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京洛风流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精选9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1、10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尝试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

  师:预测一下,咱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可能与什么有关?

  (可能与统计有关)

  师:为什么这样说呀?

  (屏幕上有一张表格,还有两位同学在统计气温。)

  师:大家都这样认为吗?

  师: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与统计有关的内容。继续看大屏幕。(师点击课件)

  二、新授:

  1、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某地XX年月平均气温条形统计图。

  师:这是某地XX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师:谁知道,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

  师:在条形统计图中,是用什么来表示各月平均气温的。

  师:仔细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师:想一想,条形统计图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表示数量的多少

  2、探讨学习第一道例题

  (1)初识折线统计图

  师:大家对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些数据还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表示,请看。

  (课件动态演示直条变成点并连成线的过程)

  师:这也是一幅统计图,谁知道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

  让学生充分想象,给予及时评价。

  如有学生说出,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想在这节课学到哪些知识呢?

  预设:生1:我想知道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生2:我想知道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生3:我想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生4:我想知道通过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什么规律。

  生5:我想知道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

  师:老师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观察、勇于发现、积极探究,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2)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合作交流等活动,加强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

  师:下面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幅统计图,并4人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请组长注意记录组员的发言,然后派代表汇报。比一比,哪组完成的最好。(学生在小组讨论后由组长派代表交流)

  预设:

  相同点:它们都有标题,统计图的下边都有月份,左边都有温度,每一格都表示5℃,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

  不同点: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表示数量的,而折线统计图却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条形统计图只有横格,而折线统计图既有横格,又有竖格。

  师:这些横格,竖格起什么作用呢?

  如有学生汇报不完整,老师加以引导。

  师:同学们真棒!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这两种统计图许多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那么,你们认为这两类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表示数量的,折线统计图却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

  折线统计图用线段将各点连了起来,而条形统计图不需要。)

  师: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通过这张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XX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重要作用,它能通过折线的起伏(教师做手势)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板书:清楚的反映出数据间的增减变化情况。

  师:正因为折线统计图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同学们想想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统计图?

  学生想到给以评价,(你的知识面真广)

  老师也带来几幅折线统计图,同学们想看吗?

  课件一一展示。

  (3)信息拓展

  师:同学们,邯郸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我们一年四季生活在这里,你知道它一年中,哪个月气温最低,哪个月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大约是多少度呢?最高呢/

  师:结合我们邯郸的气温,你能猜测一下,这幅折线统计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气温吗?

  (我猜想这幅折线统计图反映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温)

  3、探讨学习第二道例题

  (1)了解公告信息

  师:是呀,南方地区气温偏高,尤其是7,8月份,降雨量也比较大,容易使河流水位升高,造成洪涝灾害,所以进入雨季,我们要时刻关注降雨和河流水位,作好防汛工作。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某市XX年的一份汛情公告。

  指名读出公告的名称并说说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怎样才能更清楚的看出水位的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

  (2)自学例题

  师:课本第99页,就有一幅描述某地8月1日至8月6日水位变化的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与上一幅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并思考课本100页上面的4道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看书时间。

  (3)汇报交流,

  师:这两幅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纵轴上第一格表示31米,而其他每个表示0.2米,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通过观察第一格的弯曲部分及虚线),为什么要隐藏,折叠起来。

  引导学生回答课后问题

  师:图中的虚线表示什么?

  师:警戒水位是什么意思,历史最高水位表示这么,它们在统计图中起到什么作用。

  师:说说自己了解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给以及时的点拨及评价。

  让学生预测该地7、8、9日水位变化,及可能发生的状况。播放录象

  师:你还能想到那些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到的问题。

  师总结:你看,我们通过对这些统计图的分析和研究,知道了这么多。可见,统计图确实能给我们在分析研究问题时带来很大的帮助。同学想不想继续研究呢?

  三、课堂练习

  师:好,在我们课本的100页还有一幅某地XX年月降水量变化情况统计图,请打开课本看练一练,以4人一小组讨论解决下面的问题,并思考还可以发现那些新的问题,组内交流后汇报。

  学生讨论开始,老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其中。

  学生分组汇报,引导学生根据了解的信息联系生活实际的经验,谈谈看法。

  鼓励学生提出的更多的问题。

  师:从这幅统计图中,你们还能提出一些问题或看出哪些问题吗?

