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高矮的比较

高矮的比较

红尘戏语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矮的比较

微信扫码分享

高矮的比较(精选4篇)

高矮的比较 篇1

  高矮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一册第 16 页“高矮”, 17 页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

  2、在比较过程中体会高矮的正确方法。

  3、渗透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长、短;厚、薄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 

  课堂纪律的组织,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绳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较的“多、少”)

  师: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课,谁能说出老师多还是学生多?

  生:老师多!

  生:学生多!

  引导学生说:学生比老师多,老师比学生少。

  二、新课。

  1、请刚才回答的学生上来。

  师:老师和××同学站在一起,请大家判断谁高?谁矮?

  生齐:老师高!

  师:下面谁愿跟这个同学比较?

  (有意请一位跟这个同学差不多的学生,这样学生不容易看出来,从而引出比较的方法)。

  师:大家觉得谁高?谁矮?(两个学生面向学生)

  学生争论一番。

  师:他们这样站着不容易看出高矮,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吗?

  生:让他们背对背。

  让两人背对背站着再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课件 1 ,让学生观察。)

  师:淘气和笑笑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比高矮的,但是,淘气这样做,你觉得对吗?

  生:淘气做得不对,因为他脚踮起来。

  师:哦!比高矮时不能把脚踮起来,还要注意什么呢?

  (让学生自由在小组里发表意见。如: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等)。

  2、老师小结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背对背、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

  3、小组内互比身高。

  师:大家都知道了比高矮的方法,现在你们可以比身高,还要请个同学帮助看。

  (学生活动,老师适当指导)。

  4、学生反馈活动结果。

  三、练一练。

  1、              同桌比较铅笔的长短。

  2、              比较自己的书本和铅笔盒的厚薄。

  3、              同桌比较绳子。

  4、              指导学生完成第 17 页练一练的第 1 、 2 题。

  5、              师出示绳子和柱子,让学生观察并判断,最后出示结果。

  四、       思考题,蚂蚁走路。先让学生自己判断选择,然后看课件演示蚂蚁走的路径。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高矮,你们学到了什么?

  比较高矮的方法。比较厚薄的方法等。

  六、作业 

  回家跟妈妈比较,明天把结果告诉老师。

高矮的比较 篇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一册第 16 页“高矮”, 17 页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

  2、在比较过程中体会高矮的正确方法。

  3、渗透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长、短;厚、薄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 

  课堂纪律的组织,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绳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较的“多、少”)

  师: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课,谁能说出老师多还是学生多?

  生:老师多!

  生:学生多!

  引导学生说:学生比老师多,老师比学生少。

  二、新课。

  1、请刚才回答的学生上来。

  师:老师和××同学站在一起,请大家判断谁高?谁矮?

  生齐:老师高!

  师:下面谁愿跟这个同学比较?

  (有意请一位跟这个同学差不多的学生,这样学生不容易看出来,从而引出比较的方法)。

  师:大家觉得谁高?谁矮?(两个学生面向学生)

  学生争论一番。

  师:他们这样站着不容易看出高矮,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吗?

  生:让他们背对背。

  让两人背对背站着再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课件 1 ,让学生观察。)

  师:淘气和笑笑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比高矮的,但是,淘气这样做,你觉得对吗?

  生:淘气做得不对,因为他脚踮起来。

  师:哦!比高矮时不能把脚踮起来,还要注意什么呢?

  (让学生自由在小组里发表意见。如: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等)。

  2、老师小结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背对背、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

  3、小组内互比身高。

  师:大家都知道了比高矮的方法,现在你们可以比身高,还要请个同学帮助看。

  (学生活动,老师适当指导)。

  4、学生反馈活动结果。

  三、练一练。

  1、              同桌比较铅笔的长短。

  2、              比较自己的书本和铅笔盒的厚薄。

  3、              同桌比较绳子。

  4、              指导学生完成第 17 页练一练的第 1 、 2 题。

  5、              师出示绳子和柱子,让学生观察并判断,最后出示结果。

  四、       思考题,蚂蚁走路。先让学生自己判断选择,然后看课件演示蚂蚁走的路径。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高矮,你们学到了什么?

  比较高矮的方法。比较厚薄的方法等。

  六、作业 

  回家跟妈妈比较,明天把结果告诉老师。

高矮的比较 篇3

  高矮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一册第 16 页“高矮”, 17 页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

  2、在比较过程中体会高矮的正确方法。

  3、渗透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长、短;厚、薄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 

  课堂纪律的组织,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绳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较的“多、少”)

  师: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课,谁能说出老师多还是学生多?

  生:老师多!

  生:学生多!

  引导学生说:学生比老师多,老师比学生少。

  二、新课。

  1、请刚才回答的学生上来。

  师:老师和××同学站在一起,请大家判断谁高?谁矮?

  生齐:老师高!

  师:下面谁愿跟这个同学比较?

