经回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板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8。

  出示例8: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1)精确到十分位是多少亿千米?(2)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1)讨论第一个问题

  依次说说:精确到十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要看小数的哪一位?怎样确定近似数?

  明确:

  ①精确到十分位就是要保留一位小数,只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9”大于5,所以向十分位进1。

  ②得到的1.5是近似数,所以要用连接。

  (2)讨论第二个问题

  让学生回答后说说是怎么想的,再次强调得数用“≈”连接。

  (3)思考讨论:

  比较近似数1.5和1.50,哪一个更精确一些?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例题中取近似数的过程说说体会。

  明确:

  1.5是精确到十分位的结果,而1.50是精确到百分位的结果。所以1.50要比1.5更精确一些,正因为如此,所以近似数1.50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

  2、“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3、归纳方法:

  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些什么?

  *明确:

  (1)先要弄清楚保留几位小数;(2)根据要求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强调:要正确使用“≈”。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1,独立完成。

  强调:把2.962精确到十分位时,不能丢掉结果末尾的“0”。

  2、练一练/2,出示

  (1)指导学生审题。明确题目的两个要求。先改写再求近似数。

  (2)学生在书上完成。指名板演。

  (3)集体交流,分别说说改写的方法和求似数的方法。

  想想:为什么前面用“=”,后面用“≈”。

  (4)把改写后的小数和求出的近似数分别放入原来的语言环境中读一读,比一比,再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用“万”作单位的小数及其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3、练习七/4。

  出示,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注意把9.9674分别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结果,根据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4、练习七/6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左边一组后交流,说说怎样比的,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独立完成右边一组。集体交流。

  5、练习七/7。

  (1)提醒学生看清要求,独立完成前两项。指名板演。

  (2)集体交流,注意格式和单位。

  6、练习七/8

  提醒学生看清要求。指导完成总产量的改写,并保留一位小数。注意格式。

  四、看书质疑

  五、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六、作业:练习七/5、7、8

  教学后记:

  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数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三单元《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篇2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四年级第八册《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内容的第四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主要属于掌握知识教学。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正确地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3、教学重、难点

  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4、教法、学法

  根据本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些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5874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32645≈32万47050≈47万

  问:(1)你是怎么想的?(2)四舍是什么意思?五入呢?

  (二)、新授课

  1、导入新课

  (1)、有时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商店买菜,电子称上显示价钱是7.53元,可是商店阿姨只收我们7.5元,这是为什么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只需要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讲授新课

  (1)、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一个小数根据不同的需要它有不同的说法即小数的近似数,那我们该如何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生:思考。

  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相似,都可以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以该同学的身高为例进行讲解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的方法。

  4、把课本上的例题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做。

  师:作必要的讲解和分析。

  5、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生齐读)。

  注意: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第三位是舍还是入。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第二位。保留整数,就要看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即十分位的数。

  问:1.0和1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的程度怎样?

  a、让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准确长度在0.95与1.04之间。

  b、让学生明确保留整数1,原来准确长度在0.5与1.4之间。

  即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保留一位小数1.0,它是一个近似数,因此十分位上的0不能去掉。

  6、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注意什么?

  a、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数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b、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置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三)、完成课本74页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个别上讲台演做。提问其思考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2、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

  3、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

  (1)、精确到十分位

  3.470.2394.08

  (2)精确到百分位

  5.3346.2680.495

  4.思考

  9.996保留两位小数是。

  (五)、布置作业。

  三、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说板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三单元《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篇3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四年级第八册《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内容的第四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主要属于掌握知识教学。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正确地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3、教学重、难点

  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4、教法、学法

  根据本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些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5874131XX9821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32645≈32万47050≈47万

  问:(1)你是怎么想的?(2)四舍是什么意思?五入呢?