  进一步带着问题观察、分析,并且找出其中反映的一些实际情况

  (降水量过多,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对环境也是不小的危害。要想防止洪涝灾害,我们就要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这样不但水土不会流失,而且树木还能储水,就不怕洪涝的危害了。)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大家还想知道折线统计图是怎样制作的是吗?这个的问题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家庭作业,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下。

  课件出示:请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能力,选做一题。

  1、结合今天的课程,写一篇数学日记《生活中的好朋友--折线统计图》,并把他发到学校的网站上,大家共同交流。

  2、调查历届奥运会我国代表团获金牌数量,自己试着制成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篇2

  预设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初步学会制作复式笔线统计图。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难点,学会制作复式笔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复习题:下面某市XX年上半年每月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复式折线统计图,并集体指导一遍。先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和自己制成的统计图,相互提问和回答问题。

  二、新课

  1、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请大家阅读教科书第63页上统计表中数据。

  (1)统计表中年份的表示方式跟前面有什么不同

  月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降水量(毫米)

  55

  48

  35

  85

  110

  135

  ?

  (2)画统计图时,在水平射线上表示年份应注意什么?

  2、做教科书上第106页上“做一做”的题目。

  做完后,教师出示图示,让同学集体订正。

  三、小结

  教师:单式和复式两种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一样的,只是复式统计图要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和折线表示。

  四、练习二十六页和第4、5题。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篇3

  预设目标: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难点,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今天我们要它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可以清楚而直接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例如,某玩具厂XX年上半年产量情况如下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1)图中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2)哪个月的产量最低?哪个月的产量最高?

  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

  1、讨论统计图的制作步骤。

  (1)学生回忆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月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产量(万只)

  2、5

  2、8

  3、8

  4、5

  3、5

  3

  。

  (2)找出制作折线统计图与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不同之处。

  2、制作条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归纳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步骤,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1)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横向射线上确定表示月份的竖线之间的间隔,画出与之垂直的竖线;在纵向射线上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3)根据数据的大小,在图上描出各点。

  (4)用线段把这些点连起来,就成了折线统计图。

  三、小结

  1、看书回忆,学生小结 。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

  五、布置作业

  1、练习二十六的第2、3题。在方格纸上制作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篇4

  教学内容:教材第64~65页,简单的统计(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能深切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 ,能根据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投影出示例题的统计表。

  2、分析统计表:

  师: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吗?

  3、揭示课题:

  教师边指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

  师: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道,可由教师揭示,并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特征,感悟优势:

  师: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

  那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降水量的变化请况。)

  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

  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两个月间的降水量上升(下降)的最快、哪两个月间降水量上升(下降)的最慢吗?

  师:你认为折线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联系生活举例:

  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见到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3、了解结构:

  师:既然折线统计图这样容易反映一些数据的变化情况,那我们是否需要了解一下它的结构呢?

  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呢,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名称,在介绍名称时明确其作用、画图时注意点。

  三、制作统计图:

  1、 完成p65“练一练”

  2、同桌互相检查并纠错。

  3、实物投影展示好的作品。

  四、巩固练习

  1、回答书上66页的第1题。

  2、完成书上66页第2题。

  1) 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平均每个季度的产值是多少万元?

  平均每个月的产值是多少万元?

  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多少万元?增产几分之几?

  ……

  3、完成书上67页的第3题

  4、完成新《补充读本》p65页第4题。

  五、课后完成

  1、完成书上67页第4题

  2、把你本周的数学作业分数制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和打算?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篇5

  最近观看了李静老师的《折线统计图》一课.有几点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

  整节课看下来,觉得李老师的教学设计过程明确,教态从容不迫,很亲切自然,让孩子能够很顺利的融入到良好的课堂的学习气氛之中.在引入阶段时引用了学生熟悉的条形统计图,接着再引出本课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过渡的很自然,有层次.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学生能够比较清楚的阐述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说出点表示数量,点和点的连线表示数量的变化等知识点.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表达出统计图上数量的变化趋势.

  现在我们的数学已经越来越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本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李老师把生活中的数学有效地引入教学设计中.在课上列举的数张折线统计图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这些生活中的学习素材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也是对他们的生活有意思的.所以学习起来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热情,这就是一直在提倡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是在数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

  我自己也上过这节课,但是没有象李老师那样从生活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或者是熟悉的素材,只是按照书上的习题进行了讲解,这点我要向李老师学习的,将数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

  建议:目标中说到的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的要求在本节课的过程中似乎体现的不够明确,大多还是学生根据统计图说出结论,并没有提出什么问题.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篇6

  [设计意图]

  信息社会已经到来,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选择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学习材料,学生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后,在应用部分设置了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练习题,以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图像分析事物并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教学目标 ]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像分析、判断、预测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并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1、出示:条形统计图

  (1)某电影院上月各类影片观众人数统计图

  (2)新芽书苑2000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书销售情况统计图

  2、提问:你已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

  3、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统计图,你见过吗?出示:折线统计图。

  (1)             上虞电影院2000年(1~6)月观众人数统计图。

  (2)             百官镇一农户96~2000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二、展开:

  (一)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四人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2)             这两类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结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从折线统计图上我们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还能了解到什么?