  (有意请一位跟这个同学差不多的学生,这样学生不容易看出来,从而引出比较的方法)。

  师:大家觉得谁高?谁矮?(两个学生面向学生)

  学生争论一番。

  师:他们这样站着不容易看出高矮,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吗?

  生:让他们背对背。

  让两人背对背站着再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课件 1 ,让学生观察。)

  师:淘气和笑笑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比高矮的,但是,淘气这样做,你觉得对吗?

  生:淘气做得不对,因为他脚踮起来。

  师:哦!比高矮时不能把脚踮起来,还要注意什么呢?

  (让学生自由在小组里发表意见。如: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等)。

  2、老师小结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背对背、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

  3、小组内互比身高。

  师:大家都知道了比高矮的方法,现在你们可以比身高,还要请个同学帮助看。

  (学生活动,老师适当指导)。

  4、学生反馈活动结果。

  三、练一练。

  1、              同桌比较铅笔的长短。

  2、              比较自己的书本和铅笔盒的厚薄。

  3、              同桌比较绳子。

  4、              指导学生完成第 17 页练一练的第 1 、 2 题。

  5、              师出示绳子和柱子,让学生观察并判断,最后出示结果。

  四、       思考题,蚂蚁走路。先让学生自己判断选择,然后看课件演示蚂蚁走的路径。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高矮,你们学到了什么?

  比较高矮的方法。比较厚薄的方法等。

  六、作业 

  回家跟妈妈比较,明天把结果告诉老师。

高矮的比较 篇4

  一、学习要点

  本课是第二单元的”高矮”的学习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第16~17页。

  前面学生学习了大小、多少的比较,而且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也有一些生活经验,所以本节课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进行学习。

  教学目的和重点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培养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和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同一标准下比较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比较的多样性,

  二、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师先在黑板上写出四个大字“好好学习”,把“学习”两个字写在低下(学生轻松就可擦去的地方,)而把“好好”两个字写在上面(学生踮起脚来不能擦掉的地方)。课一开始,向同学们提出帮助,有谁愿意来帮老师把黑板擦干净,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请来一个擦掉两个字还有两个字却怎么也擦不到,就在想去搬椅子时,老师这时抓住契机,让老师来吧!学生顿时明白出老师高,他们矮。(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进行这一活动,使学生不但很自然的进入到学习中,也浅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了帮助他人的教育。】

  (二)比较高矮。.

  1、 出示主题图.

  观察图,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怎么知道是在路上?有些什么人?)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注意对学生进行帮助他人的教育和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

  (2)比较

  把图上的三个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他们三个人中,谁高谁矮?

  接着问: 哪两个小朋友,谁高了?怎么比?(让学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主题图,一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二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三是让学生通过看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四是初步懂得比较高矮的方法。】

  2、让两个学生上台比高矮。(故意让一个学生踮着脚尖)问:“谁高?”通过争论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3、然后分小组比高矮。

  (1)想想要和小组内哪个同学比?

  (2)想跟他怎么比?

  (3)最后比出了什么结果?

  (4)当组内有两个同学都和你比个子,你怎么处理呢?

  比较完后,请一小组上来,问中间的学生,你在小组中第几高,为什么你既高又矮?(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

  【设计意图:学生参加比高比矮的活动,不仅体会到高与矮是相对的,而且也进一步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

  4、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比较的东西,这里是比较高矮,你还知道哪些比较呢?

  (三)巩固练习。

  第17页的做一做的1、2题,第18页练一练的第1题。学生直接比较得出结果。包括高矮、长短、厚薄。

  【设计意图:既巩固了刚刚学完的知识,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除了高矮的比较外,生活中还有长短、厚薄的比较,比较的方法是一样的。】

  (四)反思拓展

  1、第17页的第3题。老师出示这三根绳子,让学生进行判断,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然后老师再把第二根绳子展开给学生看。

  2、蚂蚁图

  看图讨论:哪只蚂蚁最先回到家?为什么?(有的学生直接观察,走得直的最先到家,给予肯定,引导学生可用数一数的方法判断)

  3、钉子图

  先让学生讨论:哪根钉子合适?为什么?(畅所欲言)

  4、绳子图,让学生独立完成。

  5、汽车图

  观察,汽车能通过吗?分小组讨论。请一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为什么。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结论,全班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有理由,都给予肯定。

  6、兔子图

  虽然只有三只兔子,但由于三只兔子的起点不同,差别也细小,不易看出。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表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参照物。解答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比高矮时要注意什么。

  7、笔图

  此图比较的事物较多,要求也较难,不但要比较,还要排序。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实物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

  (五)全课总结

  你们喜欢这节数学课吗?为什么?你都喜欢什么地方呢?你又从中学到了什么?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高和矮,长和短的现象呢?回家后,把你见到的这些现象画下来,或从书本、杂志上剪贴下来,甚至写下来,记录下我们生活中的数字!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矮的比较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421651150458.html