  (二)、新授课

  1、导入新课

  (1)、有时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商店买菜,电子称上显示价钱是7.53元,可是商店阿姨只收我们7.5元,这是为什么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只需要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讲授新课

  (1)、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一个小数根据不同的需要它有不同的说法即小数的近似数,那我们该如何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生:思考。

  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相似,都可以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以该同学的身高为例进行讲解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的方法。

  4、把课本上的例题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做。

  师:作必要的讲解和分析。

  5、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生齐读)。

  注意: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第三位是舍还是入。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第二位。保留整数,就要看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即十分位的数。

  问:1.0和1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的程度怎样?

  a、让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准确长度在0.95与1.04之间。

  b、让学生明确保留整数1,原来准确长度在0.5与1.4之间。

  即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保留一位小数1.0,它是一个近似数,因此十分位上的0不能去掉。

  6、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注意什么?

  a、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数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b、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置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三)、完成课本74页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个别上讲台演做。提问其思考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2、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

  3、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

  (1)、精确到十分位

  3.470.2394.08

  (2)精确到百分位

  5.3346.2680.495

  4.思考

  9.996保留两位小数是。

  (五)、布置作业。

  三、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说板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三单元《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篇4

  今天,听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一节课,心里有些想法,现在把这些想法写出来。

  先说说这节课的三个难点:1,虽然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但相隔这么长时间,况且在后来的学习中,又不怎么用到这一知识,所以,学生已有的经验淡忘了;2、对于例题中“精确到十分位”这样的数学术语,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不容易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即使学生读懂了题意,理解了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也必须熟练掌握“四舍五入”这一技术。弄清楚要看十分位下一位百分位上的数决定是舍还是入。学生会误以为精确到十分位就是将十分位上的数四舍或五入。不掌握技术要领,题目要求一有变化,学生会像无头的苍蝇,不知从何下手。3、是遇到需要连续进位的。如:将0.996保留两位小数。这里有两次向前进“1”第一次是因为千分位上是6,比5大要向百分位进l;第二次是因为百分位上9加上进来的l,满十写0向十分位进1。两次进1,原因却各不相同。特别是第二次进1,由于小数加法的内容位于本单元之后学习,因此,这又是一个难点。有的学生不理解进位的原因,在后面练习中遇到题目中有数字9的,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往前进1。几个难点像三个难关挡在学生面前,学生当然不容易学懂。

  我想,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应该想办法突破上面三个难点,是不是可以这样做:

  一、新课前的复习中,应当想办法唤醒学生对以前知识的记忆:如56640=(  )万  327900000=(  )亿   56640≈(  )万  327900000≈(  )亿   复习中,唤起学生“用四舍五人求整数近似数方法”的回忆,明确求“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时,要看万(或亿)后面一位干位(或千万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还是“五入”。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课学习内容“继续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二、新授中要由浅入深,逐步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1.教学“试一试”,初步掌握“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2.教学例题第1个问题,再次体会“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3.教学连续进位的题目,进一步积累经验。4.比较取近似数1.5和1.50方法的不同,感知近似数1.50比1.5更精确。然后提问: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5.结合板书,总结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三、巩固知识,完善“求近似数”的认知结构。要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作业。

  例如:按要求写出小数的近似数:

  9.9674≈    (精确到个位)

  9.9674≈    (保留一位小数)

  9.9674≈    (精确到百分位)

  这是我的一些浅薄想法,希望老师们给予点评。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三单元《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6~127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旧知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区别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量得大新的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教学例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教师谈话: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出示例1。

  4.962保留整数、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教师提问:保留整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

  使学生明确:4.962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满5,向前一位进一,求得近似值数5.

  学生讨论:4.962保留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

  使学生明确:4.962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满5,向十分位进1,求得近似数5.0. 4.962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千分位,千分位上不满5,舍去.

  分组讨论:保留一位小数5.0十分位上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教师总结说明: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3)讨论分析:5.0和5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精确的程度怎样?

  ①教师出示线路图:(投影出示)

  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5.0,原来的长度在4.95与5.05之间.保留整数为5,原来的准确长度在4.5与5.5之间,所以5.0比5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4)小结:

  教师提出问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些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5)“练一练”分组合作学习.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需要用(         )法保留小数数位.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

  2.填空:

  近似数的结果一般地说6.0要比6精确.因为6.0表示精确到了(       )位,6表示精确到了(      )位,所以6.0后面的“0”不能丢掉.

  3.练习二十六第1题.

  按照四舍五入法写出表中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 留

  整 数

  保    留

  一位小数

  保   留

  两位小数

  保    留

  三位小数

  3.8251

  9.9674

  1.0495

  4.练习二十六第4、5题

  学生口答。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合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六第2、3题.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三单元《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417341150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