  4、结合课本进一步深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1、你认为哪幅条形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来绘制更合适?

  2、小组讨论:把这幅条形统计图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办法?

  A、小组讨论   B、汇报   C、提问:绘制的关键是什么?

  3、学生尝试绘制。

  (1)             出示“我们的调查资料”。

  (2)             想一想,哪几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绘制比较合适?

  (3)             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绘制。

  (4)小组交流绘制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情况,并 推断发展趋势。

  (5)大组交流绘制情况,并纠错。

  三、应用

  1、出示:李军(住院)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提问:看图后,你能推断出什么?

  2、出示:百官镇一农户96~2000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思考:A、看图后你有什么感受?

  B、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对比练习:

  (1)出示:“吉祥鞋店2000年凉鞋、棉鞋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两种鞋的销售趋势分别怎样?

  B、你有什么建议?

  (3)             出示:两家游泳衣专卖店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比较这幅图,说说哪一幅比较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

  B、猜猜为什么乐乐专卖店会有这样的销售现象

  四、总结

  你又有什么新收获?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五、课外作业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篇7

  [设计意图]

  信息社会已经到来,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选择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学习材料,学生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后,在应用部分设置了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练习题,以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图像分析事物并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教学目标 ]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像分析、判断、预测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并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1、出示:条形统计图

  (1)某电影院上月各类影片观众人数统计图

  (2)新芽书苑2000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书销售情况统计图

  2、提问:你已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

  3、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统计图,你见过吗?出示:折线统计图。

  (1)             上虞电影院2000年(1~6)月观众人数统计图。

  (2)             百官镇一农户96~2000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二、展开:

  (一)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四人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2)             这两类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结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从折线统计图上我们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还能了解到什么?

  4、结合课本进一步深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1、你认为哪幅条形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来绘制更合适?

  2、小组讨论:把这幅条形统计图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办法?

  A、小组讨论   B、汇报   C、提问:绘制的关键是什么?

  3、学生尝试绘制。

  (1)             出示“我们的调查资料”。

  (2)             想一想,哪几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绘制比较合适?

  (3)             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绘制。

  (4)小组交流绘制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情况,并 推断发展趋势。

  (5)大组交流绘制情况,并纠错。

  三、应用

  1、出示:李军(住院)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提问:看图后,你能推断出什么?

  2、出示:百官镇一农户96~2000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思考:A、看图后你有什么感受?

  B、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对比练习:

  (1)出示:“吉祥鞋店2000年凉鞋、棉鞋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两种鞋的销售趋势分别怎样?

  B、你有什么建议?

  (3)             出示:两家游泳衣专卖店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比较这幅图,说说哪一幅比较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

  B、猜猜为什么乐乐专卖店会有这样的销售现象

  四、总结

  你又有什么新收获?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五、课外作业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篇8

  教学内容

  1. 使学生通过浏览报刊,感受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折线统计图。

  2. 使学生通过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比较,体会分析、整理数据的合理性,能联系日常生活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

  3. 在比较统计数据的不同特点,思考选择哪种统计图合适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并学习利用方格纸画图。能对所画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今天,老师很高兴看到了我们四年级一班的同学在学校体育节活动中获得了非常多的荣誉。×同学,恭喜你,获得了男子200米第一名,能站起来和老师认识一下吗?×同学,恭喜你,获得了女子毽球第一名。是哪位?

  师:(手拿一大摞荣誉证书)像这样获得荣誉的同学有很多,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我想知道荣获第一、二、三名的同学各有多少人。

  师:那我们现在来统计一下。

  分别请荣获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同学起立,学生收集数据,并得出统计结果。

  师:同学们想想,除了这种方法以外,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告诉别人这些统计数据吗?

  生:可以用统计表。

  生:可以用统计图。

  生: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

  师:就像刚才这几位同学说的那样,我们可以用统计表或统计图告诉别人一些统计的数据和信息。

  【反思:由于是借班上课,且课前适逢该校举行体育节颁奖典礼,上课的四年级一班硕果累累。当时想到:这些数据不正是统计教学的绝好样本吗?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可以引起统计的心理需求。遂在上课前临时决定修改原来的教学思路(用故事激趣)。实际教学中,学生在鲜活的学习材料的激发下,果然兴趣盎然,提出了用统计表、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等不同方式来表达数据。

  美中不足的是,本来可以继续利用这一素材顺势进行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但仍未能摆脱预案的束缚,教学又回到预案的路子上。转变观念真不是简单地说说就可以的。】

  师: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老师带来了一些报纸,同学们一起看看这些报纸,你能找出哪些统计表或统计图。

  学生浏览教师提供的报纸,寻找各种统计图表。

  师:说说看,你找到了哪些统计表或统计图?

  学生找到长沙市二手房信息表等统计图表,并进行交流。

  生:我们这张报纸上超多。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超多”,老师把这些统计图都扫描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统计图、统计表是我们认识的,哪些是我们不认识的。

  出示报刊上的统计图、统计表的图片(图略)。

  师:如果是你认识的统计图或者统计表,就请你说出来。

  学生逐一指出自己认识的统计图或统计表。一个学生将复式条形统计图说成是条形统计图。

  师:它和前面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这个条形统计图每一个都有两个直条,上一个条形统计图每一个只有一个直条。

  师:对了。像这种每项有两个直条的条形统计图,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指一扇形统计图)这个又是什么统计图呢?

  生:圆形统计图。

  师:这叫扇形统计图。我们在以后会继续学习和研究它。

  师:(指一折线统计图)这个统计图认识吗?叫什么好呢?

  生:曲线统计图。

  生:折线统计图。

  师:为什么你把它叫做折线统计图呢?

  生:因为它的线看上去一波一折的。

  师:这位同学用了“一波一折”这个词来形容它,很形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板书)既然可以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了,还要用统计图干什么呢?

  生:统计表里只有数,不好看。

  师:不好看?你是说它不漂亮?

  生:统计图可以根据数据画成条形,也可以画成折线,好看一些。

  师:这个好看是不是就是让人一看就明白,更直观、形象的意思?

  生:是的。

  师:正因为统计图更形象、更直观,我们刚才在报纸上看到了“超多”的统计图。

  【反思:由于报纸上有各式各样的统计图表,且这些统计图表与学生从教材中认识到的统计图表有着差异,为了让学生正确辨认各种统计图表,我们在预设中安排了“辨认各种统计图表”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又增加了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环节。原因有三:一是在给学生的多份报刊和教学课件中,出现了这样的例子;二是学生初步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就是条形统计图。将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放在一起,有了比较,能加深学生的认识;三是上课中“点到为止,适时渗透”,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既不会增加学生负担,也不会引起学生反感,何乐而不为呢?】

  二、 分析、理解数据的合理性

  1. 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这里有三个折线统计图。(出示深圳等三地同一天早、中、晚三个时刻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谁能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分别说出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标题、时间、横轴、纵轴,以及横轴和纵轴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思。

  师:我们把以前学习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有标题、时间、横轴和纵轴。

  生:条形统计图画的是直条,折线统计图画的是线段。

  2. 读懂数据。

  师:这三个折线统计图是要我们干什么呢?请认真阅读活动要求,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出示活动要求)

  师:谁来说一说图(1)描述的是什么地方?

  生:图(1)应该是南极。因为南极气温很低,参考资料中也说“南极有‘寒极’之称”。

  师:你能结合统计图中的数据说得更具体些吗?

  生:统计图里早上6时是零下22℃,中午是零下17℃,晚上是零下29℃。肯定很冷。深圳和吐鲁番不是这样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零下的?

  生:图上写的-22、-17、-29都是负数,所以是零下。

  师:那图(2)呢?

  生:图(2)是吐鲁番。

  师: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因为吐鲁番的奇观是“早穿棉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说明早上和晚上很冷,中午很热。统计图里早上6时是13℃,晚上是8℃,说明冷;中午是36℃,说明热。所以是吐鲁番。

  生:说明早晚温差很大。

  师:温差很大是什么意思?谁能说得更明白一些?

  生:一天中气温从早上的13℃升到中午的36℃,又从中午的36℃降到晚上的8℃,变化太大。

  师:刚才这两个同学说到“变化”,其实这是折线统计图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它可以让我们很容易看出什么时候上升,什么时候下降,上升或下降的程度如何。也就是很容易看出数据的——

  生:变化趋势。

  师:既然图(1)、图(2)分别说的是南极、吐鲁番。那图(3)就是深圳了。你能联系深圳气候的实际情况说一说统计图合不合理吗?

  生:深圳的气候热的时候多,从图中可以看出:早上26℃、中午31℃、晚上28℃,气温都很高。与我们的实际情况差不多。

  小结:(略)

  【反思:将理解数据的合理性,根据统计数据作出正确的判断作为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事实证明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统计图所蕴含的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正确地判断。当然,有些学生可能更多地依赖自己的数学直觉作出判断。但大多数学生能够结合统计数据的意义,主动联系生活经验去解释说明。】

  三、 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学生会利用方格图画统计图

  1. 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两种统计图,一种是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折线统计图。那什么情况下用条形统计图合适,什么情况下用折线统计图合适呢?我们先来看两个统计表。

  屏幕出示两张统计表: 

  师:第一张统计表是老师上课前从校医室收集到的5位同学的身高数据;第二张统计表是我们班××同学2003~2005年体检时的身高数据。和同桌商量一下,两个统计表分别用什么统计图合适呢?

  同桌互相讨论、交流看法。

  师:说说你的看法。

  生:第一张统计表适合用条形统计图画。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它是5个同学的身高,用条形画出来,谁高谁矮很明显。

  生: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

  师:哦?你的意思就是把这个同学的身高和那个同学的身高连到一块儿?你的身高,我的身高,还有他的身高连到一起,你认为这样合适吗?

  生:不合适。

  师:第二张统计表呢?

  生:第二张统计表适合用折线统计图。因为它是同一个同学的身高数据的变化。

  生:同一个同学的身高从2003年到2005年,每年有不同的变化,画折线能将变化看得一清二楚。

  师:就像刚才这两位同学说的那样,如果是不同的人或事物在同一时间进行对比,适合用条形统计图;如果是同一个人或事物在不同时间发生变化,就适合用——

  生:折线统计图。(在“折线统计图”下板书:同一事物不同时间)

  2. 利用方格纸画折线统计图。

  师:老师这里有三张统计表,你认为分别选用什么统计图更合适?

  屏幕出示:5个同学体重统计表,某同学2003~2005年体重统计表,深圳市5月4~8日最高气温统计表。

  学生根据表格逐一作出判断。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在方格纸上画出折线统计图,你想画哪个就画哪个。

  利用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互相评价并改正。

  师:这位同学画的是长沙市5月4日至8日最高气温统计图,29℃在纵轴上并没有,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生:在30℃下面一点点就是29℃。

  师:这样画准确吗?

  生:不准确。

  师:能不能找到一个画得准确的办法呢?

  生:(上台边演示边说)用尺子把20℃至30℃之间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1℃,从20℃往上数9份就是29℃。

  师:在以后的画图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位同学的方法。这里还可以从30℃往下数1份。

  【反思: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特点的统计数据,能理解折线统计图适合表示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发展变化。对于统计图画法的教学,我们降低了画图的要求,特别是统计图的标题、时间、纵横轴的刻度、数据的标注等都点到为止,只是在准确找点的方法上作了进一步的强调。从学生画图的实际情况来看,确实存在着目测估计定点、随手画折线、忘记标注数据等现象。】

  四、 学习内容梳理(略)

  五、 课外延伸

  师:用Powerpoint可以制作幻灯片,也可以制作出丰富多彩的统计图。(用电脑展示圆柱状、圆锥状立体折线统计图)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自己去试一试好吗?

  生:好!

  【反思:按照原来的预设思路,在后面的练习中,还安排了“错图辨析”(含有错误信息的折线统计图)和“热水和时间”(根据故事的发展经过选择正确的折线统计图)两个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根据统计图中数据的意义和生活经验,判断该统计图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数据的能力。实际教学中,由于前面的时间没有把握好,这两个活动就没有进行。

  向学生介绍Powerpoint软件的图表制作功能,展示用软件制作的各种各样的统计图,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情。不仅如此,在最初的教学预设中,我们打算让学生在微机房中,人手一台电脑,收集大量数据,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进行筛选,选择合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Powerpoint中强大的制图功能来绘制统计图。后来考虑到学校的教学设施可能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且有教师提出,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必要的制图练习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完全舍弃画图,会使整个教学任务过于简单,不好把握,遂修改了教学方案。但是我们坚信:总有一天,学生会坐在电脑前,用键盘和鼠标完成统计图的制作,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是一幅‘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师出示统计表)

  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98

  99

  00

  01

  02

  03

  人数(万人)

  3

  4

  6

  8

  8

  10

  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

  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

  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师演示“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

  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

  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结: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

  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

  2. 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

  五、小结评价。

  六、作业:新学案。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417881150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